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体现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语文教师要自觉修炼解读文本的内功,只有正确地解读文本,准确地把握文本,才能确定有效的教学内容,适切的教学目标,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第6小节再次强调了家门外的杉树林给童年带来了欢乐。课文2~5小节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杉树林的景色变化和孩子们在林间活动的情景。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广义上则包括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所有口头的或书面的言语材料,狭义上是指一篇篇课文。文本是我们语文课堂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也是阅读教学的根。

正确地解读文本,准确地把握文本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前提,因为教师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形成教学思路是从解读文本开始的。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情感的丰富是在教师导读文本的过程中完成的。

教师的文本解读应该是文本细读,因为文本细读能更全面地彰显文本的原生价值,能更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内容,能更充分地进行教学预设,能更智慧地应对课堂生成。

一、教师要正确地解读文本

1.文本解读应该文质兼顾

循文思质,即通过文本内容的把握、词句的理解,体悟文本所表达的感情,或文体所塑造的形象,所描绘的景状。由质品文,即反过来探询作者是怎样把自己要表达的情意表现出来的,他是如何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教师的文本解读有两个层次:“进去”是理解文本,解释文本;“出来”指要思考文本之于教学的价值取向,确定教什么。

2.立足篇章,整体把握,六关注

首先要读懂文本的主要内容及表达主旨。理清段落层次的安排,梳理文本的脉络线索,了解作者所写文本的背景,对文本做整体性思考。其次,还要六关注:一要关注文章题目,抓题眼。因为有的题目显性,重在抒情,如《别了我爱的中国》《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二要关注表达含蓄的文本结尾。三要关注思想内容是通过怎样的语言文字表达的。四要关注文本整体的风格,体现文体特点的语言。五要关注这一类文本中的这一篇的个性化特点。六要关注写作的视角,注意人称的变化。

3.局部咀嚼,抓重点,重联系

站在整体细读的基础上,抓住文本中重点的字词句段、修辞和标点来读,既要读懂其本身的含义,还要读清楚与上下文的联系。读懂重点词句在文中的作用。如《跳水》一课,“风平浪静”是关键词语,正因为航行顺利,风平浪静,人们兴致很好,才有“取乐”的闲情逸致,也给后面猴子的“放肆”创造了条件;更是由于“风平浪静”,船长才能发出“跳水的指令”,而孩子也因“风平浪静”才能获救。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关注文中反常态的表述。抓住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关注看似平凡,实际上前后有联系的词。如《大瀑布的葬礼》中“曾经”一词,极具感情色彩,把读者的视线拉回到了过去,昔日的雄奇景观与下文今日的瀑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细读文本中一些特殊标点的作用;细读文本独特的表现手法,研究用词,把握修辞,体会表达效果;细读文本中的细节描写。理清小节与小节,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联系。

二、教师要准确地把握文本

1.从语文视角把握文本的教学价值

语文课是以语言文字作为特定的学习对象,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应用作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作为特定目标的学科。因而在文本解读中必须致力于有重点地选择、组织语文知识——对字、词、句、段、篇的学习积累;整合相关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来实现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

(1)关注语言的训练点。

教师要潜心揣摩文本。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作者一般不会在文中重要的地方加着重号,所以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甚至每一个标点都不能轻易放过,仔细推敲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而不用那样的方式。在此基础上选择确定语言的训练点。

(2)挖掘语文能力的生长点。

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体现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文本中有许多空白处、概括处都是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生长点。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要善于挖掘这些语文能力的生长点。

(3)捕捉师生情感的生发点。

语文不是无情物,其丰富的情感因素洋溢在字里行间。读着读着,我们时而热泪盈眶,时而悲从中来,时而激情澎湃,时而心静如水……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就是心灵碰撞、共鸣的过程。在文本中这样的生发点是很多的。如抓住《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中的“如约”与“相约”的前后呼应,这份悲痛之情在师生之间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2.从学生视角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

