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语言的运用原则

语言的运用原则

时间:2022-05-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多数情况下,语言合乎语法的就是合乎逻辑的;有时候语言符合语法规则,但不一定符合逻辑。要使句子在语意上相连贯,还须注意与语意相称、相承、相关的语气的运用。

二、语言的运用原则

文章的体裁多种多样,文章的内容更是包罗万象,但不管写作主体用什么样的体裁,也不管写作主体写什么内容,语言都应该通顺、准确、简洁、生动。

(一)通顺

所谓通顺,是指合乎语法和逻辑,没有语法和逻辑上的错误,语意连贯。

1.语法通顺

语法是按照社会约定俗成的原则总结出来的用词造句的规则。词法和句法都是语法。说一句话,主、谓、宾、定、状、补,各种句子成分,该有的都有,不能残缺不全;该放在什么位置就放在什么位置,不能随意搭配;该按什么顺序就按什么顺序,不能颠三倒四;复句间的关联词语,要搭配得当,不能互相脱节;句式要清爽明了,不能杂糅和纠缠。例如:

①家大业大,要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②绚丽的朝阳,灿烂地放射出万道光芒。

③傍晚的时候,张大爷在去林场的路上,突然有个人迎面走来。

④这班学生,在上课时,一般来说,大家都能遵守课堂纪律

⑤粗言滥语不是影响同志间的团结,而是败坏社会风气。

⑥鲁迅具有坚忍不拔的战斗精神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很明显,例①的“开支”可以“节省”,“浪费”不能节省,只能“杜绝”。属搭配不当,应改为“要节省不必要的开支,杜绝浪费”。例②的“灿烂”是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了,属语序不妥,应改为“放射出万道灿烂的光芒”。例③“张大爷在去林场的路上”怎么样?没有交代,缺谓语,应改为“张大爷在去林场的路上走着,突然……”。例④“这班学生”是主语,在谓语句里又出现了主语“大家”,属成分多余,应删除“大家”。例⑤关联词语用得不当,应改为“不但……而且……”就通顺了。例⑥把“鲁迅坚忍不拔的战斗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或“具有坚忍不拔的战斗精神的鲁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套在一起了,属句式杂糅与纠缠,可改为复句:“鲁迅具有坚忍不拔的战斗精神,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当然,有时候有些语言初看不合乎语法,句子成分不全,甚至仅有一个词,但从一定的语言环境来看,它也能结合上下文来完成表达任务,这也算是通顺的语言。例如《荷花淀》中写水生夫妻的对话,少的只有一个“嗯”字,但并不因为其少而影响句子的丰富的内涵。语法上讲的独词句和非主谓句,都需要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辨析、理解。

2.逻辑通顺

合乎逻辑,就是符合人们思维的规律,符合事物的情理,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有据。前后要有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整篇文章、一段话、一句话,都要考虑是否合乎逻辑的问题。多数情况下,语言合乎语法的就是合乎逻辑的;有时候语言符合语法规则,但不一定符合逻辑。既合语法又和逻辑,才算是通顺。例如:

①他的见解,和明代公安派关于诗与时代的关系的见解,基本上是完全一致的。

②我们决不能让资产阶级和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自由泛滥。

③看现在的天气,我敢肯定,今天下午可能要下雨。

④校园里,到处可以看见沉思的身影和朗朗的读书声。

⑤复方灵芝片主治喘息、气管炎、神经衰弱、心力衰竭、贫血、健胃强壮、消化不良、年久胃病

⑥老王喜欢栽培奇花异草和珍木良禽。

这五句话都有逻辑错误。例①的“基本上”同“完全”相矛盾,删掉“完全”才说得通。例②的“资产阶级”包括在“剥削阶级”之中,是从属关系,不是并列关系。在“剥削阶级”前加上定语“其他”,才合逻辑。例③既说“肯定”,又说“可能”,前后矛盾,两者删其一。例④动宾搭配违反常理。“身影”可以看见,“读书声”只能听得见。例⑤是说复方灵芝片主治什么病,中间突然插入讲药物功能的“健胃强壮”,不合逻辑,应删除。例⑥“良禽”可以饲养却不可“栽培”,写出“栽培良禽”就不合乎事理了。

