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心因钝化对行车安全的危害及应对策略的探研

心因钝化对行车安全的危害及应对策略的探研

时间:2022-11-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实际上,列车驾驶员以及与行车安全有关的其他人员的心因情况或状态通常直接影响着其对行车技术、行车环境和行车安全等多方面的认识的正确性和对行车安全保障的掌控性。因此,心因对列车运行安全保障的影响是极大的。因此,心因品质是引发、保持或增减列车驾驶员以及与行车安全有关的其他人员对列车驾驶的掌控性与安全性的一个极具重要性的因素。因此,这是一例充分发挥人的心因作用而确保列车行车安全的典型案例。

5.6 心因钝化对行车安全的危害及应对策略的探研

5.6.1 对心因模式与心因钝化现象的认识

所谓心因,简约地讲是指人的心理、思想、品德、智慧等方面的合称。所谓心因模式是指人们在处理事务或解决问题或做决策决定时所遵循的心因方面的条条框框、作业模式。一种心因模式一旦建立起来并抓住人们的注意力,人的心因变化就会变得迟缓,尤其是人的心智一旦被固化在自认为不错的方案时,人的心理活动就会趋于固化,人的大脑就会停止思考,不再主动搜寻新的或更好的方案,从而把已经形成的方案作为固定人思维与心理活动的主要基础,同时人的心因及其调节或调适方式严重束缚于已形成的心因模式。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与工作当中时常会出现因第一印象,或出于偏见,或因沿袭传统而形成主张或采取行动或措施的情况,并且还会出现全力捍卫或坚决执行这种主张或行动或措施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的心因已被先前形成的心因活动模式所限定、束缚、固化。人有心因模式是人的心理活动和大脑活动中的一种正常的表现。心因模式的固化性、控制性的最为典型的方面有两点:第一,当两个心因竞争模式之间只有微小差异时,一旦其中一个获胜,另一个就会完全被忽略;第二,当我们采用一种特定方法看待现状时,已被确立的心因模式就会居于主导地位,让人们完全看不见其他的观点或其他心因模式。由于一定的心因模式是与一定的心理、思维、经验等密不可分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人们认识事物或处理事物时其心因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事实上,人的心因常常左右着人的思维、能力或技术水平的发挥,甚至决定着事物的成败。当人的心因被过于模式化时,人对事物的感知与认识或处理事物的方式方法等就会被严重地束缚于既存于脑海中的现有的心因模式上。笔者把该现象称为心因钝化。心因钝化的基本表现是:当人关于某事物、某情况或某方面的主导心因模式一旦形成与建立,即使在遇到具有明显性的警示或异常现象以及较大的刺激等情况出现时,人们思考与处理事物的方式与方法仍以原已建立起来的主导心因模式为根本性的基础进行着。事实上,人一旦发生心因钝化现象就犹如皈依的信教徒,其主导心因模式的变更或改变通常是非常困难的。这时的人通常只能看到预想的东西,即以现有的主导心因模式为根本基础之上的东西,对非主导心因模式基础之上的事物或情况的洞察力、敏锐性、思辨力往往会大大地削弱或大打折扣,因而较难产生基于非主导心因模式基础之上新创意、新思维或新发现。

5.6.2 心因钝化对列车运行安全的影响

事实上,在判断事物或处理事物时,人的心因与人的技能、经验等是同等重要的,甚至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因此,人们要正确地判断事物,正确地处理事物通常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为基础建立起符合实际情况的心因模式,并以其为基础开展事物的判断与处理活动或工作,来组织或调节自己的思维与行为等方面的适宜性、正确性和合理性。

实际上,列车驾驶员以及与行车安全有关的其他人员的心因情况或状态通常直接影响着其对行车技术、行车环境和行车安全等多方面的认识的正确性和对行车安全保障的掌控性。因此,心因对列车运行安全保障的影响是极大的。心因没有被钝化或心因品质较高的列车驾驶员以及与行车安全有关的其他人员对列车行车安全的各方面的认知、认识与掌控水平与能力往往更高些、更确切些、更正确些。因此,心因品质是引发、保持或增减列车驾驶员以及与行车安全有关的其他人员对列车驾驶的掌控性与安全性的一个极具重要性的因素。下面以案例的方式阐述之。

2004年10月23日,日本新潟中越地区地震发生时,新干线列车“朱鹮325”号正以时速200km的速度行驶(图5-2),驾驶员感到强烈的摇晃后,仍能沉着冷静地操作。在10节车厢中有8节脱轨的情况下,列车仍行进约1.6km。虽然铁轨弯曲变形、车身倾斜30°,但没有发生翻车事件,151名旅客安然无恙。虽然翻车伤人的事故没有出现实属“不幸中的万幸”,但在这“不幸中的万幸”中人(列车驾驶员)的心因或者说人(列车驾驶员)心因品质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是不可低估的。因此,这是一例充分发挥人的心因作用而确保列车行车安全的典型案例。对于那些心因钝化者来说,恐怕就不会出现这种“不幸中的万幸”,甚至相反,还会出现“不该中的不幸”。如果我们从心因钝化的角度来审视造成2011年××线动车事故(40人死亡,约200人受伤)(图5-3)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列车驾驶员以及与行车安全有关的其他人员所显现出的心因钝化的行为多少是含在其中的,而造成他们当时出现心因钝化行为或现象的社会大背景就是当时所谓的“中国动车不会出事”的舆论和所谓暂时性的“绝对安全的事实”。而且,更令人惊愕的是,就在2011年××线动车事故发生不久,上海地铁10号线也发生了列车追尾事故,且致使多人受伤。2011年9月×日晚间,本应开往航中路方向的上海地铁10号线列车,却反常地朝着虹桥火车站方向开出,×日晚间上海地铁发生“开错方向”事件;地铁运营方2011年9月29日对此作出解释称,系因实施CBTC信号升级的调试中发生信息阻塞故障所致。据介绍,地铁两站间的区段相对较短,一般在1km左右,“电话闭塞时两站间可能只允许一辆列车进入,也因此,对此次发生的10号线追尾,专家坦承“无法理解”。专家称不排除应急状态下处理不当等人为因素导致。有资料显示,上海地铁10号线信号系统承包方卡斯柯公司,即是“7·23××线特大动车事故”的××线信号系统供应商;此外,2009年该公司的信号错误还曾导致上海地铁1号线两车侧面相撞。

