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银行部门资产规模和金融深度

银行部门资产规模和金融深度

时间:2022-04-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银行部门资产规模和金融深度1.银行资产规模银行部门资产规模是整个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重要性的体现,同时也反映了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功能发挥的程度。银行总资产占GDP的比重也是一国金融深度的衡量指标之一。表3.7给出了中东欧和独联体六国银行部门资产规模状况。独联体国家家庭信贷规模虽然与中东欧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但近年来增长迅猛。

一、银行部门资产规模和金融深度

1.银行资产规模

银行部门资产规模是整个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重要性的体现,同时也反映了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功能发挥的程度。银行总资产占GDP的比重也是一国金融深度的衡量指标之一。一般来讲,金融体系越完善,银行业越发达的地区,其银行资产规模也比较大。

表3.7给出了中东欧和独联体六国银行部门资产规模状况。从中可以看出,经历了二十年的转型与改革,转型国家银行部门资产有所增加,金融深度逐渐加深,尤其是匈牙利、俄罗斯和乌克兰近年来银行部门规模迅速扩大,银行部门对总体经济影响进一步增加。尽管如此,与发达市场经济体相比[5],转型国家金融深度仍然很浅。相对而言,捷克和斯洛伐克这两个国家的商业银行体系在五国中是最大的,2005年银行资产占GDP的比重分别是97.9%和95.5%。这是因为,两国在转型之前的计划经济体系下,就已经拥有规模较大的银行系统。

表3.7 中东欧和独联体六国银行部门资产规模(占GDP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Raiffeisen,CEE Banking Sector Report(2006).

图3.2描绘了2004年底转型国家金融深度指标。从图3.2可以看出,转型国家金融深度浅是普遍存在的情况。造成转型国家银行部门规模小、金融深度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图3.2 2004年底转型国家金融深度指标(占GDP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Bankscope.Central bank of Russia.International Finacial Statistics.

第一,转型以来,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遭受了经济增长的急剧下降,产出率下降了10%—15%。严重的经济衰退导致了企业部门大量坏账的产生,带来了银行部门资产组合质量的普遍下降。这种状况引发了转型过程中一轮一轮的银行业危机,而银行业危机又反过来进一步恶化银行资产质量,逐渐吞噬其资产。不少国家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从这种银行业危机和宏观经济危机的恶性循环中摆脱出来。

第二,转型国家金融深度起点较低,再加上当时极度缺乏技术诀窍和发展经验,金融深化与金融改革的实践也只经历了一个很短的时期。

第三,国内企业资本结构不够合理,而且缺乏良好的信用记录,这就限制了发放企业贷款的范围。其实,银行本身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就严加控制,人为地压低了那些有良好信用记录的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

第四,外国的竞争:FDI的大量涌入,公司间贷款的增加,以及外资银行直接对企业的贷款。特别是一些跨国公司绕过国内银行,直接从母公司或者从国外融资。

第五,私有银行体系初步建立,缺乏一个有效的、完善的法律体系,确保金融部门稳健的运行和发展。

2.银行信贷规模

银行信贷规模,反映了银行资金配置状况,也是银行发挥中介功能的主要体现。信贷规模越大,说明该国银行体系越能对经济起到提供资金、促进投资的作用。转型国家银行主导性的金融体系结构决定了银行信贷是企业主要的外部融资来源。纵观转型10多年来这些国家信贷水平的变化,可以看出几个明显的特征。从图3.3看出,首先,总体上转型国家信贷量呈增长趋势,国别之间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中东欧国家总体稳中有升,独联体国家近年来信贷增长很快,进一步减少了与中东欧国家的差距。匈牙利和乌克兰信贷增长最快。六国中银行信贷规模起点最高的是捷克共和国,但该国私人信贷规模从1995年的46.7%降到了2005年的16.8%,是六国中唯一一个信贷规模趋于下降的国家。捷克从1998年信贷量开始锐减,直到2004年才有所好转。正确解读捷克2002年以前的数据有点困难,因为该国当时正在进行银行业的合并与有关银行信贷资产的清理。此外,FDI也成为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某种程度上替代了银行贷款。2002年以后银行业的复兴带来了信贷量的增长。

图3.3 中东欧和独联体六国私人部门信贷占GDP的比重 (%)

资料来源:EBRD Transition Report 2003、2006.

其次,虽然转型国家信贷增加迅猛,但与发达市场经济体还存在较大差距。根据Raiffeisen银行一份关于转型国家银行体系发展的报告,2005年,欧元区成员国非金融机构的信贷总量占GDP的比重平均值为114.6%,中东欧五国(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平均值为36%,独联体三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平均值仅为26.2%。

第三,尽管私人信贷的变化国别之间差异很大,但所有国家银行对家庭部门的信贷一直呈增长趋势。实际上,家庭部门信贷的增加是转型国家信贷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动力。从图3.4可以看出,家庭部门的信贷在私人信贷中的比重提高很快。尽管各国初始情况不一,2005年,中东欧三国家庭信贷占GDP的比重基本上在13%—15%,差距已经不明显。独联体国家家庭信贷规模虽然与中东欧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但近年来增长迅猛。家庭部门信贷惊人的增长率部分归因于家庭部门消费和房产投资需求的增加,另一个原因就是家庭信贷属于有一定利润并且风险较小的业务,银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会主动采取鼓励的信贷政策。此外,国民收入的提高和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也促使家庭增加其持有的债务;稳定下降的利率也使得长期贷款更有可能。

图3.4 中东欧和独联体六国家庭部门信贷占GDP的比重 (%)

资料来源:EBRD Transition Report 2006;Raiffeisen,CEE Banking Sector Report(2006).

3.银行存款规模

以上我们考虑的是银行部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接下来我们要探讨有关负债方的原因。因为金融深度浅还表现在低存款率上面。银行存款规模(银行总存款/GDP)反映了银行集中与吸纳资金的能力,银行只有保证吸引足够的储蓄,才有可能将这些储蓄转化为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表3.8给出了六个具有代表性的转型国家存款占GDP的比重。相对于转型以来增长迅猛的银行信贷,银行存款的增加要缓慢得多。中东欧国家存款规模大于独联体国家,但差距在缩小。捷克存款占GDP的比重达到了68%,是六国中最高的,但这与欧元区平均水平仍然有相当的差距[6]。一般来说,家庭存款是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那么,低水平的家庭存款率就成了限制银行部门规模扩大的因素。造成低存款率的主要原因是:过去几年中连续恶性通货膨胀的存在、公众对银行部门的信心不足,以及存款缺乏有吸引力的回报。

表3.8 中东欧和独联体六国存款占GDP的百分比(存款率)

资料来源:Raiffeisen,CEE Banking Sector Report(2006).

总之,银行部门规模小反映了转型国家信用机构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不过,在个别国家,这种状况由于受到外资普遍参与的企业部门的影响而有所改观。因为很多的投资者是通过国际借款或者外国直接投资渠道而取得融资,这就大大降低了企业对国内银行系统的风险暴露。例如,在匈牙利和波兰,外资银行对非金融部门的贷款达到了他们对东道国总贷款的一半以上。表3.9给出了波兰、捷克和匈牙利三国外资银行的信贷占GDP的百分比。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外资银行的信贷规模一直在持续增长。

表3.9 外资银行私人信贷占GDP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Katalin Mér9-Marianna Endrész Valentinyi:The Role of Foreign Banks in Five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MNB WORKING PAPER,November 2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