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藏医药典籍

藏医药典籍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苯教徒集巫术、行医为一体的禳灾治病行为是藏族医药的起源和始祖,距今3000多年的历史。研制藏药三、藏医药典籍藏医药学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1300余年
民间医药_中国藏族

第三节 民间医药

一、藏医学概述

(一)藏医学历史

藏医学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族人民与自然环境、高原地区各种疾病进行斗争和争取健康长寿的经验总结,是在藏族文化背景下创造的独特的医药学科和医疗保健方式。藏医学历史悠久、理论完整、内容丰富,有很多行之有效的诊疗技巧和方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高原特色。

在古老的象雄时代,由于部落割据,战乱不止,疾病频发。民间最多见的是消化道疾病,当时人们用于治病的药是开水,后来又学会用热酥油止血、用青稞酒渣敷贴患处,用马宝(动物胆凝结物)解治食物中毒等方法,并从对付外伤、消化道疾病入手,逐步认识人体结构、运动变化及各种疾病的产生和治疗规律,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

早在公元前,藏民们在与自然界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经过无数次的尝试,逐渐认识到动物、植物、矿物的某些部分具有解除人体疾病的功效,有些动物、植物和矿物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他们认为“有毒就有药”。西藏最早流行的一种医学叫“苯医”(最古老、最原始的一种医学)。它主要靠三种疗法即放血疗法、火疗法、涂摩法治疗各种疾病。同时采用热酥油止血、青稞酒糟敷贴外伤患处、柏枝艾蒿熏烟防治瘟疫病等方法。

苯教徒集巫术、行医为一体的禳灾治病行为是藏族医药的起源和始祖,距今3000多年的历史。苯教创始人辛饶·米沃且之子结布赤西医道高明,苯教徒们把他奉为藏医的祖师。

(二)藏医的基础理论

藏医在认识疾病及诊断方面有一整套理论。它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三种基本因素、七大物质和三种排泄物,而人体又是由五脏六腑、经脉肌骨等构成的。三种基本因素即“隆”“赤巴”“培根”。藏医认为,隆、赤巴、培根这三个因素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是进行生命活动不能缺少的能量和基础。

“隆”:它相当于汉语中的“气”。它的功能是主管呼吸、肢体的活动、血液循环、五官的感觉和大小便的排泄,帮助分解食物并输送饮食精微等。它的思想意识表现为“贪”。

“赤巴”:它相当于汉语中的“火”。它的功能是产生热并维持体温,增强胃的功能,帮助消化,长气色,使人有胆识,长智慧,长欲望,使人产生骄傲思想,辨别颜色,使人皮肤细腻和润泽等。它的思想意识表现为“嗔”。

“培根”:它相当于汉语中的“火”和“土”。它的功能是磨碎食物,增强胃液,使食物易于消化吸收。它主管味觉,供人以营养和输送体液,保持水分,长肌肉,使人体胖瘦适中,睡眠正常,性情温和,产生知足等情感。它的思想意识表现为“痴”。

尽管隆、赤巴、培根各有特性,但它们又都有些共性,当隆、赤巴、培根之间如果保持平衡和协调状态,则人体就是健康的;三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因素或几个因素由于某种原因而出现兴盛或衰微的情况时,人体就出现疾病,治疗上就需要对三者进行调整,使其恢复到原来的协调状态,达到健康的水平。这就是隆、赤巴、培根“三因说”。

总之,人体患疾病是由于精神因素、外界气候因素、饮食起居异常、过度疲劳等,其中较强调精神、饮食和起居等因素。在三大因素、七大物质、三种排泄物中,三大因素占重要地位。它既主导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又主宰着人体的病理活动,故为藏医学的理论基础。

另,藏医中的七大物质为:饮食精微、血、肉、骨、脂肪、髓、精。三种排泄物则是尿、粪和汗。

二、藏药学概述

(一)藏药学历史

藏药学历史悠久。8世纪上半叶成书的《月王药诊》中,记载有药物780种。8世纪下半叶的《四部医典》既是藏医基础理论的奠基作品,又是在藏药学方面打下坚实基础的经典著作。书中提到的药名在1000种以上,把药物的作用分成17类。19世纪问世的《晶珠本草》在藏药学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所载药物共2294种,实收药物1400种,分为13类。它在统一药名、订正谬误、鉴别品种等方面作出了贡献,成为藏药学史上的重要典籍。