img23

图5-2 2004年地震发生时日本新干线列车“朱鹮325”号正以200km/h速度行驶

img24

图5-3 2011年发生在××线的动车追尾事故

这里,且不论导致中国2011年连续出现列车追尾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有个事实是明摆着的,即两次事故都是追尾事故,两次事故都含有严重的人为因素。事实上,在2011年××线动车事故发生以前的一段时间里,当时的中国社会正被所谓的“中国动车不会出事”的社会舆论渲染着、笼罩着。因此,那个时期的许多中国人、许多中国的列车(动车)驾驶者以及与行车安全有关的其他人员无论是在心理上、智力上,还是在思想上、意识上均滋生着、充满着盲从性的、偏见性的所谓“安全感”。事实上,这时他们已经产生了极为严重性的心因钝化。正是这种严重性的心因钝化以至于本可以不发生或不会连续发生的列车(动车)追尾事故发生了,而且是时隔不久连续发生。相比于日本2004年10月23日,日本新潟中越地区地震发生时,新干线列车“朱鹮325”号的驾驶员以其卓越的心因品质和技术成功地避免了翻车伤人的行车事故的事实,我国在2011年7月与9月连续发生的两起死人、伤人的列车(动车)行车事故是多么令人扼腕与深思啊!如果单纯从心因上讲,与我国这两起列车(动车)行车事故发生有关联的列车(动车)驾驶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其心因在当时显然已被严重地钝化了。如果当时中国列车(动车)的驾驶者以及与行车安全有关的其他人员在其心理上、智力上,在其思想上、意识上没有产生严重的所谓“安全感”方面的盲从心理和理智上的偏见等,即没有产生心因钝化,而是时刻以行车安全为第一,时刻机警地、谨慎地、科学地执行着、处理着、完成着列车(动车)的行车工作与任务,以及与列车(动车)的安全行车有关的其他事宜,那么,在2011年所发生的这两起行车事故是绝对可以不发生的,至少是绝对不会接连发生的。

5.6.3 消除心因钝化对列车运行安全影响的应对策略

心因被严重钝化的人是其心理活动被阻,是心智不高的表现。因此,从行车安全保障的可靠性这一角度上讲,心因钝化是潜伏在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杀手,是造成国家、个人财产损失的隐患,是让无数家庭支离破碎的恶魔。铁路员工的工作性质、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着他们的心因状况与表现。大量研究数据表明,铁路员工的心因品质和状况是酿成铁路行车事故极为重要的原因。这里以专职列车驾驶员为研究对象,探究一下心因钝化对列车运行安全的影响。

对列车驾驶员来讲,列车驾驶就是他们的职业,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开车,时间久了,会出现职业心因现象。“漂浮”行为或“漂浮”现象就是最为常见的不良的职业心因现象。所谓“漂浮”是指不踏实、不深入。“漂浮”一般首先产生于某些列车驾驶员身上,其后在适宜条件下这种职业心因现象会像“病毒”或“职业病”一样影响着大批的列车驾驶员。“漂浮”是导致列车驾驶员产生心因钝化现象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列车驾驶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列车驾驶员时刻要集中精神与精力。如果列车驾驶员的思想一直集中在处理眼前的各种琐事中,比如家庭的、单位的、朋友的等等,而无法集中精神与精力深入思考、认真处理各种与安全行车有关的事宜或问题。那么,这时其在列车安全运行保障方面的心因就会发生钝化。其在列车驾驶方面的思维反应等就会变得僵化,处理驾车事宜也时常会不在点,从而导致其驾车的心因处在一种“漂浮”状态。这种“漂浮”状态也是导致列车驾驶员产生心因钝化的极为重要的原因。对于这点我们以实际行车事故案例予以进一步说明。武汉某驾驶员驾驶单机车从信阳回武汉,其原本的行车线路是从信阳直接到武汉,后因故被要求改为从信阳走安陆线再到武汉。这时恰好该驾驶员因家里有急事想快点回武汉,因此,对改线路之事心存不快,再加之家里有急事,致使该机车驾驶员在驾车过程中心境处于不好的状态。当该驾驶员驾单机车行至安陆准备进段时与段外一列停着的列车相撞,结果该机车驾驶员和被撞列车上的运转列车长均死亡。显然,这起行车事故的发生与机车驾驶员的心因状况有着直接性的关联。事实上,其心境不好是其心因“漂浮”或其心因钝化的具体表现。要避免这起行车事故的发生,显然在其驾车过程中应及时消除或遏制该机车驾驶员的心因“漂浮”现象或心因钝化现象的发生与出现。