儿童是教育的原点,我们的教育教学都是围绕儿童展开的。备课不仅仅是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学生,以学定教。古人云:“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因此,教师解读文本时,应站在学生的视角进行文本解读。

(1)立足学生的学习起点。

教师解读文本时,应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哪些是学生通过自学能学会的,学生已经达到了怎样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哪些是学生不懂的,需要教师重点引导和点拨的,都要掌握。

(2)探究学生理解的疑难点。

许多文本的人文性比较强,其中有不少语句含义深刻,对于教师来说不难理解,但是对于阅读基础薄弱,理解能力不是很强的学生来说,体会其中的内涵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应把学生理解的疑难点作为一个重点。蹲下身子,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探究、把握学生理解上的疑难点,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

(3)挖掘学生思维的对接点。

“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教育理论,体现在学生思维与文本的对接点上。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善于挖掘把握这些对接点。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语文教师要自觉修炼解读文本的内功,只有正确地解读文本,准确地把握文本,才能确定有效的教学内容,适切的教学目标,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留意布局谋篇 学习运用——《快乐的杉树林》解读与设计

(上教版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

一、文本解析

1.主要内容及中心

课文描写了我家门外的杉树林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及作者和伙伴们在林间愉快玩耍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杉树林的喜爱之情和对童年快乐生活的留念。

2.行文思路、谋篇布局

课文紧紧扣住题眼“快乐”展开,按“总起—分述—总结”的顺序写,层次清楚。第1小节开门见山地点明了文章的中心。第2~5小节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杉树林的景色变化和孩子们在林间活动的情景,充满了快乐和童趣。这4小节在写作手法上也基本相同,先写富有季节特征的林中美丽的景色,再写孩子们在林间快乐玩耍的情景。第6小节再次强调了家门外的杉树林给童年带来了欢乐。

3.选材组材

课文2~5小节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杉树林的景色变化和孩子们在林间活动的情景。林中的景物描写体现了季节特征,孩子们的活动描写与所选的景物大都有一定的联系。春天,作者主要描写了杉树林嫩绿的幼芽变成草绿色的叶子的过程,孩子们的活动主要写的是荡秋千。夏天,作者通过写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树上的知了“拼命地叫”衬托天气的炎热,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来到杉树林避暑,做完暑假作业、做游戏、玩耍,欢声笑语给杉树林带来了生机。秋天,作者主要描写杉树林更新换貌,凸显了红叶的美丽,孩子们时常迎着夕阳在铺满红叶的路上来回走动。冬天,杉树林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孩子们在杉树林里尽情地玩雪……文章的选材与组材紧紧围绕“快乐”,字里行间充满了快乐和童趣。

4.表达方式

本课采用了“叙述、描写和抒情”三种表达方式。课文的开头与结尾直接抒发了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情感。课文的2~5小节按一年四季的顺序记叙了家门外的杉树林给自己的童年生活带来的快乐。作者抓住季节特征对林中的景物进行了描写,作者观察得如此仔细,正是因为对杉树林的喜爱之情,而对杉树林的喜爱正是源于杉树林给作者童年带来的快乐。

5.表现手法

作者在描写杉树林秋天的美景时,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地写出了杉树叶的红色,如把“树上的叶子”比作“一团团燃烧的火焰”,把“落叶”比作“红色的地毯”,不仅比喻得准确,而且比喻得具体,比喻出了美感。在描写春天的杉树林时,作者形象地把“绿叶”比作了“针”,体现了叶子的细。作者观察得如此仔细,正是因为对杉树林的喜爱。

6.重点词句解析

(1)我和小伙伴一放学,就到杉树林里做游戏……因为顽皮,我们常受大人的责骂,但我们毫不在意,还是自顾自地荡秋千玩……当然,我们也吃过苦头。摔一下,屁股就会疼上两三天,但过后还是照样地荡秋千,毫不在乎。

作者在第2小节着重叙述了春天,孩子们在杉树林荡秋千的快乐情景。从“一……就……”可以看出孩子们多么喜爱杉树林。作者一连用了两个转折句,两个近义词“毫不在意”“毫不在乎”,强调了虽然荡秋千常受大人责骂,也会吃苦头,但是孩子们尽情玩耍,乐在其中。

