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时间:2022-12-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而西方经济学就是要找到最大限度缓解这对矛盾的方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物品分为三类,即自由物品、经济物品和有害物品。经济学家们把经济学研究的着眼点放在经济物品和有害物品上,而把自由物品排除在外,这是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这三种物品的各自特征所决定的。

第一章 导 论

学习目标

1.掌握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2.熟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3.了解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特征及经济学发展简史等内容。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而西方经济学就是要找到最大限度缓解这对矛盾的方法。

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是说明人类的欲望或需要是无穷的。欲望是指人们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感觉。根据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解释,人的欲望或需要可以分成五个层次,它们由低到高分别是: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和保障需要;社会需要(如爱情,归属感等);被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从欲望或需要的层次来考察,较低层次的欲望或需要一旦相对得到满足,人们就会产生高一个层次的欲望或需要。

资源的有限性,是说明针对人类的欲望而言,用来生产物品满足人类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可分为自由取用的物品和经济物品两种。前者的供给是无限的,取用时不需要花费任何成本,如空气、阳光等,但它们只能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后者的供给是有限的,相对于人类的欲望而言,绝大多数物品都属于经济物品,这些物品和生产这些物品所需的资源是不足的,这种不足就是稀缺性。

二、稀缺性

1.经济物品、自由物品、有害物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形形色色的物品,广袤的土地,充裕的阳光以及作为生命之源的水,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同时,人类也在不断生产出各式各样的物品,既有能够满足人类各种需要的物品,如房子、汽车、衣服、食品等,也在制造着为人类带来各种麻烦的物品,如垃圾、汽车尾气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物品分为三类,即自由物品、经济物品和有害物品。

经济学中把那些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够得到的有用物品叫自由物品(free goods),如阳光、空气等。这类物品的基本特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人类有用而且价格为零,即买方不用花费任何代价,卖方也得不到任何好处,因此通常不存在供求双方形成的买卖市场。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人愿意为呼吸的空气付给其他经济主体报酬,也是这个道理。

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也叫稀缺物品(scarce goods),是指人类必须付出相应代价才能够得到的有用物品,如房子、汽车、粮食等。这类物品的共同特点是有一定的市场价格,如果免费相送,人们得到的数量必然小于人们想要的数量。显然,经济物品的第一个特点是有用性。第二个特点是人们获得时通常都要花费代价。第三个特点是经济物品相对于自由物品来说一定是稀缺的,这与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的感觉——有用的物品总是相对缺乏的——相一致。换句话说,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是我们面临的经济物品是有限的,这两者构成了一对矛盾,即经济物品的稀缺性。第四个特点是价格为正。价格为正的物品在市场交易时,通常是买方向卖方支付代价。这与我们平时购买商品、劳务时的经验相一致。

有害物品(harmful goods)是指人类必须付出相应代价才能够消除的物品,它来源于人们的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或是大自然的力量留下来的灾害。如垃圾、尘垢和汽车尾气等。人们总是希望有害物品越少越好,多了就会更多地降低物质生活水平。这类物品可以被看成是价格为负的物品,即这类物品的卖者需要向买者付费。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负的价格意味着卖方向买方付费。例如,清洁工为居民清除垃圾,由于垃圾是有害物品,可以认为居民是卖方而清洁工则是买方,没有清洁工为了运走垃圾需要向居民付费的道理。垃圾不仅没有用,还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更多的负面影响,这就是有害物品的典型一例。

需要指出,自由物品、经济物品和有害物品在经济学中是相对的,即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三者可以互相转化。例如,石头对于居住在大山中的居民可能是自由物品,但对居住在平原上的居民却可能是经济物品;海水对居住在海边的居民可能是自由物品,但对远离大海的海产品养殖者则是经济物品;化工厂的废气在今天可能是有害物品,但在未来可能被“变废为宝”,成为经济物品。

经济学家们把经济学研究的着眼点放在经济物品和有害物品上,而把自由物品排除在外,这是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这三种物品的各自特征所决定的。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物品,即研究经济物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行为,这些经济活动中蕴含着深刻的经济学道理。例如,在经济物品的生产过程中,人们就要研究怎样以尽可能少的成本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在交换过程中,人们总是希望尽可能多地降低交易成本,让商品能够自由自在地在全社会流动,当前的“网络教学”、“电子商务”就是出于这个考虑。在消费过程中,总是希望少花钱多办事,用经济学的语言讲,就是在消费经济物品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总是希望少花费货币,或在货币支出一定的情况下,总是希望多得到经济物品。这就是寓含在经济物品的消费过程中的经济学道理之一。分配过程更蕴含着深刻的经济学道理,古诗云“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建筑工地的民工,日日辛苦盖高楼,高楼盖起来自己依旧蜗居在棚屋里,其中就寓含着经济物品的分配道理。可以讲,整个一部经济学史,很大一部分蕴含在上面讲的经济物品的四个过程中。而对于有害物品的处置也是一个经济问题,特别是涉及制度安排,因此,有害物品常常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对象。经济学家研究有害物品的产生原因,怎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有害物品的产生,怎样使有害物品对人们的活动产生最小的负面影响。例如,在考虑减少汽车尾气对人们的影响时,经济学家的想法无非是减少汽车数量,但是这样一来又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经济学家的工作就是在汽车尾气损害人们健康和减少汽车数量带来生活不便两个方面权衡利弊,找到对全社会最有利的均衡解。或者说,在既定汽车数量的情况下,最大可能地减少尾气排放。当然,还要考虑减少尾气排放的成本,如果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这种方法也是不可取的,或者说是不经济的。怎样减少尾气排放呢?尾气对司机的影响相对较小,司机才会不太在意尾气排放数量,但他的行为直接对整个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这就是我们后面要讲到的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之间的对立。如果有方法使司机从自身利益出发,自觉自愿地减少尾气排放,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例如,理论上强制每辆汽车安一根管道,尾气通过管道排放到车厢里某一部分,加大司机对自己的行为所付出的成本,司机就会有所忌惮,把排放量降到最低。这就是经济学家研究的“制度安排”的一个小例子。

