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靖康之变和宋室南迁

靖康之变和宋室南迁

时间:2022-05-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靖康之变和宋室南迁◆陈桥驿遗址 赵匡胤就是在这里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当上皇帝的。赵匡胤经过反复的酝酿和考虑,制定了先弱后强,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经过赵匡胤十余年的南征,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归降,统一南部只是时间问题。这时,国力已比较富足的北宋初步取得北方边境的主动权。收回兵权成为当务之急。首先对中央和地方行政权力的归属进行了重新调整。特殊的职官分离现象在宋代官僚制度中尤为明显。

靖康之变和宋室南迁

◆陈桥驿遗址
赵匡胤就是在这里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当上皇帝的。

◆雪夜访普图
此图为明人刘俊所绘,描绘太祖赵匡胤退朝之后,于风雪之夜造访重臣赵普,并和 他策划如何结束十国割据局面的故事。

■南征北战 万里江山

赵匡胤建宋之后,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如何巩固新生政权。赵匡胤一方面笼络先朝文武百官,以达到稳定局势的目的,又不忘论功行赏,对拥立自己有功的将士加官进爵、委以重任。在笼络安抚新旧群臣、稳定朝中秩序之后,赵匡胤开始将目光投向京师之外的各个强藩。在先后平定了李筠、李重进的叛乱之后,各地还处于观望状态的节度使纷纷归顺。赵匡胤通过平定“二李”反叛,收到了敲山震虎、杀鸡骇猴的目的,从国家内部首先实现了稳定和统一。

在肃清了内部的反抗势力之后,逐步消灭地方割据势力,实现全国统一的目标,便提到了赵宋王朝的议事日程之上。当时,赵宋政权的势力范围还只限于中原地区,可谓“卧榻之侧,皆他人家”。赵匡胤经过反复的酝酿和考虑,制定了先弱后强,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

按照这样的思路,北宋首先挥戈南下,吞并荆南、灭亡后蜀、征服南汉、迫降南唐。经过赵匡胤十余年的南征,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归降,统一南部只是时间问题。开宝九年(976),太祖赵匡胤去世,皇弟赵光义继位,史称太宗。太宗赵光义继续南征。不久,吴越献地,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纳土于宋,北宋政府的平南大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势如破竹的南征业已顺利完成,但由来已久的北方之患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骁勇善战的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一直虎视眈眈。党项族政权与北宋仅是保持着名义上的臣主关系;再加上依附于辽的北汉蠢蠢欲动,北宋的北部边境并不安宁。

这时,国力已比较富足的北宋初步取得北方边境的主动权。宋军三攻北汉,终于成功。但在随后的两次伐辽之役中,宋军惨败,“宋主仅以身免,至涿州窃乘驴车遁去”。宋对辽的斗争也由进攻改变为相持。至此,宋朝的疆域便基本成为定局,统一初具规模。

◆北宋统一战争示意图

■杯酒释兵权

“五代为国,兴亡以兵”的教训让以兵变起家的赵匡胤记忆犹新。收回兵权成为当务之急。建隆二年(961)和开宝二年(969),在丞相赵普的建议下,赵匡胤两次设宴请石守信等旧部爱将和王彦超等各镇节度使,“劝”谕他们交出兵权,罢镇改官,多买良田美宅,颐养天年。在来自天子的暗暗威胁和丰厚利诱之下,大将们纷纷称病辞官,交出了手中的万千兵马,史称“杯酒释兵权”。赵匡胤仅靠几杯美酒,不费一兵一卒,轻巧地解除了功臣宿将统帅禁兵的权力。不仅使曾与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心存感念,还巧妙地夺回了散布于地方的兵权,消除了禁军统领发动兵变和藩镇割据的隐患。

◆白釉剔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杯酒释兵权”,将兵权收归于中央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关键一步。随后,赵匡胤又改革军制,将禁军一分为三,由“三衙”统领,统管训练事宜;另设枢密院,执掌调遣移防之权;如需出征,另派大将担任统领之职。握兵权、调兵权、统兵权三权分离,杜绝了武将兵变的可能,保证了皇帝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花卉纹银六角盘
盘为六曲菱花形,圆唇、平折沿、斜壁、平底。盘沿锤出一周折枝花卉,盘内底中心刻一莲花,其外围有突起弦纹,四周随形刻繁茂的折枝花。

