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复旦大学出版社为国际学术界建设一套思想文化史研究丛书

复旦大学出版社为国际学术界建设一套思想文化史研究丛书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而在此过程中,复旦大学出版社也为了支持我们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欣然同意将本套丛书列为该社的出版计划,于是便有了这套丛书的问世。早在20世纪80年代,复旦大学历史系世界史学科就编辑出版过“世界文化史”研究丛书,在当时的学术界产生了重大的反响,既推动了文化研究和世界历史研究的深入,同时也对国内世界史学科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自2011年开始,复旦大学历史系在建设世界史一级学科的过程中,本着从本系世界史学科的现实出发,考虑其学术传统,也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并符合国际学术的主流走向的主旨,拟议在本学科中提炼出相关的数个方向进行发展,而思想文化史也列在其中。为此,经过从事本方向研究的各位老师数次的讨论商议,决定编辑出版“西方思想文化史研究”系列丛书,一则将本方向同仁的研究成果及时出版面世,以供学界批评参考之用,二来也可建立起一个学术平台,从而可以吸引本系同仁之外的其他学者参与,求得更多和更好的学术著作进入本丛书,以扩展影响,进而形成一套具有学术展示和引领作用的学术研究丛书。而在此过程中,复旦大学出版社也为了支持我们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欣然同意将本套丛书列为该社的出版计划,于是便有了这套丛书的问世。

早在20世纪80年代,复旦大学历史系世界史学科就编辑出版过“世界文化史”研究丛书,在当时的学术界产生了重大的反响,既推动了文化研究和世界历史研究的深入,同时也对国内世界史学科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本研究丛书当然是这一学术传统的承续,也是其光大和发扬。将史学史、思想史和文化史三者融为一体,侧重于在思想观念、仪式象征以及话语表达等方面展开,既讨论精英的思想,也探讨大众的观念、情感和心态;既研究个人的思想和概念的形成,也关注某个群体以及社会思潮和社会观念;既注重文本的分析,也考察仪式、象征和话语表达;既在史学演进的层面来研究其思想观念和不同流派的演进,又将史学本身也看成为文化和思想观念的一种表达。由此,在研究内容上,我们不囿于以往的思想史和文化史研究的独立划分,而是在新的思想史和文化史研究逐渐合一、互有交叉的背景下,拓展其思路。这也就意味着从前思想史和文化史各自进行独立的分支研究已经过去,两者之间的融通已为学界之主流,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的新文化史研究大有取代以精英和文本为主的思想史研究之趋势。难怪国外有学者称,是思想史还是文化史?正是在研究内容不断扩展和研究理论与方法不断推陈出新的学术背景下,我们将之冠名为“西方思想文化史研究丛书”也凸显和呼应着这样一种国际学术界的新变化。并且我们还设想在这一学术视野中形成学术研究的新路径,打造一套具有特色的学术丛书,进而也推动着我们自身研究领域的深化,改变历史研究的实践方式与提升学科队伍的建设水准。

在编辑和出版这套丛书的过程中,世界历史学科,特别是从事思想文化史研究方向的各位同仁全力参与,奉献出了各自的学术成果;复旦大学出版社的诸位编辑也为此花费了很多时间与精力,并且为本丛书成功地申请到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的资助,这不仅是对这套丛书设想的肯定,同时也赋予了我们更多的责任来回报如此高规格基金的支持。同样,复旦大学和历史系在进行“211工程”三期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也将本丛书列入其计划予以支持。在本套丛书即将面世之际,我们对上述提及以及没有提及的个人和机构表示衷心的感谢。这种谢意并非是一种常规的客套,实际上也印证了,在学术性知识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这一生产链或者说学术共同体的多个环节相互配合和支持,可以设想,没有这些支持和帮助的话,这些知识无法得以面世和进入市场来进行展示与流通。

本套丛书的面世还仅仅只是一次启动,后面的工作还有很多,也许更为沉重的压力在等待着我们,但可以相信,在全球化不断加深的今天,正在成长中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刻都需要理解外部世界,特别是西方世界。而在这种理解中,从思想文化入手是比较好的路径。因为思想文化既是引领行动的基础,又作为独立的存在而建构其实践性内容,塑造着实体性存在本身。正因为如此,复旦大学历史系世界史学科的诸位同仁将会在今后更加努力地工作,并将此丛书的编纂坚持下去,以取得新的进展。

“复旦西方思想文化史研究丛书”编辑委员会

2012年9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