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互会的解散

经互会的解散

时间:2022-05-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互会的解散二、经互会的解散比起北约,经互会在苏东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在苏东剧变之前,经互会只能在苏联允许范围内进行有限的调整。但是,这又导致经互会内部贸易额大幅度下降。1991年1月5日,经互会内部贸易终止。1991年6月28日,经互会在布达佩斯召开第四十六次也是最后一次会议,九个成员国的代表签署了经互会解体的议定书。90天后,经互会正式宣告解散。

经互会的解散

二、经互会的解散

比起北约,经互会在苏东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但问题在于,从本质上说,经互会也是苏联控制东欧的工具,苏联根据本国计划经济“定做”出经互会的规则,根据自己对世界经济总的看法制定经互会的政策。总之,经互会的运行机制反映了苏联认定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共同规律”[132],突破不了计划经济的模式,更摆脱不了苏联的控制。

由于是苏联设计的,经互会“非市场”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困难重重、矛盾很多,但任何引入市场机制的尝试都被视为对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挑战,对苏联权威的挑战。因此,在苏东剧变之前,经互会只能在苏联允许范围内进行有限的调整。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经互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了一些不触动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小修小补。第一,不断地调整经互会的宗旨。刚成立时,经互会的宗旨是:“在各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之间建立密切的经济关系,以促进各人民民主国家实行工业化和胜利地建设社会主义,促进整个民主大家庭的巩固。”[133]1954年3月,经互会第四次会议提出:它要“建立经济合作和协调国民经济计划,以保证经互会成员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更加充分地利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134]1962年修改后《经济互助委员会章程》规定:“经互会成员国的经济合作和科学技术合作一律按照社会主义国际主义原则,在尊重国家主权,独立和民族利益,不干涉各国内政,完全平等,互利和同志般互助的基础上进行。”[135]第二,调整经互会的活动方式。一是改变计划协调方式。经互会成立初期实行的是“年度计划”,20世纪50年代中期改成“五年计划”,1971年后又增加了“远景计划”,增加了多边一体化措施计划和长期专项合作纲要计划两种新的形式。二是改革商品定价方法。1975年以前,经互会成员国之间互相贸易价格是按前五年世界市场平均价格来确定后五年的价格。由于世界市场上能源、农产品和原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经互会决定1975年后按前五年世界市场平均弹动价格确定每年的价格。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计划经济经陷入全面的危机,各成员国要求经互会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经互会1987年召开的四十三届和1989年召开的四十四届会议都讨论了经互会的改革问题。其内容包括:第一,把合作的重心从贸易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改变历史上形成的以燃料、原料换取机器设备为特点的社会主义国际分工结构,转向广泛的部门内生产合作为基础的劳动分工新模式。第二,改革经互会工作机构,通过合并、撤销、改组或建立新的机构的方式,消除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并加强工作机构的监督和分析职能。第三,增加各国企业间的直接交往,在政府、部门和生产企业之间建立直接联系,明确政府间、部门间和企业间协调计划的内容。政府间主要协调多边合作的战略任务和经济政策。部门间协调部门内各国的投资政策,协调技术改造、生产专业化与协作方面的专项合作。企业间协调合作产品生产及相互供货量,协调技术革新,利用生产能力方面计划。第四,改革货币金融机制。提高转账卢布的作用,巩固和发挥它的货币职能,最大限度地为直接联系和其他新的合作形式的需要服务。创造条件使转账卢布成为可以兑换自由外汇的货币,使之有利于相互贸易的增长和成员国进一步参与国际劳动分工。[136]

这些措施涉及了增加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动性、转账卢布自由兑换等问题,比以前的调整的力度更大,但仍没有引入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另外,由于国内经济和政治改革的步调不一致,各成员国对改革的方案、内容、步骤各持己见,难以统一,直到各国发生剧变,经互会的改革没有取得实质进展。