除了在军事上处心积虑消除心腹之患外,赵匡胤还采取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首先对中央和地方行政权力的归属进行了重新调整。宰相之职被一分为三,下设数名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以分其政、军、财三权。地方上由中央派文官任知州、知县,并且定期调动、更换。各州又设通判牵制知州。其次,完善科举制度,扩大统治基础,大量选拔文人士子进入统治阶层。此外,北宋政府还规定地方财政每年赋税收入,除支度给用外,凡属钱币之类,“悉辇送京师”。通过把地方的军权、用人权、财权等权利收归中央,北宋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

◆王诜·瀛山图

扬文抑武

宋代官制前承隋唐、后启明清,内容繁复,名实分离,是历代官僚机构设置最为复杂的一朝,也是文官制度高度发达的一朝。特殊的职官分离现象在宋代官僚制度中尤为明显。在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同时,武将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抑制。

■官僚机构的设置

为了加强皇帝对中央权力的控制,宋廷将集中政权的重点放在相权的削弱和分割上。首先设立中书省为政事堂,专门负责主持行政事务,另设立参知政事为副相,与宰相合称为“宰执”;宋代还增加了负责军事的枢密院,曾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开始与枢密使对掌军政,号称“二府”;又设立三司,负责处理盐铁、度支、户部等事项,原属宰相的财政权被称为“计相”的三司长官三司使接管;宋廷还特别设立了审刑院,宰相不再拥有司法权。如此一来,中央的行政、军事、财政、司法权力都直接收归到皇帝手中,宰相只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

◆“神卫左第四军第二指挥第五都记”铜印
此为北宋禁军主力部队军官所持 的印信。

在地方官僚机构的设置上,也同样以分权制衡来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宋代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两级:府、州、军、监为一级,县为一级。同时取消了节度使辖领“支郡”的制度,严格规定各州、郡长官只能负责本地事务,不得兼管其他地区,有效地遏制了地方势力的割据。为了避免武将专权的现象发生,宋朝的地方官均由中央派文官出任,规定地方官员三年为一任,本地人不能任本地官,防止地方官员久留于任,培植个人势力。在地方权力的分配上也以制衡为着眼点,如在各州设通判一名,州一级政府所签发的文件,必须经由通判签署,方才生效。目的是要在地方上形成知州与通判的权力制衡。但在实际操作中,通判权力渐增,妨碍了地方行政职能的正常发挥,使地方政府的决策丧失机动性和灵活性。

◆武臣石像
北宋时期禁军人数激增,由初期的19.3万人增至后期的82.6万人。为了维持这支庞大的军队,每年要耗费全国财政收入半数以上。

宋代的监察制度也进一步完善,加强了对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吏的监控。仁宗以“宰相 自用台官,则宰相过失无敢言者矣”为借口,夺回了宰相对台谏官员的举荐权,使谏官的监管对象扩大到包括宰相在内的公卿百官。在监察体系中,御使台是最高监察机构,大夫、中丞名义上为最高长官,实为虚职,谏院才是实际监察机构。谏院曾一度废除,到南宋时期又重新恢复,这些都有利于整顿吏治,也有利于皇帝对百官的控制。但台谏“风闻弹事”,易流于专横,造成冤假错案。台谏官员还负有“月课”之责,每月必有所弹劾,若新官上任百日无所奏事,还要交纳“辱台钱”,也造成了台谏官员“立异为心,利口为能”。

■职官分离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宋廷为了加强皇权,利用“分化事权”、“官与职殊”的手段来削弱各级官僚机构的权力。各级官僚有不同称谓,有官、有职、有差遣。“官”只作为衡量俸禄的等级、品序的依据,“职”只是颁赐给学士名流的荣誉头衔,官和职都是虚衔,只有差遣才有实权治事。如中央的枢密使、三司使等才是掌握实权的职务,而原有户部与兵部尚书则是官,并不掌握户部、兵部的实权。“故仕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而不以官之迟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

