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利息和货币的本质特性

利息和货币的本质特性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麦子为例,麦子在市场上的期货价格及现货价格,与麦子利率有一定关系,但因为期货价格的计算单位是在未来交付的货币,而不是麦子的现货,所以货币利率也掺杂其中。到现在为止,货币利率与其他利率相比没有什么特殊性,其地位也与其他利率完全相同。但是货币利率的特殊性究竟何在?为什么产量和就业量与货币利率的关系要比与麦子或房屋利率的关系要更为密切呢?

第十七章 利息和货币的本质特性

货币利率(Rate of Interest on Money)在限制就业水平这一点上似乎有着特殊的作用,因为货币利率确定了一个标准,要有新资本资产的生产,则其边际效率必须达到这个标准。乍看起来,这一点会使人大惑不解。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追问,货币与其他资产的不同之处,其特性究竟何在?是不是只有货币才有利率?在非货币经济体系中情况会是如何呢?在没有回答这些问题以前,不会完全明白我们学说的重要性。

我要提醒读者,所谓货币利率只是把一笔在将来(例如一年以后)交付的货币减去它的现在价格,以这个差数为分子,以现在价格为分母,化为百分比而已。这样说来,似乎每一种资本资产都有货币利率的类似物。在今天交货的100夸特麦子抵一年后交货的多少夸特麦子,有一个确定的数量。如果后者为105夸特,则麦子的利率为5%;如果为95夸特,则每年利率为-5%。所以,每一种持久商品都有其本身的利率,例如麦子的利率、铜的利率、房子的利率,甚至钢铁厂的利率等。

以麦子为例,麦子在市场上的期货价格及现货价格,与麦子利率有一定关系,但因为期货价格的计算单位是在未来交付的货币,而不是麦子的现货,所以货币利率也掺杂其中。其准确关系如下:

如果麦子的现货价格为每100夸特100镑,一年以后的期货价格为每100夸特107镑,货币的年利率为5%,问麦子的年利率是多少?100镑现款可以购买一年后交付的货币105镑,一年以后交付的货币105镑可以购买一年以后交货的麦子为105÷107×100(=98)夸特,同时100镑现款可购买麦子现货100夸特,所以,麦子现货100夸特可以购买麦子期货98夸特。这样算来,麦子的利率为年息-2%。[42]

如此说来,各种商品本身的利率没有理由会相等,麦子利率没有理由会等于铜利率。就市场上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的关系而言,各种商品显然不同。我们以后会知道,这一点使我们得到了研究的线索:也许自身利率(Own-rates of Interest)的最大者是起统治作用的王者(Rules the Roost),也许会有种种理由使得货币利率是自身利率的最大者。可以肯定的是,要有新资本资产产生,则其边际效率必须达到自身利率的最大者;我们还将发现,其他各类资产的自身利率都容易下降,而货币则不然。

这里可以补充一点:正如在任何时间各种商品的自身利率都有差异一样,从事外汇交易的人也很明白,两种货币(例如英镑和美元)的自身利率也不一致。外币的现货(Spot)价格与期货(Future)价格的差别,如果以英镑作计量单位,则各种外币也未必都相同。

我们可以用任何商品做标准来衡量资本边际效率,其方便程度和货币一样。假如我们可以用麦子作标准,用麦子来计量一笔资本资产的未来收益以及现在的供给价格,农民使这一组年金与现在供给价格(二者都以麦子作计量单位)相等的折现率,就是用麦子作为计量标准得到的该资产的边际效率。如果两者标准的相对价格在未来不变,那么,不论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该资本资产的边际效率都是相同的,其计算公式的左右两边,都作同比例的改变。而如果两种标准的相对价值在未来会有改变,则资本资产的边际效率将随计量标准的不同而不同,但从一种计量标准改为另一种时,各资本的边际效率都会增加(减少)同一绝对值。为了便于说明,我们这里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设两种标准为麦子和货币,麦价(用货币计量)的预期改变为每年增a%;则一笔资产的资本边际效率用货币计量为x%,用麦子计量则为(x-a)%。因为所有资产的边际效率都增减同一绝对值,所以,不论以哪种商品作标准,大小的顺序都不会改变。

假如有一种复合商品可以完全代表所有商品,那么,这种复合商品的自身利率以及以此标准计量得来的资本边际效率,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唯一的利率(Rate of Interest)和唯一的资本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然而要找出这样一种复合商品,其困难相当于找出一个唯一的价值标准。

到现在为止,货币利率与其他利率相比没有什么特殊性,其地位也与其他利率完全相同。但是货币利率的特殊性究竟何在?以至于让我们在以上几章赋予它那么大的实际重要性!为什么产量和就业量与货币利率的关系要比与麦子或房屋利率的关系要更为密切呢?

