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土地利用系统演化的历史回顾

土地利用系统演化的历史回顾

时间:2022-11-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土地利用活动在土地生态系统自然演替的基础上,加入了人类自身有目的的意识行为,从而取得了越来越明显的经济效益。至此,土地已作为生产资料参与到社会生产过程之中。通过开垦荒地较大幅度地扩大了土地利用面积。其次,这一阶段的土地利用强度不断加大。

第三章 土地利用系统演化的历史回顾

不同历史阶段,人类社会不同的生存方式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这一时期人地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从人类对大自然的盲目顶礼膜拜与依赖,发展到对“经验”与技术的自信和对“人定胜天”的执着,从而轻视自然,违背自然规律,毫无节制地对大自然进行掠夺与破坏;进一步发展到今天,人们从失败的经验与教训中逐渐认识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以及接受并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既反映了整个人类社会及其文明的不断进化,同时反映了土地利用演变发展的阶段特征。

纵观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不断演替至今的历史,根据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发展形式及其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人类社会的结果形态,人类活动的范围及人—地关系的特征,人类文明大体经历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四个阶段,不同的文明阶段,土地利用的活动方式与形式、范围及其影响明显不同,如表3-1所示。

表3-1 人类文明形式及其主要特征

img9

·采猎文明时期的土地利用

大约在公元前200万年前后,人类以小规模的群体即部落形式散布在地球上。由于处于人类文明的形成阶段,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迫于生计,部落人群必须根据季节的变化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不断地迁徙,从事以采集、狩猎为主的生活方式,创造和发展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文明,即采猎文明。例如,早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依穴巢而居,靠土地的天然赐予,以采集植物、渔猎为主。这一时期的土地利用活动仅仅局限于对土地的索取,土地只作为一般的劳动对象。这种十分原始的土地利用方式,尽管所创造的土地生产力水平很低,但是由于当时人口的数量极其有限,再加上生存要求水平低,因而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很小,人类表现出完全依附于土地的自然生态特性。

·农业文明时期的土地利用

在人类适应自然的过程中,随着人类数量的逐渐增大,一方面对土地利用的索取在满足不断扩大的食物需求的同时,由此带来的对土地的影响也不断加剧;另一方面随着人类在实践中所摸索的经验积累与生活技能的提高,控制环境与改造自然的能力也不断增强,人类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便因此由采集天然食物向土地垦殖方式过渡,人类文明也由此步入了农业文明时期。

在农业文明社会里,人类已经能够利用自身的力量去影响和改变周围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且突破了简单依附于自然的奴隶地位。土地利用活动在土地生态系统自然演替的基础上,加入了人类自身有目的的意识行为,从而取得了越来越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是,也正是从这一阶段开始,人们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土地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如土地肥力的下降、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等,有些问题已发展到危及人类生存的程度。

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初期和中期,即大致距今六七千年以前,开始进入农业文明时期。当时,在黄河中下游的关中、豫西、晋南一带,以及南起汉水上游、北至河套地区、西起渭河上游,东至河南东部的黄土高原及其平原山麓地带,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即所谓的“刀耕火种”式的“锄耕农业”。其中,黄河流域主要种植粟,长江流域开始种植水稻,耕地主要分布在村落附近的河谷川底,这里平坦肥沃,易于开垦,且少水旱威胁,但面积十分有限;靠近村落和水源的广大草地被用作牧场;而距村落较远的土地被看作渔猎用地。至此,土地已作为生产资料参与到社会生产过程之中。在距今四五千年的新时期时代后期,中国农业土地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由黄河流域扩展到辽东半岛、江淮地区、长江下游及华南地区。农业生产方式虽仍以锄耕农业为主,但大禹治水、伯益凿井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条件。局部范围内,不仅村落附近、沿河两岸的可耕地得到了利用,而且离河流与村落较远的土地也得到了开发。同时,土地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可作为农业生产发展的生产资料,而且由于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与原始城镇的出现,不但拥有了城镇用地、手工作坊(工业)用地等新的用途。进入奴隶社会,随着石斧、石犁以及青铜器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土地利用演变成“犁耕农业”时代。同时由于大规模的奴隶集体劳动,使土地利用过程中,对田亩的选择、规划和整治,作物品种的选择和田间管理等有了一定的发展。