综上所述,消除心因钝化对列车运行安全的影响的基本应对策略是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应及时地避免心因“漂浮”现象的发生与出现。同时,建议试试以下几种应对心因钝化现象产生或出现的策略。

(1)合理安排安全教育,重视对铁路交通法规的学习和培训。定期组织铁路行车安全方面的教育与学习,尤其是要加强现场教育;定期让大家学习一些典型案例,让大家讨论并分析形成与发生事故的原因,引导大家深入、全面地理解问题,深究各种问题的根源,让漂浮的思绪沉下来,学会冷静理智地面对各种压力,努力提高列车驾驶员的防范事故发生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他们遵守铁路道路交通安全的自觉性,并使这种教育与学习工作常态化。

(2)把心因调适与调节引入安全例会与安全保障工作中。教导列车驾驶员如何面对种种压力,让大家各自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压力管理模式和应对策略。要做好包括单位、家庭、社会各层面人际关系的交流沟通工作,让列车驾驶员处在一种和谐、温情的氛围中。要教导列车驾驶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车习惯。告诫列车驾驶员要充分休息,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保持身心健康。

总之,尽管心因钝化有时会对列车运行安全产生严重的不良性影响,甚至有时会直接造成列车的行车事故和车毁人亡灾难的发生。但是,只要我们细心研究并认真对待心因钝化问题,找出造成心因钝化的原因,积极实施应对策略,避免或消除心因钝化对行车的威胁或影响确保列车行车的安全是完全做得到的,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5.6.4 心智钝化与心品钝化问题的研究

既然心因可以钝化,而心理、德性、智力又是构成心因的基本要素,因此,我们不难联想到心理、德性、智力是否也会钝化?答案是肯定的,即人的心理会钝化、人的德性会钝化、人的智力会钝化。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心理、德性、智力三者的钝化问题。

列车驾驶员的心因品质是指列车驾驶员应具备的基本的心因品质。列车驾驶员的心因品质一般可以概括为:心理品质、心智品质和心品品质三个维度。心智品质是列车驾驶员个体在认知与思维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个体认知与思维活动的机制和水平的人格特征因素,是列车驾驶员心因品质结构中最基本的成分。个性心理品质是指人在对客观事物的活动中的个性心理特征。它虽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与思维的具体操作,但是具有动力和调节机能,居于心因品质的核心地位。心品品质是个体心态与道德的综合反映,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心因品质因素之一。列车驾驶员的心品品质的高低、好坏与列车驾驶工作完成的好坏息息相关。列车驾驶员肩负着列车驾驶的责任,其心因品质的状况对列车驾驶工作的进行与完成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关注和探讨列车驾驶员的心因品质问题是搞好当前列车驾驶工作的迫切需要。

每个都有心理,铁路员工也不例外;心品是人立足之本,铁路员工也不例外;心智是保证人行动与思维的合理性、有效性、科学性的基础,铁路员工也不例外。笔者认为,在列车驾驶员的心因与列车运行安全保障的关系中,列车驾驶员的心理是最值得关注的。因此,本专著重点研究列车驾驶员的心理,至于其他方面则次之。

5.6.4.1 心理钝化问题的研究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心理是指人的头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如感觉、知觉、思维、情感等。从泛指的角度来讲,心理指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比如,“工作顺利就高兴,这是一般人的心理。”,在这句话中的“心理”就是泛指,代表“情感”的意思。我们这里讲的“心理”是从一般化的角度来讲,既从心理学的角度,也从泛指的角度来讲。因此,这样我们这里讲的“心理”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从心因角度来讲,所谓“心理”指的是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以及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由此看来,在心因角度下的心理的涵义是从实用的角度来考虑的。所谓钝化是指迟滞、闭塞、拙笨、反应慢、不灵活、不活跃等之意。因此,所谓心理钝化是指人心理活动消极、心理感觉不灵敏、心理状态闭塞等之意。心理钝化具体的表现形式是因人、因事、因条件而定。也就是说,心理钝化在不同场合,对于不同的人,或对于不同的条件其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要准确把握心理钝化就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来讲。下面,我们结合真实案例对此进行探研。

【案例】武汉某机车乘务员驾驶单机车从信阳回武汉,其原本的行车线路是从信阳直接回武汉,后因故被要求改为从信阳走安陆线再回武汉。这时恰好该驾驶员因家里有急事想快点回武汉,因此,对改线路之事心存不快,再加之家里有急事,致使该机车驾驶员在驾车过程中心境处于不好的状态。当该驾驶员驾单机车行至安陆准备进段时与段外一列停着的列车相撞,结果导致该机车驾驶员和被撞列车上的运转列车长均死亡。

