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货币和货币流通

货币和货币流通

时间:2022-02-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九章 货币和货币流通第一节 货币和货币制度一、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这种人为规定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称为价格标准。货币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自发调节着货币流通量。因此,实物货币逐渐被金属货币所取代。金属货币在流通早期,是以条块形式出现的,以自然重量为计量标准。

第九章 货币和货币流通

第一节 货币和货币制度

一、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要理解此概念,必须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1)从货币形式上看,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价值的一般代表,起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可以购买任何商品。

(2)从货币所代表的内容上看,货币既然是从商品交换过程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特殊商品,并在商品界独占了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地位,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货币才能衡量和实现,货币自然成为表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的物质形式。十分明显,在不同社会形态下,货币所表现的生产关系必然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

二、货币的产生

在金融诸范畴中,最早产生的就是货币。对于货币的产生历史,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此进行了科学的论述。货币起源于商品及商品交换。在原始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极端低下,全社会没有剩余产品,也没有交换,也不需要货币。到了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产品也有剩余,慢慢地交换行为出现了。随着交换行为的发展,商品的价值形态也在发生变化,其变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几种形式:

(一)简单的价值形态

人类社会最初的交换方式是相当简单的,是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的直接交换,即物物交换。就是在这样一个简单的交换过程中,商品有了最简单的价值表现,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这种表现形态被称为“简单的价值形态”。

(二)扩大的价值形态

当社会出现大分工后,交换就成了一种经常现象。此时,一种商品就会经常地与许多商品相交换,这种商品称为等价物。于是,这种商品的价值便经常地表现在其他许多商品身上,这种价值表现形态,称为“扩大的价值形态”。

(三)一般价值形态

随着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逐渐从无数种商品中分离出一种商品,其他商品都习惯和它相交换。这样,许多商品的价值一般都由这种特殊商品来表现,这种价值表现形态称为“一般价值形态”。这种特殊的可以用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就是“一般等价物”。

(四)货币价值形态

人们将一般等价物统一起来,并固定在某一特殊商品上,这种商品即为货币商品。在人类历史上,牲畜、贝壳、布帛等都充当过货币商品。但只有当货币商品固定在金银上,用金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后,这种货币商品才真正称为“货币”。“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这是由于金银具有质地均匀、便于分割、便于携带等优点。这种用货币表现商品价值的形态,称为“货币价值形态”,至此货币正式出现。

三、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本质决定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在交换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五种职能。

(一)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职能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这个职能的核心在于货币是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尺度。要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就必须比较货币的不同数量,因此需要规定一个货币计量单位。这种人为规定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称为价格标准。

(二)流通手段

货币的第二个职能是流通手段,即充当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与价值尺度职能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

(1)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的货币,没有现实的货币在市场上是买不到任何商品的。而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则可是观念上的货币,是以想象的货币来发挥作用的。

(2)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不需要足值的货币,甚至可以用没有价值的价值符号代替;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则必然是足值的货币,不足值的货币会带来物价波动。

(三)贮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贮藏起来,就是货币贮藏手段的职能。货币之所以能够发挥贮藏手段的职能作用,是因为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本身就有价值。人们拥有货币,实际上就拥有财富,就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购买任何商品。货币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自发调节着货币流通量。

(四)支付手段

用货币作为清偿债务或支付租税、利息、工资等,货币就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

(五)世界货币

货币突破了国内流通的界限,在国际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货币就执行着世界货币的职能。作为世界货币职能的货币必须是贵金属黄金或白银,而不能是价值符号。世界货币的作用是:

(1)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来清偿国际间的债务,平衡国际收支差额。

(2)作为一般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国际上的各种商品。

(3)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从一个国家转向另一个国家。

货币的五种职能排序不是任意的,而是反映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历史发展进程,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四、货币的形态

货币的形态,是随着货币制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迄今为止,货币形态大致有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几种形态,它代表了货币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

(一)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就是商品货币,在人类社会早期,在金属货币出现以前,曾经有许多种商品充当交易的媒介,如牲畜、贝壳、木材、布匹等。实物货币充当交易媒介有其自身的缺陷,一是实物体积笨重,不便携带与运输;二是质地不均,极难进行分割;三是实物容易腐烂变质,难于贮存与作为价值标准。因此,实物货币逐渐被金属货币所取代。

(二)金属货币

以金、银、铜等贵金属为币材的货币即为金属货币。金属货币在流通早期,是以条块形式出现的,以自然重量为计量标准。进入近代,金属货币逐渐演变为按一定重量、成色铸造成的货币,即铸币。

金属货币的流通也有缺点:一是称量与鉴定成色十分麻烦;二是金属货币流通极易磨损,携带也不安全,流通费用较高;三是金银数量有限,开采不易,币材的供应无法适应市场交易的不断扩大。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代用货币。

(三)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也称代表实质货币,它往往由政府或银行发行,以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流通使用,如早期的银行券。代用货币是一种不足值的货币,其之所以可在市场上流通并为人们所接受,是因为其背后有充足的金银货币作为发行保证,持币人可随时向政府或发行银行要求兑换金银货币,发行人不得拒绝。

代用货币虽然克服了金属货币的缺点,但其自身也有缺点:一是代用货币须代表十足的金属货币,其发行量要取决于金属货币准备量,限制了商品流通对货币需求增长的要求;二是大量发行的准备闲置在仓库里,实际上也是资源浪费;三是代用货币本身是纸币,所以极易被伪造,且容易遭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的损坏,给流通带来困难。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代用货币又为现代信用货币所代替。

(四)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代用货币的进一步发展,信用货币本身已脱离了金属货币,成为纯粹的货币价值符合,它本身也不能与金属货币相兑换,因而信用货币是一种债务型的货币。

信用货币之所以能被公众接受并保持其价值,主要依据于信用货币的发行量,如果政府的货币当局合理控制信用货币发行量,公众对信用货币则保持信心,即使没有充足的货币发行准备,货币仍然能正常地流通和保持价值。

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有纸币、辅币和银行存款货币:

(1)纸币,即钞票。它一般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它由法律赋予其无限清偿的地位,并成为一国的本位货币。纸币不能兑换,其稳定的条件是中央银行必须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控制纸币的发行量。

(2)辅币。由各种贱金属(如铜、镍、铅等)铸造的小面额铸币,它往往由政府直接控制,并以法律规定与其他货币的比价关系,且可自由兑换为其他货币。

(3)银行存款货币。银行存款形式有多种多样,能作为交易媒介与支付手段的主要是活期存款,也称支票存款或银行货币。在现代信用发达的经济中,存款货币往往是市场交易中最重要的支付工具。银行存款货币的流通使用有着不可替代的优点:一是方便了支付人与被支付人;二是使用成本低,且不易伪造;三是按支付额实收实付,免去清点与找零的麻烦。

