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言的理解

语言的理解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言的理解比较语言的记忆而言要更为复杂。当然,语言的理解是建立在语言的记忆基础之上的语言加工行为,没有一定的语言材料的记忆为基础,是不可能有语言的理解的。了解和认识语言理解上的一些现象和规律,可以为外语教学实践提供很好的理论借鉴。
语言的理解_外语教学心理学

第四节 语言的理解

语言的理解是涉及人们对语言进行处理加工的另一种心理行为过程。语言的理解比较语言的记忆而言要更为复杂。当然,语言的理解是建立在语言的记忆基础之上的语言加工行为,没有一定的语言材料的记忆为基础,是不可能有语言的理解的。

语言的理解可以分为词汇的理解、句子的理解(comprehension ofsentence)、话语(discourse/text)的理解。了解和认识语言理解上的一些现象和规律,可以为外语教学实践提供很好的理论借鉴。

一、词汇理解

词汇理解是整个语言理解中极其重要的部分。词汇理解是语言信息理解的第一步。在相当程度上,语句的意思由语句中词汇的意思决定的。对句子中词汇的语义和特性的认知对确定句子的句法结构以及整个句子的语义提供信息支持。例如,词的词性、结构变化、用途等的理解都有助于整个句子语义的理解。

1.词汇理解的研究和理论

在词汇的听力理解上,人们提出了词汇理解的集群理论(Cohort theory)。根据该理论,人们在听别人说话时,从一开始就缩小词汇的可能性的范围,如他们听到的第一个语音被识别时,于是就排除了其他的发音,一旦第二个音被识别后,继而又排除了第二个其他的发音,以此类推,当其他所有的发音都被排除,最后确定了一种可能性,即一个明确的词汇被确定下来。

词汇理解的集群理论得到大量的实验研究支持,并且,该理论还被运用到词汇的阅读理解上。在研究中,人们发现越在前面的发音对词的理解越重要。词汇的发音或首字母被遗漏,词汇的识别便变得非常困难,甚至变得不可能。而排除掉尾音和尾字母则不会造成这么难度的理解障碍

在词汇的大脑内部处理加工上,心理学家史密斯·肖本和里普斯在语言词汇的记忆处理上的网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语义验证行为的语义特征模式。该模式所揭示的实际上就是词汇进入人的大脑后如何被获得语义即被理解这一过程的(如图9-10所示)。

从该模式,我们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对词汇理解的认识:第一,对词汇的识别式理解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里,大脑需要将当前被识别的词和从大脑记忆库中能够提取出来的相应的词放在一起,然后恢复两个词的特性并确定它们总的相似性(包括定义特性和特性特征)。然后是第二阶段,进行进一步的更为实质性的定义特征比较,最后才确定识别与不识别,或理解和不理解,即得出模式中的错与真的确定。

img51

图9-10语义验证行为的语义特征模式[12]

很明显,词汇理解的语义特征模式具有人工智能心理学的影响和痕迹。在这里,人的信息加工处理被设想成像计算机信息识别的同样的加工原理的。尽管如此,这仍然为语言词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独到的视野。

2.影响词汇理解的因素

词汇的理解受制于多种因素,在这些因素中,人们发现有三种较为显著的因素影响着词汇的理解。它们是频率因素、最近因素和语境因素。

第一,频率因素。频率因素指经常被人们运用的词汇更易于被人理解。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人们对频率因素的一种解释就是,词汇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按照使用频率在大脑里进行组织的,而不仅仅是按集群理论所认为的首尾语言顺序进行组织的,另外,频率因素也与行为主义心理学中注重学习的强化的理论是一致的。