(2)这时,杉树林可是一个极好的避暑“胜地”。这里是我们的天下。我们不约而同地带着椅子、板凳到山树林里避暑。杉树林里凉快极了,我们做完了暑假作业,有的下棋,有的做游戏,欢声笑语给整个杉树林带来了生机。

“胜地”原指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作者在文中将不起眼的杉树林称作避暑“胜地”,是因为在酷暑难当的盛夏,杉树林是一个极好的避暑的去处,它是孩子们学习和玩耍的天地。(这从“天下”“不约而同”“有的……有的……”可以看出)孩子们在杉树林里做作业,做游戏,享受清凉,快乐无比。“胜地”在文中有特殊的含义,因而用引号。“整个”说明杉树林到处有孩子们玩耍的身影,使杉树林充满了活力。

(3)我们时常迎着夕阳在这条用红叶铺的路上来回走动,脚下软绵绵的,舒服极了。

从“时常”“来回走动”“软绵绵”“舒服”可以看出秋天的杉树林给孩子们提供了特殊的玩耍方式,写出了“脚下软绵绵”,心里“舒服极了”的快感。

(4)我们和往常一样来到杉树林,高兴地玩了起来,有的堆雪人,有的掷雪球,空中回荡着喊叫声、打闹声……

“高兴”“有的……有的……”“回荡”写出了杉树林使我们的冬天生活也丰富多彩,给我们带来了欢乐。

7.单元重点及位置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选文都反映了童年生活。单元训练重点是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的含义,在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把这种感受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现出来。

二、学情分析

《快乐的杉树林》一文,叙述清楚,语言生动,充满童趣,学生有阅读的兴趣。文本内容在理解方面没有难度,很容易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因而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感受到杉树林给作者的童年带来的快乐。但作者是如何把杉树林带给自己的快乐有序而生动地写出来的呢?学生在阅读时是容易忽略的。从关注表达的角度看,如何围绕中心有顺序地描写,这一课是很好的范例。综观全文,紧扣“快乐”一词,总—分—总的写法使文章层次清楚,值得借鉴。2~5小节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先写杉树林的景色,再写孩子们的活动,叙述与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式也值得学习。课文描写四季景色的句子写得非常优美,可引导学生记诵。“把句子写具体”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这一课,作者描写秋天杉树林更新换貌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不仅比喻得准确,比喻得具体,还比喻得有美感。课后安排了练习,照样子把比喻句补充完整,引导学生模仿例句达到训练要求。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紧扣“快乐的杉树林”,按照“总起—分述—总结”的结构进行谋篇布局的方法,知道在分述部分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先写杉树林的景色,再写孩子们的活动。

(2)照样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具体。

(3)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写一写快乐的校园、热闹的儿童乐园、美丽的社区……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既可以写一年四季的变化,也可以选一个季节写具体。

(4)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喜爱杉树林的感情,感受杉树林给作者带来的快乐,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现出来。

四、教学片断

1)在整体感知课文的过程中,学习课文围绕中心,有序描写的行文思路。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紧扣课题中的哪个词来写的?(圈一圈)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划一划)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句子:

我家门外有一片杉树林,它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

我家门外的杉树林给我金色的童年带来了快乐。

(2)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这两句话在课文中的位置,想想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小结:像这样的句子,我们称为“中心句”。中心句可以在文章的开头,是全文的概括和总起,也可以在文章的末尾,是全文的总结。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找到中心句,能帮助我们很快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3)默读课文的分述部分(2~5小节),思考:课文的分述部分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2~5小节的第一句,指名轮流读,提示积累描写季节更替的句子。

设计意图:围绕中心,组织材料,表达真情实感是高年级写作训练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文是很好的写作范例。整体感知时,通过三个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捕捉文章的中心,关注“总—分—总”的文章结构,了解分述部分是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的。这样的设计,既帮助学生很快地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渗透了阅读的方法,又引导学生学习了课文的写作思路。

