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黔中古近代文人的不朽观念和诗史意识

黔中古近代文人的不朽观念和诗史意识

时间:2022-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代中国人这种浓厚的不朽观念之形成,与中国文化自身的特色密切相关,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也许是因为中国人没有来世和彼岸的观念,死亡即意味着人生的终结”。在传统中国人的观念中,实现人生不朽价值之手段有三:立德、立功和立言。[309]古代黔中文人亦有浓厚的不朽观念和对身后之名的执着追求。此非郑珍个人之私见,大多数黔中文人对诗与人之关系,皆持这种观点。
黔中古近代文人的不朽观念和诗史意识_边省地域与文学生产—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黔中古近代文学生产和传播研究

在人生价值观念上,古代中国人与西方人有显著的差别。一般而言,古代中国人执着于身后之名的不懈追求,以留名青史、扬名后世为人生之最高理想,身后英名的流播比生前荣华之享受更为重要,甚至可以放弃生前的荣华,宁肯隐忍苟活,亦要保住身后的英名,这恰如文天祥所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古代中国人这种强烈的不朽观念相比,西方人把人生意义之彰显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指向现实,重视的是今生而非来世,把生前的意义看得比身后的价值更加重要。

古代中国人这种浓厚的不朽观念之形成,与中国文化自身的特色密切相关,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也许是因为中国人没有来世和彼岸的观念,死亡即意味着人生的终结”。[305]因为死亡即意味着人生的终结,所以,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306]屈原说:“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唯有“修名”能使人不朽,如何建立“修名”以实现人生之不朽价值呢?《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就是秦汉以来之士人常说的“三不朽”。在传统中国人的观念中,实现人生不朽价值之手段有三:立德、立功和立言。按照《左传》的表述,此“三不朽”于人生不朽价值之实现,实有先后主次之分,即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立德和立功皆须凭借外在的际遇和条件。如“立德”扬名,除主观之修为外,还须“假良史之辞”,方能流芳百世。如“立功”不朽,除主观之奋进外,还需有特别的际遇以获致立功之平台,方能英名传世。唯有“立言”不朽,只须通过自身的努力便可获得实现。所以,陆机说:“穷通时也,遭遇命也。古人贵立言,以为不朽。吾所作子书未成,以此为恨耳。”[307]立德、立功与“时”与“命”有密切之关系。唯有“立言”,只需个体之努力奋进,便可成就“不朽”之美名。故清人张纯修说:“夫立德非旦夕间事,立功又非可预必,无已,试立言乎?”[308]朱彝尊说:“故夫士之不朽,立功倚乎人,立言者在己,可以审所也已。”[309]

古代黔中文人亦有浓厚的不朽观念和对身后之名的执着追求。但是,相对于中土文士来说,黔中文人的求名愿望和不朽追求之实现,常常遭遇种种挫折,这是由黔中地域环境的边缘性所决定的,亦与黔中社会长期以来被忽略、被轻视和被描写的处境有关。江闿在《澹峙轩诗集序》中对此有颇深的感触,其云:

余尝过黔之飞云岩、冯虚洞,见其灵异奇特,莫可端拟,徘徊久之,而叹山之有幸有不幸焉。夫以九州之大,予足迹几及半,每遇名山必登,登必尽领其要。其间幽邃者,淡远者,屈曲者,险怪者,丹青如画者,即无甚异,亦有足观,其以山得名也亦宜。乃有高不满丈,广不盈亩,顽然蠢然,略无可取,亦竟以山得名,当亦山之至幸者矣!求所谓灵异奇特如飞云、冯虚,终不概见,而斯二者卒不得与无甚异者争名,亦并不得与顽然蠢然者争名,是遵何故?盖斯二者远在天末,僻处一隅,文人罕至,偶有至者,记识以远失传,以是未能如都会地之易得名也。使斯二者而生于都会地,其得名也当在以幸得名者之先,可知也;使斯二者生于都会地,其名适符其实,将天下无实而得名者,皆失其名,未可知也。且斯二者虽远在天末,僻处一隅,犹当黔之孔道,名虽未著,人尚得过而惜之;黔之不近孔道,灵异奇特或有过于斯二者,湮没不传,不知凡几?当亦山之至不幸者矣!于人亦然。乡之先达,若孙淮海、谢芳亭、丘若木、杨龙友,人各有集,唯越公卓凡,尤刻意古人,不愧一代作者,然皆不务时名,宇内不周知。兼以兵火频仍,遗稿散失,其不至同山之不幸湮没几何?[310]

总之,黔中远处“天末”,地域环境之客观局限和中土主流文人以地论文、因地废人的主观偏见,致使黔中士子的求名愿望和不朽追求遭遇严重挫折。强烈的求名愿望与尴尬的求名处境之间构成巨大的张力,黔中文人因而转向内在的自我奋发,通过自身的努力,托诸于笔下的文字,以传承自己的生命精神,实现自身的不朽价值,体现在文学活动中,就是有强烈的诗史意识,具体的呈现就是对以诗存人、以诗存史、以诗存事的自觉追求。

“世间何物能千古,只有诗文一两行。”[311]以诗存人,诗以人传,在诗与人之间,黔中古近代文人以人为中心,传诗的目的是为了传人,诗歌因人而传,甚至诗之工拙亦在所不论,传人才是其真正目的。如郑珍《订溆浦舒氏六世诗稿序》说:“诗果足重乎哉!欲知其人,藉以见其声貌而已。为子孙尤当常常见祖父之声貌也。”“诗又在多乎哉?多而且美善者,一代盖不数人,此数人亦不出于一家,而与并时者或有诗焉,或无诗焉,有诗欲得以想其人。子孙得藉见祖父声貌,以追武其为人,足矣。”“令先世之声貌尽在此矣,其格致虽不同,要同具忠孝勤悫之气,是乃所以世有诗存也。为子孙能同具祖父之气,诗之存独此六世乎哉?然而独诗乎哉?”[312]按照郑珍的看法,诗不足重,所重者乃其人;诗不在多,传其人之声貌足矣。此非郑珍个人之私见,大多数黔中文人对诗与人之关系,皆持这种观点。如傅龙光为同乡宋世裕《吟我诗集》作序说:“先生虽不藉诗而传,而读此诗者亦可藉以知先生也已。”[313]明言宋氏“不藉诗以传”,传宋氏诗之目的是为了传其人,是为世人通过其诗以知其人。又如蹇谔为萧光远《鹿山杂著续编》作序说:“后之读是编者,即丈之言以知丈之德,法丈之行,而不徒工于格调字句间,其为学术人心之幸,不尤巨哉!”[314]萧光远为蹇谔《秦晋游草》作序亦说:

余惟《三百篇》以来,遥遥数千年间,凡为竞传篇什,使人反复咏叹而不能置者,其人虽显晦常变不同,类皆以忠孝节概,足以争光日月。因觉其所为,益字字可爱,不必言陶、谢、杜、韩也。……忠孝节义本也,文章末也。读其诗,想见其人,吾之所重一士(蹇谔字)者,仍在彼不在此。[315]

如此言论,在今日看来,确有迂执之嫌,即使在当日之中土人士看来,亦未必妥当。但是,从当时黔中文士的口中说出,又确是肺腑之言,绝无丝毫虚矫之态。

传诗是为传人,写诗亦是为了存人。黔中文人在自述写作之动机时,通常不存刻意做诗人的目的,往往是希求以诗存人。如黎恺《石头山人遗稿自序》说:

余非能诗也,其所以作诗者,纪事也。纪我所历之年,所游之地,所处之境,所行之事而已。亦非存诗也,其所以不付诸灰烬者,将以示我子孙也。存吾诗而使我子若孙读之,知我非富贵福泽人,非清闲之流亚,溪刻之品行也。如此,当必猛然思,惕然警,念我生之不辰,而为我干蛊也。又使其读吾诗,而操心虑患,植品修行,不以荣华撄其心,不以贪刻行其志,不以委靡惰其身,不以酒色迷其性,时时惕厉,思为名教正人。即幸而显达出仕,尚廉朴,矢公忠,无论尊官散秩,勉作良臣。庶几匡余不逮,上配前光,以释余之耿耿,则今日存诗之志也。[316]

其作诗、存诗之目的是为了存人、传人,说得甚为清楚。作诗存人、存诗传人之旨,赵懿、赵怡兄弟说得更明白,赵懿《剑谷集自序》说:

夫文字犹子也,才与不才,俱关骨肉,非有大故,遽令绝乎?予不忍尽弃而存之者,亦予之筋骨声息,笑默语作皆见此也。自人视之,或亦知剑谷之山,山之人有高歌长啸者乎?[317]

赵怡《汉鄨生诗前集自序》说:

夫诗犹子也,其灵蠢成败不自可知,而其骼气血脉与吾生息息相关切,漫弃之,殊无谓也。[318]

另外,陈灿《知足知不足斋诗存自序》亦说:

吾诗虽无多,而每一展阅,则数十年来穷达之阅历,险夷之遭际,因事因人之寄兴,感时感物之抒怀,情文相生,如梦如昨,尚有略见梗概者,固未忍任其湮没也。……孔子删诗,上自朝庙君王之歌咏,下迄里巷劳人思妇之讴吟,靡不兼收博采,皆即所谓“言志”、所谓“道性情”者也。今余既不能诗,而犹以是编付印者,亦即此旨也。[319]

陈灿自称“不能诗”,如黎恺自称“非能诗”一样,或是自谦之辞,但其存诗之目的或动机,可能的确不是为了展示诗艺,而是为了以诗传世,追求以诗传人。

作诗是为传人,传诗亦是为了传人。因此,黔中文士进一步认为,诗歌之流传往往不是因为诗歌艺术水平本身的高低,而是因为写诗之人的功业与德行。如李受彤《夷牢溪庐诗钞序》论诗之传与不传时说:

历代之诗人踵出其间,或传或不传,或偶传而不能久传,不传人不能强之,传之不能尼之。不传者弗论已。其传者,由其精神可以十世百世也。其精神所由十世百世者,必其读书得间,论古有识,抉经史之粗,咀百家之腴,而又即千古之治乱兴衰、身世穷通,忧乐所得之阅历,上而圣贤,次而忠臣孝子,下而愚夫愚妇之性情,参之无不合,于是藉物起兴,遇事致慨,而一发之于诗。……诗之传与不传,与作诗之能事,大率如斯而已。[320]

潘淳在为其祖父潘润民《味澹轩诗集》作跋时亦说:

今读《味澹轩诗》,不事浮华,独根至性,……其足以行远,夫复何疑?或以篇什太少为公惜,予谓睢阳旷代伟男子,学尤该洽,而所传诗篇寥寥,不闻以是病睢阳者。颜鲁公书法,有唐岂无颉颃之人?独鲁公偶一起草,而后世珍同球璧;蔡京书侪苏、黄,以其奸回,当世黜京而进蔡襄,元祐党籍一碑,只留供后人唾骂。士无功德之可称,而区区以文艺猎名,读《味澹轩诗》,可以憬然悟矣。[321]

曾任督黔学使的华亭人王奕仁在为《味澹轩诗集》作序时,亦说过类似的话。其云:

诗以人传,不在多也。黔中前辈不乏能诗,然非有政迹彪炳人间,能为桑梓捍大患、救大灾,树不可一世之功,则其人不传,其诗亦不久澌灭,求一二垂之后世,使后之人捧读而俎豆之,不可得也。[322]

言下之意很明显,诗歌只是一种载体,关键在于作诗之人的功业和德行,诗人的德行和功业借助诗歌这种载体而传世,以实现其不朽之人生价值。

黔中古近代诗人以诗传人、以诗存史、以诗纪事的观念,实际上就是一种诗史观念,这种观念最突出表现在黔中古近代文人于地域性诗歌选集之编纂上,如莫绳孙在《黔诗纪略卷首题记》中,转述其先父莫友芝编纂《黔诗纪略》之意图说:

先君尝言:吾黔自军兴十余年以来,……自余府、厅、州、县数十,残破千里,人民能孑身脱难者,百不一二,何问文献?是编若仅论诗,则孙、谢、杨、吴诸家以降,应录殊少,是固不能无桑梓之私。[323]

的确,《黔诗纪略》一书所录,真正堪称诗人者,仅有孙应鳌、谢三秀、越其杰、杨文骢、吴中蕃等数人而已,其他存诗数十篇者,亦仅占少数,绝大部分作者皆仅存数篇而已,很难称得上是自成一格的诗人。所以,“若仅论诗”,“应录殊少”,确是实话。然而,莫友芝经历千辛万苦,费尽心力编纂《黔诗纪略》,不厌其烦地存录仅存数篇作品的作者,其动机很明显,就是因为经历了战乱的黔中,仅有的少部分文献亦多半毁于战火,故其不厌其烦地辑录难以称得上是诗人的孤篇残句,就是为了存人、存史、存事,就是为了传承黔中地域文化和地方文献,建构黔中地域人文传统。简言之,用莫氏的话说,就是因为“桑梓之私”。

