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影评论和文艺生态,“读图”的时代

电影评论和文艺生态,“读图”的时代

时间:2022-08-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读图时代,确实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方式。观众完全被图画所迷惑,为电影和电视剧所“精神控制”,没有了独立思考的时间以及能力。在此,电影评论的意义也就显示出来。

电影评论在文艺生态中是重要的,但是,电影评论环节在目前中国却是缺失的,本该具有的“创作者——评论者——接受者”之间的“三权分立”已经很少看到,更多的是创作者和接受者的直接对话,对中间的评论环节并不十分重视。一位美术权威出身的高等艺术院校长曾经如此询问笔者:你们电影界有评论家吗?笔者说当然是有的,只是他们的“声音”比较微弱,少有人去关注他们。他说美术界有如此定力的评论家,比如拍卖行的画作竞价,评论家评价这个画值多少钱,拍卖就按这个价卖。他说电影界有类似的评论家吗?比如可以给电影定价,票房大概能够拿多少?他一“估计”,大家都会去看这部电影。笔者说好像还没有如此人格声望的评论家。他说美国是有的,美国有些评论家就有这样的“魅力”,他在媒体上一发声音,大致可以推测出这个电影票房多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开始进入读图时代。根据当时日本统计,每个日本人平均每天观看电视的时间大约是三个小时。如此,一年阅读电视“图画”的时间不少,占据生命时间的比例颇高。当时,每个人都几乎成为“电大”的学生,这个“电”指的是“电影”和“电视”,电影基本相当于原来的短篇小说,电视相当于原来的长篇小说,尤其是对80后和90后来说,电影和电视剧基本上取代了传统文学的功能。

近年电影和电视剧质量不是非常理想,跟文学的萎缩有关。以中国导演张艺谋为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他专门请人帮他看小说,然后将优秀的小说推荐给他,他再来改编。但这几年,他的电影从小说改编而来的也很少了。张艺谋曾说他是中国电影导演中读小说最多的一个人,也就是说他的电影成长是站立在文学肩膀上的,但是,文学正在萎缩,所以电影也就随着萎缩。再以话剧为例,以前的很多话剧也是从小说改编而来,但是,现在有许多是从电视剧和电影里改编而来了。它的原因是读图时代来临了,读图毕竟比阅读文字要方便一些。现在,人们的时间碎片化,生活格局也是如此,完整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尽管个别公众眼中的“精英人士”家中是没有电视机的,一是他觉得电视文化过于通俗;二是他习惯于看书,沉湎于读书的文字乐趣;三是没有时间观看。后来哪怕是有了电视机,也主要是用来播放碟片而不是看节目的,但是这毕竟只是一种个案。读图时代,确实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方式。不仅如此,手机时代也将到来,以后将会有大量的信息附着到手机终端。目前,国家教育部也在思考是否将影视教育纳入到中小学的课程之中,因为当前影视已经超越了美术和音乐对学生的影响力了。经过几位政协委员的呼吁,一些地区已经将戏剧纳入学校教育之中,但是,如果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而论,影视作品可能更大一些,它对于学生的情感、审美和人格建构有着更为直接的熏染作用。

目前,国内电视台的现状也有一点“混乱”,即它的定位不是十分清晰,它的政治性、服务性、公益性和商业性几个功能“混”在一起,有非兼容和抵牾之处,所以,出现了播出向收视率看齐,但是,管理上依然属于体制内管理,整个定位仍是有点模糊。如此,很多节目为了追求收视率,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社会的平均审美水平。前段时期,中央提出的“三俗”问题不少是“指向”当前的电视节目。它在社会导向上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较大。一个“赵薇”就“坑”了很多青少年,都去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全国也就一个赵薇,她的神话不可复制,但是,青少年觉得赵薇可以成功我也有可以成功,这个价值导向对中小学生很有些影响,一些人就去做“北漂”。收视率和市场收益、职场地位挂钩,所以收视率也显得非常重要。现在,有的专家为了弥补收视率的缺陷,提出了“满意率”统计,但是,它的推广可能会有难度。满意率必须细化才是有效,受众在操作层面较为困难。关于收视率,有的业内人士提出只要考虑三种人的口味,它就不会低到哪里,它主要是针对安装收视率调查器的家庭,第一类是家庭经济比较贫困的人,因为一年若干经费的调查费补贴,他也是需要的;第二类是家庭成员多而复杂的,这样抽样调查的样本比较全面,各种年龄以及文化层次的都有;第三种就是贪小便宜的,家里并不困难,人也不多,但是,调查费也要的。当然,现在对于收视率的认知也越来越理性了,如同纪录频道,它平时收视率不是很高,但是,广告商还是愿意投。因为有些节目收视率虽然高,它的观众却是缺乏消费能力的,广告效应并不明显。观看纪录频道的人,虽然收视率低,然而,观众大多是社会中上层人士,消费能力较强。

因此,读图时代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包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读图时代到来,改变了我们整个生活和思维的方式,也导致了受众思维的某种“休克”期。观众完全被图画所迷惑,为电影和电视剧所“精神控制”,没有了独立思考的时间以及能力。在票房与收视率的驱动之下,电影和电视剧越来越加魅化,对于观众诱惑越大,对观众的时间侵占也就越大,观众没有消化以及独立冥想时间,思维“被电影和电视剧”了,成为影视作品的传声筒以及思想“木乃伊”,这是唯票房或者唯收视率为“英雄”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和新问题。毫无疑问,它对于人类的精神领域影响不容低估。

在此,电影评论的意义也就显示出来。电影和电视剧对于观众“笼罩四野”,让观众失去判断和抵抗的能力,如果评论能够跟上,发出独立和理性的声音,情形也许就不是如此的状况。

应该说,当前电影评论理性的声音太少了,要么热捧,要么棒杀,真正能够说理的美学评论文章,尤其是让创作者心服口服的不多。一次,北京一些电影评论家想把张艺谋请来,以他为对象做学术评论研讨,他不肯来。评论家说我们专门研究你,你能不能赞助我们一点经费,张艺谋方面却说应该是你们给我钱,是你们在消费我们。可见,张艺谋方面对评论并不重视,因为评论与否对他没有什么影响。知识分子最需要的就是理性,这是一种基本素质。一些电影评论为了博得名声,不惜以出丑来出名,价值观肯定是出现了问题,它缺乏一种伦理、道德、规范和正义的高度以及基本的价值判断,甚至个别高校的明星教授的言论也失去了正常的理性。

一个城市如果有理性评论的声音,可以塑造一个城市的风气甚至品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每一位从事文艺的人都有自己的文化定位,“文革”前十七年是“党的文艺工作者”,到了八十年代则自诩是“艺术家”,而现在都自称为“艺人”了。从文化人的自我定位到艺人的自我定位,确实需要引起关注。如果评论家能够发出一些理性的声音,多少可以改变一些,有利于培养社会成熟的美学观和价值观,成熟的电影评论对市场和社会是有引导作用的,只是需要的是敢于说真话、有悟性、真思想的好评论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