2)在细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习围绕“快乐”先写杉树林景色变化,再写人物活动,叙述与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

(1)指名轮流读课文2~5小节,思考:课文围绕“快乐”具体写了哪些内容?第2~5小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小结:2~5小节都是先写杉树林的景色变化,再写孩子们在林间活动的情景。

(2)静心默读课文2~5小节,边读边划出能够体现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快乐的句子,并说出理由。

(3)再读课文,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快乐的。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表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感受。

①我和小伙伴一放学,就到杉树林里做游戏……因为顽皮,我们常受大人的责骂,但我们毫不在意,还是自顾自地荡秋千玩……当然,我们也吃过苦头。摔一下,屁股就会疼上两三天,但过后还是照样地荡秋千,毫不在乎。

(从“一……就……”可以看出孩子们多么喜爱杉树林。这几句看起来是写“吃尽了苦头”,其实是写孩子们在杉树的枝干上荡秋千的快乐。作者一连用了两个转折句,两个近义词“毫不在意”“毫不在乎”,强调了虽然荡秋千常受大人责骂,也会吃苦头,但是孩子们尽情玩耍,乐在其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从春天杉树叶的生长过程和孩子们喜欢到杉树林做游戏、荡秋千两方面写出杉树林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

(朗读指导:带着欣喜的心情读)

②这时,杉树林可是一个极好的避暑“胜地”。当然这里是我们的天下喽!我们不约而同地带着椅子、板凳到山树林里避暑。

(理解“胜地”“不约而同”的意思。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是从盛夏酷暑难当,而杉树林是“极好的避暑‘胜地’”和杉树林是“我们的天下”两个方面写出杉树林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

(朗读指导:读出欢快的语气)

③第4小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从杉树林的美丽景色和孩子们在杉树林的愉快活动两方面写出杉树林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

(联系上下文理解“更新换貌”。理解两个比喻句,不仅比喻得准确,而且比喻得具体,比喻出了美感。联系上下文体会比喻句的作用。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A.下雪了,四周一片白,_____ 。B.春天到了,公园里满眼都是绿的,_____。)

(朗读指导:语速稍慢,音量稍轻,表现幽雅而柔和的秋景之美。)

④第5小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从大地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和孩子们嬉戏打闹两个方面写出杉树林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

(联系上下文理解“粉妆玉砌”,朗读指导:读出欢快的语气)

(4)小结:2~5小节,作者通过对杉树林不同季节美丽景色以及孩子们在杉树林里愉快活动两个方面的生动描写,使我们体会到了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3)齐读课文,思考:去掉开头与结尾和原文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体会“总—分—总”写法的表达效果。

设计意图:深入学文时,多次阅读,层层深入,学习表达方法及语言运用的特点。先通过指名轮流读,了解课文围绕“快乐”具体写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发现第2~5小节在写法上的相似之处:围绕“快乐”先写杉树林景色变化,再写人物活动,叙述与描写相结合。再通过静心默读,引导学生关注写出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快乐的句子,品味关键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快乐的,了解语言运用上的特点。通过对语言文字和写作方法的学习,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喜爱杉树林的感情,感受杉树林给作者带来的快乐。然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最后,通过比较,在总结提升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

五、联系生活实际,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运用课文谋篇布局的方法,表达真情实感

1)同学们的金色童年也有许多美好的记忆,也许是快乐的校园,也许是热闹的儿童乐园,也许是美丽的社区。想一想,选一件你印象最深的事情或活动场景,先说给同学们听,课后我们再写下来。

2)提示方法,明确要求:学习课文谋篇布局、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先描写一下环境或者景色,再说出在此处发生的事或是活动情景。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写作能力可以写一年四季的变化,也可以选一个季节写具体。注意景物描写与事件或活动场景要有一定的联系。

3)同桌交流。

4)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学习写作方法,并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练习写作。在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考虑到学生写作能力的差异,设计分层练笔内容,调动学生表达的积极性。

