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工程创新的地位与作用

工程创新的地位与作用

时间:2022-02-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创新之战的胜利必须有侦察兵和主力军的密切配合与协同作战,而侦察兵和主力军的脱节必然导致创新之战的挫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工程创新的规模愈加宏大,工程创新的内容和形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工程创新对于现代社会的变革作用也愈加突出。
工程创新的地位与作用_工程创新突破壁

第二节 工程创新的地位与作用

一 工程创新是创新活动的主战场

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工程则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一般地说,科学知识、技术知识都需要通过工程创新这个环节才能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如果没有工程创新,那么,无论是科学知识还是技术知识,都只能作为“潜在生产力”游离在工程活动之“外”(如基础科学的新发现、那些目前还没有生产厂家理睬的专利等)。从潜在的、间接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向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工程)转化的过程不可能是一个简单的、可以一蹴而就的过程,相反,它不可避免地要成为一个任务艰巨的飞跃和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但必须跨越许多“壁垒”,而且需要躲避重重“陷阱”。工程创新的任务就是要跨越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重重“壁垒”,要躲避隐藏着的重重“陷阱”。[12]换言之,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功能通常都要通过工程这一环节,科技成果的转化、技术创新的实现,归根结底都需要在工程活动中“实现”并检验其有效性、可靠性。因此,片面强调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以及孤立的技术创新都是十分有害的。

如果把一个企业或一个国家的整体性创新活动比喻为一场以企业或国家为单位的“创新之战”,那么,在这个创新之战的兵力部署上就出现了侦察兵、主力军、后勤保证力量的分工,而在战场态势上,就出现了“前哨战场”、“后勤战场”和“主战场”的划分。就此来说,在国家创新系统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研发是创新活动的“前哨战场”,工程创新是创新活动的“主战场”;研发机构是创新活动的“侦察兵”,企业就是创新活动的“主力军”。创新之战的胜利必须有侦察兵和主力军的密切配合与协同作战,而侦察兵和主力军的脱节必然导致创新之战的挫败。侦察力量薄弱的部队和企图依靠侦察兵进行决战的部队都不可能赢得主战场的胜利。

从这个意义上说,工程创新是一个国家创新活动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国家创新活动的主战场。如果一个国家单纯强调研发活动和孤立的技术创新,也就不大可能赢得创新之战的决定性胜利。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在这个“创新主战场”上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其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必然迟缓,甚至徘徊不前。在过去几十年中,某些国家尽管拥有大量的科研成果,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工程转化,结果使科学研究成为“孤立”的行为,从而延缓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与此同时,有些国家虽然其科研成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如其他国家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没有这些国家多,但它们在技术开发、工程转化上效率高,在战后不长的时间内实现了经济上的崛起,其综合国力明显上升。这些都雄辩地说明了工程创新的枢纽地位。

其实,科学能力、技术能力和工程能力是三种不同的能力。虽然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可是,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三者之间也经常出现不平衡现象。大体而言和相对而言,英国的科学能力相对较强而工程能力相对较弱;日本的科学能力相对较弱而工程能力相对较强;美国则同时具有比较均衡而强大的科学能力、技术能力和工程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之所以能够创造“经济奇迹”,在不长时间内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具有特别突出的工程能力,因而能够在工程创新这个主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因此,国家创新系统是否有效,一个关键的衡量指标就是要看在创新主战场上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正是工程创新的好坏,成为衡量国家创新系统有效性的重要判据。

总之,工程是科学技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中介,工程创新的开展还将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奠定关键的平台依托,而重大建设工程创新的开展又会成为拉动科技发展和相关产业发展的知识源泉和动力源泉。如果我们认识不到工程创新的主体地位、平台角色和源泉作用,那么,就势必带来创新政策制定中的种种错位现象,从而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对此,必须给予特别注意。

二 工程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工程活动和工程创新是人类文明中特有的现象,离开了工程创新活动,也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正是一项项工程创新,构成了社会前进的步伐。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此起彼伏的工程创新史。工程创新不但关系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也关系着人类精神文明的提升。

事实上,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文明往往都以特定的工程创新成就为标志。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等伟大工程,直到今天仍然令人叹为观止。钻木取火,照亮了世界的黑暗;铁器的使用,颠覆了奴隶制。高效率、高产量纺织机械的制造和蒸汽机的采用,掀起了以纺织工业为主导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19世纪以来,一系列科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相继引发了以钢铁工业、重化工及电力工业为主导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及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尽管人类社会在很久以前就开始进行规模较大的工程创新了,但我们还是应该承认,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方式不是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方式,而是手工的、个体的生产方式;工程创新活动在近现代才成为社会中最基本的、主导的、典型的、基础的实践方式和活动形态之一。这也就是为什么说,迄今为止,在人类“知识总量”中,绝大多数知识是近代科技革命以来形成的;在人类“物质财富总量”中,绝大多数物质财富是在产业革命以来的不长时间中创造出来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工程创新的规模愈加宏大,工程创新的内容和形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工程创新对于现代社会的变革作用也愈加突出。人类对工程的依存度正日益加深,人类越来越生活在由各类工程所构筑起来的人工平台上。如果说在19世纪中叶人们创造了古人所无法想象的工程伟业,那么,当今的社会又创造了19世纪中叶的人们所无法想象的工程伟业。核电站建设、登月工程、火星探测、航空母舰、电子计算机、海底隧道等,都是耳熟能详的例子。人类通过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采矿工程、水利工程、生物工程、信息工程、能源工程、航天工程等领域的创新活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创造这个世界新的存在形式。各类工程创新正在改变原有社会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改变人们的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社会生产组织和管理体制,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速度和经济竞争力高低的关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各国进行各类工程创新的过程。就此而言,从历史演化的角度考察工程创新的内容、形式的范式变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总之,当代科学、技术与工程之间的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科学发现推动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科学原理,技术发明往往成为创新活动的认知焦点和“基因”,而工程的使命则是把科学原理和技术发明转变成改造世界的现实的能动力量。正是工程创新架起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从而构成了产业革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杠杆

