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腊月初八煮腊八粥的寓意

腊月初八煮腊八粥的寓意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腊八为何要吃腊八粥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吃腊八粥呢?释迦出山图还有一种说法,也认为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俗传自印度。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所以就叫它为“腊八粥” 。旧时,不仅庶民百姓爱吃腊八粥,就连宫廷里的皇帝,宫臣嫔妃也要在这一天吃腊八粥。每至腊八,皇帝还向皇子、朝廷的文武百官赐腊八粥。明清时,逢腊八,京城各条主要街道上,都搭有粥棚,可见吃腊八粥习俗之盛行。
腊八为何要吃腊八粥_节趣

腊八为何要吃腊八粥

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吃腊八粥呢?

说起来,它倒与佛教有关。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得道成佛前是一位王子,他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苦恼,曾遍游名山大川,舍弃王族高贵的生活,寻求人生的真谛。一次走到人烟稀少、十分荒凉的比哈尔邦的尼连河附近,因饥饿劳累晕倒在地。正好这时,被一位放牧的女子看见了,她便把身边带着的杂粮加些野果,用清泉水煮熬成粥,一口一口地喂给他吃。释迦牟尼吃了粥后,苏醒过来,精神恢复,跳进尼连河沐浴净身,然后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终于在十二月初八这一天得道成佛。从此,佛教徒们便把这一天作为佛祖成道的节日来纪念。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后,就把年终祭日与佛祖纪念日混为一体。每年的这一天,各佛教寺院除了诵经拜佛之外,并仿效牧女的做法,取香谷及果实等煮粥以供佛。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img179

释迦出山图

还有一种说法,也认为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俗传自印度。说是佛祖释迦牟尼在腊月初八那一夜,目睹天下明星而幡然悟道成佛。而在其未成道之前,曾独坐菩提树下,静观思维,苦行六年,每日仅食一粒麻子一粒米。后人为不忘佛祖成大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便于腊月初八吃粥以作纪念。两说大同小异,都与释迦牟尼悟道成佛有关。

但是,腊八粥的起因,我们自有本民族的说法。据古书上说,喝腊八粥原来是和吃赤豆粥辟瘟疫有关。有一本古书《玄中记》 ,现在已经失传,但书中的有些内容在别的史籍上有引录,其中记载:上古颛顼帝的三个儿子,死了变成疫鬼,专门惊吓人家的孩子,小儿惊风就是疫鬼作祟的结果。古人认为鬼怕赤豆,所以十二月初八腊日这一天用赤豆粥驱鬼。

img180

朱元璋像

img181

施粥

关于腊八粥,民间还另有许多传说。其中流传最广泛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吃腊八粥的故事:相传朱元璋小的时候,家中生活非常贫困,父母亲把他送到财主家放牛。由于财主的刻薄和虐待,他常常挨打。有一次他牵牛过独木桥,桥板太窄,老水牛脚一滑,跌到桥下的溪水沟折断了腿。财主恼怒之下,把他关在一间灶屋里,不给他饭吃。三天三夜,粒米未进。他实在饿慌了,东找西找,想弄点吃的。可是这屋子里,除木屑、草秸和几个缺口的瓦罐外,什么也没有。找了半天,只发现一个老鼠洞。朱元璋想抓一只老鼠来充饥,于是就挖了下去。不料一挖开,却发现了老鼠的粮仓,里面有大米、豆子、粟米、珍珠米、芋艿、红枣等,可是每样只有一点点。正好墙角上有个破罐子,里面盛着水。他搬了几块大石头垒成一孔灶,把罐搁上,将找到的杂粮一并倒进罐里,准备熬粥,可是光有柴草,没有火呀,这难不倒放牛娃。他在野地里经常拿两块小石头擦火烧山。这时就如法炮制,引燃了火,不多时,香喷喷的一罐粥就熬成了。当时他肚子实在饿狠了,所以觉得这顿粥的滋味比什么都香甜。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大鱼大肉不消说,连山珍海味也吃厌了。一天,忽然想起小时候吃老鼠粮食煮粥的味道来,就叫御膳房用杂七杂八的粮食、豆类,烧了一锅糖粥。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所以就叫它为“腊八粥” 。朝廷的文武百官,看皇上吃这种粥,就学着样来吃。以后在民间也跟着吃,吃腊八粥就渐渐成了一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民间传说未必可靠,据史籍记载,吃腊八粥的习俗在此之前早已有了。陈耀文的《天中记》载: “宋时东京十二月初八日,都城诸大寺送七宝五味粥,谓之腊八粥。 ”早先,此俗还仅流传于佛教徒中,各地佛寺在腊八熬粥,除了供佛和自己食用外,还将粥分施给寺外的善男信女,所以又称腊八粥为“佛粥” 、 “福寿粥” 、 “福德粥” 。因为云游四方的僧人向来不自行煮饭,而是手持钵盂上街挨家挨户募化食物。腊八粥之所以要掺入各种五谷杂粮,并不是为了五味俱全,而是因为当年佛祖下山宣讲教义之时,东家赠米,西家送粟,有人给红枣,有人献花生。百姓们通过向僧人馈捐食物来表达对佛祖普度众生的敬意。佛寺便于腊八这天,向百姓施粥。一方面为救济贫苦百姓,也为表示回敬之意。后此习俗流传渐广。正如《东京梦华录》所记,到了腊月初八那一天,不仅各大佛寺煮腊八粥,而且“都(汴京)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 。民间争相效法,互相馈赠,陆游的诗句:“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便记载了这一习俗。除了佛寺赠粥外,官府也往往借寺设粥厂救济贫民,以示抚恤。雍正年间,朝廷将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每到农历十二月初八,在宫内万福阁等处,大锅煮腊八粥。十里之外,香味扑鼻。并请来喇嘛僧人诵经,然后把粥分给众人食用。旧时,不仅庶民百姓爱吃腊八粥,就连宫廷里的皇帝,宫臣嫔妃也要在这一天吃腊八粥。每至腊八,皇帝还向皇子、朝廷的文武百官赐腊八粥。皇后也要向嫔妃、宫女赐粥。明清时,逢腊八,京城各条主要街道上,都搭有粥棚,可见吃腊八粥习俗之盛行。

img182

汉代陶厕猪圈

在各地,早先吃腊八粥的形式,以后逐渐演变成民间一种庆贺五谷丰登的习俗。旧时民间吃腊八粥是以示驱鬼邪,逐瘟疫,庆丰年,讨吉利。有些地方,人们吃腊八粥前,先得盛几碗摆在供桌上,敬神祀祖。祭祀完毕以后,又将它盛出装在食盒或提盒中,分赠亲友。以腊八粥送人,一定要赶早,至迟不得过午。送完以后,全家老小再聚在一齐吃。若有外出未归的人,还得将其一份留出。有的人家,还将腊八粥撒在车、碾、磨上和牛羊马猪圈门上,意思是丰收也有它们的功劳,表示诚意。有的还将腊八粥涂于果树,以期果树茂盛,又说: “大树小树吃腊八,来年多结大疙瘩。 ”腊八粥,大家都爱吃,不仅大人吃,娃娃吃;连猫儿、狗儿也都吃;甚至于果树植物也都沾了光。农谚有: “腊八粥,吃不完,吃了腊八过大年。 ”此中寄托了百姓吃腊八粥祈望丰收富裕的纯朴愿望。

“腊八粥,喝几天,离离拉拉二十三。 ”腊八粥有较长的寿命,能搁好长时间不变质变味,就是干了加上水还有粘性,一直可以吃到临过年的时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