我们可以考察一下在一年内各种资产的自身利率大致将是如何的。现在,我们用各种商品轮流作标准,所以,此处所谓每种商品的收益以其本身作计量单位。

以下三种属性,各类资产所具有的程度是不同的:

(1)有些资产可以帮助某种生产过程,或者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所以可以产生一个以本身计量的收益或产出(Yield or Output),其数量用q表示(用各类该资产本身计量)。

(2)除了货币以外的大部分资产,不论是否用于生产或相对价值是否改变,都会仅仅因为时间的消逝而蒙受损耗并引起成本支出。换句话说,这类资产有持有成本(Carrying Cost),我们用c(用各类该资产本身计量)表示。至于哪种成本包括在c中,哪种成本在计算q时扣除,即成本的分界线在哪里与当前的问题无关,因为我们后面只讨论q-c这一个数量。

(3)资产持有人可以任意处置其资产,也就是作为资产持有人,他有一种潜在的便利性或安全性。在这方面,各类资产也不尽相同,即使开始时其价值是相同的。这种潜在性是无形的,期终时也拿不出具体收益,但是人们还是愿意付出相当的代价以获取它。人们所愿意支付的代价,希望从资产(不包括资产的收益和保存费在内)的处置权中,取得这种潜在的便利性或安全性。我们称为流动性溢价(Liquidity-premium),用I表示(也用各该资产本身计量)。

由此一来,在一定的时期内,持有的一项资产所可预期取得的总收益等于该资产的产物或收益减去持有成本,再加上流动性溢价,即q-c+I。这意味着q-c+I是任何一种商品的自身利率(q、c、I都以该商品本身作计量)。

正在使用的工具资本(如一部机器)或消费资本(如一所房子)有一个特征,即其收益(Yield)通常超过其持有成本(Carrying Cost),而其流动性溢价微不足道;至于还没有出售的商品或多余而闲置不用的工具资本及消费资本,则收益等于零,却要付出持有成本,只要其存量没有太多到超过某一水平,其流动性溢价也往往微不足道。而货币则不然,虽然其收益也等于零,持有成本也微不足道,但其流动性溢价的潜力很大。各种商品可能也具有程度不同的流动性溢价空间,货币可能也有持有成本,如保管费,但货币与所有(或大部分)其他资产的重要区别是,货币的流动性溢价超过其持有成本很多,而其他资产则相反,持有成本会超过流动性溢价很多。为了说明问题,让我们假定房子的收益为q1,持有成本和流动性溢价忽略不计;麦子的持有成本为c2,其收益和流动性溢价忽略不计;货币的流动性溢价为I3,其收益和持有成本忽略不计。换句话说,q1为房子的利率,-c2为麦子的利率,I3为货币的利率。

要知道均衡状态下各种资产的预期收益之间有什么关系,必须先知道在这一年之内,各该资产的相对价值会有什么变化。现在,以货币(此处货币只是计量单位,我们同样可以用麦子)作为衡量标准,又假定房子的增减值为a1%,麦子的增减值为a2%,上面我们把q1、-c2和I3分别作为房子、麦子和货币的利率,即q1是以房子作为计量单位的房子利率,-c2是以麦子作为计量单位的麦子利率,I3是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的货币利率。现在,我们假定把货币作为共同的价值标准,把三者化为共同单位,则a1+q1、a2-c2和I3可以分别为房子的货币利率(House-rate of Money-interest)、麦子的货币利率(Wheat-rate of Money-interest)和货币的货币利率(Money-rate of Money-interest)。有了这种符号,我们就容易明白,想持有财富的人必须先看a1+q1、a2-c2和I3三者之中哪个最大,然后根据需求,或集中于房子,或集中于麦子,或集中于货币。在均衡状态下,以货币表示的房子和麦子的需求价格必须是在各种财富形态之间,持此或持彼,利益是无差别的,即a1+q1、a2-c2和I3三者是相等的。以上结论与选择哪个商品作为价值标准毫无关系,从一种标准换成另一种标准,各项都作同量的变化,其变化量就是新标准(用旧标准作计量单位)预期增减值的数量。

