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同的译本,迥异的言说

不同的译本,迥异的言说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一个值得重视与研究的翻译现象。不同译本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共生特点如何?不同译本的翻译风格,阐释视角以及引发的社会效果怎样影响一个时代?对此,应予以探究,以便正确引导译者的翻译实践。
不同的译本,迥异的言说_共生翻译学建构

在文学的伊甸园里,莎士比亚是炫眼的巨擘,他矫拔的笔力下生出无数神妙的悲喜故事,这些故事乘着他那神奇的语言翅膀,洞悉着人类整个内心的宇宙。莎剧已携伴人类走过四个多世纪,人们对莎剧的阅读依旧满腔热忱,经久不衰;对莎作也一版再版,一译再译。而文学上的“蒙娜丽莎”——《哈姆雷特》,更似不可破解的迷宫,总有不可穷尽的探索魅力,历来都是莎剧评论的焦点。正所谓“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精神分析学者弗洛伊德、荣格等从中解出了“俄狄浦斯情结”,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伊格尔顿等从中读出了文化的反省,东方马克思主义者卞之琳等从中悟出了阶级性和人民性,道德说教者普罗瑟等从中得出了反道德、反宗教的复仇劣根性,女权主义者卫曼从中掘出了“言说的权力”,文化唯物主义者德利谟尔从中探出了莎士比亚的政治性与革命性等。这一双双犀利而深邃的眼睛把哈姆雷特透视得可谓淋漓尽致,不过,“to be or not to be?”——是还是不是(字面译而非文本译)?这才是哈姆雷特迷们苦苦以求的。而就文学层面而言,《哈姆雷特》语言酣畅睿智、浓墨重彩、出神入化,其人物关系犬牙交错、矛盾深刻、冲撞激烈,其情节峰回路转、变幻莫测、摄人心魄。这一戏剧上的“舞台之王”、文学王冠上的奇异“宝石”,是莎士比亚永久的荣耀,也是各文学及翻译研究之方家取之不竭的神泉。

1903年以来,《哈姆雷特》的汉译已越百年,译者可谓名家荟萃,有田汉、邵挺、曹未风、孙大雨、朱生豪、卞之琳、张采真、方平、吕荧、吴兴华、方重、章益新、杨周翰、夏翼天、梁实秋、虞尔昌、何潜、宗翰、周平、张燕等译家,也有北塔、英若诚等人的最新译本。译体从文言文、白话文、散文到诗,随着时代的行进而不断地变奏。《哈姆雷特》的汉译版本很多,经久不衰且历久弥新,是什么力量使得这颗文学王冠上的“明珠”能穿越时空而依然绚丽夺目,大放异彩?是原文本的给力,抑或是译文本的推力,还是二者的合力?按照许渊冲先生的“1+1=3”文学翻译观,译语文本使译语读者被吸引,进而推动更多的译本产生,致使原文魅力放大,甚至被超越?这是一个值得重视与研究的翻译现象。译者的翻译目的、态度、策略究竟会对译文产生什么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起怎样的角色与作用?不同译本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共生特点如何?不同译本的翻译风格,阐释视角以及引发的社会效果怎样影响一个时代?对此,应予以探究,以便正确引导译者的翻译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