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藏医药滋润生命之泉

藏医药滋润生命之泉

时间:2022-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说藏医是女神引超玛带给雪域众生的。游牧生活的食品是牛羊等动物肉和乳制品,助消化、解油脂成为迫切需要。《吐蕃医药文书》中,透露出了吐蕃人的哲学思想在医学上的反映,尤其是关于人体与自然关系方面的解释。藏医在吐蕃时期完成了理论体系的组建,出现了代表作《四部医典》。
藏医药滋润生命之泉_珠落Ⅰ盘皆乐章:穿越甘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

甘南是藏医药在安多藏族聚居区的传承弘扬基地,它有着规模可观的教学场所,有数以千计的学僧,有严格的教学制度,学位授予制度,有成套完整科学的教学研修体系,拉卜楞寺医学院、贡巴寺医学院都培养了众多人才。

开篇我们不能不提到远古藏族人是如何开拓藏医药学处女地的。苯教在奠基藏医学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形成了独特的藏医学体系。

雪域高原史前社会时就流传着有关医学的神话和传说。据说藏医是女神引超玛带给雪域众生的。这说明藏族人很早就积累了与疾病作斗争的知识。到了苯教形成,这些知识成为巫师们手中重要的工具。“巫”与“医”基本上合二为一。巫师除了充当神媒之外,也用古老的方法,结合过去的经验为病人医治。据藏医学的记录,几乎是伴随着藏文的创造和应用,藏医和藏药有了记录。高原藏族人了解的第一种病是消化不良,而第一种药是开水。在高原游牧生活中,人们学会了利用乳制品进行的食物疗法。酥油是日常生活必需品,加热融化以后,涂抹在伤口上(刀伤、剑伤、烫伤、动物咬伤等),用以止血、防腐。这一记载见于敦煌吐蕃写卷P.T.1057号《藏医杂疗方》。

随着藏族聚居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藏族人有足够的粮食并学会了酿酒后,青稞酒除成为日常饮料,又用作药物来治疗肠胃和外伤疾病。特别是青稞酒糟,敷贴患处后可以达到防腐、促进新肌生长的效能。巫师们作法禳解,用酒浆洒向神灵,同时又用“灵圣甘露”灌治病人,也收到一定的效果。

肠胃消化不良症在雪域最为常见。游牧生活的食品是牛羊等动物肉和乳制品,助消化、解油脂成为迫切需要。茶确实有清热降火、消食生津、利尿祛风、提神醒脑的作用,茶传入青藏高原以后,自然成为吐蕃人民偏爱的东西,也被巫医作为疗疾的药物。

敦煌藏文写卷P.TS.1057、1044和127三份文献合称为《吐蕃医药文书》,其内容包括了杂疗方、秘方和针灸方三个大类,介绍了多种药物及其使用方法,从中可以看出当时藏医达到的水平。

《吐蕃医药文书》中,透露出了吐蕃人的哲学思想在医学上的反映,尤其是关于人体与自然关系方面的解释。吐蕃医学的理论基础是把人体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又认为人体是如实地反映所处宇宙实体的一个小天地。宇宙时刻在养育着人体,人体又总在感受着宇宙。从精神上说,人体与宇宙息息相关。在吐蕃人看来,人们追求的健康状态,正是人体这个小天地与宇宙大天地之间的协调。一旦失调,就要生病。巫师们把人的疾病跟自然界的变化联系在一起,就产生了种种法术。

藏医在吐蕃时期完成了理论体系的组建,出现了代表作《四部医典》。公元8世纪完成的《四部医典》是一部与众不同、有独到见地的“医典”。它对人体生理有精确的观察了解,并掌握了之间的辩证关系、重要机体的运动变化及其带来的不同结果、影响作用,充满了辩证思想。对每一部分的特点、功能、变化环境及产生的效果又有精辟的剖析,如此科学、有机、辩证的人体生理学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罕见的,贡献巨大。藏医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三种因素、七大物质和三种排泄物;人体又是由五脏六腑、经脉、肌肉、骨骼等构成。三大因素构成隆—瓦—培根学说,又称隆—赤巴—瓦干三机,人体就是由这三大因素所支配。隆指“气脉”,其功能是主管呼吸、肢体活动、血液流动,五官的感觉及大小便的排泄等,促其成熟,保持体态正常。瓦的意译是“火”,如肝火。它的功能表现在产生热能并维持体温,增强胃的功能,帮助消化,润泽气色,使人滋生胆气,牢固体魄,润泽体肤。培根的意译为“水”和“土”,功能表现在磨碎食物,增加胃液分泌,使食物易于消化。它主管味觉,保持人体适量体液,润泽皮肤,使人胖瘦适中,睡眠正常。如果它们相互协调配合得当,则人体正常健康,反之,就会产生疾病。

“隆”的特性有六:糙、轻、寒、细、硬、动。“赤巴”的特性有七:腻、锐、热、臭、泻、湿等。“瓦干”特性有七:腻、凉、重、钝、固、柔、粘。

以上共有20种特性。在“三机”相对平衡的生理状态下,它们各自发挥其特性,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一旦失去相对的平衡,便会造成病理状态。上述20种生理特性,就成了病邪的20种特性,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病症。

根据三大因素,人体还可分为不同的类型。“隆”型人的特点是体型瘦长,面色却灰黄,怕冷,爱说话、爱唱歌、爱吵架,性格开朗活泼;“瓦”型的则饥渴多汗,面色黄,身体常有臭味,个性强;“培根”型体形矮胖,脸色白,怕冷,嗜睡,性格温和等。

七大物质是指饮食精微、血、肉、骨、脂肪、髓、精。

三种排泄物则是尿、粪、汗。

“隆”属风,属气,遍布身体各部,其性善动易变,可乱寒热,助其发展。近“赤巴”则助热,近“瓦干”则助寒。故“隆”为百病之总根。“赤巴”属火,乱则身如火焚;其位居于下,但火盛则炎于上。故“赤巴”为一切热性病之根。“瓦干”属土,属水、质重性寒,乱则寒盛,能灭人体正常之火;其位居于上,寒盛则水可注于下。故“瓦干”是寒性病之源。

藏医理论认为:人体生病的原因有精神因素、外界气候因素(如寒、热、湿)、饮食起居异常、劳累等。其中特别强调精神、饮食和起居等。

藏医和其他民族的医学到底有何不同?它的独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别出心裁的知识积淀是什么?为什么它能成为世界医学园地的一株奇葩异卉?

藏医学在以下几个方面“技高一筹”,富有独创性、特殊性:

一、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7000多年前就已有简单的医疗知识。

二、病理门类较详尽齐全。

三、生理机能的掌握全面完整。

四、解剖学发达,骨骼、脉络的分布了解细致,作用分析到位。

五、原始医药知识的积累达到深层次。

六、广泛、开放地吸收中原内地,南亚各地的医学、医药学说,形成了代表性很强的医学大全体系。

七、科学、严密的胚胎学。

八、浩瀚的藏药学,雪域独到的药物及炮制诀窍。

九、独特的针灸学、放血术。

十、器械齐全的外科手术。

十一、医德树为第一,精神与肉体有机统一的综合治疗思想。

十二、世界独有的“曼唐”系列形象化医学唐卡绘画挂图。

十三、丰厚的经典层出不穷,后浪推前浪。

十四、上千年的系统藏医教育体系。

十五、注重尿诊断方式。

以上这些特色,使藏医学在世界医学的星河中闪烁异彩,迸放璀璨的光芒。它独树一帜、富有个性,折射出藏族人的聪明才华及对自身生态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勤奋精进的探索精神。另一方面,藏医学既有系统的医学经典《四部医典》、《蓝琉璃》、《晶珠本草》等,又有实践经典的多方位技术层面的积累、形象的曼唐彩绘;既有民族医学共有的内外科治疗方法,又有高原特有的火灸、放血、矿物质药物等等。总之,藏医学在世界医学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成为我国乃至全人类的宝贵文化财富

正因为藏医学在中外世界得到认可,受到赞誉,藏医药产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所以南藏医药成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扩展也是势所必然。虽然传承保护单位是碌曲藏医院,但传播弘扬,继承保护藏医药的却是拉卜楞寺藏医药学院。它是安多地区藏医药的核心教学基地。

二世嘉木样于公元1784年组建了医药学院。拉卜楞医药学院是继拉萨药王山医学利众院与青海塔尔寺之后全藏族聚居区第三座医学院,而其规模当居第二位。

组建医学院前,二世嘉木样已经在时轮学院建立了医学预科班。从师资、生源,课程等方面做了前期准备。医药学院成立后,二世嘉木样亲自担任学院法台,依照拉萨药王山医学院的规章订立了制度。供养上建立了药师佛、不动佛及马头莲舞王三种本尊修供仪轨,课程上主要以藏医药经典《四部医典》、《四部医典注疏》、《晶珠本草》、《月王药诊》等为教材。