要有新资产产生,则其正常供给价格必须小于需求价格;亦即其边际效率(依正常供给价格计算)必须大于利率(只要价值标准相同,二者可以用任何商品计量)。这类资产的数量逐渐增加时,则其初始时的边际效率至少等于利率,以后则逐渐下降(下降的原因非常浅显,且上面已经说过);因此,除非利率同时下降,否则,总会达到一点,超过此点就不值得再继续生产。如果所有资产的边际效率都小于利率,那么资本资产的生产就会终止。

让我们假定(在论证的现阶段,只是一个纯粹假定)有一些资产,例如货币,其利率是固定的,或当其产量增加时,其利率的下降速度要比其他任何商品本身的利率慢,那么情况将如何调整?因为a1+q1、a2-c2和I3必须相等,而根据假定I3是固定的,或者比q1或-c2下降得慢,因此a1和a2必须上升;换句话说,除了货币以外的所有其他商品的现在货币价格都倾向于比预期的未来价格低。如果q1和-c2继续下降,则最终会达到一点,使得生产任何商品都无利可图,除非一种商品的未来生产成本大于其现在的生产成本,而且二者之差足以补偿把现在生产的商品保存到将来高价出售所需要的保存费(Cost of Carrying)。

我们以前说货币利率限制产量,现在看来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我们应当说,当各种资产的数量增加时,因为有一种资产的利率本身下降最慢,所以,使得其他资产的生产最终都变得无利可图,除非在目前与未来的生产成本之间有刚才说过的特殊关系存在。因此,当产量逐渐增加时,许多资产的自身利率都一个一个地下降到该资产的生产不再有利可图的水平,最后,只有一两个自身利率高高在上,超过任何其他资产的边际效率。

由此可知,假设所谓货币只是价值标准,则捣乱分子不一定是货币利率。我们不能仅仅只颁布一道法令,废除黄金或英镑,而用麦子或房子作价值标准,就把一切困难都解决了——虽然有人作如是想。即使有任何资产的产量增加时其自身利率不会下降,但同样困难仍继续存在。例如在一个不兑换纸币本位的国家中,黄金可能仍然是具有如此性质的资产。

当我们赋予货币利率以特殊的重要性时,我们就在暗中假定:我们现在已经习惯的货币确实有若干特征,使其自身利率(以货币自身计量)固然随产出的增加而下降,但其下降速度却不如其他资产的自身利率(以各该资产自身计量)下降大。这个假定能够成立吗?我想,以下所述货币的几个普遍特征可以使这个假定成立。只要货币确实具有这几个特征,那么,以上关于货币利率是唯一重要利率的笼统说法就可以成立。

(1)货币的第一个特征是:不论在长期内还是在短期内,如果抛开货币当局的行为而仅就私人企业而言,则货币的生产弹性等于零或至少很小;所谓生产弹性(Elasticity of Production),[43]是指实际从事货币生产的劳动力数量随着单位货币购买力上升而上升的反应程度。这就是说,货币不能很容易就生产,当其用工资单位计量的价格提高时,企业家并不能随意用其所雇用的劳动力转而增加货币生产。在一个不兑换纸币或通货管制的国家,这个条件完全满足;而即使在金本位国家也大致如此,也就是说,除非在以采金为主要产业的国家,否则,可以用于货币生产的劳动力的最大限度比例的增加仍然很小。

对于有生产弹性的资产,我们之所以能够假定其自身利率会下降,是因为我们可以假定当其目前产量增加时,其现存总量也将增大。而货币的供给则是固定的(此处暂不考虑工资单位的影响或货币当局有意增加货币供给)。货币不太容易用劳动力来生产这个特征已经使我们有初步理由说,为什么货币的自身利率较其他商品的自身利率难以下降。如果货币也可以像农作物一样生长,或像汽车一样制造,那么,不景气就可以避免或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当用货币计量的其他资产的价格下降时,劳动力就可以转而生产货币。就像我们在金矿开采国家所看到的一样,但就整个世界而言,劳动力可以转而从事金矿开采的最大量也微不足道。