自2000多年前开始的封建社会,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革。由于土地私有化制度、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牛耕的普遍推广,社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土地的开发利用也因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首先,这一阶段土地利用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已推广到全国。为了扩大耕地,历史统治者均基本上实施了一定的“奖励耕作”政策。通过开垦荒地较大幅度地扩大了土地利用面积。例如,燕国开辟了辽河下游及其以东地区;秦代开发了汉中和巴蜀等地,并向关中及其北面和西面开拓;而秦汉时期则是中国历史上土地开发和农耕地迅速扩展的阶段,此时全国的农耕区已向北推至长城、南到长江以南地区、西至河西走廊并与新疆南部的农耕区逐渐连接;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北的辽河流域、西北的河西走廊农耕区和种植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云南、贵州等地的土地开垦与农业生产均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同时,在土地利用面积不断扩大的过程中,由于人口的增加,以及某些地区人口分布的聚集,土地特别是耕地已明显不足,在平原沃地耕垦殆尽的同时,后备资源的开发使土地利用率得到明显的提高。例如,南宋时期,由于北方人口第二次大批南迁,致使江南地区的人地矛盾不断突出,因此人们开始向荒地要田,与水争地,在荒山野岭开辟农田,建设梯田,开发湖边、江边、海边的一些滩地,从而较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开发利用率。其次,这一阶段的土地利用强度不断加大。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善了土地开发利用的环境条件,如早在魏国修建的漳水十二渠、秦国修建的都江堰和郑国渠等,均对扩大土地开垦面积和提高土地生产力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耕作制度上,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土地利用逐渐由粗放式向集约式发展,采用精耕细作,并实施作物轮作和种植绿肥,逐步推广间作、套作,形成了一年两熟乃是一年三熟的耕作制度。至明清时期,轮作、套作、间作等栽培制度更是得到了全面发展。在中国江南地区,如苏州、松江、嘉定湖州一带形成了以水稻为主,水旱轮作的一年两熟制;福建、浙江一带形成了早晚稻兼作的双季稻;华南沿海地区发生了三季稻。而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则形成了以粮棉为重心的二年三熟,一年两熟制。由此,土地的耕作进入了集约化的阶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土地利用集约化的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化、专业化特征,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也逐步提高。

从总体上看,这一阶段的土地利用在其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的同时,由于人们对自然环境与土地利用的客观规律缺乏科学的认识,采用了一些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途径,从而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的破坏。但应该说,这一时期仍然是处在一种崇拜自然、畏惧自然与依赖自然的阶段,土地与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还局限在小区域范围内,对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或者说威胁不太大。

·工业文明时期的土地利用

工业革命的出现,在很大程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这种以牛顿力学以及技术革命为先导的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依赖于化石燃料的产业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要,扩大了人们的生活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利用与掌握自然规律的能力,减少了对自然的盲目崇拜与依赖。但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一部分人却自认为已经完全能够摆脱自然的束缚,从而将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将客观世界同主观世界形而上学地分割开来,轻视或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人类社会及其经济的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协调的客观规律。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人类由此踏上了一条“高增长,高消耗与高污染”的发展道路。在这一阶段,这种毫无限制地追求经济片面增长的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日益严峻的“世界性难题”已越来越威胁到人类社会、经济及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大气污染、水资源的破坏与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酸雨等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几乎成为了这一时期人类文明进程的伴生物。

在工业文明社会里,土地利用活动在上述经济发展模式的框架下,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首先,在“高增长、高消耗与高污染”的发展观指导下,人们关心的只是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量,并以此作为衡量其发展水平高低的唯一尺度。而这种以GDP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只能是建立在高消耗的基础上。随着经济增长的日益膨胀,其自身将会越来越受到有限资源的限制,从而难以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而在各种有限的资源类型中,土地资源是最具有重要意义的。由于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的恶性膨胀,土地资源在不断地由农业用地向工厂、矿业、城镇基础设施、居民点等用地类型转变。由于这种转变的不可逆性,作为人类生存以及其他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基础的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便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人口与经济的膨胀与土地资源相对缺乏的矛盾在这一阶段便表现得越来越尖锐和突出。其次,在工业文明社会里,由于受传统发展观以及人们对自然的传统认识的影响,导致了人类对土地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与利用,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与利用水平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有较大的提高。这种土地资源非集约利用以及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对土地资源特别是农用土地资源和耕地等的严重浪费现象,在上述人口与经济膨胀的巨大压力下,致使这一阶段内的需求危险与资源有限这一不可回避的矛盾更加尖锐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最后,这一时期由于上述人们对自然环境、资源的片面认识及其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与途径,土地环境的污染与资源的破坏不断加快,由此所付出的代价惨重,影响到人类的进一步生存与发展。随着世界人口的膨胀以及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的巨大消耗,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地区因此被迫采用掠夺式开发与粗放式经营,既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又会造成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致使水资源、生物资源、大气等众多资源遭受污染与破坏。

·后工业文明时期的土地利用

在工业文明社会里人类所付出的惨痛代价的基础上,人们开始意识到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新时期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要求;那些不适应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错误思想已被众多的学者、政府官员所否定。首先是专家,然后是生态学、环境学、社会学等各方面的专家开始审视和反思工业经济中普遍奉行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战略,研究和探索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经过了多少个世纪的探索和努力之后,人类终于逐步认识到:在以信息革命为标志的后工业文明社会里,必须走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里,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虽然由来已久,但现代“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却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首先,由生态与环境专家提出,逐步发展到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领域,由理论研究逐步走向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论坛。“可持续发展”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最终上升为全国人类迈向21世纪的共同发展战略而被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和推广。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①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和保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可持续性与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联。②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可持续发展将依赖于各种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持续性,必须重视目前资源与环境系统在不断退化的现实,正视人类需求不断增长与世界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③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可持续发展就是谋求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维护新的平衡。④控制人口增长与消除贫困是与保护环境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树立全新的现代观念,彻底纠正过去那种单纯靠增加收入、加大消耗来实现发展和以牺牲环境增加产出的错误,使发展更少地依赖于有限的资源条件,从而更多地与各种资源的承载能力达到有机的协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