二世嘉木样对教学场地也早有安排。在医药学成立之前的1782年,他就要求当时担任时轮学院法台、来自蒙古土尔扈特部的高僧俄旺顿珠寻找投资方开建医药学院大经堂。俄旺顿珠全力以赴,在医药学院成立之前就竣工交付了经堂。医药学院占地约2000平方米,建设面积达1647平方米,有宽广的广场庭院,有三面长廊。大经堂属藏式平顶,正殿两层高,后殿为三层,殿内供奉许多珍贵的佛像,如二世嘉木样赠赐的白度母鎏金铜像、不动佛塑像、药师佛塑像、4.9米高的不动佛铜像、3.5米的不动佛檀木雕刻像等。还供奉有金银汁书写的《般若八千颂》、《贤劫经》、《甘珠尔》、《丹珠尔》、《摩尼全集》等珍贵经典。

学院学业分三个学级,即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修业年限不等。只要勤奋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课目,而且成绩优秀、考核合格,就有望不断进入更高一层班级,成为医学方面的博士。

专业的藏医学院为什么要先学佛学理论?这是为了夯实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是为了培养慈悲为怀、利益众生的医德,把关爱生命的理念深深扎根心扉,成为奋斗目标,从而在精神层面保障藏医药的健康传承和医疗质量。

除集体教学活动外,医学院实行个人求师拜师、以师带徒的传承方式。一般初学者都有固定的师父,大都是自己的长辈亲友。也有一师多徒或一徒多师的。还可根据需要和条件,在学院外拜请其他人为师。这多数是为了专学某门知识而专拜某学科有专长者为师,以求深造。拜求师父不需要交学费,只要师父同意,就形成了师徒关系,师父的奉献被定位为一种功德。

修习内容以学习佛教经典为第一,主奉药王、马头明王等三佛。各学级都有不同的内容,从入门的《皈依经》到高深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有大量的佛经学习任务,必须如期完成。

在医药学方面,各学级的主要学习任务为学习《四部医典》的第一部“总则医典”(藏医基础理论大纲,共6章)与第四部“后续医典”(脉诊、尿诊、药物剂型、外治诸法等,共27章),《四部医典》的第二部“论说医典”(医药基础理论,共31章)与第三部“秘诀医典”(各类疾病的治疗篇,内容最多,共92章),及《先师亲传》、《蓝琉璃》、《晶珠本草》等10多部著名注释本,以深入钻研,掌握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

医学院学僧,从孩童时入寺,或从闻思学院转来接受藏语文启蒙教育,入初级班,到高级班,大致经历十多年时间。初学阶段结束的僧侣,个别人经过选拔,可担任本寺诸活佛的保健医生,或应邀去外地讲学,部分人担任本学院教师。此外,大都留在本学院内,继续钻研佛学、医学,以终天年;也有不少开放门诊,或巡回医疗,为众生排解疾病。

有志于钻研医学的僧侣,一生大都得深入钻研十多部有名的医学典籍,并创造条件,长期从事临床实践与制药实践,方可达到精深的水平。医学院有“辩经”和考取“曼仁巴”医学博士学位的制度。拉卜楞寺医学院的僧侣,继承传统学习方法,在学习阶段,以佛典、医典的讲授、背诵为主,考试方法也以背诵为主。

教学活动安排:在农历正月祈愿大法会期间,由学院的赤哇、格贵等负责,统一安排学院全年的医学教学活动要点,按计划执行。

一般的安排如下:

2至4月,以讲授为主。将初级班和中级班的学生,按程度分为5个班,分别讲授不同的内容,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第一班讲授《四部医典》的第二部分,使学僧了解和掌握各种疾病的诊断方法;第二班学习了解各种病症的分类以及如何对症下药、进行治疗的方法;第三、第四班学习掌握穿刺、火灸、放血等特殊治疗方法及药物方剂、药物炮制、医疗器械等;第五班讲授《四部医典》的总述部分“根本医典”,即《总则本》。

4月底,组织年长者20多人,从第一班开始,逐班逐人进行考核、检查。学业优异者,予以表彰;不求上进者,予以劳动处罚等。

考核完毕后,恰值初夏季节,组织全体学僧,到寺院附近进行为期三天的认药、采药活动。返寺后,将所采标本由教师结合实物,讲解认药、采药知识。之后,学僧集中起来,由教师讲授人体解剖挂图。

7至8月,结合制药实践,给初级班、中级班学僧讲授药物的各种剂型及各类药物炮制方法。

冬季三个月,各学级分别讲授医药基础理论。教师系统讲授,学僧苦读钻研,集中讲授,分别自学。学僧学习内容以医典为主,广泛阅读,努力掌握藏医学的基础理论。

藏医对生理、病理概括为“隆”(气息)“赤巴”(肝火)“瓦干”(土或水),三种机能在人体的平衡状态,平衡则意味着健康,有病意味着三种机能失调。依此去观察发病的根源以及发展势态。在具体运用中,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则以寒、热、虚、实、表、里,作为辨析病历的准则。以脉诊来说,同样音读寸、关、尺配属五脏六腑,以循脉之浮沉迟数大小缓急等,作为切诊的辩证诊断依据;在总的治法中,也含有汗、吐、下、和、消、清、温、补的八大法作用。藏医发掘了许多高原上的地方特效草药和治疗方法,在不断实践过程中逐步总结上升为系统的、完整的藏医理论。各种病理归纳为统一的五种病类,前四类是男、女、老、幼的特殊病,如男子病有13种,妇女病有32种,幼儿病有八种等。普遍共有的病,又以邪、首要、病位、病种四个方面分类。每一类有101种:由“赤巴”盛而引起疾病的有101种;由“瓦干”盛而引起病症的有101种;其余101种为“邪恶鬼祟”所致。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其中的三个:

①三邪分类。

“隆”病计有42种。其中一般分类27种,此中包括病种类20种,病位类7种; 具体分类15种,此中包括“持命隆”等“隆”的分类病5种,“瓦干”、“赤巴”、“赤巴”混杂入“隆”的病10种。

“赤巴”病计有26种。

“瓦干”病计有33种。

以上共101种。

②病位分类。

心病两种,体病99种。

体病中,上体病18种,脏腑病19种,下体病五种,外体病10种,肌肉、血脉、骨胳病各3种,骨肉混型病1种,上、下、内、外、肉、脉、骨等混合病37种。

以上共101种。

③病种分类。

体内痛48种,疮痛病十五种,热性病32种,零星杂病19种,共101种。

医学院学僧还得学会采集药物和制作药物。

注重采药、制药是藏族医学教育的一大特点,教学、实践一条龙,培养全能型的医学人才。

藏药采集后对植物的不同药用部分,尚有不同的弃取“去毒”法。如根茎药去皮,茎髓药去外皮,枝药去节,花类药去苞片,果实类药去核等等。其目的是使药性纯正易起效,药质柔软不糙,易于进一步加工,易于消化吸收。

藏药对炮制时间和炮制方法要求十分严格、细致,多用石、陶、瓷、铜等器具,不用或忌用铁器。

炮制时间,一般从7月下旬开始,医学院全体僧侣参加。既是制药的生产实践,也是教学实习的良好机会。药制成后,全体集会诵经七天,进行“加持”仪式,祝愿各药“灵验”、“疗效倍增”。诵经毕,将部分药品散发给本学院僧众自用,部分供应求诊病人。

从三千多年前就开始发育胚胎的藏医药,经过藏传佛教寺院(学府)的系统整理、总结,纳入到了教育系列,成立了专门学院进行体系化课堂传授,使用规范的教材,批量培养,这在世界早期医学史也是罕见的。创立于12世纪的藏传佛教萨迦派,就开始规范化、规模性地普及藏医药教育,初步形成了学科。萨迦派寺院中有不同档次的五级学位制,获得最高学位“班勤”(大学者、全智全能)的,不仅要精通佛学,还要懂得医学等其他专业领域的知识。萨迦派的学业中就设有医学班。到格鲁派时,藏医教育已经发展到了学院规模,势头很猛,不仅大型寺院拥有藏医学院,中型寺院也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建设医学院,形势喜人。

作为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的拉卜楞寺,二百多年来,在医学院教学中尊奉的教材以《四部医典》为中心,辅之其他藏医药经典,如藏王第司·桑杰嘉措撰写的对《四部医典》权威、全面、准确注释的《蓝琉璃》等专著。《四部医典》是藏王赤松德赞的御医宇妥·元丹贡布所撰写。宇妥·元丹贡布在吐蕃医学史上的贡献首先在于他亲自动手,总结前人的经验,再吸收邻近民族(包括我国内地及印度、大食)医药学的精华,写成了不朽著作《四部医典》。宇妥·元丹贡布出生于西藏堆龙德庆地区,生活于公元708—833年(一说公元786—911年)间。这样一部庞大、复杂而又有严密科学系统、富于实践经验的著作,他几乎是用诗偈颂诗的语言撰写出来的。

《四部医典》共分4个部分:

总则医典:分为6章,主要介绍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的一般知识。

论说医典:分为31章,主要介绍人体解剖构造、疾病发生的原因,卫生保健,药物性能,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秘诀医典:分92章,主要介绍临床各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后续医典:分27章,主要介绍诊断方法(如尿诊、脉诊等),各种方剂的配方、功能、用途及外科疗法等。

