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语文感恩类课文文本解读示例

语文感恩类课文文本解读示例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母亲的重量——《第一次抱母亲》文本解读及教学建议体验“第一次”凡是“第一次”,总会有深刻的体验。于是,第一次抱母亲,我们被母爱震撼了,第二次抱母亲,我们被感动了,回报之心也被唤醒了。

二、语文感恩类课文文本解读示例

在上述理论阐述的基础上,笔者将着重选择几篇代表性的课文进行解读。

(一)母亲的重量——《第一次抱母亲》文本解读及教学建议

体验“第一次”

凡是“第一次”,总会有深刻的体验。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人生体验。这是一篇散文,此文之神是什么呢?在笔者看来便是对母爱的体验。

这体验来自一种机缘巧合。你看:

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轮到我的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让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

母亲住院治疗,“我们”轮流照料,在情理之中;轮到“我”时,要换床单,母亲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我”来抱母亲,也在情理之中。

这一切都是极其自然的事,但,作者笔锋突然一转,因为这一抱,“我”差点摔倒,“我”惊讶之余还引来护士的“责怪”。

写到这里,如果简单地写出“我”面对“责怪”是如何解释的,或者发一点感慨,那么这就无法成为一篇美文了。

责怪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让作者内心感到十分难过,很自然地,勾起了作者的回忆: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至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每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这段回忆,浓缩着伟大的母爱。这里有两幅画面——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每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在这两幅画面中,其“神”是母爱之伟大,而“形”首先表现在母亲所承受的重担,这重担既有担子本身的重,也有劳作、照顾子女的担子之重,其次表现在母亲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有重担,她都心甘情愿地挑着重担,从不让孩子去挑。这两幅典型画面,就定格在两个“总是”上,这两个“总是”可以引起人无限的联想。这联想与“母亲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一旦放到一起,读者自然产生一种深深的敬意,包括那名护士。而“我”,作为儿子,更多的是愧疚。

1.感悟母亲是“轻”还是“重”?

有一个问题一直贯穿这篇课文:母亲是“轻”还是“重”?

母亲是轻的。因为“我”“使劲一抱”“差点仰面摔倒”,因为母亲告诉“我”“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我”以为母亲是重的。所以“我”才会“使劲一抱”,才会“用力过猛”,因为“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胆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所以,“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

母亲是重的。她把“我们”从小抱到大,她用80多斤的身体,承受了那么重的担子。母亲是重的,因为她的心头装满了沉沉的爱。

读到这里,笔者想到了《爱心树》,想起了最后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一截树桩的大树,她迎回了游子,她仍然很快乐。而游子呢?他坐在树桩上在沉思,他想了些什么呢?他可曾想到他身边的这棵树?而让人高兴的是,“我们”想到了,“我们”去“轮流守护”母亲,“我”想到了要去抱母亲,“我”“轻轻地将她摇动”。所以,母亲“睡”了。那两行泪水,是母爱,更是幸福的温馨。

于是,有了第一次,就一定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2.空白之处是引发学生体验的绝好“地带”

编者改写的文章和原文在叙述护士和“我”的表现时是不同的。

原文中的句子:

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说:“妈,我对不住你啊!”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母亲笑一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编者改写后的句子: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您真了不起。”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一对比,我们发现,编者改写后的句子中的那个“也”极不自然,这个“也”让句子不通了。再看原文,我们发现那个“也”用得非常自然。同时,作者的那一句“妈,我对不住你啊”所起到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不可忽略。

听了“我”和护士的话,母亲只是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这是天下的母亲最普通的心态,但却是最伟大的爱。此时,“我”无语,护士也无语。文中对“我”的描写是空白的,只有护士在铺床单并在铺好后的吩咐。

我们可以想象,“我”此刻抱着母亲在想什么?是怎样的表情?母亲又在想什么?又会是怎样的表情?此处的空白,是引发学生体验的绝好“地带”。

如果文章只是到此结束,那么,也可以画上句号了,高潮似乎也达到了。但作者还写了自己的“突发奇想”,护士站在一旁的劝说,自己轻轻地摇动,以及护士站在一旁静静地看,还有最后的两行泪水。

结尾——“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真是引人深思,这才是真正的高潮,才是真正的震撼。这震撼里不仅有我们对母爱的重新认识,更有作者报答母爱的呐喊。

3.“母爱”——形散而神聚

回到“形散而神聚”这个散文文体特点,我们发现无论是对“我”、母亲,还是护士的描写,都是与对母爱的感悟和体验、敬意和回报紧紧联系在一起,尤其是从旁观者护士的“不忍”、“静静地”、“很小心地”等细节,我们发现旁观者也被深深地感动着,更何况当事人“我”呢?