从这起行车事故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列车驾驶员的心理在安全行车方面处于钝化状态,而在考虑家庭琐事和急于回家方面其心理处于亢进状态。事实上,正是因为该列车驾驶员在考虑家庭琐事和急于回家方面其心理处于亢进状态,而致使其安全行车的心理被放松,因此,该列车驾驶员在安全驾驶方面产生了观察力、注意力、判断力和敏感力下滑的心理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形成或建立起安全行车的心理被分散、被麻痹这样的主导心理模式。在这样的主导心理模式的控制下,其安全行车的心理实际上已被严重地、客观地钝化了。甚至自己还没有完全察觉,或察觉了也难以摆脱,或者察觉了已经来不及了。试想,该列车驾驶员在其安全行车的心理被严重钝化的情况下,继续进行驾驶列车的作业,这样的列车(机车)驾驶作业其行车安全的可靠性显然不会是很高的。因此,一旦遇见突发事件或该列车驾驶员预想之外的事情,一场行车事故的发生就在所难免了。实际结果证明正是如此!而且是一起致使两人死亡的行车事故。

如果我们再分析2011年发生在××线的动车追尾事故,以及追随其后上海地铁所发生的列车追尾事件,不难看出,这些铁路员工(包括列车驾驶员)们在安全行车保障方面的心理在那时已经因主客等方面的因素发生了可怕的钝化。试想,如果这些人在安全行车方面的心理没有被严重地钝化,而是有着强烈而积极的防范行车事故意识,就可能随时随地、从各个方面、以各种形式形成与产生这样的高度戒备的心理,那么,2011年的两起行车事故是绝对可以避免的,至少是绝对不会接连发生的。

事实上,正如心理是心因的基本组成要素之一,心理钝化时常也是构成心因钝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或要素之一。我们研究心理钝化一方面是要认清心理钝化的本质与形成机制、机理,以及心理钝化对安全行车的危害等;另一方面,也是我们深入地研究心因钝化问题的需要。

5.6.4.2 心智钝化问题的研究

1.心智钝化

从心因角度来讲,所谓“心智”指的是人的心理、性情、智慧、知觉等方面内在的品质与外在的状况。由于心智是心理与智力的合称,心智是心因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心理、心因可以发生钝化,那么,自然而然地,心智也是可以发生钝化的。

这里,恕我用武汉话开个玩笑:如果认为心智不会发生钝化,那么存在这样认知的人是“苕死的!”。所谓“苕死的!”就是“笨死的!”、“傻死的!”的意思。

众所周知,“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片段。智商极高的曹操被诸葛孔明所设的“空城”吓住,在没有听从副将“冲进城去”的建议下,带领人马遁去。实际上,如果曹操听从了副将的话,让副将带一部分人马冲进城去,那么曹操将很快知道城内兵马不多,最后的结果大家是可以猜到的。往常智商极高的曹操在“空城计”这一幕中其智商竟然连智商平平的副将都不及,这是为何?答案是显然的,即曹操的心智发生了钝化。曹操在空城面前发生心智钝化的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智商极高的曹操机警地察觉城池“空得不同寻常”。这一点充分体现出曹操的心智远远高于别人,远远高于其身边的副将;其身边的副将由于没有察觉到城池“空得不同寻常”,故而提出了“冲进城去”的建议。曹操发现城池“空得不同寻常”时,其心智还处于良好而明晰的状态。这时其心智显然未发生钝化。

第二,曹操之所以没有“冲进城去”或没有采纳身边副将的“冲进城去”的建议是因为当曹操在发现城池“空得不同寻常”时,他智慧上的推理产生了失误,即曹操认为:城门打开,空无一人、祥和安静的城池之内必有埋伏,因为诸葛亮一向喜欢使用计谋。显然,这眼前的空城必定有诈。在有诈这一点上曹操的判断显然是正确的,当然这也是曹操智商高的具体表现。但是,由于曹操过于了解诸葛亮,知道诸葛亮喜欢用计,喜欢设埋伏,同时他还知道诸葛亮一向谨慎、滴水不漏,因此,曹操判断城中必有伏兵,决不可进入城内。由于曹操害怕中计,故而阻碍了、钝化了其高智商的发挥,于是在空城面前的曹操没有了科学的思维,没有了科学的处理方式,即在没有让部分人马冲进城内以探虚实的情况下,就匆忙退兵了。这种在没有探明虚实的情况下就匆忙退兵的做法与表现,显然连平常人心智都不如。

由此看来,诸葛亮的“空城计”之所以可以得逞,主要缘于当时的曹操心智发生了钝化,进而没有了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的处理方式。

在空城面前“诈”至少可以有两种基本形式。第一种是,空城内确实有伏兵;第二种是,空城内无伏兵,让敌方误以为有伏兵。众所周知,兵不厌诈是兵家之常识,显然,曹操对这一点还是明白的。但关键的是曹操在空城面前对诸葛亮的“诈”,在判断、理解上有误,而这“作”引发了其心理的不安,而心理的不安反过来严重地钝化了其智慧,其智慧的严重钝化不仅使曹操无法进行科学思维、无法采用科学的处理方式,而且进一步地加剧了其心理的不安,如此反复地作用,最后致使曹操产生了严重的恐慌症。得了恐慌症的曹操必然就是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结局所展现的那一幕了,即“匆忙退兵”。

据史学家考究“空城计”确实存在,也确实发生过。但不是诸葛孔明设的,显然,这不妨碍我们的研究。设“空城计”的人其心智是极高的,而中“空城计”的人,显然其心智不如设“空城计”者。