第二,最近因素。最近因素是指如果词汇在最近的一段话语或一篇文章中出现或在最近的时间里被接触到,那么,这个词汇就更容易被理解。

第三,语境因素。语境因素是指在一个语境中,某个词的前面或后面的词语或语句可以为对这个词的理解提供了一个一定的提示和帮助。例如,同样是aortu这一个词,在this is the aorta句中,如果没有其他任何参照并且在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个词的情况下,是难以可理解这个词的,然而,如果在the heart surgeon carefully cut into the wall of the right aorta句中,情况显然就不同了。这是,即便不能理解这个词的确切意思,也会至少明白它的大意,原因在于句中的heart surgeon对这个词的理解提供了帮助。另外,语境还包括非语词语境,即一个词的理解还与所被运用的时空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有一定关系。显然,词的理解是离不开一定的语境的。

3.词的歧义

在词汇理解上,有不少研究集中在词的歧义上。词汇往往有多个意思,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语义,有时候,同一个词在同一语境中也会导致不同的语义理解,这种现象叫词的歧义。

关于歧义词的理解,主要有两种理论,一种认为人们在理解词义时,词的所有意思都会被考虑到,然后再确定一个。另一种理论认为人们理解时最初只考虑一个意思。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实验来研究人们是如何处理词汇的歧义的。这个实验让人们来理解两个简单句,其中一句中有一个可能造成歧义的词。

a. After taking the right turn at the intersection.

b .After taking the left turn at the intersection .

其中,A句中right是歧义的,在句中有“正确的”和“右方向的”两种意思,而B句中的Left的意思则是明确的,研究发现,人们在理解A句要比B句的时间长一些,由此而推断出多用的时间是理解时用在了提取歧义词的多个意思上面,然后才作出确定的。

然而,也有另外的实验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理解中最初只考虑一种词义,并在寻找原因时认为是频率因素和语境因素在这里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句子的理解

对于语言理解,词汇一旦被理解后,自然就是语句的理解了。词汇具有词汇的音形义的基本特点,句子也具有诸如数、性、格、时和体方面的特性。句子与词汇属于不同的语法单位。尽管句子与词汇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句子的一些特性又是通过词汇体现出的,但是,人们在理解句子时具有不同于理解词汇的心理过程。

1.句子理解的传统理论

传统理论认为句子实际上是词的序列,因而,只要弄清了词的一些句法特性及一些关系特点,句子也就理解了。因此,传统的句子理解实际上更多地注重对词本身的理解,例如,在分析词类时注重词的分类,主词、谓词等的划分实际上也是对词的功能的描述。词类和功能有时被叫做范畴,专门用于表示名词、动词等单位的特性。

传统句子理解理论主要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

(1)名词、代词的数、性和格

数(Number)主要指名词、代词的范畴。而在有些语言如法语等,形容词和冠词也有数的变化,如:le cheval royal, les chevaux royaux。

数一般有两种:单数和复数。但在有些语言中还有第三种数,双数,如古希腊语、阿拉伯语等,甚至还有第四种数:三数,如斐济语,那么,涉及相应的词在用法上要作相应的变化。

性(gender)主要也是名词和代词的范畴。性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用法和规定,如汉语中的“他”、“她”、“它”的用法,英语中“actor”,“actress”,“hero”,“heroine”等词。当然,也有语言,如法语中的词的性与现实世界中的性别可以无任何关系,而是指名词本身的性别。格(case)是指词在句中的所处位置或词与词间的关系所构成的一个范畴。它也会导致词形的不同变化形式。在英语中,代词有三种格:主格(如I,he,she),宾格(如me,him,her)和属格(如my,his,her);名词只有两种格,通格和属格。而格在拉丁语中有六种形式:主格,谓格、宾格、属格、与格、离格。

(2)时和体

时(tense)和体(aspect)是动词的两个重要范畴,在英语的传统语法中时和体是不分的。基于拉丁语语法的时态系统,一般认为英语有16种时态,如表9-3所示。

表9-3 英语的16种时态

img52

后来,语言学家区分了时间和时,时和体,认为,时间是个通用的概念,每一种语言都能够表达,而时是个语言学概念,不同语言的时千差万别。时和体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指别的(deictic)也就是说指明的时间与说话的时间相关,而后者则不是指别的,指明的时间与说话的时间没有关系,却与叙述中描写的或暗示的另一个事件的时间有关。所以,现在一般认为有两种时:过去时与现在时。而所谓的将来时跟它们并不采用相同的表达方式。将来时不用形态学手段表达,不用动词的不同形式表达,而是采用其他的手段,如“will/shall+不定式”,“be going to +不定式”,“现在进行时”和“will/shall +不定式”等。而will、shall基本上是与can,may一样的情态动词。

