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网上群体对个体的功用

网上群体对个体的功用

时间:2022-03-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3.网上群体对个体的功用群体的存在对于个体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群体自然会对个性的发展产生影响,并部分地成为个体特征。当然,某一群体成员有什么特别高兴的事情也往往到网上群体“发布”,让其他成员分享自己的喜悦和快乐。良好的网上群体具有这样的功能。有人讲,对人类个体来说,“孤独”是最大的惩罚。指一种在网上主要试图融入并维护社会群体的心理需求。上述结果表明,网民上网需求确实是由若干相对独立的因素构成。
网上群体对个体的功用_中国社会心理分析:献给创造“25 年中国” 的人们

2-3.网上群体对个体的功用

群体的存在对于个体有着重要的意义。个体的社会化,个体自我的形成,都是在这种群体的影响下进行的。个体人格也是在群体的制约下获得的。因为社会是一个宏观环境,对个体而言,是一种抽象的事物。而群体是一种微观环境,对个体而言,是一种具体的关系。社会要把每个生物人塑造成为社会人,就要通过群体这种微观环境发生作用。因此,群体自然会对个性的发展产生影响,并部分地成为个体特征。在现实生活中,群体是多样的,个体要生活在许多群体之中,这样就造就了个体人格的丰富性,并使个体得到全面的发展。

概括起来,网上群体对个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慰藉

有些上网者,在现实社会中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到网上群体中来“倾诉”,这种倾诉可以“淋漓尽致”。而且群体的其他成员会带着“关爱”的心情接受其倾诉,并给予适时的劝导和共享情感体验。于是,倾诉者心里感到了相当大的慰藉和稳定,这种功能在现实社会中是少见的。现实中,一个是要刻意寻找倾诉的恰当对象,而且这个对象还要有合适的时间投入。在网上群体中不怎么受这个限制,任何一个群体成员都可以随时上网倾诉,即便网上群体中当时没有其他成员(这是网上互动可以不同步的特点)。通常网上社会群体都有这种功用,尤其网上形成的初级群体更是如此。网上群体成员接受其他成员的倾诉是一种“自觉”的“责任或义务”,因为假设了“谁都有各种各样的情感事件”,自己如果碰到了类似事情,也会到网上群体上倾诉的。另一个因素可能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方面的人性表现,在网上比在现实中更有强度。

当然,某一群体成员有什么特别高兴的事情也往往到网上群体“发布”,让其他成员分享自己的喜悦和快乐。

网上群体的慰藉功能使其像一个上网者心灵停靠的“港湾”,可能会给群体成员相当大的心理调适作用,疏导个体心理“能量”“输出”和“输入”,维系心理平衡,这在现实社会中是较少体验到的。良好的网上群体具有这样的功能。

(2)满足社交需要

人都有社会交往的需要。网上社会群体满足上网者社交需要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对某些人来说,现实中的社会交往空间有限,网上有“无限”的交往空间,所以,喜欢上网交友结成比较亲密关系的群体。第二种情况是,个人的性格倾向不易于在他或她所处的现实社会空间中社会交往,所以经常到网上,与其他上网者结成网友关系,成为网上群体的一员。第三种可能是由于工作性质或其他个人的特殊情况,在现实社会中不方便与他人交往,而常常上网与网上的其他上网者互动,成为某一网上群体的一个成员。有人讲,对人类个体来说,“孤独”是最大的惩罚。当然,应该清楚,孤独不等于独处。独处是自我需要的暂时性表征(古时练功者经常需要独处,类似的这种情况该是另当别论),而孤独是个体想与他人交往,他人却不同他或她交往,或者个体处于难能与他人交往的情形,这个时候的不适感受便更可能突出“孤独”的强烈压力。所以,网上社会和网上群体为那些在现实社会中因各种情况少与他人交往者,提供了满足社会交往需求的空间和条件。当然,我们也并不能说,上网者都是属于上述三种情况的,这里说的是有这样一些人。网上社会群体满足了这样一些人在社会交往上的需求,他们比其他上网者感受更强一些。

杨宜音、陈午晴、徐冰在一项有关中国互联网用户需求的研究中发现,上网满足了以下人们六种心理需求(10)