如前文所示,苏东剧变就是各国放弃苏联模式的过程,对东欧国家来说,还是外交重心转向西方的过程。东欧各国在经济上相继放弃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而实行混合所有制或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比如,“在匈牙利,建立以混合所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实行新的税制和在资本、劳动力和财产方面的自由市场制度。波兰公开提出实行私有制。捷克斯洛伐克提出在经济上重返市场,使生产资料所有制非国有化和逐步实行私有化”[137]。与此同时,东欧各国在政治上由共产党的一党统治转向了西方式的多党议会民主制,在意识形态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单一的意识形态的垄断地位不复存在。在对外关系上提出了面向世界、面向欧洲的新的外交策略。在这样的背景下,东欧国家积极发展同西方的贸易往来,迅速与欧共体和美国签署了贸易和合作协议,争取西方国家的经济援助和贷款,罗、匈、波三国相继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由于东欧国家已经摆脱了苏联的控制,经互会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基础,离心力空前强烈。

1990年1月,针对东欧变化的形势,经互会第四十五次会议专门讨论了革新和改变成员国之间经济关系等问题。会议决定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经互会后继组织——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宣言与章程。但是,这次会议没有能就新的合作关系制定出可行的方针,只是宣告了旧的协作关系的结束。此后,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等国提出建立一个新的地区性经济组织来取代经互会。不过,对它们来说,这不过是在摆脱苏联的经济控制、进入西方经济体系之前谋求的一种过渡途径。[138]7月,苏联决定从1991年1月1日起把他们同经互会成员国的双边贸易由传统的转账卢布记账方式改为按世界市场价格以硬通货交易,终止易货贸易。但是,这又导致经互会内部贸易额大幅度下降。1990年下半年,经互会国家相继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建立协定贸易关系的制度化框架,转账卢布被硬通货代替,人为制定价格被世界市场价格代替,详细的年度协议被附有若干指导性商品清单的一般协定所代替。这样,经互会由一个政治色彩极强,以计划协调为主的区域经济组织,变成了一个松散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有名无实的组织。很快,这种形式上的维系也没有必要存在下去。1991年1月5日,经互会内部贸易终止。1991年6月28日,经互会在布达佩斯召开第四十六次也是最后一次会议,九个成员国的代表签署了经互会解体的议定书。90天后,经互会正式宣告解散。

经互会解体后,东欧各国对对外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尽管具体政策有所差异,但是,东欧国家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第一,放弃国家对外贸易的垄断,发挥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自主性,取消对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行政限制。利用关税汇率作为调节外贸的手段。放宽对外资的限制,积极利用外资,如制定有关外国投资宽松的法律规定,建立了免税区等;鼓励外资企业的发展。第二,重新建立或加入区域经济组织,比如,建立“中欧自由贸易区”,加入“中欧倡议组织”,加强与欧共体的经济合作等等。

【注释】

[1][匈]雅诺什·科尔奈著:《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张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2页。

[2]《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第184—185页。

[3]HüsnüKizilyalli,Economicsof transition:A New Methodology for Transforming a Socialist Economy to a Marketled Economy and Sketches of a Workable Macroeconomic Theory,Aldershot,Hants,England;Brookfield,Vt.,USA:Ashgate Publishing Ltd.,1998,pp.165—167.

[4]刘祖熙主编:《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第324—444页。

[5]Micheal Bleaney,Do Socialist Economies Work?The Socialist and East European Experience,Basil Blackwell press,1988,p.122;Simon Commander,Fabrizio Coricelli,“Price‐Wage Dynamics and Inflation in Socialist Economies:Empirical Models for Hungary and Poland”,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1992,Vol.6,pp.33—53;Jacob A.Frenkel,Mark P.Taylor,“Money demand and inflation in Yugoslavia 1980—1989”,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1993,Vol.15,issue 3,pp.455—481.

[6]Michael Marrese,“CMEA:effective but cumbersome political economy”,in Ellen Comisso,Laura D’Andrea Tyson,eds.,Power,Purpose,and Collective Choice:Economic Strategy in Socialist States,Ithaca:Corell University Press,p.122.

[7]转引自刘宝荣:《苏联东欧国家逐步调整各自经贸发展战略》,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1988年第5期,第65页。

[8]Ivan T.Berend,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1944—1993,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p.177.