完成体和未完成体之间的对立情况出现在许多斯拉夫语里面。前者指一个动作的完成,后者表示未完成的动作的持续,类似于英语中的“He wrote a book”和“He was writing a book”的用法。

(3)一致关系与支配关系

关系分析是通过对词的关系分析来理解句子。词与词的关系通常有这样两种:一致关系和支配关系。

一致关系(con cord)又叫做协同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处于一定语法关系中的词,被要求在某些范畴上保持一致的形式。例如,英语中限定词和名词应在数上保持一致。如this man,these men,a tree,two trees等;在现在时中主语的形式与动词的形式在数上是应该保持一致的,如:A car is there ,two cars are there。另外,在法语等语言中,在一致方面还有更多的要求。

支配关系(government)是指某个句法结构中某些词的形式被其他词控制或约束这种情况。它不同于一致关系,是指在某个范畴方面,由某类词决定其他词的形式的关系。例如,在英语中动词和介词后面的词要采用宾格形式,换言之,动词和介词决定和支配了它的后面代词的形式。

简言之,传统句子理解理论要求人们在理解句子时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入手达到对句子语义的理解,具体来讲,就是注重分析句子词汇的特性、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以及句子的时体来理解句子。

2.结构主义句子理解理论

结构主义句子理解理论注重对语句的结构分析来达到对句义的理解。

(1)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语言学家索诸尔认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每个符号都由两部分组成:所指(signified)(将概念)和能指(signifier)(将符号的音形体),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人们可以从一个符号与其他符号的关系中发现它的价值以帮助理解。

以此观点为出发点,索诸尔提出了两种主要的词与词之间的关系:组合(syntagmatic)关系和整合(paradigmatic)关系。

组合关系指一个单位和同一序列中的其他单位之间的关系,或与句中所有成分之间的关系。处于组合关系中的词,必须满足一些句法和语义条件。例如:

a. the boy kicked the ball

b. boy the ball kicked the

c. the ball kicked the boy

在A、B、C三句中,只有A句是个合格的句子,而B、C都不是合格的句子。句中the ball是无生命的,因而不能与行为动词kick搭配。

聚合(Paradigmatic)关系,索诸尔原来称之为联想(Assocative)关系,是指在句子结构的某个特殊位置上彼此可以相互替换的成分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在句中的成分与不在句中的成分之间的关系。例如,在语句the is smiling中,能出现在这个空位上的成分是有限制性的。动词和介词是不能出现在这个位置上的,最有可能的则是名词。而且即使是名词也有一定的限制。它得满足一定的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一个有生命名词,而不可能是“桌子”、“板凳”等无生命名词。其二,即使是有生命名词,也多是与“人类”语义成分联系在一起的有生命名词,除了在童话、诗歌、寓言等之外,也常常不是“狗”、“猪”、“鱼”等类的有生命名词。因为后面有“smiling”一词。其三,“is smile”在句中出现限制了这个词只能是单数形式。

索诸尔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分析理论可以为句子的理解提供线索和帮助。

(2)直接成分分析法

结构中主义语言学家提出,句子并不仅仅是一个线性(linear)结构,即由前后单位相继组合而成;句子也可以有层次(hierarchical)结构,即由一层层的词组合而成,例如,在句子the man is taking pictures中,the和man之间的关系显然要比man和is之间的关系要紧密得多,因而,the man是一个词组,而man和is则不是词组。句子与其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总称为结构体(constitution)和成分(constituents)之间的关系。基于此,人们提出了句子理解的直接构成成分分析法,即通过分析句子的直接构成成分来理解句义的方法。