(五)电子货币

从货币形式发展的趋势看,信用货币将被由电子计算机联网后的存款划拨转账形成的“电子货币”所取代。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定义,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各类电子设备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产品和预付支付机制。储值产品是指保存在物理介质中可用来支付的价值,这种物理介质可以是智能卡、多功能信用卡、电子钱包等,所储价值在使用后,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追加。预付支付机制是指存在于特定软件或网络中的一组可以传输并用于支付手段的电子数据,常被称为数字现金或代币,由一组组二进制数据和数字签名组成,可以直接在网络上使用。作为支付手段,电子货币仍然不能脱离现金或存款,而是将这些既有的支付手段用电子化的方法传递、转移,以清偿债权债务实现结算。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电子货币有四种:一是储值卡型电子货币,商业银行、电信部门、IT企业、商业零售企业、政府机关和学校等在预收客户资金后发行等值储值卡,使储值卡成为独立于银行存款之外新的存款账户。二是信用卡应用型电子货币,可在发行主体如商业银行、信用卡公司等规定的信用额度内贷款消费,然后于规定时间内还款。三是存款利用型电子货币,如借记卡、电子支票。四是现金模拟电子货币,如基于Internet网络环境使用的且将代表货币价值的二进制数据保管在微机终端硬盘内的电子现金,将货币价值保管在IC卡内并可脱离银行支付系统流通的电子钱包。

与原有的信用货币相比,电子货币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货币发行的机制不同,电子货币的发行机构既有可能是中央银行,也可能是一般的金融机构;二是电子货币打破国界限制,只要商家愿意接受,消费者可以容易地获得和使用多国货币;三是电子货币更多地采取技术加密算法或认证系统来实现防假。

电子货币的出现使金融资产以电的速度流动,给人们提供极大的方便,但也对传统的金融模式提出了挑战,特别是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执行和金融监管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五、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概念及形成

货币制度简称为币制,是指人们在充分认识商品货币关系的基础上,由政府制定并由政府强制保障的货币运行规则、组织系统和运行程序的总称。货币制度的内在规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货币制度的产生是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人们对商品货币关系有充分认识为基本前提;货币制度是由政府制定并强制保障执行的;货币制度的内容或构成要素相当丰富。

由上述定义可知,货币制度是一国主权的体现,各国在不同时期都曾用不同的法令形式对货币流通的构成要素进行过种种规定。从历史上看,在资本主义制度以前,由于自然经济状况和政治上的割据,造成币权分散,铸币名目繁多,货币制度杂乱,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6世纪后,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国家政府为了扫清这种障碍,先后以法律、法令的形式对货币制度的内容做出种种规定,货币制度才逐步完善。

(二)货币制度的内容

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货币铸造或发行的流通程序、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货币发行准备的制度等。所有这些内容也称之为货币制度构成要素。

1.币材的确定

国家规定用何种金属充当本位币的币材。本位币也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货币,是法定计价、结算的货币。在金属货币制度下,选择什么样的金属作为本位币的币材,就会构成什么样的货币本位制度。

现在世界各国都实行不兑现的货币制度,法令中都没有任何规定用何种金属充当币材。这就是说,在过去货币制度中最重要的一个构成要素现已消失。

2.货币单位的确定

随着货币金属的确定,就需要确定货币单位。货币单位包括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每一货币单位所含货币金属的重量。

根据国际惯例,一国货币单位的名称往往就是该国货币的名称,几个国家同用一个单位名称,则在前面加上国家名,如Dollar,意译为元,是很多国家的货币名称,加以国名,美元就是美国的货币名称,加元就是加拿大的货币名称。中国有些特殊,货币名称是人民币,货币单位的名称是元,两者不一致。外国人搞不清,往往按照他们的习惯把中国的货币叫做中国“元”。

比确定货币单位更重要的是确定一货币单位所含货币金属的重量即币值。如按照英国1870年铸币条例的规定,1英镑含纯金7.97克;美国1934年1月的法令规定,1美元含纯金0.888671克。

3.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

一国一般规定流通中货币分为主币和辅币。主币也称为本位币,是一国流通中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主币的最小规格通常是一个货币单位,如一美元、一英镑等。辅币是本位币单位下的小面额货币,它是本位币的等分,其面值多为货币单位的1%、2%、5%、10%、20%、50%几种,主要解决流通中不足1个货币单位的小额货币支付问题。

4.规定货币铸造或发行的流通程序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一般规定辅币由国家铸造发行,对本位币则需要明确规定是自由铸造还是限制铸造。信用货币出现后,最初是分散发行的,例如银行券在早期是各个商业银行自主发行的,但后来为了解决银行券分散发行带来的混乱问题,各国逐渐通过法律成立中央银行并把银行券的发行权交给中央银行。在当代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信用货币的发行权都集中在中央银行或指定发行机构。

5.对货币支付偿还能力的规定

在国家干预货币发行和流通的情况下,还要通过法律对货币的支付偿还能力做出规定,即规定货币是无限法偿还是有限法偿。

所谓无限法偿,即法律规定的无限制偿付能力。其含义是: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货币的能力,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如何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账、缴税),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取得这种资格的货币,在金属货币流通时是本位铸币,后来是不兑现的中央银行的银行券。

所谓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时,收款人有权拒收。有限法偿主要是针对辅币而言。

6.货币发行准备的制度

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是指在货币发行时须以某种金属或某几种形式的资产作为其发行货币的准备,从而使货币的发行与某种金属或某些资产建立起联系和制约关系。各国所采用的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具体内容,一般均在本国法律中予以明确规定。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的准备金制度不同的。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以法律规定的贵金属金或银作为准备;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已与贵金属脱钩,多数国家采用以资产主要是外汇资产做准备,也有的国家以物资做准备,还有些国家的货币发行采取与某个国家的货币直接挂钩的方式,盯住美元、英镑等。

目前,各国发行的准备构成一般有两大类:一是现金准备,包括黄金、外汇等具有极强流动性的资产;二是证券准备,包括短期商业票据、政府债券等必须在金融市场上可流通的证券。

(三)货币制度的演变

从16世纪后,货币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从金属货币制度发展到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过程。其演变的过程是: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银本位制,是以一定量的白银来表示和计算货币单位价值的货币制度。

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是以一定量的黄金表示和计算货币单位价值的货币制度,它主要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又称为金铸币本位制,是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金铸币充当本位币的制度。它的特点是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而其他金属货币则限制铸造;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币;黄金可在各国之间可以自由地输出输入。金汇兑本位制又称为虚金本位制,是将本国货币依附于某个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并与其保持固定比价,同时将黄金存放在该国的货币制度。本币虽然有含金量,但不能在国内兑换黄金,只能兑换依附国的外汇,然后用外汇在该国兑换黄金。金块本位制也称为“生金本位制”,是指在国内不铸造、不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量的银行券或纸币流通,而银行券和纸币又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只能按一定条件向发行银行兑换成金块的制度。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以纸币为单位,且纸币不能在一国内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其特点是:一是由央行发行的纸币为本位币,并有无限法偿能力;政府铸造的铸币为辅币;二是实行不可兑换制度,即本位币不与任何金属保持等值关系,纸币不能兑换金银,纸币的发行量也不受金银数量的限制;三是货币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领域;四是这种货币制度是一种管理货币制度,一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通过公开市场政策、存款准备金率、贴现政策等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保持货币稳定;通过公开市场业务、黄金外汇买卖等手段保持汇率稳定。

(四)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

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较为特殊,由于我国目前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随着1997年、1999年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以后,继续维持原有的货币金融体制,从而形成了“一国三制”的特殊货币制度。目前规定三种货币各为不同地区的法定货币,三种货币各限于本地区流通,人民币与港元、澳门元之间按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决定的汇价进行自由兑换,澳门元与港元直接挂钩。

