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区域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06-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发展研究有密切联系,是区域发展在新时期的重点和深化。“区域发展”注重当代人的发展,“区域持续发展”更强调发展的“可持续”,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本书的命题“区域发展生态学”实际上是“区域可持

0 导 论

0.1 区域、发展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0.1.1 区域的概念

“区域”是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人类的任何生产、生活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不同的研究现象,不同学科对区域的概念有不同的界定。政治学认为区域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社会学则将区域看做是具有相同语言、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而经济学视区域为由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壳的地域单元,认为整个地球是由无数区域组成(彭震伟,1998)。

从生态学意义看,“区域”是一类基本生态空间单元,它由相对完整而独立的空间要素构成(包括水、地质、土壤、辐射、大气、生物、人及其活动),其内部各部分之间及其与外部通过人与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从人类发展意义看,可以认为“区域”是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依据一定的标准而划分的面积和边界确定的地域空间。区域的各部分通过交通、通信、人口流动、宗教、文化等活动相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一概念更强调了区域的空间界限及其内部的社会、经济联系(胡聃,2010)。

对区域比较全面和本质化的界定是由美国地理学家惠特尔西(D.Whittlesey)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由惠氏主持的国际地理学委员会研究小组在探讨了区域研究的历史及其哲学基础后,提出“区域是选取并研究地球上存在的复杂现象的地区分类的一种方法”,认为“地球表面的任何部分,如果它在某种指标的地区分类中是均质的话,即为一个区域”。

0.1.2 区域的基本特征

1)区域的可度量性

每一个区域都是地球表壳的一个具体部分,可在地图上被画出来,并有一定面积,有明确的范围和边界,可以度量,区域的边界可以用经纬线和其他地物控制。例如我国的国界有明确的经纬度范围,国界线用界碑来控制。

2)区域的系统性

区域是有系统的,反映在区域类型的系统性、区域层次的系统性和区域内部要素的系统性三个方面。

区域的性质取决于具体客体的性质,具体客体的多样性决定区域类型的多样性,地表上的任何自然客体、社会经济客体都要落脚到一定的区域。

3)区域的不重复性

按同一原则、同一指标划分的区域体系,同一层次的区域不该重复,也不该遗漏。行政区的区域划分如有重叠,就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行政区划如不能覆盖全地域,出现遗漏,出现“三不管”的“独立王国”,那就会后患无穷。

0.1.3 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1)发展的含义

发展的总目标是使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和公民权利的需要与欲望方面得到持续提高。经济增长所强调的主要是物质生产方面的问题;而发展则是从更大的视野角度研究人类的社会、经济、科技、环境的变迁、进化(或进步)状况。发展的含义不仅在于“物质财富所带来的幸福,更在于给人提供选择的自由”,即人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公平、全面发展的自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1997)。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已从一开始注重生物方面,扩展到注重包括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相关因素,并使之相互协调发展。所以,它应是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得到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是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它包括两个关键性的概念:一是人类需求,特别是世界上穷人的需求,即“各种需要”的概念,这些基本需要应被置于压倒一切的优先地位;二是环境限度,如果它被突破,必将影响自然界支持当代和后代人生存的能力。关于环境能力的有限性的思想、技术的状况和社会组织的状况,决定了环境满足现在和未来的各种需要的能力是有限的。衡量可持续发展有三方面的主要指标:经济的、生态的和社会的,这三方面缺一不可(表0-1)。

表0-1 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内容

源自:吴人坚等,2005.

0.1.4 区域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区域发展是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长期研究的领域,资源、生态和环境等问题也一直是区域发展研究关注的内容。

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发展研究有密切联系,是区域发展在新时期的重点和深化。它们不同于经济增长,增长指的是社会物质财富积累和产值不断上升的过程;而区域发展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点是既强调量的积累,又注重质的提高。人们在反思单纯经济增长给社会和资源、环境带来负面效应之后,将追求的目标从区域经济增长转向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和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的功能性完善。

两者的差别:

(1)“区域发展”指在宏观国民经济增长背景下,区域经济总量增长、人口增加及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物质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地区间建立合理的经济关系,逐步缩小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以及为此目标制定的区域政策。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不同尺度区域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如10年、20年乃至更长),经济和社会同人口、资源、生态环境间保持和谐、高效、优化、有序的发展,亦即其经济和社会获得稳定增长的同时,谋求人口增长有效控制,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循环。

(2)“区域发展”奉行“以人为本”,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需要,是一切发展活动的主旨;而“区域可持续发展”倡导“人地和谐”,还关注人类生存的自然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区域发展”注重当代人的发展,“区域持续发展”更强调发展的“可持续”,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

(3)“区域发展”的目标是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更完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在最小资源成本、社会成本和生态环境成本前提下,实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断优化。

(4)“区域发展”的任务是在宏观地域背景下确定优先发展地区和领域,据此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措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是评价人地关系现状,预测未来发展实力,寻找适宜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战略途径。(陆大道,2003)

吴人坚(2010)认为,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施在国内外逐步普及和推广,“区域发展”的概念会逐步向“区域可持续发展”靠拢,甚至替代。本书的命题“区域发展生态学”实际上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学”的省略词。

0.1.5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1)国际经验

(1)从国际经验看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战略

①为应对气候变化立法。2003年6月欧盟立法委员会通过排污交易计划指令,规定从2005年1月起,包括电力、炼油、冶金等行业的12 000个设施,须获许可才能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此后,还出台许多相关法规,为国际排放权交易和制度建设积累了经验。

②利用市场机制推进温室气体减排。目前,世界碳排放交易市场分为两类:一类是依据配额的交易,在“限量与贸易”体制下,购买那些由管理者制定、分配(或拍卖)的减排配额。另一类是基于项目的交易,发达国家通过联合实施项目向其他国家购买经认证的减排单位,这是由发展中国家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所产生的。

③技术开发与创新。国际组织关注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及人类发展的影响。碳捕获和储存、脱碳成为能源技术研发的两个重要方向。

④成立专门机构。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后,许多国家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管理机构或类似的组织。例如,2001年,日本环境厅升格为环境省,增加了一个地球环境司,负责气候变化适应、减缓及相关的国际合作。

⑤建议提高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实现低碳发展转型。包括以下三方面(周宏春,2010):

·应对气候变化应摆到国内战略转型的重要位置;

·采助综合措施,降低温室气体减排成本;

·开展国际合作,依靠科技进步应对气候变化。

(2)社会经济地域系统研究

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因子分布的不均衡性,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区域社会经济结构表现出巨大差异。区位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等从不同角度研究并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各国地理学者也将此应用于区域研究的指导区域产业布局、城市发展等。

社会经济地域系统划分方案可分为两类:①一类是综合经济区,是根据区内经济结构的差异互补性和相互联系进行的划分,每个区域内部经济联系紧密,各个区域则相对独立,如美国不同时期的北、南、西部方案,10大地区方案强调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吴殿廷,2003)。前苏联自1922年至1982年4版经济区划建立了庞大的全国一体化地域生产综合体系,突出区域资源优势以提高生产效率。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改变了经济区划方式,加强了区域间的配合与协作,以创建发达的生产和社会体系为目标(王殿华,2004)。法国按城市及其影响范围,并综合考虑省级行政区而建立了国家—经济区—省区三级区划体系,强调了城市的核心作用,并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②另一类是经济类型区,是根据区内统一性和区外差异性进行的划分。区划目的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消除经济发展障碍。例如,美国针对贫困问题划分的三级经济开发区和针对夕阳产业急剧衰退的经济开发区(张晶等,2007)。

(3)找寻启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之变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调整未来的增长之路,中国经济高增长能否持续?

张茉楠(2010)认为,中国既要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又要把握前所未有的机遇”。

①由外向型经济增长向内需型增长转变也是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

在全球失衡的系统中,“中国储蓄、美国消费”,美国成为中国的消费主体,中国成为美国的储蓄主体。本应在本国内部实现的均衡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被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将“生产、消费、投资”运行环节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重组。在这种情况下,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就通过全球化体系表现为顺差国与逆差国(资本输入国与资本输出国)之间的矛盾,一国的内部失衡也就表现为各自的对外失衡。

金融危机后全球储蓄—消费格局必定发生重大改变,其非常显著的特征和趋势就是中美都将向有利于本国均衡的方向收敛,现在由“中国生产,美国消费”变成由中国自己消费来替代出口,替代美国消费!这实际是发达国家的消费权部分让渡给发展中国家。

②由主要依赖国际资本向培育壮大本土资本转变。

30多年前开始的对外开放,是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贸易、外资引进、资源开发等方式开始的。这些方式是从当时中国的发展水平出发,最现实可行的战略选择,这也决定了在国际资本流通的利益分配上,高端资本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资本输出,通过直接或间接投资获得大部分利益。

一国的经济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本国资本的积累能力和资源使用效率,依靠外来资本领取来支撑工业化进程的格局是不能持久的。今天中国在全球金融中的权重越来越大,拥有60万亿元人民币的银行资产,2.1万亿美元以上的外汇储备的庞大资本规模,从贸易大国走向资本强国。中国能否实现由积极争取贸易优势向培育更高层次的资本竞争优势转变,如何寻求中国资本的竞争优势,实现资本战略的重大转型,将对未来中国真正崛起具有战略意义。

(4)区域经济溢出及其对增长的影响

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在把投资作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的同时,提出要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优化生产力布局为重点,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梯度转移。这些政策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

从相关研究看,早期发展经济学家于20世纪50年代在探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时就进行了理论阐述,并在讨论欧洲一体化时也认识到了溢出问题(Douver and Peeters,1998)。但对一个国家内部区域之间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研究甚少。现有文献主要是对美国和欧盟内部区域经济溢出效应的研究。Carlino和Defina(1995)运用时间系列分析方法探讨了美国区域之间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他们利用美国8区域1929年至1990年人均收入增长的年度数据进行模型估计,脉冲响应结果表明,美国8区域之间存在持久强劲的区域溢出效应,而且它们呈现地理空间分散特征,并认为理解这些效应对于形成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T.Quah(1996)从国家政策、宏观经济因素和区域溢出效应等角度对观察到的欧洲人均收入区域分布的动态演化进行了解释,发现区域溢出效应对各区域人均收入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Ramajo、Hewings(2007)利用欧盟内部163个区域1981年至1996年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收敛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资本内聚国家的区域经济收敛更快(冯等田等,2009)。