◆文官服
宋朝百官常朝视事,皆穿公服,惟在祭祀典礼及隆重朝会时穿著祭服或朝服。公服幞头,一般都用硬翅,展其两角,只有便 服才戴软脚幞头。

在职官分离制度中,“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宋朝通过授予“职”来体现文官的特殊地位。如太宗时期的龙图阁本是专门收藏先帝手诏、遗物、书籍的馆阁,但入馆阁者,必须是进士出身,“一经此职,遂为名流”。授予馆阁职称是宋王朝笼络士大夫的一种重要手段。北宋政府通过对官僚士大夫的种种优待,希望达到 “为与士大夫治天下”的目的。

职官分离制度,通过将各级官员的事权分散和削弱,迅速将权力收归中央,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统治;但另一方面,由于官职的名实分离,也导致许多行政机构职能被虚化,机构庞大、设置重叠。而后又经历神宗、徽宗及南宋期间高宗的几次大的改动,废复兴革,让人眼花缭乱,以致司马光发出“官爵浑淆,品秩紊乱,名实不副,员数滥溢”的感叹。在庞大的官僚机构中,多人同职的现象时有发生,官员互相推卸责任,人浮于事,形成“冗官”的弊端。

■科举取士 文人入仕

北宋朝廷重用并厚待文人,进一步完善了乡-省-殿的三级科考制度,不但大大扩充了选士的科目和名额,每科取士多达数百名,而且文人“一登第后,即为入仕之期”,无须再经过吏部考试,这一点大大不同于唐朝。同时,宋朝还将由皇帝亲自进行殿试录取士子的“殿试”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进士也就成了皇帝的门生。

宋朝取士,不问家世,“贡举重任当务选擢寒俊”。如此一来,下层文人就看到了自己跻身仕途的希望,正如苏辙所言“今世之取人,诵文书,习程课,未有不可为吏者也。其求之不难,而得之甚乐,是以群起而趋之”。通过科考,社会各个阶层都有机会入仕,极大地扩大了宋朝的统治基础。

时人有诗云:“天子重英豪,文章数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应试成为了世人的普遍追求,科举考试则成为文人求取功名的主要途径,这也使得通过科举考试入仕的官员具有了较高的文化素养。北宋时期李 、吕端、苏轼等人都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宋初宫廷一度流行白体诗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朝廷官员的文学修养,他们以相互唱和白体诗来显示清雅。

但是,科举制度录取过泛,以及贵族子弟无须考试而通过荫补入仕,也形成了冗官之弊,为日后的政见分歧、党争不断埋下隐患。

◆宋人科举考试图
宋代重视文人,相臣 多出自进士。

■扬文抑武强干弱枝

文人受礼遇,武将则受抑制。宋朝制度,军事正印官,一律由文官兼任,武人只能充当副职。太祖吸取五代十国“兵骄而逐帅,帅强而叛上”的教训,首先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大将兵权,又将收归中央的兵权分由枢密院、三衙、兵部三机构分管,权力集中于皇帝。枢密院负责军令、调动和高级军官的任免;“三衙” 即侍卫亲军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军司,负责统率禁军;兵部负责后勤事务和管理地方的厢军。另外,太祖赵匡胤“惩藩镇之弊,分遣禁旅戍守边城,立更戍法,使(士兵)往来道路,以习勤苦,均劳逸。故将不得专其兵,兵不至于骄堕”,使 “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免去将官专权的威胁,但由此也造成了将士互不了解,作战时难以有效调遣,宋代军队数量庞大但战斗力极弱的局面与此制度的推行有着十分直接的关系。

宋朝实行募兵制,增加了军队数量,减轻了百姓的兵役负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饥馑之年还从饥民中招募士兵,使“天下犷悍失职之徒,皆为良民之卫”,但养兵费用过高,也造成了“冗兵”的积弊。

◆《武经七书》书影
《武经七书》是宋代官方颁布的第一部军事教科书,是传统兵学定型的标志,对后世影响深远。

招募来的士兵被编为禁军、厢军,此外还有乡兵、土兵、番兵。宋朝沿袭了后周传统,从地方厢军中选拔出强壮者充实到中央禁军。这种重京师、轻地方的作法被称作“强干弱枝”。“艺祖(即太祖)养兵止二十万,京师十万余,诸道十万余,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制京师,则无内变。内外相制,无偏重之患。” 北宋朝廷企图通过这样的兵力制衡,达到内外相制的目的。但如此一来也形成京师重兵集结,边防兵力不足的失衡。北宋在与各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这一原因造成的。