前后照应 体会情感——《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解读与设计

(上教版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

【课文解读】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属书信体文章,是中国北京二中的学生雷利于1996年11月8日写给当时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1994年,雷利的爸爸雷润民作为联合国的军事观察员赴伊拉克——科威特,不幸在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这是真人真事,信也写得情真意切,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起来催人泪下。它用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联系起来,引起读者的共鸣,表达了中国少年的正义感和爱好和平的愿望。

这封信文字精练,结构严谨,逻辑性强。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的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我们虽然没有见过面,我和妈妈却接到过您的问候。两年以前,我亲爱的爸爸作为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的任务时壮烈牺牲,您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赞扬他是“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对此,我和妈妈向您表示深深的谢意。(雷利在信中引用了加利先生对爸爸的评价,“卓越”一词是指非常优秀,超出一般。加利的高度评价说明爸爸是个非常优秀的维和战士,他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

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注视着我和妈妈的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雷利向加利先生饱含深情地讲述了爸爸牺牲后全家人悲痛欲绝的情形。“沉浸”“巨大悲痛”“至今忘不了”等词流露出雷利失去父亲后的悲痛及对父亲的缅怀之情。从爸爸深情的目光可以看出他深爱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维和部队士兵均统一着蓝色盔帽或蓝色贝雷帽,上有联合国英文缩写“UN”,臂章缀有“地球与橄榄枝”图案,亦称“蓝盔”部队,蓝色象征和平。从爸爸临行前对雷利说的话中可以看出爸爸对这次去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充满信心,送给儿子一顶“蓝盔”,是希望儿子也能热爱和平,表达了他对和平的希冀与向往。)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家人期盼爸爸顺利完成维和任务平安归来,带着最美的鲜花来迎接,表达了家人对爸爸的崇高敬意。)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如约”与上文的“相约”呼应,“现在……但……;如约……却……”接连两个转折句,用血的事实,痛斥了战争的罪恶,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也表达了雷利的丧父之痛。课文中前后呼应的地方还有几处,比如:时间上的前后照应,“两年以前……”和“两年多来……”;写“蓝盔”的句子前后照应:“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

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从血染的征衣及浸满血的手表这两处细节描写,看出爸爸以身殉职,牺牲壮烈,同时也表达了雷利痛失爸爸后极其悲痛的心情。)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爸爸”仿佛在呼唤什么?联系上下文便可清楚地知道,“爸爸”在呼唤和平,在呼唤人们捍卫和平。英雄牺牲时仍不忘和平,这一细节描写以及下文运用的排比的修辞手法,即连用四个“……听见了……”,更加强烈地深刻地表达了爸爸以及我们对和平充满渴望。)

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从“精通”“出色”及“更大”可以看出,爸爸是一个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就是这样一位原本可以对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人才却被战争夺去了生命,“本来应该”“却”这几个词,表露了作者的悲愤和惋惜之情。)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联系上句,作者先抑后扬,在悲愤之余,作者为拥有这样一位维护世界和平的勇士父亲而感到无比自豪和崇敬。)

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联系上文,爸爸为了维护和平壮烈牺牲,他死得光荣,死得伟大。然而,他死不瞑目,因为世界还有战争,世界还不太平。“但是”一词使得笔锋一转,引出了下文作者发出的呼声以及为什么呼吁。这里的51年要从落款处的日期算起。)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和平之花”指的就是“和平”;“娇嫩的‘和平之花’”,意思是说,和平很容易受破坏。这句话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即中国的孩子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一些国家或地区因为战争导致那里的孩子们时刻受到战争的威胁。只要有局部的战争存在,整个世界就难保太平。只要有罪恶的子弹存在,这“和平之花”虽然美丽,却容易被摧残。所以,和平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捍卫。)我们一定要像爸爸那样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作者坚定地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