2.稀缺性:经济物品的基本特征决定了经济物品的稀缺性。下面给出稀缺性的定义:经济物品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有限的经济物品总是难以满足无限产生和膨胀的人类欲望,这一矛盾就是经济学中通常所说的稀缺性(scarcity)。

可以看出,稀缺性总是指经济物品的稀缺性,自由物品不存在稀缺性,有害物品也无须谈什么稀缺性。同时,稀缺性一般可以分为消费品的稀缺和生产要素的稀缺,后者决定前者,换言之,如果生产消费品的所有生产要素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由物品,那么,消费品也不存在稀缺性,而会自然成为自由物品。

其实,经济学中所说的稀缺性,归根到底源于时间的稀缺,即“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一基本事实。可以想象,如果人的生命是无限的,时间对人并不稀缺,那么,任何经济物品都可以通过人类长期不懈的努力得到并加以享用,时间偏好也不复存在,即现在享用和将来享用是没有区别的,稀缺性因此也就无从谈起。稀缺性是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主题,如果没有稀缺性,也就不需要研究经济学。

3.经济资源:在稀缺的经济物品中,经济资源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经济资源(economic resources)也叫稀缺资源(scarce resources)或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是指那些用于生产商品或劳务所必须投入的物品。

一般而言,人类在物质产品的生产活动中,需要投入经济资源,例如,在汽车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资本设备、人的劳动、土地等自然资源、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才能、知识和技术、公共产品等,这些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通常是不可缺少的。经济学家研究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把有限的经济资源配置到各个不同的用途中去。

三、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概念出发,如果进一步思考就会发现,人的欲望和满足欲望的手段即生产资源和物质产品,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人的欲望或需要是无限的;②这些需要的轻重缓急是各不相同的;③满足人的欲望或需要的手段,即可以支配的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从而可生产的产品是有限的;④每一种资源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有多种用途的。人的欲望和生产资源的上述四个特征就给人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怎样使用和分配这些可以有多方面用途但数量有限的资源,来满足轻重缓急各不相同的无限的欲望或需要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处理好这样两个方面的关系:一个是各种需要的轻重缓急;二是为了实现某种既定的需要所需付出的代价。由此,西方经济学家在他们的分析中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和工具: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和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1.机会成本:经济资源一般是可以有多种用途的,但一定的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后,就不可能用来生产其他产品,这就意味着,一定数量的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时,就必须放弃其他产品的生产。当把一定的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其他产品的最大产量(产值),就是这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例如,土地可以有多种用途,既可以种稻谷,也可种棉花、蔬菜或其他农作物。假如,有一亩土地,用来种粮食,可产稻谷500千克,价值800元;如果用来种棉花,投入同样多的资本与劳动可产棉花100千克,价值700元,则这一亩土地用来生产粮食的机会成本是100千克棉花或700元。同样,用来生产棉花的机会成本就是500千克稻谷或800元。机会成本还可表述为,一种资源用来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例如,某学生大学毕业后,面临多种选择,可以去银行工作,年薪20 000元;去某公司工作,年薪28 000元;或继续深造,读研究生,收入为零。那么,如果去公司工作,机会成本就是所放弃的到银行工作可能获得的收入20 000元。如果继续读研究生,三年研究生学习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去公司工作可能获得的收入84 000元。

由此可见,所谓机会成本,实质上是指选择的代价,即“选择成本”。他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最优化决策。当然,运用机会成本概念时,要适合以下三个条件:第一,资源本身要有多种用途;第二,资源可以自由流动且不受限制;第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如果以上条件不具备,机会成本便毫无意义。

2.生产可能性曲线: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在一定社会的一定时期内,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从而可以生产的产品数量也是有限的。生产可能性是指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利用现有资源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合。

生产可能性曲线主要用来考察一个国家应该怎样分配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问题。我们知道,一国可利用的资源,按用途来说,主要用来生产资本品和消费品。由于资源总量是一定的。因此,要多生产消费品就必须减少资本品的产量。那么,一个国家如何兼顾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把有限的资本分配使用于消费品和资本品的生产,是经济学必须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用生产可能性曲线来解释和回答。