◆宣抚处置使司随军审计司铜印
印身铸有朱文篆书“宣抚处置使司随军审计司印”,背款白文楷书“建炎四年二月日”、“宣抚处置使司行府铸”。可见此印乃高宗因金兵南下,出奔东海返回越州之前所铸。

◆三床弩
宋代攻守常用此器,杀伤力极大,标志着 古代冷兵器发展的水平。

内外交困的宋王朝

北宋中期,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同时,潜伏的社会危机也逐渐显现出来。土地兼并问题尤为突出。太祖“杯酒释兵权”时就鼓励功臣大将购置田产、兼并土地。到北宋中期,已是“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卓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大量的农民失去了土地。农民起义频频爆发,王小波、李顺起义首次提出了“均贫富”的口号。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也频频入侵,北宋与辽、西夏每次争战后,都是屈膝求和,以求暂时安宁。由于每年岁币、岁赋负担沉重,加上长期的冗官、冗费、冗饷问题困扰,以及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内忧外患,改革的呼声四起。北宋中期,出现了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王小波、李顺起义军进军路线示意图

■频发的农民起义

宋代农民的负担十分沉重。宋承唐制,沿用两税法,夏秋两季交纳。纳税户除了交纳两税外,还要负担“支移”、“折变”等苛法。改变交纳地点,移此输彼,移近输远称为“支移”;将交纳物资折换为指定物资或现钱称为“折变”。这样一来,农民的负担就加重了数倍。丁口赋和杂变之赋等名目繁多的额外之税也使农民苦不堪言。除此之外,宋代民户还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和差役。

◆栈道
四川地区群山环绕,交通不便,故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栈道是古时四川与外界联系的通道之一,它位于悬崖绝壁上,削壁穿洞,架虚构空,蜿蜒曲折。

在宋朝“恩逮于百官者,惟恐其不足;财取于万民者,不留其有余”的政策下,阶级矛盾激化,频频爆发农民起义。太宗淳化四年(993),王小波在青城县(今四川灌县南)发动起义,宣告:“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江原之战,王小波牺牲,其妻弟李顺被推 举为帅,继续领导斗争。起义军连克蜀州、州、津县,淳化五年(944),攻下成都,李顺即位称王,国号“大蜀”,年号“应运”。面对如燎原之势的农民起义,宋朝派出了大批军队进行剿灭,起义军最终被宋军和地主武装所镇压。

王小波、李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他们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首次提出了“均贫富”的口号,意义深远。在此之后,农民起义和兵变频频爆发,斗争“一年多于一年,一伙强于一伙”,北宋历史进入了转折期。

■银绢换取的和平

自太宗朝灭北汉、两度攻辽失败后,北宋王朝一直维持着与辽、西夏相持的局面。在北部边境,辽和西夏的威胁一直存在着,他们从没有放弃过南下扩张的打算。三方之间多次发生战争。

◆料敌塔
料敌塔在河北定州市。真宗咸平四年(1001)诏建此塔,于仁宗至和二年(1055)建成。因定州在宋时与辽接邻,为军事要地,所以此塔成为料敌塔,作为了望监视敌情之用。

一直对北宋虎视眈眈的辽国是由契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契丹是活动在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自唐末五代以来,一直向外扩张。916年,耶律阿保机被契丹诸部奉为首领,在西拉木伦河畔建立契丹国,是为辽太祖。辽太祖任用汉人韩延徽为谋主,吸收汉文化、筑城郭、兴农业,国力大增。东灭渤海、降女真,西征突厥、吐谷浑、党项、沙陀诸部,契丹国势骤张。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灭后晋、一度到达开封,建立大辽国。辽太宗励精图治,在其统治下,辽国逐渐强大起来。

