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银行垄断的形成和金融资本

银行垄断的形成和金融资本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列宁指出,帝国主义的特点,恰好不是工业资本而是金融资本。银行业集中的重要表现有:第一,大量的货币资本和存款集中在少数大银行手里。银行业的集中同工业生产的集中有着密切的联系。银行的新作用还表现在它大大地加强并加速了资本集中和垄断组织形成的过程。银行的作用完全超出了原有的信贷业务的范围。银行不再是简单的中介人,而成为“万能的垄断者”。

二、银行垄断的形成和金融资本

列宁指出,帝国主义的特点,恰好不是工业资本而是金融资本。当代资本主义就是从一般资本统治过渡到金融资本统治,就是“金融资本时代”。但要了解金融资本,必须首先分析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以及银行的新作用。列宁在考察了工业的集中和垄断的形式之后指出,如果不注意到银行的作用,那我们对于现代垄断的实际的力量和意义的认识,就会是很不完全,极其不足的。

(一)银行垄断资本的形成和银行的新作用

1.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

在工业中出现生产集中和垄断的同时,银行业也出现了集中和垄断。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银行业的集中发展得十分迅速。银行业集中的重要表现有:第一,大量的货币资本和存款集中在少数大银行手里。第二,许多原来独立的中小银行,在竞争中被大银行所排挤,实际上成了大银行的附属银行,大银行的分支机构增多了,业务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

银行业的集中同工业生产的集中有着密切的联系。银行业的集中是以工业生产的集中为基础的,同时,银行业的集中又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生产的进一步集中。

随着工业生产的集中和垄断,大企业要求从银行获得的贷款大大增加,甚至一次就要求得到一笔巨额的贷款,并且往往要求长期贷款。像这样的贷款只有大银行才能提供。同时,大工业企业在资本正常周转中形成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也大大增加,它们也只愿意存入信用较好的大银行,这样就使大银行的存款迅速增长。而且,大工业企业的业务联系更加广泛,只有在国内外有着广泛联系并且在许多地方有其分支机构的大银行,才能为它们提供更为方便的服务,因此,只有大银行才能和大工业企业相适应。

银行业的集中又转而促进了工业生产的集中。一方面,正和大工业企业只愿意把它们大量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存入比较稳固的大银行一样,大银行也只愿意把大量的贷款发放给比较稳固的大工业企业,从而大大加强了工业中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优势,加速了大企业排挤和吞并中小企业的过程。另一方面,银行业的发展和集中,还促进着作为工业中生产集中的重要形式的股份公司的发展。因为股份公司的股票主要是通过银行发行的,而银行本身常常就是股票的主要购买者。很明显,银行业越集中,作为大工业企业的股票的发行者和主要购买者的银行的规模越大,它的社会联系和分支机构越多,它的资本越雄厚,就越能促进大工业企业的创办,因而也就越能促进工业生产的集中。

银行业的集中,也是通过竞争来实现的。银行也是一种资本主义企业,和工业企业的情况相似,大银行较之小银行,在竞争中居于有利的地位。大银行的组织和技术更加先进,服务更加周到,费用省,资本雄厚,信用高,比较稳固。所以,工商业资本家总是愿意和大银行往来。在竞争中,大银行排挤和吞并小银行。“大企业,尤其是大银行,不仅直接吞并小企业,而且通过‘参与’小企业资本购买或交换股票,通过债务关系等来‘联合’小企业,征服它们,吸收它们加入‘自己的’集团”[5],使之成为自己的附属机构。