为实现存人、存史、存事之目的,迄今所见到的黔中明清以来的地域性诗歌选集,基本上皆是采用元好问《中州集》的做法,因诗存人,因人存诗,以诗纪事,以诗存史。据现存文献考察,最早采用这种编纂方法的,是傅玉书的《黔风录》。其《自序》说:

庚午,稿初脱,陈笠帆方伯、翁凤西廉访、狄次公观察三先生见之,皆曰:此则黔中文献考也。而廉访更举以人存诗、以诗存人之义为诲,去取之际,盖加详焉。[324]

应该说,翁元圻建议傅玉书用“以人存诗、以诗存人”之方法编纂《黔风录》,这个建议完全符合黔中古代文化现状。简言之,就是企图通过编纂诗歌选集,传承黔中地域历史、文化和文学,构建黔中地域人文传统,重塑黔中地域文化形象。自此以后,《黔风录》这种编纂方式,便成为黔中文人编纂地域性诗文选集的主要方式。如郑珍自述其编纂《播雅》之旨趣说:

例皆仿元裕之、沈客子遗意,或因诗存人,或因人存诗,或因一传而附见数人,或因一诗而附载他文,按及他事。要据前钞(引者:即《遵义诗钞》),略备一方掌故。体非选诗,必可准绳;亦非征诗,必侈人数。[325]

郑珍的意思说得很明白,编纂《播雅》,既非“选诗”,亦非“征诗”。或者说“选诗”和“征诗”不是编纂《播雅》的主要目的,而是通过“选诗”和“征诗”这个途径,因诗存人,因人存诗,以诗纪事,实现“略备一方掌故”之目的。通过“选诗”和“征诗”以存人、存诗,以“略备一方掌故”,之所以显得如此重要,就是因为古代黔中地区的人与事不为外人所知所重,故有渐趋消亡之可能,亦长期处于被描写、被忽略、被轻视的状态。所以,要用这种方式去传承它,彰显它,进而实现重建地域人文传统和人文精神的目的。故唐树义《播雅序》说:

预是选者,人系以传,传纬以事。凡贤哲出处、政治、学术、议论、著录,与夫山川、疆域、要害、名胜、风俗、物产,莫不博证旁见。耆旧掌故,略赅备焉。匪直以诗而已,其用意可不谓勤哉![326]

莫友芝在《播雅序》中称道说:

昔胡道南讥世之选家,坐取诸家,录其擅名及子孙方贵盛者为冠冕,单门逸响附载一二,但略去取,已裒然大集。至问集中诸公风格高下,诗学源流,辟草莱,主坛坫,相羽翼各几人,选者、读者皆茫然。若吾子尹之为此编,存人存诗,一用裕之《中州》法,人不得诗,牵连旁附,渊源流别,丝穿绳引,郡之山川风土、疆里沿革、旧城残垒,有所钩核,亦参他例,并藉书之。其搜订之勤,别裁之审,一展卷而曩昔若存若亡之文献,烂然表暴于后人之耳目。道南之讥,庶几免夫?[327]

又如黎兆勋辑选黎平诗歌选集为《上里诗系》三卷,其自序说:

黎平文治,自明季已昌,科甲之盛亦与他郡相埒,而诗教则未大启,谓之无诗也亦可。今持先河后海之义,编次三卷,以揭黎郡文字之权舆,且以表朱烈愍、何忠诚两公之精忠大节,盖其赫赫待传者,尤重于诗也。有重于诗,则不容或失,虽无诗亦必录,矧其所遗者不尽无诗耶?

对于“诗教未大启”,甚至“谓之无诗也亦可”之黎平,为何还要为它编选诗集呢?黎兆勋说得很清楚,就是为了“表朱烈愍、何忠诚两公之精忠大节”,以诗存史、以诗传人是黎氏编选《上里诗系》的主要目的。所以,他说:

是编所录,因诗存人,因人纪事,藉以考诗文于十之一二而已。虽非备录之书,实无传疑之误,故每得一断烂篇章,夷考其姓氏,介在若灭若没之间,未尝不审定确实,始录其文人也。[328]

又如赵旭、赵彝凭父子辑录《桐梓耆旧诗钞》,赵彝凭序说:

孔子删定国风,是为总集之始,其录二南而兼及曹、桧,定见巨细不遗。以后编录一州一邑者,尤指不胜屈,大概以人存诗,如吴师道之《敬乡录》;亦以诗存人,如元遗山之《中州集》。况吾桐两代离乱,大半忠贞之士而可听其淹没也耶?

《诗钞》就是采用“以人存诗”、“以诗存人”的方法传承桐梓“忠贞之士”的精忠大节,并进而激励桐梓后学,“各就兴群观怨之旨,成声名文物之邦,不等诸自桧以下”。[329]

采用以人存诗、以诗存人的方法编纂诗选,最能体现黔中文人之诗史意识,对后世发生重大影响,确能堪称黔中古近代诗史的,是莫友芝的《黔诗纪略》和陈田的《黔诗纪略后编》。关于《黔诗纪略》,据莫绳孙《黔诗纪略卷首题记》说:

其书因诗存人,亦因人存诗,旁征事实,各系以传,而大要以年为次。无诗而事实可传,文字有关暨山川可考者,相因相见,按以证之。国朝人文字足备掌故者,间附录焉。[330]

《黔诗纪略》有诗选和传证两部分,采诗工作主要由黎兆勋承担,传证则由莫友芝完成。关于采诗,以“因诗存人,因人存诗”为宗旨,而不以诗之优劣、高下为去取,故如莫友芝所说:“是编若仅论诗,则孙、谢、杨、吴诸家以降,应录殊少。”明知“应录殊少”却还要辑录,是因为“桑梓之私”,是为了“足备掌故”。采诗是如此,传证更是以存人存诗为旨归,所以要“旁征事实,各系以传”,即使无诗可传而其事实与其他诗人有牵引挂联者,亦“相因附见”;作为一部明代黔中诗歌选本,间或将清朝人“足备掌故”之文字亦酌情录入,其目的亦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该书的信息量,以实现录诗存人、纪事纪史之目的。