除了《四部医典》,传说宇妥还著述了有关诊断、病理、治疗、配方及临床各科和针灸穴位等方面的其他著作。

《四部医典》由四个独立而又联系紧密的部分组成。全书概括了藏医药学的理论结构,如生理、病理、解剖、胚胎等等;临床学各种病症的描述,包括症状、体征、诊断、治疗;诊断学主要包括脉诊和尿诊;药物学,包括理论及各种药物介绍;治疗学,包括各种外科器械,内治如内服药,其他疗法如火灸、药浴等;方剂学包括了各种剂型,有丸、散、膏、油等。《四部医典》还对藏医学的起源、医生应有的伦理道德、疾病的预防、医学传承教育等都有较客观、全面、深刻的阐述,堪称藏医医学全书。

《四部医典》的第一部称为“根本医典”,也译为总则医典。

开篇用佛教的视角追溯了藏医药学的起源,带有神秘的色彩,但也透射出了藏医药最初的知识积淀。医典记载胡椒、石榴、荜菝,用于治寒性病;芳香药如诃子等,分别可用于治疗骨、肉、筋、脉、脏、腑之疾病;冰片,檀香等可治热性病;各种珍宝都是药,五灵脂、鸟类、兽类都有药物价值。学习藏医学有“八支”、“十一个点”和“十五个会”。“八支”包括生理、小儿科、妇科、神经科、外伤科、毒物科、返老还童科、保健科。“十一个点”则指生理上的根本精华点、身体形成点、虚实病点、行业生活点、营养饮食点、药物方剂点、器械疗病点、无病正常人体点、辨认疾病点、颐养法则点、行医道德点。这“十一个点”医生都得全面掌握。至于“十五个会”的内容有:讲解隆、赤巴、培根病为第一会;其余则为讲解痨病等病症,各种热症、上半身病症、脏腑病、生殖器疾病,各种杂类疾病,各种外科皮肤疾病、小儿疾病、妇科疾病等,通过各种比喻通俗又全面地予以剖析,包括各部位的大小、容量、骨骼的数目,指出人体有骨360块、牙齿32颗、汗毛孔1100万,人体有初成脉、依存脉、连结脉及寿脉,还有水脉,指出要害部位是肌肉、脂肪、骨骼、韧带、筋腱、脏腑脉道等处。

对体内生理功能的变化,也辩证地把人体三大因素的互动分为七种类型:隆、赤巴、培根、隆—赤巴混合、培根—隆混合、培根—赤巴混合、隆—赤巴—培根三合型。不同类型的体型,在生活习惯、性格倾向方面都有差异。

第三部“秘诀医典”中心是关于临床各种病症的介绍,涉及病因、病状、诊断和治疗。共分92章,分别介绍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疾病,如消化不良、痞块病、浮肿病、水肿病、肺痨消瘦等疑难杂症,其中也有关于罕见病的治疗方法,对各种热病的判断、症状、治疗,甚至进食的加强与禁忌都细致入微、不遗漏一星一丝,说得明明白白。这部分将传染病如天花、肠痧、喉痧、流感等也囊括在内。

小儿科也是内容之一,从生育须知开始,到小儿疾患、小儿邪魔等都有详细的病症、病因、诊断、治疗方子。专门用三章来论述妇科病,至于平常少见而对人造成严重危害的神经错乱、癔病、麻风等恶性病种更是有重重一笔。藏医的触角已经深入到世界性疑难病症区,并有了较好的对策。

外科方面古代藏医已经卓有成就,涵盖全面。关于中毒,藏医有独到的见解,书中详尽介绍了毒物引起的病症、如何解毒治疗等根本知识,就连防衰老、补阳壮阴、妇女不育之症的疗法都有所阐述。

第四部为“后绪医典”,用27章对前面未曾涉及或言犹未尽的内容给予补充,如脉诊和尿诊;藏医不同药剂及如何用药治疗,从汤剂、散剂、丸剂、膏剂、药油剂、锻制剂、浸膏剂、药酒,到珍宝药及草药方剂;从油脂疗法、泻药、催吐药、滴鼻油、缓下法、清泻反压法,到针刺放血法、火灸法、药浴法、涂擦法、穿刺法等。

总之,《四部医典》在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就已总结了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的医疗知识,内容浩大、开掘深厚、研究体系独到,走在同时期世界的前列,其对医疗学科涉猎的全方位、探索的独到新颖、视野的广阔完整,都是前所未有的。虽然印度医学作品《妙闻全集》、《阇逻伽本集》都比《四部医典》成书早,但内容不如《四部医典》丰富、全面,还没有形成全面、立体的医学系统。

藏医经典不止《四部医典》,后人撰述的医学典籍如汗牛充栋,令人仰止。敦煌本藏医灸法残卷出版结集的有《敦煌本藏医杂疗方》等,现名气较大的有《月王药诊》。

《月王药诊》共133章,内容为:人体胚胎发育,人体各部位的骨骼及其度量,人体生理功能,疾病的病因、分类、诊断,各种疾病病状、治疗方法和技术等。书中所载药物品种共有780余种,其中有动物药260种、植物药440种、矿物药80种。动物药占33.3%,而中原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动物药只占18%。藏药中很多动植物药是海拔4000米以上独有,说明了藏民族的探索实践精神。《月王药诊》是8世纪初的著作,它是现存最古老的一部理论和实践齐备的藏医学论著。

从8世纪到17世纪,藏医的研究开掘一直后浪推前浪,经久不息,浪浪相接。五世达赖时期掀起新的高潮,代表作是桑吉嘉措的《蓝琉璃》专著,其篇幅与《四部医典》几乎相等,约百万字。他通俗易懂、浅显可行地对《四部医典》进行了注释、正误、补遗,推动了藏医学的发展。他还于51岁时撰写了富有权威性、代表性的专著《藏医史》。

其后的佼佼者当属康巴医学家丢玛尔·丹增彭措,据说他有著作40多部,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晶珠本草》,是药物学方面的专著。这部书中上部总论为13章,下部药物则分为13类,用藏式偈诗体写成。根据药物的分类、入药部位不同的13类主要是:

每一类中又有进一步的分类,如植物中细分出其根茎、茎枝、叶、花、果实、种子和全草。动物类细分为头、脑、角、眼、舌、齿、喉、心、肺、肝、脾、肾、胃、生殖器、骨、骨髓、脂肪、肉、血、皮、毛、爪(蹄)、乳、粪便等。全书共载藏药2294种,这在世界传统医学中绝无仅有。

藏医诊断,强调正确的方法和方向,这也是它的独到之处。常用病性、病状诊断法包括四个方面:

1.诊察纲要:指“隆”、“赤巴”、“瓦干”三邪的表现及它们的盛衰、紊乱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表现。

2.诊察对象:包括五官(眼、耳、鼻、舌、身)、五域(形、声、臭、味、触)和五废(痰、泻下物、呕吐物、尿、血液)。

3.诊断途径:了解疾病发生的地理环境,天时气候,发病者的形体特性,年龄,饮食情况,居住条件,劳作情况等。

4.诊断方法:除望、切、问,关键是尿诊。

尿诊,藏医认为尿为反映病情之“明镜”。临床上往往可不见人,凭验尿可诊断疾病,处方给药。尿诊是藏医重要的诊断途径,也是病理学领域的一大开掘。

患者在取尿前一夜,应避免茶、酒等影响尿液正常的饮品。取尿时宜用白色干净的器血接取后半夜至天明时期的尿液,进行观察。观察法可分静置、搅动与热察、温察、冷察等项。

藏医学认为,饮食在腹(胃)内分别清浊,其浊者传入肠内,分解成干(粪)和稀(水分)两种。稀者从小肠之经脉逐步传化,注入膀胱。清液(饮食精微)通过肝脏变成血液,血液中之浊者贮于胆囊,清者化为体内之黄水;胆囊中的浊者变为尿中之絮状物,也通过经脉注入膀胱。因此,尿之颜色因食物而变;而絮状物源自血液、胆囊,故全身之寒热可从尿中反映出来。

尿热时观察颜色、蒸汽、臭味以及泡沫;尿温时观察尿中的絮状物和表面飘浮物;尿冷时观察尿由热变冷所需要的时间、冷却以后的各种变化。

正常尿刚排出时,色微黄,略有臭味,蒸汽大小与泡沫多少均适中,絮状物散在全尿各部,漂浮物如沼泽地死水上面的油状物,热气消散时,从边缘开始,呈圆圈状收缩渐消,冷却后颜色黄白,质清,系无病之尿。

