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寻找中国创客,也寻找更多可能

寻找中国创客,也寻找更多可能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于 陆 冯 琪│新京报传媒研究院对话动机:2015年5月21日,新京报“寻找中国创客”大型创业报道及大赛活动启动。传媒研究院专访新京报副总编何龙盛,给你答案。那么“寻找中国创客”,除了是一个大型的采编策划,还是促使我们打开视野,去理解去对接这个时代最具向上生长活力的一种态度,在这个过程中,也许有更多的可能性会被寻找出来。

于 陆 冯 琪│新京报传媒研究院

对话动机:2015年5月21日,新京报“寻找中国创客”大型创业报道及大赛活动启动。截止到目前,该活动已经专访过创业大佬超过10人,报道过的项目上百个,举办多场落地活动,在业内外引发广泛影响。新京报举办“寻找中国创客”活动的初衷是什么?这个活动与新京报的转型有怎样的联系?新京报在创投领域还有哪些进一步的动作?传媒研究院专访新京报副总编何龙盛,给你答案。

传媒研究:最初“寻找中国创客”的活动是怎样提出来的?

何龙盛:这是戴自更社长提出的要求,他考虑得比较长远。我更多的是执行、策划层面上的。2015年4月份,戴社长和王跃春总编辑开会布置了中国创客的任务,经济部就开始搭班子来做这个事情。

做这个活动有个大的时代背景。

时事新闻部在2015年两会之前就策划了大型系列创业报道:《寻找新青年》,反响不错。在两会的总理记者会上,新京报记者提问引出了总理的“互联网+”回答,“互联网+”也由此成为热词。这之后,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策,当所有这些天时地利的东西凑到一起,新京报启动创客报道,专注于以“互联网+”为方向的创业与创新报道,也就水到渠成了。

传媒研究:报社这么做也是顺应一个时代大势。

何龙盛:是的。我很认同创客导师熊晓鸽所说,这是创业最好的时代,政策、资本与人才,对创业者的支持度都是空前的。

对于媒体来讲,现在正面临转型与再创业的问题。那么“寻找中国创客”,除了是一个大型的采编策划,还是促使我们打开视野,去理解去对接这个时代最具向上生长活力的一种态度,在这个过程中,也许有更多的可能性会被寻找出来。

传媒研究:您作为总策划,是如何布置这个任务的?

何龙盛:前期的准备,关键是搭班子,包括报道的班子、活动的策划,以及最重要的——导师阵容。前期主要就是这些事情。

这个项目执行起来,方方面面涉及的人还是比较多的,经济部最开始是指定了几个统筹的记者、编辑来做这件事情,到后来就单列出一个专门的小组专职来做创客报道,同时还按王跃春总编辑的设想,启动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寻找中国创客。项目后期将更多以公众号为依托。

从创客活动立项到第一期报道见报,中间时间非常短暂,半个多月,我们的团队就把第一期做出来了,邀请导师、落实导师、征集项目、专题报道等,中间的工作很多。

传媒研究:除了每周的报道和每月的落地活动,“寻找中国创客”还包括哪些内容?

何龙盛:我们的目的,是使新京报就此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短期看是开启新的报道领域。但从长远来看,我们的意图远在报道之外。

这不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采编策划,所有前期的报道也好,活动也好,都是为更大的战略目标服务的——我们要进入到这个创投领域。所以我们做这方面的报道,一方面是加深对这个领域的了解,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在这个领域里面积累资源、积累影响力的过程,为后面的战略做准备。

传媒研究:这是很大的一盘棋,创客活动只是第一步。

何龙盛:对,这盘棋中,创客报道只是第一步,创客的落地活动也是整个计划的战术动作之一。

传媒研究:您刚才提到,创投是新京报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领域,当时我们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何龙盛:作为执行者,我觉得面临的困难一方面是经验缺乏,另一方面是自信心缺乏。我们对于这个领域不太了解,原来对投资公司很少采访,对这些创业公司也关注不多。经济部当时也是缺乏人脉、缺乏经验,也缺乏信心。

自上而下的推动很关键。比如前期,在我们敲定十个创客导师的过程中,社长做了很多工作,自己出面去邀请导师。当我们启动第一期报道宣布新京报启动“寻找中国创客”这个活动时,我觉得这个事情其实已经成功一半了,因为拥有一个非常高的起点,十个导师阵容是超重量级的。可以说,我们一开始就抓了“一手好牌”。

传媒研究:您刚才提到,当前很多媒体也在参与创客的活动。除了您说的“一手好牌”以外,新京报的竞争优势还体现在哪里?何龙盛:之前更多的是专业媒体在关注创投领域,综合性媒体来做这个事情还真是不多。我们的优势在于报纸的品牌影响力与对网络的幅射能力。当我们做出扎实的创业报道,其传播力是有保障的,这点是创投机构所看重的。

但其实在做第一期报道前,我心里是非常没底的。

一开始就是学习的态度,四月份和林其玲一起去看经纬创投与真格基金做的活动,深受启发,给我的触动很大,创业活动现场非常有活力,让我觉得别开生面,这次活动,也让我领略到创业者积极有为的精神面貌。

你想象一下,那些为创业目标来的,座中俱是鸡血满满之人,活动的组织形式就像摇滚乐大会那样,充满激情、专注与投入。这种气场确实比较震撼。之后,我们还去了中关村创业大街,整条街的温度应该说都非常的高,一天到晚都是活动。