现在,假定一国现有资源用来生产两种产品X(消费品)和Y(资本品)。如果全部用来生产X产品,可生产OD单位;如果全部用来生产Y产品,可生产OA单位;如果同时用来生产X和Y两种产品,则可能有各种不同的X与Y的产量组合。将X和Y的各种不同的产量组合描绘在坐标图上,便可得出生产可能性曲线。如图1-1。图中的AD线即生产可能性曲线,或称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图1-1 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用来说明和描述在一定的资源与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的产量组合曲线,它可以用来进行各种生产组合的选择。如图1-1中F点和C点比较,少生产GB数量的Y产品(资本品),就可以多生产HE数量的X产品(消费品),因此,生产HE单位X产品的机会成本就是GB单位的Y产品。那么,一个国家关于消费品和资本品这两大类的生产,到底是选择F点还是C点?或者是AD线上的任何其他一点?这就是经济学所面临和必须回答的问题。

生产可能性曲线还可以用来说明潜力与过度的问题。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如Q点),说明生产还是潜力,即还有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存在资源闲置;而生产可能性之外的任何一点(如P点),则是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所达不到的。只有生产可能性曲线之上的点,才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点。因为它说明了一个社会的全部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不存在闲置资源和失业,社会经济达到了充分就业的状态。

图1-2 生产可能线的移动

在资源数量和技术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一个社会现有资源可能生产的产品产量组合是既定的,但当资源数量变化和技术条件改变时,生产可能性曲线会相应移动。随着资源数量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生产可能性曲线会向外平行移动。如图1-2所示。

图1-2中,在原来的技术水平和资源条件下,生产可能性曲线为X1 Y1。现假定资源数量增加了,或者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平移至X2 Y2。在X2 Y2上,每一点所代表的两种产品的产量组合都比X1 Y1上相应的一点所代表的产量组合要大。因此,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代表着一个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

四、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是经济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资源的稀缺性和欲望的无限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就是经济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源配置问题。资源配置就是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最多的产品,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个定义与经济学的定义比较类似,因为经济学研究的就是资源配置问题。

资源配置是如何把资源分配于各种用途。一种资源有很多用途,如钢铁,可以制造飞机、轮船、大炮等。到底生产什么?怎样进行选择?选择包括五个方面的问题。

1.生产什么(What?):一种资源有多种用途,我们首先要选择其用途。如在电影《头文字D》中,周杰伦饰演了一个卖豆腐但又有车技的青年,如果在现实中,周杰伦真的选择了当一个外卖工或赛车手的话,无论对其自身还是对外部社会来说可能都不是最佳选择。对其自身来说,他可能无法获得现在这么大的成功,从而损失了大量的财富和名誉;对外部社会来说,我们就欣赏不了那么悦耳动听的音乐了。可见,选择资源的用途至关重要。一吨钢铁生产什么,汽车还是飞机?若生产飞机,生产多少最好?

2.生产多少(how much?):就是生产商品和服务的数量问题,生产多了会造成资源和经济物品的浪费,生产少了又会造成商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因而必须确定合理的生产数量。

3.怎样生产(How?):就是选择何种生产方法来生产。据测算,美国的农业人口不足2%,一个美国农民能养活98个本国人和34个其他国家的人。而我国则由70%的农业人口去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生产方法不同,美国的农业生产是典型的机械化大生产,而我国的农业生产还是典型的依靠人力的小规模生产,因而效率低下。用什么方法生产。如蔬菜,用大棚生产还是传统生产?是资本密集型生产,还是资金、技术密集型生产?也要做出选择。

4.为谁生产(for whom?):就是生产出来的商品和服务分配给谁的问题。

2003年美国的人均GDP达到了37 756美元,与此同时,美国的贫困人口却超过了3 300万,约占美国人口的11%,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生产出来的商品和服务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的,而不是按照人口平均分配的。

5.何时生产(When?):就是生产时间的选择。

我国的家电企业中绝大多数厂家已经不再生产黑白电视机,即使有少量企业生产少量的黑白电视机,也是出口到非洲一些国家,很少在国内销售,因为在国内黑白电视机已经过时了。

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有稀缺性,所以选择问题,也就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和何时生产的问题,是人类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五个问题,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五、资源利用

资源利用就是人类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与劳务。包括三个相关的问题:

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如何使稀缺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充分就业问题。

为什么资源既定,但产量时高时低?如何使产量不断增加,并减少这种产量波动?——经济周期、经济增长问题。

现代社会是一个以货币为交换媒介的商品社会,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对生产产生什么影响?如何解决因货币购买力变动造成对经济的影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问题。

六、西方经济学的定义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生产各种商品或劳务,并分给不同的人,以求人类无限欲望得到最大的满足的一门科学。从经济学的定义可以看出,其逻辑起点是资源的稀缺性,其逻辑的终点是欲望的最大满足,也就是人类的福利最大化。

七、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是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决定着一个国家所属的历史类型;一是决定着一个国家与其他同类型国家间相互区别的具体国家性质。根据资源配置和利用方式不同,可以将经济体制分为四类:

1.自然经济:自然经济简单地讲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处在商品经济的对立面,是私有制经济的一种表现。是存在于市场范围比较小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该种经济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间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2.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于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解决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的是政府,所谓的三个经济问题是指: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而其中大部分的资源是由政府所拥有的,并且由政府所指令而分配资源的,不受市场影响。其余的三种经济体系是市场经济体系、传统经济体系和混合经济体系。

计划经济被当作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这种观点的逻辑推理是:社会化大生产把国民经济各部门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客观上要求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3.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市场经济也被用作资本主义的同义词