再看,作者的一个叙述细节,隐藏得很深,却饱含着自己对母亲的深爱,和对神圣母爱的崇高敬意。那就是,在描写人物对话时,对母亲的称呼几乎都是——“妈”,只有两处用的是“母亲”。第一处是“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至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每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第二处是母亲说的一句话——“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认真想来,“母亲”这个字眼较之“妈妈”更有神圣感。此中有深意!

于是,第一次抱母亲,我们被母爱震撼了,第二次抱母亲,我们被感动了,回报之心也被唤醒了。震撼、感动与回报的画面,构成了这篇散文的“形”,而“母爱”就是将这些形凝聚起来的“神”。

【教学建议】

在本课教学中,可以采用“以读感悟,以读见悟”的方法,抓住“第一次和无数次”、“一轻一重”,以“体会我的心情——感悟、体会母爱的无私——回报母爱”为线索组织教学,抓住“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把母亲抱在怀里”等几个动情点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悟,让“感”从读中产生,“情”在读中交融。

(二)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慈母情深》文本解读及教学建议

《慈母情深》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父母之爱)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先生的亲情小说《母亲》。作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摄取了少年时期生活的一个镜头: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课文先讲“我”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可见渴望之极。但一元多的书价,贫困的家境,“我”的愿望难以实现。

接着,写母亲给钱让“我”买书。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文章着重描写了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挣钱的环境)”——艰辛的母亲!当孩子看到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下挣钱,其滋味可想而知。

“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挣钱的样子)”——瘦弱的母亲!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挣钱的神态)”——疲惫的母亲!

“我的母亲”以后置的方式出现。这样的话语表达,是对日常语言的一种明显的偏离和反抗,能有效地吸引读者的目光驻留到这样一种异乎寻常的话语形式上。从语言潜力显性化的角度看,排比的句式、长短句的参差错落、一唱三叹的语言节律的绵绵韵味,使这个语段恰似一首短小精致的诗。而其中蕴含着的慈母神态以及由此折射出来的慈母深情,显然有着极高的审美含量。母亲在极其疲惫的劳作中艰难转身的这个细节恰如朱自清先生刻画的父亲的背影,成了表达至爱亲情的一种诗意符号。

文章省略的是作者所受到的强烈的震撼及内心的心理活动。昔日挺拔的、健康的背如今瘦弱、疲惫;昔日光彩照人、光洁鲜亮的脸变得布满汗珠、疲惫不堪;昔日水灵灵的眼睛充满血丝……

而那挺拔的背,炯炯有神的眼,光彩照人的脸就是因为被繁忙的工作夺去了。这里通过运用一组慢镜头,母亲的疲惫和儿子的心酸就在“我的母亲”的反复中凸显。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挣钱的动作)——忙碌的母亲!

这里四个“立刻”连用,写出快节奏的工作,这是叠加,是快速、加倍的工作,来挣钱!为了儿女的生活、读书,不伸懒腰,不喘气,不休息,拼着老命工作。母亲塞给“我”的是钱,更是浓浓的希望和浓浓的情。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贫穷的母亲!然而正是这位母亲,当同事认为“我”是要钱买闲书,劝阻她给“我”钱时,母亲却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通情达理的母亲!

这是这些地方突出表现了母亲的慈祥与善良,表达出对母亲深深的敬意与无比的热爱。

最后,“我”终于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读完课文,谁都会被慈母情深深打动。这位平凡的母亲,辛劳的母亲,贫寒的母亲,在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现出的深沉的母爱,给人留下了何等难忘的印象。

【教学建议】

这类文章的教学只需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去读语言文字,让学生去感受、倾听文中人物内心的声音,去与文中人物对话,便能达成教学目标。学生朗读、讨论、交流的过程就是表达感受、互相启发、丰富课堂、丰富课文、丰富自己内心世界的过程,教师可以用文本本身创设情境,然后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只在关键处相机引导即可。

