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移植期(~年)

移植期(~年)

时间:2022-05-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移植期(~年)一、移植期1973年,中国图书进口公司《国外书讯》创刊。1973年至1980年前后,国内“核心期刊”研究以引进国外核心期刊理论和翻译国外各种科技类“核心期刊表”为主,可称之为国内“核心期刊”研究的“移植期”。1981年第6期《国外书讯》(B辑)出版,该期特设“核心期刊”、“常用期刊”两列,这才较为明确地把“核心期刊”与“常用期刊”的概念区别开来。他认为,“凡百分比在50%以上者,均作为核心期刊”。

移植期(~年)

一、移植期(1973~1980年)

1973年,中国图书进口公司《国外书讯》创刊。该刊本着“洋为中用”和“勤俭建国”的方针,创刊之时即率先“进口”“核心期刊”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该刊1973年第9期摘译了英国的一篇题为《世界重点科技期刊》(1968年)的文章,文中援引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篇报导:

化学和物理类的几家主要文摘杂志社发现一条规律是:他们所摘用的论文中有75%是来自10%的期刊……这说明其余90%的期刊价值不大。因此,我们认为……确立一批核心期刊的设想不是不可思议的。

该文虽然没有对“核心期刊”的概念做出明确的界定,但可以看出,他们认为的“核心期刊”就是那些文摘量较大的期刊。在他们看来,这些期刊是期刊群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期刊中的“核心”。这可能是国内传播媒体首次提及“核心期刊”的开篇之作,也可看作是国内译介和研究“核心期刊”的肇端。

1973年至1980年前后,国内“核心期刊”研究以引进国外核心期刊理论和翻译国外各种科技类“核心期刊表”为主,可称之为国内“核心期刊”研究的“移植期”。这一时期,对“核心期刊”的译介较为集中分布在《国外书讯》、《情报科学》等几家杂志上,但译介较为零散,不成系统,细析可看出大体脉络。

(一)译介、验证西方“核心期刊”的相关理论

1.什么是“核心期刊”?

关于“核心期刊”的概念,在初期的译介中并不明显。上述的一篇文章,虽然提及“核心期刊”的概念,但在文题中尚未使用“核心期刊”一词,而是使用了“重点期刊”的字样。结合文中的相关叙述,“核心期刊”的含义当为“重点期刊”。《国外书讯》1973年第7期发表《环境科学研究常用期刊》一文,该文使用了“常用期刊”的概念,从文章中也可看出,“常用期刊”的含义与上述“核心期刊”的含义相似,也是指一些文摘量较大的期刊。同年,该刊第11、12期合刊发表《世界化学类核心期刊》一文,在文章题目中首次出现“核心期刊”字样,细观正文,“核心期刊”的意思仍然是文摘量最为集中的那部分“值得注意的期刊”。[1]1975年该刊第7期发表译自美国的《医学核心期刊分析》一文。此文对“核心期刊”的理解是“最常用”的期刊。1979年《国外书讯》第1期载有《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核心期刊》一文,文章谈到苏联称“核心期刊”为“基本期刊”。由此可见,我国早期对“核心期刊”概念的理解,还是比较模糊的,大体相当于“重要期刊”、“常用期刊”、“基本期刊”、“重点期刊”等等。

1981年陈光祚先生首次对“核心期刊”的概念作了明确界定,他认为:所谓“核心期刊”,是一个相对概念。“就某一主题的研究来说,通常以该主题的论文作为期刊的中心内容,这种期刊称为‘核心期刊’”。[1]也就是说,某个期刊如果刊发的主要论文属于某个学科或专题领域,那么这个期刊就应是这个领域的“核心期刊”。这是当时对“核心期刊”概念一种较为明确的界定,也是“核心期刊”最为原始的确切含义,对今天人们认识“核心期刊”,纠正人们对“核心期刊”的错误认识,仍然具有指导意义。1981年第6期《国外书讯》(B辑)出版,该期特设“核心期刊”、“常用期刊”两列,这才较为明确地把“核心期刊”与“常用期刊”的概念区别开来。

2.为什么要遴选“核心期刊”?

