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破解发展难题的最新理论成果

破解发展难题的最新理论成果

时间:2022-11-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它不仅是对西方发展理论的突破和超越,而且是对我国以往发展观的继承和创新,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和解决发展中问题的最新理论成果。综合发展观认为发展观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西方发展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相距甚远,不足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也不完全是发展中国家真正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破解发展难题的最新理论成果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国际国内发展实践的新情况,针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的新特点、新矛盾,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相结合的产物,是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它不仅是对西方发展理论的突破和超越,而且是对我国以往发展观的继承和创新,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和解决发展中问题的最新理论成果。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西方发展理论的突破和超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西方发展理论研究的流派纷呈,观点各异,形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发展观。其中,占主流位置的发展理论主要有经济增长论、现代化理论、增长极限论、综合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等。经济增长论认为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首要标志,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尺度,甚至是惟一尺度。现代化理论认为发展规划是实现工业化和实行追赶战略的重要手段。但现代化不完全等同于西方化,非现代的和非西方的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并不是用一个简单的“西方化”概念就可以概括的复杂过程。增长极限论认为,传统发展观只注重经济增长和人的物质需要,忽视了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受到的破坏。把环境因素纳入到发展内涵,是增长极限论的重要贡献。综合发展观认为发展观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就是要突出文化价值在发展中的地位,强调发展应当是基于文化价值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利益与文化价值的统一;各个部门、地区和社会阶级要在发展中求得协调一致,发展应该使各个部门、地区与社会阶级之间增强内聚力;发展要充分依靠和利用本国的力量和资源,同时,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过程,发展应该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则肯定发展的必要性,认为只有发展,才能使人们摆脱贫困,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强调发展与环境的统一,环境保护需要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环境保护的好坏也是衡量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人类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后代人拥有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从总体上说,国外发展理论发展观的内涵逐渐丰富,对发展问题的研究也力求从单一的视角逐渐走向多元的、综合的考察。具体体现在开始“从经济增长到社会发展;从欧美中心主义到发展道路的多样化;从关注发展的速度到关注发展的后果,日益重视发展所带来的综合效应。”[1]但是在其发展观中,存在着明显的西方中心主义和单向度发展的理论倾向,认为“西方国家已经发展起来,所以第三世界也能够发展起来”[2],狭隘地把中国的发展解释成为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向资本主义转变的这一种模式。出于经济利益和意识形态的考虑,西方发展理论的研究者往往站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立场上,也就不可能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出发制定出有利于这些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战略。西方发展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相距甚远,不足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也不完全是发展中国家真正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发展中国家不能从西方发展理论中寻找出路和答案,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要自己的发展理论。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发展观。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出发,其体系具有三个最为明显的特征:其一,它必须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强调了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特征,即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是真正地发展,是否是健康地发展,是否是理性地发展,以及是否是在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等;其二,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强调了内在的效率和质量的关系,强调能否维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效率与公正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市场发育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当代与后代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平衡;其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持续度”,即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在发展进程中的长期合理性,从根本上表征了对于发展的完满追求。显然,它借鉴了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教训及认识成果,是在推进发展的实践中,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化,是对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现代化的发展观、综合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等的批判继承,也是对西方发展理论的分析框架的突破。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以往发展观的继承和创新

从我国的发展实际看,我们对发展观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简单的增长观到新发展观的过程,经历了几次大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国弱民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后开始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初步探索。这些探索集中体现在《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例如,关于通过“两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思想,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同时,在发展观上从注重生产的“粮钢经济”到注重消费的“生活经济”的第一次转变,是改革初期党的发展观的一个重大转变,改变了“先生产、后生活”的增长方式。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带领我们党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首先是发展经济,经济建设搞不好,社会主义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经济建设是中心,其他一切工作都应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为经济建设创造条件。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设计了一整套发展思路,在此过程中,发展观也完成了从注重数量的粗放型增长到同时也注重技术含量和质量的集约型增长的转变。

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始终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发展观上实现从注重当前效益到注重长期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转变,适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控制经济增长中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力度。

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后,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伟大旗帜,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与时俱进地深入思考未来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可见,科学发展观是前几次发展观转变的全面总结和理论升华,代表了我党发展观的完善、成熟和深化,是指导我国当前及今后发展实践的理论指南。

三、科学发展观:破解发展难题的最新理论成果

任何重大理论的产生,都是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实践反思的结果,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发展实践产生的新问题,对社会发展理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既是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实践进行反思,也是我党对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发展实践的理性把握和实践反思。

人类社会现代意义上的发展最早开始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随之而来的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使一些国家走上了工业化道路,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之列。这些发达国家的成功发展模式开始为发展中国家所效仿。二战后,许多刚获得独立解放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尽快提高极其低下的生产能力,改善人民的生活,削减贫困,增强国力。因而这些国家都把经济发展作为当务之急,把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要义和首要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发展中国家都确立了以GDP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战略。但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非但没有出现经济的普遍繁荣,反而出现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贫富分化、产业畸形、生态环境恶化及债台累累的问题;许多诸如平民教育、劳动保护、社会福利、医疗保健等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因素,都为经济快速增长付出了代价,造成了所谓“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困境。以人为本、包含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党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实践进行反思,汲取他们的经验教训的理论成果。

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每一次重大理论突破,都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都是为了解决带有全局性的重大现实问题。“文革”结束后,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到底如何走,成为全党全国人民极为关心的重大问题。1978年,全党开展了影响深远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促进了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最终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对计划和市场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对姓“资”姓“社”等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视察南方重要谈话,破除了长期禁锢我们的许多思想障碍,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正是在不断回答实践中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重大理论成果,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改革开放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生活基本需求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战略,从而使我们的发展进程进入了正确的轨道。但是,由于过去我们长期形成的急于求成的赶超意识,简单地、片面地把发展理解为CDP的增长,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五个五年计划,我们都只是强调了国民经济计划。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只注重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进入新世纪,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同时,发展中也碰到了不少新的矛盾和问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的发展不协调,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老百姓看病难、上学难、养老难等问题日益凸显,等等。正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是时代发展对党的理论创新提出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前推进的必然要求,也是理论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可见,科学发展观作为反思人类社会发展实践的产物,必然是破解我国发展难题的最新理论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