(三)让父亲的形象在学生心中立起来——《地震中的父与子》文本解读与教学建议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是围绕“父母的爱”这一专题编写的。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力量;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儿子同学的故事。文章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先写大地震的混乱中,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急切地冲向儿子的学校,尽管学校已成废墟,他还是坚定地向儿子教室的方位走去。接着写他不顾别人的劝阻,坚持寻找自己的儿子阿曼达。最后写经过38小时不停的挖掘,他的儿子和另外13个同学终于获救。这篇课文对于父亲的外貌、动作、语言等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情感真挚,刻画了一个执著的伟大父亲的形象。父亲的爱也让儿子从他的身上汲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

品读文章,不难发现,父亲的形象聚集在三个场景的描写中:面对废墟,坚定站立;不顾劝阻,坚持挖掘;夜以继日,伤痕累累。透过三个场景,我们看到了一位了不起的、伟大的父亲。但对学生而言,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怎样让父亲的形象在学生心中立起来,透过语言文字触摸到一个有温度的、立体的、生活的父亲呢?

1.5一“跪”一“站”中,品父亲的坚强

【场景一】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解读】聚焦细节,父亲绝望地“跪”和坚定地“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是什么力量让父亲从绝望的“跪”中坚强地“站”了起来?是他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是父亲对儿子庄严的承诺。一“站”一“跪”中,一个恪守诺言、说到做到的父亲形象鲜活起来了。

2.一问一答中,品父亲的坚定

【场景二】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解读】在其他父母看到这片废墟、绝望地离开时,父亲却一直在挖掘,好心人拉住他,消防队长挡住他,警察劝他,他都没有离开,只是眼直直地问道:“谁愿意帮助我?”父亲眼神里,透出来的是期望、是孤独、是无助,但更是坚毅。因为有一个信念有力地支撑着他:“儿子在等着我!”“直直的”眼神,加上“一个念头”,透过一问一答,让我们看到一个信念坚定、绝不放弃的父亲形象。

3.一分一秒中,品父亲的坚韧

【场景三】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解读】这段文字,可谓字字千钧,字字见血。36小时,这是什么概念啊?这是整整两天一夜的不吃不喝不眠。从父亲的外形、神态描写中,可以想象36小时里发生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啊。然而,他承受的仅仅是肉体的辛苦吗?儿子生死未卜、妻子受伤在家、余震随时会来,这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啊!透过语言文字,走进父亲内心,想象文字背后发生的事,凸显的是一个锲而不舍、坚毅如山的父亲形象。

【教学建议】

以上三个片段,侧重点是不同的,表现的内涵也不同。在教学中,聚焦这三个片段引领孩子们在语言文字中触摸这个坚强、坚定、坚韧的父亲形象。这样,就把父爱具体化、立体化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父爱就是庄严的承诺、坚定的信念、不懈的行动。

(四)这条小鱼在乎——《浅水洼里的小鱼》文本解读及教学建议

《浅水洼里的小鱼》是一篇充满人文关怀的文章。教材前两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讲“我”在海边散步时看见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面临困境的小鱼,一个小男孩在认真地把小鱼送回大海,后四段通过“我”和小男孩的对话展现了小男孩感恩生命、关爱弱者的感人精神。每个刚读完故事的人脑中都会跳跃出这样几个字“关爱生命,人人有责”。“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这是笔者第一次看到教材而感动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却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只麻雀“唧”的一声,从后窗户闯入教室,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几个男同学立刻拿起扫把和鸡毛掸子来抓这只麻雀,另几个男生喊:“快点关门,快点关窗户,别让它跑了。”有的嚷着:“给我!给我!我把它带回家,养在笼子里。”有的说:“我爸用弓抓过麻雀,还烧麻雀肉给我吃过,它的味道很鲜的!”还有的说:“你们抓到后要给我一根羽毛的!”假如这些浅水洼里的小鱼也出现在他们面前,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文中小男孩的行动却令人肃然起敬。他将小鱼儿一条一条地捡起来,用力扔向大海。他不是凭着一时的好奇在玩着一种游戏,而是在执著地完成一项使命。这么多的小鱼,他是捡不完的,但他在尽力地捡着、扔着。在他眼里,一条小鱼就是一条生命,捡一条小鱼就是挽救了一条生命!