如卷一张谏“传证”,张谏为黔中有明“有进士之始”。“传证”于此采用“相因相见”之法,述赤水进士名单:“明贵州有举人始于永乐辛卯,甲午附云南、四川乡试之刘宏、廖沉,而孟弼(张谏字)为有进士之始。自是人物汇起,而赤水为盛,其相次成进士者:天顺元年则陈迪,八年朱谦,成化八年茅宏。迪、谦、宏并官御史,有声。谦擢江西佥事,吏民不敢干以私,复有真宪臣之目。今宏、沉、迪、谦、宏诗俱无传,惟孟弼犹存一篇。”[331]刘宏诸人“无诗”而“事实”与张谏有关连,故“相因附见”;因张谏唯一的一首《望古》诗入选《纪略》而与其有关连的数人之行迹得以传世,此乃“因诗存人”;因述及张谏其人而略述黔中古代科举情况,此乃“因人纪事”。

又如卷一录詹英《回星节》诗一首,莫友芝“旁征事实”为詹氏立传,然后“相因附见”说:“秀实(詹英字)后,贵州宣慰人以校官参戎幕者,复有范府,字季修……今《唐山》、《止庵》两集俱失传,惟见秀实一诗、一疏而已。”[332]

又如卷一称林晟以卫官而好文,然后“相因附见”说:“是后,为卫官以文著者,贵州卫则有陈铣、杨仁,新添则有何自然、邱润……”[333]一共列举了十六人,且一一介绍其生平经历。

又如卷十称王蕃不求仕进而善作诗文,接着便列举说:“明代贵州布衣隐居著述不求闻达者,自一瓢(王蕃号一瓢道人)而外,则贵阳王璘、汪成、顾璇……”[334]一共列举了十三人,亦一一介绍其生平行状。

又如卷三十称黄都不求仕进而善著文,便列举说:“当是时,有文而隐者,都同里何三凤、平越杨光夔……”[335]一共列举了四人,亦简述其生平。此类例子甚多,略举上述数例以明《黔诗纪略》采诗和传证之旨趣。

《黔诗纪略后编》仿《黔诗纪略》体例,由莫芷升、黎受生辑录黔中清代诗歌,陈田传证。其编纂旨趣,据陈夔龙《黔诗纪略后编序》说:

给谏(陈田官名)笃念维桑,聚三百年来黔人诗卷,罗列于一篇,或仿高仲武之评,或掇元裕之之传,使巨人长德与夫山林遗逸,各以生平著纂、遗事佚闻传播于风微人往而后。后之览者因其诗以考其人,虽学行华实各具造诣之不同,要皆有行事篇章与后人相质证,而不致有飘风过耳之感,为欧公所云者。[336]

与《黔诗纪略》一样,借录诗以存人存事存诗存史,有明显的诗史意识。

与异域文化相比,黔中明清文人的不朽观念和诗史意识相当强烈。因为地域环境的拘限,使其不朽追求和求名愿望受到挫折,故而激发其对文字书写的热情,形成以诗存人、因人存诗的创作意识,并以此实现其不朽追求。由个人的不朽观念推广开来,形成一种集体意识,产生群体自觉,形成一种地域文化之不朽观念,以《黔风录》、《播雅》、《上里诗系》、《桐梓耆旧诗钞》、《黔诗纪略》、《黔诗纪略后编》等为代表的地域性诗歌选集之产生,以及大量的地方志作品的编撰,就体现了这种群体不朽观念。而其诗歌选集之编撰,基本上无一例外地采用以诗存人、以诗纪事、以诗存史的方法,则充分体现了黔中古近代文人特别强烈的诗史意识。所以,黔中古近代文人,无论是费尽心机地构建颇显单薄的本土人文传统,穷心尽力地弥合本不联贯的地域文统和道统;还是孜孜不倦地搜集、整理和刊刻黔中地域文献,编撰地域性诗歌选集和撰著地方志;抑或是普遍体现出来的以诗存人、因人存诗的不朽追求和以诗纪事、以诗存史的诗史观念,皆表现了他们对地域人文传统之体认和构建的热情,以及包括个人和群体在内的传世意识。因此,与其他地域相比,黔中古近代文人的不朽意识、诗史意识和传世意识,尤其强烈。之所以如此,笔者认为,这与黔中地域环境有关,与黔中地域文化长期以来所处的被轻视、被忽略和被描写的状态有关。地域上“不边不内”的边省位置,文化上的被忽略和被描写状态,致使黔中地域和文化普遍被域外轻视,因被轻视而激发了黔中士子强烈的自尊意识。通过梳理地域学统和文统,整理刊刻地方文献,建构地域人文传统,变“他者”描写为“我者”描写,改变被轻视和被忽略的状态,重构地域文化形象,增强地域文化自信心。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传播因素对作家在当代文坛的地位和文学史上之地位的影响,是相当明显的。因此,文学研究,不仅应当研究作者和作品,亦必须研究读者;不仅应该研究文学生产,亦必须研究文学消费和文学传播。黔中地理环境和地域区位,不仅对黔中文学的生产有重要影响,而且对黔中文学的消费和传播有直接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黔中文学的域外传播上,亦体现在域外文学在黔中地区的传播上,还体现在黔中古近代文人的诗史意识上。

【注释】

[1]张晓松:《山骨印记——贵州文化论》,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8~79页。

[2]参见拙稿《一代唐音起射洪——论陈子昂在唐代诗歌革新运动中的机遇问题》,《唐代文学研究》第九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傅璇琮:《文学编年史的编写与唐代文学研究》,《唐代文学年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参见李国文《中国文人的活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5]黄侃:《文心雕龙札记》“附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刘师培:《中古文学论著三种》,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03、106页。

[7]《黔南丛书》第三集《江辰六文集》卷四,贵阳文通书局铅印本。

[8]《黔诗纪略》卷一,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页。

[9]《论诗十二首》,《黔诗纪略后编》卷十一,宣统三年陈夔龙京师刻本。

[10]《黔诗纪略》卷二,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64页。

[11](道光)《贵阳府志》卷五十六,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7页。

[12]孔尚任:《敝帚集序》,(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四,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83页。

[13]《桐埜诗集》之“附录”,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06页。

[14]《黔南丛书》第三集《雪鸿堂诗蒐逸·附录》,贵阳文通书局铅印本。

[15](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四,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82~583页。

[16]参见本书第一章第三节之“地域区位与黔中文化品格”。

[17]胡晓明:《说不完的郑子尹》,《当代贵州》2012年第23期。

[18](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六,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89页。

