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以后欧洲和世界人口的增长

年以后欧洲和世界人口的增长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 1850 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人口,包括其他大陆上的欧洲裔人口,在世界人口总数中所占的比例达到了其最大值,这是没有多少疑问的。人口增长的原因对 1650 年后世界人口增加的原因人们难以确切得知。欧洲文明在 1650 年后两个半世纪内的统治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就归因于人口增长。它揭示了,从 1750 年到 1900 年“欧洲人”所占的比例快速增加,而在 20 世纪“欧洲人”所占的比例却稳步下降。

除非洲外,在 1650 年后那三个世纪里,任何大陆的人口都在猛增,其中又以欧洲为最。从 1850 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人口,包括其他大陆上的欧洲裔人口,在世界人口总数中所占的比例达到了其最大值,这是没有多少疑问的。现将从 1650 年开始的估计数字开列于下页表格中。

人口增长的原因对 1650 年后世界人口增加的原因人们难以确切得知。显而易见的只是其中某些因素,在亚洲所起的作用必定与欧洲一样。欧洲那些机构健全的主权国家在 17 世纪建立后,就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内部争战,制止了蔓延许久的暴行和掠夺,以及随之而来对农业生产造成的破坏和家庭生活的无保障。比起两个政府之间的交战,这些事情更为致命。同样地,德川幕府维持了日本国内的和平,清王朝(1644—1912 年)给中国带来了一个长时期的安定。英国人在印度和荷兰人在爪哇的统治,由于抑制了饥荒并对暴力加以约束,使人口得到迅速增长。所有这些因素使得更多的人生存得更长久,也有利于家庭的稳定及子女的生育和抚养。出于类似的原因,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人口膨胀的一个例外是非洲,奴隶贸易使那里在三四个世纪之内共被掠走超过 1,000 万人(甚或更大数量的他们的后代),对奴隶的搜捕还导致了非洲文明的瓦解。在美洲,土著印第安人遭到由欧洲传入的、而他们起先毫无免疫力的疾病的摧残。

生活条件的改善在欧洲,另有一些人口增长的原因要比国内保持和平局面更加起作用,这些比起别的地方都要来得早。这些原因包括从某些地方性流行疾病中解脱出来,首先是在 17 世纪抑制住了腺鼠疫,再就是 18 世纪天花疫苗的使用;大约从 1750 年起,欧洲的农作物产量不断增加,其中以英格兰较为显著;包括公路、运河和铁路在内的交通运输的改进,使粮食得以运入食物暂时短缺的地区,局部饥荒得以解决;伴随着工业革命,在欧洲更大数量的人口能够通过从海外进口粮食而维持生活;到 1900 年,欧洲和北美的城市在洁净饮用水的供应和垃圾、污水处理的设施等方面,比过去要做得好。

因此,欧洲及其分支国家几代人的人口增长比别的地方要可观得多。有关比例已开列于表格之中。根据这些估计,在 1650 年至 1900 年之间,亚洲人口增加不到三倍,而欧洲多达四倍;如果把那些已经迁移到其他大陆的欧洲人后裔也算在欧洲人口总数之内的话,则高达五倍。欧洲文明在 1650 年后两个半世纪内的统治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就归因于人口增长。虽然到 1900 年,各个大陆上的“欧洲人”在比例上已接近人类的三分之一了,但是 1900 年之后,这个比例开始下滑。及至 21 世纪初,人们已能设想出,到 2100 年时“欧洲人”将只占这个星球上人类的十分之一。

1650

1750

1850

1900

1950

2000

 

百万人

欧洲

100

150

263

396

532

729

美国和加拿大

1

2

26

82

166

304

澳大利西亚—大洋洲

2

2

2

6

13

53

“欧洲人”为主地区

103

154

291

484

711

1,086

拉丁美洲

12

16

38

74

162

519

非洲

100

106

111

133

217

785

亚洲

330

515

822

959

1,396

3,683

“非欧洲人”为主地区

442

637

971

1,166

1,775

4,987

全球总计

545

791

1,262

1,650

2,486

6,073

 

百分比

欧洲

18.3

19.1

20.8

24.0

21.5

12.0

美国和加拿大

.2

.2

2.1

5.0

6.7

5.0

澳大利西亚—大洋洲

.4

.2

.2

.3

.5

1.0

“欧洲人”为主地区

18.9

19.5

23.1

29.3

28.7

18.0

拉丁美洲

2.2

2.0

3.0

4.5

6.5

8.5

非洲

18.3

13.0

8.8

8.1

8.7

12.9

亚洲

60.6

65.0

65.1

58.1

56.1

60.6

“非欧洲人”为主地区

81.1

80.0

76.9

70.7

71.3

82.0

全球总计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此表意在显示现代时期生活在“欧洲人”为主文化(即派生于使用欧洲语言和具有欧洲传统的社会的文化)和“非欧洲人”为主文化里的人口的数量和比例。它揭示了,从 1750 年到 1900 年“欧洲人”所占的比例快速增加,而在 20 世纪“欧洲人”所占的比例却稳步下降。此表受制于重要的保留条件。前苏联的人口在欧洲和亚洲间作了划分,但数以百万计的俄国籍“欧洲人”早已长期定居在前苏联的亚洲部分。还有,必须记得,美国人口既包括欧洲人也包括非洲人和亚洲人;拉丁美洲国家的人们现在一般都讲着某种欧洲语言,在种族构成上差别甚大;而在南部非洲生活着 400 万以上的欧洲裔人口。总之,此表与种族无关,因为有许多白人并不生活在“欧洲”文化地带,而在美洲和其他地方(包括欧洲)也有许多“非白人”人口,他们完全融入到源自欧洲的习俗和语言环境中。

资料来源:1650—1900 年的数字来自 A. N.卡尔—桑德斯(A. N. Carr-Sanders)的《世界人口》(牛津大学出版社,1936 年)。1750 年,1850 年和 1900 年的数字,见约翰·D·杜朗(John D. Durand)发表于《美国哲学协会学报》第 111 卷(1967 年)的《世界人口的现代扩张》一文。关于 1950 年和 2000 年的数字,来自《联合国人口年鉴》(纽约联合国,1989 年)和《纽约时报 2001 年综合报告》(纽约,2000 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