3.语意连贯

颠三倒四、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上气不接下气等,都是用来指责文章中句与句不相连贯的同义语。文章,是一句连一句写出来的,它的每个段落,包容的是一串在语意上相连贯的句子。而要使句子在语意上相连贯,除合乎语法和逻辑外,还须围绕一定的中心组织句子。例如:

“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远去了,终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之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着周总理回来。”(《十里长街送总理》)

这里五个句子,全围绕着“灵车牵动人心”这一中心写的,句子中灵车的“前进”、“远去”、“消失”与千万人的“追着”、“希望”、“面向”、“站着”、“等待”是紧紧相连、丝丝入扣的。

要使句子在语意上相连贯,须按一定的顺序组织句子。或以时间为序,或以空间为序,或以动作为序,或以问题的主次为序,或以原因与结果、整体与部分、正面与反面等对应关系为序。要使句子在语意上相连贯,还须注意与语意相称、相承、相关的语气的运用。相称是指语气须以语意的刚柔、强弱、轻重为转移;相承是指语气须体现语意的连续性,或者如潺潺溪流,或者如汩汩泉涌;相关是指语气须借助一定的关联词语而把语意的推进、连接、转换等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例如:

“骄傲的毛病谁都容易犯,除非圣人或傻子。那块被雕成英雄像的石头既不是圣人,又不是傻子,只是一块石头,看见人们这样尊敬他,当然就禁不住要骄傲了。”(《古代英雄的石像》)

从语意上看,在第一句中,“谁都”与“除非”相关;第二句中,“既”与“又”相关,“只是”与“当然”相关。有了这些起关联作用的词和由它们所连接的语句,我们念诵起来,就可以用一定的语气传达出寓言作者所欲表达的意思,而那“石像”的“禁不住要骄傲”也可如刘大魁说的“于音节中见之”了。

(二)准确

语言艺术是令人费解的谜,恰似音乐中的七个音阶,千变万化的组合,可以构成美丽无穷的艺术世界。尽管万千词语可以供创作主体调遣,但在语义表达的准确性上,却有一条严峻的法则:下笔如铸。就是要根据具体事物、具体情况,准确地使用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恰当地表现出其独特的性质、神态、形态、情感等。准确不准确,是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和它要表达的内容来讲的,语言准确主要在于用词准确和造句准确。

1.用词准确

法国作家莫泊桑在《读“小说”》一书中说:“不论一个作家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词可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要使对象的性质鲜明,因此就得去寻找,直到找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形容词,而决不要满足‘差不多’,决不要利用蒙混的手法,即使是高明的蒙混的手法,不要利用语言上的诙谐来避免上述的困难。”请注意莫泊桑说的是“一个词”,而没有第二个词,在语言准确性上,挑选词语确乎达到了异常严格的程度。好的文章,用词应该是准确用上“这个词”的文章。例如:

我们认为,美国的这些侵略行动应该被制止,亚洲的平和应该得到保证,亚洲各国的独立和主权应该得到尊重,亚洲人民的民主权利和自由应该得到保障,对亚洲各国的内政的干涉应该得到停止,在亚洲各国的外国军事基地应该撤除,驻在亚洲各国的外国军队应该撤退,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应该防止,一切经济封锁和限制应该取消。(周恩来外长在1954年4月28日日内瓦会议上的发言)

这段话一共9句,分别讲了9种情况,用了9个动词表述了9中做法。制止、保证、尊重、保障、停止、撤除、撤退、防止和取消,都用得极为准确。

用词准确,要特别主要以下几点:

(1)注意词的细微差别。要仔细区别近义词、同义词在含义和用法上的细微差别,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词来表达特定的内容。例如,巴金的《海上日出》其中两段: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儿就出现了太阳的一小半,红是红得很,却没有光亮。这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步一步地,努力向上面升起来,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那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光亮,射得人眼睛发痛,同时附近的云也添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入云里,它的光线仍从云里透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人要分辨出何处是水,何处是天,很不容易,因为只能够看见光亮的一片。

