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时间:2022-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鼠类还直接或间接地骚扰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安全。鼠类对人类健康的最大危害莫过于传播流行病。现实情况是,鼠类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远远超过了其他动物。人类是偶然的受害者。河南省主要发病地区在省境东南部、南部及西南部。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_实用纸张技术指南

6.1.3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鼠类是多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储存宿主,使这些疾病在某些地区得以长期保存。当人们进入这些地区时,鼠就有可能给人们传染疾病,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威胁。早在300年前,人们从切身经验中认识到自然界流行瘟疫,最早的莫过于鼠疫,有确切记载的是1617年在云南发生的鼠疫。1736年阐述明了鼠疫流行与鼠有密切关系,诗人师道南与两名日本人共同考察疫情时,在其《死鼠行》诗中记载:“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死鼠不几日,人死如圻堵……”。随着鼠(兔)种群数量剧增、密度大幅度上升、发生范围持续扩大,造成了鼠疫等多种烈性传染病疫源地范围扩大,直接威胁着农牧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鼠类还直接或间接地骚扰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在居室内掏墙打洞,形成危房,或者毁坏储存粮食和其他物品。因老鼠咬死咬伤婴儿的事例也时有发生。

鼠类对人类健康的最大危害莫过于传播流行病。全世界现有186种鼠类能感染和传播疾病,已查明的疾病约有33种,如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森林脑炎、恙虫病、狂犬病和利什曼病等多种疫病。其中有些是人、鼠共患病;有些则仅是人类疾病,但鼠类能保存和传播病原体,而其本身并不发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材料估计,有史以来死于鼠传疾病的总人数,大大超过了直接死于各次战争的人数总和。现实情况是,鼠类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远远超过了其他动物。

在鼠传疾病之中,鼠疫是最典型、最严重的一种。它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从本质上说,鼠疫本来是鼠类才患的疾病,具有典型的自然疫源性,即它可以不依赖于人而长期在鼠类中传播和保存。人类是偶然的受害者。过去,由于科学不发达,对鼠疫流行的规律不甚明了,又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鼠疫曾是人类的大敌。14世纪中叶,起源于亚洲的鼠疫大流行,席卷欧洲。进入20世纪,鼠疫的威胁被显著削弱,但在1968~1977年,21个国家仍然报告了28 042例患者。1994~1995年,鼠疫在印度等地暴发性流行。这说明,鼠疫流行的潜在威胁并未从根本上消除,预防人间鼠疫仍然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任务。

在河南省能传播疾病的鼠类有褐家鼠、黑线姬鼠、小家鼠、黄胸鼠等10种左右。与鼠传有关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有地方性斑疹伤害、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地方性斑疹伤害的病原体为莫氏立克次体,自然宿主以褐家鼠为主,传播媒介为蚤。河南省多年来未见该病报告。1980年秋末冬初,黄河沿岸的郑州、开封、新乡、焦作等13个县市,曾发生该病大流行,病例多达7 000余人。并从患者血液、疫区的褐家鼠及蚤体内分离出莫氏立克次体。后经大力灭鼠、灭蚤、灭虱,改善室内外环境卫生,发病率迅速下降,疫情得到基本控制。

流行性出血热病(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肾病)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体于1978年由韩国的李镐汪首次在黑线姬鼠的肺脏中分离出来。黑线姬鼠是最主要的保菌者。现已发现,在大仓鼠、褐家鼠等10余种鼠类体中均存在有该病病毒的抗原。流行性出血热在1977年以前是河南省较为少见的急性传染病之一。1977年之后病例逐年增加,新疫区不断出现。除老疫区驻马店地区外,1981年洛阳、开封、新乡曾发生8 000余例急性出血热病人,经血清学研究,证明传染源主要是褐家鼠。1983~1985年发病率逐年上升。1986~1991年由于开展了行之有效的灭鼠活动,该病一度被控制。但随后工作稍有松懈,自1993年起,流行性出血热已开始呈现回升趋势。1994年秋季,又在商丘、郑州、新乡、洛阳等地发生局部流行。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河南省农村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之一。河南省主要发病地区在省境东南部、南部及西南部。1963~1975年曾发生过7次暴发与流行,均与暴雨后洪水泛滥有关。该病在临床上以流感伤寒型为主,占90%以上。

综上所述,鼠类的危害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采取科学有效的得力措施,把鼠类控制在不足危害的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