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土地利用经济子系统的发展演化

土地利用经济子系统的发展演化

时间:2022-1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土地—经济系统”区别于独立的“经济系统”和“土地系统”,而是两者有机结合的整体。科学研究历来以将经济发展视作土地利用的外生变量,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导致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化;土地是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具有重要的约束作用。土地利用经济子系统强调了加速经济增长与合理占地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三、土地利用经济子系统的发展演化

经济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一项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经济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又必须在地球表层进行,占据一定空间位置并改变景观从而产生出的空间效应。经济活动产生空间效应的过程,就是空间经济过程,这种空间经济活动过程既表现为对土地空间的开发、利用和改造,又显示区域经济发展的数量和质量,是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共生之具体反映,从而使经济发展与土地空间耦合为一个整体,构建成为一个新的“土地—经济系统”。“土地—经济系统”区别于独立的“经济系统”和“土地系统”,而是两者有机结合的整体。科学研究历来以将经济发展视作土地利用的外生变量,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导致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化;土地是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具有重要的约束作用。

本书在分析土地利用经济子系统的演化发展之前需要明确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

(1)土地利用经济子系统强调了用地扩展同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当人们思考经济问题时立足点应当是土地;当分析经济长期增长的条件时,应当把土地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在分析我国经济增长问题时,用地扩展的因素尤为重要,因为它强调了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经济活动需要一定的土地空间加以支撑,由于土地面积是有限的,必然会与土地的其他需求之间发生作用,用地扩展与经济增长既有各自的发展规律又有相互作用共体相生的一面。

(2)土地利用经济子系统强调了加速经济增长与合理占地具有同等的重要性。由于人们更多地注意到用地扩展与经济增长相互独立的一面,而忽视了共体相生的一面,往往提出把土地问题和经济问题分开来处理的主张,以至把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独立起来,认为耕地保护限制了经济发展和建设用地的扩展。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经济增长固然是建立在一定规模的土地之上,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与用地面积拓展成正比,高速的经济增长应该是建立在合理、高效的用地基础之上的,要力求增强土地自然刚性供给之上的弹性经济供给,以土地的集约利用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一)经济子系统发展阶段的确定

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及方法的研究国内外开展了很多,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从不同的角度着手,具体的划分方法也就有所区别。较有影响的划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配第—克拉克、库茨涅兹的三次产业划分法

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在《政治算术》中提出制造业比农业、进而商业又比制造业收益更多,由于这种收益上的递增差异,会促使劳动力向收益更多的部门移动。1935年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A.G.B.Fisher)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次提出“三次产业”划分的思想。20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科林·克拉克(Colin Clark)接受了费希尔的“三次产业”划分思想,并发展了配第的有关经济发展阶段的学说。之后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Kuznets)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三次产业”间此消彼长的就业比重变动的同时,产值比重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动:在三次产业的产出构成中,工业化的演进使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并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根据他们的研究可将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无论是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还是就业比重在三次产业中都占绝对优势;随着第二产业的比重稳步提高并超过第一次产业,经济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即工业化阶段;在第二阶段的初期,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都迅速上升,在工业化阶段后期,第二产业比重上升趋缓,甚至会徘徊不前或略有下降,同时第三产业比重迅速增大并超过第二产业,这时经济发展进入第三阶段,即后工业化阶段。

2.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美国经济学家沃尔特·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人类社会发展可以分为六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他认为在这六个阶段里“起飞阶段”大概要经历20~30年的时间,相当于工业化的初期,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基本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法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是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开始。但是要“起飞”只有在前一阶段,即“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准备好三个条件:①具备较高的资本积累能力;②建立起既能带动其他部门本身发展速度又快的主导部门;③建立起相宜的制度。