(二)藏药种类

藏药是在广泛吸收、融合了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医药体系,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民族医药学(藏、蒙、维、傣)体系之一。

藏药分为矿物药、动物药和植物药3类。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及来源进行分类,可分为珍宝、石类、土类、本土、草本、芳香、全草及动物8类。按其治疗作用,可分为清热、消水肿、退黄疸、解毒、治黄水、催吐、腹泻、治虫、利水、止泄、引经等10多类。

另外,藏药的品种繁多,据《晶珠本草》所载,已达2000多种,但在临床中实际常用的只有二三百种。藏药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具有较突出的民族特色,对某些疾病有明显的疗效,如风湿病、关节炎、溃疡、偏瘫等,在国内外都有较大的影响。

img54

藏药

(三)藏药学理论

藏药学认为,药物的生长都来自五行,即土、木、火、风、空。土为药物生长的本源,水为药物生长的汁液,火为药物生长的热源,风为药物生长运行的动力,空位药物生长的空间,五者缺一不可,这就阐明了药物生长与自然环境的统一关系。同时又指出,药物的六味也来自这五行的不同结合,如土与水结合生出甘味,火与土结合生出酸味,水与火结合生出咸味,水与风的结合生出苦味,火与风结合生出辛味,土与风的结合生出涩味。

藏药学还认为,药物有八性,即寒、热、轻、重、钝、锐、润、糙。重、润、寒、钝的药物可医治隆病和赤巴病;而轻、糙、热、锐的药物可医治培根病。

藏药在应用时主要采用复方,单味药很少,复方最多可达100多味药,少则3~4味药,一般为20多味药。每一方剂都有一种主药,起主导作用。有些药物在应用前必须进行加工炮制,以消除和降低药物的毒性,提高治疗效果。在剂型上有汤剂、散剂和水丸剂,临床应用最广的是散剂、水丸剂。汤剂药物品种少,先研成碎块,加水煎熬而成,剂量小,药性平和,收效快;散剂药物较多,药性重,是将药物混合研成粉末而成,使用方便,治疗汤剂所不能及的病症;水丸剂与散剂同,是将药剂的粉末用清水或药物的流浸膏制成。

药浴是藏药治疗疾病的一种独特方法。所用藏草药主要是水柏枝、黄花杜鹃、圆柏叶、麻黄、野蒿5种,按病情和其他药物配制装入纱布袋内,放进锅中加水熬汁,将汁放入浴盆中,给患者进行药浴,对风湿性关节炎、黄水病和皮肤病有较好的疗效。

img55

研制藏药

三、藏医药典籍

藏医药学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1300余年,而其真正的起源则要追溯到更为久远的史前年代。早在公元前藏族同胞便已懂得初步的医药道理,发现有些植物、动物和矿物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譬如:酥油可以止血,能治疗烧伤、烫伤,青稞酒舒经通络、活血散瘀,柏树枝叶、艾蒿烟熏防治瘟疫等方法。这些经验通过言传口授世代相传,必是传少漏多,甚至以讹传讹。4世纪,天竺的著名医学家碧棋嘎齐和碧拉孜入藏,传播了《脉经》《药物经》《治伤经》等五部医典,对苯医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6世纪以来,从内地传来了医学和天文历算。7世纪,文成公主入藏,带来了“四百零四种病方,五种诊断法,六种医疗器械”以及四种医学论著如《门介钦莫》(即《医学大全》)等。8世纪,金城公主入藏时又带来了许多医药人员和医学论著,并把其中一些著作译成了藏文,一系列藏医药著作的相继问世,标志着藏医药开始进入有文字记载的系统发展时期。纵观藏医药历史,藏医药学著作有200余部,历史上有许多经典著述,成为今天研究藏药的主要文献和藏药种类发展的历史记录。其中《月王药诊》《四部医典》《蓝琉璃》与《晶珠本草》是四部杰出的代表作。

