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北古城正月初八“大香会”

北古城正月初八“大香会”

时间:2022-1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据说,北古城镇正月初八“大香会”始于元代末期,有着近600年的历史。2014年的“大香会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节”共有30支文艺队参加展演,内容丰富多彩。每逢“大香会”,打头的都是“大龙”。“踩高跷”是古城“大香会”的另一重头戏,很多人就是来看这踩高跷。宜良是“花灯”之乡。中午12:08,“大香会”开始了。在今天的“大香会”上,古城安南的彝族表演队很出彩,大三弦跳得很是招眼。

农历正月初八,是北古城镇一年一度的民间大庙会--正月初八“大香会”。

据说,北古城镇正月初八“大香会”始于元代末期,有着近600年的历史。相传正月初八是土主老爷归庙成神的吉日,当地上下十八村乡民在这一天祈求土主成神后护佑一方百姓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故把农历正月初八定为地方群众聚集喜庆的日子。多年来,勤劳善良、好客的古城人民继承发扬着这一传统,围绕东山上的土主寺、老街上的老戏台,自发地组织表演舞龙、舞狮、烧大香、跳大三弦、跳花灯等民间民俗文化节目,借以庆贺“土主老爷”的生日,这一活动现也成为一个古城迎春民间大联欢。2014年的“大香会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节”共有30支文艺队参加展演,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民间手工制作的古城大香,又有舞龙、踩高跷、舞狮、彝族大三弦、陈家渡旱船及传统花灯等传统民间民俗文化节目。

“大香会”主打的第一场大戏是“踩街”。踩街的起始点就是现在的镇政府。

每逢“大香会”,打头的都是“大龙”。今天要舞的是3条龙,这些龙舞动在大街上,欢腾旋跃,让人兴奋不已,热血奔涌。舞龙也称“龙舞”“耍龙”“闹龙灯”“玩龙灯”“龙灯会”。

古城村委会的龙已舞了20年了。那么,为什么要舞龙呢?

大香会现场。

大香会现场。

舞龙的用意,概括起来不外乎这么几条:一为祈雨祈福,二为娱神娱己,三为彰显力量,四为兴旺人丁。

其中,祈雨祈福是最基础的。民间传说,金角老龙有意为难鬼谷子,便利用职务之便,改变降雨点数,结果让不少老百姓死于水患。后来玉皇大帝问罪,金角老龙受到贬黜。为了赎罪,老龙便在每年的新春到来之际,逐门逐户地向老百姓鞠躬赔礼,并承诺一年的风调雨顺。于是,人们便据此传说,用竹条铁丝、绸缎纱布扎制成彩龙,每逢年节舞耍一番,表达欢快喜悦之情,也寓意老龙臣服,天遂人愿。老百姓认为,每年的大香会,这3条龙只要在古城街上舞游一次,便能保佑宜良雨水及时,五谷丰登。

在古城,甚至有这样的风俗和说法,正月初八这天踩街心,如果请龙到自己的门店中走一走,舞一舞,这一年必定和和顺顺、生意兴旺、财源广进。所以大商巨贾都要请龙来自家店中走走,以求天天抱财归家。

据史料记载,舞龙祈雨在先秦时期已开始流行,到汉代已具相当规模,形式也多有讲究。据董仲舒春秋繁露》载,汉代人春旱求雨舞青龙,炎夏求雨舞赤龙或黄龙,秋季求雨舞白龙,冬天求雨舞黑龙

后世的舞龙,大都包含有祈雨祈福的意味。灯与龙的结合,记载始于宋时。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道:“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当然,这是龙灯,即是我们所说专供人们观赏的龙形灯饰

龙是一个能行走、会变化,善飞腾的“圣神”,过去无论宫廷还是民间,都有舞龙的传统。既然舞,就不光在白天舞,晚上也要舞,晚上舞就离不开灯,因此大凡舞之龙,都通称“龙灯”。

除了祈雨祈福、娱神娱己之外,舞龙还有彰显力量的作用。人们相信,歌之唱之,可以召唤龙的神灵;舞之蹈之,可以模仿龙的神态;有歌有舞,既可以使神龙欢愉喜悦,也可以使自身禀赋龙性。同时,通过舞龙,也使舞龙人的力量得以显示。

大香会现场。

龙灯也是“灯”,“灯”谐“丁”音。而且,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力量的象征,龙灯也就寓意着“龙丁”,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家里出一个“龙子”呢?这样,在全国各地的舞龙活动中,常有一些和“龙丁”相关的程式、讲究、说词。

在古城正月初八,最出彩的就是“踩高跷”。

“踩高跷”是古城“大香会”的另一重头戏,很多人就是来看这踩高跷。高跷是现在很多成年人小时候不会忘怀的无尽欢乐。过去,有过很多好玩的,到过年了,一群小伙伴砍两根开衩的树枝做成高跷,踩着“高跷”去打“年秋”,放炮仗,跑大街。今天的正月初八“大香会”,让我们找回记忆了。古城的“踩高跷”,亦称扎高脚,有的地方也叫“踩拐子”。它的特点是乡土气息浓厚,形式奇特别致。踩高跷有人认为是秧歌的一种,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春节技艺表演。据传有500多年的历史,亦说有千年以上。《列子·说符》中就曾记载,早在春秋时代高跷就已出现。