3.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法

著名经济学家H·钱纳里(Hollis Chenery)等人,把经济增长理解为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变,并借助多国模型提出了标准模式,即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将不发达经济到成熟的工业经济整个变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第一阶段是农业经济阶段(或称初级产品生产阶段);第二阶段是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又可分为工业化阶段的初期、中期和后期;第三阶段为发达经济阶段,可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时期。按1970年美元计算,当人均GDP介于140~280美元时,经济发展处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人均GDP介于280~560美元时,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阶段初级时期;人均GDP介于560~1 120美元时,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阶段中级时期;人均GDP介于1 120~2 100美元时,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阶段高级时期;人均GDP介于2 100~3 360美元时,经济发展处于发达经济阶段初级时期;人均GDP介于3 360~5 040美元时,经济发展处于发达经济阶段高级时期。同理按1980年和1998年美元换算的结果见表3-3。

表3-3 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划分

img14

资料来源:李善同,侯永志.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特征与“十五”时期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J].管理世界,2001(1)。

4.霍夫曼比例划分法

工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因而人们往往把近代经济发展的过程同工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经济发展过程同工业化过程等同。霍夫曼(Dick Hoffman)根据近2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指出随着工业化的进展,霍夫曼比例(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霍夫曼比例越小,重工业化程度越高,工业化水平也越高,它表明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加工程度的产业份额比例将会增长。以数值5(±1)、2.5(±1)、1(±0.5)和1以下为分界点,霍夫曼把工业化工程分为四个阶段。在工业化第一阶段,消费资料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统治地位,资本资料的生产极不发达;第二阶段,资本资料生产大幅度提高,但是仍与消费资料的生产有很大差距;第三阶段,资本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大致相当;第四阶段,资本资料的生产规模超过了消费资料的生产规模,如表3-4所示:

表3-4 霍夫曼比例及经济发展阶段划分

img15

注:表中括号的数字,表示以前面数字为基准允许浮动的幅度。

5.中国国家统计局划分法

1999年,中国国家统计局着眼于工业化对经济和社会影响最大的两个方面,提出了衡量工业化的标准。他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工业化社会可用产值(或增加值)标准和劳动力标准来共同衡量。标准之一: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标准之二:从事第二产业生产活动的劳动力超过从事第一产业生产活动的劳动力。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同时满足了以上两个标准,称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社会;如果两者都不满足,称其还处于农业化社会;如果满足其中之一,称其进入了半工业化社会,如表3-5所示。由此得出描述工业化程度的公式:工业化程度=增加值贡献率+劳动力贡献率。其中:当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一、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大于或等于0.5时,增加值(劳动力)贡献率赋值0.5;当比重小于0.5时,增加值(劳动力)贡献率赋值为:比重值/2。

表3-5 国家统计局经济发展阶段划分

img16

在以上判断经济子系统发展阶段的方法中,配第·克拉克、库茨涅兹的三次产业划分法和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是从定性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阐述,而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法、霍夫曼比例划分法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划分方法则是从定量化研究的角度提出的,其中涉及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标准,但是霍夫曼比例划分法主要是针对制造业而言,不具有普遍性;国家统计局只是从工业化和农业化两个方面对经济发展阶段作了划分,这种方法相对比较笼统;钱纳里的划分方法是应用比较广泛的。此外,根据发展经济学的有关理论,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变化的综合过程,判断经济发展处在什么阶段,不仅要考察经济增长及作为经济增长直接结果的人均GDP水平等总量指标,还要考察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最终需求结构和居民消费结构、人口城市化水平和收入分配结构等结构指标。

本书拟以H·钱纳里的人均GDP划分法为测算依据,结合产业结构、工业化发展阶段、城乡结构和人口的就业结构状况,来划分我国经济子系统的发展阶段。

2004我国人均GDP是10 529.89元/人,对该年各个月份美元与人民币汇率作平均,得出2004年美元与人民币的折算系数为8.19∶1,由此得出2004年我国人均GDP为1 285.7美元,参照表3-6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仅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平均状况,我国经济发展的贫富差距较大,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比如长江三角洲的区域,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例,2004年三个地区的人均GDP分别为55 307元/人,35 769元/人和38 858元/人,折合成美元则分别为6 752.99美元/人、4 367.4美元/人和4 744.57美元/人,与表3-6相比较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则已处于工业化的中高级阶段。

