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寻找中国银幕“主人公”

寻找中国银幕“主人公”

时间:2022-08-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电影史的若干时期,银幕上的主人公时常“走”入现实生活中,成为人们的精神“伙伴”与社会的人格“坐标”,成为一个时期无法回避的历史记忆。到了新的世纪,中国电影“公众人物”却是长期缺席,银幕主人公呈现疲惫状,或者“侏儒状”,或者“嬉皮状”,已是英雄日暮、雄风不再。是不是需要发布一个中国银幕主人公的“寻人启示”?

新的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在经历“商业大片”与“颜值电影”的文化迭宕之后,忽然发现在一片影市喧哗中,却少有几个银幕主人公吐芳放华,成为社会的“公众人物”以及流行语言,成为电影史、文化史和社会史的艺术人物标识,而多呈现为模糊闪影,甚至“碎片”满地。

在中国电影史的若干时期,银幕上的主人公时常“走”入现实生活中,成为人们的精神“伙伴”与社会的人格“坐标”,成为一个时期无法回避的历史记忆。具有原创力、感召力和中心秩序意义的银幕主人公,良好地放大了电影文化的“以文化人”价值,也使电影迈入高等级的“皇冠”艺术行列。到了新的世纪,中国电影“公众人物”却是长期缺席,银幕主人公呈现疲惫状,或者“侏儒状”,或者“嬉皮状”,已是英雄日暮、雄风不再。在此,不禁要问:具有社会影响力和精神引领性的银幕主人公到哪儿去了?是不是需要发布一个中国银幕主人公的“寻人启示”?

关于银幕主人公的“失踪”原因,分析一下似乎也是较为清晰,一是目前中国社会正处深度转型时期,所谓一切皆在过程之中,如同社会价值观不稳定而导致类型电影难以成形以及成熟一样,价值的失范和重构乃是一个痛苦甚至模糊过程。由于价值秩序处于一种博弈和纠缠姿态,人物精神“方位”较难定性,甚至好人和坏人的简单逻辑都分辩困难,中国人在激情改革时代满脸风尘。其实,不稳定同样有着深刻性,转型时期人物也是可以触及民族性格“深脉”以及“痛点”,只是它需要大师级电影人的人格以及文化能力,对时代和人物进行历史提炼甚至“审判”。可惜这样的电影大师不多,电影“公众人物”也就不多;二是目前中国已从文学中心时代转向演员中心时代,一线电影明星周旋于各个剧组和拍摄基地,多是下了飞机才看剧本,看了剧本即演,甚至连人物性格都不知道,导演让怎么演就怎么演,少有时间深入体验生活,以初浅的角色感知支撑不起转型时期艰深的人物形象,只能呈现一种速描状和飘浮状,与从精英知识分子时代转向泛知识分子或者全民知识分子时代的社会心理无法产生深度共鸣;三是在工业化和产业化的电影生产格局下,编剧逐渐成为电影生产链的一个环节,原创写作的作家身份不断消解,而多是委托或者定制接受写剧任务,因为属于“命题作文”,而非“主动怀孕”的心有所爱的题材及其人物,或者是长期酝酿和迷恋于内心的题材及其人物,由于“仓促应战”缺乏长期有效准备,电影主人公自然多属“早产儿”甚至“畸形儿”,成熟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较难产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