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本回译的译本评价

无本回译的译本评价

时间:2022-12-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本回译作为一种新的翻译类型的出现,会带来一系列相关的理论问题需要思考与探讨,无本回译的译本评价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本节尝试对这一新的翻译类型的译本效果与评价进行探讨,进而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思路。译本评价应该相当于翻译批评中的“效果评价”。

无本回译作为一种新的翻译类型的出现,会带来一系列相关的理论问题需要思考与探讨,无本回译的译本评价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本节尝试对这一新的翻译类型的译本效果与评价进行探讨,进而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思路。

一、译本评价的理论依据

关于译本评价问题应该属于翻译批评的范畴。对于翻译批评的操作程序,王宏印教授在《文学翻译批评论稿》(2010)中,曾提出“研读原作、研读译作、对比研究、效果评价、价值判断、评论角度”六个步骤。译本评价应该相当于翻译批评中的“效果评价”。关于效果评价,王宏印教授提出三对概念:原作效果和译作效果、总体效果和局部效果、内在效果和外在效果,从这三对概念的关系上可以体现译作的效果。

对于译本的效果,首先要体现原作的效果,“好的译文自然要体现原作的效果,不过译文本身也具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即译者通过翻译的创造性活动为作品增加新的艺术价值”(王宏印,2010:141);其次,译本的整体评价应该看该译本的整体效果,虽然“译作的整体效果是由一个个单项效果或局部效果结合起来构成,但实际上总体效果并非各项局部效果的简单相加之和,而是要顾及各方面的单项效果”(同上);再次,译本的效果主要是通过其外在效果体现出来,但是也要注重其内在效果的不断发现与挖掘,即“作品内涵的效果和感染力”,从而转化为外在效果加以突显(同上)。

以上译本评价的标准是对一般意义的翻译活动而言,那么,对于特殊的翻译类型——无本回译的译本进行评价,除了参照以上标准之外,是否还要考虑其自身具有的特殊的译本评价因素?对于此问题,下面将以Moment in Peking及其汉语译本为例,进行详细的探讨。

二、无本回译的译本评价:以Moment in Peking的汉译为例

译本《京华烟云》、《瞬息京华》的翻译效果如何,又是如何体现原著Moment in Peking的效果呢?此处将在参照一般意义上译本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探讨这一特殊翻译本身的译本评价问题,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详细的探讨。

第一,从《京华烟云》、《瞬息京华》对小说原著Moment in Peking的效果体现上来看,译本均较好地体现出原著的思想内容和文化宣传。对于小说原著的内容与效果,先看一下中国读者对Moment in Peking的认识:

“《京华烟云》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反映了中国一九〇〇年秋至一九三八年春的伟大变革;作为一部政治小说,表现了‘过渡时代的中国’缓慢却很实在的前进历程;作为社会小说,叙述了北京姚、曾、牛三大家三代人的生活;小说描绘了很多男女的婚恋故事,又可当作人情小说;作为风俗小说恐怕还是作家的初衷,介绍了诸如婚丧礼宴、冲喜守寡、中医中药、古玩古诗、赋诗作对、测字相面、求道成仙之类的中华民俗文化。”(倪文兴,1988:25)

从以上对Moment in Peking作为“历史小说、政治小说、社会小说、人情小说、风俗小说”的讨论,足见该小说涵盖的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理论上,译本就应如实体现这些内容,而不出现任何删改。实际上,三个中文译本都基本达到这一要求,虽然有个别删节但不影响情节的进展与完整。然而作为文学翻译,并不能满足于仅仅体现原作内容,而应充分发挥译入语优势,增添新的艺术价值。当然,在中英文字转换的过程中,原著的艺术性不可避免地要失落一部分,译者应充分发挥创造性,利用中文的优势弥补这一失落。对此,张振玉和郁飞译本做得较为成功。张译通过语言回归传统、添加章回标题等手段,郁译对北京方言的还原比较好地传达出原著的特点和作者的创作初衷。因读者对象的变化,针对国内读者与海外读者的不同,译文的效果不可能与原文效果一样。但是,原著基本的思想内涵与文化宣传等在译作中均已体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译作还是比较成功的。

第二,由于小说原著创作和无本回译的特殊性,译作的评价还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那就是体现在对原著反映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等的还原上。对于文化还原问题,金圣华曾作过探讨,她认为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原文作者是洋人,在作品中处处流露出受到中国思想影响的痕迹,但所述中国事物又因认识不足而有所偏差,那么,译者翻译时,为存其真,就不能自行改谬为正,为原文粉饰化妆。

