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草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分区布局

草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分区布局

时间:2022-1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草业和畜牧业纳入大农业系统中进行科学区划,建立起草地—草业—畜牧业以及粮—经—饲—牧多元种植、养殖、经济结构体系,进而建立起稳定的大农业生态系统。山地阳坡主要是由百里香、铁杆蒿、针茅组成的草甸草原植被。平均覆盖度达40%。地貌为石质或沙壤质的山地,山地干燥,剥蚀严重,表面黄土覆盖极薄且不均匀。可作为山羊和绵羊的放牧草地,但必须严格执行草畜平衡措施。

为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草业和畜牧业纳入大农业系统中进行科学区划,建立起草地—草业—畜牧业以及粮—经—饲—牧多元种植、养殖、经济结构体系,进而建立起稳定的大农业生态系统。

一、平川区畜牧产业分区布局

1.产业化养猪园区

以水泉镇双岔村、杨岭村、枣园村、玉碗泉村、贾庄村、旱平川村、水泉村、下堡村为主,建立标准化、科学化规模养猪园区,规模养猪户5000户,饲养能繁母猪7万头。生猪存栏达到80万头,年出栏生猪100万头。

2.标准化养羊园区

以王家山镇的大营水村、于大川村,水泉镇的野麻村、砂流水村,宝积镇的尖山村、小川村、黑水村,黄峤乡的双铺村、马饮水村以及种田乡、复兴乡为主,建设标准化养羊园区。规模养殖户达到3500户,能繁母羊达到6万只,年出栏羔羊20万只。以舍饲养殖为主,提高养殖科技含量,达到规范化、模式化、标准化、精细化养殖。充分利用杂交技术,引进多胎多羔的高繁殖性能的小尾寒羊作为母本,引进国内外优质肉羊品种或本地优良羊种为父本,杂交品种适应性强,成本低,育肥效果好。

3.地方品种保护区

以宝积镇黑水村,水泉镇砂流水村、野麻村为主建设羔羊繁育基地,作为滩羊和沙毛山羊的保护区,注重品种内改良、提纯复壮和本品种选育工作。推广抓膘催情,一年两羔或两年三羔等适用技术,不断提高繁殖成活率和羔羊出栏率。

4.肉、奶牛养殖园区

以水泉镇中村为主建设肉牛养殖园区,引进秦川牛、西门塔尔牛等优良品种舍饲养殖,使肉牛饲养量达到5000头,年出栏肉牛3000头。以王家山镇大营水村,宝积镇贺家川村、墩墩滩村,共和镇中和村、兄弟村,黄峤乡双铺村为主,建设奶牛养殖园区,奶牛存栏量达到5000头。

5.养鸡园区

以水泉镇牙沟水村、陡城村,宝积镇黑水村为主,建立良种蛋、肉鸡养殖园区。发展养鸡户300户,饲养量达到60万只。

二、草产业分区布局

要结合生态环境治理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草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区域优势,建立以紫花苜蓿为主,连片种植,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牧草产品和草种生产基地。

按照“扶强、扶优、扶大”的原则,撬动民间资金和金融资金,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种养殖大户,通过联合、兼并、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途径,建立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将分散的各种生产要素相对集中,建设能带动草产业发展的强有力龙头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产品档次,形成有区域特色、有规模、有档次的名优草产品及牧草种子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复兴乡、种田乡为黄土残塬沟壑区,降雨量相对较多,土壤水肥因子好,但坡耕地较多,水土流失严重。要结合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治理和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户将坡耕地种植优质牧草,以草畜就地转化为主攻方向,种草养畜,重点发展舍饲养羊大户。同时,兼顾培育一定面积的草种生产地。