敬爱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最后,作者代表全家、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向加利先生、向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发出了内心的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爸爸,全社会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渴望和平的强烈情感。他想让全世界的人们都知道,和平对人类是多么的重要,从而唤醒全人类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这句话饱含着一个失去亲人的孩子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中国孩子向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心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以“呼声”起首,以“悲愤”贯之,以“渴盼”作结。全文落点在“呼声”,“呼声”承载的“惋惜”“悲痛”“愤恨”“渴盼”等情感意向如一红线贯穿全文始终。这篇课文所叙述的事情,是学生不甚了解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通过反复地读,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信中所叙述的事件,关注前后呼应的语句,细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呼声、卓越、如约等。

(2)了解写文章要前后照应,能找出课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学写排比句。

(3)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段落。

(4)通过学习课文,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初步感知全文

1)同学们,当我们在和平的环境中享受着安宁、幸福的生活时,你可曾想到还有许多孩子因为战争,正挣扎在死亡线上;你可曾想到有许多人因为战争,而家破人亡,无家可归。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被战争夺去了父亲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听一听他的呼声。

2)出示课题,指名读。

3)解题,理解“呼声。”

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这个中国孩子指的是谁?他的身份?(板书:雷利)“呼声”是什么意思?请结合初读课文的理解来选择。

A.呼喊的声音。

B.心声(发自内心的声音)。

C.呼吁。

区别“呼吁”与“呼声”。

4)这篇课文的文体与以往不同,是一封信。(板书:信)请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这封信是雷利在什么时候写给谁的?他在信中向谁发出了怎样的呼声?找到那句话划下来。

(1)根据第一问的回答,板书:加利,联合国秘书长,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复习书信格式。

(2)借助注释了解联合国。

(3)雷利在信中向谁发出了怎样的呼声?(板书:要和平不要战争)

5)根据板书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细读课文,感悟形象,体会感情

过渡:一个普通的中学生为什么要向国际社会发出这样的呼声呢?(板书:?)让我们静心阅读这封信,透过真挚的语言去感受雷利在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

1)交流对爸爸的认识。

(1)雷利在信中缅怀了在执行维护和平的任务时壮烈牺牲的爸爸,他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默读课文的1~5小节,从爸爸的言行及别人对他的评价中去感悟。用横线划出有关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用概括性的词语标注在旁边。

交流:雷利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读懂的?(预设)

①他是一名卓越的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的行动中壮烈牺牲了。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一名卓越的观察员、一位保卫和平的勇士

正音、理解“卓越”: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出示介绍)联合国军事观察员:是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一部分,来自联合国各成员国。联合国军事观察员除具备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外,还必须熟练掌握外语(主要是英语)和驾驶技术。军事观察员的主要任务是监督冲突各方对停火协议的遵守情况。由于在执行任务时不能携带武器,因此军事观察员随时会面临一定危险。(请一名学生读)

指导朗读:雷利的爸爸在执行维和任务时,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和平,他不愧是卓越的观察员。如果你是加利先生,会怎样当众赞扬他。

②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鲜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

——一位热爱和平,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指导朗读:一个热爱和平,并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和平的父亲令雷利敬佩,读出敬佩之情。

③爸爸临上飞机前注视着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还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一个爱妻子、爱孩子的好丈夫、好爸爸

理解“深情”:深情的目光是包含着深厚的爱意的目光。

质疑:为什么送蓝盔?读读,想想,交流。

(出示介绍)联合国维和部队是一支跨国界的特种部队,活跃于国际上有冲突的地区。维和部队士兵必须统一戴蓝色盔帽或蓝色贝雷帽(蓝色象征和平),上有联合国英文缩写“UN”,臂章缀有“地球与橄榄枝”图案,所以也称“蓝盔”部队。

④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

一个知识渊博,很有才华的人。(读出自豪的感情。)

引读:雷利的父亲如此优秀,他是一位用生命捍卫和平的勇士,加利曾赞扬他,赞美地读——(出示:一名卓越的——);在众人的心目中,他才华横溢,自豪地读——(出示:我的爸爸——);在儿子的眼中,他更是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饱含深情地读——(出示:两年多来,我至今都忘不了——)。(一位优秀的父亲,就这样被残酷的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