2)中国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及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发展时期。

①效率优先: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

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所采取的生产力空间配置西移措施,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但却是以降低区域资源配置效率为代价的。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把效率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而对区域发展战略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强调和突出了“优先发展东部地区”,于是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也就转向了分阶段、有重点,“效率优先”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此后,国家生产力布局和投资重心大规模东移,对沿海地区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大规模进行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和开发区建设。如1978年至1990年,东、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从48.4%、32.2%、19.4%改变为57.5%、24.7%、15.8%。

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在东部沿海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但同时也致使我国东西部差距迅速扩大,在经济、政治和心理上都给经济发展滞后的广大中西部地区造成很大不平衡,于是对区域发展战略进行调整也就相应提上了日程。

②兼顾公平: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区域发展差距的逐渐扩大,其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显著。1991年的“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首次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思想,并指出“生产力的合理布局为主要的问题”,国家从“九五”开始逐渐增加了对中西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的投资。以全社会固定资产分布看,中西部比重虽在1991年至1995年期间仍在不断下降,而1996年至2000年则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此举将给中西部发展注入生机,为缩小东西差距带来希望。但同时应看到,东部地区经十多年积累,已形成较强发展能力,仍将保持较快经济增长速度;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和融资环境较差,市场发育不成熟,人口素质低,其经济增长潜力还需经一段时间开发之后才能充分发挥。因此,在一定时间内,东西部的发展差距仍会继续拉大(张莉,1999)。

③注重公平: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特别是21世纪初,我国区域发展差距仍呈日益扩大的趋势,这引起了中央重视,于是在不牺牲区域发展效率前提下,更注重公平的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便应运而生,投资和政策的重点开始大规模地向中西部转移。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党的十七大强调必须“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等等。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及“中部崛起”等一系列战略举措的先后提出,意味着我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此外,近年来,国家在全面落实以上战略过程中,还进一步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促进中西部重点区域的率先发展。如2004年11月,国家科技部批准合肥市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武汉城市圈和湖南长株潭城市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来落实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针,以推动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王泽强,2009)。

(2)中国经济转暖,结构调整压力加大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世界经济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由于政府逆向调节措施及时、得力,扩大内需的刺激计划成效显著,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下滑到逐步回升,实现了促增长的预期目标。

2009年二季度,我国经济开始触底反弹,增速呈逐季加快态势。前三季度,同比分别增长6.1%、7.1%和7.7%。从单季度GDP增长情况看,一季度增0.1%,二季度增7.9%,三季度增8.9%,四季度增速可能达10%左右。

投资对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经济回升的主要推动因素,是政府扩大投资,大规模进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引导社会资金加大重大项目的投放。2009年前一、二、三季度该指标的增长率分别为28.8%、33.5%和33.4%。前三季度,在我国GDP增长的三大动力中,投资的贡献率最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4.8%,拉动GDP增长7.3个百分点。

2009年,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消费逐步转旺,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自1月份的18.5%下挫至2月份的11.6%,然后上升徘徊在15%左右。1月至10月,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前三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江苏为17.6%,福建为14.9%。同期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9%,拉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

2009年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负。我国外贸形势严峻,但出口形势逐步好转。进出口总额降幅由1月份的-29.08%逐月收窄到-10%以上;净出口额月度同比增长率,自4月份以来连续负增长;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7%,下拉GDP增长3.6个百分点。东部沿海地区出口回暖,第三季度江苏进出口价比增长20.6%,出口价比增长21.7%,进口价比增长19.1%。

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不会乏力。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主要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有所减弱,消费的贡献将逐步增强,而净出口也有可能实现正增长,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2010年,我国经济内部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一是重工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2009年2月至10月,我国重工业增长率在9个月时间内提高近1倍,从2月份的9.6%提高至10月份的18.1%。这种偏重的增长结构需要扭转。二是股市和房市泡沫凸显。2009年1月至10月,我国上证指数上涨64.53%,深圳成指上涨89.61%;全国平均房价上升20.75%,远超同期我国GDP的增速。三是通货膨胀风险逐步显现。货币信贷调整扩张助推通胀的滞后效应将逐步显现。第三季度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近30%,流动性过剩现象突出(宋林飞,2010)。

(3)现阶段产业升级的机遇与风险

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将由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过渡。张俊伟(2009)认为我国产业升级面临难得的机遇,主要表现在:

①经济持续发展,为产业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极大地增强了综合国力;

②社会安定、政策连续性强,为投资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③消除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需要大量投资,拓展了产业升级的回旋空间;

④经济、社会体制不断完善,为产业升级奠定制度基础。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产业升级也面临一系列不利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

①作为后来者,受到先行者的打压。在技术、市场、话语权都由发达国家把持的情况下,我们要突破现有的利益格局,赶超发达国家,就必须付出更大努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大跨国公司将低附加值的、标准化的生产和加工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成本,同时大力加强研发工作,强化核心竞争能力;大跨国公司还借助专利保护等手段,打压、阻挠国内公司的技术进步和竞争力的提升。

②市场机制不完善,资源配置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国只是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的残余、封建主义的传统,使我国经济运行在微观层次上仍然存在大量的行政干预。

③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市场容量受到制约。从1985年到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从1.86∶1上升到3.33∶1。2007年,城镇居民最高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最低收入家庭(按十等分法计算)的8.7倍。由于收入水平越高,居民用于储蓄的资金越多,过高的收入差距会抑制消费。如收入差距持续拉大,高收入阶层的奢侈性消费与广大民众为基本生活艰难奔波尖锐对立,则会导致消费出现断层,使企业发展面临市场瓶颈。

④企业发展后劲不足,适应外部环境能力较差。激烈的价格竞争在使“中国制造”价廉物美的同时,也挤压了企业利润,使企业难以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去开展研发。一旦外部环境发生显著变化,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便有可能面临严重困难。

(4)房价畸高的成因分析

据最新统计资料,2009年1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住房平均价格在连续16个月上涨的基础上,又同比上涨5.7%,同月,上海市商品住房平均价格每平方米则高达2万元以上,四年来房价涨了一倍,创历史新高。

为什么经过5年的调控,房价重回快速上涨,陈伯庚(2010)认为其深层原因有以下四方面:

①宏观调控转向,政策改变所致

从2005年政府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以来,住房价格呈现“高—低—高”的曲折变化。2005年政府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抑制需求特别是投资投机性需求,才使房价逐步回落,两年中房市一度陷入低迷状态。2007年虽有所反弹,但2008年又一次回落,反映宏观调控取得成效。而当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扩展为国际金融危机时,中央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在房地产方面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出台优惠政策,促使自住性和投资性需求同时增长,由此出现需求拉动型房价上涨。从某种程度上说房价过快上涨,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副产品。

②地价与房价双向推动,推升房价

地价成本是房屋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占30%左右,而在市中心地区可占60%甚至80%。以新近发生的“地王”为例,2009年9月10日上海市中海地产以70.6亿元天价夺下长风板块,平均楼盘价为22 409元/m2,超过此前长风板块的最高房价,其预期必然带动周边房价上涨,据调查,周边二手房价上涨500~1 000元/m2。当然,也要肯定房价对地价的拉动作用。当地需求者购买土地的目的是为赚取土地利用产生的收益,如果该地块能带来高利润,就不惜以重金竞相拿地,当前地王频现是房价快速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③投资投机性购房过旺需求,直接拉高房价

投资投机性需求受房价的心理预期和实际走势影响很大,如果预测住房价格会继续上涨,即使现在价位高一些,还是会扩大购房,甚至达到排队抢购的疯狂程度。据调查,2010年上海投资投机性购房大约占住房销售面积的40%,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20%的警戒线。这部分扩张的人为需求,就是迫使住房价格不断走高的非正常因素。

④开发商对住房的垄断竞争性,是房价高企的主要推手

由于房地产具有固定性、区域性的特点,开发商获得了建筑地块后的土地开发权;同时在开发完成后也获得了一定地块上的房地产产品垄断权、销售权和定价权。为什么房地产的利润没有参与社会平均利润过程,就是根源于房地产产品的垄断性,从而使高利润能保留在房地产行业内。据测算,我国工业制造业的平均利润在6%~8%之间,而房地产企业利润率一般在15%~20%之间。如果把预付款得来的资金剔除出去,房地产利润率可能在50%以上。这充分证明,挤压利润、降低房价的余地很大。

(5)基层公共服务供给

基层公共服务堪称“短腿中的短腿”,这个问题不仅有经济意义,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丁文竹(2010)提出:扩大地方的基层的公共服务供给,使基层人民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并在这个过程中扩大就业,使集中在城市的大量大学毕业生愿意到基层服务,需要我们在社会事业举办体制、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等方面积极实施实质性的改革。

①基层人才短缺与城市“蚁族”并存

在调研中,地方同志反映最多、令人感触最深的是基层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人手短缺问题。诸如卫生院医务人员匮乏及流失、中小学需聘用代课教师才能运行、乡镇民政工作人员不足、乡村社会保障经办人手紧张,等等。

在我们社会的一端,基层公共服务急需大量工作人员和专业人才,基层的社会管理和服务需要加强。而另一端,数百万大学生挤在城市里找工作,甚至出现了所谓蚁族。所以不能简单地说现在缺乏就业机会和岗位,即使缺乏也是结构性的缺乏,并不是总量上的缺乏。