直接成分概念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布朗费尔德1933年在《语言论》中提出来的。直接成分指的是直接位于结构体层面之下的成分,这个结构体可能是个句子,如poor John ran away,也可能是个词组。如poorJohn。从理论上讲,结构体也可以是一个单词,甚至一个单词也可以分析出直接成分——语素,如lovely可以分析出love和-ly,talked可以分析出talk和ed。

句子的直接成分分析常用括弧和树形图两种方式表示(如图9-11所示),如句子poor John ran away 可以为((poor )(john))((ran)(away)),也可以为:

img53

图9-11 句子分析的树形图

直接成分分析法理解句子的优点在于,可以让句子的内在结构清晰地展示出来,同时,如果一个句子结构可能具有歧义理解的话,也可以被揭示出来。

例如,语句结构my small child’s cot 可以具有三种意思:(1)my small cot for a child(我的给孩子睡的小帆布床。)(2)my cot for a small child(我的给小孩睡觉的帆布床。(3)the cot of my small child(我的小孩的帆布床)。如果用树形图表示,则分别如图9-12,图9-13所示。[13]

甚至更为难解的歧义语句的歧义可以用直接成分分析法清晰地分解出来,如,The son of Pharaoh’s daughter is the daughter of Pharaoh’s son。

然而,直接成分分析法理解句子虽然具有很大优势,但也不是万能的,而是有其局限的,有些结构的歧义是不能被直接成分分析法分解出来。如the love of god结构就无法分析出其具有“上帝给予的爱”或是“对上帝的爱”这两种意思。

img54

图9-12 句子分析的树形图

img55

图9-13 句子分析的树形图

3.转换生成理论

在心理语言处理方面,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

在其理论中,乔姆斯基提出了语言处理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其基本理论模式如图9-14所示。

img56

图9-14 乔姆斯基的语言基本理论模式

深层结构是指一个结构体的句法属性的抽象表述,即不同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的潜在表层。相反,表层结构则是结构体句法派生过程的最后阶段。语言处理的深层结构主要指语言的语义部分。表层结构则是指语句的音形部分。它可以是写出的语句,也可以是说出的语句。

乔姆斯基最初于1957年提出的语言学模式奠定了整个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心理语言学理论基础。[14]

img57

图9-15 语言的三个构成部分

图9-15所示的模式就是由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转换三个部分构成,意思是在个体的语言产生过程中,其深层的语言结构经过转换而成为具有音形特征的语句。

在语言的深层结构中,语言是以短语结构形式存在的。短语结构包括短语结构规则,如:

s——>NP+VP(即一个句子可以分为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

VP——>V+NP

NP——>DET+N

DET——>the,a ,etc

N——>man,ball,etc

V——>hit,took。etc

如语句The man hit a ball则具有如图9-16所示的短语结构。[15]

img58

图9-16 短语结构

转换则主要是指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之间的转换规则。转换生成理论经过多次修改和发展,其中基本理论部分并未被触及到。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基础是涉及整个语言的心理处理问题的,它既可用于解释语言的产生,又可用于解释语言的理解。语言产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语言的深层结构经过转换而生成表层结构的过程。而语言的理解则刚好是一个反向加工的过程,通过表层结构寻找其深层结构而获得对语句的理解。乔姆其基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心理转换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直接成分分析法在解释语句理解方面的不足,例如,语句结构the love of god在乔姆斯基理论看来,the love of god是一个表层结构,而它实际上具有两个深层结构:god loves somebody(上帝爱某人)和somebody loves god(某人爱上帝),因而,其歧义问题一下就解决了。另外,与之相似的语句flying planes can e dangerous 的歧义也归于两个不同的深层结构。再如,John is easy to please(约翰易于讨好)和John is easer is please(约翰急于讨好别人)的表层结构一样,也有不同的深层结构,即也可导致两个不同的深层结构的理解。