[19]黄万机等点校:《郑珍全集》七《播雅》卷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20](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七,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86页。

[21]《元音》卷七,《四库全书》本。

[22]参见黄万机、田原《黔山灵秀钟人杰——历代英才与贵州文化》,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23](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八,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45页。

[24]朱彝尊撰、黄君坦点校:《静志居诗话》卷三十四,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74~775页。

[25]郑珍:《书周渔璜先生桐埜书屋图后》,杨元桢《郑珍巢经巢诗集校注》后集卷一,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00页。

[26]《黔诗纪略》卷十四,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43页。

[27]王祚远:《远条堂诗集序》,《黔诗纪略》卷十四,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45页。

[28]徐朔方笺校:《汤显祖全集》之“诗文”卷十七,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738~739页。

[29]《黔诗纪略》卷十四,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44页。

[30]朱彝尊撰、黄君坦点校:《静志居诗话》卷十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23页。

[31]黄万机等点校:《郑珍全集》七《播雅》,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57页。

[32](道光)《遵义府志》卷三十四《列传二》,遵义市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出版,1986年,第1060页。

[33]《黔南丛书》第三集《雪鸿堂诗蒐逸·附录》,贵阳文通书局铅印本。

[34]杨元桢:《郑珍巢经巢诗集校注》后集卷一,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00页。

[35]莫友芝:《重刊桐埜诗集序》之“附诗”,《桐埜诗集》卷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6]《黔诗纪略后编》卷三,宣统三年陈夔龙京师刻本。

[37]《桐埜诗集》之“附录”,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8]参见黄万机《客籍文人与贵州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3页。

[39]《桐埜诗集》之“附录”,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0]同上。

[41]同上。

[42]同上。

[43]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吴棻小笺残本,《汪辟疆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44]汪辟疆:《汪辟疆说近代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45]钱仲联:《论近代诗四十家》,《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2期。

[46]钱锺书:《谈艺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78页。

[47]陈声聪:《兼于阁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58页。

[48]胡先啸:《胡先啸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53页。

[49]陈衍:《石遗室诗话》,《民国诗话丛编》本,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50]郑珍:《上程春海先生书》,《郑珍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5页。

[51]郑知同:《子尹府君行述》,《巢经巢文集》“附录”,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2]《巢经巢文集》卷二,《郑珍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页。

[53]同上,第35页。

[54]〔美〕爱德华·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页。

[55]蒋寅:《清代诗学与地域文学传统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56]刘学洙、史继忠:《历史的理性思维——大视角看贵州十八题》,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0~52页。

[57]《黔诗纪略》卷二十六,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83页。

[58]《黔诗纪略》,卷二,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

[59]同上,第67页。

[60]同上,第65页。

[61]同上。

[62]同上,第67页。

[63]《黔诗纪略》,卷二,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5页。

[64]同上,卷二十六,第1080页。

[65]同上,第1179页。

[66]《黔诗纪略》卷二十六,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81页。

[67]同上,第1082页。

[68]同上,第1083~1084页。

[69](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四,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57页。

[70]同上,第558页。

[71]同上,第559页。

[72]杨师孔著述甚丰,但《黔诗纪略》仅录其诗三首,且非其佳作。据本书匿名评审专家云:杨师孔诗文今存者,散见有明刻《两浙名贤录序》,《明经世文编》卷四九九《大中丞闵公晋司马暂留抚滇序》、《烈象传》,《明文海》卷二六五《苍雪楼小引》、《昆明草小引》,康熙《建水县志》卷十八《游云津洞记》、《修铜壶滴漏记》,乾隆《石屏州志》卷五《修学记》等八篇文,有康熙《艺菊志》卷五《雨中对菊怀范东生》,康熙《云南府志》卷二十二《登罗汉寺歌》,乾隆《贵州通志》卷四十五《解围志喜》,同治《沅陵县志》卷四十五《辰州游玉华洞》、《过船溪玉华洞》、《游玉华洞即景》,《明诗纪事》庚签卷二十《由长陵至西山》、《马底过秦处百里》等八诗。著作今存原刻《秀野堂集》十卷,明万历天启间刻本(国家图书馆有缩微胶卷)。以上作品,笔者均未寓目,故于其为文为人与陶渊明的具体渊源关系,未能作深入探讨。承评审专家见告,谨记于此,以表谢忱。

[73](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五,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95~596页。

[74]《黔诗纪略后编》卷一,宣统三年陈夔龙京师刻本。

[75]同上。

[76]王奕仁:《瘦竹亭文集序》,(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五,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95页。

[77]潘淳:《瘦竹亭文集跋》,(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五,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96页。

[78](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五,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03~604页。

[79]同上,卷十七,第750页。

[80]同上,第748页。

[81]莫友芝:《慕耕草堂题语》,(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七,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48~750页。

[82]《黔诗纪略》卷二,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4页。

[83]同上。

[84]同上,卷三,第117页。

[85]《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四,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43页。

[86]《黔诗纪略》卷二十四,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06页。

[87]同上,第1021~1022页。

[88]同上,第1023~1024页。

[89](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六,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26页。

[90](道光)《贵阳府志》卷七十六,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7页。

[91](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七,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01页。

[92](道光)《贵阳府志》卷七十三,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94页。

[93]参见本书第五章第二节“大山地理与黔中古近代文人的山水情怀”。

[94]王阳明:《何陋轩记》,《王阳明全集》卷二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95]参见本书第一章第三节之“地域风尚与黔中文化品格”。

[96]张晓松:《山国印记——贵州文化论》,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1页。

[97]《黔诗纪略》卷二十七,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1页。

[98](道光)《遵义府志》卷三十八《列传六》,遵义市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出版,1986年版,第1163页。按,遵义桐梓、绥阳有附会白居易之古迹白亭、白氏庙者。《绥阳志》有白居易“以王叔文党贬播州司户”的记载。郑珍说:“《唐书·白居易传》绝无贬播州事,且香山亦非叔文党,《绥阳志》因子厚贬播,影响牵合,荒谬为甚。”

[99]廖宜方:《唐代的历史记忆》,台湾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博士论文,第142页。

[100]同上,第143页。

[101]参见陈慧萍《关岭三国文化的历史意蕴与现代价值》,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102](道光)《遵义府志》卷四《山川》,遵义市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出版,1986年版,第112~113页。