②就业问题实质是收入分配问题

基层公共资源缺乏、资金缺乏,人力资源自然就缺乏,因此现阶段的就业问题实质上也是一个收入分配问题。

在中国,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学以致用,或知识、技能与现实的接轨问题;二是作为人力资源的大学生如何能够匹配到与他们的知识和才能相适应的物质资源,包括工作条件、待遇、职业前景等;三是多元价值问题,只有社会确立了不仅仅“挣钱”和“做官”才算成功,志愿服务和公益创业也是成功标志的多元价值体系,大学生才会真正做多元选择。以上三个问题都是和市场、社会、政府的需求如何接轨的问题。

③“转方式”恐怕不完全是经济领域的事

解决上述问题,还要与当前正在进行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最近讲到一篇讨论如何“转方式”的文章,作者主张主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诸如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技术研发服务等,而丁文竹则认为如果资本和人力只往这些部门集中,所能吸纳的就业将是有限的,根据他的理解,“转方式”恐怕不完全是经济领域的事情。比如,服务业既包含了生产性服务,也包含非生产性服务,在经济社会进入公共需求阶段之后,非生产服务的发展应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无视社会服务的就业容量是错误的,也会误导视听。因此,不相应地扩大公共消费和与之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似乎迈不过“转方式”的门槛。我们应当从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来分析现在中国居民的消费特征和消费需求。

④怎样改变“越来越多的问题发生在基层”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4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中指出要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公共和社会领域的改革来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今年春节前,在一个讨论社会形势的小型座谈会上,有学者说:“越来越多的问题发生在基层。”由此,想起人类学家常说的一句话,“如果不加强地方社区工作,发展战略注定会失败”。

扩大地方和基层的公共服务供给(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政策、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等),使基层人民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并在这个过程中扩大就业,使集中在城市的大量大中专毕业生愿意到基层服务,需要我们在社会事业举办体制、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等方面积极实施实质性的改革。

0.2 区域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

区域发展过程中,人口激增、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进步使得人类社会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改变着生存环境。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化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土地与土壤退化,乃至气候的变迁从城市扩展至区域甚至全球范围,出现了区域性的生态问题,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0.2.1 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变化

区域发展中,土地利用与覆盖最重要的变化是人类将森林转化为农田。由于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使得大面积森林被砍伐,林地转化为农田用于生产食物。其中热带森林的砍伐尤为严重。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 Institute)的估计,每年大约有20万km2热带森林被伐并转化为其他生物量较低的土地覆盖类型(Meyer,1996)。森林被砍伐后大量的生物物质通过燃烧和生物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造成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直接改变着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Biogeochemical cycle,Schlesinger,1991)。此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可能影响区域范围内能量和水分收入,从而影响区域的气候特征。亚马逊河流域大面积毁林开荒已造成该地区部分区域严重干旱。

区域发展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然生态环境,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绝对面积的减少,并使之在很大区域内发生了质的变化,甚至消失,这是由于土地利用密度过大和不良的土地利用规划造成的。区域发展过程往往也会使得自然生态朝着强烈的人工生态方向发展,生物种群减少、结构单一。

0.2.2 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衡量生态系统生命力和持续性的重要指标。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展和强度的增加已经造成区域范围内生物多样性的不断下降。生物多样性问题已成为区域变化以及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据估计,目前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比人类出现以前的自然灭绝速度高出上千倍。迄今为止,全球11 500种鸟类已有20%因受人类活动影响而灭绝(林光辉,1995)。

区域发展过程中,由于土地利用的巨大变化,导致城市化地区自然物种变得稀少,被保留下来的物种主要是人工驯化的物种;被污染的河流中鱼虾绝迹,耐污种类有所滋长;原生植被演化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物种多样性大大减少,植被覆盖率大大降低。

区域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的演变将对农业、水资源、森林与其他自然生态系、海岸带与近海生态系统等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自然灾害将有进一步加剧的可能。而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这种适应和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气候变化幅度过大、胁迫时间过长,或短期的干扰过强,超出了生态系统本身的调节和修复能力,生态系统的结构性能和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造成生态系统不能适应气候的变化,发生不可逆转的演替,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指出“危险气候(Dangerous Climate)”。因此如高温天气、强降水、强热以及自然灾害等一些极端气候事件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2005年8月29日,卡特里娜飓风登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造成1 000多人死亡,经济损失1 000多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场自然灾害。

区域发展中自然生态系统可能受到的生态影响(图0-1)表现为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与生存、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水资源、海岸带、农业生产、自然生态区域等,海拔降低的地区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目前,全球50%~70%的人口分布在海岸带,60%的中国人口集中在距海岸线60km的范围内;全球受风暴潮影响的人口有4 600万,海平面如上升50cm将使受灾(淹没和风暴潮)人口增加到9 200万,如上升100cm,受灾人口将达到11 800万(未考虑人口增长的因素)。

图0-1 区域发展对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李秀彬,2005)

区域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具体反映在下列方面。

1)对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

生物群落的变化和物种组成的改变固然是生态系统结构上的重大变化,这些变化较容易识别。然而,结构的变化也包括许多微小、相对不易识别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从长期看也可能导致重大的生态后果。例如温度升高和湿度下降将可能使荒漠地区生态系统条件更为苛刻,从而使某些物种密度下降。与荒漠为邻的生态过渡区(Ecotone)也可能荒漠化(Desertification)。某些森林生态系统,可能由于环境变化而发生林分的变化,如主要建群种和次要建群种的更替。在生态后果的研究中这类较微小的变化特别值得注意。

沿海生态系统,包括湿地、潮滩、咸水沼泽、红树沼泽以及依靠其生存的动植物,特别容易受到区域土地用途变化的威胁。全球大约有10亿人生活在沿海城市,而同时这些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这种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周围农村地区的发展速度。甚至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等,在小的沿岸城市也正在出现最高的城市化发展。随着海岸城市的扩展,越来越多的开发活动影响到沿海的生态系统,如大量的湿地和沼泽被抽干或填满,在海滨或沙丘上修建房屋或旅游设施、进行大规模的使海岸线延伸到海中的开垦项目。海岸线的开发会加剧海岸的侵蚀、改变港湾的水文、破坏自然演替的过程,如海滨、沙丘、沼泽、红树林、礁岛和暗礁等都可以作为防止风暴破坏的天然屏障,当这些缓冲物由于开发活动遭到破坏时,海岸便会很容易被侵蚀。摩洛哥丹吉尔港市的扩展改变了海岸的面貌和当地的海流形式,结果使附近的海滨现在以每年5m的速度被侵蚀。

有资料表明,目前世界上大约一半的海岸受到了与区域及城市开发活动有关的威胁。如新加坡由于对土地的需求十分强烈,已经通过在沿岸填海增加了6 000hm2的土地,比它30年前增多了10%的土地;沿旧金山海湾,填海已使这个美国高度城市化的港湾城市在过去的150年中减少了1/3的海湾区域;据估计,在最初环绕旧金山的80 940hm2沿海沼泽中的80%已由于开发活动而丧失了;在印度加尔各答,有4 000hm2过去用来养鱼的潟湖和沼泽已被填埋用于10万个中产阶级家庭建房,从而加重了当地的洪水灾害。

2)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在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物种或个体在行为学上的变化最难以识别;在环境变化的生态后果研究中,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不易觉察,但都非常重要。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Biogeochemistry)研究是了解生态系统功能变化的重要途径。因为它有助于揭示生态系统中化学元素循环的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功能特征。在宏观上,生态系统的功能表现在对人类社会提供食物、纤维、药材和其他产品,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以及为病虫害防治提供生态背景等。而所有这些功能均可能由于气候、人类活动和其他环境变化而受到影响。

3)对生物群落空间分布的影响

生物群落(Biome)大体上是由一个地区的气候所决定,并受其他环境因素(如土壤、水文、地形等)影响所形成的特征生物群体及其相互作用。地球上现存的生物群落的地理分布格局是经历了长期演化而保留下来的。它反映了生物与气候和其他环境因素间的相对稳定关系。当气候或其他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或当生物群落遭到人为破坏时,这种关系将受到损害,生物群落将通过适应和自然选择而改变组成结构和功能。当这种在结构、功能上的调整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可能导致在该地区生物群落类型的改变和生物群落在地理空间上的再分配。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分析,假如地表气温升2~3.5℃,气候带将向高纬度地区迁移1°,向高海拔地带迁移100m(IPCC,1996)。这样的变化将最终导致生物群落的迁移和在地理空间上的再分布。

4)对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呼吸和分解的影响

温度和生长季长度是制约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植物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全球变暖使这类地区温度升高,生长季延长,这将有助于这些地区的植物提高生产力。例如,北方针叶林(Boreal Forest)就有可能因此而提高生产力。但由于生物呼吸和分解同样也在很大程度上由温度决定,因此总的结果可能是生态系统立地生物量变化微小。在高温、干旱地区,如沙漠带,温度升高可能会造成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这是因为当温度高到超出某些物种的温度上限时可能会对该物种和整个生态系统有破坏性影响。

就整个生物圈而言,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所占面积大小和反应程度共同决定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根据对大气二氧化碳季节性波动的研究所提供的间接证据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整个生物圈的生产力以及呼吸和分解均提高了10%~20%,其程度随纬度而上升。但生物圈生产力并未有明显的变化(Hall等,1975,1993;Keeling等,1995)。

5)对生态系统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生物群落的迁移方式不大可能是空间上简单的平移。基本的变化作用在物种层次上。由于不同物种有其特定的生态位,当环境条件(例如温度)发生持续性变化时,各物种将根据其特征生态位在生长发育和繁殖上进行调节和适应。其结果是生态系统内各种群在其大小和作用上发生重组(Reorganization)。重组有可能使那些在新环境下竞争力弱的物种遭到淘汰,从而使该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降低。相反,新的环境和新适应亦可能导致新种产生。这些新种可能由于遗传变异产生,亦可能从其他生态系统迁移而来,并由于适应新系统中的环境而繁衍定居下来。