三、话语/文本理解

话语理解或文本理解,是基于句子以上的语体的理解,其中,有话语的听力理解,也有话语的阅读理解。在心理语言研究领域,人们的研究虽然多集中在对话语或文本的阅读理解方面,然而,实质上就其所涉及的研究深度而言,人们更倾向于研究理解过程中大脑内部的加工处理,因而已经超越了语言理解的信息的早期输入方式的问题。在话语理解问题上,话语到底是听觉的或是视觉的(阅读的)已显得并不重要了。

话语理解的早期研究中,享得森和巴特利特的研究起着重要作用。享得森运用短篇叙述文和说明文所做过连续回忆实验,结果发现被试者在回忆时具有三个方面的趋向:(1)重新组织,即将原文中的有关内容整合在一起。(2)简化,回忆中把一些细节丧失了。(3)修改,将原文中的有关内容与回忆者已有的知识或经验背景保持一致。巴特利特做过与享得森所做的类似的研究,得出了同样的研究结果。那就是话语回忆者回忆时的重新组织,简化和修改现象。但巴特利特在研究结果的总结中提出:文章的“图式或计划”在所有的连续回忆中持续地起着作用。巴特利特最早提出了“图式”概念,并且提出图式的基本内容,他认为“固式”(schemata)是对过去反应的积极组织,由过去经验组成,并且有时会形成一种层次结构。

巴特利特提出“图式”概念及其理论后,图式概念及其理论,广为心理学领域,特别是认知心理学所采用,并得以相应的发展。图式概念,简言之,就是个体已有知识信息的结构体。由于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的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当今,图式理论在语言理解研究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词汇处理上,心理学家特雷斯曼提出了心理词典概念。特雷斯曼认为心理词典是由许多词条组成,并且词条具有其不同的阈限。当一个词条的激活超过其阈限时,这个词就被认知了。 特雷斯曼提出的心理词典概念对词汇的理解是一项开创性的研究,并在一定范围里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心理学家认为学会了语言与阅读的人,都具有一个心理词典。理解一个词就相当于在心理词典里找到了与这个词相对应的词条。然而,就当前人们对心理词典的研究情况来看,有关心理词典的很多方面的内容,如理解时对心理词典的搜索方式,次序,内部运作机制等问题,尚待探索。

1.话语/语篇理解理论

在话语/语篇理解的早期研究上,鲁墨哈特(D.E.Rumelhart)最早提出故事文本理解的故事语法理论,认为故事文本具有一个一般的结构,并且这个结构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循环性。[16]

之后,其他的研究者也提出了类似的故事语法理论,例如,桑代克(Thorndyke)的故事语法理论,他认为故事由背景+主题+情节+解决组成。桑代克(Thorndyke)根据故事文体的一些内在要素构成,提出了他的故事的语法规则结构(如图9-16所示)。

桑代克的故事语法规则实际上就相当于一种特定的故事理解图式,认为掌握了这些故事要素实际上就理解了一个故事文本。

桑代克还以下面这样一篇故事文本,演示了他的教学语法规则的应用。

The Old Farmer and His Stubborn Animals

(1) There was once an old farmer. (2)Who owned a very stubborn donkey.(3)One evening the farmer was trying to put his donkey  into its shed .(4)First ,the farmer pulled the donkey,(5)but the donkey wouldn’t move.(6)then the farmer pushed the donkey. (7)but still the donkey wouldn’t move.(8)finally ,the farmer asked his dog .(9)to bark loudly at the donkey .(10)and thereby frighten him into the shed ,(11)but the dog refused .(12)so then the farmer asked his cat. (13)to scratch the dog. (14)so the dog would bark loudly. (15)and would thereby frighten the donkey into the shed .(16)As soon as the cat scratched the dog.(17)the dog began to bark loudly. (18)the barking so frightened the donkey.(19)that it jumped immediately into its shed.

img59

图9-16 桑代克故事语法结构[17]