[103]参见陈慧萍《关岭三国文化的历史意蕴与现代价值》,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104]参见陈慧萍《关岭三国文化的历史意蕴与现代价值》,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105](道光)《遵义府志》卷四十五《艺文四》,遵义市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出版,1986年,第1444页。

[106]胡大宇:《李白与夜郎》,《夜郎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311~312页。

[107]唐莫尧:《贵州文史论考》,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9~39页。

[108]《锦屏碑文选辑》,锦屏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锦屏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1997年版,第18~19页。

[109]《黔诗纪略》卷十一,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3页。

[110]《锦屏碑文选辑》,锦屏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锦屏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1997年版,第22~24页。

[111]《锦屏碑文选辑》,锦屏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锦屏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1997年版,第19页。

[112](光绪)《黎平府志》卷二下,《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17册,巴蜀书社等2006年版。

[113]《锦屏碑文选辑》,锦屏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锦屏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1997年版,第25页。

[114]《黔诗纪略》卷十一,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2页。

[115](道光)《遵义府志》卷四十五《艺文四》,遵义市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出版,1986年版,第1451页。按,此诗文字,与《黔诗纪略》略异。“应同”,《纪略》作“忻同”;“幸与刘郎成一易”,作“却幸叔文聊一误”;“却教”,作“应嫌”;“只今”,作“至今”;“野老”,作“父老”。

[116]黄万机等点校:《郑珍全集》七《播雅》,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58页。

[117](道光)《遵义府志》卷四十三《艺文二》,遵义市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出版,1986年版,第1371页。

[118]同上。据《播雅》说:“书院在绥阳县西二十里大溪源,中祀唐柳子厚。《绥志》及詹淑、冯士奇两记并作‘儒溪’,而旧《府志》作‘愚溪’,詹淑为首设绥阳知县,其作《碑记》云:‘治西有儒溪书院遗址,佥谓昔柳公所建。’则此书院之有,当不始于明矣。”郑珍按:“柳子之不至播,断然无疑。孟元谓乾符三年(876)入播,子厚徙柳州在元和十年(815),后四年遂卒。卒后五十七年始为乾符三年,其语益荒诞无据。但元为子厚后人,不得伪,虽无从知其始迁,要足征柳子末裔有在绥阳者矣。”《黔诗纪略》卷二十四,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92页。

[119](民国)《续遵义府志》,遵义市红花岗区地方志办公室影印,2000年版。

[120]关于郑珍是否可以归并为“同光体”诗人的问题,学者已有讨论,如严迪昌说:“前人曾对将郑珍、江湜等列入‘同光体’很不以为然。林庚白《丽白楼诗话》上编说:珍、湜当咸同之世,不得列为同光。”(《清诗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55页)因为从时限上看,郑珍卒于同治三年(1864),似不属于同光年间的诗人。但学者一般所称的“同光体”,是概指同光前后一批宗法宋诗的诗人。所以,大体上讲,称郑珍为“同光体”诗人,亦未为不可。

[121](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四,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70~571页。

[122](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四,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62~563页。

[123]《谭元春集》卷二十五《退谷先生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24]同上,卷十三《寄赠蔡仁夫》。

[125]转引自李圣华《晚明诗歌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9页。

[126]杨文骢:《屡非草略序》,《黔诗纪略》卷二十六,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15页。

[127]越其杰:《秋尽对残菊》,《黔诗纪略》卷十七,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75页。

[128]《隐秀轩集》卷十七《简远堂近诗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29]《谭友夏合集》卷九《渚宫草序》,上海国学研究社1935年版。

[130]《隐秀轩集》卷十七《简远堂诗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31]越其杰:《苦吟》,《黔诗纪略》卷十七,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78页。

[132]《改诗》,《黔诗纪略》卷十六,第619页。

[133]《岁暮二首》(其二),《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49页。

[134]《夏日闭门二首》,《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59~660页。

[135]《品香》,《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46页。

[136]《栖霞寺赠友》,《黔诗纪略》卷十六,第638页。

[137]《雨后郊行看花》,《黔诗纪略》卷十六,第638页。

[138]《苦吟》,《黔诗纪略》卷十六,第638页。

[139]《杨龙友园》,《黔诗纪略》卷十六,第638页。

[140]张岱:《嫏嬛文集》卷一《一卷冰雪文自序》,岳麓书社1985年版。

[141]张岱:《嫏嬛文集》卷一《一卷冰雪文自序》,岳麓书社1985年版。

[142]越其杰:《山水移序》,《黔诗纪略》卷十九,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34页。

[143]《冬日同友游栖霞》,《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75页。

[144]《冬夜》,《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69页。

[145]《隐秀轩集》卷二十八《答同年尹孔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46]赵其杰:《夏园久坐》,《黔诗纪略》卷十七,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72页。

[147]《过友园》,《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73页。

[148]《赠友》,《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47页。

[149]《过友园》,《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73页。

[150]《赠友》,《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47页。

[151]《品香》,《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46页。⑫《春天积雨》,《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65页。⑬《初春即事》,《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57页。⑭《冬夜》,《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69页。

[152]⑪《品香》,《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46页。⑫《春天积雨》,《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65页。⑬《初春即事》,《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57页。⑭《冬夜》,《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69页。

[153]⑪《品香》,《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46页。⑫《春天积雨》,《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65页。⑬《初春即事》,《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57页。⑭《冬夜》,《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69页。

[154]⑪《品香》,《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46页。⑫《春天积雨》,《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65页。⑬《初春即事》,《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57页。⑭《冬夜》,《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69页。

[155]越其杰:《友人夜集》,《黔诗纪略》卷十六,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24页。

[156]《冬夜》,《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69页。

[157]《雨晴野步》,《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65页。

[158]《冬日》,《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51页。

[159]《溪馆冬夜》,《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51页。

[160]《岁暮二首》(其一),《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49页。

[161]《题友人水槛》,《黔诗纪略》卷十六,第631页。

[162]《天开岩》,《黔诗纪略》卷十六,第628页。

[163]《藏花》,《黔诗纪略》卷十六,第624页。

[164]《读书》,《黔诗纪略》卷十六,第622页。

[165]《移怪石》,《黔诗纪略》卷十六,第620页。⑫《有感》,《黔诗纪略》卷十六,第617页。⑬《赠故人》,《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80页。⑭《舟中夜行》,《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79页。⑮《冬日同友游栖霞》,《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75页。⑯《秋园夜步》,《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73页。⑰《新月》,《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54页。