就整个生物圈而言,由于环境变化所导致的物种的重组、丧失和增加取决于环境变化的强度,时空分布,各物种的脆弱性(Vulnerability)和适应性(Adaptability)。其中环境变化的速率可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环境变化的速度超过物种适应和变异的速度,则很可能导致物种的丧失和多样性下降。

0.2.3 对水环境与水生态的影响

水是分布最广的自然资源,也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上水的总量约有136 000万km3,接近于14亿km3。海洋中聚集着绝大部分水,占地球总水量的97.2%,它覆盖着地球表面70%以上。陆地上到处都分布有江河湖泊沼泽,这些地面水的总量约为23万km3,其中淡水约有一半,只占地球水总量的万分之一不到。地下土壤和岩层中含有多层地下水,总量估计有840万km3。水在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王琪、郭立坤、董路等,2001)。

区域水环境与水生态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流域性和系统性,受到特定的地理区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环境变化和水文、气象因素的影响,区域的用水、治水、管水在客观上具有其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水环境与水生态研究是区域发展生态学关注的重要内容。

1)英国泰晤士河的污染及生态治理对策

泰晤士河从伦敦市中心穿城而过,是伦敦整个城市景观、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经济的重要结构组成部分和功能组成部分。伦敦市在城市与区域发展中,对泰晤士河进行了合理定位,充分体现了河流在以人为主体的城市中的各类功能,以及与人的协调发展,成为伦敦振兴经济、提高生活质量、保证未来发展的因素之一。这一成功的范例对占我国城市70%的傍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1)治理措施

①严格控制工业“三废”排放。控制工业“三废”排放的目的主要是控制进入水体的有毒、难生物降解物质的总量。

根据英国1936年、1937年、1961年的《公共健康法》,1968年的《防污染法案》,1974年的《污染控制法》等的规定:各工厂的废水需自行处理,符合一定的水质标准后才能排入河中,或排入下水道转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后,再排入泰晤士河。

工业企业所有者需要向水管理局申请排放权,在申请书中要写明有毒物质的浓度和数量、废水的温度及pH。排放权需要定期(一般不超过两年)审核,并在必要时进行修改。未经有关当局同意,任何人不得排放含污物质。

对不采取治理“三废”措施的工厂企业罚以重金。除了通过法规严格控制工业污染,一些污染控制管理机构还通过灵活的管理手段促进法规的实施。

通过多方努力,到20世纪70年代,来自工业的污染负荷显著降低。

②建立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了减少污染,1936年和1955年以后在泰晤士河流域修建的190多个小型污水处理厂被合并成15个较大的污水处理厂,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扩建、重建。1953年至1974年期间,仅污水处理工程投资就达5 000万英镑。

③采取河内人工充氧措施。治理泰晤士河的第二阶段是在河内安装了1台功率为200马力(147kW)的大型叶轮增氧机,其充氧能力为每小时平均溶解429磅(195.59kg)的氧,对减轻泰晤士河的污染起了一定的作用。河内人工充氧的措施还被用于治理暴雨或突发性污染事件造成的突然、暂时的污染负荷增加。

④运用数学模型对泰晤士河河水进行科学管理。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研究用数学方法来预测泰晤士河污染趋势及对河流水质的影响,从而制定出河流的水质标准。同时还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管理。在这一过程中,提出了“有效氧负荷”、“污染预算”的概念。

有效氧负荷:即指沿河口某处排放有机污染物,污染物在潮汐口中回荡时间较长。在污染物抵达海水前耗氧的多少,与它排放到海口的距离有关,距离愈长,耗氧愈多。

污染预算:指在达到港湾水质标准的前提下,水体可以接纳的最高污染负荷。

(2)治理的效果

①污染负荷的降低。在1952年到1953年间,工业污染占总污染负荷的9%;通过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到1961年,这一比例降低到3%,并在此后的20年中,继续保持了这一降低趋势。经过污水处理厂的扩建与改造,在1955年到1980年间,总污染负荷降低了90%。

②水质的改善。首先,从1920年至1980年间,河水中BOD和氨氮含量的稳定下降,反映了污染负荷在不断降低,水质在不断改善。其次,随着改造后的污水处理厂对废水硝化程度的提高,河水中硝酸盐含量相应增加,硫化物在河水中绝迹。第三,1950年以来,河道中溶解氧水平大大提高。在1950年到1959年间,在河道中溶解氧最低点处出现了完全亏氧状态;从1960年开始,这一最低值逐渐升高;到1979年,测得的第三季度(6月至9月为枯水期)溶解氧平均值在最低点处仍保持在饱和浓度的40%左右,满足港湾地区环境质量目标的要求(不低于饱和溶解氧浓度的30%)。

③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泰晤士河的严重污染曾使鱼类绝迹一百多年。经过多年的治理,河域内的自然生态环境逐渐恢复,1960年起,在局部地区重新出现了鱼群。1974年秋季,泰晤士河出现活鲑鱼。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鱼群的种类及数目都在不断增加,各种大型无脊椎动物、水禽、水生植物也陆续出现,表明泰晤士河的自然生态环境已得到较好的恢复。

(3)泰晤士河的管理经验

在泰晤士河的管理上,伦敦具有以下经验:

①提出了管理港湾的生物准则

针对港湾管理提出了两项生物准则:一是港湾能为海洋捕鱼业提供充足的动物群落;二是港湾能保证迁徙鱼类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顺利通行。

②控制港湾污染物排放的方法及目标

为了减少港湾的污染,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控制污染物向港湾排放:

对于含有不能通过自然过程实现无害化,并会在底泥中和生物体内积累的污染物的废水,应去除污染物后再排放。

对于可生物降解的污染物要进行常规的数据监测,并通过建立“污染预算”维持港湾水质的稳定。如果需要保持良好的水质,需要确定港湾区域可以容纳的最大污染负荷。

③明确管理工作的目标

A.利用港湾对污染物的自净能力,确保排放的污染物不会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或使水质达到使公众满意的舒适度;

B.通过控制水质标准,保证对港湾的利用不会超过其自净能力;

C.在制定“污染预算”政策时,制订计划的部门要与河流管理部门密切合作,而且双方应就相关问题进行商议。

④建立污染预算对排污权进行公平分配

在河道状况复原之后,需要为泰晤士河未来的管理制订计划以便港湾水质能维持在良好状态,并且使得现在和未来的排污者在排放废水的标准方面能被平等对待。这一目标的实现是通过建立合理的“污染预算”实现的。

为了保证“污染预算”在所有排污者之间公平分配,首先需要对面污染源,如表面溢流等进行审核。由于在泰晤士地区多数排污口处于集中污水管网之中,因此,只要分出10%的预算用于面源即可。其次,需要确定剩余预算中,哪些分配给现有排污者,哪些留给将来的排污者。如果为将来保留的预算不足,当新污染源将保留值耗尽时,就必须重新分配并且需要修正处理标准。如果为将来保留的预算过多,又可能使“污染预算”的整个控制目标无法实现。

通过建立“污染预算”,可以确定工业污染源的排放标准,还可以确定污水处理厂对废水的处理程度。

⑤根据区域生态特点建立相应水质目标

将泰晤士港湾按照水体含盐量划分为三个区域,每个区域实行不同的质量目标。

区域1—泰丁顿(Teddington)到伦敦桥:在通常条件下,该区域可以被认为其河水不含盐分,故该区域适用“淡水准则”,其环境质量目标是:①全部取样中,95%以上的样品的溶解氧(DO)的含量不低于空气饱和度的40%;②水质不能对鱼类有毒害作用。

区域2—伦敦桥到Canvey岛:位于伦敦桥下游段,海水入侵的影响逐渐显著,动、植物群落具有明显的港湾中等含盐区域的特点,故将“皇家委员会准则”作为质量目标,即溶解氧的季节平均值不低于饱和浓度的30%。统计表明:这一标准等价于全部取样中95%以上的样品的溶解氧不低于空气饱和度的10%。

区域3—Canvey岛到海洋:该地区实行的标准是:①水质适合整个海洋生命圈(包括鱼类)的生存;②全部取样中95%以上的样品的溶解氧不低于饱和度的60%。

2)美国密西西比河的生态治理

密西西比河是美国历史上洪灾比较严重的河流,自1543年发生最早一次洪水以来,其后于1849年、1850年及1858年发生了几次较大洪灾,1882年、1903年、1912年、1913年、1927年又相继发生了多次洪水,特别是1927年下游洪灾造成的灾害极为严重,经济损失达20多亿美元(郭培章等,2001)。1993年的夏季大洪水,直接和间接损失达180亿美元。1996年和1997年又受到洪水的危害。洪水期的高强度降水严重侵蚀了土壤,污染了地表水资源,造成环境的严重破坏以及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密西西比河的治理始于19世纪初,在1820年前,主要是私人修建零星堤防挡水,以防洪为目的。从1820年至1878年,治理进入了以航运为主要目的的阶段。主要是联邦政府授权各州出售沿密西西比河下游及俄亥俄河的联邦土地,为防洪设立防洪基金;国会授权对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进行考察,找出防洪和改善密西西比河下游的航运的可行办法——筑堤防、修建江河出水口、裁弯取直(加快洪水下泄)。

自1879年至1927年,密西西比河的治理进入了防洪和航运并重时期。进一步修筑堤防,初步建立了密西西比河下游大型堤防系统。从1927年之后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政府开始重视政策法规等非工程性措施在治理中的作用,加大了立法和管理的力度,密西西比河的治理进入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互结合的全面整治和开发阶段。主要是将整个流域分为干流、支流和小支流三级进行全面规划、分别控制。密西西比河治理的主要目的是防洪和航运。

工程措施是在上游清除暗礁、堵塞支汊、修建梯级闸坝与渠化河道。中游修建防洪堤、丁坝群、护岸以及疏浚以便缩窄河道,提高航深。干流下游建防洪堤、分洪区、分洪道、裁弯取直并辅以护岸、丁坝以及疏浚等办法以稳定河岸河床。在河口则修建导流堤,治理拦门沙水道等。各支流则以综合利用水库为主。密西西比河干支流的河道整治工程在世界上属种类全、数量多的类型。