◆宋辽关系示意图

在辽太宗之后,辽国又经历了穆宗、景宗、圣宗三朝。圣宗时期,实际掌权者是承天皇太后——萧太后,她重视汉族文化,开科取士、刊印佛经,并继续向外扩张。宋景德元年(1004),辽圣宗与萧太后率军南下,攻至澶州(又名澶渊,今河南濮阳西南),直接威胁宋都开封。宋真宗率军亲征,取得胜利,辽军请和。真宗对抗辽国本就犹豫不决,见辽方妥协便同意议和。宋辽之间签订澶州和议,和约规定宋朝每年输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称“岁币”;双方结为兄弟之国,史称“澶渊之盟”。北宋虽然在军事上获得一定胜利,却与辽国签订了屈辱的和约,北宋政府在边境问题的软弱无能可见一斑。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维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稳定局面,开放了边境上的榷场贸易,双方进行了经济往来。

◆宋夏延州三川口之战示意图

40年之后,即宋庆历四年(1044),北宋又与西夏签订和约。西夏的主要民族是党项 族,唐代迁到今陕北一带,五代之后,党项族逐渐强大起来。契丹为联合党项攻宋,于990年册封党项首领李继迁为夏国王。而宋太宗为能有效控制该地区,将李继迁升为银川观察使,赐名为赵保吉。名号加封并不能解决问题,宋与西夏间仍多次发生冲突。李继迁之子李德明继位后,一面向宋求和,一面向辽讨封。宋景德三年(1006),宋真宗封李德明为西平王并赐予钱物。李德明在位期间,党项继续向西扩展,控制了河西走廊地带。宋仁宗天圣十年(1032),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继位。在对吐蕃、回鹘、辽的一系列战争中取胜之后,李元昊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他在位期间,积极发展农业,重视采矿与冶炼,加强军事力量,兵器制造相当发达。

仁宗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1040~1042)之间,李元昊多次对北宋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在经历了三川口(今陕西延安西北)、好水川(今宁夏隆德东)和定川寨(今宁夏固原西北)等三次大规模战斗后,双方损失都不小,最后在庆历四年(1044)双方握手言和,订立和约。和约规定西夏取消帝号,宋册封李元昊为夏国王,宋每年赐给西夏绢15万匹,银7万两,茶3万斤,称“岁赐”。宋夏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得到了暂时的缓解,西北边境得到了短暂的安宁。

◆攀城垣用的云梯 (模型)

■变法运动

面对内外交困的危机,仁宗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以《答手诏条陈十事》上书朝廷,提出了整顿吏治、培养人才、发展生产、加强军备等10项改革主张。仁宗采纳了范仲淹的建议并推行新政,这就是历史上的“庆历新政”。但是新政受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最终流产。

继范仲淹之后,另一次改革应运而生,王安石站到了改革变法队伍的前列。嘉 四年(1059),王安石给仁宗呈上《万言书》,指出必须变革法度,方能“合于当世之变”。他认为造成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冗官、冗费之弊,关键是“理财未得其道”,解决的方法应着重在“开源”上,应当发展社会生产、增加社会财富。他的这些思想在其日后的变法运动中都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南京半山园王安石故居
王安石在“熙宁新法”失败后,退居在这里。他被封为荆国公,故世称王荆公。

◆浸种图
本图取自《耕织图》,表现的是清水浸种,以使种子加快吸收水分,促进发芽,防病 虫害。这个办法一直沿用到现在。

熙宁元年(1068),神宗任命王安石主持变法。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和“强兵”为主要内容,对经济、军事、教育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在经济政策上,王安石制定了对百姓发放低息贷款的青苗法、鼓励兴修水利的农田水利法、将由各户轮充差役改为各户出资交由政府统一招募的募役法、限制大商人控制市场的市易法等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针对土地税负担不均的突出问题,王安石还制定了方田均税法。对土地丈量后,按照土地好坏分为五等,均定税额高低,此举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又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缓解了社会矛盾。在军事上,针对过去“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所造成的种种弊端,王安石又采用“置将”之法,由固定的将官在固定辖区训练禁军。王安石还通过保甲法把农村民户进行编制,层层牵制,防止农民进行反抗。在教育上,王安石改革了科举制度,并对儒家经典《诗》、《书》、《周礼》进行了重新阐释。王安石变法是针对当时日渐严重的危机所进行的较为全面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而且变法的重要支持力量——神宗在变法后期有所动摇,最终新法被废,惨淡收场。