太阳光,分别用了“光亮”、“光彩”、“光线”;写太阳放射,先后用了“射”、“透射”、“直射”;写太阳升起的过程,先后用了“升起来”、“冲破”、“跳出”、“走入”,都表达了微小的区别,用得很贴切,有变化。

(2)注意词的褒贬感情。汉语词汇除了很大一部分“中性词”外,还有一些词语是能够通过其特定的含义体现出鲜明、精妙的感情色彩的。在使用这些词语时,必须理解词义,准确分辨它们所体现的感情色彩,避免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伯子论文》(清魏际瑞著)中说:“画家丑须极丑,容不得一笔俊,俊亦不容不一笔丑,文章亦然。”该用褒扬的词就不容一个贬斥的词,应该用贬斥的词就容不得一个褒扬的词,这话说得有理。例如,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一文中几个段落:

“比去年都不如,只有五块钱!”伴着一副懊丧到无可奈何的咀脸。

……

船身浮起了好些,填没了这船那船间的空隙的菜叶和垃圾不可复见。

……

“吓!”声音很严厉,左手的食指坚强地指着,“这是中央银行的,你们不要吃官司!”

作者经过推敲,最终修改如下:

“比去年都不如,只有五块钱!”伴着一副懊丧到无可奈何的神色。

……

船身浮起了好些,填没了这船那船间的空隙的菜叶和垃圾再也看不见了。

……

“吓!”声音很严厉,左手的食指强硬地指着,“这是中央银行的,你们不要吃官司!”

作者为什么作这样的改动呢?因为此文倾注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剥削者的憎恨,用“咀脸”这个贬义词来描述农民的神态是不妥的,改为“神色”便对了;“坚强”是褒义词,用来描写剥削者的骄横也不妥,改为“强硬”便准了。另外,“不可复见”是文言词语,与《多收了三五斗》的语体色彩不协调,所以改作“再也看不见了”。

(3)注意词的搭配关系。用词要准确,还要注意词的搭配是否合乎逻辑。某报刊曾经出现了这句话:“今后本报将以它传统的风格,生动地报道国内外重要新闻、通信和文化、教育、科学等方面的信息和文章。”“报道”这个动词共管四个宾语:“新闻”、“通信”、“消息”、“文章”。“新闻”、“消息”可以报道,但“通信”、“文章”只能用“发表”;同时,“消息”和“新闻”是一回事,而“通信”只是“文章”的一种体裁。所以全句应改为:“……报道国内外重要新闻,发表有关文化、教育、科学等方面的文章。”

(4)注意词的语法特征。词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这就是词类。每类词都有它的语法特点,如名词不受副词的修饰,动词可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带宾语等。用词造句必须遵守词的语法特点,否则就会出毛病。

例如,报刊上出现过这句话:“人们兴致地走进政协大礼堂。”“兴致”是名词,不能修饰“走进”,应改为“兴致勃勃”或“高兴”、“兴奋”。

(5)区分词的使用范围。不同的词语有时候适用于不同的对象,写作时要善于选用概念范围适中的词语,以避免词语所该表达的概念范围过大或过小;不大不小,才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现实。

例如,“这张全区党员登记表上的34同志,除去老赵和黄淑英同志以外,除去叛徒黄有才以外,其余的都在这里。”(《党员登记表》)这段话是区委书记在全区党员大会上说的。“三十四位同志”怎能包括叛徒在内呢?改为“三十四个人”就准确了。

2.造句准确

是指文章中的句子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造句准确除指句子要合乎语法、合乎逻辑外,这里重点要谈谈选择恰当的句式表达内容问题。句子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之分。运用什么句式,也直接影响到表情达意的准确性。表达同样的内容,运用的句式不同,意味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看你听课的样子”和“看你这种听课的样子!”前一句是陈述句,有点批评的意味;后一句是感叹句,批评的意味大为加重。再如,“你明天来”和“明天一定要来啊!”前一句是陈述句,比较平淡。后一句是祈使句,表现出真挚的意味。此外,还有句式排列、句式组合、肯定句式与否定句式、口语句式与书面句式等,都属于句式运用的范畴。选择什么样的句式,都与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相关。

