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安腰刀制作细节

保安腰刀制作细节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是由于他们的这种特殊行业同经济社会密切联系,保安腰刀的打制,在保安人形成为民族的过程中发挥了纽带作用。
民族创意产业_中国保安

第四节 民族创意产业

保安族迁徙到甘肃境内前,青海隆务河边的保安人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冶铁业,制作腰刀是保安人最主要的手工业。在保安族迁居到甘肃大河家以后,保安腰刀的打制成为保安人特有的一项手工业。作为民间手工艺品的保安腰刀,一方面可以满足保安人对美的追求,对传统的怀念和珍视,陶冶人们的性情,培养人们的创造性等,从而加深人们对自身价值和力量的认识与肯定;另一方面,保安腰刀以其丰富多彩的样式,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生产经验值得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借鉴和应用,还可弥补机械产品结构造型上的单调、呆板以及工业产品中人情味的缺乏和人文气息的淡薄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保安族腰刀制作工艺,已经成为该民族的一个特色产业,它不仅仅为当地群众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同时也代表着保安族文化的典型特征。

一、新中国成立前保安腰刀的生产

行伍出身的保安先民本来就是西域色目工匠,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的不仅是军人的豪气,更多是匠人的灵气。从事冶铁业,从事保安腰刀的制作,对于保安人来说,是继承了祖辈们的传统技艺,更重要的是他们使自己的特长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正是由于他们的这种特殊行业同经济社会密切联系,保安腰刀的打制,在保安人形成为民族的过程中发挥了纽带作用。

保安腰刀制造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当时的保安族先民可以制造一种名叫“黑膛刀”的木柄皮鞘刀,主要用于军事防卫和屠宰牛羊。当时的这种刀子技术很粗糙,质量也较差。后来由于保安族经济生活的转化,使得腰刀的生产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军事防卫需要和生活需要慢慢地演化为当前的审美和收藏需要。

保安人最初迁徙到大河家的时候,由于当地人多地少,保安人除了进行农业耕作外,制刀业成为保安人养家糊口的重要出路。当时保安腰刀的制作还没有从农业生产中独立出来,一般情况下,是作为农业的副业出现,带有家庭手工业性质,一户为一个生产单位,大部分是一户一个铁匠,有的一户两个铁匠,通常是一个铁匠使用一个炉子,也有三四个铁匠人共用一个炉子的。生产设备极为简单,产品多是自产自销,有时也有商人订货,转销各地。大部分工匠没有固定的资本收入,仅够维持生活,即便有少量积存,也不能扩大再生产,而是借以补助农业收入的不足。

保安腰刀的生产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据保安族民间文艺家绽秀义讲,这个时期,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蓄意挑拨,保安族先民与周边的藏族、土族等部落发生了矛盾,因不堪忍受歧视与压迫,被迫东迁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的大河家、刘集等乡镇(当时的河州)。当他们迁徙到循化撒拉族聚居区时,一位保安族老人从别处学会了打制刀子的技术,从而进一步改进了保安腰刀的技术水平。

保安族迁居大河家以后,由于当地人多地少,人地矛盾比较突出,于是一些保安族青年纷纷加入打刀者的行列,以便从周边各族群众中换取他们需要的农牧产品。民国18年(1929年),临夏地区发生大规模动乱,许多保安族人家的房屋被毁,牲畜死亡,田地耕种困难,农业人口纷纷改打腰刀,生产规模有所扩大。至新中国成立时,“保安三庄”的甘河滩村不足200户人家,从事打刀手工业的就有110户,120多人(全部为男子),他们基本脱离农业生产,经常带着自己的工具到青海同仁县和甘南、夏河等地去打制腰刀。这个时候,打刀已经成为专门的产业,制作的腰刀不但样式增加了,而且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刀刃比过去更加坚韧和锋利。

经过保安族几代工匠不断的努力和完善,到20世纪30年代,保安腰刀的制作工艺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进步,刀子品种不断增加,式样较美观,行销区域不断扩大,声誉初振。