病尿则热时清而薄是“隆病”;色黄是“赤巴病”;色白是“瓦干病”;色红是血液病;色淡是黄水病;色紫而臭是“紫瓦干病”;几种颜色混杂的是“隆”、“赤巴”、“瓦干”的并发病;色如发黑的酥油是传染病和赤巴扩盛症;色红黄而质稠、臭重者为遍布热或紊乱热;色黑或彩虹状的为中毒症。尿热时的蒸汽:大者为热盛病,蒸汽小而持久者是复盖热或陈旧热;蒸汽小而不持久者是寒性“瓦干”病或“隆”病;忽大忽小者是寒热混杂病。尿热时的气味:臭味重而浓是热性病;无臭气或臭气小者是寒性病;能嗅到某种食物的气味者,是该食物造成的食未消化症。尿热时的泡沫:泡沫色青而大者为“隆病”;色黄而小易消散者为“赤巴病”。尿之絮状物:如毛状者是“隆病”;如羊毛团浸水状者是血分病或“赤巴病”;如毛梢状者是寒性“瓦干病”;如云状者是肺病;有脓者即化脓性疾病;如沙子状者是肾病;絮状物在上部或中部、下部者,即疾病在人体之相应部位;腐酪状飘于表面者,是身体之寒热被“隆”所乱的病症。从絮状物的薄厚,也可察知疾病之寒热属性。

藏医治疗方法多样,内治法以服药为主,并用对抗疗法。外治法有放血疗法、拔火罐、艾灸、按摩擦身、熏蒸疗法、药水浴等。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重视调整病人饮食起居和精神治疗,并有饮食及其他方面的禁忌。总之,从物质与精神、心态与药物予以结合性治疗。

在这众多治疗方法中,一花独放、奇妙特效的放血疗法是藏医独有的风情线。

放血疗法是藏医治疗学中一项颇具特色的治疗技术。它采用特殊的放血刀,在患者身体的特殊放血部位进行放血,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放血治疗的疾病有热性病症,如瘟病、疮疡、丹毒、黄水病或血分、赤巴转化症。但不满12岁的儿童,或者70岁以上的老人、孕妇及产后都不能做放血治疗。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体质虚弱,血液不充足,容易引起副作用。还有身体虚弱、精气亏虚、浮肿、胃火衰微、呕吐,泄泻的病人也不能放血。一般热病初期,藏医认为热尚不成熟者,或热病属于正气亏损以及空虚热等,虽然表现有热象,都不宜放血。另外,对于要害部位也不宜放血。藏医认为,放血时体内的病血应该已经与好血分清,这样,放出病血,留下好血,病才能治好。找准病血是放血疗法的关键。

如何鉴别这两种血呢?从口腔、鼻腔和肛门三个部位的血加以鉴别,如果鲜红的,则是好血,否则是病血。如果见不到病血和好血混杂的迹象,表明放血时机成熟。未达到放血时机而须放血的病症,应该服用汤药把它们分开。传统藏医放血部位是固定的。《四部医典》记载全身计有77处放血部位:头颈部21处,上肢34处,下肢18处,躯干部4处。放过血后,应认真观察放出的血液。色发黄,虚而不实且有白色泡沫的血为病血。血液颜色如朱砂或紫草茸汁者,属于正常血液。有这种血液出现者,不可放血。

藏医放血疗法是依体表不同部位,用不同形状的针刀,点刺或切开血脉,祛除病血。疾病未成型的先使其成型,内服一种名叫三果汤的药,将病血与好血分清,然后再针刺放血施治。否则,放血施治时,会使好血流出,病血反而留在体内,余热不能根除。条件成熟的,针刺放血前不服汤剂药物,只要晒太阳或烤火取暖、沐浴,做好必要准备就行。

正式针刺放血前要先消毒,再用绷带结扎,结扎部位视放血穴位而定。如果不结扎就刺不准,扭挫了针,刺不出血,肌肉麻木,须使脉道扩张,才能刺出血来。结扎后的脉道须用手指揉搓,刺时用手指将脉道按定,稍微向下用力按压,使脉位不容易移动。一般在结扎处的3指以下,刺破放血。视其具体情况,运用旁刺、顶刺、重刺、点刺等放血法。

辨血色:放出的血液颜色黄而稀,泡沫呈白色,有黏液者为病血。病血放出后,可止痛、祛病。如果放出的血液出现紫黑色有血丝者,须饮汤药后再针刺放血;似脓如胆汁者,滋补身体后再针刺放血。血色红而稠者,非病血,不必再放血。

放血量:疾病被驱除,好血一出现时,即刻停止针刺放血。为止脏痛血痛,即便是好血,也要针刺放血施治。体质虚弱者,不可多用针刺放血;其他疾病要多次针刺,少量放血。血液的泡沫呈现红色,表面凝结者,立即停止针刺放血。体质虚弱,放出之血如水似脓者,可停止针刺放血,若继续针刺放血,则使身体虚弱,不易治愈疾病,反而会诱发水肿病。放血后用手指揉搓伤口,妥善包扎,注意活动,放出病血后忌饮酒。

藏医传统治疗有九大原则:

1.对不易确诊和可疑的病,要专心观察,并用药物进行试验。

2.对诊断明确的病,要大胆进行治疗。

3.对于用药物等治疗措施不易正中病症的疾病,要用纵横观察的办法去治疗。

4.对于曾经治疗但留有治之不足、有余等余症的疾病,要抓住突出的主症治疗。

5.对于病情严重的疾病,要将饮食、起居、药物、理疗四种措施并用。

6.对于病情较轻的疾病,要将起居、饮食、药物、理疗四种措施结合,有次序地加以治疗。

7.对于单纯性的疾病,要用驱邪而不伤正的办法去治疗。

8.对于并发症、合病,要重视调理三机之相对平衡,善于抓其主症,分别轻重缓急,妥善调治。

9.对于25种生理基础相互影响的疾病,要针对人体的10种特性的具体表现,因人而宜,用恰如其分的办法去治疗。

在2294种藏药中,常用的为1400余种,多数是青藏高原特产,也有内地出产的,还有少部分是南亚等地产出。按其功能分为广谱清热、清“赤巴”、治血分病和血骨髓传染病、肺病、热性“瓦干”病、“瓦干”性“隆”病、黄水病,及杀虫灭菌、止泻、利水、解毒、催吐、泻下、引经等18类。

藏医对采药十分重视,每年都按季节亲自去采集药物。藏医采药必须具备七个条件:(1)正其生地;(2)准其季节;(3)干燥妥存;(4)区分新旧(5)去其毒性;(6)缓其烈性; (7)伍其相合。

藏药的加工炮制十分严格细致。炮制方法分水制法、火制法和水火分制法三种。藏医的焖煅法、流浸膏制法、蜂蜜干膏制法比较独特。炮制用的辅料,多用牛奶、酸奶、酥油、藏酒等。

藏药的性味功能,可分六味、八性、十七功能。六味是:甘、酸、咸、苦、辛、涩。这六味的疗效功能,按顺序前较小,后较大。八性是重、腻、凉、钝、轻、糙、热、锐。十七功能是:柔、重、温、腻、固、寒、钝、凉、软、稀、淡、燥、热、轻、锐、糙、动。药物的十七功能,可制伏疾病的二十种特性。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柔克糙、重克轻、温克凉、腻克细、固克动、寒克热、钝克锐、凉克热、软克硬、稀克腻与黏、燥克泄与湿、淡克浓、热克寒、轻克钝、锐克钝、糙克柔、动克固。

藏药的成品药型有药粉、汤剂、浸剂、药膏、药油、药酒等。丸剂和药粉最为常用。成药少则数味,多则一百多味。

敦煌吐蕃文写卷中有很多篇幅记载的是藏医藏药。从敦煌藏文写卷P.T.127和1044两个卷号所载吐蕃灸法,可知吐蕃时期医疗药物学的发展水准。这两个卷号共载灸法66方(实际应为72方,其中第46方中包括了7个方子)。先叙灸法部位,次述其适应病症,最后是具体疗方,即施灸的次数、手法。其中也有灸法兼施药配合治疗的,如第46方就说明用藏红花、大黄、冰片和在一起外涂以配合灸法治疗流鼻血。从灸法残卷中可看到吐蕃人取穴时患者需采取一定的姿势和体位。如第18方中说:“身体平稳直立,左右脚跟着地……从脚拇指量起,触到胫骨,再往上量四指之处灸之。”说得具体详细,便于医者掌握。吐蕃医生一般取穴均以局部解剖部位为依据。如:食指穴、骨突起、发际(缘)、五官、肌肉隆起,并有陷下、凹部、筋络间、骨边缘、缝隙等说明取穴的部位。取穴时,用手指计量,但也提到“寸”、“关节”等名称,以及“草”、“青稞”、“豌豆粒”、“羊粪蛋”等等大小的孔穴等,选取身边熟悉的物件作为计量单位的名称,说明了藏医的乡土性、简便性、灵活性。从这两个卷号中可看出灸法由于简便易行,医生易于掌握,因而应用范围颇广。譬如,内科有风犯内脏、腹鸣、肝患风病、脾肿、气虚、腰痛、黄水入心、消化不良、癔病、中风、嘴部歪斜、半身不遂等56种病症;五官科有眼珠发黄、眼翳变红、鼻内积黄水多鼻涕、上牙受风或有蛀虫、下巴脱落等20种;骨科有手骨脱节、脑碰伤、脚骨错位、髋骨麻木和疼痛等9种;妇产科有妇女行经不停、经频、子宫病等6种;泌尿科有男阴勃起不止、小便不通等5种;儿科有幼儿胸痛等3种。