在市场经济里并没有一个中央协调的体制来指引其运作,但是在理论上,市场将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市场经济的支持者通常主张,人们所追求的私利其实是一个社会最好的利益。

对于市场经济的经济原则也有许多不同的批评。这些批评者的分布相当广泛,从彻底反对市场经济(共产主义)、到计划经济的支持者——例如社会主义的支持者,或者是那些希望政府实行大量管制的人,又或者是那些认为人性的贪婪是注定不道德的人。对于市场经济在实践上的主要批评之一,便是主张市场的外部性(亦即那些无法经由市场价格反映出的问题)将会造成大浩劫,如环境的污染便是一例。另一项批评则认为市场经济将会产生垄断,市场最终将会毁灭自身的机制。

一些市场经济的支持者认为政府不该减少市场的自由,因为他们不同意市场本身存在外部性,认为那其实是政府所制造的,他们也不认为市场上存在着需要政府介入才能解决的问题。其他一些人则认为政府应该在适当的程度下介入市场,以避免市场失灵导致的物价失控。在社会市场经济的模型里,国家将会针对那些市场无法满足其参与者需求的部分进行干预,约翰·罗尔斯便是这种概念的知名支持者。

4.混合经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某些特征并存的一种经济制度,或某一特定社会制度下经济体制中各种不同因素的混合。有些西方学者从公私混合的角度提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化经济的混合。社会化经济在生产上是指国有企业;在收入与消费上是指公共卫生、房租低廉的住宅和社会安全与福利开支等。混合经济就是指生产上、收入与消费上的公私混合经济。另一些西方学者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在经济中所起的巨大作用的角度提出,政府和私人同时对经济发生作用,从而使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一种混合经济。还有些学者认为,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配置资源、调节经济运行;在这一经济体制中,同时也运用了计划这一调控手段;国家采用指标、综合平衡的办法,对宏观经济活动进行预测、规划和指导,规范微观经济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引导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市场与计划在一种经济体制范围内的结合,也意味着一种混合经济的形成。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根据经济学理论解决的问题不同,经济学从总体上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块。前者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后者研究资源利用问题。

一、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对称。微观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的生产者、单个的消费者、单个市场的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的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的满足。同时,微观经济学还分析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确定等。微观经济学在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换往往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被认为是帕累托(Pareto)有效的。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二、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如何波动的,故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又称总体经济学、大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对称。宏观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以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现代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服务的。战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在西方各国得到广泛的运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引起了各种问题。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国际贸易等方面。涉及国民收入及全社会消费、储蓄、投资及国民收入的比率,货币流通量和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利息率,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就业人数和失业率,国家预算和赤字,出入口贸易和国际收入差额等。

宏观经济学来源于法国魁奈的《经济表》和英国马尔萨斯的“马尔萨斯人口论”。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现代宏观经济学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出版后迅速发展起来。凯恩斯把国民收入和就业人数联系作为中心进行了综合分析。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宏观经济学阶段,或称古典宏观经济学阶段。第二阶段: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阶段。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是宏观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演变的阶段。

“宏观经济学”一词,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在1933年提出来的。经济学中对宏观经济现象的研究与考察,可以上溯到古典学派。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的《经济表》,就是经济学文献对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初次分析。然而,在古典经济学家和后来的许多庸俗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对宏观经济现象和微观经济现象的分析都并存在一起,并未分清。特别是自所谓“边际主义革命”以来,经济学家大多抹杀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无视国民经济总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只注重于微观经济分析,以致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在一般经济学著作中几乎被淹没了。但随着传统庸俗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袭击下破产,随着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宏观经济分析才在凯恩斯的“收入和就业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当代经济学中的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首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其次,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再次,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最后,两者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整体。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E·Shapiro)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4.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基本分析方法

通常,成本收益法是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方法。经济问题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的问题,它讲究节约,追求优化,它把微观经济单位看做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主体,因此,其决策行为必然重视成本与收益的对比状况。经济学研究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而经济主体决策行为的重要特点是成本最小化或收益最大化。这样,成本和收益的核算就成了经济学家分析经济主体行为的有效切入点。

当然,正如前面指出,这里的成本和收益是广义概念,既包括经济因素,也包括非经济因素。如生育问题。夫妻俩生育孩子是有成本和收益的:收益就是在孩子小时给你带来的愉悦感,孩子大了可为你防老带来的安全感,以及其他收益;成本是妻子十月怀胎的辛苦,每次孩子生病时花费的费用,以及其他衣食住行费用和教育费用等。如果是重视自由的夫妻,养育孩子后失去的部分自由也是夫妻俩的成本。这样,一对夫妻要不要孩子,要多少孩子则取决于生育这个孩子的成本和收益的对比情况。以后我们会知道这就是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对比情况。当收益大于成本时,就会继续生育,当收益小于成本时就不再生育,均衡的生育数量是成本等于收益,即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的孩子数量。在农村,多养育孩子几乎不需要什么额外成本,大概加个碗就行了;而且生多了孩子还有规模效益,比如老大的衣服老二穿等,边际成本在一定范围内表现出递减的趋势。但是收益很大,这是由于农村的劳动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以及实现望族大户的考虑。所以,在农村推行计划生育总是很难,这是有一定经济学道理的,并不只是农民的愚昧导致。