◆《武经总要》书影
仁宗时,朝廷命曾公亮、丁度等编撰《武经总要》。全书共40卷,分前、后两集,前集叙述北宋初期军事制度,后集介绍历代兵谋得失。图为《武经总要》中关于火药配方的记载。

◆王安石塑像
王安石一生穷其心血,实行变法,想使北宋富强。却因用人不当和操之过急,招致众多人的不满,在守旧派的反击下,变法 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靖康之变和宋室南迁

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破汴京,北宋亡。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偏安一隅。南宋军民全力抗金,南宋政府却一味妥协求和,不仅解除抗金大将兵权,甚至还以“莫须有”的罪名将抗金名将岳飞治罪。与南宋朝廷的卑躬屈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逐步壮大起来的蒙古。野心勃勃的蒙古在相继灭了西夏、金之后,最终取代宋室。自此,宋代历史划上了令人叹息的休止符。

◆瑞鹤图卷
徽宗赵佶在政治上昏庸无能,但在书画艺术方面却有精深造诣。他幼年即对诗词、书法、绘画、音乐、戏曲等艺术有广泛的爱好,在书画上尤其显露出超人的才华。《瑞鹤图卷》表现的是庄严耸立的汴梁宣德门,门上方彩云缭绕,神态各异的丹顶鹤翱翔盘旋,空中仿佛回荡着悦耳动听 的仙鹤齐鸣的声音。

■靖康之变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宋朝国势日衰,政治腐败,在沉重的剥削压榨下,北宋后期相继爆发方腊、宋江等著名的农民起义。北宋政府虽然镇压了这两次农民起义,但女真族所建立的金,却给了北宋政府致命一击。

兴起于东北地区的女真部长期受到辽的欺压,“女真厌苦之”,不断进行反抗。徽宗政和五年(1115),女真族部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即帝位,建立政权,名为金。此时,曾经强大的辽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和民间频繁的起义已经渐渐衰落。阿骨打率金军大破辽军,相继攻占辽的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中京大定府(内蒙古宁城西大名城)、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徽宗宣和七年(1125),辽天祚帝被俘,辽国灭亡。辽亡后,西夏附金称臣,并联金攻宋。

◆李纲祠
福建邵武李纲祠是奉祀宋丞相李纲的祠堂。李纲(1083~1140),字伯纪,福建邵武人。两宋之交的抗金名臣。林则徐曾挥写楹联,赞誉李纲为“进退一身关社稷,英灵千古镇湖山”。祠自建造以来屡有废兴,现仅存一院。

已灭辽的金挥师南下,分东、西两路南下攻宋。宋徽宗见形势危急,就宣布禅位于太子赵桓(即钦宗)。钦宗靖康元年(1126)正月,金东路军进至汴京城下,逼宋议和后撤军。十一月,金两路军再度进逼汴京。次年三月,金军在汴京大肆搜掠后,建立伪楚国,立张邦昌为楚帝,虏徽、钦二帝以及后妃、宗室大臣3000多人和大量的金银财宝、文物北归。史称“靖康之变”。

■偏安一隅的南宋政权

靖康二年(1127),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高宗,年号建炎,开始了偏安一隅的南宋时期。

南宋新立,因领导开封保卫战而声名大振的李纲出任宰相。李纲认为应当“问罪金人,迎还二圣”,他一方面力荐宗泽留守开封,一方面招抚地方抗金义军,以图加强抗金之力。后来朱熹曾评价:“方南京建国时,全无纪纲。自李公入来整顿一番,方略成个朝廷模样。”但昏庸无能的高宗日益感到李纲有“震主之威”,仅70余天后就罢免李纲,重用主和的黄潜善、汪伯彦。

主和派将积极抗战的方针改为消极防御,积极抗金的宗泽因此受到排挤。忧愤成疾的宗泽临死时,“无一语及家事”,只连呼三声“过河”而卒。宗泽死后,他苦心经营的开封基地前功尽弃,中原抗金义军的活动遭受打击。金兵气焰更为嚣张。高宗从建炎元年(1127)即位到绍兴八年(1138),十余年间一直辗转在东南沿海各地,躲避金人。高宗对待金兵南下的对策主要是以守助和,结果造成临安卫军政变,金军亦乘机南下,高宗航海走避。穷追不舍的金军被南宋韩世忠部拦截在黄天荡,宋军大胜。金兵北撤后,南宋朝廷于绍兴八年(1138)以杭州为“行在”,称临安府。“行在”指的是皇帝所在的地方,“临安”表示仍以汴京为首都。