从这两个卷子中还可看出吐蕃人的生理学和解剖学知识。卷子中提到了心、肝、脾、肺、肾、胃、肠、膀胱、子宫、脑等内部器官和肾脉、肺脉等脉学知识,还涉及病因病理学、病状学和诊断学方面的原理。在疗法上,除灸法以外,还提到了熏法、放血、铁械治疗等独特疗法。

从敦煌藏文写卷P.T.1057号中可看到吐蕃人用药知识的范围。这个卷子的53个方子涉及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以及由这些药物制成的药品约133种。其中动物药有蛇脂、蛇肉、狗皮、公鸽子、黄牛角、马蹄粉、熊胆、犀牛、麝香、童便、蜂蜜、鱼胆、酥油、骨髓、壁虎肉、蜥蝎、野牛角、獐子尾等65种;植物药有葫芦、甘松、羌花、大黄、荜芙、阿魏、白菪、大米、干松、丁香、寸冬、黑乌头等49种;矿物质药有赫石、冰片、朱砂、铁粉、水银等15种。总之,吐蕃时期的藏医药在病理、生理、症状、诊断、治疗、药物、针灸等方面均有了较为科学和独立的治疗、保健体系。

至于藏医药就地取材、科学能动的范例有用酥油等乳制品进行生物疗法等。酥油是日常生活必须品,加以融化以后,涂抹在伤口(刀伤、剑伤、烫伤、动物咬伤等)上,能止血、防腐。这一记载见于敦煌吐蕃写卷P.T.1057号《藏医杂疗方》。这应该是苯教整理、积累的最早医疗知识。

敦煌藏文写卷P.TS.1057、1044和127三份文献合称为“吐蕃藏医文书”,其内容包括了杂疗方、秘方和针灸方三个大类,介绍了多种药物及其使用方法,从中可以看出当时藏医达到的水平。

藏医药对世界医药的独特贡献有:

一、藏医学是最早提出胚胎学理论,并被后世验证为最早形成的正确先进的胚胎学科。早在公元8世纪,藏医就已初步形成了人体胚胎发育学说,著名藏医学家宇妥·元丹贡布在《四部医典》中指出:“用比喻说,母亲、脐带与胎儿的关系就如水塘、水渠与庄稼的关系。母亲好比水塘,脐带好比水渠,胎儿好比庄稼,水塘中的水通过水渠,滋润着庄稼,使之发育成长。”

公元1285年,由雅吉乌金林巴发现于山南乃东县雅隆西扎的《罗班嘎汤》一书的第二十四章中明确说道:“胚胎首先要经历鱼期。其次要经历龟期和猪期。”桑杰嘉措所著《蓝琉璃》一书(公元1689年)是全藏认可的《四部医典》权威注解本。书中描述说:“在胚胎发育中的鱼时期,胚胎形成长条形,因此称为鱼期。胎儿长出四肢,并分出头部,形状似龟,因此称为龟期。胎儿从龟期进一步发育成除了有四肢、头部外,还逐渐凸起所有器官,并能从母体中吸取营养,因此称为猪期。”桑杰嘉措还召集著名画家兼藏医的洛扎·丹增诺布等多人,收集各地药物标本,在公元1704年绘制成配合《四部医典》学习领会的79幅珍贵而独特的唐卡彩绘医药挂图。其中第二部第二章集中阐释了胚胎学的内蕴。唐卡彩图绘出的是:女子12岁来月经,50岁绝经,每月一次。来月经时,妇女常有腰部和下腹胀痛、乳房发胀、情绪不稳定等表现。当怀孕后,三十八周即分娩。同时,图中绘出:胚胎发育过程中经历的鱼期(相当于鱼纲动物)、龟期(相当于爬行纲动物)及猪期(相当于哺乳纲动物)等,这与动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相吻合,顺序一致。

《四部医典》和唐卡彩图还告诉我们:“从月经来潮起十二天内就可受孕。”胚胎发育的第五周到第九周为“鱼”期,期间第六周心脏和肝脏的血脉形成;第七周眼和头部的血管形成;第八周形成头部形象。自第十周到第二十六周为龟期。期间,第十周肩和髋部等突出的部分形成(最初的四肢只是一些乳头状突起);在第四个月的第十四周形成上臂和大腿;第十六周形成手指和脚趾;第十七周形成内外连接的血脉,并认为第二十六周起胎儿有记忆;第七个月“猪”期结束。第三十八周胎儿头部向下可以生产。

《四部医典》关于胚胎学的理论,与现代医学科技手段验证的惊人一致。如第二个月末,通过B超等透视检查,发现胎儿胚胎中的头部可以看出眼、耳、口、鼻,循环系统开始活动,这与《四部医典》中第八周形成头部形象完全一样。再如,第二十六周胎儿有记忆的说法,与国内外现代医学专家提倡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提法不谋而合。而藏医胚胎学又纠正了之前许多学者在这个领域的偏差谬误,显示出其论说的科学性、准确性、可行性,说明了藏族人在医学领域的先进性、前沿性,取得的伟大成就。公元前4世纪希腊著名医师希波克拉底认为,人身体上的各部分都能产生各种精液,胚胎是各部分精液凝合而成的,他的论点成为“先成论”的萌芽。而古希腊另一位哲人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至起前322年)则认为胚胎是一个整体,有机体活动机能是遗传的,同样的机能形成同样的发育。1800年,法国生物学家圣希兰认为人类胚胎中各器官的发育存在于母体中互有不同之故的观点,以及以后的俄国科学院院士贝尔的“胚层学说”等才逐步接近藏医的胚胎学,说明藏医比西方胚胎学早一千多年,这种成就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胚胎发育是渐进有序的过程,在发育过程中形成各个器官。《四部医典》点明:受孕后,第一周父之精、母之血结合。第二周结合的精血稍有黏性……通过一系列形象描述,说明胎体从受孕开始后循序渐进地发育分化各器官的历程。

2.人类胚胎发育过程与动物进化相互呼应。现代科学证明:一切脊椎动物都是源自水栖的祖先,人类天生就与鱼类有远缘关系。藏族胚胎学把人类生命孕育的第一阶段比喻为鱼期,正是反映了生命史上的“人与鱼”关系。

3.藏医胚胎学展示的胎儿发育的“鱼期”、“龟期”、“猪期”阶段揭开了动物进化之内在联系。从胚胎学角度描绘了人类是如何从低级动物走向高级动物的路线图。

4.早在公元一千一百多年前,藏医就科学地诠释了人体胎儿、脐带与母体子宫的关系,让我们明白了这一奥秘。来自父亲的精液形成骨、脑和脊髓;而来自母亲的血液形成肌肉、血液、脏和肺。

二、解剖学是藏医对世界医学的重要贡献。

世界医学领域对藏医的广泛关注,不仅因为藏医诊断方法的奇特多样、具有“奇迹般的药物”,更重要的还有藏医独到的解剖学体系。

藏医解剖学的人体图像主要从人的各种功能出发,通过一棵树的九个树干来展示,而不是单纯地从器官来进行研究。它用连贯的链条提出了独特的解剖学观点,并把解剖学分成四个部分:

1.人体各部分。

人体组成:由360块骨头组成,分成23个不同的类型,12个大关节,210个小关节,16个肌腱,900条纤维,21000根头发和1100万个毛发孔。藏医能区别五脏——心、肝、肺、脾,六腑——大肠、胆囊、小肠、胃、膀胱,子宫,还有九窍。

2.脉管系统的组成。

胚胎脉——有三条脉均起自肚脐。第一条脉向上行走,形成脑;第二条脉进入人体中部,形成命脉;第三条脉下行,生殖器在那儿形成。

存在脉——四条大脉管:形成感觉器官的脉在脑部,由500条小脉管围绕着;提供记忆和意识的脉在心脏,周围也有500条小脉;形成人体要素的脉在肚脐,由500条小脉围绕;负责生殖的脉在生殖器区域,也有500条小脉围绕。

连接脉——在头部,其脉又称为里命脉,分解为供应肉和血的24条脉。8条隐脉源于命脉较低部位,供应脏和腑;16条可见脉供应关节。而可供放血的脉有77条。还有112个要害穴,189条较小的不同性质的脉。由此又分出120条更小一些的脉。它们分布在人体外部、中部及内部。它又依次分为360条更小的脉。这些小脉反过来又分为700条覆盖整个人体的极微细的血管。

命脉——共为三条。第一条脉通过头部和全身,第二条脉和呼吸相连,第三条脉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人体生长。

要害穴——共有302个要害穴,其中112个非常关键,会致人死亡。要害穴被归纳为7种类型。这些要害穴在人体分布的具体情况是:头62,颈33,躯干95,四肢112。如果它们受到损伤,就是对脉管、脂肪、脏和腑的伤害,有的还是致命的。

藏医的解剖学对人体的各种“窍”也有细致、准确的观察和总结,科学地提炼了其功能特点和类型。“窍”是什么?是循环系统。藏医把“窍”分为内窍和外窍。内窍系人体的要素7个、污物3个、命风1个、水和食物各1个,共13个内窍。外窍系鼻孔2个、耳朵2个、眼睛2个、嘴巴、肛门、膀胱各1个,共9个外窍。另外,女性还有三窍:乳房2个、子宫1个,总计12窍。