可见,成本收益对比法是经济学分析和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经济主体行为的一贯特点。遵循成本收益法对经济现象分析并构建正确的经济理论还需要有一套科学的分析程序。经济学家们认为,科学的分析程序应该是:①选定准备分析的经济现象;②把互不相关的或无关紧要的经济变量抽象掉;③采用成本收益法进行分析并提出假设;④搜集相关的数据进行检验;⑤进一步修正提出的假设并建立符合实际的经济理论。

二、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

在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分析程序以后,我们再介绍经济学的两种重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和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

经济学的实证分析重点在于研究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同时解释经济现象的原因和后果。例如,假定中国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为知识分子发放高额补贴,则经济学的实证分析重点研究的问题是:中国政府为什么这么做?其后果是什么?中国目前的财政收入能允许这么做吗?如果这么做,大规模的补贴可能来自哪几个主要途径。这些都是实证分析的范畴。实证分析不涉及价值判断问题,更不涉及“好”与“坏”、“应该”与“不应该”的问题,这些正是规范分析的任务。经济学的规范分析重点研究经济学中的价值判断问题,它对一种经济主张做出“好”与“坏”、“应该”与“不应该”的判断。例如在上例中,经济学的规范分析重点研究的问题是:大量的财政支出用于改善知识分子的生活境况,值得吗?把钱用于其他方面是否会更好?如果这么做,大规模的补贴应该来自哪几个途径?增加税收是否是最好的办法等。这些都是规范分析的范畴。

由于规范分析通常建立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因此,规范分析得出的经济理论一般不能通过科学的方法加以检验,因为不同的经济学家具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人们经常谈到的“五位经济学家会有六个不同的观点”,说明了经济学家们更容易在规范分析方面产生观点上的分歧。

关于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哪个更有用,至今在经济学家中存在重大分歧。有的经济学家认为规范分析无法得到检验,分析结论掺杂着严重的个人喜恶,因此,这样的分析不是科学的分析,这样的理论不是科学的理论。只有实证经济学才符合科学分析的逻辑和程序,才能得出令人信服而又有价值的理论。而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实证经济分析只能解决一些小问题,经济学中的重大问题无一不是最后落脚到规范分析上。而且,由于人们总是有一些基本的大家都认同的价值判断标准,因此,只要经济学家们保持客观的研究态度,就可以得出科学的经济理论。

其实,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都是十分有用的分析方法,而且能够互相补充,更加深刻地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对提高知识分子待遇的实证分析不可能离开规范分析,因为经济学家们必须首先研究此一举措值不值得,必须首先回答“应该”还是“不应该”的问题才能进一步解决其他问题。而且,此一举措一旦付诸实施,则必须研究“什么样的资金来源是更好的”这一问题,这同样是规范分析的内容。与此同时,规范分析也离不开实证分析。要对这样的举措做出“好”与“坏”、“应该”与“不应该”的评价,首先必须弄清政府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等问题,这正是实证分析的内容。

进一步说,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规范分析的观点对实证分析的主题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实证分析之所以更多地去研究劳动力市场而不是养鸡场,重要的原因乃是这些实证经济学家们有一个基本的伦理判断:人比鸡更重要。其次,实证分析的结论指示人们如何才能达到最好的经济目标。例如规范分析可能认为,社会应该改善穷人的境况,则实证分析会指示政府怎么去做,减税、补贴、高工资率?还是使他们首先接受职业培训?这些做法的后果分别是什么?

由于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在经济学分析方法中的独特性,经济学家通常也把经济学划分为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和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

1.实证经济学

(1)实证经济学的含义:“目的在于了解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分析”。它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2)实证经济学的特点:一是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二是研究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即结论是否正确可以通过事实来检验。

2.规范经济学

(1)规范经济学的含义:“对于政策行动的福利后果的分析”。它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2)规范经济学的特点:一是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二是研究的内容缺乏客观性。即结论是否正确无法通过事实来检验。

三、经济学分析的前提

经济学分析的前提是经济人假定,这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这一假定认为,社会生活中的经济主体(厂商、居民政府、社团等)无一例外,都具备经济人的特征或者说都是经济人。这一假定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

经济人(Economic Person)假定的内容是:①经济人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利者(Self-Interest),换句话说,给定约束,经济人必然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②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个人及其他经济主体都是经济人,都具备自利特征;③由于每一经济主体的自利性,经济主体首先会做出最大努力改善自身的处境,客观上促进社会福利的提高。换句话说,自利行为推动经济主体努力工作和合理生存,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繁荣。

经济人假定在经济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理解这一定义,必须把握下述几个要点:

第一,经济主体都具备自利特征。厂商追求产出最大,成本最小;工人追求工资率最高而实际付出劳动最小;居民追求支出最小,消费效用最大;资本家追求投入资本最小而利润最大等。这种以正当自利为特征的个人主义也正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哲学基础。试想,如果经济主体都是利他的,都在首先为对方经济利益着想,那么,经济本身就不能达到相对的均衡状态,因为社会中只要有一个主体具备自利行为,社会财富就会在其余利他者的驱动下向利己者积聚,这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经济学上所说的利己并不是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之上,与我们批评的“损人利己”和自私自利是两回事。经济主体的行为后果有几种组合:①利己,但不损人;②利己,同时损人;③既不利己,也不损人;④损人,但不利己。第④种情况即“损人不利己”应该受到社会的坚决谴责,因为这意味着社会总体福利的减少。第②种行为也不值得提倡,除非自己得利大于别人受到的损害,又有制度保证受损者得到补偿。第③种行为不可能持久,因为任何主体不可能以“不损人”,或者“不利己”作为动力进行自己的社会活动。可见,第①种情况,即利己但不损人(也可能利人)意味着既能使社会总体福利提高,又使经济主体有充分的动力去努力工作和合理生存。那么,靠什么来保证“利己不损人”呢?通常有三个层次的约束:法律,制度和经济伦理。因此,通常所说的“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最讲究伦理道德”和“市场经济建立在完善的制度的基础上”就说明了这样的道理。

第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利者不仅不应该受到批评还应受到鼓励。因为只有允许每一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经济主体才有积极性和创造性去从事经济活动,整个社会也会因此充满活力。同时,自利者也是社会的一员,在不损害别人的前提下,自身状况能够得到改善,本身就意味着社会总体福利的增进,这有什么不好呢?自己能够解放(改善)自己,就不必要等待着别人来解放(改善)自己。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点,整个社会不是就越来越富足了吗?何况,大量的经济主体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往往是既利己,又利人。

读者也许会提出问题:经济学是否研究利他行为?换句话说,利他主义者是不是经济人假定的例外?经济学家认为,利他主义者仍然符合经济人的行为特征,利他行为依然可以被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范畴。这是因为:利他主义者之所以乐于助人,是由于其偏好有别于利己主义者。利己者往往有这样的偏好:助人无益于自身利益,不助人无损于自身利益。但利他者的偏好则是:助人会大大增进自身利益,会使自己心情愉悦;不助人则会大大减少自身利益,会使自己寝食不安甚至久积成病,终疾而亡。可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利他主义者同样也属于利己主义者的范畴,只是偏好不同罢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利他主义者是高尚的”,在经济学家看来,不如说成是:利他主义者的偏好是高尚的。

第四节 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起源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近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在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观点是:政治学、伦理学、政治经济学三位一体,诺贝尔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在《伦理学与经济学》说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学科曾经认为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

经济活动是人们在一定的经济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及与之有密切关联的活动。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以较少耗费取得较大效益的问题。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在各种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生产关系。

经济一词,在西方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家计管理。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的著作《经济论》中论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奴隶制经济的管理,这和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是适应的。

在中国古汉语中,“经济”一词是“经邦”和“济民”、“经国”和“济世”,以及“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含有“治国平天下”的意思。内容不仅包括国家如何理财、如何管理其他各种经济活动,而且包括国家如何处理政治、法律、教育、军事等方面的问题。包括在“经世济民”内的“经济”一词,很早就从中国传到日本。西方经济学在19世纪传入中、日两国。日本的神田孝平最先把economics译为“经济学”,中国的严复则译为“生计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已逐渐成为各门类经济学科的总称,具有经济科学的含义。

现代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大量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和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经济数量关系的分析,这是由于现代经济发展日益错综复杂,在此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运用这些新的方法进行精确的描述和解释。经济学各门学科依据本身的特点,适当运用现代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新方法和新成果,对于增强经济科学的精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简史

1.西方早期经济思想: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以前,对当时的一些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形成了某种经济思想,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

在以历史和文明悠久著称的民族和国家中,以中国、古希腊、古罗马及西欧中世纪保存的历史文献最为丰富。它们是两个独立发展的文化系统,在经济思想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古希腊在经济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中,有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商品交换与货币的学说。色诺芬的《经济论》论述了奴隶主如何管理家庭农庄,如何使具有实用价值的财富得以增加。色诺芬十分重视农业,认为农业是希腊自由民的最好职业,这对古罗马的经济思想和以后法国中重农学派都有影响。

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从人性论、国家组织原理以及使用价值的生产三个方面,考察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认为分工是出于人性和经济生活所必需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分析与中国古代管仲的“四民分业”论和孟子的农耕与百业、劳心与劳力的“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的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与《伦理学》两本书中指出,每种物品都有两种用途:一是供直接使用,一是供与其他物品相交换,而且说明了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和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职能,指出货币对一切商品起着一种等同关系的作用,从而成为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形态和货币性质的学者。

古罗马的经济思想部分见于几位著名思想家如大加图、瓦罗等人的著作中。古罗马对经济思想的贡献,主要是罗马法中关于财产、契约和自然法则的思想。古罗马早期有十二铜表法,以后在帝国时期有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民事法律——市民法和适用于帝国境内的各族人的万民法。在这些法律中,对于财产权、契约关系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买卖、借贷、债务等关系都有明确的解释。万民法所依据的普遍性原则和自然合理性,以后逐渐形成自然法则思想,成为资本主义初期的自然法、自然秩序思想的重要来源。

西欧中世纪虽然经历了千年之久,但封建制度是在11世纪才真正建立起来的。中世纪的学术思想为教会所垄断,形成所谓经院学派。经院学派主要用哲学形式为宗教的神学作论证,但也包含某些经济思想,用来论证某些经济关系或行为是否合法或是否公平。后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教会不得不回答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贷款利息的正当性问题,一是交换价格的公正性问题。贷款取息与教义抵触,教会曾一再明令禁止。但后来迫于大量流行的贷款取息的现实,经院学派不得不采取调和态度。