这篇文章选自《读者》,原题为《谁在乎》,可能编者为了使文章更适合小学生阅读,所以改了题目。读着这篇故事,笔者的心一次次地被感动,直到心里只有那孩子捡鱼的影子,直到心里只有那一个信念:这条小鱼在乎!直到自己的心和那个捡鱼的小男孩的心碰到一起。带着这样一颗晶莹剔透的心再次走入这故事时,便走入了小男孩的心,仿佛自己也来到了海边……

清晨,海边十分宁静,只有温柔的海水随着微风轻柔地抚摸着金色的海滩。悠然地在沙滩上玩耍嬉戏,走着走着,看见沙滩的浅水洼里有好多小鱼。这些小鱼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大口筐里边的“木”就如那些被冲上沙滩的小鱼,那“木”字外面大大的“口”就是一个个浅浅的小水洼,小鱼被锁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这“困”道出了小鱼的无奈和无助,然而这一个“困”字远远比“锁”字更可怕。“困”的背后除了无助还有一种危险,因为“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一个“吸”和“蒸”对于小鱼来说是多么可怕呀!这浅水洼里的一颗颗小沙粒就好像是小鱼身边那无数张小嘴,他们和小鱼抢夺着水洼里仅有的一点水。那火辣辣的阳光就像一块大海绵吸着水洼里那一点点可怜的水,温度越来越高,水却越来越少,小鱼的生命已经奄奄一息。文中的一个“困”字道出了小鱼危险的处境。

这些可怜的小鱼紧紧揪住了小男孩的心。当我们继续往前走时,看见一个小男孩。文中用一系列的细节描写,用无声的文字展示了小男孩对生命的热爱和感恩。如“走得很慢”、“不停地”、“每个”、“用力”。这些看似普通的文字里包含着多少小男孩对生命那份天真的感情啊!他走得很慢是因为水洼太多,被困的小鱼太多,他怕走快了遗漏了哪一条小鱼。“不停地”是为了赶在太阳升起之前,在小鱼被蒸干之前,将小鱼送回大海。“用力”是为了让小鱼不再被海浪冲上海岸。这字里行间都是小男孩用心挽救生命的痕迹啊!此时在小男孩的心里,没有时间去想这里有成千上万条小鱼,是救不完的,没有去想凭一个人的力量是没有办法使所有的小鱼重回大海的。他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每条小鱼都是一条生命,这些小生命都在乞求活下去,这条小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题目即文眼,“在乎”一词已隐隐透出些对尊重生命、回报自然的信息。拿现在的题目《浅水洼里的小鱼》来看,它让我们把目光首先聚焦到了“在乎”的对象——“小鱼”上。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1.聚焦“蒸”字读懂小鱼

这是一群不幸被海水冲卷到沙滩上,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几百条”“几千条”明确表示被困小鱼数量之多,这与第三段中“成百上千”是互相呼应的。这些小鱼的处境非常艰难:“用不了多久,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小鱼都会干死”一连用了三个“干”,特别是一个“蒸干”,从形上、从义上牢牢牵引着我们的心境:上面太阳晒,下面沙子烤,浅水洼里的水分很快就会蒸发干,这些小鱼就会被活活蒸死、干死。这些被困在水洼里不计其数的小鱼是多么孤独无助啊!等着这些小鱼的只能是死亡。多么可怜的小鱼啊!此时,“蒸”字已不再是一个平面单调的词汇,它有着如同炙烤的感觉,有着如同触及心灵的痛楚。一个“蒸”字,解读不完小鱼的紧张、忧虑。

2.聚焦“慢”与“不停”读懂男孩

“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他们扔回大海。”

这些可怜的小鱼紧紧揪住了小男孩的心。“走得很慢”、“不停地”、“用力地”,文章用无声的文字,采用一系列细节描写,展示了小男孩对生命的热爱。透过这些字眼,我们看到小男孩一刻不停救鱼的情景。这个句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处矛盾:既然是抓紧时间一刻不停地救鱼,为什么句子中写到“走得很慢”?而不写“走得很快”?这样不是更明白?细细品味整个文本,读出了“走得很慢”的两个理由:一是相对于在一旁“朝前走着”的“我”来说,“扔鱼”的小男孩的确比不上“我”的速度。二是被救的鱼太多了,有“成百上千”条,“不停弯腰捡鱼”的小男孩无奈,只有放慢往前走的速度,他怕走快了会遗漏了那一条小鱼。在他眼里,一条小鱼就是一条生命,捡一条小鱼就是挽救了一条生命啊!生命是多么宝贵,多么值得珍惜呀!他在尽力地捡着,扔着。因为他“在乎每一条小鱼”啊!