宜良是“花灯”之乡。牡丹表演队是宜良城里的一只花灯表演队。他们的表演一样讲舞台美术,也分角色行当。因为精彩,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花灯戏是广泛流行于宜良各民族中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其突出特征是手不离扇或帕,载歌载舞,唱与做紧密结合。花灯戏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是清朝晚期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形式。在流行过程中因受当地方言、民歌、习俗等影响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风格。

花灯戏来自民间,剧本人物少,情节比较简单,唱词和道白通俗易懂,唱腔吸收民歌小调的特点,欢快明朗,表演动作活泼风趣,歌舞味很浓,多以表现生活的小喜剧见长,充满了泥土的芬芳。

花灯戏是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属于民间小戏剧种。花灯戏由花灯歌舞发展而来,俗称花灯、花戏等。最早记载花灯艺术的典籍是清康熙二年(1663年)初的《平越直隶州志》,说“城市弱男童崽饰为女子装,群手提花篮灯,假为采茶女,以灯作茶筐,每至一处,辄绕庭而唱《十二月采茶》之歌”。

花灯戏演出很注重舞蹈,花灯舞蹈的基本特征是“崴”,在古城有“无崴不成灯”的说法。“崴步”都有手部动作配合,手中的道具扇子的“手中花”及“扇花”的种种变化是其具体表现。花灯戏中的歌舞有利于烘托情节和丰富人物性格。

花灯戏在宜良曾经繁荣一时,早些年,不愁吃穿的宜良人,一到逢年过节,总爱唱一唱花灯。有的是村子里的戏迷自编、自导、自演。村中有钱的大户人家,也会请上那么几出戏让父老乡亲过过瘾。在民间有“灾荒年饿不死唱歌人”之说,可见爱之深切。

经过在古城镇政府内的彩拍和热身,随着“吉时”的来临。踩街开始了。

每年的“大香会”“踩街”,舞动在前面的都是这些巨龙。

古城社区舞龙队参加昆明市正月十六“龙腾虎跃闹春”舞龙大赛已连续四年获奖。今天这支龙队打的是头阵。

舞龙在宜良还有一种说法。宜良自古水多,古城是南盘江的重要旱码头,历史上饱受水患之苦,人们想用舞龙来表达对水神的敬畏之心,对自然的尊重。水多,自然就有船,但宜良古城是个旱码头,所以人们玩的就是旱船,船在人们心里自然有了非比寻常的意义。例如,陈所渡的旱船队,小巧玲珑、美艳夺目,在两个艄公的引领下,划过来,摇过去,躲藏着的是这里人们不可抹去的记忆。

正月初八是为了庆贺“土主寺”主人“土主老爷”生日的民俗活动,虽然是传统庙会,如今却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中午12:08,“大香会”开始了。据说原来城北村、安家田等村民,为办好“大香会”,村头、村尾每年各出20户出钱捐工,要向土主上三柱大香,这三炷香大有来历,分别叫“降香”“迎香”和“客香”。

在今天的“大香会”上,古城安南的彝族表演队很出彩,大三弦跳得很是招眼。大三弦可是彝族同胞世代相传的看家戏,这可是我们的民族瑰宝。彝家人能歌善舞,彝家人说“听到三弦响,心慌脚板痒”。今天的大三弦,预示着马年吉祥,大家的日子会过得欢天喜地,红红火火。

大香会现场。

大香会现场。

在踩街的队伍里,总少不了万兽之王--大狮子。

狮舞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狮舞是中国汉族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之一,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祥瑞之王。据史料称,狮舞始于清咸丰年间。它本是一种民间健身运动,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变,渐渐地成为一种民间艺术。舞狮头者,必须灵活、有力,舞动时要展示神情的表达,对狮子的生态习性,惊疑喜怒等要心领神会,才能在舞狮时表现得活灵活现。

今天的活动现场,台阶上、坡道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到处挤满了从各地赶来观看表演的游客。除了上香祈福,看大戏,还有很多人是来找好吃的或和老友喝上一口。

在主会场和老戏台前,都立着两炷大香。这恐怕就是“大香会”叫法的来历。

现在的“大香会”于2011年被申报为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已被定为北古城镇正月初八“大香会”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节,作为节日品牌来经营和打造。多年来,经历届党委政府和勤劳、善良、好客、开放的古城人民的传承,正月初八“大香会”民间民俗活动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成为宜良县人气最旺、成效最好、影响最深远的民间民俗文化盛会。

参加正月初八的水塘子苗族唱诗班。

现在的“大香会”,多了很多现代气息,是民间歌舞展演的大舞台,是人的海洋,人们用歌舞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欢乐有了更多的形式,内容有了更多的注解,还有那些被称为文化的东西,让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按照民俗,正月初八晚上8点,老戏台、土主寺、镇政府三地会燃放喜庆绚丽的焰火,以庆祝新春的到来。

这场欢乐会延续下去,按照传统,古城“大香会”要从正月初八赶到正月十六。这段时间里,每天都要舞大龙、耍狮子,划旱船,还将进行花灯歌舞、民族服饰等表演,老戏台天天唱《古城会》《三国演义》等老戏。天天都有好看的,天天都有好玩的。

春天来了,福气也来了。

大香会现场。

大香会现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