3)加拿大第一大河圣劳伦斯河的治理

由于多种原因,加拿大圣劳伦斯流域一度遭到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1988年以来,加拿大政府开展了圣劳伦斯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主要措施有:为协调管理流域治理项目,加拿大环境部专门成立了圣劳伦斯河管理中心,主要从事技术咨询、生态环境监测和信息交流等工作;建立了由环境部牵头负责,多部门齐抓共管的管理体系;积极鼓励社区群众参与治理流域水污染的积极性。据统计,平均每年有15 200人参加流域治理,参加义务工作时间达16万h。经过10年的努力,圣劳伦斯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生态效益方面,优先治理了50家工厂,有毒物质排放量减少了96%;创建了首座海洋公园,制定了物种恢复计划。在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据专家研究表明,在圣劳伦斯河每投资1加元用于环境治理,可吸引私营企业投资3.40加元;完成了90个技术开发项目,社区集资完成了100个协作项目,政府增加税收2.08亿加元。

4)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流域的综合治理

澳大利亚联邦和州政府对该国最大的流域——墨累—达令流域的综合治理情况具有许多成功的经验(韩晓燕等,1997),从中可以了解到澳大利亚在水问题上的重大举措。

澳大利亚是水资源相对较为贫乏的国家,无论是降雨量、地表水还是地下水,都比较少。因此,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

首都堪培拉居住着30多万人口,风景优美、街道井然、布局合理。宽广的单行道两旁,种植有三排并列的观赏树木,地毯似的草坪四季如茵。其中堪培拉水质控制中心为城市优美的生态环境的保持和维护出了大力。该中心于1971年开始兴建,1979年正式投入使用.总投资达1亿澳元,是澳大利亚首府区域最大的污水处理场所。该中心的任务就是把堪培拉95%的生活污水和55%的工业污水经过一系列工程处理,进行分解,最终使污水净化,成为新的水资源,做到取于自然,回归自然。经过净化后的水,一部分作为工业用水,循环使用,或者灌溉农田,一部分重新放入河流,依然使其成为堪培拉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污染中分离出来的废物,经过焚烧成灰,通过管道输送,直接装上大罐车,提供给农场作肥料。

澳大利亚由于应用了综合技术进行污水处理,从而使水的循环利用率高达96%,不仅达到了变废为利、节约资源的保护生态目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其水资源的缺乏问题。

墨累—达令流域的管理很有特色和成效。该流域流经许多城镇和农牧场所,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网络,蕴藏着整个澳洲大陆14%的水和60%的溢流。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对水环境保护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为综合治理该流域、改善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采取了种种战略和策略,成立了墨累—达令流域委员会,提出了自然资源管理战略和盐渍化和排水战略等一系列管理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保证了该流域生态的基本平衡和环境的相对完好。

该流域主流和支流流经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南澳大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4个州,最后流入南边海洋。该流域在澳大利亚经济和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澳大利亚4个州绝大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这里相对丰富的水和相对肥沃的土地供养着整个澳大利亚约一半的羊群、25%的牛群、一半的耕地和75%的灌溉地以及12%的人口。有关该流域的管理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的充分重视和广泛关注。目前,该流域的水资源是由4个州和澳大利亚首都地区所共同分享的,并由墨累—达令流域委员会进行综合管理。

1984年9月,墨累河委员会提出了一份题为《墨累河盐渍化问题》的报告,从而进一步强调在墨累河流域管理中水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1985年5月,墨累河委员会提请联邦政府同意采取一项旨在解决该流域盐渍化问题的调查和设计计划,并进而将土地管理纳入其中。与此同时,维多利亚州州长约翰·凯因建议召开一次部长会议,深入探讨墨累河流域的水资源、生态环境、土地保护和农业灌溉等诸多重大问题,并提出应将流经昆士兰州的达令河流域纳入到墨累河流域进行综合管理。这一提议得到了其他3个州的一致同意,也得到了联邦政府的大力支持。

1986年8月27日组建了以南澳大利亚工程和水供应部部长凯斯·刘易斯为主席的综合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就农场用水、灌溉结构和减少盐渍化等问题提出了综合性的研究报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该流域重大问题的政策和策略。会议还建议成立“墨累—达令流域委员会”,综合管理整个流域的土地、水资源等重大问题。

5)成都市府南河生态治理

成都市府南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生态环境治理工程。该项目是以城市河流治理开始进行综合性整治项目,在污水截流、清淤、底泥处理、两岸绿化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如,成都市规划局在沿岸10个地块的规划中,尽量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绿化,结合沿岸用地规划,使绿地组成由点、线结合向带、面发展,构成总宽约100m的水体绿化带,使延伸整治创造了比城区更高的绿化覆盖率和高质量的绿化空间。但是,在府南河整治工程中,由于土地及经济等原因,河堤大都采用简单单调的浆砌条石垂直断面。一方面,河道中的生物和微生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很难生存下去,导致河道的自净能力遭到了破坏。另一方面,各种水生植物也难以在坚硬的结构坡面上生长,各种水生动物也因此失去了生存环境而无法生存,整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就因一层坚硬的护坡结构而被阻断开,生态失去了平衡。

坐落在成都市府河河畔的“活水公园”是在一个城市地区水环境修复的典型成功案例。该园集水环境、水净化、水教育为一体,每天可净化300m3水,向人们演示被污染的水在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过程。活水公园1998年曾获联合国人居奖,它是城市地区水环境修复与水生态保护最为成功的案例之一。活水公园案例取“鱼水难分”的象征意义,将鱼形剖面图融入公园的总体造型,喻示人类、水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担负主要净化功能的是活水公园中约20个鱼鳞般的“植物塘(床)”,由于不同的塘(床)及周边种植有不同功能的净化植物,形成了活水公园“人工湿地”的特色景观。

6)上海市河道生态综合整治

上海市近几年在河道生态综合整治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以“五纵”(东茭泾、桃浦河、新槎浦、新泾港、北横泾)、“四横”(走马塘、西虬江、漕河泾港、蒲汇塘)、“三大水系”(吴淞工业区水系、江湾机场水系、杨树浦港水系)为整治重点,以“沟通水系、调活水体、营造水景、改善水质”为整治目标,开展建设生态环境河道样板段工程,建设了一批“疏浚达标、水清面洁、绿化美化、道路配套”的河道整治样板段,达到“利水、治水、亲水”的综合效益。例如在松江区的新浜镇、仓桥镇等开展生态植物护岸的示范试点工作,在中小河道上种植黑麦草等可供牛、鱼食用的草本植物,既通过生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还发展了河岸经济,解决了部分河道养护经费;章浜河综合整治工程进行了新开、拓疏河道,岸线景观建设和河口枢纽工程3个项目,河道沿线因地制宜建设生态护岸2.53km,两岸设绿化、景观带15~20m,河口建泵站、水闸、人行桥一体化的新型枢纽工程1座,既省工、省钱,又达到了防汛和景观双重要求,体现了“保障型”、“节水型”、“生态型”、“景观型”的郊区水利现代化特色。

0.2.4 世博会与城市发展

世界博览会被誉为世界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界的“奥林匹克”盛会,是全世界各行各业聚首的盛会,对推动全世界的文明发展,特别是对促进举办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将起到极其巨大的推动作用。承办世博会将促进城市社会发展,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同时还会带动边缘及相关地区甚至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的进步。

1)促进城市市政建设的发展

世博会是承办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的全面展示,市政基础建设主要有交通运输、通讯信息、电能供给、环保设施、饮食住宿和商业旅游等。具体包括:电车、汽车、地铁及道路等对内交通设施和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等对外交通设施;电话、因特网、传真、电讯、邮政等设施;电能的生产及输变电设施改造,热能、气能的生产和供应;废气排放治理、污水治理、流经市区的江河治理、内河内湖治理、供排水系统的改善;粮食、肉产品、水产品、蔬菜等食品的调拨、供应与加工,高级饭店、宾馆的建设和改造;旅游点开发、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等。

世博会主办城市借举办世博会的契机,全方位大规模地进行城市建设,借此解决了许多平时较难解决的市政建设问题,世博会结束后,上述投资项目仍留在当地,在原有基础上,可以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如纽约昆斯区的法拉盛草坪—可乐娜公园本是一片沼泽地和垃圾场,通过1939年世博会后,取而代之的是优美的园林公园,经过几十年的整修扩建,由世博会会址改建的公园面积已扩大到56万m2,已成为纽约市第二大园林公园,拥有动物园、水上乐园、溜冰场、高尔夫球场、足球场、网球场、棒球场等众多娱乐设施,园内建立的路易斯阿姆斯特朗运动场,成为美国网球公开赛的比赛场地。

2)促进城市发展实例及对上海的启示

历史上许多世博会的成功案例为上海筹办世博会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世博会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居住环境改善等造成的长远影响需要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我们不仅仅把世博会作为一场国际性博览会来建设,同时还需要在前期规划中考虑到场馆的后续利用,以及它对促进当地的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1)日本大阪世博会

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不仅是亚洲地区最早举办的一次世博会,而且是当时国际上办得最出色、最成功,至今仍有影响力的盛会,入场人数高达6 420余万人,创下了当时世博会历史最高纪录。

日本政府不仅对建设世博会场馆及配套设施拨出巨额专款,还对交通、住宿、公园、城市下水道与河道等进行了大力改造。尤其是在交通方面,政府对东京至大阪的高速铁路线进行改建,扩大机场,从市中心到博览会之间建设了几十公里铁路,大大方便了游客参观和疏散。

日本用于会场建设、相关投资等总费用达到3.3万亿日元,远远超出了1964年东京奥运会时的费用(2.7万亿日元)。这届世博会大大推动了大阪的交通、高档住宅、商业设施、旅游及文化交流场所的建设,推动了以大阪为中心的关西地带城市群的形成。对日本全国的经济发展和布局有极大意义。