我国大陆的人民币货币制度,是在解放区特定历史条件下建立和成长起来的,在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时开始发行。由于人民币是在恶性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开始发行的,面额较大,当时流通的钞票最小面额是50元,最大面额是5万元。1955年3月1日,发行新人民币,按1∶10000的比例无限制、无差别地收兑全部旧币,并同时建立起辅币制度,这个格局一直保持到现在。其主要内容有:

(1)国家规定人民币是我国大陆地区惟一合法的货币,在大陆范围内流通,行使货币的各种职能。货币单位为“元”,即元为本位币。人民币的辅币为元以下的“角和分”。现行主币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六种。辅币有1分、2分、5分、1角、2角和5角六种。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取得资金来源是国家银行的一种负债,对国家和银行来讲,处于债务人的地位,而人民币持有者则是债权人。这说明,我国人民币是在银行信用基础上发行的,其实质是一种信用货币。

(2)人民币由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集中统一发行,国家明令规定,其他任何地区、部门都不得发行货币、变相货币或货币代用品。

(3)国家授权人民银行掌握管理货币发行事宜,集中管理发行基金(即发行库保管的人民币),其他任何地区、单位和个人无权动用。

(4)人民币是一种管理通货。国家对货币流通实行计划管理,国家通过银行的信贷计划和现金计划编制、执行、检查和一系列的工作,对货币流通实行有计划地组织、调节和管理。

(5)黄金、外汇由中国人民银行集中掌握,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统一调度。外汇汇率实行由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每日公布。

(6)人民币是信用货币,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

第二节 货币流通

一、什么是货币流通

所谓货币流通,就是指由商品流通过程所产生的货币运动,即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不断地离开出发点,从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转到另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的货币运动。

二、货币流通渠道

我国的货币运动可划分为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之间的货币运动和有关居民个人收付的货币运动两个领域,表现为现金流通和非现金流通(或称转账结算)两种形式。所谓现金流通,指的是用人民币现款直接进行的货币收付运动。所谓转账结算,是指通过银行将款项从一个单位的账户划到另一个单位账户的货币收付运动。

三、货币流通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运动过程,本身有固有的规律即货币流通规律。此规律的主要内容是揭示货币流通的规模是如何决定的,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一)货币流通规律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与商品价格总额

其中,M: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P: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V:货币流通速度。

上述货币必要量的基本公式是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的必要量来考察的。实际上,货币不仅有流通手段的职能,还有支付手段的职能。在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一些商品交易采用赊销方式,暂不需要支付货币,因此这部分商品价格总额应从商品总额中扣除;相反,上期的赊销商品又需要在本期内支付货款,这部分货币需要应加到期内总的货币需要量中去;有些债权债务的清偿,可以相互抵消,只有抵消后的差额才需要货币进行支付。所以,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时,决定货币必要量的因素就增加了,其公式是:其中,M′: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必要量;P: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P1:赊销的商品价格总额;P2:到期支付的价格总额;P3:相与抵消的支付;V:货币流通速度。

(二)纸币流通规律

上面所揭示的规律是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的货币流通规律,在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以后,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是怎样决定呢?由于纸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所以“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的代表这种关系中产生。这一规律简单地说: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1]用公式表示为:

或者:

流通中全部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

第三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一、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

货币需求并不是人们对货币的需要,而是指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求量,它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货币需求与社会总需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社会总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示的社会有支付能力的购买总量,它是国民收入分配的结果,也是货币供给的结果,是客观存在的量,而货币需求是客观需要的量。

(二)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探讨货币需求究竟由哪些因素决定的理论。经济学家在长期、持续的探讨中,形成了不同的货币需求理论。下面主要介绍凯恩斯主义和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1.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的动机有四个:

(1)收入动机。即人们的收入和支出间有一个时间差,为此人们需要经常持有一定量的货币,以供日常交易之需,这种货币需求量与收入量和收支时间间隔的关系是:收入量越大,收支时间间隔越长,这种货币需求越大。

(2)营业动机。为了使生产不断进行,人们必须解决支付营业费与获得营业收入之间不一致所造成的困难而持有一定量的货币。这部分货币需求量取决于营业费支付量与收支之间的时间差,营业费用支付越大、时间差越长,这种货币需求越多。

(3)预防动机。凯恩斯认为,未来是不确定的,常有各种意外发生,为了预防意外,人们便持有一定量的货币,以应付意外事件发生时的交易之需,作为心理上感觉安全的资产。这种动机的货币需求大小,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

(4)投机动机。凯恩斯假定人们只能在货币和长期债券这两种资产间选择其财富的持有形式。在利率过低或长期债券价格过高时,人们就预存一定数量的货币,以便在利率上升或债券价格下降时购入这种债券;反之,就减少投机需求而购买债券。

凯恩斯把上述四种动机归为三种需求:前两类动机为交易需求,第三类动机为预防需求,第四类动机为投机需求。在凯恩斯看来,这三种需求是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2.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需求理论

弗里德曼认为影响人们持有货币的因素有四个:

(1)总财富。个人所持有的货币受其总财富制约,由于总财富缺乏统计资料,用个人长期稳定的收入来表达。

(2)财富构成。即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构成的比例,前者是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后者是物质资产收入。

(3)收益率。包括具有固定收益率的债券和非固定收益率的证券(股票)等,也包括持有货币本身的收益率。

(4)其他因素。如支付习惯、消费与储蓄心理等。一般来说,收支间距越短,持币量越少;消费倾向越高,持币量越少,等等。

弗里德曼上述货币需求理论,可表述为整个社会货币需求函数:

弗里德曼强调指出,根据大量历史资料分析,上述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根据货币需求稳定性的理论,主张国家控制货币供给以及实行单一规则等货币政策。

(三)我国的货币需求

我国的货币需求理论正处于开拓阶段,还没有建立计量模型。理论界认为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收入水平。收入水平越高,用于交易和储蓄的货币需求必然增加;反之,则会相应减少。

(2)商品、劳务的供给量。商品、劳务的供给量越多,货币需求越多;反之,则相反。

(3)物价水平。价格提高,货币需求就增加;反之,则下降。

(4)投资的总量和结构。投资规模越大,所需自行积累货币资金越多,持币量越大,货币需求量越大;反之,则反之。投资期限结构中,投资回收期越长,所需占用的资金也越多。因此,投资结构不同,货币需求量就不同。

(5)消费结构。高档耐用消费品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越大,为了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所积存的货币需求越大。

(6)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越快,货币需求量越小;反之,则反之。

二、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给是中央银行运用各种金融调节机制,通过金融体系向再生产过程供应货币的经济过程。货币供给量指通过货币供给过程给社会所增加的货币量,是一国在一定时点上现金与存款的总和。年末货币存量总额与年初货币存量总额之差,就是当年的货币供给量。

(二)货币供给的范围与层次

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货币的范围不断扩大。19世纪上半期仅承认金属货币是货币,19世纪中叶以后承认银行券与金属铸币同样是货币,20世纪初期存款通货又被认为货币。当代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是购买力的暂栖场。从这个角度看,一切可转为现实购买力的金融资产,如政府债券、民间债券、人寿保险公司保险单等,都可视为货币。