很明显,不仅是货币,一切有纯粹地租的要素都能满足以上这个条件,因此,必须有第二个条件以使货币区别于其他地租要素(Rent Elements)。

(2)货币的第二个特征是:货币的替代弹性(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等于或几乎等于零。这意味着当货币的交换价值上涨时,人们没有倾向要用其他要素来替代货币,也许除了货币商品同时可以作工艺品外,但即使如此范围也非常狭小。这个特征的由来在于货币的效用完全来自其交换价值,所以二者同时涨落。因此,货币与其他地租要素不同,当货币的交换价值上涨时,人们没有动机或倾向用别的要素来替换。

因此,当用劳动力计量的货币价格上涨时,我们不仅不能增加劳动力来生产货币,而且无论其价格如何上涨,人们也不会像其他地租要素那样,减少对货币的需求转而增加其他商品的需求。因此,当货币的需求增加时,货币可以无限制地容纳购买力(Purchasing Power)。

以上这种说法只有一点需要修正:即当货币的劳动力价格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即让人们对这种上涨程度在未来能否维持感觉不确定时,则a1和a2增加;若a1和a2增加,则商品折成货币的利率提高,所以可以刺激其他资产的产量。

(3)我们虽然不能雇用劳动力增加货币生产,但是说货币的有效供给量固定到没有伸缩余地也不完全正确;因为当工资单位降低时,一部分现金可以从别的用途中腾出来满足流动性偏好动机,而且,当物品的货币价值降低时,货币数量在社会总财富中所占比重也随即升高。这种种情况会不会影响以上结论呢?

我们不能从纯粹理论方面证明这种反应不能使货币利率有所下降。然而,我们可以举出几个理由说明在我们习惯的经济体系中,为什么货币利率很不容易就下降。这几种理由联合起来就形成令人信服的力量。

(a)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当工资单位下降时,用货币计量的其他资产的边际效率也有所反应,我们关心的是货币利率与资本边际效率实际的差额。如果工资单位下降引起人们预测以后会回涨,那么结果完全良好;反之,如果引起人们预测今后会下降,则资本边际效率方面所起反应,可以抵消利率下降。[44]

(b)用货币表示的工资通常是有粘性的(Sticky)倾向的,货币工资比实际工资要稳定,因此,以货币计量的货币工资不易下降。而且假使不是这样,情况可能更糟糕而不是好转;如果货币工资很容易下降,那么一旦下降也许引起人们预测其会继续下降,以致资本边际效率蒙受不利影响。更进一步,如果工资用其他商品(例如麦子)作计量单位,则大概不会有粘性。正因为货币有其他特征,尤其是周转灵活方便,所以,工资一经用货币规定以后,通常不会轻易改变。

(c)至此我们就达到了最基本的认知点,即货币的特征使其能够满足流动性偏好。在一些经常出现的场合,尤其是当利率下降到某种水平时,即使货币数量比起其他形式的财富大量增加,利率的反应也不再敏感。[45]换句话说,超过货币收益的某点以后,货币由于有方便的流动性,其心理产物虽然也随货币数量的增加而下降,但其下降的速度决不像其他资产的数量作同等程度增加时那样快。

此处货币持有成本极低发挥着关键作用。如果货币持有成本相当高,人们就不会因为对货币价值的未来价值有某种预期而增加其持有量。稍微换一种说法,人们之所以会对很微弱的刺激即起反应,增加货币持有量,就是因为货币有流动性之利而无巨额持有成本(Carrying-costs)之弊。至于货币之外的其他商品,如果少量持有固然可有相当方便,但如果数量增大,则即使财富价值相当稳定,不失为财富贮藏之道,也会因为持有人要负担持有成本和损耗等,在达到某点以后再增加其持有量,必定要蒙受损失。

货币则不然,因为有种种理由使货币在一般人心目中成为最“灵活”(Liquid)的东西。有些改革者提出各种办法,想替货币造出人为的持有成本,例如每隔相当一个时期,人们必须缴纳相当的费用,请当局在法定通货上加盖印记(Stamped),之后才能作为货币继续流通等诸如此类的办法。这些人的路径是对的,所提方案的实际价值也值得考虑。