这六种需求的具体含义是:①实用需求。指一种在网上主要追求实用价值和意义的心理需求。其主要特征是:希望在网上获取实用信息;便利对外联络;拓宽新闻来源;广泛接受信息。②情趣需求。指一种在网上主要诉诸各种快乐体验的心理需求。其主要特征是:希望在网上满足好奇心理;参与休闲娱乐;感受新鲜刺激;逍遥自在漫游;欣赏他人表演。③虚拟需求。指一种不满足于现实且试图通过网上虚拟身份来摆脱现实束缚、建立全新感觉的心理需求。其主要特征是:希望在网上突破现实禁忌,建构全新时空。④合群需求。指一种在网上主要试图融入并维护社会群体的心理需求。其主要特征是:希望在网上实践社会责任;参与社会事务;体验助人之乐;获得广泛赞许;说服影响他人。⑤展示需求。指一种在网上主要诉诸于纯粹自我表达、自我展示或真心交流的心理需求。其主要特征是:希望在网上自由展示自我;结交各种朋友;发布个人观点;匿名感情交流。⑥代偿需求。指一种试图通过上网来弥补、代偿网下所受抑制愿望的心理需求。其主要特征是:喜欢在网上制造恶作剧;肆无忌惮撒谎;直截了当骂人;引起他人关注;宣泄积压情绪;排遣孤独情绪。

均值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上述六种上网需求相互之间在重要性上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具体地说,在重要性的排序上,实用需求排在首位,且遥遥领先于其他上网需求,均值为3.25(对“很重要”赋值4;“比较重要”赋值3;“有点重要”赋值2;“不重要”赋值1),明显超过“比较重要”的水平;其次是情趣需求,其均值为2.21,明显超过“有点重要”的水平;第三位是虚拟需求,其均值为2.02,正好落在“有点重要”的水平上;第四位是合群需求,其均值为1.86,偏向于但尚未达到“有点重要”的水平;第五位是展示需求,其均值为1.71,趋向于“有点重要”的水平;最后是代偿需求,其均值为1.35,明显超过“不重要”的水平。

表1 上网需求重要性排序(11)

img42

注:不同排行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上述结果表明,网民上网需求确实是由若干相对独立的因素构成。应当说,实用需求、情趣需求、合群需求和展示需求尚可看成人们网下现实需求在网上的延伸,但虚拟需求和代偿需求显然是不同于网下现实需求的因素。

(3)提供自我展示并认证观点

每一个人都有要表达自己观点看法的愿望,网上社会群体为个体达到这个愿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首先是个体有发表言论的倾向,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这种情况下,发表言论者有时需要当时就有听者;有时也不管群体的活动场所里有没有他人,即使没有他人,他也发布自己的看法。因为他知道只要发表了言论,通常本群体内的其他成员一旦上网看到,就会有应答的。第二种是认证自己的观点,某一上网者在生活中(包括网上和网下)碰到一些问题,然后自己有一些想法,或想听听他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或验证一下自己的看法是否恰当或是否与他人想的一致,就到自己经常到的网上群体中,与该群体内的其他成员交流看法。这一功用也是往往对个体有较大的作用。第三种是群体认同感,即群体中的成员在认知和评价上保持一致的情感。由于群体中的各个成员有着相近的兴趣,同属于一个群体,于是在对群体外部的一些重大事件和原则上,都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流露情感,群体成员的意见统一起来,即使有时候这种看法和评价是错误的,不符合客观事实,群体成员也会保持一致。例如,某个成员与群体外的他人发生意见冲突,那么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就会与本群体的这个成员的意见保持一致,认为他说的对而批驳对方。

(4)有助于个体目标达成

网上群体成员之间所表现的互助与利他都是要强于现实社会的,常见的主要有两种形式。

首先,个体从群体中获得信息。群体成员经常发布新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是公开发表的,也有的是所谓的“小道消息”或各地的新闻事件。个体从中与社会发展同步,了解社会上(包括网上和网下的)情况。

其次是求助。个体在日常的学习生活或工作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需要他人帮助的事情,于是就求助于网上群体其他成员,获得帮助,解决难题。如个体写作业(文章)需要获得有关主题的资料,求助其他群体成员帮助如何获得资料,这样的事情经常在网上群体中见到,而且群体其他成员多半是热心相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