在中世纪神学家中较早论述公平价格的是大阿尔伯特,他认为公平价格是和成本相等的价格,市场价格不能长期低于成本。对这两个问题,在中世纪并未形成有说服力的观点,但为以后的经济学家提出了研究的课题。

2.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在西欧各国逐渐形成了资产阶级经济学。

(1)重商主义:16~17世纪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这一时期商业资本的兴起和发展,促使封建自然经济瓦解,国内市场统一,并通过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对外贸易的扩张积累了大量资金,推动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代表商业资本利益和要求的重商主义思想。

重商主义原指国家为获取货币财富而采取的政策。16世纪末以后,在英、法两国出现了不少宣扬重商主义思想的著作。重商主义重视金银货币的积累,把金银看做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对外贸易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通过出口才能获取更多的金银财富。因此,主张在国家的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

(2)古典经济学:17世纪中叶以后,首先在英国,然后在法国,工场手工业逐渐发展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重商主义已经不适应日益壮大的产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资产阶级面临的任务是对封建势力作斗争,这种斗争要求从理论上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怎样使财富迅速增长,探讨财富生产和分配的规律,论证资本主义生产的优越性。由此,产生了由流通过程进入生产过程研究的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的先驱是英国的配第和法国的布阿吉尔贝尔。配第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初步考察了工资、地租、利息等范畴。布阿吉尔贝尔认为流通过程不创造财富,只有农业和畜牧业才是财富的源泉。出现于18世纪50~70年代初的以魁奈和杜尔戈为主要代表的法国重农学派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理解。他们提出自然秩序的概念,用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农业来概括资本主义,用生产经营活动来分析资本的流通和再生产。

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创立者。他所著《国富论》一书,把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他批判了重商主义只把对外贸易作为财富源泉的错误观点,并把经济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他克服了重农学派认为只有农业才创造财富的片面观点,指出一切物质生产部门都创造财富。他分析了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以及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分析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把它看做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则。

李嘉图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他在1817年提出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严谨的理论体系。他强调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财富在社会各阶级间分配的规律,认为全部价值都是由劳动生产的,工资由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利润是工资以上的余额,地租是工资和利润以上的余额。由此,他阐明了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对立。此外,李嘉图还论述了货币流通量的规律、对外贸易的比较成本学说等。古典经济学到李嘉图时达到了顶峰,对后来的经济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典经济学产生于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处于上升发展的时期,在这种条件下,古典经济学还能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和矛盾进行较为客观的探索,因而具有一定的科学成分。古典经济学主要的贡献是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从而成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的一个重要来源,但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他们的理论不可避免地包含一些庸俗因素。

19世纪上半叶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还远远落后于英法。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出现了以国家主义为先驱的德国历史学派。

历史学派分为旧历史学派和新历史学派两个阶段。以罗雪尔为创始人的旧历史学派活动于19世纪40~70年代。他们反对19世纪中叶以前的英法传统经济学,以历史归纳法反对抽象演绎法;以历史反对理论,否认经济规律的客观存在;以国家主义反对世界主义;以生产力的培植反对交换价值的追求;以国家干预经济反对自由放任。

随着19世纪70年代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出现了以施穆勒、瓦格纳、布伦塔诺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历史学派,他们在上述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改良主义的“社会经济政策”,因而被称为“讲坛社会主义者”。

(3)边际效用学派:这是19世纪70年代初出现在西欧几个国家的一个庸俗学派,以倡导边际效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为共同特点,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两大支派:一是以心理分析为基础的心理学派,其主要代表人为奥地利的门格尔、维塞尔和帕姆·巴维克等;一是以数学为分析工具的数理学派或称洛桑学派,其主要代表有英国的杰文斯、法国的瓦尔拉斯和帕雷托。

边际效用学派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克拉克,他在边际效用论的基础上提出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当代经济学家把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出现称为“边际主义革命”,即对古典经济学的革命。这个学派运用的边际分析方法,后来成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4)新古典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剑桥大学的马歇尔,他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继承19世纪以来英国庸俗经济学的传统,兼收并蓄,以折中主义手法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等融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以完全竞争为前提、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相当完整的经济学体系,这是继密尔之后庸俗经济学观点的第二次大调和、大综合。

马歇尔用均衡价格论代替价值论,并在这个核心的基础上建立各生产要素均衡价格决定其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的分配论。他颂扬自由竞争,主张自由放任,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新古典经济学从19世纪末起至20世纪30年代,一直被西方经济学界奉为典范。

制度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出现的历史学派变种。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范勃伦、康蒙斯、米切尔等。他们把历史学派的方法具体化为制度演进的研究,否认经济理论的意义,以批判资本主义的姿态出现,提倡改良主义政策。

此外,在北欧出现了以维克塞尔为代表的瑞典学派,提出与马歇尔不同的理论体系,强调投资与储蓄的均衡,提出自己的利息理论,在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说中,占有特殊地位。

