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10-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使人口的数量保持在环境容量以内,这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不仅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关系到中下游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大事,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中一定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_西部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992年《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人与经济社会、自然相互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则是党中央基于世纪之交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出现的新情况,从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历史性的重大决策,是我国实施沿海地区开放战略以来在地区布局上作出的又一次重大战略调整。西部大开发中不可避免的将涉及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充分利用地区资源优势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针对西部地区经济、地形特征制定相应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系统地探讨和研究,以避免在西部大开发中走东部“先破坏、后治理”破坏生态环境的弯路,加强西部大开发中可持续发展的针对性,也只有在西部大开发中实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跟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使西部资源环境的潜能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取得稳定的生态效果,花费最少的资金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中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达到“绿色经济”“清洁生产”的实效。

一、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基本前提

所谓人口、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是指人们既能遵循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又能遵循自然规律,使人口发展既能与自然资源相适应,又能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质量;而自然资源的再生与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改善,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口发展的各种需要。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使人口的数量保持在环境容量以内,这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自然资源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富集、品种繁多、地域组合良好、开发潜力巨大。1980年第15届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同盟大会拟定并通过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强调了保护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维护资源本身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强调把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两者协调起来并把策略和方案作为战略大纲要求纳入各国经济发展计划中去。《中国自然保护大纲》提出20世纪末我国自然保护的总目标是:到2000年,我国自然资源尤其是可更新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与保护,自然环境和农村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控制,生态环境开始与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良性循环逐步形成。按照上述自然保护总目标的要求,我国自然保护的总方针是: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逐步由污染防治转移到整个生态环境保护,由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扩展到整个国土范围的生态建设。在我国总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下,力求使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城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变资源掠夺式粗放生产经营为资源集约型经营,从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转向以内涵增殖再生产为主,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最佳综合效益。这从根本上指明了西部地区资源开发的方针,在控制人口增长的条件下,西部地区必须按照《中国自然保护大纲》的要求,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地、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节约自然资源,并十分注意培育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自然环境是自然资源的依托,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西部大多数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林木稀少、干旱缺水、土地贫瘠、风沙肆虐、水土流失严重、泥沙俱下,生态环境恶化,且西部地区多处于大江大河上游,每降暴雨,泥沙俱下,造成下游河湖淤积、水库报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不仅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关系到中下游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大事,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中一定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未使用可持续发展这一词语,但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以实践为出发点,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肯定自然界的客观性,对人的优先性,又重视它的属人特性和历史发展,主张人与自然在社会中的统一,人和自然协调一致。这实际上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一)认为历史可以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在马克思看来,自然不是僵硬的一成不变的物质,它有着自己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历史。特别是在自然界进化出人类以来,自然界就成了人类实践的前提、对象和结果,自然史就不再是自有的无人的历史,而是和人类史相互交织、相互制约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包含着它的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包含着它的历史观,两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要生存,首先要进行物质生产,以物质生产为基本形式的社会实践是联系人和自然的最基本的纽带。因此人和自然的关系首先是实践的关系,人是实践的主体,自然是人类实践的前提和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相关、被人打出印记的自然,即人化自然,而可持续发展涉及的自然正是这种人化自然。可持续发展、保持生态平衡,首先就是要恢复被人直接和间接破坏了的生态平衡,并且力争不再造成新的危害。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首先具有客观性,这首先表现为自然对人的优先地位。自然界早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已存在。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也在人的身上延续自己的存在即自然界存在于人之中。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无法摆脱对自然的依存关系,人和自然是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要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人就应该把自然视为自己的机体,像爱护自身一样爱护自然,而不是巧取豪夺,危害自然。危害自然也就是危害人类自己。自然界对人的优先性还表现在自然是人类实践的前提。马克思说“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因此可持续发展实质上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条件。我们现在所处的人化自然,既是我们前人和我们自己实践的结果,又是我们后人实践的前提。我们后人生存发展的条件,取决于我们实践的结果,如果我们只图眼前利益,对自然盲目索取,那必然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后代人的发展;如果我们滥用自然资源,后代人必然会面临资源的匮乏。因此,为了我们的后代,为了人类的未来,我们要合理利用资源,保持生态平衡,真正使我们的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二)认为自然既具有客观性又是对象性的存在。

马克思指出“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一个存在物如果本身不是第三者的对象,就没有任何存在物作为自己的对象,也就是说,它没有对象性的关系,它的存在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而“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自然界的对象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相互区别,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即互为对象;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对象性则是指人和自然界互为对象,人以自然界为对象,就是把它作为自己实践的对象,通过对象化活动全面地占有自然界,在自然界中展示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类通过对象性的活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界为人类服务。因此,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始终处于主体位置,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环境危机中,人类应当承担完全的责任。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力量也只有依靠人类自身。人类要在自身的实践中,持续调整自己和自然的关系,改变自己对自然的野蛮掠夺的行为方式。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还表现为自然需要人作为自己的对象,使自己的发展通过人的实践发生和目的的变化,人和自然通过互为对象而形成有机整体。因此,可持续发展,应该是人和自然界齐头并进,协调发展。忽视自然的社会发展和没有人的自在自然的发展都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应有含义,可持续发展既是人的发展,又是自然的发展,是人在自然之中和自然在人之中的发展。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还意味着,自然是人的对象性存在的条件,没有自然,人就没有对象,就不可能形成对象性的存在物。如前所述,马克思说过,非对象性存在是不存在的。因此保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维持、保护人类自身存在、发展的条件,说到底就是保持人类自身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