事实上,我们很难单一地讲是设“空城计”的人的心理素质比被中“空城计”者的心理素质高,以及设“空城计”的人的智力、智商比中“空城计”的人的智力、智商高;科学合理地讲,应是设“空城计”者的心智比中“空城计”者的心智高。也就是说,对待像“空城计”这样的事,我们绝不能割裂心理与智慧的联系而单一地去解释,单一地去研究。凡是单一地从心理上讲的,或单一地从智商上讲的,都必然有不妥之处。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在判断事物或处理事物时,人的心理与人的智力时常是无法分开的,即人的心理与人的智力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起进行着对事物的判断与处理工作,常常是缺一不可的!这样来讲,现代心理学家们和单一的智商论者们,当他们在分析、研究或看待人们判断事物与处理事物的行为或行径时,如果纯粹地、单一地从各自的角度(即单一地从心理学角度或单一的从智商论角度)来进行的话,那么,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全面的,甚至是不科学的!至此,我们不难明白,笔者之所以把心理与智慧合为一体形成心智进行关于人和事物的分析与研究,正是把握住了人的心理与智慧往往是不可分析的,我们在研究与处理人的问题时,有时不得不从心理与智力相结合的层面进行我们对人和事物问题的研究与分析,对于儿童来讲如此,对精神病患者如此,对老年痴呆者也是如此;有时对正常人如此,对我们的铁路员工也是如此。如果从哲学的角度来讲,能否或是否从心理与智能相结合的角度看待或分析、研究人的行为或人的行径问题是关系到“一点论”与“两点论”的问题,或者是关系到“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问题。至此,我们应该不难明白,笔者之所以构建起心理、心智、心品三位一体的心因体系了。

在现实生活中,被骗婚、骗钱的事情屡屡发生、时时发生,这些被骗者都不是傻子或者智残者,他们为何会被骗呢?显然,其心智被种种主、客观原因给钝化了或者一时钝化了有直接的关系,当其心智钝化现象消失时,意识到自己被骗了,此时受骗上当的事已经发生了。智残者被骗是因为智残者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或者说智残者的智商不高,如果研究或分析智残者被骗的事件,我们可单一地从智能的角度来进行。但对于正常人来讲,其智力水平显然是正常的(否则就是智残者),为什么有时还会受骗上当呢?我们知道,人的智能时常是受其心理影响的,那些智能正常的人之所以受骗上当是因为他们心智不高、心智低下以至无法或不情愿识破或看破骗局,产生或出现这种心智问题的人,在受骗时他们的心理已发生了变态,其中盲从心、侥幸心或贪便宜等不良的心态直接致使这些被骗者至少在受骗的当时其智能或智商变得如此低下。对于一般心理与智能均正常的人来讲,应该是不会发生被骗事情或事件的,对于他们来讲居然还是发生了!由此看来,有时我们在看待或分析、研究人的行为或行径的问题时必须从心理与智能相结合的角度来进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下面的案例是笔者亲历的一件事实,笔者想通过这一事实性的案例明晰心智与智商的区别。

【案例】笔者所在办公室在顶层的七楼。一天中午,办公室里的陈老师准备在办公室里午睡,那时我正在埋头写书。当中午12点50分时,陈老师刚要睡着,突然,响起了咚咚的敲墙声。通过耳朵的听觉(感觉)来判断这咚咚的声响显然是因为敲击竖立着的墙面而产生的。由于那咚咚的敲墙声一直持续不断,故而严重地打扰了陈老师的睡觉,于是,他就说了一句,隔壁的办公室是谁在敲墙。此时,正在埋头写书的我立马答道,不对!不是隔壁在敲,是楼上在敲。我的话音刚落,没睡着的陈老师突然笑了起来。我问他为什么要笑,他说:杨老师你错了!我说:我没错。这时,我正准备用所谓的“感觉与感知”方面的心理学知识跟他辩解,但未等我解释。他说道,那不是八楼在敲!这时,我接着说:对呀!是八楼在敲!陈老师的笑声更大了,他边笑边说,我们办公室在七楼,七楼是顶层,哪来的八楼呀!这时,我意识到我错了,哑然了。但片刻不到,陈老师又说:杨老师你说得对!此时,我茫然了!于是,我停止了我的写作,两眼迟滞看着只有三十岁的陈老师。陈老师马上回答是六楼在敲!这时,我才明白他为什么说我是对的,因为我否认了是隔壁在敲,这个否认使他的思维立刻变得开阔起来、活跃起来,于是,他很快找到了正确的答案。事后经过核实证明陈老师说六楼在敲墙的判断是正确的。同时,隔壁办公室在午睡的罗老师在上班时听了我们的解释后,也消除了对我们的误会。事实上,当陈老师在怀疑隔壁办公室的人在敲墙时,我们办公室隔壁的罗老师却在怀疑我们办公室的人在敲墙。

一墙之隔的两个办公室里的老师,即陈老师和罗老师,由于看不见一墙之隔的彼此办公室的情况,故而均怀疑对方办公室的人在敲墙。这是因为他们是通过感觉来判断事物真伪的。而我们知道感觉通常判断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是事物的表面现象。他们这次单纯性地由感觉感知为起点、为全部推理的依据所进行的“由表及里”的推理是错误的,而且他们这种错误的推理使得他们的感知越发专注于是隔壁在敲墙。事实上,这样专注于隔壁在敲墙的感觉已经不是正确的感觉了,而是错觉了。此时,他们的感知已经钝化了,他们的感觉已经陷于彼此在敲击墙而不能自拔的模式之中,进而发生了所谓的心智钝化,尤其是在下午刚要上班时特意来我们办公室来埋怨我们办公室的人不该在中午午睡的时候敲墙的罗老师则一直是处于心智钝化状态,且直到我们告知他不是我们在敲,而是楼下六楼在敲时,罗老师对中午敲墙一事所产生的心智钝化才得以化解。