由于货币范围的扩大,需要研究众多货币中哪些是现实的货币,哪些是潜在的货币,以便对货币供给量实行分层调控。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出于制定货币政策的需要,根据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对货币进行分层次统计。以后,各国中央银行纷纷效仿,成为各国的普遍做法。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分类,货币层次分为:

M0——现金

M1——M0+银行活期存款(支票存款)

M2——M1+银行定期存款和具有市场性的短期信用工具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研究比较晚,按照IMF的口径,我国于1994年第三季度起由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推出货币量统计指标并向社会公布,1995年调整了各层次货币量的统计范围。调整后的统计范围如下:

M0——现金

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

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储蓄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其他存款

在我国的上述三个层次货币供应量中,M0是最活跃的货币,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目标;M1是反映企业资金松紧的重要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人们称它为狭义货币供应量;M2的流动性最弱,人们称它为广义货币供应量,它能反映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在宏观调控中也有重要意义。

(三)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创造

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创造,是货币供给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理解信用创造,就不能真正理解货币供给量模型。

1.几个相关概念

(1)原始存款。原始存款是商业银行体系吸收的现金净增加额形成的存款。

(2)派生存款。又称引伸存款,是由商业银行放款形成的支票存款。派生存款的增加或减少,即货币供给量的相应增加或减少。

(3)支付准备金。商业银行以现金形式吸收的存款不能全部贷放出去,必须保留一部分现金应付客户提存和票据交换清算差额。这部分现金叫做支付准备金。

(4)法定存款准备率。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按存款一定百分比提取的现金与存款的比例叫法定存款准备率。这部分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保管,商业银行不得自由使用。

(5)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rd)。由中央银行规定的活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的比例。

其中,rd: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C1: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D:活期存款。

(6)定期存款法定准备率(rt)。中央银行规定的定期存款与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的比率。

其中,C2: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T:定期存款。

(7)定期存款比例(t)。由客户自行选择的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例。

(8)超额准备率(e)。商业银行的全部支付准备金减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再减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之后,余下的部分叫超额准备金(E),超额准备金与活期存款的比例,叫做超额准备率。

(9)现金漏损率(k)。由客户自行决定提取的现金占活期存款的比例。由于现金从商业银行体系漏出,形成流通中现金,故称现金漏损率。

(10)实有准备金总额(R)。

R=rd×D+rt×T+E

2.派生存款的创造过程

(1)几个假设条件。为了更明确地揭示派生存款创造过程以及派生存款与原始存款和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之间的内在联系,假设以下条件为既定的:

第一,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rd)为20%;

第二,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rt)为0;

第三,定期存款比例(t)为0;

第四,超额准备率(e)为0;

第五,现金漏损率(k)为0;

第六,原始存款为10万元。

(2)派生存款创造过程表。

表9-1 派生存款创造过程

3.公式推导

根据上述派生存款创造过程,商业银行体系形成的活期存款为:

在上述既定的条件下,商业银行活期存款与原始存款之间有一个倍数关系。这个倍数就叫存款乘数,它等于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1/rd)。

4.影响存款乘数的因素的补充

上述存款乘数为1/rd,是假定k=0,rt=0,t=0,e=0的条件下论证的。更加接近实际的条件是上述各项都不是零的正数。而且,它在存款乘数中发挥着与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相同的作用。

(四)货币供给量模型

研究货币供给量模型的实践意义是,把货币供给量推导为便于统计、分析和调控的量。

1.两种货币供给量公式

(1)M1=流通中现金(C)+活期存款(D)

(2)M2=流通中现金(C)+活期存款(D)+定期存款(T)

上述公式不便于分析、控制,因此有:

M1=m1×B

M2=m2×B

其中B为基础货币=流通中现金(C)+商业银行的实有准备金(R)。

R=C1+C2+E=rd×D+rt×T+E

m1为货币供给量M1的货币乘数,m2为货币供给量M2的货币乘数。货币乘数之所以存在,是由于银行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中央银行创造现金,商业银行创造支票存款。

2.货币乘数m1、m2的推导

分子、分母同除以D

3.基础货币(B)因素分析

基础货币是由公众持有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构成,它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扩张的基础。因此,基础货币又称为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从B=C+R看,由于C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即银行体系以外的公众手持现金。由于中央银行是现金发行的惟一机构。因此,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或负债。

R为商业银行体系的实有准备金,它由C1、C2和E组成,C1和C2存在中央银行,是中央银行的负债。超额准备E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存款,二是库存现金。因此,E也是中央银行的负债。由于B的构成因素为中央银行的负债项目,所以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项目,调节和控制基础货币B。例如,可以通过买入政府债券增加现金投放,或者反过来,通过卖出政府债券减少流通中现金。

上述定义仅用于一般理论分析,各国在实践中都根据本国具体金融情况给出不同的基础货币定义并按照定义统计基础货币。我国基础货币的定义和统计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演化的过程。1994年我国开始进行基础货币统计。当时对基础货币的统计定义为:基础货币=金融机构库存现金+流通中现金+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金融机构特种存款+邮政储蓄转存款+机关团体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其中,金融机构库存现金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城乡信用社、财务公司所持有的现金;金融机构特种存款是人民银行为了吸收农村信用社多余的流动性设立的特别账户,通常账户很小,并且不活跃。

2002年1月起,人民银行对《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内容进行调整,同时采用“储备货币”的口径并对外公布。这里的储备货币理论上与基础货币是同一个概念,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所发行的货币、各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邮政储蓄存款和机关团体存款。将全部的邮政储蓄存款纳入储备货币统计范围是与当时邮政储蓄无资产动用的能力和渠道,只相当于中央银行吸收居民和企业存款从而回笼货币的特定存款机构这一性质有关。

2003年8月,邮政储蓄资金管理体制开始改革,邮政储蓄部门自主投资、委托理财的渠道开通,其负债方吸收的全部储蓄存款与资产方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转存款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储备货币中统计邮政部门的存款应用“邮政储蓄在中央银行的转存款”更为合适,2004年1月后,我国储备货币的统计据此进行了调整。自此,我国基础货币统计数字与《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公布的储备货币统计数字一致。

4.货币供给量模型分析

从上述推导得知,货币供给量模型分别为:

由此模型可知,货币供给量由三种社会力量所制约:

第一,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可利用的调节控制因素是B、rd、rt

第二,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为了经营需要,可调节e的水平。

第三,公众(个人、家庭、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结构的选择,即持有多少现金、多少活期存款、多少定期存款,制约着k和t。

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量的调控中处于主导的、决定性的地位。这是因为:

第一,中央银行具有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管理全国金融活动的职能;

第二,中央银行是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者,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e);

第三,中央银行是发行银行,可以通过控制现金投放量影响公众现金持币量;

第四,中央银行还可通过利率的调节影响公众持有的金融资产结构,即k和t。

长时期来,人们一直在争论着这样一个问题,即货币供给量是外生变量(由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完全控制的变量),还是内生变量(由经济过程制约的变量)。从上述分析可知,货币供给量既是外生变量,又是内生变量,中央银行不可能完全控制它。因此,对货币供给量进行经常调节就成为中央银行的重要任务。

三、货币供需均衡

(一)货币供需均衡的概念及其意义

所谓货币供需均衡是指货币供应量在总量上和结构上大体与货币需求总量与结构相一致,若两者相差太大,就是货币供需不均衡。货币供需均衡与否,对经济运行有着重要影响。货币供需均衡,表明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物资供求平衡,有利于经济的正常发展;如果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求量,则流通中的货币不足,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如果货币供应量大于货币需求量,则会出现通货膨胀,对经济的正常发展极为不利。