(一)《月王药诊》

由医僧摩诃衍、毗卢遮那翻译,是较早的一部藏药史籍,收载的药物包括植物类440种、动物类260种、矿物类80种,其中300多种药物为青藏高原特产,多数药物沿用至今,如螃蟹甲、伞梗虎耳草、耳草、囊距翠雀、船形乌头、喜马拉雅紫茉莉、纤毛婆婆纳、水柏枝、翼首草、毛瓣绿绒蒿、蓝石草、乌奴龙胆、山莨菪、樟牙菜、青稞、熊胆牦牛酥油和糌粑等。

(二)《四部医典》

《四部医典》的作者是玉妥·云登贡布,该书的问世,标志着藏医学体系的基本建立,这是藏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该书共56章,长达2300页,约24万字,收载方剂443方,单科药材1002种,共有彩色挂图79幅。它基本上包括了藏医学的全部内容,全书分四部分。第一部《根本医典》介绍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的一般知识。第二部《论说医典》,详细介绍了人体生理解剖知识、疾病发生原因及规律、卫生保健知识、药物性能、诊断的具体方法和治疗的基本原则等。第三部《秘密医典》,专论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外治、食疗及各种宜忌等。第四部《后续医典》,介绍脉诊和尿诊,各种方剂的配方、功效和用途等。《四部医典》对藏族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历代藏医学家都将此书作为学医的根据及行医的指南,是学习藏医的必备课本。

(三)《蓝琉璃》和藏医挂图

《四部医典》问世后,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但由于文字古奥、语言简练,又是用偈颂体文写成,确实难以理解。加上不同刻本常有缺漏错刻,这对于学习这部藏医经典是不利的。因此,藏族著名学者第司·桑杰嘉措召集全藏区有名的医学家共同讨论,以扎汤版的《四部医典》为底本,根据舒长和宇妥的注本位参考本,对《四部医典》的原本做了一次最彻底和最全面的修改、补充和注疏,编著了《蓝琉璃》一书。另外,还用叙述体的文字来重新改写这部经典,这样,《四部医典》就变得比较通俗易懂了。全书共1200多页,为《四部医典》作了1200多条明细的注释,并将原来的1002种药物扩充到1400多种。从此,这部《蓝琉璃》成了《四部医典》的标准注本,凡经文中难于理解的难点,都可以从《蓝琉璃》中找到解答。

在第司·桑杰嘉措的主持下,还绘制了藏医系列彩色挂图,用形象的图画形式来表达医学的内容,这在藏医史上十分少见。这套挂图全套共79幅,成为藏医发展史上珍贵的文献,把藏族医学的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四)《晶珠本草》

又名《药物学广论》或《无垢晶串》,是著名藏药学家帝玛尔·丹增彭者所著。《晶珠本草》分上、下两部。上部对每种药的功效进行概括论述;下部分别对每种药物的来源,生境、性味、功效予以叙述。

共载药物2294味,是历代藏医药典籍收载药物数量最多的典著。这本书对药物的分类方法是比较科学的,至今在植物分类学、动物学、天然药物学的分类上仍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晶珠本草》总结了历代本草之精华,被誉为藏族的《本草纲目》。从现在了解最早的《月王药诊》开始,至《四部医典》《甘露八部》《药性广论》《蓝琉璃》《药物大全》等书中记载的药物均全部载入。

四、诊断与治疗

要有效地治疗疾病,首先必须有正确的诊断。藏医的诊断方法主要采用望诊、问诊、触诊等方法。

(一)重视舌诊和尿诊

舌诊主要是看舌质和舌苔。例如,隆病的病人舌质红,舌苔干而粗糙;赤巴病的病人,舌苔黄而厚;培根病的病人,舌苔白而滑等。

尿诊是藏医观察疾病极为重要的手段之一。藏医尿诊时,对验尿所用的标本有严格的要求。供诊的尿液应该在清晨收集,它能代表体内的实际情况。另外,《四部医典》中有“望镜辨尿”专章详述尿诊之法,认为“寒热分界尿可查清”,并具体描述了寒热两类疾病在尿诊中的病理反映。例如,热症病尿色黄、红黄,尿味难闻,尿的浓度稠,尿中有沉淀物;寒症病,尿色清白,尿味淡,尿的浓度不大,尿中沉淀物薄,泡沫多。