对气息、胆汁、痰三种体液对人体的功能、正面或负面作用,藏医解剖学也做了详尽、辩证的阐述。

如此庞大浩繁、精细全面、完整系统的藏医药是如何传承弘扬的?拉卜楞寺医学院与西藏的医学院一样,均采用了唐卡绘画形式。以人体生理、病理现象为经纬,形象、艺术地、具体地绘制成“唐卡”,即医药学展示的“曼唐”,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地进行教学。使学习者看得见、摸得着,有形象、具体的物态可识别、可掌握,从而推进了学习质量和速度,广泛普及了藏医知识,培养了大量医学人才。

在医学院的三面廊墙上,都绘有一人高的“间唐”(壁画)。它们一目了然、形象具体地把藏医药有关人体病理、理疗、药物、器械等的知识全方位展现在人们面前,供学员们日常学习、温习、熟悉、背诵,从而不断增深印象,加大掌握力度。而课堂上传授专业知识时,又以医学唐卡为教具,让学员们有形象的、个性化的了解,便于吸纳掌握。

有关资料告诉我们,现今珍藏的“曼唐”约有96幅,是桑吉嘉措(五世达赖时期)至十三世达赖期间所绘的。

“曼唐”的具体内容如下:

1.药王城:城中有无量宫,其中心莲花座上端坐着药王菩萨,手托圣药诃子;城的四周布满各种各样药物,有植物的、动物的、珍宝矿物药等。听众包括内道僧徒、外道仙人都在听药王曼杰拉讲解医道。

2.以特殊的菩提树的形式表达:以树干、树枝、树叶、花、果来表现人体的生理、病理。花代表长寿和健康,果代表无限安乐和信仰财富。全树共1根2干12枝88叶,还有两花两果。

3.以菩提树的形式,表现对疾病的诊断,表示望、问、切诊,全树共1根3干8枝38叶。

4.以菩提树的形式,表示对疾病的治疗,计有四种疗法,即饮食、起居、药物和外治疗法。每一疗法又以枝叶详细加以说明,全图共1根4干27枝98叶。

以上3棵树计有3根9干47枝224叶,概括地表示藏医体系对人体生理、病症、诊断、治疗的全部内容。

5.人体胚胎发育图,图解表示自父精母结合后每周胚胎的发育情况,期间需经过鱼、龟、猪三个发育阶段,直至成熟分娩。

6.脉络图正面,图中显示放血点、水脉、白脉、悬脉和隐脉。这些放血点分布在全身各部位。

7.脉络图背面,内容和图6相同。

8.人体解剖结构的形象比喻,男、女体内七种物质的计量,妇女月经的计量。

9.人体的骨骼正面:显示四肢、肋骨、大关节和牙齿。还有小筋、毛孔、妇女产道和双乳。

10.人体骨骼背面图。

11.桑吉嘉措学派对经脉、络脉的理解正面图。图中有5个轮状中心,位于头部、颈部、心脏、脐部、会阴部。

12.与图11同一内容的背面图。

13.连接脉示意图,共计360条。

14.生命脉示意图,为南方舒卡学派所绘共77个放血点之图像。

15.白脉图,图中示白脉与人体周围其他小脉连接之状况。

16.人体要害点正面图,并显示人体之九窍。

17.图16的背面图。

18.人体之体型及体质分类示意,另有死亡之特征示意图。

19.死亡的征兆(a):请医生出诊在路途上所遇到的情景与预后之关系。

20.死亡之征兆(b):其他死亡征兆,并有避免死亡凶兆的种种方法。

21.疾病的原因:贪、瞋、痴三毒及体内隆、赤巴、培根盛衰所致之病状。

22.日常行为:提示勿抑制人体正常的各种生理要求,如饥、渴、打嗝、打喷嚏等。

23.饮食:图中显示各种可食之谷物、兽类、禽类、家畜、油类、蔬菜等。

24.饮食及食物中毒:包括汤类、调味品、水类、乳类、酒类、水果等。

25.药物(a):药物生长之水火风空五行条件,珍宝类药物共一百多种。

26.药物(b):包括土类、平原所产的植物、汁液精华类、湿生类植物。

27.药物(c):精华类及草类植物。

28.药物(d):单味药包括耧斗菜等多种植物。

29.药物(e):单味药包括玄参、瑞香、狼毒共三十多种植物。

30.药物(f):单味药包括玉竹、蜥蜴等数十种植物及动物等。

31.补充的药物(a):包括银粉、铁锈等多种。

32.补充的药物(b):包括一些矿物、葱、蒜及漆树汁等多种。

33.补充的药物(c):包括各种矿物质及各种动物产品等。

34.药物的分类(a):从药物的热性、解毒药、治赤巴、瘟疫、肺病等的药物。

35.药物的分类(b):寒性药物、治培根病、隆病、黄水病、尿病等药物。

36.医疗机械。

37.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原则。

38.疾病的治疗。

39.医生的品德,一个医生所必须具备的品质。

40.火灸和针刺穴位图正面。

41.其背面示意图。

42.病因(a):显示精神因素、饮食以及日常生活方面可致病的因素。

43.病因(b):显示引致水肿、膨胀、肺痨等多种病症的原因。

44.病因(c):显示引致隐伏热、陈旧热、混浊热等各种热症之病因。

45.病因(d):显示引致头、眼、耳、口腔、五脏、六腑诸病之病因。

46.病因(e):显示引致女性生殖器、声嘶、口渴、气逆、痛风……诸多杂症之病因。

47.病因(f):显示引致瘘管、瘰疬、疝气等诸种病症之病因。

48.病因(g):显示引致诸多病症,包括邪魔病、癫痫病之病因。

49.人体的脉络和人头部之图像。

50.为图49的背面图像。

51.人体内脏,包括胸腹腔内脏位置及形态图。

52.人体解剖图测量及绘制方法图。

53.有毒物质之配制及中毒之处理方法。

54.养生、防老的方法示意图(a )。

55.养生、防老的方法示意图(b )。

56.诊脉(a):示脉象与四季的关系。

57.诊脉(b):奇脉、子脉、友脉等不同脉象。

58.诊脉(c):以脉诊预测凶吉,与木火土金水五行的结合等。

59.脉诊(d):显示异常之心脏脉、脾脏脉等用于预测预后之脉象。

60.脉诊(e):邪魔所致之异常脉象。

61.脉诊(f):显示妊娠所见之种种脉象。

62.脉诊(g):五脏脉与五官之对应关系。

63.脉诊(h):临近死亡之种种脉象。

64.脉诊(i)及尿诊(a):命脉之脉象及其变化,如何防止有害命脉及其补救办法。尿诊前的准备。

65.尿诊(b):正常人之尿液及某些病尿之图示。

66.尿诊(c):五脏六腑病,死亡病症之尿象。

67.尿诊(d):邪魔作祟时出现之尿象。

68.尿诊(e):在尿液中加入某些植物药,再加热观其变化以作辅助诊断。

69.舌诊及植物药标本之制作。

70.泻下剂、催吐剂、滴鼻剂及灌肠剂。

71.灌肠法等之禁忌、赶制法、放血之适应症。

72.放血法及火灸疗法之适应症。

73.火灸法之穴点及针刺疗法,包括正面及背面。

74.火灸穴点补充(正面图)。

75.为图74之背面图。

76. 罨敷法、浴疗法、搽油法等。

77.总结及101种中鬼邪所致之病症。

78.101种天然存在之病症,404种病之最后归宿。

79.总结《四部医典》之珍贵,不宜随便传人。

“曼唐”作为一种形象的教育工具,在古代各个传统医学体系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它还是一套珍贵的历史文物,对于研究藏医药学的历史,以至于藏族的历史、民族学、民族史及藏族的民俗、艺术等诸多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价值。

首先,曼唐的内容本身就显示藏医学具有丰富的科学内容,有不少还在世界医学史上居领先的地位。例如第五幅胚胎发育图,明显表示人类胚胎发育的过程需经历三个时期,即鱼、龟及猪期。不论作者对这一过程的理解如何,它完全符合近代生物进化论的观点,即人类的胚胎发育史是动物进化史的一个缩影,三种动物分别代表水生脊椎动物鱼类、两栖脊椎动物及哺乳类动物,由低等向高等动物进化的历程。这一描述和思想与生物进化论完全吻合,而且在生物学史上属于最早的。另外,它在保健、养生、心理疗法上都有独特的、卓越的贡献。这是伟大的成就。

其次,曼唐中有不少解剖学方面十分有价值的内容。药物的图解、描绘都十分逼真、具体真实,为药物学、植物学提供了真实的蓝本。这是意义深远的创举,是世界医学教育史上别开生面的一页。

藏医在世界上最早、完整地提出了系统化的医学伦理论,把医德作为藏医药的灵魂、医学的指导思想来看待,形成了一整套的医疗道德规范。《四部医典》第二部第三十一章,是专门论述医德的,章名就叫“治者医生”,涉及医生与病人、医生与医生、医生本人的品德及业务修养等方面。新宇妥的《扎当据悉》成书于11世纪,对医德规范化、制度化,提出了医生的品德问题,共215行,包括医生的同情心、医疗实践、临症态度等,其中还有11条“誓约”。

医生在吐蕃社会由巫师升格为“曼巴”(医生),曼巴前还冠以拉杰称号,意思为神王,可见其地位之崇高。赤松德赞还专门为医生制定了四点信条:

第一,医生应是利乐有情的,有仁爱心、同情心和慈悲心的人。

第二,医生必须是勤劳、精力充沛、不懒散怠惰、不因循守旧的人。

第三,医生不酗酒、品行端正、为人表率和模范,是人民的榜样。

第四,医生应语言文雅,工作负责,始终为病人着想,使病人得到宽慰,增强信心。

藏医学在医德方面的规范,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的《誓言》、阿拉伯医学家迈蒙尼德斯的《祷文》、汉族医学家孙思邈的《千舍方·大医精诚》相比,一点也不逊色。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医学名家只是个人,靠的是人格魅力,而藏医的医学伦理却是全面、规范的,并通过制度化教学,形成了体系。

健康理念、系统保健学说,是藏医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什么是藏医药的健康理念?