(二)调节货币供需失衡的方法

当货币供需失衡,一般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调节,使两者重新达到均衡:

1.供给型调节

所谓供给型调节,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时,从压缩货币供给量入手,使之适应货币需要量。采取的措施有:

(1)中央银行可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控制货币发行等措施来减少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

(2)商业银行可通过不发新贷款、坚决收回旧贷款的措施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

(3)财政可通过减少支出、增加收入、发行债券等措施减少市场货币供给量。

2.需求型调节

所谓需求型调节,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时,从增加货币需要量入手,使之适应既定的货币供给量。采取的措施有:

(1)动用国家物资储备、商业部门的商品储备投入流通,增加商品可供量,以增加货币需要量。

(2)动用黄金、外汇储备向国外进口国内急需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以此扩大国内市场的商品供应量,增加对货币的需求量。

3.混合型调节

所谓混合型调节,是指当货币供需失衡时,采用供给型调节和需求型调节相结合的办法达到货币供需均衡。

4.逆向型调节

所谓逆向型调节,是指当货币供需失衡时,中央银行采取的政策不是压缩货币供应量,而是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充分利用闲置的生产要素,促进生产的发展,通过生产发展促进商品可供量的增加来消化过多的货币量。

尤其要指出的是,上面探讨的调节方法适合于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情况。对于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要量时,调整的方法较为简单,只要增加货币供给量即可。

第四节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一、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是个广泛使用的经济概念,但在东、西方经济理论界,还没有一个共同认可的定义。正如具有相当权威性的《大英百科全书》认为的那样:“不存在一个惟一的、普遍接受的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

要了解通货膨胀的概念,首先必须了解通货的概念。所谓通货,是泛指一切在流通领域内可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包括硬币、纸币、存款货币和其他形式的信用货币。在了解通货的概念后,我们就能真正认识通货膨胀的现象和揭示通货膨胀的原因。

知道了通货的定义,我们可相应地把通货膨胀理解为通货太多的一种经济现象,但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金属货币本身具有价值,因而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能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在流通领域不会出现货币过多的现象。但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由于纸币本身没有价值,是作为金银符号进入流通的,纸币的发行量应同金属货币流通量相一致,币值才能稳定。如果不能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纸币发行太多,就会造成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由此可见,流通中通货太多是同纸币流通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我们把通货膨胀定义为: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和劳务的实际需要而造成的价格总水平采取不同形式(公开或变相)的持续明显上升过程。这个定义有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通货膨胀是一种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经济现象,与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没有必然联系。

第二,考察的对象是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不考虑股票、债券及其他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

第三,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包括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在内,局部性的或个别的价格上涨不能视为通货膨胀。

第四,物价必须一贯上涨,而季节性、暂时性或偶发性的价格上涨不能视为通货膨胀。

第五,不同形式的物价上涨既包括公开的,又包括变相的,如供应短缺、黑市活跃等。

第六,通货膨胀的成因是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量。

第七,通货膨胀指的是商品、劳务与货币之间比价的上涨,而不是不同商品、劳务之间相对比价的上涨。

第八,通货膨胀是价格总水平的明显上升,轻微的价格波动不是通货膨胀。不过,这一数量标准取决于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敏感程度,是一个主观性的概念。

(二)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

通货膨胀既然是指价格总水平的持续明显上升,那么如何测量一般物价水平,当然是一个重大问题。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主要采用以下三种物价指数作为测量通货膨胀程度的依据。

1.批发物价指数(WPI)

批发物价指数也称生产者价格指数,是根据原料和制成品的批发价格编制的物价指数,反映不同时期商品批发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这一指数的优点是对商业循环较为敏感,在商业领域广泛使用;但缺点是使用范围较窄。

2.消费物价指数(CPI)

消费物价指数是根据具有代表性的家庭消费开支所编制的物价指数,它表示的是在不同时期为购买一篮子样本商品和劳务所支付成本的价格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的优点是资料容易取得,公布次数频繁,因而可以及时地反映影响居民日常生活成本变化的趋势,许多国家都将这个指标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但是这个指标也有缺点:①这个指标无法分析出在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上涨中,哪些是产品质量提高、功能增强而使商品价格上涨;哪些是由于货币投放太多、商品供不应求而造成价格上涨。②由于该指标所包含的范围只局限于消费品和劳务,因而不能反映用于生产的资本品、进出口商品等价格变动趋势。

3.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GNP或GDP物价平减指数的优点是其包括范围广,涵盖了GNP或GDP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因而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整体物价水平的变动趋势。但编制这一指数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一般只能一年公布一次,时效性差,某些统计制度和技术落后的国家甚至编不出这一指数。

一般来说,可以用上述三种物价指数的任何一种来测度价格总水平上涨幅度即通货膨胀率,其计算公式为:

除了上述物价指数外,我们也可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生活费用指数、倾向购买力指数、工资指数来测度通货膨胀的程度。

(三)通货膨胀的成因

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货币的过量发行,但其具体原因错综复杂,既有政治的、经济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赤字货币化

赤字货币化是指财政赤字用发行货币的方法予以弥补,其结果是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从而造成通货膨胀。

2.信用膨胀

人为地刺激经济而过度扩张信用,因信用膨胀而增加货币投放,使货币发行量超过客观需要量,导致通货膨胀。

3.过度投资

投资一旦过量,必然引起资本市场与商品市场的紧张。随着货币投入的增加,大量商品从流通中抽走,而投资的扩张很难在短期内形成社会必要的产品,从而导致货币与商品的失衡。

4.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过快

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积累基金规模过大,建设规模超过了工农业生产的承受能力,导致由建设资金投放到市场上的货币超过生产资料的供应量;与此同时,随消费基金规模的扩大,由工资、奖金等渠道投放到市场上的货币超过了消费资料的供应能力,因此导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显然,发展中国家在向发达国家跨进的过程中,如果盲目追求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那就势必引起通货膨胀。

5.外贸巨额顺差

当长期大量的外贸顺差形成巨额外汇储备时,一方面大量商品从国内市场抽走输出国外;另一方面,为出口换汇在国内形成大量的货币投放,其结果必然破坏国内市场货币流通的正常与稳定。特别是当国内市场商品本来就匮乏,但政府为了争取外汇,采取税率、利率及价格方面的优惠措施鼓励和刺激出口时,势必会恶化通货膨胀。

6.外资大量流入

在国外资本大量输入时,流入国为收购外币发行本国货币,其结果通常会引起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多。在商品总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或是商品量虽然增长但赶不上货币的增长速度,那么外资的大量流入也必定引发通货膨胀。

7.国际传递

在开放经济中,由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密切联系,其他国家业已发生的通货膨胀会经由价格、国际收支、需求等途径传播到本国,从而使本国一同发生通货膨胀。