[9]OECD,“East‐West Financial Relations:Recent Developments and Medium‐Term Prospects”,Financial Market Trends,Paris:Feb 1988,Issue 39,p.24.

[10]Ivan T.Berend,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1944—1993,p.177.

[11]Ivan T.Berend,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1944—1993,p.178.

[12][波]莱赫·瓦文萨著:《瓦文萨自传》,彭志毅译,东方出版社1990年版,第142—144页。

[13][波]沃伊切赫·盖乌任斯基等著:《波兰团结工会成立记》,吴一等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版,第204页。

[14]丁维陵等著:《苏联东欧剧变启示录》,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15]卡尼亚1927年生于热舒夫省一个小农家庭,二次大战期间参加了反法西斯抵抗运动,1945年加入波兰工人党。战后,卡尼亚长期在青年联盟和华沙省委工作,60年以后当选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1975年当选为政治局委员。1981年在党的“九大”上,卡尼亚再次当选为第一书记,10月辞去第一书记职务,1982年任国务委员会委员。

[16]《卡尼亚在波党九大上代表党中央作的报告(摘要)》,载亓成章编:《人民波兰资料选辑(1944—1984)》,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发行,第609页。

[17][波]米·弗·拉科夫斯基著:《波兰剧变是怎样发生的》,郭增麟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13页。

[18]引自刘祖熙著:《波兰通史》,第537页。

[19][波]米·弗·拉科夫斯基著:《波兰剧变是怎样发生的》,第17页。

[20]《雅鲁泽尔斯基宣布波兰进入战时状态的讲话》,载亓成章编:《人民波兰资料选辑(1944—1984)》,第689页。

[21]王逸舟等著:《波兰危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30页。

[22]《波兰危机》,第338—339页。

[23]阚思静著:《卡达尔与匈牙利》,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第253—254页。

[24]张文武主编:《东欧诸国政界要人简介》,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第289页。

[25]李丹琳著:《匈牙利》,第110页。

[26]Janusz Bugajski:Czechoslovakia:Charter 77’s Decade of Dissent,New York:Praeger,1987,p.11.

[27]James G.Kellas,The Politics of Nationalism and Ethnicity,New York:St.Matin’s Press,1998,p.145.

[28]参见阿尔伯·皮帕:《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人的政治形势——科索沃问题透视》,中译文载《民族译丛》1991年第6期,第5页。

[29]参见[苏]米·谢·戈尔巴乔夫著:《改革与新思维》,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第177—179页。

[30]《改革与新思维》,第180页。

[31][苏]米·谢·戈尔巴乔夫著:《改革与新思维》,第187页。

[32]《人民日报》1986年12月1日。

[33]《人民日报》1987年4月12日。

[34]《人民日报》1988年3月18日。

[35][苏]米·谢·戈尔巴乔夫著:《改革与新思维》,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144—145页。

[36][苏]米·谢·戈尔巴乔夫:《十月与改革:革命在继续》,http://sshtm.ssreader.com/bookinfo.aspx?ssid=11362717&lib=17(2008.06.20)。

[37]参见林军:《俄罗斯外交史稿》,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420页。

[38]王瑜:《东欧共产党:倒下的多米诺骨牌》,红旗出版社2005年版,第274页。

[39][英]雷切尔·沃克:《震撼世界的六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怎么葬送了苏联》,改革出版社1999年版,第210页。

[40]王瑜:《东欧共产党:倒下的多米诺骨牌》,红旗出版社2005年版,第276页。

[41]参见林军:《俄罗斯外交史稿》,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422—425页。

[42]《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二十七大上的政治报告》,《苏联问题研究资料》,1988年第5期,第25—26页。

[43]Richard M.Nixon,Foreign Affairs,1988/1989,Vol.68,Issue 1,pp.199—219.