当陈老师在说“隔壁的办公室是谁在敲墙”时,正在埋头写书的我立马答道:“不对!不是隔壁在敲,是楼上在敲。”,显然,这时的我对敲墙一事上所表现出的心智是高的。我当时对敲墙一事之所以会表现出高的心智是因为我在判断咚咚声音的来源时不是完全凭借单纯的听觉而进行的判断,是将听觉(感觉)与经验、常理相结合后来判断的。常理告诉我们,中午是人们休息、午睡的时候,在一般情况下,隔壁的人们,尤其是素养较高的老师,他们不会随意地持续地大声音地进行敲击,除非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就算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隔壁十分讲究礼貌的、彬彬有礼的罗老师如果要持续敲墙,他也会跟一墙之隔的我们打个招呼的,再根据心理学的“感觉与知觉”方面的知识,我们立马断定不是隔壁在敲!由于当时笔者正在埋头写书,对自己办公室所在位置没有太留意,且对敲墙一事所进行的关注也未投入太多的智力与智慧,因而在分析敲墙一事时所付出的智力不高,竟然说出了“楼上在敲”这样荒唐的答案。我的答案虽然荒唐但却开了陈老师的窍,使他那专一地认定是隔壁在敲而已经处于钝化状态的心智开始去除钝化了,同时,这一荒唐的答案具有很强的发笑作用,而陈老师的发笑将其从半睡意中快速地清醒过来,这样便使陈老师的心智去除钝化的步伐变得极快,进而其心智顿时便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或者说恢复到非睡意状态的正常水平了。随后心智不再钝化的陈老师得出了事后证明是正确的答案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心智与智力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心智是“心”加“智”,而“智”是单一性的智力。心智中的“心”就本案例来讲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方面是约束作用。当人的“心”与“智”的配合不好或“心”与“智”发挥不佳时,人的“心”会被钝化、被束缚,而钝化了的“心”会使人的“智”被严重地束缚,而被严重束缚的“智”又反过来会引起“心”的钝化,如果“心”发生严重的钝化,最后的“心”就变成错觉的“心”。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罗老师身上和陈老师判断咚咚声音的前期。另一方面,是引发性,解放性。当人“心”较高时,或经过激发或经过提醒人的“心”较高时,就会有力地促使人的心智变高。这主要表现在笔者和陈老师后期的判断之中。

由此可以看出,在本案例中“心”有开窍的“心”和闭窍的“心”。开窍的“心”可以将智慧正确地运用,闭窍的“心”可以将智慧引向死胡同。

2.心智评定的量化思想体系的建立

下面我们用数值化的形式来揭示本案例中各位老师的心智与其判断之间的关系,进而给出心智评定的量化思想体系。

假设一个人的智力值为ZL;心理值为XL;心智值为XZ。设正常状态下,人的心智值是其智力值与其心理值的乘积,即:心智值XZ=ZL×XL,且心理值为:XL=5;心智值为XZ=5;这样,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心智值XZ=ZL×XL=5×5=25,并约定这样的心智值是可以准确地处理判断事物的。

又设判断前期:陈老师的智力值为8,心理值为2;心智值XZ=ZL×XL=5×5=16。

之所以这样设定其原因是:①判断前期陈老师处于半睡眠状态,当他听到声响时,其智力处于激发状态,并假定其智力的激发是向智力提高方向激发的;②判断前期陈老师的心理产生了钝化。

设判断后期:陈老师的智力值为5,心理值为5;心智值XZ=ZL×XL=5×5=25。

这样设定的原因为:①这个时期的陈老师已经处于清醒状态,其心理在笔者提示下已经摆脱了钝化状态;②清醒之后陈老师的智力与心理均处于正常状态。

最后,设笔者判断前期与判断后期的智力值为3,心理值为7;心智值XZ=ZL×XL=3×7=21。

之所以这样设定的原因为:①判断前期笔者处于写作状态,当笔者听到声响时,笔者的智力尚处于分流状态,因此,笔者用于判断声音来源的智力处于低下状态;②笔者本身是研究心理学的,故心理值要高些。③年轻的陈老师(三十岁)的判断速度远远高于年过半百的笔者,因此在判断后期笔者的智力来不及提升到较高值时,陈老师已经作出准确的判断,指出声源的正确位置。

通过对比笔者与陈老师的心理值、智力值和心智值的情况,我们不难解答:

(1)为何在判断前期,陈老师产生了较大的判断上的错误,而笔者的判断则较为正确。这是因为那时笔者的心智值为21,这个值远高于陈老师的心智值16。但是,笔者的心智值21没有达到立刻给出声源的真正所在位置的水平,因此,笔者没能给出完全正确的判断答案;笔者判断有误的主要原因是笔者当时用于判断声音的智力的投入过于偏下(智力值3),因此,笔者所给出的声源位置是如此荒唐也是可以理解的。

(2)为何在判断后期,陈老师能先于笔者给出正确的答案。这是因为笔者荒唐的答案瞬间使半睡意状态的陈老师回到了正常的心智状态。同时,陈老师比笔者年轻许多,故在其清醒之后,其心智迅速超过笔者的心智,并使自己的心智值达到25。而25这个心智值可使陈老师立刻先于笔者给出声源的正确位置。

