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冲击

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冲击

时间:2022-03-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全球化进程首先和主要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引导和推动的,全球化的实质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收益不均现象十分严重。另一方面因为现行的国际经济、政治法律和规则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条件为依据的,执行这些规则,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和民族利益势必造成冲击。
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冲击_现代社会

三、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冲击

全球化作为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和客观历史进程,它把世界各种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都纳入到统一的全球体系中,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由于全球化进程首先和主要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引导和推动的,全球化的实质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民族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处在弱势的地位。因此,全球化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利益是不平衡的。从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来看,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在经济领域,全球化趋势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又使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遇到发达国家的重重阻挠。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通过吸收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更新产业结构、开拓国际市场,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发展。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可能是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唯一所能选择的必由之路。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经济总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现代经济结构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发展中国家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积极从外部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否则,单纯依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可能成功的。以技术进步为例。现代技术创新是世界性的,任何国家的科学技术活动都必须也只能以世界上现有的科技成果为前进的基础。这一点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在始于西方工业革命的现代经济中,绝大多数经济技术和方法都发轫于西方发达国家。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发展中国家占世界发明专利的比重,1967—1979年只有0.004,1983年则下降为0.002。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现代化,就必须积极地引进这些技术和方法。固然,发展中国家自身的技术创新也很重要,但这必须建立在充分利用国外现成的技术方法尤其是基本技术方法的基础之上。目前,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新技术产生和应用的速度大大加快,发展中国家如果不积极从外部引进技术而仅靠闭门造车,势必不断拉大同先进国家的差距,永远停留于落后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加速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机遇。

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一个悖论: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愈推进,民族的经济利益问题愈突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虽然存在着利益互补的一面,但也存在着经济利益尖锐冲突的一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收益不均现象十分严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往往在平等竞争的旗号下掩盖其经济霸权主义、金融霸权主义、技术霸权主义,实行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贸易战略,千方百计地阻挠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进程。例如,在科学技术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并不“慷慨”,它们不仅不会提供高新技术,而且千方百计对发展中国家发展高新技术进行阻挠或封锁,甚至把一些早已陈旧的和导致严重污染的生产部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据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发达国家以每年5 000万吨的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有毒或危险的废物,把发展中国家变成发达国家的“垃圾场”。又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世界上绝大部分有毒污染是发达国家造成的,20多个发达国家生产了占世界95%的有毒垃圾。另外,发达国家还凭借其资本和技术上的优势和控制力,依仗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强大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资源的不平等分配,致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在扩大。1965年,7个主要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世界最贫困国家的20倍,1995年则扩大到39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8年9月9日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占世界人口20%的富人享用世界财富的80%。报告指出,全球仍有26亿居民缺少最基本的卫生设施,20亿人无法喝到符合标准的饮用水,还有20%的儿童受教育不足5年。报告认为,这一结果与经济全球化有关,因为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全球化进一步加剧了各民族国家之间的竞争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幻想经济全球化会自动带来资源的合理配置而放弃自我保护,只能导致毁灭性的灾难。发展中国家如若不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及管理制度,迅速发展本国的经济实力,增强竞争能力,就难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生存下去。

第二,在政治领域,民族国家的主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全球化时代,高科技手段、市场经济和资本的顽强的扩张力超越了国家的疆界,超越了民族相互隔离的界限与个性差异,增强了世界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与此同时,民族国家原有的稳固地位受到了挑战:跨国公司的活动,超越了国家传统意义上的主权和边界,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条约、协定、规范和惯例来运作。一些西方学者以资本无祖国为前提,推导出国家无主权的结论,鼓吹“民族国家终结论”、“国家主权过时论”。这种观点为少数发达国家干涉别国内政、肆意践踏别国主权提供了辩护。少数经济、政治大国甚至以“人权高于主权”为名挑起和操纵地区性战争。实际上,经济全球化并不必然导致国家主权的弱化。在一定范围内与世界经济接轨,对外开放,并不是放弃主权。从一定意义上说,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因为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实行对外开放,可能会使国家对于外部价格冲击或不稳定的资本流动的承受能力降低。另一方面因为现行的国际经济、政治法律和规则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条件为依据的,执行这些规则,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和民族利益势必造成冲击。因此全球化使得发展中国家政权的作用更为重要。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中,越是彼此相互尊重各自的主权,加强协作,就越有利于国家间争端的解决。相反,如果不尊重别国的主权,或者不注意保护自己国家主权的安全,就会对别国或者本国利益带来危害。

第三,在文化领域,发达国家正在借助全球化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其文化及价值观念,从而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构成严重威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为文化的广泛而迅速的传播提供了载体、工具和渠道,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学习,各民族文化在冲突和融合中,统一性和共通性不断增加。但是,经济全球化没有也不能造成全球文化的“同质化”。事实上,在一些生活方式、文化观念越来越被人们共同接受的同时,某些文化上的民族差异乃至对立不仅没有被消除,反而比以往更加明显或突出。文化观念的冲突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念的冲突上。全球化为西方垄断资产阶级推行其思想文化战略提供了便利条件。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吉登斯的话是一针见血的:全球化的意义生产是由西方的跨国资本主义利益集团来主导的。西方以美国为首,形成了庞大的全球信息传播体系,形成了以美国好莱坞、迪斯尼为主导的影视娱乐体系,更有强大的知识、学术、教育体系作为意识形态体系的支柱,从而成为全球化意义生产的主宰者。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以信息接受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全球化就有可能造成对本国文化的冲击和忽视。事实上,早在冷战时期,美国新闻署直属的美国之音就制定了一份共八条的宣传提纲,集中攻击和歪曲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政体和政党制度。冷战结束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尽管对外宣传手段有所变化,但极力颠覆和演变社会主义制度仍然是西方传媒的首要任务,宣传的内容仍集中在鼓吹和传播经济私有化、政治多党化、人权人道化、民族自治化、社会多元化等方面。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更是利用信息高速公路等高科技手段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其政治制度、价值观念乃至腐朽的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其目的就是希望形成由西方主要是美国所主宰的全球单一文化。正如有的专家提出的,“美国大力倡导信息高速公路,决不仅仅是为了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宁可停了‘星球大战计划’而重点来搞信息高速公路,‘醉翁之意不在酒’。因为信息不同于工业化产品,信息高速公路流通的大量信息,必然地会带有明显的政治和文化色彩。”[17]因此,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侵略,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实际上,文化的发展具有特殊的规律,它同一定民族的传统或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越具有民族性特点的文化,往往越具有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也就越能走向世界。全球化不仅不应该削弱文化的民族性,而且应该提倡文化的多元性,使人类的思想文化和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全球化作为一种国际化运动,它对民族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生活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发展中国家在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积极利用外来资金、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发展民族经济的同时,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尽量避免和减少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消极影响和危害因素,努力保护和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保护民族国家的主权和安全,保持民族文化的传统和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