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叶圣陶谈教师修养

叶圣陶谈教师修养

时间:2022-05-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叶圣陶谈教师修养叶圣陶提出与其让教师提高业务能力,不如让他们的日常生活步入轨道。一九二二年,叶圣陶在《教师问题》中指出,要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必须普及教育。第二年,叶圣陶在《教师的修养》中说:“久别的友人来了,无所不谈,后来谈到嫖妓和纳妾的盛行”,还谈到教师素质低下,列举了许多事例。叶圣陶还说,关于“提高教师修养”的话,早已有人说过,但是近来好像是听不到了。

叶圣陶谈教师修养

叶圣陶提出与其让教师提高业务能力,不如让他们的日常生活步入轨道。一举一动,都有正当的意义。

一九二二年,叶圣陶在《教师问题》中指出,要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必须普及教育。要普及教育,必须依靠教师。但是他发现,在小学老师中,“不好的和不能胜任的”占大多数。他还发现,已经考入师范学校的学生,“很鄙夷小学教师这桩事业,越是优秀的,鄙夷的强度也越利害”。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情况呢?他认为这恐怕与小学教师的月薪只有六至十元有关。小学教师待遇低下,主要是因为主管部门侵蚀的结果。这种情况,与当今官员们“三公”消费居高不下,而教育经费却捉襟见肘有点类似。于是叶圣陶号召说:“对于监督者的溺职和舞弊,不应为公众、为自己而反抗么?唯其没有反抗,才有人越出了范围,公然地无所顾忌地为所欲为。”只有大家都来反抗,他们才可能有所收敛。

第二年,叶圣陶在《教师的修养》中说:“久别的友人来了,无所不谈,后来谈到嫖妓和纳妾的盛行”,还谈到教师素质低下,列举了许多事例。叶圣陶把这些事例记录下来后,严肃地说:这些教师也许能够勤于研究,忠于职守,也许没有存心要把学生教坏,“然而他们这种反常的心理和混沌的思想,却无时无刻不给与学生以坏的影响和感染”。因此他们即使能教给学生专门知识,“又有什么益处!”何况,能否勤于研究、忠于职守,“绝对不能与心理和思想脱离关系。心理反常了,思想混沌了,就只有懒惰,只有模糊,决不会有什么研究和尽忠的气息了”。基于这样的认识,叶圣陶提出与其让教师提高业务能力,不如让他们的日常生活步入轨道。所谓步入轨道,就是一言一行都没有消极的影响,一举一动,都有正当的意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叶圣陶还说,关于“提高教师修养”的话,早已有人说过,但是近来好像是听不到了。之所以如此,恐怕是觉得这话太不新鲜、太不时髦了,因此许多人不愿意重复这种陈旧而平凡的老话。其实,当“一种值得提倡的话,在还没有被大家领受以前,不论经历了多少时代,总有重行(重新)陈述的价值”。

在这篇文章结束时,叶圣陶对主管教育的行政人员提出如下质问:“依理论讲,你们该知道教育应是什么性质,教师应是什么样人。你们为什么不在收发公文照例视察等等事务以外,看看教师们是否个个胜任教育的事务?”他还说,如果主管教育的人员能够尽职尽责,肯定会发现这些问题,并有同样的感受。于是他们就可以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甚至撤换那些不称职的教师。因为“牺牲几个人的饭碗究竟是小事,‘救救孩子’才是至要的重务”。然而,事实上这些主管教育的人不是瞎忙,就是混饭,所以叶圣陶对他们特别失望。

叶圣陶曾经强调:“办教育决不类似办工业,因为受教育的人绝对不是工业原料。唯有没有生命的工业原料可以随你怎么制造,有生命的可不成。”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他还介绍了丰子恺先生早年画过的一幅名为“教育”的漫画。画面上有一个做泥人的师傅,正在一本正经地把一个个泥团往模子里按,旁边摆着已经“脱出来的泥人个个一模一样”。叶圣陶说:“做泥人虽然非常简单,也算得上工业,原料是泥团,往模子里一按就成了产品——预先设计好的泥人。可是受教育的人决非没有生命的泥团,谁要是像那个师傅一样只管把他们往模子里按,他的失败是肯定无疑的。”

“吃饭校长”的求学观

世界上所要知道的知识,实在太多了!怎样可以在短短的五六年的时间,都学得到呢?