当“我”忍不住对小男孩说“你是捡不完”的时候,他“头也不抬地回答”小男孩抓紧时间,连“抬头说话”也顾不上,因为他没有时间去考虑这成千上万条小鱼,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没有办法使他们重回大海的……此时,他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每条小鱼都是一条生命……“这条小鱼在乎!”……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小男孩一连说了六个“这”,来回答心存疑惑的“我”。在小男孩心中,拯救这成百上千条生命已成了自己的“使命”,简洁的话语道出了小男孩挽救生命的心声:那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虽然自己一条条地扔,很累,但是每个小精灵都是一条生命啊!

3.聚焦课文留白读懂“我”

“我”悠闲地在金色的海滩上散步,看到小鱼被困,“我”熟视无睹,“继续朝前走着”。也许对这种现象“我”已司空见惯,对每一条生命的生存状况已逐渐漠视。发现小男孩不停捡鱼扔鱼,“我”还好奇地看了一会儿。“我”不理解小男孩的执著而去问他。“这条小鱼在乎!……”小男孩简洁的答案无疑给了“我”当头一棒:爱护小动物,尊重生命、感恩自然无需太多的理由,一切源于对“每一条小鱼”的在乎。看到小男孩的救护行动,听到简单的救护理由,接下来“我”会做些什么呢?课文留下了悬念,但读者已经心照不宣。

4.聚焦“在乎”感恩生命

“走得很慢”是在乎,“不停地弯下腰”是在乎,“捡起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是在乎,“头也不抬”是在乎,“一边回答,一边捡”是在乎,“不停地捡鱼扔鱼”是在乎,“不停地叨念”是在乎……只要“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男孩就会在乎,就会接着“不停地”把他们用力地扔回大海,这是一种执著的“在乎”。

生命只有一次。当我们看到小鸟在天空自由飞翔的时候,当我们看到藤儿在奋力往上爬的时候,当我们看到笋芽儿不知不觉地拱出了地面……我们会充分感受到无论是人,还是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都是有生命的。我们的世界正是因为有了无数的生命,才变得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生命只有一次,小鱼在乎,小鸟在乎,花儿在乎,我们也应该在乎。

“在乎”在课文结尾处由男孩叨念出,让我们看到一颗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一种对生命的悲悯情怀。对渺小如鱼的生命给予如此的热情,这本身就彰显出一种人性的纯美。省略号并没有略去千百条小鱼对生命的渴望和在乎,更没有阻挡我们欣赏男孩这执著的“在乎”,这耐人寻味的省略号反让男孩头也不抬地弯腰捡鱼扔鱼的姿势,在我们心中成为一幅隽永的画面。

【教学建议】

短短的两百多字,却勾画出一个心地善良,对生命认真到在乎每一条小鱼的小男孩,这是《浅水洼里的小鱼》带来的阅读魅力。课文内容平实自然,感人至深,发人深省。可是,孩子们能通过读课文从小男孩身上体会到这种真心吗?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感悟到小男孩的用心,也会在乎一条小鱼,在乎一只受伤的小鸟……该怎样组织学生学习文本,理解文本,体悟文本呢?

要让孩子真正走进故事,就一定要让小鱼先游进他们的心里,让小鱼成为他们抹不去的牵挂——这些小鱼是从哪里来的,它们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呢?因此,本文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可以说是情感体验的重要前提。在字里行间渗透对小鱼的怜爱,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同情之情。“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这些小鱼回不了大海,会怎么样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小鱼困在浅水洼里难受的感觉,挖掘学生的阅读体验,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为下文中与小男孩的情感产生共鸣做好铺垫。

有了初步的体验之后,通过朗读结合畅想来进一步体会、感悟。畅想朗读就是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文中的情境、内容、语言、插图敞开思路,毫无拘束地想象。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想象,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体验、想象说话,在畅想后又进一步朗读,更好地寻找新的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染。

总之,这一课的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挖掘情感因素,通过一系列畅想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情感,紧紧围绕“在乎”一词,让学生在朗读畅想中感悟,让学生在畅想朗读中体悟,让学生在畅想中朗读,自然地达到情感的升华,在情理交融中培养在乎受伤者的怜心、在乎受伤者父母的苦心、在乎帮助受伤者的真心。真正体会“感恩小动物,珍惜小生命”的意义。