货币利率的重要性是由以下特征联合产生的:第一,由于有流动性偏好动机,当货币数量较之其他以货币计量的财富相对增加时,利率也许不大起反应;第二,货币的生产弹性等于零或微不足道;第三,货币的替代弹性也等于零或微不足道。第一点表示人们对资产的需求可能绝大部分都集中于货币;第二点表示这种情况发生时劳动力不能用来增加货币的产量;第三点表示即使其他商品很低廉也不能取代货币的职能,因此无法减少货币的需求。如果资本边际效率不变,流动性偏好不变,唯一的补救办法就是增加货币数量,或(在理论上也是一回事)提高货币价值,以便使一个给定量的货币能增加其货币服务(Money-services)。

当货币利率提高时,一切有生产弹性的商品产量都受影响,而货币的产量却不能增加(依据假定,货币生产没有弹性)。换一种说法,因为利率决定其他商品的自身利率所能下降的程度,因此投资从事其他商品的生产会受到阻碍。而且由投资动机而引起的货币需求弹性很大,当需求情况稍微改变时,也许不能使利率发生很大的改变;同时由于货币生产(除非当局采取行动)无弹性(Inelasticity),因此,也不能让自然力量从总供给方面来压低利率。至于普通的商品情况则完全不同,人们对普通商品的持有量极少有弹性,因此,需求方面稍微有变化时,就可能使自身利率骤涨骤落;同时,商品本身又有生产弹性,以商品本身计量的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相差不可能太大。其他商品的“自然力量”(Natural Forces),即市场力量可以使其自身利率降低,直到充分就业为止。在达到充分就业以后,一般商品都具有货币通常具有的特征,即供给无弹性。所以如果没有货币,也没有其他商品具有货币的特征,即供给无弹性,那么,各种利率只有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方才达到均衡。

这意味着,失业问题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人们要造空中楼阁,如果人们所要的东西(例如货币)不能生产,而对这种东西的需求又不容易压制,劳动力就无法就业。唯一补救之道只有让公众相信由政府来统制纸币工厂,换句话说就是由政府来统制中央银行。

有一点很有意思,也值得注意:历来之所以认为黄金特别适于作价值标准,就因为黄金的供给缺乏弹性。现在我们知道,正因为有这种特征,所以才困难丛生。

概括起来,我们的结论如下:设消费倾向不变,则当所有各种资产的自身利率最大者等于所有各种资产的边际效率(用自身利率最大的资产作计量单位)最大者时,投资就不能再增加。

在充分就业情况下,这种条件一定能够满足。但在还没有达到充分就业以前,这个条件也能满足:只要有一种商品的生产弹性和替代弹性都等于零(或比较小),[46]当其产量增加时,其自身利率的下降速度要比其他各种资产的资本边际效率慢。

上面说过,一种商品能否作为价值标准与该商品的利率是否成为唯一重要的利率没有必然联系。现在我们要问:这些使得货币利率成为唯一重要利率的种种特征,有多少是因为货币是债务和工资计量标准才具有的呢?这个问题可以分两方面来讨论:

第一,契约用货币来规定,以及货币工资常常相当稳定这两点,当然与货币具有如此高的流动性收益有重大关系。很明显,如果所持有的资产可以直接用来支付未来债务,而且预期的未来生活费用如果用这种资产作计量标准也相当稳定,那么,持有这样的资产就相当方便。如果用作价值标准的是一种生产弹性极大的商品,那么,公众就可能不太相信未来产品的货币成本会相当稳定。而且,货币利率之所以成为唯一的重要利率,除了高额的流动性收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外,较低的持有成本也同样重要。就利率而言,重要的是流动性收益与持有成本之间的差额。如果用金银或钞票之外的商品作为价值标准来订立契约或规定工资,那么,这种商品自然也能获得价值标准通常所具有的流动性收益功能,但大部分商品的持有成本也至少与流动性收益相等,因此,即使今天把英镑具有的流动性收益转移给麦子,麦子的利率恐怕仍然不会大于零。至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契约和工资常用货币来规定这样一个事实,固然大大提高了货币利率的重要性,然而这一事实本身还不足以产生我们所看到的货币利率的特征。