有了以上这样的心智评定的量化思想体系,我们就可以依此开展我们的心智量化评定的具体工作了,至于具体性的量化处理方式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建立,在此就不赘述了。

现在,我们简约地探研一下智力与心智之别。所谓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所谓“心智”是指人的心理状态与其智能的综合。心智是“心”+“智”,是心理、性情与智慧、思考能力综合情况,且心智中的“心”与“智”的关系是这样的:“心”为境,“智”为思;“心”为的,“智”为矢;“心”为池,“智”为水。

3.心智钝化与行车安全保障

事实上,人的心智状况与行车安全保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下面,以案例形式予以分析。

【案例】1993年7月×日凌晨2点55分,北京开往成都的1××次旅客列车在运行至京广线下行七里营站外三接近信号机前,与以5km/h速度前行的2×××次货物列车追尾相撞,造成旅客列车追尾冲突重大事故。乘务员死亡32人,重伤7人,轻伤4人;旅客死亡8人,重伤9人,轻伤39人。是我国铁路职工因行车事故死伤最惨重的一次。3辆客车报废,15辆破损,1辆货车报废,2辆大破;机车中破1台。中断正线行车11小时18分钟,构成旅客列车冲突重大事故。

(1)事故原因:1××次旅客列车机车乘务员业务不熟。精力不集中,作业中错误理解调度命令和误判区间,违章关闭机车信号和自停装置,遇黄灯不减速,红灯不停车,擅闯有列车占用的自闭区间;调度部门指挥混乱。

(2)原因分析:①机车乘务员心智品质不高,没有牢固树立起“人命关天、安全第一”的安全生产的思想;②在列车员的安全保障问题上存在严重失误,即不应采用宿营车当作隔离车,以及货物列车尾部未加装醒目反光标志;③行车调度、指挥人员没有树立起“安全第一”的理念,缺乏正确处理安全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的思维与能力,缺乏坚决执行调度、指挥等有关作业标准意志,且在非正常行车条件下,应变处理能力不高。

(3)结论:从心智的角度来讲,上述事实与情况充分说明事故相关人员的心智已经发生了严重性的钝化。

事实上,这次事故后,铁道部颁发了“加强机车乘务员队伍建设”的89号文件,规范了机车乘务员的学习、技术业务及劳动条件。

5.6.4.3 心品钝化问题的研究

1.心品钝化

所谓“心品”是指人的心理与道德的融合之称。从心因角度来讲,所谓“心品”指的是人的心理与人的品质、品德的综合。即人的内在心理、道德品质,以及外在的心态、德行、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品性。所谓心品钝化是人的心品被遮蔽、被封存,被模式化地消隐。

我们知道,自然界是一个无心品而言的存在体,而人类社会或人是一个充斥着心理现象与道德思想和原则的存在体。也就是说,自然界是无心品可言的,而人类社会或人是有心品可言的。事实上,尽管人类社会或人有心品可言,但是人类社会或人的心品并非时时刻刻地都彰显着,都展现着,无论是高尚的心品还是卑微的心品都是如此。笔者把这种人类社会或人的心品隐于内而不现于外或不显于外的现象称为心品钝化。事实上,心品钝化是人类社会中常见的现象。在许多场合下,都有心品钝化现象的出现,比如,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在人如潮水的车站上,许许多多的陌生人与你擦肩而过或者与你并排而立,你可能确实用眼睛在看,但你什么也没看见,因此,你有的只是漠视;你可能确实用耳朵在听,但你可能什么也没听见,因此,你有的只是漠然。显然,在这样或这些场合下人们早已把诸如见面时要“问候一下”,要“握个手”等这样或这些维系着或体现着人类所特有的彼此要相互尊重这样或这些承载着和彰显着人类基本的道德礼节与心品的行为经过所谓的心品钝化的方式处理之后竟然变成了“漠然漠视”、“充耳不闻”的行为或行径。如果对比于大自然,人类社会中所出现或所存在的这样或这些凸显着“漠然漠视”性或“充耳不闻”性的心品钝化行为或行径,在客观上显然与自然界的毫无心品而言的“漠然漠视”性或“充耳不闻”性的行为或行径是一样的。不过,“漠然漠视”或“充耳不闻”是自然界时时刻刻所凸显的、所恒定的行为或行径的常理,而不是动物界或人类社会时时刻刻所凸显的、所恒定的行为或行径的常理。也就是说,人类社会中人的行为或行径是多态的,“漠然漠视”或“充耳不闻”的行为或行径只是人类社会中人的一种形态或状态,而绝不是人类社会中人的恒定的常态或常理。

2.心品评定的量化思想体系的建立

如果把自然界的“漠然漠视”或“充耳不闻”的行为或行径与人类社会中的“漠然漠视”或“充耳不闻”的行为或行径进行对比的话,显然,它们有共同之处,即都凸显着“心品的失缺性”。所谓“心品的失缺性”是指心理与品德方面的展现、表现或者没有了,或者消失了,或者不在明面上起作用了的情况。显然,心品的失缺性状态是人的行为或行径状态中的一种极为特殊的状态,这种状态较大地凸显着自然界的行为或行径的属性。