银行业的高度集中也必然走向垄断,形成若干庞大的银行垄断同盟

2.银行的新作用

随着银行业的集中和银行垄断同盟的形成,银行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银行的新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它和工商业的相互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工商业资本家愈来愈依赖于银行。银行原先的主要业务是在支付中起中介作用,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银行专门从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工作。它把社会上分散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和其他居民的储蓄收集起来,借给工商业资本家使用,起一个普通中介人的作用。那时,银行并不直接参与工商业活动,它和工商企业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是很不固定的。银行对工商业关心的,主要是它们是否能够偿还贷款和支付利息,银行和企业之间还是借贷等业务上的关系,银行还不能控制工商企业,但当银行集中并形成垄断以后,情况就很不同了。一方面,原来企业规模较小时,工商业资本家基本上可以依靠自身的资本积累来实现扩大再生产,同时,流动资本的比重较大,只需要短期贷款就可以解决周转的需要;而现在,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固定资本的比重提高了,工商企业仅仅依靠自身的资本积累已经满足不了企业规模扩大的要求,它们不仅需要短期贷款,而且需要大量的长期贷款。这样工商企业就日益依赖银行了。另一方面,大量长期贷款又只有大银行能够提供。由于银行垄断同盟控制了银行业,工商业资本家在金融业务方面基本上已经没有选择银行的自由,他们必须同某一家或某几家银行建立经常性的联系,他们的一切金融业务,包括存款、借款、有价证券的发行等都得通过这些银行,这种固定的联系使大企业能够有保证地得到大量贷款。同时,银行在对某个工商企业发放长期贷款或购买它们的股票以后,双方的利益日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大银行为了保证自己资本的安全和赢利,就要详细了解这个企业的营业情况,对贷款的使用甚至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干预和监督。这样,银行和工商企业的联系日益密切,银行越来越加强了对工商企业的控制。原先银行给工商业资本家担任“公共簿记”只是一种纯粹技术性和纯粹辅助性的银行业务,但这个时候却变成了银行垄断同盟对工商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的手段。大银行垄断同盟,不但有必要而且也有可能通过银行和工商企业的联系,通过往来账目和其他业务活动,首先确切地了解各个工商业资本家的业务状况,然后加以监督,利用扩大或减少,便利或阻碍信贷的办法来影响他们,最后做到完全决定他们的命运,决定他们的收入,夺取他们的资本,或者使他们有可能迅速而大量地增加资本,等等。

银行的新作用还表现在它大大地加强并加速了资本集中和垄断组织形成的过程。因为银行既然对工商企业进行了大量的长期贷款,彼此就有了休戚与共的利害关系。银行或者是通过增加贷款,帮助工商企业加强竞争力量,以打败竞争对手,或者是促进与自己有共同利害关系的工商企业,达成协议,彼此联合,结成垄断同盟,以免在竞争中遭受损失,两败俱伤。

不仅如此,银行还通过购买工商企业的股票,派人去充当董事、监事等,在人事关系上进行渗透,银行同工商企业之间的所谓“个人联合”也发展起来了。银行的作用完全超出了原有的信贷业务的范围。银行不再是简单的中介人,而成为“万能的垄断者”。列宁指出:“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及其集中于少数几个机构,银行就由普通的中介人变成万能的垄断者,他们支配着所有资本家和小业主的几乎全部的货币资本,以及本国和许多国家的大部分生产资料和原料来源。许许多多普通的中介人变为极少数垄断者,这就是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过程之一”[6]

(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1.金融资本的形成

随着银行业集中和垄断的发展,银行作用的改变,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日益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型资本,即金融资本。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的融合或混合生长,主要是通过以下两条途径实现的:

首先,银行和工业互相认购、占有对方的股票,并实行互相直接投资,即银行家办企业,企业家办银行。在垄断阶段,掌握着巨额货币资本,统治着整个信贷系统的少数大银行,已不满足于一般的银行利润,于是将自己很大一部分资本直接投入工业、企业以获取垄断高额利润。这时,银行除了用贷款来控制工商企业外,更重要的是购买企业的股票,或创办新企业以便从内部直接控制企业。例如:美国摩根家族最早开办的是银行,而后,摩根家族通过其金融机构极力向工矿企业渗透,相继控制了美国的四大铁路系统、美国钢铁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国际收割公司等,从而使摩根家族成为与工业垄断资本混合而产生的金融财团。同时,由于在垄断阶段,谁控制了银行,谁就能充分利用银行为企业的利益服务,而且还能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正因为如此,工业垄断资本也必然要千方百计打入银行,向银行渗透,即购买银行股票,或创办自己的银行。例如,美国洛克菲勒家族是经营石油业起家的,它以石油业为基地向银行业渗透,先后控制了大通国民银行、都会和公平两家人寿保险公司以及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从而形成以石油业为基地的金融资本。