(四)通货膨胀的类型

1.按物价上涨幅度和趋势划分

(1)爬行式通货膨胀,即物价上涨幅度每年以2%左右的速度递增。

(2)步行式通货膨胀,即物价上涨幅度每年达3%~4%。

(3)温和式通货膨胀,即物价上涨率每年在4%~5%之间波动。

(4)急速通货膨胀,即物价上涨率每年上升6%以上,有可能在短期内超过10%。

(5)小跑式通货膨胀,即物价上涨率每年在10%以上。

(6)恶性通货膨胀,即物价上涨率每年在15%以上。

(7)奔腾式通货膨胀,这是指一国物价水平急剧上升,年物价上涨率高达数十倍的通货膨胀。

(8)不能控制的通货膨胀,这是指发展很快、程度很重、难以控制的通货膨胀。

(9)极度通货膨胀,这是指通货膨胀极度严重,物价一日数涨,达到天文数字,钞票形同废纸,货币体系崩溃,政局动荡不安,整个社会处于变革当中。

2.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划分

(1)公开的通货膨胀,指政府对物价不加管理的情况下,通货膨胀通过物价上涨直接表现出来。

(2)隐蔽的通货膨胀,指政府通过计划控制和行政管理手段,诸如价格管制、凭票供应等价格控制措施,使物价上涨不明显,但市场供应紧张、商品物资短缺,通货膨胀通过供求关系表现出来。

3.按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划分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这是指在社会消费支出与投资支出剧增的情况下,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商品和劳务供给的增加受到限制,或是未能随有效需求的增加而同步增加,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现象。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这是指由于企业所使用的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资本等价格的上涨,导致后续产品价格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

(3)混合型通货膨胀,这是指由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共同作用引起的通货膨胀。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单纯的需求拉上或成本推动是较少的,更多地表现为两者的结合而形成的通货膨胀。

(4)结构型通货膨胀,这是指由于国民经济结构失调,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适应引起的通货膨胀。

4.按通货膨胀的发展趋势划分

(1)能遏制的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已发生并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时,政府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尚能控制住发展势头,这就是能遏制的通货膨胀。

(2)惯性通货膨胀。由于过去通货膨胀太严重,物价涨幅太高,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反通货膨胀的措施,但由于惯性作用,使物价上涨势头还能保持一段时间,这期间的通货膨胀就叫惯性通货膨胀。

(3)螺旋形通货膨胀。由于物价上涨既是工资、利息、租金、红利等上涨的结果,又是造成这些收入增加的原因。这样,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又促进原因。物价越上涨,各种收入就增加,而各种收入越增加,物价就越上涨,形成螺旋形的物价上涨运动,我们把这种通货膨胀称为螺旋形通货膨胀。

5.按通货膨胀发生时间划分

(1)战时通货膨胀。

(2)战后通货膨胀。

(3)平时通货膨胀。

(五)通货膨胀的危害

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经济学家的观点各异,一般有“促进论”、“促退论”和“中性论”三种观点。

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能促进经济增长。其理由是:资本主义经济长期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要素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政府可以选择通货膨胀政策,实行赤字预算,扩大货币发行,以扩大总需求,带动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需资金严重匮乏,通货膨胀可起强制储蓄的作用,帮助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起飞。中性论认为,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最终会中和它对经济的各种效应。因此,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既无正效应,又无负效应,其效应是中性的。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不仅不会促进经济发展,还会损害经济发展。

从各国经济发展史来看,通货膨胀不断地困扰着各国与世界经济,其危害十分明显。在上述三种观点中,“促退论”是正确的。通货膨胀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生产的影响

(1)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如果利率不随物价上涨率进行调整,就会促使消费增加、储蓄减少,从而减少投资,影响生产的发展。

(2)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由于各部门物价上涨幅度不同,造成各部门、各企业所得利润的不均衡,最终造成各部门发展的不均衡,破坏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造成结构失衡。

(3)过渡的通货膨胀会促使整个经济环境异常不稳定,人们对投资的未来收益信心不足,迫使投资行为短期化和进行投机买卖,影响生产的发展。

(4)通货膨胀期间,固定资产的价格上涨,却仍按原始价格提取折旧,使固定资产不能得到充分重置,影响企业进行更新改造,进而影响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的发展。

(5)为了控制通货膨胀,政府采取配给制、价格控制等措施,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2.通货膨胀对分配的影响

(1)在通货膨胀期间,工人的名义工资上升,但由于物价上涨的速度高于工资的增长速度,导致工人实际工资下降。

(2)通货膨胀产生收入再分配效应,不利于诸如职员、教员、养老金领取者等固定收入阶层,而有利于赚取利润的阶层,使社会分配不公加剧。

3.通货膨胀对交换的影响

(1)通货膨胀会助长企业大量囤积商品,人为地加剧市场供求矛盾,商品流通受到阻碍,商品交换不能顺利实行。

(2)通货膨胀期间,由于币值不稳定,货币不能真实地表现价值,使市场价格信号失灵,整个市场机制功能失调。

(3)通货膨胀期间,造成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影响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

4.通货膨胀影响社会、政治的稳定

通货膨胀产生了收入再分配效应,社会各阶层占有的国民收入产生了变化,导致有些人从中受益,有些人从中受损,并使受损者和受益者之间的矛盾加剧。这种矛盾的焦点将集中到政府身上,即受损者将把自己的不满情绪向政府发泄,引起政府和人民的矛盾,这必然会引起社会、政治的不稳定。

(六)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通货膨胀作为纸币流通条件下的特有现象,不仅结束了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流通稳定的历史,也给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带来了诸多困扰,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反通货膨胀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解决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所要认真考虑的头等大事。从世界各国看,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主要有:

1.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

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措施是增加税收,削减政府预算和转移支出,发行公债,其目的是减少需求,弥补通货膨胀的缺口。

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措施是出售政府债券,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规定基础货币指标,其目的是影响流通中的货币量,进而控制需求,抑制通货膨胀。

2.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就是为了降低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而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限制工资与价格的政策,其目的在于一方面降低通货膨胀率,另一方面又不致造成大规模的失业。其主要手段有:

(1)工资管制。所谓工资管制,就是强制推行对全社会职工工资增长总额和幅度进行控制的措施,在通货膨胀十分严重的时期,甚至采取冻结工资的办法。

(2)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这种指导线是政府确立的,在一定年份内允许的工资总收入增加的一个目标数值。但指导线仅用作指导,而不能强制执行,效果并不理想。

(3)物价管制。通过立法程序,规定物价上涨率的限度,或将物价冻结在一个既定的水平上,如果超过,即对违法者施以制裁。但是,冻结物价会导致囤积居奇以等待解冻,导致市场商品供应不足、产品质量下降,进一步扩大市场供求缺口,加剧通货膨胀。

3.供给政策

在治理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时,紧缩政策是希望通过压缩总需求来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但在以拉弗为代表的“供应学派”看来,这种反通货膨胀政策过分注意需求方面而忽视了供给方面,因此该学派认为要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增加供给,运用刺激生产力的方法解决通货膨胀问题。供应学派的反通货膨胀措施主要包括减税、削减政府开支增长速度和社会福利开支、稳定币值、减少政府对企业活动的限制等。

4.对外经济政策

一般说来,一国国内的通货膨胀与其国际收支具有相互推拉的作用。一国在出现通货膨胀时,可采取适当的对外经济政策,以减轻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物价的不利影响,并阻止国外通货膨胀的输入。这些方面的措施有:

(1)实行浮动汇率。由于在浮动汇率下,汇率的升降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例如,当国外发生通货膨胀时,将使本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本国货币升值。这一方面使本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有利于国际收支的平衡,防止国际收支顺差太多而影响本国基础货币的增加;另一方面,本币升值还将使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下降,从而可以隔绝国外通货膨胀对本国物价的影响。

(2)与各国在贸易和金融领域采取协调措施,共同采取控制各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改善国际金融制度以及其他反通货膨胀措施,以制止世界性通货膨胀的蔓延等。

5.结构调整政策

考虑到通货膨胀的结构性,一些经济学家建议使各产业部门之间保持一定比例,从而避免某些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而导致物价上涨。

一般来讲,结构调整政策,主要通过微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微观财政政策包括税收结构政策和公共支出结构政策。税收结构政策指在保持一定税收总量的前提下,调节各种税率和施行范围;公共支出结构政策指在一定的财政支出总量的前提下,调节政府支出的项目和各种项目的数额。两者的目的都在于调整经济结构,增加短缺性商品的生产,以帮助恢复供求均衡。

微观货币政策包括利息率结构和信贷结构政策,旨在通过各种利息率的结构调整,以及通过各种信贷限额和信贷条件的变动来影响存款和贷款结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鼓励资金流向生产性部门,遏制消费基金的扩张。

6.收入指数化政策

收入指数化政策就是工资、利息、各种证券收益以及其他收入一律实行指数化,同物价变动联系起来,使各种收入随物价指数的变动而调整,避免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损失,并减弱由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分配不均问题。很显然,收入指数化政策只能缓解通货膨胀对收入阶层的损失,不能对通货膨胀起多大抑制作用。

7.其他反通货膨胀措施

(1)强制性的行政干预。这种措施主要为一些经济集权而又不发达的国家采用,且通常在通货膨胀恶化阶段才使用。其主要内容有:强制性停建缓建一些工程项目;整顿市场流通;实行部分商品垄断经营;实行某些产品的配额和限额管制。

(2)币制改革。若通货膨胀严重恶化,整个货币制度已接近崩溃的边缘,其他反通胀措施已难以奏效,那么此时惟一的办法就是币制改革。币制改革的一般做法是:废除旧币,发行新币,并制定一系列保证新币币值稳定的措施。

(七)我国建国以来的通货膨胀

1.建国初期的通货膨胀

建国初期,通货膨胀恶性发展,以1948年12月的物价指数为100,1950年3月的物价指数上升为4200,相当于1948年12月的42倍,其中1949年1月、4月、7月、11月先后出现四次大涨,使物价上涨了19倍。此时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

(1)解放战争战线越拉越长,军费开支不断增加,迫使新政府不得不大量发行货币。

(2)国民党残敌的抢劫、掠夺,以及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狂轰滥炸、经济封锁,严重影响了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从而使社会的有效供给降到非常低的水平。

(3)国民党统治时恶性通货膨胀的影响。

(4)建国初期,人民币信誉尚低,流通范围狭小,流通速度过快,自然灾害、农业歉收等因素也对通货膨胀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

在人民政府的管制下,我国终于在1950年6月遏止了通货膨胀,物价基本稳定,整个经济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

2.1956年的通货膨胀

1956年在经济建设上开始盲目冒进,主要表现在:基建规模过大,职工人数增加过快,信贷突破计划,造成财政赤字18.3亿元,贷款突破计划29.7亿元,市场货币流通量净增加17亿元。中央及时地采取冻结物价、挖商品库存等措施,使供求之间的矛盾得到缓和,通货膨胀的势头及时得到了抑制。

3.1958~1962年的通货膨胀

以1957年为基期,到1962年零售物价指数上涨了25.8%,其中1960~1962年之间平均每年递增7.5%。由于物价指数的计算方法、物价管制以及没有包括“黑市”等因素,实际物价指数可能比此数字还要高。

此次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从主观上讲,是由于违背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规律,搞脱离实际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经济建设上搞高速度、高指标,由此导致了积累率过高、财政信贷收支失衡。1958~1960年,积累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3.9%、43.8%、39.6%,积累率过高又形成了投资规模膨胀;另外在投资使用中,过分重视重工业,而忽视农业、轻工业,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总量的膨胀和结构的失调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为了适应这段时期的资金需要,国家实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1958~1960年的财政赤字分别为21.8亿元、65.8亿元和81.8亿元;银行信贷规模不断扩大,从1957~1960年,对工业的贷款由33.4亿元增长到399.6亿元;增长了11倍,对商业的贷款从216亿元增长到506.3亿元,增长了1.3倍。财政赤字与信贷扩张,造成货币的非经济发行,市场货币流通量大大增加,价格上涨,通货膨胀理所当然。

从客观上讲,是由于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造成农业歉收、农产品供给减少;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停止援助、逼我还债等。我国及时地采取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战线,精简城镇职工,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在货币流通方面紧急压缩社会购买力,实行高价商品供应以回笼货币等措施。经过几年的调整,到1963年,通货膨胀已得到抑制。

4.改革开放以来的通货膨胀

从1979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至1997年,通货膨胀就时常伴随着中国的经济运行过程。以上一年价格为基准,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率分别为:1980年6%,1981年2.4%,1982年1.9%,1983年1.5%,1984年2.8%,1985年8.8%,1986年6%,1987年7.3%,1988年18.5%。通货膨胀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段时期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是由于价格改革,工资、奖金增长过快,财政赤字,信贷规模太大,基建规模膨胀,国民经济结构失调等而导致的市场货币流通量增加所引起的。在此过程中,我们进行了1981~1982年,1985年第四季度至1986年上半年,1988~1992年底的三次调整,前两次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没有彻底解决通货膨胀问题。1988年,中央认识到通货膨胀的严峻形势,决定花两三年的时间治理经济环境,通货膨胀基本得到抑制。

由于种种原因,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中又开始出现了通货膨胀。1994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1%,居民消费品价格上涨24%。从1993年下半年起,中央开始进行宏观调控,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成功地控制了通货膨胀,实现了“低通胀、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格局,其成功经验为世界所瞩目。

二、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属货币流通不正常,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来看,过度的通货膨胀会影响经济发展。同样,过度的通货紧缩也会影响经济发展。

(一)通货紧缩的概念

尽管20世纪30年代以前,世界很多国家多次发生通货紧缩,但由于二战后很少发生通货紧缩,而通货膨胀的发生则相对频繁。因此,西方经济学家对它的研究很少,即使有,也只是在论述通货膨胀时顺便提及。

西方经济学界在通货紧缩的定义方面,大致分成两大派:“价格派”和“货币派”。

价格派的共同观点在于用一般物价总水平的下降来定义通货紧缩,他们之间的差异仅在于测定通货紧缩的物价水平下降的幅度有所不同。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在其《经济学》第16版中是这样定义通货紧缩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下降或者说单位货币购买力的上升。货币主义代表人物D.莱德勒在《新帕尔格雷夫财政金融大辞典》中对通货紧缩的定义是:一种价格下降和货币升值的过程,它是和通货膨胀相对应的。

货币派的经济学家虽然基本同意将通货紧缩定义为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但是并不同意仅仅用价格水平的下降来简单地给通货紧缩下定义。加拿大经济学家G.莱根斯的观点就认为,通货紧缩不只是价格下降,还包括货币数量减少和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以及经济萧条。[2]