◆中兴四将图
相传此图为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4)画院待诏刘松年绘。“中兴四将”指的是当时著名抗金将领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4人,由于他们的奋勇抗敌,南宋王朝得以苟且偷安 于一时,故后来史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为“中兴”。

■壮志未酬,英雄饮恨

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在暂时的安定之后,便开始考虑“武将之权太重”的问题。高宗任用秦桧为相,对战功显赫的武将削职、夺权,对抗金名将岳飞更以莫须有的罪名治罪。

◆杭州西湖边上的岳坟

岳飞在北伐中战功显赫,连对手都赞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面对抗金的大好形势,岳飞鼓励部属“直抵黄龙 府,与诸君痛饮尔!”但就在岳家军连战皆捷之时,昏庸的高宗却连发十二金牌,命岳飞班师。绍兴十一年(1141),岳飞等被召回临安,解除了兵权。金人以“必杀飞,始可和”作为议和条件,要求高宗杀死岳飞。高宗恐怕岳飞收复故土,“迎还二圣”,以致皇位不保,遂授意秦桧制造冤狱杀害岳飞。十二月二十九日,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部将张宪、其子岳云亦被斩首。同年,宋金双方签订“绍兴和议”,南宋必须“世服臣职,永为屏翰”。 高宗以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得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

◆岳飞坐像

■宋蒙之间的和战

在南宋与金苦苦周旋的期间,金的背后崛起了一个强大的蒙古。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他本人被尊为“成吉思汗”。蒙古建国后,迅速扩张,1227年首先灭掉西夏,转而攻金。偏安江南的南宋却毫无察觉蒙古所带来的威胁,甚至想联合蒙古共同抗金。

宁宗嘉定十年(1217),北地尽失的金以宋不再纳“岁币”为名,出兵南侵,南宋王朝与蒙古联手抗击金军。垂亡之际,金哀宗曾想和南宋政府谈和,说:“蒙古灭国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于我,我亡必及于宋。唇亡齿寒,自然之理。若与我联和,所以为我也是为宋。”南宋朝廷却无动于衷。理宗端平元年(1234),蒙宋联军攻陷金国蔡州,金哀宗自缢,金朝灭亡。联蒙灭金的南宋希望借机收回失地,结果却寸土未得,反而给蒙古灭宋以可乘之机。

端平二年(1235),蒙军首次南侵攻宋,但被击退。蒙军并不甘心失败,于次年九月和第三年两次南侵,由于宋军奋勇作战,挫败蒙军渡江南下的企图。而后,南宋军民多次击败蒙军,使其不得不试图绕道云南而行。理宗开庆元年(1259),蒙古大汗蒙哥死于南侵军中,其弟忽必烈撤军北返争夺汗位。南宋政权得以苟延残喘。

◆蒺藜火球(模型)
火球以铁蒺藜为核心,外敷火药,周身安插倒须钉,抛至 目标,烧杀敌人。

◆火箭(模型)

■南宋灭亡

1271年,忽必烈争位成功,改国号为元,加快了南下的步伐。德 二年(1276),元军兵逼临安府,宋恭帝出降。恭帝及其生母全太后以及奉命到元军营中议和的右丞相文天祥等人被押解北上。

文天祥途中从镇江脱险,历尽艰险,南归朝廷,与张世杰、陆秀夫等人先后拥立赵 、赵 为帝,继续抗元。端宗景炎三年(1278),文天祥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兵败被俘。他坚决拒绝投降,并写诗明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元大都(今北京)慷慨就义。

祥兴二年(1279),崖山海战,宋军惨败,“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左丞相陆秀夫背幼主赵 跳海自尽,杨太后闻讯也投海而亡,突出重围的张世杰余部也遭遇飓风,船毁人亡。崖山一役,标志着南宋王朝的最后覆灭。

◆宋代用以破坏城防工事的饿鹘车(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