(5)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学:这里主要指经过所谓“凯恩斯革命”迄至今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凯恩斯主义与后凯恩斯主义1929年爆发空前规模的世界经济危机后,资本主义经济陷入长期萧条的状态,失业问题严重。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可以借助市场自动调节机制,达到充分就业的传统说教彻底破产,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套“医治”失业和危机,以加强垄断资本统治的新理论和政策措施。正是适应这个需要,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

《通论》的出现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震动,把它说成是经济学经历了一场“凯恩斯革命”。凯恩斯抨击“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的萨伊定律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些观点,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总量分析,提出了有效需求决定就业量的理论。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它主要由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即消费倾向、收益预期、流动偏好和货币供应量决定的。他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存在失业和萧条,就是由于这些因素交相作用而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据此,他提出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采取财政金融政策,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凯恩斯这一理论为根据而形成的凯恩斯主义,不仅成为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界占统治地位的一个流派,而且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重大的影响。

(6)新经济自由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20世纪50~60年代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促成了凯恩斯主义的盛行。但是随着垄断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激化,国家干预经济不断引起一系列的新问题,特别是70年代以来出现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滞胀”局面,使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陷于困境,受到各式新经济自由主义流派的挑战。

各种色彩的新经济自由主义具有各自的论点和论证方法,但是,反对国家干预经济,鼓吹恢复和加强自由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作用,是他们的共同立场。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面临的问题愈来愈复杂,所研究的范围也愈来愈广泛。不同的流派出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及其有效运行的共同目的,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别性,既相互交叉地研究同一课题,又各有侧重地研究不同的经济领域。因而,不仅在理论上彼此有争论,而且出现了门类繁多的“经济学科”。

西方经济学经济经过两三百年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由早期重商主义开始,到古典经济学,由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再到现在的当代经济学。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我们加以注意的是,西方就经济学后面的理论往往是对前面理论的修正。

本章小结

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根据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可以将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中心是价格理论,主要研究资源如何得到最优配置;宏观经济学以国民收入决定为中心理论,主要研究资源如何得到充分利用。亚当·斯密创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学科。当今经济学是一门由微观和宏观两部分共同构成的庞大理论体系,在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两种思想的斗争和妥协中不断向前发展。

【小知识】

看不见的手

“每人都在力图应用它的资本,来使其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的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亚当·斯密:《国富论》  

【补充阅读材料】

我国资源形势有多严峻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对资源呈现较高的需求。同时,我国多项重要资源面临短缺并且人均资源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导致未来我国的资源供需形势十分严峻。

我国的资源形势究竟有多严峻?在第38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

(一)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一多三少”,即: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资源少。

我国内陆土地总面积约144亿亩,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约为12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

同时,我国土地资源相对贫乏,土地质量较差。境内有流动沙丘0.45亿公顷,戈壁0.56亿公顷,海拔4 000米以上难以利用的高山1.93亿公顷,难以利用的土地面积达2.9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0.68%。我国国土面积中干旱、半干旱土地大约占一半,山地、丘陵和高原占66%,平原仅占34%。

在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中,质量好的一等耕地约占40%,中下等耕地和有限制耕地占60%。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工矿、交通、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人均耕地不断减少。同时,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盐渍化和草场退化面积不断扩大而损失掉大片的良田。

(二)铁、铜、铝土、铅、锌、金等多为贫矿

我国矿产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大型和超大型矿床比重很小,贫矿、难选矿和共伴生矿多,尤其是铁、铜、铝土、铅、锌、金等多为贫矿,难选比重大,开采成本普遍比较高,实际可供利用的资源比例较低。

我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1%、4.5%、79%、42%、18%和7.3%。

据国家发改委预测,到2020年,我国重要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可供储量的保障程度,除稀土等有限资源保障程度为100%外,其余均大幅度下降,其中铁矿石为35%、铜为27.4%、铝土矿为27.1%、铅为33.7%、锌为38.2%、金为8.1%。可采年限石灰石为30年、磷为20年、硫不到10年,钾盐现在已是需远大于供。

我国能源供需方面,煤炭、天然气大体供需平衡,而石油资源已远不能满足国内建设需要。从1993年我国石油由净出口国转化为净进口国,进口量在逐年增长。

(三)2/3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

我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 200立方米。我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水资源污染、地下水超采和用水效率低下,进一步加剧了有限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由于过量抽取地下水,目前全国已有70多个城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沉降面积已达6.4万平方公里,其中天津60%的地面发生沉降。由于地面沉降,华北一些地区地下水循环系统平衡遭到破坏,地下水质恶化。

我国地下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浅层地下水资源污染比较普遍。

(四)森林覆盖率排名世界百位之后

据第四次全国森林资源普查,目前我国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在世界上排第6位,但人均量分别仅及世界人均值的1/6和1/8。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3.9%,仅为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在世界上排名100位之后。

我国物种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是世界上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然而,我国的生物种类正在加速减少和消亡。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我国占189种,为总数的1/4。

主要概念

稀缺性 选择 经济学 生产可能性曲线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

思考与练习

1.经济学为什么会产生?

2.怎样理解西方经济学是考察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稀缺的生产资源的配置规律性的一门社会科学?

3.稀缺性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是什么?

4.什么是宏观经济学,什么是微观经济学?两者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5.什么是实证经济学?什么是规范经济学?两者有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

6.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