这里,不妨赋予心品失缺的行为或行径为“0”。如果从心品的角度来审视这个“0”,这个“0”意味着无心品可言。这样的评定与评价对自然界和动物界中的肯定是百分之百地匹配与适合,对人类社会中的诸如人们在大街、车站等公共场合相遇时,陌生人所采取“漠然漠视”或“充耳不闻”的行为或行径的情况也是大体上相匹配与适合的。对人类社会来讲,当令心品失缺,即心品钝化状态为“0”时,那么高于“0”或低于“0”的人类行为或行径显然就不处于心品钝化状态了。

这样当对某人的心品评价或评定高于“0”时,意味着某人的心品处于“良心态”、“善行态”;当对某人的心品评价或评定低于“0”时,意味着某人的心品处于“黑心态”、“卑鄙态”;当对某人的心品评价或评定等于“0”时,意味着某人的心品既不处于“良心态”、“善行态”,也不处于“黑心态”、“卑鄙态”,而是处于十分像麻木不仁的自然界的行为或行径的表现的状态,即心品钝化态。显然,这样的表述对我们现今这个社会来讲大体上还是相符的,同时也是客观的、科学的。于是乎,我们只要以上面的表述为基础就可能构建出比较客观的、比较科学的用于评价或评定心品的量化思想体系了。下面,笔者就以案例的形式来表述该心品评定的量化思想体系。

【案例1】两只彼此陌生的狗在大街相遇时,通常彼此会有诸如“摇摇尾巴”、“相互看几眼”、“相互嗅闻一下”或“咆哮与厮打”。

案例1的心品分析:虽然只是两只动物,而不是人,但由于动物也有心理,因此,它们有心理值XL,但由于它们没有品德,因此,它们没有品德值PD,即PD=0;于是,案例1中动物的心品值XP=XL×PD=0;心品值为0意味着对于动物来讲只有心理行为而言,或只能进行心理行为的评价,是没有道德不道德的行为或行径可言的。

这个案例的情况也表明:在“心理”与“品德”的问题上,动物是介于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即动物是有“心理”可言,但无“品德”可言的。当然,自然界是既无“心理”可言,也无“品德”可言的。人则既有“心理”可言,也有“品德”可言,因此,人是有“心品”可言的。

【案例2】有脑神经疾病的患者或身心发育不完全、不成熟的少儿在大街上谩骂或在大街上随地大小便。

心品分析:我们知道,在大街上谩骂或在大街上随地大小便的行为,对脑神经和意识正常的人或身心发育完全和成熟的人来讲,显然是不该发生的,也是不道德的,行为者是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或社会公德的鞭挞的。但对有脑神经疾病的患者或身心发育不完全、不成熟的少儿来讲,发生这些行为或事件是无所谓道德不道德的,是无所谓有没有害羞心理可言的,其行为者是不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或社会公德的鞭挞的,要谴责、要鞭挞也只能对其监管者或监护者。因此,对那些因脑部疾病或身心发育不完全等因素造成的心品意识与知觉体系无法或尚未有效地建立起的人来讲,在评判其心品时,我们要以“心品失缺”的方式来对待。即他们的心品值XP=XL×PD=0;这个心品值为0与案例1中动物的心品值为0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人的心品值为0意味着人的心品被钝化了,即这时人的心品是不被计较的,或是人的心品品质未能表现出来;而动物的心品值为0意味着动物无心品而言,事实上,动物也不可能表现出人类那样的心品。实际上,如果有脑神经疾病的患者或身心发育不完全、不成熟的少儿,当他们的脑神经正常了或发育成熟了,那他们还是有心品可言的;而对于动物和自然界来讲则永远是没有心品可言的。这就是人、动物、自然界在心品方面的本质性区别。

有了以上这样的心品评定的量化思想体系,我们就可以依此开展我们的心品量化评定的具体工作了,至于具体性的量化处理方式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建立,在此就不赘述了。

现在,我们简单地探研一下品德与心品之别。所谓品德即品质与道德合称。所谓心品是指心理与品德的融合之称。心品是“心”+“品”,是心理、性情与品质、道德的综合情况,且心品中的“心”与“品”的关系是这样的:“心”为本,“品”为性;“心”为势,“品”为态;“心”为实,“品”为是。

3.心品钝化与行车安全保障

事实上,人的心品状况与行车安全保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下面以案例形式予以分析。

【案例】2008年4月××日4时41分,北京开往青岛的T1××次旅客列车运行至山东胶济铁路周村至王村间脱线,与烟台至徐州的5×××次客车相撞。此次事故造成72人死亡,416人受伤。

(1)事故原因:①严重超速。事发列车严重超速,在限速每小时80km的路段,实际时速居然达到了每小时131km。济南铁路局在事件中暴露出了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用文件代替限速调度命令;二是漏发临时限速命令。②儿戏般的调度管理。一段启用一个半月的临时铁路,因种种原因被修成“S”形。行经此段的列车限速一月内竟数次更改,事发前数天内济南铁路局曾发文限速,又迅速取消限速。潜伏巨大危险的临时铁路,儿戏般的调度管理,层层的疏忽与失职,最终导致了中国铁路史上最重大惨祸事件的发生。

(2)原因分析:列车超速充分暴露了一些铁路运营企业安全生产认识不到位、领导不到位、责任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和监督管理不到位的严重问题,反映了基层安全意识薄弱,现场管理存在严重漏洞。

(3)结论:从心品的角度来讲,上述事实与情况充分说明事故相关人员的心品已经发生严重的钝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