如今的家长,最关心的是让孩子好好读书,尽快出人头地,好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取胜。但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认为:“求学不仅限于读书,而是包括了学做人,学做事,学做学问。”他的这个思想,首先来自清华学校的校长周诒春。

周校长经常对学生说:“你们到美国去游学,不是去读死书的。你们要看看美国的社会,看看美国的家庭。你们要张开眼睛,到处留心。”对于周校长的话,陈鹤琴一直铭记在心。他知道校长的意思,是让他们不仅要学到知识,还要关注美国政治,考察美国社会,探讨美国立国的精神,进而加深两国之间的友谊。为了让他们学会怎样做人,周校长把他们送到上海后,用一个月时间教他们学习吃饭,其中包括入席的礼貌,就座的姿势,喝汤的要领,刀叉的使用,谈话的方式。为此,周先生获得“吃饭校长”的雅号。其实,一个人有没有教养,往往表现在吃饭睡觉和举手投足之间。所谓“有教育没教养”,就是指那些只有知识不懂礼貌的人。

陈鹤琴说,他在美国求学,可以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霍普金斯大学学习普通知识,第二阶段是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专门知识。学习普通知识,要尽量广泛,什么事物也要了解;学习专门知识,要尽量深入,彻底弄清楚其中的道理。这就是通才教育的基本原理。

现在家长对于让孩子学会做人做事还可以接受,但是对于要学会做学问,总觉得那是学者的事,与自己的孩子无关。因为自己的孩子根本就不可能、或者根本就不想去做学问。对于这一点,陈鹤琴有切身感受。他说,霍普金斯大学的校训是“真理使你自由”。自由有政治上的自由,道德上的自由,学问上的自由,身体上的自由。一个人要想拥有各种自由,“非先明白真理,得着真理”不可。他还说,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真理的那种精神,“真使我五体投地。……我觉得一个游学生到外国去游学最重要的,不是许许多多死知识,乃是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精神。世界上所要知道的知识,实在太多了!怎样可以在短短的五六年的时间,都学得到呢?若得到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精神,你就可以回国后自己去研究学术,去获得知识,去探求真理。方法是秘诀,方法是钥匙,得到了秘诀,得到了钥匙,你就可以任意打开知识的宝藏了。”陈鹤琴那一代留学生都抱着这样的观念。比如竺可桢用“只问是非,不计利害”来概括科学精神,胡适告诫青年要把研究学问当作毕生的事业,就是这个道理。

到了哥伦比亚大学以后,尽管所学的知识更专门,但是这所学校仍然是崇尚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的。陈鹤琴说,他的老师“所用的教法是独出心裁而能刺激思想的。他不用注入式的讲演法,他用启发式的问答法”。每天上课,老师先让学生自由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发给他们一张纸,上面印着十来个问题,先进行切磋,再发表各自意见,进行讨论。这种教学形式,就好像开辩论会一样,让同学们非常兴奋,“很有点像希腊圣哲苏格拉底”所用的方法。

陈鹤琴还说,除了方法得当之外,还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要让孩子从小立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有了志向,做人、做事、做学问就有目的,也会起劲。不然,让一个小孩子糊里糊涂的去学,那一定学不好的”。为什么这样说呢?陈鹤琴有个通俗的比喻。他说:“志向好像是一股电流,人好像是一部机器,电流一通,机器就会活动。如果没有电流,机器虽好,也是枉然的。”

当然,所谓志向,也有高下优劣之分。为此,陈鹤琴提醒说,如果家长从小向孩子灌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思想,希望他能够“学而优则仕”,那么“任凭你的小孩子怎样的发愤忘食,甚至也学着古人的‘悬梁刺股’,或‘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到头来也不会有什么出息。此外,有些人即便是懂得先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但这里也有个做什么人,做什么事,做什么学问的问题。所以,陈鹤琴一再告诫大家,一定要做一个有骨气、有独立人格、有现代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要“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世界人”。

最后,陈鹤琴还把求学过程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是实验观察,第二是阅读参考,第三是发表创作,第四是批评研讨。为此,他奉劝父母和老师们千万不要用“填鸭式”的方法来教孩子。然而,如今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却往往与陈鹤琴的思想格格不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