表3-6 1998年与2004年可比价换算结果

img17

从我国的产业结构来看:将我国三大产业的比重与世界平均水平、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高国家收入水平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从总体的产业构成来看,世界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基本上都呈现出“三、二、一”的产业占比结构,即第三产业的比重>第二产业的比重>第一产业的比重,只是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各产业所占比重的具体数值不同,概括来讲大致有这样一个规律:经济越是发达的国家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会越低,第三产业占的比重会逐渐升高,尤其是第一产业的比重会远远低于非农产业的比重,数据显示,世界平均的第一产业所占总产业的比重只有3.8%。根据我国三大产业的结构比例,结合世界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分类标准对我国当前的平均收入水平进行判定,我国第二产业比重明显高于第三产业比重,仅以第一产业的比重作粗略的参考,我国第一产业比重与中低等收入水平国家的一产比重大体有些接近,从这个角度讲,可以认为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子系统处于中低等收入水平国家的状态。如表3-7所示。

表3-7 2003年我国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

img18

数据来源:《国际统计年鉴》(2004),由于数据的可得性,书中仅对2003的数据作分析。

从工业化演进的阶段来看:当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到低于20%时,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而在GDP中占最大比重,这时工业化进入中期的第二阶段;当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下降到10%左右,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到了后期阶段或基本实现的阶段。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工业化进入了中期的第二阶段。

从三大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来看,2004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是46.9%,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是22.5%,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是30.6%,对照表3-8关于工业化阶段的划分,我国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第一阶段,这与三大产业比重的判定结果有所偏差,但是就业人口比重的划分比产业结构的划分更为具体一些,由此可以得出,我国的工业化处于中期的第一阶段末期向第二阶段初期的过渡阶段。如表3-8所示。

表3-8 工业化所处阶段与就业结构的关系

img19

资料来源: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从城乡结构看:发展经济学家按工农业及城乡发展情况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农村、农业支援城市、工业发展阶段,大致相当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第二阶段,即农业、农村与工业、城市平等发展阶段,大致相当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三阶段,即工业、城市支援农业、农村发展阶段,大致相当于工业化后期阶段。第一个阶段向第二阶段转折时,工农业的产值比例为1.5∶1,城市化水平不低于35%。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折时,农业在GDP中的份额低于15%,城市化水平在50%以上。我国2004年人口城市化水平是41.76%,工农业产值比例为3.5∶1,农业在GDP中的份额比重为15.2%,由此也可以粗略得出我国工业化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折时期。

(二)经济发展中的土地利用系统演化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迈入了工业化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经济发展的驱动下导致土地利用系统产生一系列的非自然行为,土地利用系统的经济属性日益显化。

为了能够更好地反映土地利用经济子系统演变发展的趋势,本书中选用“地均GDP”和“地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两项指标分别评价土地利用系统的经济产出和经济投入状况。由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经济逐渐发展起来,所以这里选用1980~2004年间全国的经济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如图3-4所示:

img20

图3-4 地均GDP和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

从图3-4可以看出,1980~2004年间土地利用系统的经济产出和经济投入大体上都表现出相似的持续上升发展态势,但是不同的时间段两项指标的增速有一定差异,根据这两项指标的具体发展情况,将土地利用经济子系统的发展演化分析划分为三个阶段:

1.1980~1990年阶段

这一阶段地均GDP和地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发展起点都很低,1980年两项指标值分别为4.71万元/平方公里和0.95万元/平方公里,表现出平稳发展略有上升的趋势,表明这一时期内土地利用系统的经济产出效益是稳定的,而且呈现出小幅的增长势头;同时,土地利用系统的经济投入也表现出类似的发展曲线,但是单位面积土地上的投入增幅要低于同时期经济效益的增幅。总体上来看,这一时期土地利用经济子系统表现出缓慢增长的发展轨迹。