三 工程创新关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中华民族在工程创新方面曾经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古代的都江堰工程、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等,都是人类工程创新的丰碑。万里长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自信和团结的象征,而都江堰至今仍然发挥着滋润大地、惠泽苍生的作用,是当今世界上人水和谐、持续发展的典范工程。这些工程创新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整体观和统一观,将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巧妙地融为一体,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近代以来,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工程创新的巨大支撑。由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和不断蚕食,中华民族曾经陷入前所未有的即将“亡国灭种”的困局。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自上而下展开的洋务运动,就是中国通过采矿、冶金、造船、铁路、电信等一系列先进的工程创新活动以图自强的一次大规模尝试。尽管由于清政府的懦弱无能而未能达到预期的宏伟目标,但这毕竟为中国的现代化积蓄了力量、撒下了宝贵的种子。自那之后,频繁发生的战乱一次次地中断了这一进程。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现代化终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助中国的“156项”工程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并初步形成了一个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大庆油田的开发彻底摘掉了中国“贫油国”的帽子;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军事工程创新更是为我国的国家安全竖起了坚实的屏障。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国产化,各类产业工程创新活动不断推动着我国工业基础的升级换代。长江三峡工程的规划和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更是令整个中华民族扬眉吐气。可以说,一波又一波的技术进步和工程创新帮助中国人基本告别了贫穷,并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平台,而我国的工程创新也为世界的工程科技进步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工程创新取得了重大成就,为举世所瞩目。但是,我国还处于工业化阶段,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整体素质仍然较低,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靠人力投入和资源消耗来推动,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还比较小,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比较低。例如,研究表明,中国的能源有效利用率只有1/3,发达国家已达50%左右;中国的水重复利用率只有30%,发达国家已接近70%;中国的钢材利用率不到60%,而发达国家大于80%。又如,中国汽车整车制造业的竞争力综合指数分别是美国的41.7%、日本的42.4%、德国的47.3%和韩国的61.6%。又如,我国工程技术人员总数达1000万,其中工程师210万,数量居世界首位;但我国每百元产值占用的工程师人数,是美国的16倍、德国的13倍。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工程创新还面临着重大挑战。

虽然我国早就提出了要实现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但我国至今仍未真正实现这个转变,而大力推进工程创新正是促使我国实现集约型增长的必由之路和最为关键的措施之一。当前,我国已经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当然离不开大大小小、各种类型的工程创新——特别是一些大型和特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目前我国每年投入工程建设的资金总额超过了10万亿人民币,并且这个数字还将逐年增加。这些工程项目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是否能够成为体现“人与自然和谐”以及“人与社会和谐”的“双和谐”工程,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程度,甚至还会产生更长期的影响。

从总体上看,我国是工程大国,但目前还不能算是工程强国。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但工程能力方面的差距更大。正是因为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程创新、经济发展之间缺乏协调性、统一性,最终导致了我国创新活动的低效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认识到只有“工程创新”才是创新活动的枢纽,才是一个国家创新活动的“主战场”,因此,也就没能在“主战场”上投入足够的、足以决定胜负的创新力量。因此,我国必须大力提倡工程创新,尽快使我国从工程大国走向工程强国。

总之,工程创新直接决定着国家、地区的发展速度和进程。工程创新不是少数工程技术人员的事,也不是局部地区、个别企业的事,工程创新(特别是工程创新的理念)应是全国、全社会、全民的事情,是直接关系到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大事。我国的现代化必须立足在一波又一波的“集群性”的工程创新上,而不能停留在单一技术的突破或是个别理论问题的解决上,否则,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必然会受到影响,小康社会的建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注释】

[1][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易家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2]李伯聪:《工程哲学引论——我造物故我在》,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

[3]Vincenti,W.G.What Engineers Know and How They Know It:Analytical Studies f rom Aeronautical History.Baltimore and London: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0.

[4]李伯聪:《工程创新是创新的主战场》,《中国科技论坛》2006年第2期。

[5]Callon,M.Society in Making:The Study of Technology as A Tool for Sociological Analysis. In Bijker,W.E.,Pinch,T.and Hughes,T.P.(eds.).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MIT Press,1987,pp.82103.

[6]Latour,B.The Prince for Machines as Well as for Machinations.In Elliot,Brian(ed.).Technology and Social Process.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88,p.20.

[7][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8]Wulf,W.A.Engineering Ethics and Society.Technology in Society,2004,26:385390.

[9]Mumford,Lewis.The Myth of the Machine:The Pentagon of Power.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0.

[10]Hughes,T.P.Network of Power:Electrification in Western Society,1880 1930.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3.

[11]Coates,Joseph F.Innovation in the Future of Engineering Design.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00,64:121132.

[12]李伯聪:《工程创新是创新的主战场》,《中国科技论坛》2006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