[166]⑪《移怪石》,《黔诗纪略》卷十六,第620页。⑫《有感》,《黔诗纪略》卷十六,第617页。⑬《赠故人》,《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80页。⑭《舟中夜行》,《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79页。⑮《冬日同友游栖霞》,《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75页。⑯《秋园夜步》,《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73页。⑰《新月》,《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54页。

[167]⑪《移怪石》,《黔诗纪略》卷十六,第620页。⑫《有感》,《黔诗纪略》卷十六,第617页。⑬《赠故人》,《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80页。⑭《舟中夜行》,《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79页。⑮《冬日同友游栖霞》,《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75页。⑯《秋园夜步》,《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73页。⑰《新月》,《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54页。

[168]⑪《移怪石》,《黔诗纪略》卷十六,第620页。⑫《有感》,《黔诗纪略》卷十六,第617页。⑬《赠故人》,《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80页。⑭《舟中夜行》,《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79页。⑮《冬日同友游栖霞》,《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75页。⑯《秋园夜步》,《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73页。⑰《新月》,《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54页。

[169]⑪《移怪石》,《黔诗纪略》卷十六,第620页。⑫《有感》,《黔诗纪略》卷十六,第617页。⑬《赠故人》,《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80页。⑭《舟中夜行》,《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79页。⑮《冬日同友游栖霞》,《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75页。⑯《秋园夜步》,《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73页。⑰《新月》,《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54页。

[170]⑪《移怪石》,《黔诗纪略》卷十六,第620页。⑫《有感》,《黔诗纪略》卷十六,第617页。⑬《赠故人》,《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80页。⑭《舟中夜行》,《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79页。⑮《冬日同友游栖霞》,《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75页。⑯《秋园夜步》,《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73页。⑰《新月》,《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54页。

[171]⑪《移怪石》,《黔诗纪略》卷十六,第620页。⑫《有感》,《黔诗纪略》卷十六,第617页。⑬《赠故人》,《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80页。⑭《舟中夜行》,《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79页。⑮《冬日同友游栖霞》,《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75页。⑯《秋园夜步》,《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73页。⑰《新月》,《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54页。

[172]赵其杰:《柬友》,《黔诗纪略》卷十六,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26页。

[173]《友人夜集》,《黔诗纪略》卷十六,第624页。

[174]《月》,《黔诗纪略》卷十六,第633页。

[175]《冬夜》,《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69页。

[176]《将别园》,《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72页。

[177]《夏夜寄友》,《黔诗纪略》卷十七,第669页。

[178]《清诗话》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第416页。

[179]《清诗话续编》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766页。

[180]田雯:《黔书》卷一“请建学疏”条,《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3册,巴蜀书社等2014年版。

[181]同上,卷四“黔士制义”条。

[182]《桐埜诗集》之“附录”,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83]《桐埜诗集》卷一,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84]同上。

[185]《一代才子周渔璜》,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90页。

[186]《古欢堂集》卷一,《四库全书》本。

[187]田雯:《稼雨轩诗集序》,《桐埜诗集》之“附录”,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88]《桐埜诗集》卷一,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89]《桐埜诗集》之“附录”,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90]同上。

[191]同上。

[192]参见邬国平、王镇远《中国文学批评史·清代卷》第五章《清代前期的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93]参见本书第五章第二节“大山地理与黔中古近代文人的山水情怀”。

[194](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六,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23~724页。

[195]《黔诗纪略后编》卷二十一,宣统三年陈夔龙京师刻本。

[196]同上,卷十一。

[197]同上,卷六。

[198]徐世昌:《晚晴簃诗话》,华东师范大学社2009年版。

[199](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五,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22页。

[200]同上,卷十八,第875页。

[201]田榕:《碧山堂诗钞》卷一,中华诗词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202]同上,卷二,第74页。

[203]王士禛:《香祖笔记》,《笔记小说大观》第十六册,江苏广陵刻印社1983年版。

[204]田榕:《碧山堂诗钞》卷七,中华诗词出版社2008年版,第277页。

[205]田榕:《碧山堂诗钞》卷八,中华诗词出版社2008年版,第300页。

[206]同上,卷首。

[207]同上。

[208]同上。

[209]王士禛:《香祖笔记》,《笔记小说大观》第十六册,江苏广陵刻印社1983年版。

[210]田榕:《碧山堂诗钞》卷四,中华诗词出版社2008年版,第135页。

[211]同上,第153页。

[212]同上,第149页。

[213]张寅彭、强迪艺:《梧门诗话合校》卷八,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261页。按,法式善与黔中诗人傅玉书交谊深厚,对黔人黔诗颇有了解和关注,其《梧门诗话》说:“黔西诗人较少。顷于友人处见李经亭华国有‘床头咏月敲冰寫,江上看山借马骑’二语,喜其伉壮,遂亟录之。近洪稚存学使自黔中回,述田教谕均晋工诗,其《题桃源图》云‘青垄人耕无税地,红灯儿读未烧书’,可云奇警。”(《梧门诗话合校》卷二,第83页)田均晋,即田榕之后人。又云:“黔西李懋德华国诗才富有,昔于市中见《双阴轩诗》一册,今索之,不可得。五言如‘远树低疑荠,山浓欲著人’,‘灯寒入浪小,云瘦下溪流’,七言如‘绿波千里客凭阁,红叶半江云扑帘’,‘二分春到梅花白,五两风迎燕子低’,方之姚秘监、郑都官,殊不多让。”(同上卷八,第249页)按,李华协,字懋德,一字经亭,乾隆辛卯(1771)举人,李世杰长子,官至罗定知州,著《双阴轩集》。

[214](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八,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46页。

[215]袁枚:《随园诗话》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216]袁枚:《读白太傅集三首》,《小仓山房诗文集》卷三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217]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答何水部》,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18]参见邬国平、王镇远《中国文学批评史·清代卷》第五章《清代中期的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219]《黔诗纪略后编》卷十,宣统三年陈夔龙京师刻本。

[220]同上。

[221]参见邬国平、王镇远《中国文学批评史·清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505页。