“第二种,可以谭恩美所写的《喜幸会》(The Joy Luck Club)为例。作者为美国土生土长第二代中国移民,在这本成名作中,致力描绘中西文化的异同与母女之间的代沟。书里涉及种种有关中国的事物,其中某些片段因作者笔力万钧而深刻动人;某些段落则因作者对中国文化一知半解而似是而非,译者必须细加分辨,按不同语境而酌情还原。例如,原文往往把节令及习俗弄得混淆不清,作者以为中秋节熏艾驱五毒,过新年则团聚吃螃蟹。这种错误,译者最多加注说明,绝不可自作聪明,妄加修正。

“第三种情况,原作者是对中国文化极有了解的中国学者,但以英文写作来介绍中国事物,如夏志清的《中国古典小说》。……例如夏志清提到关云长所用的兵器时,以‘mighty sword’来形容,这两个字,有人译成‘神剑’,有人译成‘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这两种译法,都不可取。”(金圣华,1997:149—150)

此处所划分的三种情况,一方面体现出这些用英文写作的中国题材的作品所包含的中国文化渊源或者说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有深浅之别,从浅到深分别是洋人——华裔——中国学者。对这些作品的无本回译,要根据不同作者及作品的中国文化渊源的深浅以及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在翻译过程中适度地还原中国历史文化,对此金圣华给出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另一方面,关于异语创作的中国题材的文学作品,在汉译过程中要解决好其中的文化还原问题。译者必须非常熟悉中国历史文化、国学等方面的知识,而且对有关原著作者的文化背景、思想认知以及作品中体现的思想倾向、文化态度等仔细推究与掌握,才能把握好还原的尺度。对原著中出现的中国古典诗词、用典等应该准确地复现出原貌,因为译本面向的是中国读者大众,如果诗词、用典等根据英文进行意译,虽然意思没有出入,但是让熟悉中国文化的读者会有不伦不类之感。

实际上,无本回译与文化还原二者既有重合又存在区别。文化还原只涉及作品的文化部分需要朝向本族语的回归。而无本回译除了文化上的还原之外,还涉及诸如文体、文类、语言等方面的还原,例如文体上是朝古代某一文类回归,还是就用现代文体,相应的语言应该古雅还是现代,这都是无本回译探讨的问题。因此,文化还原无法涵盖异语写作带来的翻译问题。而在涉及中华文化典籍的翻译时,则属于原文复现。

第三,无本回译的语言要求,与翻译一般的外国文学作品相比,应该更地道、通顺、流畅,不应出现过多生硬语言和欧化结构。译文语言必须是文学语言,具有文学性和表现力。虽然“翻译的居间性使得这种文学语言显然有别于原创作的语言,甚至有别于译语创作的语言。但是译文语言仍然必须具有文学语言的一般特征”(王宏印,2010:158)。尽管无本回译的语言有别于原语创作和译语创作的语言,但是必须尽量向译语(本族语)创作的语言最大限度地靠拢,这是由于文化内容的特殊性决定的。因为本族语的文化内容回归到其语言形态即本族语,那么在用本族语表达其文化内容时,理论上不应该出现欧化结构或者具有太多的洋气。然而,翻译的悖论性使得欧化的产生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少欧化或翻译体的出现。

第四,译文应该具有独特的价值,通过译文能够看到译者的创造性和积极发挥本族语的体现。译文的价值可以体现在对译入语(无本回译中为本族语)文学和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上。例如,小说Moment in Peking中文译者充分发挥创造性,利用中文的优势弥补中英语言文字转换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失落的艺术性。尤其是张振玉和郁飞译本做得较为成功。张译通过语言回归传统、添加章回标题等手段,使译文古香古色,同时强化了叙事功能,或者对小说翻译叙事理论能够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而郁译中对北京方言的还原较好地传达出原著的特点和作者的创作初衷,京味的还原使得译文更好地再现了20世纪前后老北京居民的生活;郑陀、应元杰译本体现了20世纪40年代初中国文学的语言状况,那个时代通过翻译一些外国文学作品以促进本国语言和文学的发展,郑译本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中国小说创作的现状,同时也对中国小说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由此看来,Moment in Peking 的这些中文译本从不同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其自身存在的独特的文学价值。