2)学习前后呼应的句子、排比句,体会悲痛、惋惜的心情。

(1)学习前后呼应的句子。

出示: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

①“如约”是什么意思?(按照约定)

②我们和爸爸之间有什么约定?在上文中找到这句话。

③小结:一篇文章中,前面写到的,后面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这种写作手法叫作“前后呼应”(板书:前后呼应)。前后呼应可以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更加深刻。在文中还有前后呼应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根据回答出示句子)

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

(2)体会悲痛、惋惜的心情。

①(师生合作读)师读上文中的句子,生读下文与之呼应的句子。注意下文中表示转折的词语,体会雷利去迎接爸爸时的心情。

根据回答,板书:悲痛、惋惜。

②想象说话:

我与爸爸相约,等他凯旋归来后 _____ ,可现在_____。

③指导朗读:从此,我们将再也无法注视爸爸那深情的目光,再也无法和爸爸亲密交谈了,再也无法兑现我们的约定。望着爸爸的灵柩,雷利和妈妈伤心欲绝。指名读相关语句。

(3)学习排比句,体会渴望和平的感情。

(引读)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那是来自爸爸心底的呼唤,这呼唤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这里一连用了四个结构相似的短句“谁听见了”,反复使用“听见了”,似乎显得重复,如果删去似乎语句简洁,意思也是清楚的。想一想:为什么作者不删去。(交流)

小结:你们读懂了课文,这是爸爸的心声,是雷利的心声,也是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共同的心声。像这样内容相关,结构相似,有三次或三次以上的词语反复使用的句子,我们称它排比句,这是一种修辞手法。(板书:排比)雷利用排比句加强了语言气势,充分表达了渴望和平的强烈愿望。让我们通过朗读把雷利的心愿,我们的心愿表达出来。(师生合作读)

(4)认识当今世界和平环境,体会悲愤的感情。

①雷利的父亲已经牺牲了,他已经永远地失去了爸爸,为什么他还要呼唤和平呢?到文中找找有关句子。

②多媒体演示二战后世界发生战争的相关图片和数据。

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和数据,我发现你们的表情变得凝重了,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想说什么?(交流)

③小结:战争,带给人们的是血,是泪,是生命的逝去,是家园的毁坏,是无尽的痛苦!雷利在痛失父亲的同时对战争也充满了憎恶,请你们把“悲痛”的“痛”换一个字,更贴切地形容雷利当时的心情。可以换什么字?(板书:悲愤)

(5)指导朗读最后一小节,再次体会渴盼和平的情感。

爸爸未完成的事业,希望我们能继续下去。为了实现爸爸的美好愿望,雷利通过加利先生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指板书)这是小作者发自肺腑的呼声,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板书:渴望)

①出示句子,引读:

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

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

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爸爸,

全社会应该一致行动起来,

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②小结: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每一个家庭都不再因战争失去亲人,让世界成为充满阳光和爱的人类家园,这只是雷利的呼声吗? 这是——中国孩子的呼声,这只是——中国孩子的呼声吗?这是——全世界孩子的呼声,这只是——全世界孩子的呼声吗?这是——全世界人民的呼声!是的,这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呼声。

3.回归整体

1)师:我们读懂了雷利的呼声,现在谁能看着板书说说,雷利为什么要通过加利先生向国际社会发出这样的呼声?(自己先准备,注意黑板上的词给你的是提示,要适当加上自己的语言,把句子说连贯。)

2)交流。

3)我们真诚的期盼(齐读)——让和平永驻人间,让世界充满爱!

4.续写小诗

可能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是能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让我们放飞心中的和平鸽吧!请同学们续写小诗,把最重要的一个“为了”放在最后。(《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起)

放飞

在我的心中,

藏着一只和平鸽。

我想把它放飞到,

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它会对着蓝天呼喊:

为了( ),

为了( ),

为了( ),

( )!

板书:

(此课于2008年在上海市于漪语文德育实训基地教学研讨活动中展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