[222]华夫:《赵翼诗编年全集》卷首,天津古籍出版1996年版。

[223]赵翼:《飞云岩》,《赵翼诗编年全集》。

[224]赵翼:《谷峒道中》,《赵翼诗编年全集》。

[225]赵翼:《都匀道中》,《赵翼诗编年全集》。

[226]赵翼:《水城》,《赵翼诗编年全集》。

[227]华夫:《赵翼诗编年全集》,天津古籍出版1996年版。

[228]华夫:《赵翼诗编年全集》,天津古籍出版1996年版。

[229]严迪昌:《清诗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34页。

[230]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3~94页。

[231]同上,卷四,第71页。

[232]法式善《梧门诗话》说:“近洪稚存学使自黔中回,述田教谕均晋工诗,其《题桃源图》云:‘青垄人耕无税地,红灯儿读未烧书’,可云奇警。”(《梧门诗话合校》卷二,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83页。)

[233]《黔诗纪略后编》卷十一,宣统三年陈夔龙京师刻本。

[234]犹法贤:《妞解诗集序》,(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五,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52页。

[235]转引自黄万机《客籍文人与贵州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2页。

[236]同上,第94~95页。

[237](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六,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16页。

[238]详见第三章“边省地域与黔中地域文化和文学的创新精神”。

[239]〔美〕爱德华·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页。

[240]《嘉靖贵州通志》卷首,《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1册,巴蜀书社等2006年版。

[241]《黔诗纪略》卷一,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页。

[242]同上,第1页。

[243]同上,第11页。

[244]葛洪:《西京杂记》,《笔记小说大观》第一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

[245]刘琳:《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380页。

[246](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0页。

[247]同上,第60~61页。

[248]黄万机等点校:《郑珍全集》七《播雅》,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25页。

[249]《黔诗纪略》卷二十四,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93页。

[250]《黔诗纪略》卷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9页。

[251]杜文铎等点校:《黔南识略·黔南职方纪略》,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73~274页。

[252]《黔诗纪略》卷一,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253](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一,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3页。

[254]田雯:《黔书》卷三《人物名宦》,《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3册,巴蜀书社2006年版。

[255]《道光安平县志》卷首,《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44册,巴蜀书社等1989年版。

[256](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47页。

[257]《黔诗纪略》卷五,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4页。

[258]《督学文集跋》,(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四,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50页。

[259]《黔诗纪略》卷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页。

[260]同上,卷十二,第430页。

[261](道光)《贵阳府志》卷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62](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9页。

[263]同上,卷十六,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95页。

[264]黎庶昌:《巢经巢文集序》,(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六,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96页。

[265]《郑征君遗著序》,(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六,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02页。

[266]陈衍:《石遗室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1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267](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六,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06页。

[268](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四,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67页。

[269]杨元桢:《郑珍巢经巢诗集校注》后集卷一,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00页。

[270]《黔诗纪略》卷十四,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43页。

[271](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六,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63~664页。

[272]李维桢:《雪鸿堂诗集原序》,《黔诗纪略》卷十四,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44页。

[273](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六,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46页。

[274]同上,卷十五,第622页。

[275](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七,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84页。

[276]同上,第821页。

[277]郭子章:《黔记》卷首,《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2册,巴蜀书社等2006年版。

[278]郭子章:《黔记》卷首,《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2册,巴蜀书社等2006年版。

[279]《康熙贵州通志》卷首,《中国地方志集成·省志辑·贵州》,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

[280](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八,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59页。《黔诗纪略》卷首无此序。

[281]黄万机等点校:《郑珍全集》七《播雅》卷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282](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八,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46~847页。

[283](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八,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49页。

[284]《黔诗纪略后编》著录为十二卷,可能傅玉书原为十二卷,汝怀补定为二十四卷。

[285](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八,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47~848页。

[286]黄万机等点校:《郑珍全集》七《播雅》卷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287](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八,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62页。

[288]同上,第861页。

[289]同上,第863页。

[290]《黔诗纪略》卷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91]《黔诗纪略后编》卷首,宣统三年陈夔龙京师刻本。

[292]参见刘宗汉《朱启钤先生的贵州情结》,杨祖恺《朱启钤对我国古建文化及贵州历史文献的贡献》,见启功主编《冉冉流芳惊绝代——朱启钤学术讨论会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93]《贵州文献季刊》创刊号,贵阳文通书局1938年版。

[294]同上,《馆务撮要五》。

[295]同上,《馆务撮要一》。

[296]同上,《馆务撮要十》。

[297]莫友芝:《宋元旧本书经眼录》,(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一,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

[298]莫友芝:《雪鸿堂诗集序》,(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四,第567页。

[299]莫友芝:《桐埜诗集序》,同上,卷十五,第618页。

[300]陈矩:《淮海易谈序》,同上,卷一,第4页。

[301]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1页,另,据刘仲勉、张新民、卢光勋《贵州地方志存佚目录》统计,贵州自宋至民国共有方志386种,其中宋元9种,明代79种,清代197种,民国101种。

[302]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7页。

[303]同上,第162页。

[304]黎铎:《贵州文化三大主流:诗志禅》,《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第4期。

[305]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34页。

[306]《论语·卫灵公》。

[307]《太平御览》卷六〇二引《抱朴子》。

[308]《饮水诗词集》之“序”,粤雅堂丛书本。

[309]朱彝尊:《徐电发南州集序》,徐釚《南州草堂诗文集》卷首,康熙刊本。

[310]《黔南丛书》第三集《江辰六文集》卷四,贵阳文通书局铅印本。

[311]吴中蕃:《寿景怪叟》,《黔诗纪略》卷二十九,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87页。

[312]《巢经巢文集》卷四,见《郑珍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13](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四,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80页。

[314]同上,卷十二,第506页。

[315](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六,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33~734页。

[316]同上,卷十六,第687~688页。

[317]同上,卷十七,第794页。

[318](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七,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06页。

[319]同上,第796页。

[320]同上,第802页。

[321](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四,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63页。

[322]《黔诗纪略》卷十二,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72页。

[323]《黔诗纪略》卷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24](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卷十八,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47页。

[325]郑珍:《播雅引》,黄万机等点校《郑珍全集》七《播雅》卷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5页。

[326]唐树义:《播雅序》,《郑珍全集》七《播雅》卷首,第3页。

[327]莫友芝:《播雅序》,黄万机等点校《郑珍全集》七《播雅》卷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7页。

[328](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61页。

[329](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62页。

[330]《黔诗纪略》卷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31]《黔诗纪略》卷一,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页。

[332]同上,第15页。

[333]同上,第27页。

[334]同上,卷十,第400页。

[335]同上,卷三十,第1224页。

[336]《黔诗纪略后编》卷首,宣统三年陈夔龙京师刻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