第二点更微妙。通常的预测是产出的价值用货币来计量要比用其他商品计量更稳定,当然,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工资是用货币规定的这一事实,而是因为用货币规定的工资更有黏性(Sticky)。如果人们预测工资用另外一两种商品作计量标准比用货币作计量标准更有黏性(更稳定,More Stable),那么,情况将会怎样呢?这种预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该商品用工资单位计量的生产成本不论产出多少,在长期和短期内都必须相当稳定;二是按照成本价格出售时,如果产量超过需求,则其剩余必须可以作为存货而不必再多花费成本,这就是说该商品的流动性收益必须超过其持有成本,否则,在坐等高价获利无望(No Hope of Profit From a Higher Price)的情况下,保存大量存货(Stock)一定会蒙受损失。假如能够发现一种商品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则这种商品一定能够成为货币的竞争对手。要找出这种用作计量标准比货币更稳定的商品,在逻辑上并非不可能,然而这种商品实际存在的可能性似乎没有。

因此我敢断言:如果某种商品用作工资的计量标准最富粘性,那么这种商品一定是生产弹性最小且持有成本超过流动性收益也最小。换句话说,人们之所以预期货币工资有相当粘性,是因为在各种资产中货币的流动性收益超过持有成本的数额最大。

我们由此看到,种种特征联合起来就使得货币利率成为唯一重要的利率,而且这种特征还以累积叠加的方式相互影响。由于货币的生产弹性(Elasticities of Production)和替代弹性(Elasticities of Substitution)很小,且持有成本也低,因此,人们预期货币工资会相当稳定;因为有这种预期,所以货币的流动性收益提高,于是使得货币利率与其他资产的边际效率之间并没有密切联系。假如有这种联系的话,人们便不会有货币利率的掠夺之痛。

庇古教授(还有别人)常常假定,实际工资总是比货币工资稳定。如果这个假定成立,就必须说明为什么就业量很稳定(Stability of Employment)的有利条件下,还要解决一个工资品(Wage-goods)持有成本很高的困难。假如真的想用工资品作为计量单位来稳定实际工资,其结果只会使物价(用货币计量)剧烈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消费倾向或投资引诱稍微有点变动,物价就会在零和无穷大之间(Between Zero and Infinity)剧烈地波动。因此,经济体系要想有内在稳定性(Inherent Stability),货币工资必须比实际工资稳定。

只要我们认为我们所研究的经济体系确实具有稳定性,意思是说,当消费倾向或投资引诱稍有变化时,用货币计量的物价不至于有剧烈的波动,则实际工资比货币工资稳定的假定不仅与事实经验不符,而且在逻辑上也是错误的。

本节是脚注的性质,主要解释以上已经论述过的内容。有一点值得强调:流动性和持有成本(Liquidity and Carrying-costs)都只是程度问题,货币的特性只是前者比后者大而已。

例如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资产的流动性收益都小于其持有成本,这是我能给出的所谓非货币经济(Non-monetary Economy)的最佳定义,换言之,除了各种消费品与资本设备以外,该经济体系别无他物。各资本设备的寿命虽然不同,所能生产或辅助生产的消费品虽然也不同,但资本设备本身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如果把它作为存货保存,则其损耗与费用一定超过流动性收益(Liquidity-premium)。

在这种经济体系内,资本设备能互相区别的条件是:①其所能帮助生产的消费品不同;②其产品价值的稳定性不同(面包的价值通常比时髦的新奇商品价值稳定);③其所包含的财富可以“流动转化”(Become“Liquid”)的速度不同,也可以说是产出的速度不同;出售产品所得的售价可以转而购置其他完全不同的财富。

财富拥有者必须权衡两种得失:一是各种资本设备在以上所说意义上都缺乏流动性的便利;二是持有的财富在去除风险成分以后可以产生未来的收益(这是按照可能性的最佳估计)。流动性收益与风险收益(Riskpremium)有点相似,但又有点不同,其之所以不同是因为:第一,对可能性程度的最佳估计不同;第二,作这种估计的信心不同。[47]我们在以上几章讨论预期收益(Prospective Yield)时,没有详细讨论估计的细节(Detail)方法;又为了不使论证过分复杂,也没有仔细分辨源于流动性的差别和源于风险本身的差别,但在计算利率本身时,二者当然都应该考虑到。