黄峤乡、王家山镇三荒地、已垦草原撂荒地面积较大,要充分利用这些荒地种植紫花苜蓿、草谷子等牧草,推行半舍半牧养殖模式。

共和镇、宝积镇、水泉镇属于黄灌区和井灌区,地势平坦,光热条件好,灌溉方便,交通便利,应以种植优质饲料玉米、紫花苜蓿为主,发展外向型商品草产业。

三、天然草地资源分布布局

从科学合理地利用天然草地资源的角度看,平川区草地资源可划分为3个区:

1.东南部石质山地与黄土残塬草原植被区

本区包括复兴乡、种田乡、屈吴山、黄家洼山以及介于其间的黄峤乡的大部分区域。系黄土高原的最西部,地势较高,平均高度在1800~2000m左右,地面组成物质为深厚的黄土,破碎的残塬和深切的沟谷相间出现。屈吴山以2900m左右的高度突出其上,气候较为阴湿。整个山地主要为草本植物所覆被,在缓坡及宽谷内,主要有由铁杆蒿、百里香、针茅、冷蒿、克氏针茅等为建群种的温性草甸草原植被。山地的阴坡除局部积水谷有小片乔木及灌丛外,大部分为苔草、嵩草、羊茅、珠芽蓼、乳白香青等共同组成的草原化草甸植被。山地阳坡主要是由百里香、铁杆蒿、针茅组成的草甸草原植被。黄家洼山在屈吴山的北面,主坡向为阳坡,更趋干旱,基岩裸露,保水条件很差,其上是以旱生的具刺小灌木,如刺旋花、藏锦鸡儿为主要建群种组成的草地。平均覆盖度达40%。两山间海拔2000~2200m的西格拉滩,为冲积洪积扇,基质为深厚的冲积洪积物,多为巨细不一的砾石,夹有少量的淤泥和细沙,表层有薄层黄土覆被,表面显得平坦宽阔,积水困难,土壤水分很差。因而出现荒漠化草原类型。其建群种主要为针茅、藏锦鸡儿、冷蒿、无芒隐子草等。

该区域应主要作为放牧型草地,主要放牧绵羊。在降雨量好的年份可以实施人工补播改良草地,提高植被覆盖率。

种田、复兴两乡草地主要被温性草原所覆被,为平川区主要的二阴地区,农田开垦指数较大,丘间盆地、缓阴坡、甚至2000m以上的梁顶均被开垦为农田,且现已大面积撂荒,草场破碎,不呈连续分布。可以通过采取人工种草、草地改良等措施培育割草地。

2.中部黄土丘陵及山间、河谷盆地荒漠草原植被区。

本区的地貌特点主要为黄土丘陵,主要为荒漠草原草场所覆被,主要植被有:针茅、冷蒿、锦鸡儿、刺旋花、铁杆蒿、猫头刺、无芒隐子草、委陵菜、蒿属植物、黄芪等。植物种类少,饱和度在10种/平方米以下,群落总覆盖度10%~30%。要严格实行草畜平衡,甚至在干旱年份引导农户禁牧,利用三荒地和坡耕地种草发展舍饲养殖。

3.西北部石质山地与黄土丘陵荒漠植被区。

本区南到共和镇边缘,覆盖了整个水泉镇、王家山镇。在本区范围内的一些山间盆地,由于土壤含盐分较高,多发育的是盐生荒漠植被,常见成片的盐爪爪为建群种的草地、以红砂和臭蒿为主的草地、以红砂、珍珠为主的草地等。地貌为石质或沙壤质的山地,山地干燥,剥蚀严重,表面黄土覆盖极薄且不均匀。主要建群种为珍珠、红砂、针茅、猫头刺、亚菊、木本猪毛菜、驼绒藜、隐子草等。伴生有刺旋花、念念、蒿类植物、多根葱、天门冬、独行菜、黄芪、狗哇花、冷蒿、燥原荠、蒙古莸等。植被覆盖度约为5%~20%。可作为山羊和绵羊的放牧草地,但必须严格执行草畜平衡措施。可结合撂荒地和灌区种草,发展舍饲养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