严格地说,我们不能说哪种句式最好,只能说在表达某一特定内容时用哪一种句式比较好。如报告的时候,心平气和地说“学好专业知识能更好地适应工作”,意思是清楚的;要是在辩论,为了反驳对方的意见,就可以用反问句说“学好专业知识怎么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呢?”显示这句话有强烈的针对性。又如,在多数情况下,用肯定句式,在某种情况下却故意用否定句式。例如《纪念白求恩》中的一段话:

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这段话中的“没有一个不……”和“无不……”都是双重否定的句式。双重否定,就是充分地肯定,增强了语气,也流露出了作者敬佩之情,确切地表达了作者的原意。

(三)简洁

通顺是运用语言的最低要求,准确则是运用语言的最基本的要求,在准确的基础上,语言还要求简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就是说:写文章的本领在于意思明确,造句简洁。简洁就是用较少的文字来表达较丰富的内容,即如刘知几说的“文约而事丰”(《史通·叙事》)。一篇文章是否简洁,应从辞约和达意两方面去考虑。如果文章写得叫人读不懂,听不清,有疑问,这不能算是简洁,而是苟简。苟简同简洁不相容。例如:“扫黄打非”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一个词,现在已是妇孺皆知。而“打办”,到底是打击犯罪分子的办公室,还是既打击又惩办?叫人分不清。那么,怎样使语言简洁呢?

1.剪裁浮词

是指把多余的词语删去,这是使语言简洁的一条重要途径。大多数情况下,多数创作主体写出来的文章语言啰唆冗长、拖泥带水,明明用一个词可以表达的却用了两个三个;明明一句话可以说清楚的却用了两句三句,这就是语言中的水分。要使语言简洁,就必须把这种水分挤掉,或如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所说:“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例如,据说俄国有个编辑奥里明斯基,他给人家改文章,总要毫不客气地把多余的词语删掉,有人攻击他,说经他修改的稿子只剩下标点了,这话有些夸张。为了说明他的做法对,他举了个语言不简洁的例子:“在游行的地方,曾来了地方警察,拘捕了8个游行的人。”他认为这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只要用“8个被捕”四个字就说清楚了,后面的可以统统删掉。又如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记了这样一则故事:有天早晨,散文家穆修和张景一同上朝,在朝门之外等候时闲着无事,便讨论起文章作法。正在这时,他们看到有一匹惊马飞奔过街,踩死了一只躲避不及的黄狗。张景说道,我们刚才谈的全是理论,谁也说服不了谁。还不如各自用文字把眼前这件事记下来,看谁写得好。穆修表示同意。于是两个人聚精会神思索起来。不一会儿,穆修慢声诵道:“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这时张景也想好了,他念道:“有犬死奔马之下。”两人都认为自己写的简练。显然,穆修记叙稍嫌啰唆,张景记叙又显得别扭,所以沈括在记下这场争论时,改为“奔马践死一犬”,既简洁又自然,确实高人一筹。

2.锤炼语言

指提取精粹的词语。这一点,历代名家为我们提供了范例。如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一字未安,绕室终日”、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皮日休“百练成字,千炼成句”、顾文炜“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语言的锤炼需费心劳神。清代著名文人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说:“诗家好作奇句警语,必千锤百炼而后能成。”这就道出了精美语言、一流语言的产生,必下苦功锤炼不可。

例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五改其字,一是“到”,二是“过”,三是“入”,四是“满”。“到”字状行动终达之貌,故比不上“过”字爽利。“过”虽爽利而终归“一拂而过”,当然比不上“入”字深化、贴切。“入”字不够清亮,更比不上“满”字丰盈。“满”则满矣,唯不够生色传神。最后,才在字词的宝藏中炼出了一个绝妙的字——绿,“绿”字有何妙呢?“绿”是春风的行踪,是江南的神韵,是生命的颜色。

需要强调的是写文章有时为了达到某种修辞效果,故意重复某些词、句、段,这是修辞上的反复,不是不简练。例如,鲁迅《秋夜》一文的开头一段:“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表面看起来有些重复,但仔细揣摩,鲁迅是从生活贫乏单调来写这两株枣树的存在,为下文抒情作铺垫,而且又有声律。适当运用成语、谚语和歇后语,尽量少用修饰成分,少用欧化的长句式,都是使语言简洁的方法。