[44]参见自王仲田等著:《历史剧变——社会主义的挫折及其教训》,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0页。

[45]转引自丁维陵等著:《苏联东欧剧变启示录》,第11页。

[46]转引自王逸舟等著:《波兰危机》,第354—355页。

[47]刘亚军等著:《东欧大地震》,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页。

[48]中共中央党校国际共运研究所本书编写组:《苏联东欧风云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174页。

[49][波]米·弗·拉科夫斯基著:《波兰剧变是怎样发生的》,第145—146页。

[50]《波兰剧变是怎样发生的》,第154—155页。

[51]《波兰剧变是怎样发生的》,第150—151页。

[52][波]米·弗·拉科夫斯基著:《波兰剧变是怎样发生的》,第169页。

[53]Ф.И.菲尔索夫:《共产国际与波兰共产党》,中译文载《共产国际研究》1989年第3期,第36页。

[54]埃乌盖纽什·希尔:《波兰共产党解散的详情》,中译文载《共产国际研究》1989年第3期,第46页。

[55]转引自中共中央党校国际共运研究所本书编写组:《苏联东欧风云录》,第178—179页。

[56] 转引自中共中央党校国际共运研究所本书编写组:《苏联东欧风云录》,第182页。

[57] 转引自中共中央党校国际共运研究所本书编写组:《苏联东欧风云录》,第182页。

[58]转引自中共中央党校国际共运研究所本书编写组:《苏联东欧风云录》,第191页。

[59]《苏联东欧风云录》,第205页。

[60]《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拉科夫斯基在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编译组编译:《东欧问题资料》,东方出版社1990年版,第84—85页。

[61]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编译组编译:《东欧问题资料》,第85页。

[62]《波兰统一工人党停止活动的决议》,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编译组编译:《东欧问题资料》,第102—103页。

[63]参见《波兰共和国社会民主党宣言》、《波兰共和国社会民主党章程》,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编译组编译:《东欧问题资料》,第113—125页。

[64]阚思静著:《卡达尔与匈牙利》,第258页。

[65]参见中共中央党校国际共运研究所本书编写组:《苏联东欧风云录》,第223—225页。

[66]《苏联东欧风云录》,第223—224页。

[67]参见[匈]雷尼·彼得编:《1956年匈牙利事件的经过和历史教训》,赵平生译,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匈]福尔代什·伊斯特万编:《匈牙利改革的道路》,李淑华等译,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8]Ivan T.Berend,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1944—1993,p.274.

[69]转引自中共中央党校国际共运研究所本书编写组:《苏联东欧风云录》,第229页。

[70]《苏联东欧风云录》,第227页。

[71]《人民日报》,1989年6月2日。

[72]转引自中共中央党校国际共运研究所本书编写组:《苏联东欧风云录》,第232页。

[73]Libération,Juin16,1989.

[74]中共中央党校国际共运研究所本书编写组:《苏联东欧风云录》,第233—234页。

[75]转引自《苏联东欧风云录》,第236页。

[76]《苏联东欧风云录》,第239页。

[77]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编译组织编译:《东欧问题资料》,第313页。

[78]刘亚军等著:《东欧大地震》,第38页。

[79]转引自中共中央党校国际共运研究所编:《苏联东欧风云录》,第237页。

[80]辛颖:《“结束一个时代”的匈牙利大选》,载《世界知识》1990年第9期,第6页。

[81]转引自中共中央党校国际共运研究所编:《苏联东欧风云录》,第279页。

[82]转引自王瑜著:《东欧共产党:倒下的多米诺骨牌》,第27页。

[83]转引自中共中央党校国际共运研究所编:《苏联东欧风云录》,第287—288页。

[84]转引自陈广嗣等著:《捷克》,第109—110页。

[85]转引自中共中央党校国际共运研究所编:《苏联东欧风云录》,第290页。

[86]《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乌尔班内克在捷共非常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编译组编译:《东欧问题资料》,第219—220页。

[87]《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关于争取民主社会主义社会的行动纲领》,《东欧问题资料》,第235页。

[88][美]C.B.沙尔夫著:《民主德国的政治与变革》,秦刚等译,春秋出版社1988年版,第19页。

[89]转引自中共中央党校国际共运研究所编:《苏联东欧风云录》,第251—252页。

[90]连玉如著:《新世界政治与德国外交政策——“新德国问题”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91]转引自高德平著:《柏林墙与民主德国》,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108—109页。

[92]Der Spiegel,Vol.36,5.9.1988.

