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合作拍片的制作策略

国际合作拍片的制作策略

时间:2022-08-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好莱坞电影为更进一步国际化,以适应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结构和民族习惯,尽快征服当地市场,强化了它的“合作拍片”。目前,电影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显著,合作拍片在我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二)我国参与国际合作拍片的有利条件中国影视剧走出去优势明显。

三、国际合作拍片的制作策略

(一)合作拍片的意义

外国公司合拍影视剧,包括资金、技术、人员的合作,可以有效地共享国际市场。联合多个国家共同制作影片,大家共组摄制队伍,分摊制作费用,独享本地发行的收益。这种方式既将单个公司投资电影的风险降低,而且充足的制作经费也能保证作品的质量,这样在票房方面就不会像以往那样风险太大。同时,也能更加促进各国电影业的交流,提高电影制作水平,甚至能发现更多新的产业商机。另外,国际融资和多国资金联盟的运作模式,往往能保证影片的大投入和大制作,进而保证影片艺术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好莱坞电影为更进一步国际化,以适应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结构和民族习惯,尽快征服当地市场,强化了它的“合作拍片”。无论是在影片背景、故事的选择,还是导演、演员的搭配方面都采用一定的国际策略,可以超越文化和地域限制。随着亚洲市场的重要性上升,好莱坞与这些国家合作拍片增多,如《安娜与国王》、《卧虎藏龙》等。由于合作拍片的制片人试图通过合拍的方式拓展筹资渠道,并力图实现最大可能的国际认同,因而在取景和演员搭配方面都是某种平衡的结果,其叙事逻辑要力图实现其所谓的国际观点,因而东西方明星的搭配,浪漫的异国恋情,遥远神秘的东方国度,都成为这些合拍片行销国际市场的商业元素。2000年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出的世界十大影片,华人导演拍摄的影片便占了四部。

美国电影协会主席丹·格里克曼(Dan Glickman)到上海交通大学演讲《电影工业的未来及共同利益》,他在回答上海交大学生提问“如何向美国市场推介中国电影”时说:“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电影,要么是以合拍片形式,要么是以美国公司介入帮助进行推销。比如索尼-哥伦比亚公司、华纳公司都有与中国合拍的片子,这些合拍片进入美国市场,美国公司就有义务进行推广。”(45)这两种方式正是竞争性合作的有效途径。以张艺谋导演的《英雄》为例,该片以2100万美元向米拉麦克斯公司售出北美地区的发行权,后来被安排在美国2031块银幕同时上映,连续两周蝉联票房冠军,总票房达3525万美元(该片制作成本3100万美元),被美国媒体评价为“中国最成功的一次文化出口”。

目前,电影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显著,合作拍片在我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与有实力的国外电影公司合作拍片,既可融资,降低投资风险,又可有效利用对方的市场发行网络和渠道,借船出海,取得发行成功。《卧虎藏龙》、《英雄》两部合拍影片海外市场票房均超过11亿人民币,《功夫》超过8亿、《十面埋伏》超过4亿。一个个票房奇迹在国际电影市场上掀起了“中国热”,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电影民族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2004年,国产影片的海外买断收入是5000万人民币,2005年达到2.4亿人民币(46),实现大幅跃升,可以说合作拍片对拓展国产影片国际市场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1994年至2004年,在美国取得票房前十名的亚洲电影中,排名第一的是2000年的《卧虎藏龙》,近1.28亿美元;第二是2004年的《英雄》,票房为5000万美元;第三是1996年的《红番区》,票房为3240万美元。美国南加州大学政治系的斯坦利·洛森教授指出,这三部影片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不能完全归功于影片本身的品质,关键在于三部影片都有海外公司的直接投资,它们拥有电影的海外发行权。为了实现资金回笼并赢取利益,这些公司就会不遗余力地推销这些电影,在自己所属的电影院线安排黄金档期,后期开发方面也尽力做足。

在与西方主流市场的联系与沟通日益发展的同时,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间的区域性电影合作也蓬勃发展。这种合作的出现具有区域性市场的意义,努力靠整合区域市场内的资金、创作力量和潜在的观众资源,甚至借助期望打入自己市场的西方资本,生产高质量的“商业电影”,在区域性市场内与西方电影进行一定程度的正面抗衡和拼搏。继《卧虎藏龙》之后,《英雄》、《十面埋伏》和《无极》等影片,给西方观众创造出的文化新鲜感已经不再是任何单一民族的,而是融合了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多种民族生活和审美因素的一种“泛东方”的文化表象。《十面埋伏》在演员的安排上极有针对性。扮演女一号盲小妹的章子怡迎合国际市场,扮演刘捕头的刘德华迎合中国香港以及整个亚洲市场,扮演金捕头的金城武主要迎合日本等地的市场,宋丹丹和这些明星加起来无疑又对内地市场很有号召力。影片的主题曲则请“老外”凯瑟林·巴特尔担纲。

中国电影“走出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电影交流和宣传活动,如选送或支持国产影片参加国际电影节、在世界各地举办中国电影周,使电影成为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和世界各国人民认识中国的一个窗口;又包括扩大电影国际合作,开拓国产电影的国际市场,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电影传播中华文化与获得良好出口效益的效果。积极开展与世界跨国媒体集团的合作,能有效利用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全球性的市场系统与网络系统,开拓国际影视文化市场。

(二)我国参与国际合作拍片的有利条件

中国影视剧走出去优势明显。首先,好莱坞程式化影片已不再风光无限,国际市场需要多元化影片,以我国文化为代表的古老东方文化成为热点题材。中国有相当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拥有五千年文明传统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内涵提供了文化输出的资本。文化资源是影视剧的基础。文化资源与一般的自然资源又不同,它具有唯一性与增值性的特性。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市场经济相结合,具有走向世界的独特优势。

其次,中国的创意环境。文化资源并不会自动地成为一个好商品,创意是文化产业链中的核心。中国已有一支具规模而且素质较高的文化创意队伍,文化创意环境宽松自由,这是影视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中国拥有张艺谋、陈凯歌等世界知名导演,李连杰、巩俐、章子怡等国际影星,具有吸引国际投资商的市场号召力。中影集团、上影集团、新画面、华谊兄弟等公司已成功制作了《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2046》、《天下无贼》等合拍大片,建立了良好的商业声誉。

再次,中国影视剧出口有国内市场的强大支撑。一个健康的产业必须有国内外两个市场,而影视剧的国内市场可以有力地推动产品出口。

最后,有政府重视、政策支持和法律环境保障。政府出台了鼓励合作拍片的多项规定,为国际合作提供了政策保证。2004年底,国家广电总局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首次明确外资可以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成立电影制片公司和电影技术公司。时代华纳与中影集团、浙江横店集团合资成立了中影华纳横店影视公司,这是中国首家中外合资影业公司。随后,中国电影集团和索尼影视国际电视公司共同组建了华索影视数字制作有限公司。这样,通过与国际资本的合作,借助跨国传媒巨头的渠道,提升了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另外,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和中影集团共同组建了中国电影海外推广中心。政府将每年拨出不少于300万元的经费扶持中国电影走向海外市场,以制片人协会会员为主体的单位将可以享受到免费印制英文拷贝、免费印制海报宣传品和租用展台等优惠待遇。

由此,积极开展合作拍片,利用合拍大片引起的国际市场轰动效应带动国产影片的整体销售,不失为电影“走出去”的一项战略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