至于文化方面的影响,《京华烟云》、《瞬息京华》使国人看到在世界文化视野关照下的中国文化面貌,从而使国人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文化。译本的广泛传播与一再出版,说明《京华烟云》、《瞬息京华》是具有相当生命力的文学翻译作品。而且台湾和大陆分别于1987年和2005年把该小说改编成电视剧,搬上银幕,剧本依据的是张振玉译本。张译本传播区域最广,其中的原因这里不予探讨,只是借此想说明小说Moment in Peking的中文译本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产生重大影 响。

此外,林语堂创作的英文传记及其中文译本《苏东坡传》和《武则天正传》,对于中国传记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有丰富的人物传记文学创作的素材,然而中国的传记文学却相当落后。正如张振玉在《苏东坡传》的译者序中所言,在古代,人物传记文字均为短篇,寥寥数字,唐代的传奇如《虬髯客传》乃是小说,离史实太远,唐宋至清代古文的传记仍是较短的散文。对林语堂用英文创作的中国历史人物传记作品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在译者序中曾有提到:

“中国传记文章之长至排印成册者,似乎是开始于现代,但为数不多,其最为人所熟知者,我想是林语堂英文著作的汉译本,即《苏东坡传》和《武则天正传》。这类文学的创作的出现,与过去之历史演义小说不能说毫无关系,但所受的直接影响,还是来自西方的传记文学。”(林语堂,张振玉译,2010:译者序)

而且,张振玉认为林语堂先生的这两本名人传记写得实在好。如果研究中国传记文学,这两本著作是不能忽略的。如此看来,这些译本无论是在本族语的文学上还是在文化上,都具有自身重要的价值。

从以上的探讨,可以得出对无本回译的译本评价的几点思考:

1.在原则上,译本效果要反映原著效果,但在实际翻译和交流中,完全相等的效果不仅不易获得,也不易证明。例如,异语写作中的引文,在无本回译的过程中,如果对这些引文进行原文复现,那么异语写作中引文的某些变化则无法体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无本回译的译本无法体现出这些发生变化了的引文的效果。然而,虽然无法完全体现异语原文的效果,但由于该引文是根据本族语文化典籍翻译而来,其中已包含着这些原典的效果,那么原文复现的效果与此是等同 的。

2.在文化还原上要根据不同作者与作品对译入语国家的文化渊源的理解和体现的深浅,注意尺度的把握。对于出现的本族文化古典诗词等,要进行原文复现。也就是说,文化还原并无原文的存在,根据作品中对本族语文化的体现情况,朝向本族语文化文本进行适度的还原,而原文复现是本族文化中确实有原文的存在,根据原著中提供的某种线索和信息查找到对应的原文本,抄写或印刷上去即 可。

3.无本回译译文的语言应该更符合汉语习惯,尽量避免或者减少欧化与洋腔洋调的出现,即在语言上要尽可能地归化,才能取得较好的翻译效果。因为无本回译是本族文化回归本族语言形态,回到其“存在的家园”,那么,这种翻译类型原则上不应该出现翻译腔与翻译体,但是翻译的悖论性又无法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因此只能尽量避免或减少。

4.无本回译要关注读者意识的转换,自觉地实现由原作的异语读者向译作的本国语读者的阅读视角的彻底转换。由于异语写作针对的是异语读者,对本族语读者而言众人皆知的文化风俗等,对异语读者就得娓娓道来。但是,在这些文化风俗返回本族语,面向本族语的读者大众时,译者就应转换读者视角,符合本族语的表达习惯,同时还可以根据原著内容进入相应的文体与文类。

5.译文本身具有独特的价值,对译入语国家的文学和文化等有一定的贡献。从前文的论述中可以得知,无本回译的案例中,无论是中译本中的文学作品《京华烟云》、《瞬息京华》,还是历史人物传记《苏东坡传》、《大唐狄公传》等,以及学术著作《中国古典小说》(夏志清著)等,均对读者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对中国文学文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以上几条是通过本节对Moment in Peking及其中译本,以及林语堂其他英文作品的汉译的讨论,得出的关于对无本回译的译本评价的一些认识,希望能够为翻译实践、相关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理论提供一些借鉴和启 示。

【注释】

[1]说明:此处套用王宏印教授关于回译的归化异化思想,原文是:“回译就是从原译开始向着原语(回译入语)的方向归化而去,同时离开原译向着适应回译入语(即原语)的方向异化而去。”(王宏印,2001:27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