大阪世博会闭幕后,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原址被改建成崭新的世博公园。园内分布着各类博物馆和科技馆,原址如停车场等附属设施,现被全部改造成了游艺场和温泉等设施。世博公园已经成为了大阪的重要经典。同时公园便捷的交通和配套设施的完善,带动了周边的房地产蓬勃发展。

(2)德国汉诺威世博会

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第一天参观人数达15万,世博会为德国创造了3万个就业机会,提高了德国的国际声誉,改善了德国的投资环境,促进了消费需求,举办城市市政建设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德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得到提高。

汉诺威世博会相关的投资和项目从启动伊始就考虑经济和生态方面的因素,以及后续利用问题。基于这个工作框架,世博会许多项目被成功地建设完成,其中包括:重新规划了汉诺威的商业会展场所并且提升了现代化水平,从而保持国际领先的商业会展地位;在“汉诺威世博会公园”的商业区域的发展中,着重应用了信息技术;科隆兹堡新城区的建立,解决了紧邻世博会场地的3 000户居民的居住问题;建立了地区快速交通网络并且延伸了城市轻轨线路;给大汉诺威地区注入了城市景观的新概念,冠名为“花园城区”。

在2000年的德国世博会中,为改善汉诺威的基础设施,联邦政府先后投资93亿马克在汉诺威周边修建高速公路、地铁和铁路车站,汉诺威市政府也投资兴建了一流的公共交通、城市管道和光纤通信设施,以会展业著称的汉诺威所在的下萨克森州也因此成为世博会的“大赢家”。

世博会机遇所造就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应及对城市发展的带动,已经有诸多成功的先例:

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站在欧洲工业时代即将到来的最前沿;

1889年巴黎世博会,使巴黎这座久负盛名的文化之都,跨入了国际大都市之列;

1893年的芝加哥博览会,宣告美国登上世界舞台;

1900年的巴黎博览会,将目光聚集在新世纪;

1958年的布鲁塞尔博览会,标志着战后重建的开始;

1970年日本大阪举办世博会,在随后的10年发展中,形成了著名的关西经济带,带动了日本经济的增长;

1993年韩国大田博览会,推动了韩国经济的起飞。

(3)上海世博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届绿色、低碳的世博盛会,其会址位于上海黄浦江中上游、南浦与卢浦大桥之间的两岸滨水区,规划控制范围约5.28km2,两岸实施统一规划、同步开发,功能上互相呼应,景观上相互协调。这个地区是上海的重要标志之一,更好地扣住了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首先,这个地区是上海城市新一轮旧区改造的重点地区。世博会的入驻,可以推动两岸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旧区改造的品质,带动周边地区繁荣。而且,黄浦江两岸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选址周边浓缩着上海近代城市的发展轨迹,传承着上海的历史文脉。在世博会场地以北,是老城厢历史风貌区,可以感受到中国江南水乡城市的古韵。与之毗邻的黄浦江中段,是蜚声中外的上海外滩,“万国建筑博览会”展示了近现代史上上海“博采众长、海纳百川”、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建筑风采和绝妙的城市天际线;而与之隔江相望的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则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深化改革开放、上海崛起的象征;顺江而下,是汇集了上海丰富而宝贵的生态资产的长江口,崇明、长兴、横沙三岛,东滩湿地,九段沙湿地,同黄浦江上游的淀山湖和佘山森林区一起,构筑起上海城市的生态安全格局和生态景观,为21世纪上海的生态建设做出贡献。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上海“博采众长、海纳百川、与时俱进”城市精神的体现,也为上海成为世界级城市创造了条件。世博会使上海城市整体形象得到进一步的升华,通过总体规划设计、旧区改造和新区建设、城市结构的调整和功能的优化,加强以黄浦江为纵向发展轴线、苏州河为横向发展轴线的城市建设,将上海城市的整体形象展现给世人,展现出了一个具有悠久的历史文脉传承、东西方建筑文化交汇、生态建设优先的滨江生态型城市景观。

0.3 中国区域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区域发展更加关注经济与社会发展效率的提高。随着影响区域发展的传统要素作用的下降,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为代表的新的影响要素正在扩大影响。

0.3.1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特征

我国多数地区的经济发展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开始好转,但是总体上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峻,呈现“总体恶化、局部改善”的状态。同时,由于我国南北、东西地理空间尺度大,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特征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生态环境问题特征的区域差异化、要素的区域流动性和区域的空间类型(杨兴宪等,2006)。

1)特征的区域差异化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自然环境多样,人类社会活动的类型和发展阶段不同,由此造成我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表现特征的区域差异性。从宏观层次讲,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由于自然环境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其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呈现十分显著的区域差异性。

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受国际产业转移影响,重污染产业大量进入,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的严重障碍。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沙漠化、干旱程度等生态问题较东部地区严重,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中西部内陆地区区域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华中酸雨区和西南酸雨区污染较严重,酸雨年均pH小于5.6的城市比例超过50%。

即使在三大地带内部,不同区域仍表现出显著差异性,如南北方之间因水、土、热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出南北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北方严重缺水而导致旱灾、沙尘暴、气候异常、植被稀少、土地退化、大气污染严重等;南方多水,而且分布不均造成洪涝灾害、水污染、水土流失等。

2)要素的区域流动性

区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动态开放空间系统,主要包括区域内的人文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我国许多地区出现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就是三个系统之间长期处于恶化循环,如废弃物大量排放、过度开采资源和高消耗的生产、生活方式。

由于生态环境要素的区域流动性,不仅会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同时污染物也会流动到相邻区域,进而影响其生态环境系统。如近几年来,因为东部沿海地区土地成本、人力成本、交易成本、资源消耗成本等不断上升,许多重污染产业已经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使中西部地区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3)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空间类型

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空间类型主要包括污染点、线和面以及它们的相互组合。这种点、线、面及三者组合形态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生态环境要素的流动性,使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扩大空间范围。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特别是二氧化硫污染非常严重,江苏南部、上海和整个浙江省都是酸雨的重污染区。长三角15个城市中有14个属于酸雨控制区,几乎整个长三角都处于酸雨威胁中。虽然近几年的环境治理的强度加大,但因为这种点、线、面及三者组合的行政区划影响很大,要做到统一治理环境,涉及不同地区的利益,治理效果很难得到巩固。

0.3.2 我国流域生态系统退化研究进展

流域指汇集和补给一条河流及其支流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全部来源区,即地表水与地下水分水脊线包围的集水区域(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1986)。而流域生态系统是指流域辖区内由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的复合生态系统。

1)水环境退化

李春艳等(2009)提出现阶段我国流域水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水质恶化与水生态系统破坏、流域上下游间的跨界矛盾突出、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用水冲突等。目前,针对流域水环境退化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现状以及历史对比描述、驱动力分析等研究阶段,如王官勇等(2008)利用水环境监测资料和国家气象局的历年降水量资料对淮河流域1954年至2004年的水资源与水环境变化进行了分析,谢红彬等(2001)将水环境演变的人文驱动因素归纳为人口发展、经济发展、城市化、土地利用等四个方面,将其与太湖流域水环境耦合。

2)流域生态系统退化综合评价

生态系统退化程度诊断是进行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基础。何毓蓉等(1996)对川江流域的土壤退化分类提出综合法分类,将与土壤生产型紧密相关的肥力因素作为土壤退化的基本类型,并根据其属性归纳为上一级分类单元。齐善忠等(2003)根据黑河流域自身的特点,将其土地退化分为水土流失、干旱化、植被退化、盐渍化和沙漠化五种类型。艾亮科等(2003)通过选取具有湖区典型特征的研究区域,应用开拓工程方程进行了鄱阳湖农业生态退化评价研究。

3)讨论与展望

我国关于流域生态系统退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从基本理论到实际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其中,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报告仍然十分缺乏。对于生态系统退化的发生条件、强化机制的研究,多数学者侧重于对退化生态系统现状和特征的描述以及表层原因的分析,而针对某一具体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在研究区域尺度上,以黑河流域、锡林河流域、金沙江流域为重点,森林、草地、土壤、水环境是研究的热点对象,特别是关于草地退化的研究,成果较为集中。然而,目前关于生态系统退化的诊断、分类、综合评价、监测、预测、预警等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科学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现有成果无法因地制宜地指导我国众多流域存在的普遍而严重的退化治理实践。

为此,我国有关的研究应从以下诸方面展开工作:

(1)深化生态系统退化的理论基础研究,形成系统而完善的学科体系。

(2)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生态系统开展退化的发生、演化机制的研究。

(3)探索退化生态系统的诊断特征、过程、途径以及技术手段,建立科学的诊断分类标准。

(4)建立规范、科学、灵活、可操作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方法体系。

(5)构建全流域的退化动态监测网络,建立流域退化预警机制。

(6)进行以生态水文学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流域生态管理研究。

0.3.3 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区域差异及其因素分析

能源可持续发展要求能源安全供给、经济竞争力和环境可持续性三者统筹兼顾。其中能源安全供给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经济竞争力为可持续能源提供有力保障;环境可持续性是可持续能源的基本前提(沈镭等,2010)。

本书在明晰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能源、可持续合理供给,能源与水、土地、森林等资源配套能力,国家可持续能源政策与地区规划的融洽,减缓环境资源的损耗,环境可持续性等四个目标出发,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定量的角度刻画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差异,解析影响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可持续能源政策与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制约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能源与森林、土地资源的配套能力是重要基础;能源供应能力是核心所在。从中国东、中、西部来看,西部地区是中国能源可持续性最强的地区,中部次之,东部能源可持续性最弱。从中国八大区域来看,能源可持续性沿海地区最弱,东北和长江中游地区次之,大西北、西南和黄河中游地区最强。

沈镭、刘立涛认为通过此项研究,得到了下面的启示。

(1)需要通过多元化发展,提升能源供应能力。现阶段,我国能源供应能力主要由电力供应能力、油气供应潜力、可再生能源供应能力所决定,而完善价格体系,是助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必经途径。