(五)在言语实践中触摸中国心——《最后一分钟》文本解读及教学建议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作者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到诗歌的每一个词句之中。全诗共有4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是亲人谈心似的,去“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作者和所有中国人一样,满怀激情地迎接着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这种情感,作者是通过一些特写镜头的描述来真切表现的,如“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等。第三小节主要是讲作者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到了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第四小节是说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感恩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是教学的难点。

仔细研读文本,有这样几个重要特征:

1.这是一首现代抒情诗

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同时,诗歌象征意义强,运用了比喻、象征、用典等手法,诗中的脊梁、硝烟、虎门、紫荆等许多意象,含义深奥,学生在理解上难度很大。这就造成了教学中的第一个困难——诗歌难度与学生认知水平的冲突。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只有一个课时,不可能求精求全。同时,略读课更关注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学习方法的习得,应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阅读的空间。因此,这就造成了教学中的第二个困难——如何在略读课型中更好的凸显诗歌的文体特征,而不失略读味?

3.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勿忘国耻

《最后一分钟》是人教版五上第7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其他几篇课文分别是《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和《难忘的一课》。单元训练目标是:一感受民族精神、培养感恩祖国的爱国热情;二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这又给教学出了个难题——如何更好地落实单元目标,兼顾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教学建议】

1.收集资料酝酿情感

学生曾在三年级学过《东方之珠》,对香港有所了解,结合本组训练重点,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香港回归的资料。引导学生从“香港被割让的历史”、“香港回归历程”、“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三个方面去搜集与整理相关资料。教师可准备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等相关资料的课件。

2.采用多种方法体会情感。

(1)抓住作者直抒胸怀的诗句体会情感。如,“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香港,香港,我们的心”;“然后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等。透过这些诗句,人们那激动、自豪的感情与热切欢迎之情等溢于言表。

(2)联系所搜集的历史背景资料理解诗句,体会情感。第三节作者联想到了虎门销烟和英国殖民主义者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一百多年前,英国侵略者靠鸦片加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香港被长期割让给英国。虽然有血气的华夏儿女奋力反抗,但终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导致中华民族的近代史被打上了痛苦、屈辱的烙印。这些已成为所有中国人的耻辱与心头之恨。而在香港回归之际,压在中华儿女心头百多年来的耻辱终于被雪洗了。香港回归祖国,是祖国日益强大与繁荣的有力见证,是对所有炎黄子孙的巨大激励与鼓舞。这一刻,无数的华夏儿女流下了激动的热泪。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可以通过历史资料的补充,引导学生体验作为炎黄子孙这种非常强烈、非常深厚,仿佛能“使大海沸腾”的爱国情感。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诗歌表达的情感。课文中有一幅插图,描述的是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升国旗、区旗与奏国歌的情景。可让学生深入体验:如果你是参加政权交接仪式中的一员(身份可由学生自主设想),或者你在街道上、在电视机前、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你最想说什么?

3.深情诵读表达情感

“三分诗,七分读”,朗读既是本课诗歌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促进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重要手段。要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抑扬顿挫:即注意节与节之间以及每小节之内诗句的停顿;有的诗句语气要高昂,有的诗句语气要沉重;有的要读得坚定有力,有的要读得亲切舒缓等等。为了激发学生朗诵兴趣,还可当堂分组排练集体诗朗诵,进行即兴表演与点评;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示范朗诵或引读。

【注释】

[1]刘铁芳.返回生活世界教育学:教育何以面对生命成长的复杂性[J].教育研究,2012(1).

[2]纳坦·塔科夫.为了自由——洛克的教育思想[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8—9.

[3]李平沤.如歌的教育历程——卢梭《爱弥儿》如是说[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16.

[4]辛克泰.论构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原则[J].山东教育科研,1997(2).

[5]李艳,韦国善.我国青少年感恩情感教育微探[J].教育探索,2012(2).

[6]徐怡婷等.试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解析感恩心理的产生机制[J].现代教育科学,2011(1).

[7][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97.

[8]赵静,李荣波.基于需要理论的感恩教育个案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10]黄方国.感恩父母[J].四川统一战线,1996(8).

[11]李铮,姚本先.心理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77—190.

[1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22.

[13]曾佳佳,蒋明宏.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感恩行为方式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4).

[14]姜艳萍.感恩社会,回报社会[J].新课程研究,2012(1).

[15]樊翠英.感恩祖国应该成为学校感恩教育的重要内容[J].教学与管理,2009(2).

[16]杨永彬.文本解读的应有视角[J].小学语文教学,201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