根据这篇故事,他还绘出了其教学规则运用的树形结构图,如图9-17所示。

这里要说明的是,桑代克毕竟是一个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其理论显然带有明显的行为主义理论思想背景。故事语法规则更多地反映出故事文体的一种外在知识结构,这种外在知识结构客观上也具备了故事文本的构成要素,然而,这种外在结构是否与人的理解过程中的心理图式完全一致,尚无相关研究得以证明。

img60

图9-17 故事语法的树型结构[18]

然而,桑代克故事语法规则却为话语或语篇理解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启示,那就是对于其他文体而言,如论述文、说明文、实验报告等不同文体是否也有它们各自不同的语法规则呢?实际上,在不同文体的写作上,也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文体的一些通用的或贯常的外在模式的情况,例如,学术论文的写作有其通用模式或格式;书信的写作有其通用的模式或格式。另外,在一些更为具体的写作过程当中,也存在着一些可寻模式的情况,例如,段落的展开常常有一些可寻的方式;段落中常有主题句引导等,因此,这些不同文章中所存在的这些可寻的模式或格式便为话语和语篇的理解提供了一些客观的依据和线索。

以论述文为例,论述文的构成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论题——论述文题目

·背景——问题介绍,目的,主要思想

·论述——论点,观点,论据

·结论

树形结构如图9-18所示。

img61

图9-18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

正如以上的教学语法和论述文的语法规则一样,按照这种方式,每一种文体都可以找到它的相应的语法规则,这无疑会有助于话语理解的课堂教学,而这也大概正是我们所能够看到的桑代克教学语法规则的外语教学意义所在。

2.话语/文本理解语境效应

在话语和文本理解过程中,话语或文本的成功理解并不一定取决于话语或文本本身,还取决于一些非文本、非话语因素,比如说,在一篇文本里面,你能认知里面所有的词汇,能理解里面每个句子,但并不能保证能够对文本获得明确的和正确的总体理解。

影响文本或话语理解的非文本因素和非话语因素被称为语境效应。语境效应可分为两种:理解者主体语境效应和特殊语境效应。

理解者主体语境效应指的是文本或者话语理解者原有知识背景对话语或文本的理解产生的影响。例如,让一个普通读者去读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文章,如化学专业文章、哲学专业文章、医学专业文章等,那么,这样的读者通常就会具有与相应专业者不同的理解。

非专业读者在理解的速度、理解的深度、理解的正确性等方面常常难以与专业者相比。理解者的原有知识背景也包括过去的阅读经验、兴趣爱好等,例如,一个经常关心足球报道和不关心足球的人在理解一段有关足球的话语时,前者会有更专业、地道的理解。

理解者主体语境效应贯穿于理解的整个过程,理解者主体语境涉及理解者的知识、经历、生活背景、兴趣爱好、职业、有关阅读方面的知识及阅读训练等等。

特殊语境效应是指与一段话语或文本的整体理解至关重要的提示信息对该话语或文本的理解所产生的影响。特殊语境可以出现在话语或文本的任何地方,可以在话语或文本的前面,也可以在后面,也可以在中间的某一个地方。

下面就是一个特殊语境效应的例子。

在一个外语教学的课堂上,外语教师让所有在座成人学员读一篇文章。文章标题叫做my first time,文中描述了主人公关于如何与一男子第一次认识,对当时情景的自我感觉与一些相关联想。学员们读后都感觉有点云里雾里,难以明白文章究竟描写的是什么,似乎觉得这是一个女子的第一次性体验的描写,但又觉得不对劲,在大学课堂老师不太可能让学生们来读这样一篇文章。在大家困惑之际,老师提示大家注意文章中某些个别词语,随后,同学们终于将注意力集中到了一个词上,并且根据上下文推断出这个词一定是某种饮料,于是大家一下子明白了,原来这一篇文章是一篇饮料广告语。