概括地说,它辩证地认识健康、剖析健康构成的综合元素,以及各元素间的相互关系,把健康视作矛盾的有机统一体,视为灵与肉的统一、精神与物质的统一、营养与心态的统一、心理与心理的统一,折射的是一种综合的平衡,全方位的健康状态。

这种健康理念还认为:既然健康由诸多元素组成,尤其是灵与肉的结合,则生理是基础是物质,是人的灵魂的托载物,是展示灵魂的平台。两者不是孤立的、分割的,而是有机结合的。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为作用。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是独立的又有相互影响。对生理的东西,应该以物质手段为主,精神手段为辅。

对于生殖健康,同样也应以综合性的保护、预防引导为主,同时用医药保健体系来呵护,达到身心合一的呵护、养身与治病的有机统一。

在生育观念上,藏医学中不存在“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意识,按佛教教义来看,众生平等,所以对性别选择看得淡泊,对子女的性别期望保持平和心态。社会上也不鼓励多生育,没有“多子多福”的说法。一般听天由命,顺其自然。男孩女孩在家地位平等,妇女也不会因生女孩而受到歧视、排斥,男孩女孩在社会上没有大的待遇差异。

男女在财产继承上都公平地有一份。由于“生命平等,人格尊重”思想深入人心,所以不存在溺女婴、弃女婴现象。

同时,血缘传承上,藏族人也不讲究男女,认为都是自己的亲骨肉,都是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疙瘩”,谁撑门顶户都是一样的。这可能与藏族聚居区社会是以地缘(部落)联盟为结构有直接关系。当然,也离不开藏族长期经济生活中妇女的顶梁柱作用;离不开游牧生活中雌性牲畜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物质财富;还有女性在家政、生活中的突出贡献。如上佛教意识的熏陶,“生命平等”思想成为藏族人价值取向的不可分割部分。在思想观念上不存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陈腐理念。

在传统孕育过程中藏族人特别注意从食品上、生理上、精神上等多方面给予孕妇护理保养,以保障母子健康、胎儿发育正常。

各地的营养食品以自己的出产和家庭财力为基础,尽力而为。农区以白面、植物油、骨髓汤、酥油、羊肉、猪肉、人参果为主。牧区则是牛奶、酸奶、酥油、牛骨髓汤、新鲜羊肉、羊脖颈肉熬汤为主。

孕育有很多注意事项,其中有不少是传统禁忌,是经验的积累。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孕妇不能在娘家或兄弟家中分娩。其原因据说是孩子出世时怕母亲羞于见自己的兄弟而导致难产或不产。所以,在临产时孕妇一般不回娘家,也不到叔伯兄弟家串门,以防万一。另外有的地方孕妇怀孕期间不吃犏牛犊肉,据说吃这类肉食会使孕妇孕期延长。而牛羊肉、鸡蛋、骨头汤等都是孕妇不可缺少的营养食物。

提倡孕妇在孕期多活动,利于分娩。若分娩期延后在饮食上必须吃犏牛肉才能破解。另外,孕妇不能抱婴儿,据说这会使婴儿出牙晚。

产妇待产时要大量地喝滚烫的清茶(用砖茶加盐、加水熬制成的饮品),利于分娩,分娩后要用酥油涂抹产妇的太阳穴及头顶,可祛除邪风。

藏族夫妇在怀孕后三个月、分娩前三个月禁止同房,以防止婴儿发育受到影响。

对于怀孕现象,藏族人看法大度、豁达,心态也很平和,明白是自然生理现象。怀孕后,妇女在前四个月和平常一样干活,五六个月后逐渐减轻劳动量,一般只挤奶,不再做其他重活。临产前两三个月,除做一些零星杂活外,以休息为主。大约从六七个月开始,孕妇就经常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主要有肉末汤(用新鲜的绵羊肉切成碎末熬煮)和鲜奶糌粑糊(用鲜牛奶加糌粑熬成)。人们认为生第一胎的妇女身体好,补充高营养食品的时间可短一点,生二三胎及至多胎的妇女身子差,补的时间需要长一些。

坐月子期间,产妇要避风、避冷,注意卧床休息,在饮食上要注意不吃生、冷、硬的东西,多吃流质食物,尤其是用骨头汤熬的粥、煮的面。这是补钙的做法,因为牛羊肉的骨头中有大量的钙质。平时多喝新鲜的酥油茶,这些有利于乳汁的分泌。还得避免用冷水洗手,防止患上关节炎。脸部清洁除用温水外,还多用青稞酒。每当阳光灿烂、风和日丽之时,将当日的新鲜酒在阳光下晒,待其温热后用它去搓揉面部,再用晒干的菜籽油涂抹一遍,最后再用糌粑揉搓,脸上的污垢即清除。

对于婴儿一则注意脐带的保护,在脐带未脱落前尽量避免婴儿长时间哭。从出生起就要用融化的酥油或菜籽油,用无名指点蘸脐部,直至脐带脱落;二则注意全身护理。每次清洁身体后都用菜籽油仔细涂抹褶皱处和臀部,再用糌粑涂抹褶皱处。藏族很注意婴儿的日晒,每当洗澡后将婴儿的身体裸露在阳光下,再用晒温的菜籽油涂抹身体。日晒的时间随着婴儿的成长逐渐加长,这有利于婴儿的成长。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藏族很早就重视孩子钙质的吸收。

雪域高原的牧区,天寒地冻,即使夏天也没炎热之感,因此牧民没有洗澡的习惯。产妇和婴儿多不洗澡,只是通过换衣服来去掉身上的污垢。一般产妇休息三天后,换上一身新衣服,把生产时的脏衣服、脏垫子全部扔掉或烧掉。有些地区新生儿有时也用温水洗净,还要在头顶囟门上抹一小块酥油,认为这样婴儿的囟门闭合得快。

哺乳母亲身体的好坏视乳汁多少而定。身体好,乳汁多,则一年内婴儿全吃母乳,不吃其他食物,反之则添些牛奶等食物辅助喂养。小孩吃母乳大多到三四岁,有的甚至吃到五六岁。

农区妇女生孩子后,一个月内一般不干重活,在家休养滋补身体,谓之“坐月子”。“坐月子”期间,多数家庭都会杀一只羯羊,以羊肉补产妇身体。

从产妇饮食上看,因藏族主要以牛、羊肉和喝酥油茶为主,故人们发现了牛骨汤和酥油茶在补充体能、增加热量以及有助于乳汁分泌等方面的特殊功效。故这些食品为产妇的主要补充健身食品。因藏族聚居区地处高寒,皮肤易干裂,故人们用酥油或菜籽油来滋养肌肤;因生存条件恶劣,藏族人极为重视婴儿骨骼的发育,而骨头汤和日晒无疑大大有利于钙质的吸收。

坐月子期间妇女的注意事项:

遇到打架吵嘴的场面要回避,忌观望;不到人家串门(闲聊);碰到疲劳的人、畜,即从远路来的客人(俗称乏人乏马)要回避;忌食乏人乏马带来的食品;产后三天不接待客人,不炒青稞,不烧毛皮等东西;孕妇不得到新搬来的邻居家去……

这些禁忌中一部分是有科学依据的,是前人总结出的实践经验。如产妇体弱神经也衰弱,因此不能耗费脑力和体力去接待客人或评判吵架闹事。还有不能干炒青稞等紧张活儿,需要安静和修养,以恢复体力,这样对婴儿的发育、哺育也有很大的好处。门口放白、黑石头,或者门环里插柏树枝,门前帐口煨一堆火等等都是拒客的表示。谢绝来客搅扰也是一项积极的妇女保健举措,目的是让产妇元气得到恢复,不受外界干扰,免去体力、心理负担,让幼儿安心静神地成长。

另外,在有关健康的观念与行为上,甘南藏族聚居区还有不少举措,如注意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等,饮食实行分餐制、餐具个人专用制、饮用水泉水制。牧区食品以高蛋白的乳制品、肉制品为主,谷类为辅;农区也尽量调剂肉制品和乳制品的比例。