传媒研究:尽管做了您说的那些准备,在第一场正式落地活动之前,心里是不是还有些忐忑。

何龙盛:这个你可以去问问林其玲(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也是她第一次当主持人,她的压力肯定更大。但是她在第一场临场的表现,超出我的期待。

传媒研究:在她上台之前,您并没有更多的期待。

何龙盛:对我们来说,这是第一次创客活动。虽然我们是第一次做创客方面的论坛活动,但是我们的品牌活动部还是很专业的,邢晓利她们执行过很多大活动,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嘛。我当时确实还是有点担心主持人这个环节,毕竟林其玲之前没经历过这个。

第一场活动前,当两位导师和几个明星项目都确认来的时候,我给她打气,说这个活动不可能不成功的,因为我们的整个阵容太“实在”了,和其他的创客活动相比,我们请到的大牌分量很重,第一场的两个创客导师是熊晓鸽和郭为,还请来了任志强和毛大庆做演讲嘉宾,后面也都是非常优秀的明星创业项目,然后包括第一场定的议题——席卷2015年的B2B创业热潮,这也是今年的一个“现象级”话题,既有新闻热度又具专业深度。

传媒研究:后来这个活动效果达到我们的预期了吗?

何龙盛:这个我觉得要分两方面来看,单看活动本身的话,那可以说达到了预期,我们第一次做这个领域的活动,整个活动的声势及现场的进程都很不错。

换一个角度想,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一个事情呢?我们不是说做完活动报道报道然后就结束了,不是图一个活动热热闹闹有面子,然后就没有下文了。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预期还没有达到。

作为整个活动的执行者,对于寻找中国创客未来更加长远的规划,我们还不是想得特别的清晰,这还需要有一个资源积累与方向探索的过程。但是,我们现在做这个事情,在创投领域首先就是要宣布“新京报来了”。当然后面的路还很长,关键是以后能不能持续演进,我们所形成的影响力,所整合到的项目资源,所对接的创投界的人脉,以后能不能有效的整合起来。

传媒研究:我们后面还有什么动作?

何龙盛:我们不会只是做完一个报道就结束了,那样我们犯不着大张旗鼓的去做。未来会有安排,但这其中会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举办这样一个活动,和新京报做的其他活动一样,都是要一以贯之的去做新京报的影响力,除此之外,还是一种新的探索,形成一种新的可能性,发展的可能性。甚至不排除将来成立一支投资基金的可能。

传媒研究:我们也发现有一些声音说,可能会有泡沫,很多创业行为都不理智,您是怎么看待这些言论的?

何龙盛:我个人的观点是,中国经济仍然在持续向上成长。从整个创业环境来说,今天的创业环境也好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今天给创业者的机会、给创业者能够提供的条件,好过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这是毫无疑问的。

至于说这里面有没有泡沫,我觉得这个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当大家说到泡沫的时候,通常会觉得泡沫是一个不好的词,我不这么认为。只要我们认同中国经济还将持续增长,认同像创业这种事情对于社会、对于身在其中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好的事情的话,那么不妨对泡沫持一种宽容的态度。中国的发展,受益于三种红利,第一阶段是思想解放的红利,第二阶段是对外开放的红利,现阶段的红利,将更多来自中国人的创造力与创新力的释放,这是马云的判断,我觉得说的很到位。如果有所谓的创业泡沫的话,对于促进创业者的创造力与创新力,并非坏事吧?无论如何,中国在这方面还远没到一个过犹不及的境地。

我觉得对新京报来讲,与其从旁观者的立场去批判所谓的创投泡沫,还不如在这个大势当中,站到行动者立场去思考。二者是完全不同的眼光。对于一个旁观者来讲,可能永远看到的都是问题,看到的是泡沫,因为无论如何他本身都不会选择参与其中,但是对于一个行动者来说,他固然也要认识到问题的存在,但可能更多要看到机会。

传媒研究:新京报是一个媒体,但在创客的活动中,新京报也像您说的,从旁观者变成了实践者。

何龙盛:是的,这就是立场的不一样,我们希望能够积极顺着这个大势,有所做为。

传媒研究:新京报是否在创客活动中,也起到平台的作用,把一些创业者与投资人联系起来?

何龙盛:没错,我们这个项目设计的初衷,就是把创业链条中的各个要素,从资金、信息、人才、技术等统筹起来,能够让这些要素去对接。而新京报,作为平台去促进这种对接。

我们一开始做活动是显示我们在这个领域里的存在,做个活动,然后报道之。但是接下来,我们做完活动后,就得有一个平台,能够把参与我们创客活动的创业者以及投资人纳入进来,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各取所需,互相为对方创造价值。新京报一定是在一个成就创业者与投资者价值实现过程中,找到与实现自己的价值。

传媒研究:这么做其实也是回归了媒体的本质,就是完成信息的中介沟通。

何龙盛:对。这是我们目前的切入角度,因为现阶段这是我们所真正擅长的。以后随着能力的发展,将不只限于提供这个层面的价值。

传媒研究:关于以后的设想您还能聊聊吗?

何龙盛:首先,我想是要做到报道的专业化。目前我们从事创投报道的记者编辑,他们需要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就像投资经理一样,在这个领域里面一定要有非常深的造诣,对投资领域里面的行业规律等方方面面要有一个深入的研究。我们的报道团队在这方面也要完成一个专业化的积累,这是第一步。

次之,我们要做到真正的进场,参与创投游戏而非仅限于旁观与报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