另外,为了证明特殊语境效应,美国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在一个大学语言教学课堂上让学生听一段文章,在听之前,教师告诉学生们,她们将听的材料是有关某某方面的一个报道,要求学生听后写出有关报道内容,然后就给学生放录音。话语的讲述是在预先设定的一定量的嗓音状况下进行的。该实验结果显示,学生们听后所记下的内容基本上是与听前老师提示的报道内容相关的,而实际上真正播放的则是与之完全不同的内容。可见,学生们的误听是由于听前受到了教师提示语的影响。教师提示语的影响产生了特殊语境效应。

特殊语境效应既存在于阅读理解中,也存在于听力理解中。

也有些情况下,理解者主体语境效应与特殊语境效应同存在于话语或文本理解过程中。

美国心理语言学家John Bransford和Marcia Johnson 让不同读者阅读下面一篇文章,然后叫人们反馈他们的理解。结果,同一篇文章在不同的读者中竟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其中如办公室人员认为这篇文章是关于如何做好办公室工作,提高办公效率的;学生们认为是关于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的;家庭主妇认为关于如何搞好家务工作的……总之,人们对文章的理解是与他们的知识背景、工作或生活背景相联系的,这项研究表明理解者主体语境效应在理解中的存在。

后来,当把这段文章的标题“洗衣服”告诉阅读者时,研究发现,这段文章对于阅读者来讲变得很好理解了,人们不再产生不同的理解了,这个实验再次证明,话语理解的另一种语境效应——特殊语境效应的存在。以下为该实验文章:

The procedure is actually quite simple. First you arrange items into different groups. Of course one pile may be sufficient depending on how much there is to do. If you have to go somewhere else due to lack of facilities, that is the next step; otherwise, you are pretty well set. It is important not to overdo things. That is, it is better to do too few things at once rather than too many. In the short run this may seem important but complications can easily arise. A mistake can be expensive as well. At first,the whole procedure will seem complicated. Soon, however, it will become just another facet of life. It is difficult to foresee any end to the necessity for this task in the immediately future, but then, one never can tell. After the procedure is completed one arranges the materials into their appropriate places. Eventually, they will be used once more and the whole cycle will then have to be repeated. However, that is part of life.

上面的话语/文本理解理论让人们看到了话语或文本本身内在结构或图式在理解中的作用,这为外语阅读教学带来新的视点,那就是通过从文本或话语的结构或图式入手来达到对整个话语/文本的的理解,这就是阅读教学中的文体分析阅读教学法。

文体分析教学法是指通过对文体的分析来指导阅读教学。文体分析法源于澳大利亚和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盛行于语言教学领域,它不同于传统教学法。传统教学法把语言看成是一个语法结构、单词和语音单位的构成物,通过反复操练使这些语言部件形成有一定功能的有意义的整体。而文体分析法为分析文章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体分析法的基础性理论观点在于:文章的组成并非随意的,事实上它是有规则可循的。文章结构是一个连贯的具有特定特征的整体。

文体分析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所谓的微观层面是指对上下文、主述位结构的分析以及文章连贯性的分析。而宏观层面上的文体分析则是指对文章结构的分析。交际环境不同使文章功能各异,继而产生不同的意旨,文章的构成方式就不同。

【注释】

[1]张大均. 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15页

[2]张大均. 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16页

[3]张大均. 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21页

[4]朱纯. 外语教学心理学. 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第212页

[5]朱纯. 外语教学心理学. 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第213页

[6]张大均. 教学心理学.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01页

[7]朱纯. 外语教学心理学. 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第131页

[8]丁·恩格尔坎普. 心理语言学. 缪小春(译),第40页

[9]缪小春(译),丁·恩格尔坎普. 心理语言学,第2页

[10]朱曼殊. 心理语言学. 第238页

[11]朱曼殊,缪小春. 心理语言学.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39页

[12]朱纯. 外语教学心理学. 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第133页

[13]胡壮麟. 语言学(中文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第99页

[14]胡壮麟. 语言学(中文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04页

[15]胡壮麟. 语言学(中文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05页

[16]朱曼殊,缪小春. 心理语言学.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53页

[17]朱纯. 外语教学心理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148

[18]朱纯. 外语教学心理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15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