(2)建立健全的环境税收制度,增强环境可持续性需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明确环境税收制度的税收要素,如征税主体、税率等。其次,建立基于环境资源成本的合理价格形成机制。第三,不断完善环境税法,为环境税的执行提供法律依据,提高环境税收效率。

(3)因地制宜,促进区域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东部地区而言,首先须改进其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水平;其次率先开展环境税试点工作,用经济手段调节市场主体的环境污染行为;第三加强海上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改善能源结构。中部地区,首先加快小水电等发展,增强电力供应能力;其次推广农村沼气技术,加快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发展;第三,提升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置率。西部地区,能源可持续性在全国居首位,但利用效率却大大落后于东、中部,所以首先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其次,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

0.3.4 探索环保新路,深化污染防治

2009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污染防治工作现场会上讲话。他强调要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正确应对挑战,开创污染防治新局面。

1)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

张力军介绍,“十一五”以来,我国在污染防治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恶化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一是污染减排稳步改进,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二是区域联防成效明显,奥运会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三是强化违法监督,饮用水资源保护力度加大;

四是实施江河湖海休养生息政策,重点流域治理稳步推进;

五是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环境保护迈出可喜步伐;

六是严格环境准入,工业污染防治得到加强。

2)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即使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我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仍高居世界第一。

二是环境污染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仍有1/3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超标。全国大江大河水质仍有近1/4的监测断面超过劣Ⅴ类水体。全国约有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严重。

三是新的污染问题不断出现。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导致大中型城市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增高。湖泊富营养化呈迅速增长趋势,目前东部地区湖泊几乎全部富营养化,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普遍存在稳定运行率低,二次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土壤污染开始呈现有机污染物与重金属共存复合态势,危害农作物,甚至人体健康。

四是污染防治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管理手段单一,目前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在制定环境经济政策、丰富环境信息手段、动用全社会等方面做大量工作。目前我国环保投入不足。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对环保投入大幅度增加,但重点流域列入规划投资需3 000多亿元,目前投入不足1/3。监测能力不强,仪器设备虽有较大改进,但技术水平、人员素质还不能适应需要。执法力度不够,工业企业达标排放率低,偷排、漏排等违法现象仍较普遍,环境执法难问题较为严重。

3)在探索新路中深化污染防治

张力军认为,探索环保新路没有一个固定框架,而是一个开放体系,要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战略和措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污染防治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逐步建立起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和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和信息公开手段,努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

要将减少污染物产生作为污染防治的根本途径。减少污染物产生能减轻末端治理压力,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要将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和信息公开等措施作为污染防治的根本手段,加强法律法规配套完善,适时制定、修改和完善法规。加强污染防治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及时提出解决各种新环境问题的应对措施。要加强信息公开,运用网络等新媒体手段,扩大信息公开范围,让公众充分参与和监督(李力等,2009)。

0.4 中国区域发展生态学研究的若干内容

区域发展生态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新学科,我们目前只能介绍一些有关学科的研究概况,从中取得经验。

0.4.1 生态学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内的研究

李文华、赵景柱(2004)提出,新的生态学科研究领域正在不断出现,等待生态学家与有关学科联合进行开拓。

在国家水平上,生态学家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制订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参与可持续发展社区的建设。我国一些著名生态学家参与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等的工作,并参加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等一系列重要文献的起草工作。我国生态学工作者对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参与制定了“国家21世纪议程”框架设计和“部门与区域21世纪议程实施方案”,把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理论应用到综合国力的评价中来(赵景柱,2003)。

在区域水平上,生态学家积极参与了西部大开发中有关生态建设方面的工作。其中包括西部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需水的研究以及荒漠化治理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我国南方地区进行的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热带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建造与管理,北方地区天然林的保育和可持续管理以及脆弱的生态高度带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成为研究的重点。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和地方掀起了以县、市、省为单元的生态建设新高潮。我国生态学工作者在这方面起到了倡导的作用,并身体力行地投入到城市与区域建设的规划、设计、论证与评估等工作中。我国在这方面逐步形成的理论、思想与实践,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区域生态建设和发展,同时,在国际上也得到很高的评价和广泛的应用。

0.4.2 经济生态学原则在工农业建设中的应用

我国著名生态家马世骏先生(1983)认为,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范围及类别逐日增加,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问题亦更为突出,从而促进了经济学与生态学的结合。

1)经济生态学的内容

经济生态学是经济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所形成的边缘学科,属于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的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

(1)用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论研究生态学问题,包括自然的、人工改造的和人类社会的生态系统,分析和评价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经济价值(吴人坚在2010年认为经济生态学主要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论研究经济领域的生态学问题,但是在进行评价、对策时需要借鉴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论)。

(2)研究经济高速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学问题。如生态平衡失调、环境污染的生态学评价及其治理决策,以及经济建设中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问题等。

(3)把经济学原则和生态学原则结合起来,构成经济生态学原则,作为工农业建设等应遵循的原则。这样可使建设的成果既符合最大的经济效益指标,亦符合最佳的生态效益的要求,包括工厂布局、自然资源管理、土地利用、农牧业经营管理以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等。吴人坚认为两者结合的建设成果要达到最大和最佳可能较困难,还是追求经济和生态两者都能达到较大和较佳的状态更为现实。

2)经济生态学原则

经济生态学原则概括起来可简化为以下五个方面:

(1)以总体各组成成分的综合经济效益作为工农业、水利建设项目或整个系统的经济效益,而不是以单项或某个亚系统的成果为指标。重视相互协调的总生产力,不追求有损总体利益的单项产值。

(2)物质消耗与各层次物质转化效率的等值原则。注意层序结构和各链环之间能源和物流转化的生态效率。

(3)结构、功能与再生力的相互适应原则。以功能效率及再生力的高低评价结构的优劣,用简化的高功效结构提高系统的代谢功能,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4)自然资源增长、利用与工农业建设按比例发展的原则。达到有计划的物质生产与市场供需量协调,以及人口增长速率、物质生产、消费、生活水平相协调的原则。

(5)保持物质、能量的输入、利用、变换、存储、输出的平衡原则。估计最大、最小限量,有计划地、根据空间及时间和可逆转及不可逆转的程序做到使用、储存、输入、输出和废物的再利用等的平衡。

0.4.3 中国南方地区经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综合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吴人坚、张祖新等(1992)开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南方地区经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综合分析及其对策”研究。其目的是探索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传统和现代的经济生态综合分析方法,对中国南方八个地区(包括城市和农村)生态经济的近期历史和现状进行实例研究,并探讨适合我国南方地区生态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途径和对策。

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持续协调发展,已受到国内外有识之士,包括决策者的极大重视,但是,要把经济生态意识用于指导经济和生态建设还需深入地进行理论探讨;并且应用合适的经济生态分析方法对各种生态经济类型和地区的发展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它们的一般和特殊的经验和问题,提出持续协调发展的对策。

进行地区的比较研究面临两个困难问题:一是如何确定所需要的生态经济社会指标体系;二是如何确定适合的分析和评价方法。我国经济、社会、环境领域的统计工作还处在逐步完善之中,各项统计数据的口径常在变换,尤其资源、环境方面数据不全,收集困难。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我们为进行实证分析的八个地区确定了150项指标,在对比分析评价中,经过专家咨询,反复筛选,最后确定了36项指标。从综合评价的结果,说明选用这些指标确实能够基本反映我国南方地区生活经济关系的状况,当然进一步完善仍然十分必要。

建立合适的研究方法是建设一个新学科的基本任务,这也是本项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课题组成员发挥了各自的长处,分别应用系统动力学、灰色模型、环境经济分析等现代定量分析方法,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和预测,提出发展对策;另一方面采用了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南方八个地区的生态经济指标进行对比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南方地区生态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政策。

该课题的研究成果《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抉择》(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内容包括三篇十七章。第一篇为生态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原理和方法;第二篇为生态经济发展的地区分析实例,介绍了中国南方八个地区(包括城乡):江苏南通,浙江舟山,福建龙岩,湖南湘西自治州,贵州遵义,云南昆明,江西宜春,广东清运的生态经济概况,并以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分析为依据,提出了各地区持续协调发展对策;第三篇为中国南方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与对策。

该课题组人员来自生态、经济、地理、环境、林业、农业等各个专业,既有理论工作者,也有实际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有地区的决策者。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践,充分发挥了各个专业、各个部门成员的积极作用,相互支持,取长补短,发扬大协作的精神,积累了跨学科研究的丰富经验,这也是搞好综合研究的重要条件。

0.4.4 流域生态学

1)新学科,新思想,新途径

邓红兵等(1998)在评述流域生态学定义、来源及有关认识的基础上,论述了流域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他们认为流域生态学的研究与应用是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必要尽快地系统开展相关研究。

邓红兵等认为流域(Watershed)是指一条河流(或小溪)的集水区域,河流从这个集水区域上获得水量补给。流域生态学以流域为研究单元,应用现代生态学的理论和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流域内高地、沿岸带、水体等各子系统间的物质、能量、信息流的规律。在研究流域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中、大尺度上对流域内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及环境问题进行研究,为流域中陆地和水体的合理开发利用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2)生态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尚宗波等(2001)认为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流域生态环境的重大破坏,为了合理开发流域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有必要开展流域生态学研究。他们系统阐述了研究流域生态学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流域生态学与目前生态学最关注的“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三个研究问题结合在一起,极具研究价值,建议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

(1)研究的意义在于如何减轻人类对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合理开发流域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这给生态学家提出一个严峻的课题,而流域这个相对较封闭的系统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领域;流域生态学研究对生态学理论和应用的发展都很有利,同时也是地球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面对的难点。

(2)研究的内容包括流域的水土保持,水体污染和水质改良,水利工程对流域生态系统的影响,流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对策,水陆交错带的研究,流域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影响和作用规律,流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3)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包括生态系统的方法,退化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方法,景观生态学方法,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及信息生态学在流域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生态学模型方法,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方法等。