2.1991~1999年阶段

与前一阶段相比,这一阶段地均GDP和地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都表现出较快的增长,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GDP的年均增量达到7万元,相当于前一阶段年均增量的5倍左右;同期单位土地面积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也高幅增长,年均增量2.8万元,约为前一阶段的9倍左右。这些都表明20世纪90年代土地利用经济子系统获得了高速发展,土地投入产出的强度不断增强,土地利用的效率得到提升。

3.2000~2004年阶段

这一阶段地均GDP和地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都表现出更大幅度的增长,单位面积土地上年均增幅分别为12.34万元和9.78万元,都比前一阶段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这一阶段地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增长率达到了114%,显著高于前两个阶段的增速,也比同期地均GDP增速高出一倍左右,表明这一时期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有了大幅的提高,土地利用经济子系统表现出持续高速发展的趋势。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经济发达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说服性,经济发达地区的土地利用强度高于其他地区,其土地利用行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将来发展之路。为了能够更好地分析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系统演化的影响作用,本书主要以经济发达地区为对象分析土地经济子系统发展变化中的主要特征。

首先要对“经济发达地区”进行界定,这些地区是具有如下特征的区域:①社会经济密度高。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度高,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迅猛,产业结构一般都处在“二、三、一”的阶段,目前正向“三、二、一”的结构调整。②土地利用的高效性。城镇和工业小区密集,农业用地的生产水平较高是经济发达地区土地高效利用的主要标志。③土地生态系统运行的高风险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存在先恶化后改善的情况,环境经济学家据此提出了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假说。目前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多处在环境的库兹涅兹曲线上升阶段,因此生态系统运行的风险性较大。具有这些特征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内一些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良好,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及周边地区。

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再加上本来人口密度较大,因此土地的需求量剧增,这其中主要有因为粮食、农副产品需求增加而导致的对耕地的“引致性”需求以及城镇建设用地、交通用地的需求;又因为粮食、农副产品可以贸易的方式从外地输入,而城镇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必须占用当地的土地资源,由于农用地的比较利益低于建设用地,因此人口增加、经济发展而导致的土地需求量的扩大往往是以牺牲农地(大部分是耕地)为代价而获得的。

从表3-9可以看出,以我国经济发展快速的北京、上海、南京、苏州和杭州五个城市为例,2000~2004年间这些城市的建成区面积都大幅增加,北京的建成区面积涨幅最为显著,年均增加173.58平方公里,涨幅最低的苏州市也达到了22.79平方公里/年。由此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城市建设用地的大幅扩张,随之必然出现农地的非农化趋势,并且这种趋势日益突现。

表3-9 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变化

img21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

同时,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会影响土地系统地演化。城市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密切相关,从发达国家近三十年来经济结构的发展上看,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由40%左右上升到60%~70%,其中世界城市则高达80%,国际城市平均达到70%左右。第三产业的人员结构也同样呈上升趋势,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也与产业结构向适应,第二产业用地由20世纪60年代末的占城市总用地的20%左右降至80年代末的10%左右,而同期第三产业用地则由15%左右上升到30%左右。

我国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中第三产业用地比例较低,土地利用开发集约度尚有提高的经济潜力。在我国的城市用地结构中,由于长期计划体制下过多强调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产生用地中的第二产业用地比例较大。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逐步优化,相应的土地利用结构也会发生改变,尤其是土地利用结构的经济性将不断增强,逐渐覆盖土地利用结构的自然性,影响土地利用结构的社会性。从这个层面上说,经济的发展会促进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和土地利用系统地正向演进,但是土地利用经济子系统只是土地利用大系统的一部分,是遵循和服务于整个系统的,土地利用的非农化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可是却会影响到土地自然和土地社会子系统的发展,所以面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行为应该理性,实现土地利用系统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注释】

[1]魏高峰,龙克柔.中国人口演化模型与中国未来人口预测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13).

[2]魏高峰,龙克柔.中国人口演化模型与中国未来人口预测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