(二)问诊内容广

先问病人的经历,是否滑倒,有无异物落在头上,是否受潮,是否近火,是否在野外过夜等。然后再问目前病痛部位的感觉,病情的缓急,起病的原因,过去患病情况,家庭情况及患者从事何种工作,饮食起居情况等。在问诊的同时要求医生能与病人互通情感,要给病人以鼓励和同情。这对于赢得病人的信任从而痊愈很有意义。

(三)脉诊(切诊)颇具特色

藏医要求,患者在脉诊之前注意休息和饮食,保持安定的情绪。最宜切脉的时间在清晨朝阳初露时,此时最能反映身体的真实情况。藏医切脉也为分寸、关、尺三部。切脉的手法分轻按、中按、重按三种。左手之寸、关、尺分别反映心、脾、左肾及“三姆休”。右手之寸、关、尺脉则分别代表肺、肝、右肾。女子寸脉反映的脏腑是左手为肺、右手为心,其余和男子相同。另外,将脉诊和望诊结合,还可以判断病人的生死。如果心脉摸不到,舌中间发黑;肺脉摸不到,下唇外翻;肾脉摸不到,耳向后听不见声音时,病人可能死亡。藏医诊病除了以上三种方法外,还有色诊和药物试验诊断法等。

(四)注重治疗经验的积累

藏医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饮食、起居、内服药物、外治等多方面的内容。

内治法以服药为主。藏医把病症分为寒、热两大类,运用对抗治疗法,即热药治寒病、寒药治热病,所以藏药方剂都有寒热之分。

藏医在治疗过程中,除了服药物之外,还有形式多样的外治法。如放血疗法、械治法、灸法(火灸和艾灸)、拔火罐法、按摩擦身法、熏药法、冷热掩敷法、药水治疗法、穿刺法等。

五、藏医养生术

藏医养生学的萌芽可追溯到吐蕃以前。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谷物种壳、粮食加工工具、生产工具、大量的兽骨、饲养的动物、灶炕、各种陶罐、骨针、针锥、陶纺轮以及各种各样的房屋遗迹,足以说明5000年以前,藏族先民已脱离以单纯的狩猎为主的生活方式。他们居住的房屋以土木结构为主,修建后加以烘烤,居住地干燥、通风,纺织品的出现增强了人们的御寒能力,达到了保护身体的需要。5000年以前,高原新石器时代的藏族先民已经在生存中学会了自我保护,逐渐增强了抗御自然的能力。

(一)藏医的饮食养生

藏医食养的事物主要有谷物(青稞、小麦大麦、稻、黍、荞麦、玉米等),这类食物可以“强筋祛风,增力培根生”,是养生的主要食物。还有肉类(水牛、牦牛、绵羊、鸡等),“水牛之肉增肌可入睡,牦牛肉温多油可祛寒,还能生血亦可增赤巴,绵羊肉温增力健体质,能除隆与培根味口开”。还有蔬菜,“鲜嫩萝卜轻温增体温,冬苋菜能生热又止泻,西红柿可治除三疾失,生姜之热头疾解”。藏医认为,各种奶有助于治隆病,水有助于治赤巴病,反之,若过量又会导致各种疾病。适量饮酒对治疗失眠和“隆病”“赤巴病”等疾病是有益的。

藏医还强调要有节制地进食,培养合理正确的饮食习惯,过饱及不规律的饮食对人体都是有害的,事物吸取量适当,方能达到食养之目的。

(二)藏医的心身养生

藏医认为,人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境,人的情绪变化有贪、嗔、痴、悲、忧虑、寡言、惊恐、心情不快等,这些都会影响人体健康,是生病的根源。藏医认为,一切疾病的发生都有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指风、寒、暑、湿、燥、火等;内因指七情六欲、三因素失调,平衡遭到破坏。人的七情内伤,是患病和早衰的原因。从藏医心身养生的观来说,在生活中有良好的情绪,注意身心调养,方能保持身心健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