其次,通过人事往来,互向对方派出自己的代理人,在对方企业中任职。一方面银行垄断组织通过金融关系、持股关系,派人员参加工矿企业的领导机构;另一方面,工业垄断组织也向银行渗透,购买银行的股票,派人员到银行参加领导机构。例如,德国的德意志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分别担任400家企业的董事会成员。

总之,金融资本是在生产集中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的融合体。它们既控制了生产,又控制了流通,操纵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列宁指出:“生产集中,由集中而成长起来的垄断;银行和工业的融合或混合生长——这就是金融资本产生的历史和这一概念的内容。”[7]

2.金融寡头的统治

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所谓金融寡头,就是指极少数掌握着巨额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大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它们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统治者。

金融寡头的统治,在经济上主要是通过“参与制”来实现的。

“参与制”是指垄断资本家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对别的企业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所谓股票控制额,就是为了支配和控制一个企业所必需的股票数量。金融资本家一般是通过自己掌握的主要公司作为“母亲公司”,收买其他公司的股票,掌握其股票控制额,使其他公司从属于它,成为它的“女儿公司”,“女儿公司”也以同样的方法,控制其他更多的“孙女公司”。这样就形成了垄断统治的“金字塔”,站在金字塔顶上的是金融寡头。利用“参与制”这种层层控制的制度,金融寡头就可以支配比自己的资本大几倍、几十倍的别人的资本。这样,通过“参与制”金融寡头大大加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例如,德国的德意志银行直接拥有70家公司10%或更多的股份,其中包括德国最大的企业戴姆勒——奔驰公司2S%的股份;欧洲最大的再保险企业慕尼黑雷公司10%的股份;欧洲最大的连锁百货公司卡斯泰迪25%的股份;德国最大建筑公司菲利浦霍兹曼30%的股份;欧洲最大的制糖企业苏萨克公司20%的股份。另外,通过银行信托部门间接控股的公司也不少。日本工商集团的金字塔顶端是由过去的主要财阀集团占据:三井集团有23家子公司,三菱集团有2S家子公司,住友集团有21家子公司,富士集团有29家子公司,三和集团有39家子公司,第一劝业集团有45家子公司。每一子公司都控制有同一集团内其他子公司相当大的股份。此外,每个子公司也都有自己的小集团,由较小的客户和供货商组成,成为围绕着自己的小卫星体系。日立集团大家族中有6SS家公司,丰田集团则拥有175家一级公司和4 000家二级公司。

除“参与制”外,金融寡头还通过创办企业、发行有价证券、办理公债、改组中小企业以及土地投机等办法,攫取垄断高额利润和实现垄断统治。

通过上述各种手段,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金融寡头的经济力量大大膨胀起来,它们控制了国民经济命脉,对全国的经济生活实行垄断。

金融寡头不仅在经济领域内实现统治,而且还把它的触角伸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把它的势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列宁指出:“垄断既然已经形成,而且操纵着几十亿资本,它就绝对不可避免地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去,而不管政治制度或其他任何‘细节’如何。”[8]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庞大的国家机器是金融资本实行垄断统治的工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都是秉承金融寡头的意旨。金融寡头还把新闻、出版、广播、通讯、科学、文艺、体育和教育等控制起来,作为维护自己统治的工具。

金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渗透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同政府进行“个人联合”来实现的。这种“个人联合”既可以采取收买政府高级官员或议员的办法,也可以用直接派人或亲自出马担任国家领导职务。他们“今天是部长,明天是银行家;今天是银行家,明天是部长。”[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