首页 理论教育 可持续发展思想缘起于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反思

可持续发展思想缘起于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反思

时间:2022-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理论上来说,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于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因此,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失调问题,是少数利益主体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忽视其他主体甚至包括其自身在内所有主体的共同利益所致,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因此,他们理应承担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以上所述表明,环境危机缘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的不协调。
可持续发展思想缘起于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反思_环境利益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从理论上来说,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于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这一反思唤醒了人们对环境危机的认识,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环境危机和人类的环境行为与态度有关。然而,这种反思并未使得环境危机根本缓解,这意味着环境危机的真正根源尚未找到。环境危机的真正根源需要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入手。要解决环境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合理化是关键。这一思想早在1987年布兰特伦夫人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的定义中就可以体现出来: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人,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包括协调好代内利益关系与代际利益关系。

从国外生态运动的发展变化也可以发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源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反思。自20世纪60年代卡逊出版《寂静的春天》开始,生态运动便声势浩大地开展起来并波及全球,其中一个显著标志就是绿色政治运动队伍的形成与壮大。绿党是绿色政治运动的符号,他们的直接目标是保护环境,但是这一基本目标也延伸出一系列的社会批判与价值选择诉求,并形成四个基本的主张:生态永续、基层民主、社会公正与非暴力。绿色政治运动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浅绿色”向“深绿色”的转变,其中“浅绿色”较多地关注对各种环境问题及其严重性的描述,对人类的未来比较悲观;而“深绿色”探讨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社会原因及解决途径,弘扬环境与发展双赢的积极态度,要求人类从发展机制上预防环境问题的发生。“深绿色”在关心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将关注重点转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转向了社会制度安排的变革。[10]

绿色运动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社会影响力,促使人们对环境的危机根源进行深入研究与重新认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源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协调,其真正根源是人的问题,涉及人们的生存态度、价值取向、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安排等。如今,人们不可持续的消费观念、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国家在制度安排上对不同利益群体福利配置的不均,以及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给发展中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等都是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失调问题,是少数利益主体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忽视其他主体甚至包括其自身在内所有主体的共同利益所致,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一部分人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一方面影响了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影响了另一部分人对资源环境利益的公平分享。在人类生产力水平较低的阶段,可消费的产品有限,人类消费一般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需要和基本的生理需要。随着科技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以商品匮乏为特征的社会转变为商品大量过剩的社会,人们消费不再受物质资源不足的限制,再加上生产者利用各种时尚系统、广告系统、商品包装与设计等手段刺激消费观感,以达到刺激消费、扩大生产的目的。此时,消费者接受的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消费品,消费和需求背离了。人们的消费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满足基本需要,而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存在与价值。人们把购买和使用货物看成一种宗教仪式,并从中寻找精神满足与自我满足。[11]这种消费的异化促进了消费主义的生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用过即扔”的消费主义消费方式在西方国家盛行,他们消费着世界上大多数的资源,享受着世界上大部分的环境利益。并且,消费主义消费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效仿,在西方已被普遍接受的“不消费就衰退”的神话也正侵蚀着发展中国家的增长与发展观念,发展中国家的富裕阶层按照同样的方式享受着本国大部分的环境利益。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在全球的扩散,一方面使其成为实现资本增值的手段,另一方面加速了全球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与环境恶化。“生物学家认为濒危物种名单上超过1/3的脊椎动物主要是由于贸易而被捕杀的,富裕消费者的需要刺激了这种猎杀。”[12]消费主义在恣意消费资源的同时,忽视他人同样拥有对环境利益分享的权利,过度消费导致了资源环境问题并最终影响了包括其自身在内所有人的福利。

其次,人们关于科技的价值取向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一些人认为,科技是治理环境危机的主要手段。诚然,环保技术的使用的确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环境问题的缓解。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些利益主体为了经济上的利益,是否对污染进行治理、是否采用环保技术,完全取决于他们对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权衡与取舍。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的使用与发明同等重要,甚至技术的使用更为不易,实施可持续发展不仅依赖于技术手段,更依赖于人们对待他人利益的态度、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价值取向。

再次,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也加剧了资源环境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源全球流动,而如今的各种国际规则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制定的,一般只对发达国家有利。国际贸易有利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则“由于受到国际市场的妨碍,并且不能得到较为有利的商品进口率,因此,发展中国家被迫负担增加的环境破坏的隐藏费用”,“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正被迫补贴那些较富裕的进口这些商品的国家”。[13]如今,发达国家是全球资源最大的消耗者与环境最大的破坏者,但他们拒绝承担相应的责任。发达国家人口只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9%,却拥有世界财富和收入的85%,消耗着全球85%左右的自然资源,制造的污染和废弃物占全球总量的75%。[14]发达国家是地球上最大的污染者,尤其表现在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等方面。因此,他们理应承担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但是,发达国家寻找借口来推脱自身对全球环境问题的相应责任,并拖延治理环境的进程。发达国家利用有利于自身的国际规则在国际政治经济交往中占尽先机并获得了巨量的利益,而这些利益绝大部分是建立在全球资源耗竭与环境危机基础上的,同时也是建立在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夺基础上的。

以上所述表明,环境危机缘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的不协调。不同的学科领域对环境问题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探讨,有助于人们发现环境问题产生的真正根源,也正是这种对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反思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可持续发展思想包含了对当代人之间以及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协调。

在思考环境危机时,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上,因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通常将自然置于一种不对等的位置。我们更应该深入思考隐藏在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将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前提与保证。许多事实已经证明,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的掠夺将使环境问题更为严重,国与国之间如此,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阶层亦是如此。因此,要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必先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