(四)生动

生动是在准确、简洁的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生动就是语言活泼、形象、优美、感染力强;就是清新活泼,有独创性,虎虎有生气,有一股感人的力量,而且读者喜闻乐见。生动的语言主要体现在:

1.饱含感情

用自己的话写自己有真切体会的东西,说话动情,语言自然比较生动;冷冰冰的语言就容易死板。强烈的感情要通过适当的语言才能表达出来。为了表达感情,标点符号可适当运用问号和感叹号;词语要适当运用语气助词“啊”、“吗”、“吧”,句式要适当运用排比句、反问句和感叹句。例如:

好个“友邦人士!”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交通,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统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鲁迅《“友邦惊诧”论》)

这里,作者用排比的句式,历数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用不惊诧和惊诧的强烈对比,揭露了“友邦人士”的反动面目,戳穿了他们“惊诧”的实质。“好个‘友邦人士’”和“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两句反语,“是些什么东西!”一个惊叹句,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无比憎恨和严厉谴责的满腔义愤。

2.具体形象

文艺作品需要有具体形象的语言,因为它主要依靠形象来说话,并要使人感动,因此,语言的具体形象就显得特别重要。例如,高风的《金黄的大斗笠》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起来的一道道浪头。一个浑身只有一条短裤的男孩子,挥着一根树枝,树枝挂满绿叶,歌谣般亲切、柔和。他看管着一头雪白的小山羊,小山羊在田埂上悠闲地啃着青草。风来啦!庄稼的叶子翻过背,闪现出一片片灰绿。小山羊的毛被梳理好,又弄乱。小男孩脸上的汗珠被吹干,换上调皮的笑意。”这段文字中,作者用拟人手法写乌云、风和小山羊,赋予它们人的灵性、人的情感;又用比喻手法写庄稼,使之有色彩,有动态,给人以生动形象的美感。

议论文虽然侧重议论、说明,但并不排斥语言的形象化,相反,如果能适当运用一些具体形象的语言,会使文章增色,增强宣传效果。例如,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这篇政论文中,有一段写得很生动、风趣:“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司徒雷登看见了什么呢?……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走路。”这段文字,运用了描写手法,还运用了口语“老爷”、“捞一把”、“挟起皮包”和古语“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茕茕孑立,意为孤孤单单;形影相吊,意为只有自己身体和影子相伴相慰。此语出自晋代李密《陈情表》)等。文章入木三分地把司徒雷登沮丧的样子表现出来了。

3.新鲜活泼

毛泽东在《〈中国工人〉发刊词》中曾经对报纸提出这样的要求:“多载些生动的文字,切忌死板、老套,令人看不懂,没味道,不起劲。”他还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提倡“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就要求我们有新鲜活泼的语言,使文章增强可读性。新鲜活泼的语言至少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语汇丰富。古往今来的许多语言大师,他们创造性地运用祖国语言,在自己作品中使用的词语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新鲜活泼。比如杜甫的上千首诗中,很少看到重复的词句。再如《红楼梦》的语汇丰富是举世公认的,仅以书中运用民间俗语来说,已达到惊人地步。如用“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来点明凤姐的性格特点。又如秦可卿对凤姐说的那段话:

你如何连两句俗话也不晓得!常有“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亦将百载,一旦倘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话,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

在这段话里用了那么多民间俗语,而这些俗语又是多么生动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某些规律。另外,像“天下老鸦一般黑”、“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等带有哲理性的俗语在书中的运用也恰到好处,给人以极其新鲜的感受。

(2)句式多样。写文章不但要选择恰当的句式以准确地表达内容,使感情、色彩、语气、味道与内容表里相称,而且还要多样化地运用各种句式,使语言不呆板老套。凡事变则活,不变则死。一篇文章总用一种句式,就显得平板,交错地用多种句式,就比较生动活泼。例如《战国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其中有三“问”三“答”,句式都不完全一样:

细细品味,这三“问”三“答”在程度、语气、情绪上都有细微差别。这种变换的句式,在形式上避免了单调、重复,读起来错落有致,语言自然显得生动有活气了。

(3)修辞新颖。修辞方式人人都会用,但要用得好却并不容易。这就要求写作主体匠心独运,创造性地运用比喻、比拟、借代、对偶等辞格。

例如,《红楼梦》中很多地方用生动而新颖的比喻来刻画人物性格。如晴雯“是块爆炭”,袭人“是没嘴的葫芦”,李纨“竟如槁木死灰一般”,迎春“浑名叫二木头,戳一针也不知叫嗳哟一声”,探春“浑名是玫瑰花”,“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只是有刺戳手”。这些浅近而贴切的比喻,把每个人的性格特征揭示出来了,既恰当又新鲜。

修辞方式不但在文艺作品中广泛使用,而且在其他文体中也经常使用。例如论说文,为了使说理形象、易懂,我国古代文章家常常采用比喻的方式,“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唐代大文章家韩愈著文,善取《六经》、《孟子》,运用比喻的技巧相当巧妙。他的《获麟解》和《马说》通篇用比喻,几乎全文都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取代了一般论说文的说理。他虽然没有用一句话点破麒麟和千里马的寓意,而读者却能深入领会文章的主旨,并受到感染。这两篇同是托物寓意,写的都是封建时代埋没和摧残人才的现象,但中心论点各不相同。前者针对人们判断麒麟为“祥物”与“不祥物”的具体情况,着重从逻辑推理上证明一般人不识“麟”,只有圣人才识“麟”,重用“麟”。如果没有圣人,有才华的人只是被看成怪物,“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后者抓住“知”马和“不知”马的矛盾,集中描绘出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最后,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对封建当政者“其真不知马也”的愤怒谴责。这样写,能把抽象的道理讲得具体、生动。

(4)和谐匀称。古人评文,要求“玲珑如震玉”、“珠圆玉润”,指的就是语句的和谐匀称。和谐匀称是就语言形式方面而言的,好文章不但内容好,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所谓“适于口而顺于耳”。其声音、节奏和韵律能给人一种或悠长、或铿锵、或舒缓、或急切、或轻盈的情感律动。例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的一段更具有典型性:“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曲折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这段文字节奏明快,韵味悠长。

节奏和声韵的突出与加强需要借助多种表达手法和修辞手段,如对偶修辞能使结构整齐、音韵和谐,排比修辞能加强节奏、增强气势,叠音词和联绵词的恰当运用能给人一种舒缓、朦胧形象的表音效果,倒装句的使用在古诗词中使用频繁的主要原因就是造成合乎平仄、产生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

(5)运用口语。群众口头语言,是表现现实生活的,是生动有力的。口语化是语言新鲜活泼的一个重要因素,鲁迅在《人生识字糊涂始》中说:“倘要明白,我以为第一是作者先把似识而非识的字放弃,从活人的嘴上,采取有生命的词儿,搬到纸上来;也就是学学孩子,只说些自己的确能懂的话。”例如,刘云山的《夜宿车马店》中的一段话:

车马店的老炊事员周二旦一边动着菜刀,一边乐呵呵地说:“俺在店里干了十多年,天天跟庄户人打交道。过去庄户人眉头上挽着疙瘩,如今,个个膘得脸上放光。那些年住店的,多数人拿的是红(高粱)黄(玉米)面窝头,舀两碗开水就着吃;现在可不一般了,拿着白面馒头还嫌不顺口,还要到街上买块豆腐割斤肉,打二两白干。人家就图那个美气哩!”“那算啥美气!”坐在菜案旁的一位贾满贵的瘦高个老汉有点不服气地说:“上一次进城来卖公粮,俺把儿媳妇、小孙孙、老姑娘一齐拉了来,饭馆里的烧卖、馅饼、锅盔,娃娃们想吃的都尝遍了。服务员一算账,俺一次掏他十几块。俺今年一家打了1万斤粮食,8000斤油料,光卖给国家的粮食、油料就是1万斤,进钱3500块,那场面才叫美气哩!”

这段话,无论是作者的叙述语言,还是老炊事员和瘦高个子老汉的话,全是口语,充满生活气息。我们看过一遍,就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分享到他们丰收后的欢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