国内学者对通货紧缩的定义也基本上分成价格派和货币派。属于价格派的主要有谢平、胡鞍钢。如胡鞍钢认为,所谓通货紧缩,是指货物与服务的货币价格的普遍下降。[3]

主张货币派通货紧缩定义的专家和学者比较多,有王煜和高材林、戴相龙、陈东琪、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货币派认为,通货紧缩是指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持续下跌,它通常与经济衰退相伴随,是经济衰退的货币表现。通货紧缩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物价的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减少;二是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三是经济全面衰退,GDP负增长或大幅下降。[4]

我们认为,通货紧缩是否与经济衰退相伴随属于通货紧缩的效应问题,不应在界定通货紧缩时进行讨论,因此我们将通货紧缩可以定义为:通货紧缩是一种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币值不断升值的一种货币现象。

虽然经济学家用价格水平持续下降来定义通货紧缩已达成共识,但是对“持续”的标准有不同看法。我国学者对持续标准有以下不同看法:①价格水平持续下降半年以上即为通货紧缩。②价格水平持续下降2年以上为通货紧缩。③通货膨胀由正转负为轻度通货紧缩,由正变负超过1年为中度通货紧缩,达到2年则为严重通货紧缩。

(二)通货紧缩的类型

对于通货紧缩,可以按其时间长短、与经济增长及货币政策的关系等来分类。

(1)按通货紧缩持续时间的长短划分,分为长期通货紧缩和短期通货紧缩。一般将10年以上的通货紧缩称为长期通货紧缩,10年以下的为短期通货紧缩。

(2)按通货紧缩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划分,将通货紧缩分为伴随经济增长率减缓的通货紧缩和伴随经济增长率上升的通货紧缩。

(3)按通货紧缩和货币政策的关系划分,通货紧缩可分为货币政策紧缩情况下的通货紧缩、货币政策扩张情况下的通货紧缩和中性货币政策情况下的通货紧缩。

(4)按通货紧缩形成的原因划分,通货紧缩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具体见通货紧缩的成因。

(三)通货紧缩的成因

引发通货紧缩的原因很多,既有货币因素,又有非货币因素;既有生产力方面的原因,又有管理方面的原因;既有国外的原因,又有国内的原因。根据近代世界各国发生通货紧缩的情况分析,造成通货紧缩的原因大体如下:

1.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

一国货币当局采取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大量减少政府开支以减少财政赤字,大量减少货币发行,会直接导致市场货币供应量不足,或加剧商品和劳务市场的供求失衡,使太多的商品追逐太少的货币,从而引起物价下跌,出现紧缩型的通货紧缩。

2.经济周期的变化

经济周期达到繁荣的高峰阶段,生产能力大量过剩产生供过于求,引起物价下跌,出现经济周期型通货紧缩。

3.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

技术进步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放松管制和改进管理降低了生产成本,因而会导致价格下降,出现成本压低型的通货紧缩。

4.有效需求不足

当人们对经济的预期不佳时,消费和投资会下降,从而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物价下跌,形成需求拉下型通货紧缩。金融体系面临较多的不良资产或对企业没有充分信心时,会出现“慎贷”或“惜贷”,引起信用紧缩,也会减少社会总需求,导致通货紧缩。

5.体制和制度因素

一个国家在转轨过程中,住房、教育、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制度变迁,都有可能改变人们的消费行为,引起有效需求不足,形成体制转轨型的通货紧缩。

6.本币高估

一国实行固定汇率制时,如果本币汇率高估并长期维持,会减少出口、增加进口,加剧国内企业经营的困难,促使消费需求萎缩,导致物价下跌,出现外部冲击型的通货紧缩。

(四)通货紧缩的经济影响

一般情况下,通货紧缩对经济产生消极影响,但在特殊情况下有可能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1.通货紧缩的消极影响

(1)导致和加剧经济衰退。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意味着货币购买力的不断提高,消费者会推迟购买以等待低价,从而使储蓄增加,消费需求减少;另外,消费需求的减少影响投资前景,实际利率的上升使投资成本提高,从而使投资需求减少。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减少必将影响经济增长,甚至加速经济衰退。

(2)引发银行危机。通货紧缩使实际利率上升,从而增加债务人负担,导致债务人不能还款的可能性增加,银行破产的可能性相应增加,有可能引发银行危机。

(3)加速企业破产。通货紧缩在使货币变得昂贵的同时,使商品和资产的价格持续下跌,股市的狂泻产生负的财富效应,从而降低资产的抵押或担保价值,加速企业破产。

2.通货紧缩的积极影响

通货紧缩是否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取决于通货紧缩的形成机制。一般说来,下述情况的通货紧缩是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的。

(1)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的条件下,企业为了占领和扩大市场份额运用降价促销策略。价格战的结果必然是使所有企业的利润空间缩小,企业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不断降低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只要不是恶性价格竞争,由此产生的通货紧缩显然有利于经济增长。

(2)由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形成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单位产品成本下降而引起的通货紧缩有利于经济发展。例如,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市场交易环节的减少和交易成本的不断下降提供了价格下降的巨大空间,由此引起的通货紧缩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3)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一个开放型经济体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国际市场商品的冲击,可能会形成国内市场的暂时通货紧缩。但它能使本国企业加快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从长期看,这种通货紧缩有利于本国的经济进步,提升本国的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

(五)通货紧缩的治理

面对通货紧缩,政府应该如何面对呢?除少数经济学家因为相信经济有自我恢复能力而建议政府无需采取政策干预外,大多数经济学家建议政府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进行干预。我们在此介绍凯恩斯主义和货币学派的政策主张。

1.凯恩斯主义的主张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过后,针对西方世界的通货紧缩,凯恩斯主义提出了一套“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和相应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这些政策主要有:①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与消费。②赤字财政政策,即政府用借债的办法弥补有效需求的不足,以扩大需求,摆脱通货紧缩。凯恩斯认为由于存在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的作用有限,故应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的搭配治理通货紧缩。

2.货币主义的主张

从表面上看,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以稳定通货、反对通货膨胀为前提条件,是以经济自由主义和反对政府干预为思想基础。因此,似乎看不出货币主义在反对通货紧缩中有所作为。但如果仔细分析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有两点值得重视:①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数量是经济中惟一起作用的经济变量,认为只有货币才是最重要的。②货币主义认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如果没有相应的货币政策的配合,就会产生挤出效应。从这两点来讲,货币主义实际上主张通过扩大货币供应量、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对付通货紧缩。

(六)我国的通货紧缩

用物价持续下降来衡量,我国自1997年以来,由于投资、消费、出口需求的下降,出现了通货紧缩。因为自那时以来,我国的物价持续下跌。由于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养老、医疗、住房等改革导致的人们消费预期的变化,1997年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率为0.8%,从当年10月份以后出现负增长,1998年这一上涨率为-2.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0.8%,1999年上半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率为-3.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8%。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下降、失业率上升,通货紧缩已成为恶性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产生有害影响。

面对这一情况,我国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加政府支出,扩大赤字规模,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与此同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出口退税、贷款支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于2003年下半年成功地战胜了通货紧缩。

【注释】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47页。

[2]范从来:《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3]胡鞍钢:《我国通货紧缩的特点、成因及对策》,载《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

[4]王煜、高材林:《1998年1~8月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载《金融研究》1998年第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