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学革命与政治革命的比较

科学革命与政治革命的比较

时间:2022-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革命”一词有很强的政治意味,而库恩之所以有意识地运用“革命”一词,正是出于它能够建立一种与“政治革命”概念的类比,他认为一场科学革命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过程,与一场政治革命非常像。接着,库恩指出“……政治革命的目的,是要以现有政治制度本身所不允许的方式,来改变现有政治制度。因此革命的成功必然要部分废除一套制度而代之以另一套制度。”这种多元化和边界模糊是科学革命的特点。

“革命”一词有很强的政治意味,而库恩之所以有意识地运用“革命”一词,正是出于它能够建立一种与“政治革命”概念的类比,他认为一场科学革命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过程,与一场政治革命非常像。[2]

首先,革命起源于“危机”:“政治革命通常是由于政治共同体中某一些人逐渐感到现存制度已无法有效应付当时环境中的问题而引发的,这些制度也构成当时环境的一部分。同样,科学革命也起源于科学共同体中的某一小部分人逐渐感觉到:他们无法利用现有范式有效地探究自然界的某一方面,而以前的范式在这方面的研究中是起引导作用的。在政治发展和科学发展中,那种能导致危机的机能失灵的感觉都是造成革命的先决条件。”[3]

科学革命的诱因是危机,这好像是废话,但库恩还指出,这种所谓“危机”往往是一种马后炮的判断,事实上,在一种科学范式正常运转时,就好比在一个政权正常运转时,也总是要不断面临一些“难题”,政权需要不断设法攻克它们,甚至政权之为政权的基本职责就是解决各种难题。总有些难题、矛盾没有及时得到解决,人们希望政权不断努力探索并最终解决这些难题,有时候难题最终得到了解决,于是变成了政权的功绩,让人们充满信心,但另一些时候,一些迟迟不能得到解决的难题就让人们对政权越来越失望,于是革命就在这些危机中酝酿起来。

接着,库恩指出“……政治革命的目的,是要以现有政治制度本身所不允许的方式,来改变现有政治制度。因此革命的成功必然要部分废除一套制度而代之以另一套制度。”[4]

这类比了“科学革命”是一场对传统的破坏性的颠覆,它将废除一些传统中被认可为合理的思路和方法,而取而代之以传统中并不容许的新模式。也就是说,革命不再是向旧的政权求助,不再希望在旧的制度框架下解决问题,而是希望建立一个新制度,在不同的框架下寻求解决。在科学的“常规”阶段,就像一个稳定运行的政权那样,是有着一套相对稳定的模式的,虽然不能一劳永逸地化解一切难题和矛盾,但遇到任何新问题时,总有一套如何看待并应对它的规矩和套路。在常规科学阶段,科学家看待和处理问题的套路被称作“范式”,它包括一整套明言的或默会的思维框架和行为规范,这套“范式”的稳定性使得科学研究有可能累积式地“进步”,有可能成为一项集体的事业,要不然每个人都从头开始建立各种各样的套路,科学家就凑不到一起了。而科学革命恰恰不是一种简单的“进步”,因为它要求从整个套路上颠覆旧制度,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在旧范式下可能是根本不被允许的,因此只有在新范式下,人们才认为这是一次进步,而在旧范式下衡量,这就是一次破坏。

随后,库恩提到,“而在过渡阶段,社会则根本不是完全的制度统治的……日益增多的个人开始疏离政治生活并逐渐偏离常规。随着危机深化,其中许多人就会献身于具体的改革行动,以期变换制度,重建社会。这时,社会不免分化为互相竞争的阵营或党派,有的主张维持旧制度,更多的则寻求建立新制度。”[5]

这里类比了革命过程中的格局,在旧的常规开始瓦解,而新的常规尚未确立的时期,学术界是混乱的,各种流派互相竞争,学科的边界也被打破。即便到20世纪,我们看到在相对论或量子力学之类的革命性学说建立之初,物理学家们看起来更像哲学家。而在一般的常规时期,科学工作更像工程而不是哲学。这种多元化和边界模糊是科学革命的特点。

库恩接着说:“而一旦这种极化现象出现,政治解决危机的方案则必然失败。因为各党派对于政治变革据以实现和得以评价的制度模型意见不同,也因为他们不承认有超越制度框架的标准可用以裁决各自的分歧,故而各党派在关于革命的冲突中最终只能诉诸唤起民众的技巧,经常还包括使用武力。虽然革命在政治制度的演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这恰好是因为革命并不仅仅是一政治的、只与制度有关的事件。”[6]

这个类比提示了科学革命的最终胜出者往往不是因为“更科学”,而是要诉诸复杂的社会心理环境。事实上,革命中的各派别都会提出自己的一套规范,各自有判定什么“更科学”的标准,但没有一套超越于所有标准的标准来衡量哪一个标准更标准。除非我们站在今天的视角去衡量几百年前的历史,我们可以说哥白尼因为比托勒密更正确或更科学所以胜出了,但这里的更正确和更科学使用的是我们今天的科学标准,这套标准既不是托勒密的,也不是哥白尼的,而是我们的,因此我们仿佛可以在他们二者之间做出一个客观的裁决,但其实无非是出于我们的视角。在当时,这种马后炮的标尺是不存在的,哥白尼体系的流行在很大程度上靠的还真是“唤起民众的技巧”。

最后还有一个类比,就是革命的发源地和其影响范围的不对称性,一次政治革命也许只是由一小撮人在一个很小的区域(比如首都或宫廷) 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比如征税问题) 发起的,但它的影响却是全局的。就像哥白尼革命发起于“科学家对一个表面上琐碎的、技术性很强的难题的解决”,但最终的影响是“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日常生活中基本问题的态度”[7]

在展开几个科学革命相关章节之前,我花了许多篇幅来介绍库恩,这是希望读者能够注意“科学革命”这一概念,带上问题去阅读之后的具体内容——所谓的科学革命究竟是什么,它颠覆了什么,确立了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