译介国外“核心期刊”表,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73年前后国内经济凋敝,文化式微,图书馆经费更是拮据,在这种情况下,译介国外各科技领域核心期刊表,其意义就在于帮助图书馆了解国外科技期刊,以期国内图书馆能以“最少的经费订购最为有用的国外期刊”。1981年陈光祚先生对早期译介、遴选国外科技“核心期刊”的意义作过精要的概括。他说:“科学地确定核心期刊的范围,对于获得高密度的情报源,对于专业图书馆建立基本藏书,对于广大科学工作者重点浏览本专业期刊内容,有着重要的意义。”[1]这里的三个“对于”即为初期译介、遴选国外核心期刊的本意。至于遴选期刊的视角为什么首先投向国外,这不难理解。70年代国外期刊激增,资料显示,1969年世界科学期刊约6万种,1980年增至8万种。[2]仅1979年,国内就从不同的途径引进外文期刊17000种。[3]而这个时期,国内期刊正值中国期刊发展史上的最低谷,1966年为191种,1967年为27种,到1969年仅剩下20种,尽管1974年国内期刊的数量“反弹”到194种,[4]但无论如何,这样的一个绝对数量对于一个泱泱大国来说,实在是太少了。世界期刊数量的猛增,中国期刊的锐减,这便是国内图书情报界之所以将视角投向国外科技“核心期刊”的原由。从这个意义上讲,“核心期刊”在我国出现也是一个历史的必然。

3.“核心期刊”遴选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国内对西方“核心期刊”理论和代表人物的译介,晚于对“核心期刊”概念的引进。《情报科学》1980年第2期发表《布拉德福简介》一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布拉德福的生平、业绩。同期发表王津生《浅谈布拉德福定律及其应用》一文,该文对布拉德福的文献离散定律以及在“核心期刊”测定中的具体应用,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5]此后不久,武汉大学陈光祚指出,布拉德福定律在测定“核心期刊”中存在着局限性,“布拉德福定律‘偏袒’大型期刊”,“对小型期刊不‘公正’”。他根据他人“将布拉德福定律和百分比分布的计算方法结合起来”的提议,具体提出了用有关论文的相对数量即载文率,来补充“核心期刊”的建议。他认为,“凡百分比在50%以上者,均作为核心期刊”。[1]这个建议与他对“核心期刊”概念的理解是一脉相承的。

布氏定律和加菲尔德的引文分析理论是遴选“核心期刊”的两大基础,由这两大理论派生出来的载文量(或载文率)、引文量(或引文率)也一直是遴选核心期刊的主要指标。需要指出的是,国内在对这两大理论的引进不是盲目的照搬照抄,而是对这两大理论科学性也做了大量的验证。温斯托克(M. Weinstock)曾对引文动机(citation motivation)作过条文式的阐释,[6]杨廷郊先生并不满足于此,他对引用和被引之间的必然联系,作了细密的学理阐发,[3]这为人们深入认识和不断完善这一方法起到了很好的导引作用。不仅如此,他还选取了引文率较高、引文量较为稳定的《激光》、《激光与红外》、《激光与化学》三种期刊,对其1974~1981年8年间的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从而得出了与Martyn、Gilchrist相类似的结论,即在期刊文献引用、被引方面同样存在着聚散规律,这与加菲尔德(Garfield)的某些结论也甚为接近。[7]

4.怎样选取“核心期刊”?

杨廷郊《论核心期刊的科学选择》(上、下)是这个时期的一篇重要论文,能够反映当时国内“核心期刊”的研究水平和主要特征。该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核心期刊”的理论依据,着力推介测定“核心期刊”的引文分析方法。他还总结出遴选“核心期刊”的7种具体方法,即采样法、学科影响因数法、引用被引并用法、影响因数法、文摘摘录法、期刊的精密分类法(综合法)、载文率统计法[3]尤其可贵的是,该文还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引用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7]这又为国内“核心期刊”研究实现从“国外科技期刊”向“国内科技期刊”的视角转换奠定了基础。

(二)译介国外科技“核心期刊”表

国内“核心期刊”研究初期在“移植”相关理论的同时,大量译介国外科技领域的各种“核心期刊表”,包括“常用期刊”、“重点期刊”等。据不完全统计,仅《国外书讯》杂志1973~1980年就译介国外各种科技期刊表近20种,其中以美国、英国、日本、苏联为主。其目的就在于“洋为中用”,引导国内图书情报界了解和订购国外相关领域的重要期刊。也正是这种“拿来”,“核心期刊”的概念和相关理论才悄然“登陆”,并逐步走上“本土化”历程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