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林业的地位与作用

林业的地位与作用

时间:2022-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就隆德县而言,进行生态林业建设,充分发挥林业的三大效益,对全县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西部大开发,生态林业建设尤其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对于全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十分有利的时机。根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规划,隆德县在2000~ 2009年的十年内规划总退耕12 000公顷。

第二章 林业的地位与作用

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是地球上功能最完善、结构最复杂,生物产量最大的生物库、基因库、碳储库和绿色水库,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调节器。它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

森林是绿色水库,可吸收贮藏大量的降水,涵养水源,减洪防洪,保护土壤免遭雨滴冲击,防止土壤侵蚀、淤积,促进水分循环,影响大气环流,增加降水。森林能有效地减缓温室效应,减少臭氧层耗损,保护地球上生命免遭太阳的有害辐射,净化空气。生态环境恶化,可导致温室效应、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气候失调等问题。

近年来,北方地区的持续干旱,沙尘暴次数逐年增多,气候异常,草地“三化”面积与荒漠化面积逐年扩大等一系列问题,而加快林业发展是实现农业稳产、高产,水利设施长期发挥功效,减轻自然灾害,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在现阶段大力进行生态林业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就隆德县而言,进行生态林业建设,充分发挥林业的三大效益,对全县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利于加快全县产业结构的调整

西部大开发,生态林业建设尤其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对于全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十分有利的时机。根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规划,隆德县在2000~ 2009年的十年内规划总退耕12 000公顷。在退耕的总体布局上,首先是六盘山外围的11乡镇,然后在全县范围由东向西,沿山头梁峁,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集中连片进行。由于退耕地一般都在25度以上,耕地水、肥、土条件差,退耕后国家进行粮款补助,农民可在条件较好的耕地上进行集约经营,生产价值较高的农作物,从而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

二、有利于改善局部小气候和县域内的水源涵养

隆德县有7大水系,12条流域,且大都发源于六盘山,因此进行六盘山外围水源涵养林建设,并首先在这一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于涵养水源、解决县内中下游地区人畜饮水及农田灌溉,减轻水库淤积,同时,全县范围内的生态林业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对于调节气候,发挥森林和各种功能与效益,降低干热风冰雹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改善县域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有利于林业内部树种结构和林种结构的调整

在隆德县林业的发展中,尤其是在“三北”一期工程期间,由于当时造林任务大,各项准备工作不够充分,苗木品种单一,且苗木数量少,在造林上没有完全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树种结构单一,林种结构不合理,导致部分林分形成目前的“小老树”,成林不成材。而1998年启动的生态林业建设和2000年启动的退耕还林还草试点示范工程,有利于改变上述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四、有利于林牧矛盾的缓和

根据隆德县农业区划,到“六五”末全县应退耕还林还牧6 667公顷,但事实上由于隆德县人多地少,退耕难度大,加之人工种草跟不上畜牧业发展的要求,造成林牧争地,放牧毁林,林牧矛盾始终无法解决。在隆德县退耕还林还草总体规划中,规划还草面积3 600公顷,由于人工种草大面积的增加,可以大大缓解林牧矛盾,使林业和畜牧业得到同步发展。

五、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态林业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工程的实施,将使隆德县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是农业得到稳产、高产,各种林副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是农民收入得到增加,林业所提供的薪材可解决部分农民的燃料问题。结合生态林业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等林业重点工程,有计划地进行移民搬迁,减轻现有土地压力,彻底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步向小康迈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