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代经济危机与各国经济政策调整

年代经济危机与各国经济政策调整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73年年底,经济危机首先从英国开始,席卷了美国、加拿大、西欧和日本等国。1974—1975年经济危机回升缓慢,1976年复苏后并没有进入繁荣阶段,大多数西方大国从下半年开始,经济发展又开始放缓或停滞。为了应对1974—1975年经济危机,美国等西方大国,纷纷提出解救措施。撒切尔夫人经济政策的成功,使其再度蝉联英首相。90年代后,瑞典和其他北欧国家政治经济政策开始调整,逐步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实行保守主义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石油价格飞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1973年年底,经济危机首先从英国开始,席卷了美国、加拿大、西欧和日本等国。1974—1975年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是:资本主义国家失业率增高,1975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人口达1850万,由此经济发展明显放慢,如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8.1%。企业破产、股市行情下跌严重,如英国股市比危机前最高点下跌了72%,超过了30年代大危机下跌52%的幅度。除联邦德国外,西方大国都出现了巨额国际收支逆差,计达392亿美元。这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1975年世界进口总额减少了6%。

1974—1975年经济危机回升缓慢,1976年复苏后并没有进入繁荣阶段,大多数西方大国从下半年开始,经济发展又开始放缓或停滞。资本主义世界直到70年代末,都没有进入繁荣阶段。与30年代生产过剩引发的经济危机不同,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停滞膨胀”(滞胀)的特点,即生产缓慢以致停滞,与高失业率、通货膨胀并存,同时物价又不断上涨。为了应对1974—1975年经济危机,美国等西方大国,纷纷提出解救措施。

为克服外贸逆差和“滞胀”现象,尼克松政府于1971年8月宣布推行新经济政策,其主要精神是实行财政赤字。1971年和1972年年度财政赤字均高达230亿美元以上。但这未能解决“滞胀”问题。1977年卡特上台,也没有找到摆脱“滞胀”的出路。1980年里根出任美国总统,在1981年2月提出经济复兴计划,主要内容是减低个人和企业税率;削减政府开支;减少政府对企业所设置的各种规章制度;制定稳定的货币政策。这是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经济政策的重大转变,即由高税收、多规章、大开支,向低税收、少规章、小开支的政策转变。这个被称为“里根经济学”的政策实施后,美国经济逐渐发生良性变化,经济开始增长,通货膨胀率下降,就业人数增加。到1986年,美国经济基本摆脱了“滞胀”困境。

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组阁时,英国经济江河日下。从1979年6月到1981年6月,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4.6%。1982年1月,失业人数突破300万。为了克服危机,撒切尔政府放弃了凯恩斯主义政策,实行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其一,全面减少货币供应,提高银行利率,紧缩信贷,削减税收,精简政府机构,严格控制并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财政赤字,以抑制通货膨胀。其二,积极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将当初收为国有的英国电话公司、铁路公司和煤气公司出售给私人,并将私营化扩大到众多经济、社会领域,包括国营企业、住房、教育、医疗等。放开市场,大幅度解除政府管制,在交通、电信、公用事业、金融、物价等领域取消或修改监控条例。其三,控制社会保障规模,在继续维护福利国家制度的前提下,逐步降低社会福利在公共开支中的比重。此外,撒切尔政府对英国公务员制度进行了改革,裁减公务员数量,强化竞争机制,防止官僚化,政府职能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撒切尔政府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被人们称为“撒切尔主义”。在80年代,英国经济持续增长,1986—1988年,分别为3%、4%、5%,被称为“撒切尔奇迹”。 撒切尔夫人经济政策的成功,使其再度蝉联英首相。

1969年6月,乔治·蓬皮杜当选总统。他在任内采取较灵活的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将法郎贬值12%,促进经济发展。1974年4月,蓬皮杜病逝,卡尔·德斯坦(1926—)继任总统,雅克·希拉克出任总理,主张“自由经济”和“经济自由化”,同时实行了社会改革,如堕胎合法、避孕自由等。1981年4月,弗朗索瓦·密特朗在选举中获胜,皮埃尔·莫鲁瓦为总理。密特朗政府没有迎合当时西欧盛行的新自由主义潮流,而是进行了扩大国有化、刺激消费、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福利开支、向地方放权,加强国内各地区自治管理权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这些政策增加了政府收入,提高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但导致宏观经济失调,不得不回到自由主义的政策上去。1984年7月,密特朗改组政府,新政府放缓经济发展速度,通过增加税收,提高公共事业收费,限制信贷,加强外汇管制等应对巨额赤字,法国经济稳定增长,出现微弱复苏;同时国际经济环境也开始好转,法国逐渐走出“滞胀”困境。

“二战”后,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和冰岛五国都是社会党执政,积极推行社会改革。与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出现的“滞胀”相反,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北欧五国出现了经济繁荣景象,特别是瑞典模式具有广泛的影响。

60年代后,瑞典经济从传统的木材工业转型,钢铁、机械制造、能源和汽车制造业迅速发展,成绩显著,80年代,瑞典 “沃尔沃”牌轿车已成为世界名车之一。瑞典的福利模式被西方视为典范,因此瑞典也被称为“福利国家”。瑞典的国家社会保险家庭福利、社会服务和医疗保健,几乎包括了“从摇篮到坟墓”的人生各个阶段;此外儿童、老人、残疾人等,还享有相应的多方面免费服务。不仅瑞典,其他北欧国家的福利制度也都有所发展,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都列入社会福利之中。

北欧国家的福利制度建立在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之上。丹麦中小型的食品和家具工业;挪威沿海的石油业;芬兰的高科技电子产品,特别是名牌手机生产等举世瞩目。高福利和高税收紧密联系在一起,如1960年前丹麦人纳的税,只占他们收入的25%,后来到了50%。用于福利费用的开支增加,使国家财政紧张。福利过高而使政府财政和企业负担加重,影响经济发展。在社会生活方面,高福利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包括精神空虚引起的酗酒和自杀等问题,总之,福利国家制度已经成为北欧国家社会发展的一个负担。90年代后,瑞典和其他北欧国家政治经济政策开始调整,逐步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实行保守主义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起,东亚和东南亚经济出现了快速发展,以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亚洲“四小龙”最为典型。它们利用世界经济体系调整的机遇,在七八十年代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并保持持续增长,同时基本完成了社会结构转型,使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从1963—1978年,韩国先后实施了三个五年计划,国民生产总值翻了四番多,年均增长率达到10%。80年代,韩国的汽车、化工、造船、半导体等产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后,通过实施“反经济衰退计划”渡过难关;70年代,新加坡的制造业和对外贸易,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两大支柱产业。1970—197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93%,在80年代,新加坡已经形成了以制造、金融、运输和通信为主的多元经济结构。

50年代,中国香港以中国内地为依托,实现了从以转口贸易为主,向以制造业和加工工业为主的经济转型。1960—1970年,香港产品出口值增加3.3倍。香港同时以“购物天堂”吸引世界游客,成为亚太地区新兴金融中心和旅游中心。80年代,香港大力发展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的电子、家电和计算机工业。1988年人均国民收入达9600美元。70年代后,中国台湾经济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优先发展重工业化学工业,80年代,台湾经济继续平稳发展。1991年,人均收入从1980年的2344美元增加到8970美元。

“亚洲四小龙”原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后利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积极吸引外资和技术,利用本地廉价而良好的劳动力,在钢铁、造船、汽车、石化、芯片和电脑、家用电器等行业,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成为继日本之后的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但是,这种发展模式也留下许多弊端,过于依赖国际资本难以避免经济发展中的隐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