[93]转引自中共中央党校国际共运研究所编:《苏联东欧风云录》,第255页。

[94]辛灿主编:《风云变幻的东欧四国》,新华社《国际内参》编辑部1990年版,第11页。

[95]The Washington Post,Sep 17,1989.

[96]辛灿主编:《风云变幻的东欧四国》,第9页。

[97]The Washington Post,Oct 8,1989.

[98]参见[德]埃贡·克伦茨著:《89年的秋天》,孙劲松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80—87页。

[99][民主德国]埃贡·克伦茨著:《大墙倾倒之际——克伦茨回忆录》,沈隆光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30页。

[100]辛灿主编:《风云变幻的东欧四国》,第16页。

[101][德]埃贡·克伦茨著:《89年的秋天》,第207页。

[102]引自[德]埃贡·克伦茨著:《89年的秋天》,第216页。

[103]Frederick Taylor,The Berlin Wall:A World Divided,1961—1989,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2006,p.429.

[104]辛灿主编:《风云变幻的东欧四国》,第24页。

[105]转引自中共中央党校国际共运研究所编:《苏联东欧风云录》,第263页。

[106]《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主社会主义党主席居西在党的特别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编译组编译:《东欧问题资料》,第135—187页。

[107][德]埃贡·克伦茨著:《89年的秋天》,第313页。

[108]Michael Shafir,“Former Senior RCP Officials Protest Ceauescu’s Policies”,Radio Free Europe Reseach:Romania/3,29 March,1989,pp.8—11.

[109]转引自中共中央党校国际共运研究所本书编写组:《苏联东欧风云录》,第302页。

[110]Peter Siani‐Davies,The Romanian Revolution of December 1989,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7,p.51.

[111]参见辛灿主编:《风云变幻的东欧四国》,第141页。

[112]转引自中共中央党校国际共运研究所本书编写组:《苏联东欧风云录》,第311页。

[113][法]卡特琳·迪朗丹著:《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王新连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194页。

[114]转引自辛灿主编:《风云变幻的东欧四国》,第141页。

[115]转引自新华社参考新闻编辑部:《参考资料汇编》,1991年第4期,第204页。

[116]R.J.Crampton,A Concise History of Bulgaria,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204.

[117]R.J.Crampton,A Concise History of Bulgaria,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205.

[118]王正泉等主编:《苏联东欧大事记(1985.3—1990.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31页。

[119][保]托多尔·日夫科夫著:《日夫科夫回忆录》,吴惕俊等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306页。

[120]《保加利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姆拉德诺夫在保共第十四次非常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编译组编译:《东欧问题资料》,第36页。

[121]《东欧问题资料》,第52页。

[122]辛灿主编:《风云变幻的东欧四国》,第130页。

[123]辛灿主编:《风云变幻的东欧四国》,第130页。

[124][英]本·福凯斯:《东欧共产主义的兴衰》,第276页。

[125]参见中共中央党校国际共运研究所本书编写组:《苏联东欧风云录》,第353页。

[126]参见中共中央党校国际共运研究所本书编写组:《苏联东欧风云录》,第334—340页。

[127]姜琦等著:《悲剧悄悄地来临——东欧政治大地震的征兆》,第453页。

[128]蔡祖淼:《阿尔巴尼亚主要政党简介》,《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1992年第5期,第93页。

[129]参见沈志华主编:《冷战时期苏联与东欧的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页。

[130]Daniel N Nelson,Alliancebehavior in the Warsaw Pact,Westview Press,1986,p.72.

[131]李静杰:《苏联扩张战略中的华沙条约组织》,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1981年第2期,第26页。

[132]许新等:《超级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原因探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91页。

[133][苏]尼·法捷耶夫:《经济互助委员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77年版,第43页。

[134]《经济互助委员会》,第43页。

[135][美]布朗:《苏联与其东欧盟国的关系》,商正、郭济祖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3页。

[136]参见胡燕芬:《经互会国家合作和一体化的作用、问题和发展前景》,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1990年第2期,第76—77页。

[137]伍贻康等著:《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比较》,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56页。

[138]赵乃斌等主编:《东欧经济大转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第30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