二、新中国成立后保安腰刀的生产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热情地帮助保安族人民当家做主,保安腰刀的制作有了保障。在国家的帮助下,生产保安腰刀的大墩、梅坡、甘河滩、高赵家村建立了供销社和信用社,支持保安族人民发展自己的这一传统手工业生产,打制保安腰刀成为他们手工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

保安腰刀技艺的真正改进,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大力扶持的结果。1958年由当时的临夏县大河家乡政府组织和牵头,在甘河滩村三社成立了一个村办腰刀厂,组织全队工匠统一生产。于是,私人制作的腰刀被纳入了国营集体生产的行列,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这个时候,由国家统一调配生产资料和销售业务,腰刀生产前景好。然而,好景不长,十年浩劫的到来几乎使腰刀生产成为了历史。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保安腰刀的生产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弃农经商”而砸烂炉子,没收工具,禁止生产,许多老工匠不甘心祖传工艺的流失,在暗地里偷偷地进行生产。“文化大革命”后期,政府对腰刀生产的管制放松,于是当时的临夏县再次投资,盘活了甘河滩村三社的保安刀具厂,工匠重新被召回厂里进行集中生产,使保安腰刀的生产走向高潮,产量稳步上升。

三、改革开放以来保安腰刀的生产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大锅饭体制下的保安刀具厂由于经营不善,再次濒临破产。1985年甘河滩村三社的马吉(时任村党支部书记)承包了该厂,盘活了资产,使腰刀生产再次获得新生,工人从原来的15户(25人)增加到72户(120人),年产腰刀2万多把,腰刀产业蒸蒸日上。到1994年,当保安族腰刀生产达到高峰时,全部的保安族刀匠每年能生产刀子40多万把,实现产值800多万元,上交利税45万多元,极大地带动了保安族经济的发展。这时也出现了一大批宣传保安族及保安腰刀的文艺作品,如马少青等搜集整理的《保安腰刀的传说》《“波日季”腰刀的传说》以及其他许多关于腰刀的传说和故事等,还有王福祥的国画《保安刀艺》。临夏回族自治州以保安腰刀为素材编排的歌舞《保安腰刀》,参加了1980年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演出大会,受到大会奖励。1983年保安腰刀被国家民委、轻工业部评为全国民族特许优质产品,1984年被评为甘肃省优质产品。

进入21世纪,保安腰刀的制作同旅游业的发展结合了起来,保安腰刀作为工艺品的收藏价值进一步突显,对刀子的质量和外观都有了新的要求。保安族的制刀工匠们在保留传统手工技艺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创新开发,具有新思维、新理念、新技术的一代优秀刀匠正在不断地涌现出来。保安腰刀现在与新疆的英吉沙小刀、云南阿冒族的户撒刀齐名,号称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名刀。经过不断地发展,打制保安腰刀的手工技艺已经具备了独特的民族手工技艺的各种特征。2006年,经过国家和甘肃省有关专家的严格审核,“保安腰刀手工技艺”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近年来,政府部门也认识到保安腰刀对于保安族文化的重要意义,制定和实施了许多有利于发展腰刀文化的政策和措施: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第三十二条中明文规定,自治县特需的生产资料和特需商品享受上级国家机关专项拨补的政策规定。1981年,由甘肃省民委投资10万元,在甘河滩村建成大河家腰刀厂;1985年,县委、县政府在大河家进行集镇规划时,划拨土地,提供基础设施,扶持甘河滩村建厂制作腰刀;而后的1986年,县政府又积极引导、扶持帮助积石山县安民湾村的腰刀匠人改善生产环境,帮助他们在交通、水电相对便利的临大公路边筹建腰刀厂,从而解决了刀匠们的实际困难。近几年,在县域经济开发的进程中,县委、县政府大打保安族名片,鼓励支持保安腰刀参加全国各层次经贸洽谈会,进一步促进了保安腰刀的发展。2000年,积石山县以“中国甘肃保安族艺术节”为平台,将保安腰刀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并作为礼品馈赠来宾,以推进宣传保安族的腰刀文化,努力让世界了解保安族,让保安族文化走向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