0.4.5 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学术讨论会

当前生态城市建设正在世界各国展开,生态城市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区域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潜力。其目标是建立一类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促进城市结构的有机耦合,完善城市的新陈代谢,增强城市功能,实现城市经济腾飞与环境保育,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与可持续发展。

前四届城市生态学会议分别在美国Berkeley(1990),澳大利亚Adelaide(1992),塞内加尔Dakar(1996),巴西Curitiba(2000)举办。第五届会议(2002年8月19日至23日,中国深圳)主办单位:中国生态学学会,国际生态城市建设协会,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深圳市人民政府。

1)会议目的

(1)促进从事城市生态、城市规划、产业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的技术人员、企业家、研究人员和决策者之间的学术与信息交流。

(2)交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为城市规划、设计和生态工程,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的发展提供新的手段和技术。

(3)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技术孵化、制度创新、教育和行为激励的发展策略和政策。

(4)探索保护和恢复城市生态环境与物种多样性、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2)会议主题

(1)城市生态、产业生态和人类生态学理论和方法。

(2)生态小区、生态产业和生态景观保护技术和手段。

(3)制度创新、公众参与城市生态变化和能力建设。

(4)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案例。

3)讨论专题举例

(1)城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进展。

(2)生态景观和城市周围生态规划和管理。

(3)生态小区和生态建筑的规划、设计和管理。

(4)城市改造过程中的水生态管理。

(5)生态城市、生态链、生态村发展的案例研究。

0.4.6 第三届世界生态高峰会简介

据《中国生态学学会通讯》2007年第2期报道,由国际生态学会、中国生态学学会等20多个国内外生态学相关领域的主要权威学术组织和团体共同发起的“第三届世界生态高峰会”于2007年5月22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70多个国家的1 400多位生态学工作者。

本届峰会以“生态复杂性与可持续发展:21世纪生态学的机遇和挑战”为主题,探讨了世界范围内生态关系的变化,生态理念的革新,交流了生态科学的理论进展和生态建设的实践案例。内容涉及生态复杂性、可持续发展、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健康、全球变化与生态效应、城市化与生态建设、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生态信息、生态恢复、转基因生物的生态安全、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等科学理论和应用的前沿议题。

峰会主要活动包括以下三大板块:一是以生态复杂性与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学术交流活动。内容涉及生态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新视野。大会组织了50场专题学术讨论会、20场口头学术报告分会、2个区域性学术会议(第三届东亚地区生态学会联盟学术年会和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个卫星会议(北京生态修复国际研讨会和南京国际湿地恢复与生态工程学术讨论会),以及会议前后各种相关的学术活动,如Elsevier主办的“怎样写SCI科学论文”讲座,复旦大学主办的现代生态学讲座等。

二是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实践论坛。包括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技术、书刊和成果展览,生态建设案例考察,决策咨询及官产学研对话活动。重点展示中国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理论方法及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海南省、北京市、扬州市、雅安市、大丰市等7个决策管理部门和宝钢集团等12家企业在论坛上交流了生态建设的案例。

三是生态学及相关领域的国际学术团体和学术期刊的工作会议和学术组织间的交融对话会议。如国际生态学会、国际人类生态学会、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理事会、中华海外生态学者协会与中国生态学学会联席会议,以及Elsevier出版集团的《生态模型》、《生态经济》、《生态复杂性》等国际生态学领域的著名学术期刊主编的联席会议等。

本次峰会讨论通过了推进全球生态建设,弘扬可持续生态科学的《北京生态宣言》,其副标题为:“生态:认识世界,改善环境,美化生活的强力工具。”宣言强调,生态是人们日常关注问题的核心,生态学是解决人与自然系统关系问题的关键,是决策管理的重要工具,生态学能帮助人们去设计、规划、管理及保护好环境,以确保全世界人们拥有健康的生命,让子孙后代拥有良好的生存环境。宣言号召世界各国民间学术团体、各级政府,以及与生态相关的科学家联合起来,把生态学原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防止地球生态的进一步退化,推进地球村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峰会特点有三:一是几乎覆盖生态学领域所有全球性、地区性权威组织,从德语系国家生态学联合会、东亚生态学会联盟到由五十几个国家组成的英联邦人类生态理事会以及美、英、中三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级生态学术团体;二是学科交叉碰撞,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理论和实践结合,学术交流和考察咨询结合,共收到来自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论文摘要1 300多篇;三是学术期刊参与多,有24个国际知名期刊和10个国内核心期刊加盟。

0.4.7 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新进展

傅伯杰(2008)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景观生态学发展迅速。景观生态学研究取得活跃的地区集中在北美、欧洲、澳大利亚、中国,表明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和应用的广泛性和越来越高的认知度。从研究内容看,景观生态评价、规划和模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景观生态保护与生态恢复,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探讨。随着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深入,以科学和实践问题为导向的学科交叉与融合不断加强,促进了景观生态学新的学科生长点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包括水域景观生态学、景观遗传学、多功能景观研究、景观综合模拟、景观生态与可持续性科学。中国科学家需要抓住人类对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性科学的共同诉求,放眼国际前沿,服务本土需要,从中国自身的特点出发,关注受人类干扰和以人为主导的景观。以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多尺度、多维度耦合研究为核心,区域综合与区内分异并重,推动综合整体性景观生态学的建立和完善。

下面着重介绍景观生态与可持续性科学的关系:

可持续性科学作为寻求对自然与社会交互作用基本特征深刻理解的新领域正在形成之中。例如:土地变化科学作为可持续性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调查和监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评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生态系统过程、产品和服务的影响,理解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机制。因而,在这些方面与景观生态学的关系尤为密切。

景观生态学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可持续性科学做出重要贡献:

①人类景观或区域作为研究和维系可持续性的基本空间单元,是有效研究自然、社会相互关系的最大尺度。

②景观生态学为解决多尺度上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问题提供了等级性和集成性的生态学基础。

③景观生态学已经发展了一系列整体性的和人文社会学的方法来研究自然—社会相关关系。

④景观生态学能为研究空间异质性或自然和社会经济格局对可持续性的影响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

⑤可持续性科学要发展成为一门严谨的学科,必须要定量说明什么是可持续性,景观生态学能为此提供一套方法和指标。

⑥景观生态学为自然—社会相互关系研究中所面临的尺度和不确定性问题的探讨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0.4.8 可持续性转型——第五届产业生态学国际大会综述

石磊(2009)综述了于2009年6月21日至24日在葡萄牙里斯本召开的第五届产业生态学国际大会情况,参会的人数大约400人,主要来自欧洲、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而来自中国、印度、巴西和波兰等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不足100人。其中,我国有18人,主要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等。

国际产业生态学学会成立于2000年,历届学会主席都强调产业生态学是一种新的看待、理解和塑造人类组织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视角,强调通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充满许多挑战,我们必须采用新的思维和行动以生态化重塑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1)大会的中心议题为“可持续性转型”

可持续性取决于技术、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保护等多种因素,因此可持续性的实现需要多个领域都做出巨大转变,也就是需要所谓的系统创新、体制改革、产业转型、技术升级和社会经济模式转变。所谓“转型”,应涵盖了上述所有的转变,并且其方向和速度取决于所有参与者的集体行为。

大会所设立的可持续资源管理、产业生态学工具、工业共生、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生态学等议题实际上有所交叉,有的侧重于方法,有的侧重于应用。下面主要介绍生态产业发展。

本届大会在生态产业发展领域表现出两点趋势:第一是以生态产业园区为代表的案例研究逐渐增多;第二是用于规划设计的方法渐趋多样化。

2)在案例研究方面,主要有行业、工业园区和区域产业体系三个层面

在行业层面上,出现的案例有钢铁、电子和生物质转化等;在生态产业园区上,日本、韩国、中国、法国等国家都有相关案例的介绍;在更大尺度的区域产业层面,英国、德国和中国等有案例介绍。其中,英国的国家工业共生项目除在英国本土外,还在墨西哥、巴西甚至我国云南都开展过工业生产发展项目。清华大学课题组介绍了宁波北仑、中国有机化工产业网络等案例研究。

3)国际产业生态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产业生态学领域开始社群化,目前已出现两大子群,即专注于物质流分析的分会和专注于生态产业发展的分会。

(2)发达国家占据产业生态学领域的主导地位,且欧、美、日三足鼎立的格局日益明显,其中,美国强于概念体系、理论构建和全球视野,欧洲强于大项目主导和系统实践,日本则精于刻画并着眼于亚洲视角。

(3)产业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和学科体系仍然比较模糊。社会物质代谢和生态产业发展成为学科的主体构成,但前者偏于还原视角,后者理论建构不足。系统科学和复杂科学已受到产业生态学领域的重视,两个大会报告都提到系统科学有望成为产业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4)应用性在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城市代谢、节能减排与气候变化都已成为产业生态应用的热点领域。

4)对国内研究的启示

(1)要注意对时间的梳理和提升,多开展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国内有着更为庞大和更为系统的实践,清洁生产、生态产业园区和循环经济时间在多个层面上纵深开展,《循环经济促进法》已出台,现阶段是国内产业生态学研究的黄金时期。

(2)要大力开展国家层面社会物质代谢的系统研究。目前,国内社会物质代谢研究有散乱和低水平重复之嫌,需要着力构建国家层面上生命周期分析的数据库和指标体系,系统开展国家尺度的环境投入产出分析,服务于循环经济的国家实践和资源环境战略。

(3)要注重新方法和工具的开发和应用,尤其是建模和决策支撑方法。国际上在这一领域进展并不快,国内有机会在这个领域赶上世界前沿。

(4)要强化参与和主导意识,积极投入到产业生态学概念体系与理论基础的构建中,这是学科的立足之本。中国传统上的系统观和生态观,加上当前日新月异的工业实践,两大利好因素如果加以善用,我们有可能重塑产业生态学的理论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