以上保健、生育卫生方面的医疗知识,虽口头传承较多,书面记录较少,但这都是藏族人医疗体系的组成部分,是积淀发现的医疗经验的另一侧面,说明了藏医药的立体性、覆盖面、全方位。

藏医倡导的养生之道。

《四部医典》把养生之道作为重要学说专门阐述,形成了医学学科中独立的一种理论,为促进藏族人健康和延年益寿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藏医提倡季节养生,重在六时相结合。初冬、隆冬、春季、盛夏、季夏和秋季,不同季节导致人体内的三因素(“隆”、“赤巴”、“培根”)有所变化,引起失调,因此藏族医学对季节、气压、温度十分重视,作为诊断、治疗的参考指数之一,在养生之道上重点强调起居问题,特别是饮食上的倡导禁忌、住房居住、穿着衣物都有细致的指导。

日常养生以养成好习惯为贵,从调解睡眠到穿衣吃喝,从骑马泅渡到行走安全等,有26项规范行为。《四部医典》特别提到,养生要因势利导,不违本性,顺其自然,使身体在自然状态下得到颐养。它归纳指导日常的保健方法有17种。日常养生中提出了饮食对养生的作用,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等具体的、微观的细节,让世人养生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有依据,放下心。

如此具体、明确、细微备至的养生之道,沐浴了藏族人健壮的身躯、健康的心智,使他们深深扎根于雪域大地,繁衍生息,传宗接代,一直走到了今天。恶劣的气候、高海拔的地理、风云多变的政治变迁,都未能损害他们前进的步伐,削弱他们的心智。

特别注目的是,公元8世纪藏医就建立了较系统、完整的外科手术学科。

中外医学中,外科的形成都比较晚,多是近现代才系统形成的。历史上,有医学学科的各个民族、各个国家,虽然有传说记录曾开刀动过手术的,如中国三国时期的华佗曾刮骨疗毒,但都未留下文字根据和学说阐释。唯有《四部医典》中有完整的、系统的学科介绍,说明在公元8世纪末,藏医的外科学科已经发展成熟。

藏医记载人间疾病有404种,其中有的属于外科病,比如跌打损伤、脑瘤、疖痛、五脏六腑肿瘤等,外科意外病变还不含在内。为了治疗骨伤、外伤、体内肿疖等病,藏医拥有很多外科器械。根据曼唐新唐卡第三十六图统计,藏医拥有的各种奇特手术用具(有的是组合式)共 75件。这些手术器械的用途为切开、敲碎、钻孔、切割、抽拔。有的是用来帮助测定病患部位,有的用来切割、剜除肿瘤毒疣,凡是体内需要动手术的,藏医都创造了相应的外科器械。

诊断病灶、部位的器械有:探明骨折位置及状况的长约六寸的细针;寻找刀枪伤害程度及体内残留金属的不同形状之奇特器械共四种;测试疖痛或者手上部分脓熟与否的器械,并能吸附浓汁在尖端;检查治疗痔疮的组合器械;观察、通过剪子剪掉痔核,然后把新融化的奶油敷在伤口上的器具。各种不同用途的钳子有5种,解剖刀有4种,形状不一,用途也迥异。各种匙类器械有5种,其他器械有7种,还有不少辅助性的手术器械,总共有75种。在距今1200多年之前,藏医的外科手术能如此成熟全面,如此精湛,不能不使后人惊叹。

在拉卜楞寺医学院、卓尼贡巴寺医学院和碌曲郎木寺医学院,这些外科器械都是医学教具,医师手把手教授使用要领,毕业学员都有动外科手术的能力。

藏医医学教育体系的完整、有效、正规、灵活是藏医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石。藏传佛教寺院中的医学院,采用封闭式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培养全科型的医学人才。

藏医药还扩展到兽医领域。敦煌古藏文案卷中有《医马经》,告诉我们早在吐蕃时期的公元七八世纪,藏医药就有了兽医部分。

P.T.1062《敦煌古藏文医马经》残卷,原卷藏文110行(见伯1062背面),现摘录部分内容:

1.骟马之方:骟后如尿水流淌,为医治取睾丸后流水。骟后洗净,抹以酥油,以手深入(肛内)触及膀胱压之。有一圆圆之物感,轻轻挤压,即出黄水。然后备鞍慢行,蹓三至四日。如腹腔及肛门肿胀,何处肿胀即在该处扎针放水,置于栅栏内,直至能走。骟后七天,腿上若出现红点,可于裸脉左右扎之。行走时前后肢如有羁绊跛行,可于马腋之脉、肚脐左右两脉扎之。

2.脊梁肉紧而僵硬,尾跟塌陷,治肾和脾之法乃于尾跟左右扎之。

3.从“恰尔波”之下方,于该处扎二指深,逼近肾脉。于左右短肋靠近肾之背面,左右灸之。于短肋右侧之“细尼”骨之背面,大马量一拃,小马量一拳之处,以刺血针刺入约四指,接近脾处针之。然后,备鞍,以能走(走马之速度)蹓行之。

4.脊柱左右,颈端和颈侧左右有皱纹处,重灸三、六次;左右胛骨,各灸一次,灸尾脉后能行。

5.双目上翻,口吐白沫医治之方:扎面颊骨上部灸左右面颊各一次,将粗细如鞭之木,让马用牙咬住,于左右眼脉灸之,于左右短骨,轻轻将左右眼脉割之,拍打并蘸盐喂马。若肿,交替灸之。对四肢无力患“扎术”病,于心脉左右短肋处灸之,不宜骑行。以蟹足、香菊、哲籽三味草药调四至五两酥油喂之,药效进入体腔横膈膜间。若流黄水,治疗之法为:不让食草,不让躺下,马感无力腹空,从腋侧的凹陷处向下量四指,以刺血针侧入皮肉戳穿,将引取黄水之铜管或鸟翎插入洞孔四指深处,引流黄水。取黄水之法为:不能顿时取净,隔日又有积留,需取三天。

6.公马生殖器之脉或生殖器二者发肿,后趾受损,腹部旁突,踝骨患“扎术”病,于左右踝骨有肉与无肉之间灸之。

从肚脐朝上量四指,于胸腔隙处,将皮肉扎透,插入引水之红铜管,黄水顿时流出。于上、下躯体隙间灸之。脾脏中风,用热羊粪或热马粪,取二者之一,约一驮加水干后,倒入皮袋中,熏胛骨以下髋骨以上之处。熏法为:将前肢置入熏物,若前肢不能承受,可前后移动,直至能承受处。

……

18.抓住烈马颈项之方:颈项一侧有一隆起部位,按之,颈项凸部向上,以绳系脖,牵到跟前朝隆起部以足踏之,隆起部下陷入,用宽一拃、厚如竹、约一指之木板,夹于耳根与颈部,再于木板上、中、下处,各钻一小孔,颈置二木板间,从木孔中拉出马皮(划口),于该处,直接插入木筷,马即变得温驯。

19.肥马骑行时折脚治疗之方:气喘,腰部弯曲,下躯出汗,前肢折叠,以好水饮五到六口,食净草约十来口,然后,喂食饮足水即可。

20.马食“茶毒”疗方:发肿,睡时四肢伸直,置有“茶毒”之水中两次,喂十两酥油能愈。

21.马尾中风治疗之方:马尾以酪浆或酪素洗之,尾部系一贝壳。

22.治马狐臭之方:腋下和马臀部左右有汗,肺部能嗅到狐臭,躺下后打滚起立。治疗狐臭之方为:用青稞、起子和“觉扎尔”稳住马,朝上下抛撒,然后用烟熏,将毡子与山羊角烧后发出“嚓”声,熏尾。

《医马经》中的注释部分有以下这些:

恰尔波:藏语Phyar-pa的音译,马腰部一穴位名。

细尼:藏语Zhi-gnyis的音译,马腰部一穴位名。

扎术:藏语Vdrams的音译,一种病名。

香菊;藏语Shang-rgyud的音译,一草药名。

哲籽:藏语dre-rtsis的音译,一种药名。

茶毒:藏语tsha-dug的音译,一种毒草名。

觉扎尔:藏语viod-vbrar的音译,一种药名。

正是因为有了如此广大、全面、深邃的医学体系,筑起了捍卫雪域藏族人体质安全的高墙深院,藏族人才在那样的恶劣环境下创造生命奇迹,打破了生命禁区的神话,体质健康、心智健全地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征途。这也是生命奇迹的解码。

甘肃藏医药完整地继承了藏医药古老悠久的文化遗产,并得到了保护和光大。拉卜楞寺医学院传承遗产二百来年,桃李遍布本部藏族聚居区,造福远及全安多藏族聚居区民众。现在,全国各藏族聚居区保留最完整的医学院,便是拉卜楞寺医学院,它也成为继承、保护和抢救藏医药的基地。藏医珍贵文化遗产被其全面继承,上述知识保存完整,是名副其实的藏医药传承单位。当代藏医药现已进入现代学校,甘南州卫生学校设有藏医科目,毕业生近千人,甘南州内有州藏医药研究所兼藏医院,设有门诊等多科室,住院部床位上百,各县设有藏医院,乡镇卫生院都有藏医,故可以当之无愧地说,甘肃藏医药列入国家非遗文化名录是名至实归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