很明显,所谓流动性之便并没有绝对标准,只是在程度上有差别;在比较拥有各种财富的好处时,除了估计持有成本和使用该财富可能得到的收益以外,或多或少总要顾及到流动性收益。至于哪些构成流动性,在概念上还比较模糊且时常变化,要依社会习惯和社会制度而定;但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间,财富拥有者心目中对各种财富的流动性程度的感觉,其偏好顺序是肯定的;就分析经济体系的行为而言这一点就足够了。

在某种历史环境中,很可能在某些财富拥有者心目中认为土地的流动性收益很高。土地与货币的相似之处在于生产弹性和替代弹性都可能很低。[48]因此历史上可能有一段时间利率很高,原因在于人们愿意拥有土地;就像现代利率之所以太高,是因为人们愿意持有货币。我们很难从数量方面来追踪这个影响,因为严格说来,土地没有一个用土地本身计量的期货价格可以同债权利率相比较;但是我们可以找出非常类似的东西,那就是盛行于土地抵押贷款上的高利贷。[49]土地抵押贷款者所付的利息往往超过耕种该土地的收益,这是农业经济的常见现象。禁止高利贷法一向以这种借款为主要对象是很正确的。在初期的社会组织中,现代式的长期债券并不存在,如果土地抵押贷款的利率非常高,则就会妨碍生产新资产的投资,阻碍财富的生长,就像在现代社会中把长期债券的利率定得太高一样。

经过了几千年的个人积极储蓄以后,世界上积聚的财富还如此之少。要解释这个现象,依我的看法既不是因为人类不肯节俭,也不是因为战争的破坏;而是因为先前拥有土地的流动性收益太高,现在则是拥有货币的流动性收益太高。在这一点上我不同意老一点的看法。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第581页把这种老看法说得异常肯定:

每个人都知道,财富积累之所以受到限制,利率之所以能维持,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喜欢在现在满足欲望,而不喜欢留待未来去满足,换句话说,他们不愿意“等待”。

在拙著《货币论》中,我曾给所谓“自然利率”(Natural Rate of Interest)下过定义:所谓自然力量就是使一个时期中的储蓄量(依照该书的定义)与投资量保持相等的利率。当时我认为这是唯一的利率;又相信这个概念是维克塞尔(Wicksell)的“自然利率”概念的演进,同时又把他的概念明朗化了。维克塞尔所谓的“自然利率”就是使某种物价水平保持稳定的利率。至于到底是哪种物价水平,他并没有明确规定。

我当时忽略了一点:根据这个定义,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有一个假想的就业水平,便有一个不同的自然利率与之相对应;同样地,有一个利率,就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就业水平,所以对于该就业水平而言,这个利率就是自然利率。意思是说,在该利率和该就业水平之下的经济体系可以达到均衡。所以说只有一个自然利率,或者说从以上定义中不论就业水平如何,只能得出一个利率是错误的。我当时并不了解,在某种情况下经济体系可以在没有达到充分就业以前就达到了均衡。

我当时认为自然利率这个概念非常有前途,而现在已经不再这么认为了;反之,我觉得这个概念对于我们的分析没有多大用处和重要性。自然利率只是一个维持现状的利率,而一般说来我们对现状本身并不特别感兴趣。

假如有一个能够称得起唯一的、重要的利率,那么可以称为中性利率。[50]其定义是,设经济体系中其他条件不变,则在一组(以上所谓)自然利率中,有一个自然利率与充分就业相适应,该利率就是中性利率(Neutral Rate of Interest),但称为最适度利率(Optimum Rate.)可能更为合适。

更严格地说,所谓中性利率就是一个特种均衡状态下的利率,在这一均衡状态时产出与就业量已经达到了使就业弹性(就全体而论)等于零的水平。[51]

以上所说再次告诉我们一个答案,古典理论的利率论需要哪些暗含的假定才有意义。该利率论或者假定实际利率总是等于我们刚刚定义过的中性利率,或者假定实际利率总是能够维持一定的就业水平不变。假使古典学派的理论作如此解释,那么其实际结论很少会出现错误。而古典理论却暗含假定银行当局或自然力量可以使市场利率满足以上两个条件之一,他们所研究的是在此假定之下,什么样的法则支配社会上生产资源的使用和分配。有了这个限制,则决定产出量的只是其假定不变的就业水平以及当时的设备与生产技术;于是我们就很平安地进入了李嘉图的世界(Ricardian Worl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