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资源富集区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新思路

资源富集区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新思路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资源富集区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新思路1.生态发展观传统的自然观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主人,形成了人类中心论的发展模式,传统的生态观则树立了生态中心论的思想。在实践上,它对打通资源富集地区生态问题与经济发展问题之间相互制约的瓶颈,促进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所突破。这种观点与思路更适合资源富集区的开发。

四、资源富集区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新思路

1.生态发展观

传统的自然观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主人,形成了人类中心论的发展模式,传统的生态观则树立了生态中心论的思想(王松儒[34],1992)。但都仅仅注重使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改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关心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作为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实施者,人类应力争减少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然而对如何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一致性并没有一致具体的结论,一味追求所谓“自然生态平衡”顶极群落的纯自然主义倾向,又使得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经济生产力受到忽视。新的生态发展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同进化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即以发展为主题,以生态建设为切入点,在不同的时空范围内实施,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既要把生态建设看作投入,也要把生态环境改善促进产业发展带来的收入及把跨区域减少灾害的损失当作生态建设的产出;既要把发展中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损失纳入企业生态成本,也要把生态投入改善环境,提升产业的收入作为生态收入。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理解环境与发展之间既存在相互制约,又同时产生相互促进的内涵,才能阐明环境与发展之间可以协调一致。这就是新的生态发展观,它从一个崭新的角度重新阐释可持续发展,它将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为一个复合的生态经济系统。在实践上,它对打通资源富集地区生态问题与经济发展问题之间相互制约的瓶颈,促进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所突破。可以说,生态发展观是一种较为具体化的可持续发展观,是以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发展战略为基础的操作性较强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周起业[35],1993)。这种观点与思路更适合资源富集区的开发。资源富集区的主要优势是资源,就是要开发、要发展,若只顾纯生态保护,而不注重发展,则会失去资源富集的优势含义。同样,如果在开发中忽略了保护,将会破坏环境,阻滞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应树立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意识,也就是发展这一新的理念。

2.资源转换观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其经济资源状况总是具有自身的特点,表现为对不同经济资源或为丰裕、或为衡缺的状况。各类经济资源均衡分布,数量充裕且组合良好的状况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几乎不存在。因此,任何国家或地区、为了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都必须以开发、利用自身在某一或某几方面所具有的经济优势为出发点,吸引自身短缺的其他要素,在空间上形成一定地域内的有机结合,演化为现代经济成长进程。这种利用自身的某一或某些优势资源吸引其他短缺资源进行组合,形成现实生产力的过程,即是现代经济所定义的资源转换过程[6]

资源富集就是资源优势,但不一定能变成经济优势。大多数资源富集区自身缺少资金、技术、人力等其他要素。另外,资源富集不等于资源开采长远无止境,而只是相对于资源贫瘠而言的。因此,资源富集区的开发必须依靠自身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吸附资金与智力资源,实现资源技术型的开发,以技术提升传统的、初级的资源开发向深加工、综合利用发展。充分利用科技进步,以高新技术提升资源开采的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减少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破坏与浪费,以实现真正的资源开发的代内公平、代际公平(田雪原[36],1996)。

【注释】

[1]陆象淦著.走进二十二世纪——卡思的大过渡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67-63.

[2]秦大河,张坤民,牛文元.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Z].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陈传康.区域综合开发的理论与案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36-45.

[5]冯玉广,等.区域PRED系统协调发展的定量描述[J].环境科学学报,1997,17(4):487-492.

[6]潘照东.开发经济学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P1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