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沈阳市自然与行政区概况

沈阳市自然与行政区概况

时间:2022-10-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辽宁中部。沈阳市国土总面积为1298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92平方公里。大东区:位于沈阳市东部,面积49.0平方公里,人口64.4万,辖15个街道办事处、174个社区,是沈阳市内面积较大的城区。大东区是当前沈阳市最具竞争力的工业区。全区行政区划分为6个镇、2个乡、12个街道办事处。

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辽宁中部。背倚长白山麓,面向渤海之滨,是辽东半岛的腹地。位于东经122°25′9″~123°48′24″、北纬41°11′51″~43°2′13″之间。东西长115公里,南北长205公里。沈阳市国土总面积为1298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92平方公里。沈阳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平均海拔50米左右,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北、东南部,属辽东丘陵的延伸部分。西部是辽河、浑河冲积平原,地势由东向西缓缓倾斜。全市最高海拔高度为447.2米,在法库县境内;最低海拔高度为5.3米,在辽中县于家房镇。沈阳有林地面积20万公顷,林木覆盖率为25.6%,境内河流众多,渠道纵横,水资源总量为23.38亿立方米,地下水19.95亿立方米,水域13.7万公顷。在以沈阳为中心的150公里的半径内,有中国著名的钢都鞍山、煤都抚顺、煤铁之城本溪、煤电之城阜新、石油之城盘锦、轻纺之城丹东、化纤之城辽阳和粮食煤炭基地铁岭,这些资源丰富、实力雄厚的辽宁中部工业城市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城市群。沟通世界各大港口大连港,正在开发的营口新港和锦州港,距沈阳也不超过400公里。

沈阳市辖九区一市三县:有和平、沈河、大东、皇姑、铁西5个城区;东陵、于洪、苏家屯、新城子4个郊区;新民1个县级市和辽中、康平、法库3个县。区县(市)下设街道办事处127个,乡政府55个,镇政府64个。截止2004年人口为693.9万人。

和平区:位于沈阳市的中心区域,是沈阳市的政治经济、交通、科技文化、商贸中心,辖21个街道办事处、143个社区。区域面积21平方公里,人口64.1万人,居住着汉、回、满、蒙、朝鲜、锡伯等29个民族。是一个人口稠密、交通便利、通信迅捷、商贸繁荣、科教发达、文化娱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繁华城区。和平区东连沈河、北接皇姑、西携铁西、南挽东陵,美丽的浑河穿区而过,南运河带状公园、南湖公园、中山公园交相辉映。这里平均气温7.1摄氏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级标准。

沈河区:位于中国东北最大的中心城市——沈阳市的中心,面积18.0平方公里,人口60.8万人。辖16个街道办事处、142个社区。沈河区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区,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区。沈河区是沈阳市的政治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旅游胜地和开放门户,是全国城区中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大东区:位于沈阳市东部,面积49.0平方公里,人口64.4万,辖15个街道办事处、174个社区,是沈阳市内面积较大的城区。大东区是沈阳市最适合于居住的城区之一,南北两条运河流经全区,沿岸花团锦簇、树木葱荣、景色优美,适合开发高档住宅区;特别是正在建设的大东广场,是沈阳市最大的广场,广场周边地区适合建设金融、保险、高档写字楼等商贸服务设施。大东区是沈阳民族工业的发祥地,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以汽车、飞机发动机、机械设计制造、生物制药、仪器仪表和其他机械制造业为主的庞大的产业群,是中国著名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数控机床生产基地、轻型汽车生产基地。大东区是当前沈阳市最具竞争力的工业区。区内聚集了众多优势企业,如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沈阳黎明航发集团、沈阳华润压缩机有限公司、沈阳三洋空调有限公司、沈阳东芝电梯有限公司、沈阳金杯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沈海热电厂等。同时,还吸引了一大批国外知名企业到大东区投资,如美国通用公司、德国宝马汽车公司、日本三菱自动车工业株氏会社、沃尔玛(中国)有限公司、美国泰克公司、日本丰田通商株氏会社、三洋电机有限公司和美国吉列公司等。

皇姑区:位于沈阳市西北部,面积37.0平方公里,人口74.9万。辖20个街道办事处、166个社区。皇姑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首先得益于沈阳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生产要素资源和中心城市功能等竞争优势。皇姑区工业生产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格局,机械、电子、轻工、化工等构成了皇姑工业生产的主导产业,经过几年的调整,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皇姑商业以长江街和北行地区为中心形成覆盖全区的商业网络。轻工、家具、汽车配件、机动车、建材市场成为沈阳、辽宁乃至东北的专业商品集散中心;皇姑区科研实力雄厚,是沈阳市闻名的科技大区,辽宁大学等20余所大专院校和30多个科研单位及诸多的文艺团体形成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铁西区:位于沈阳市中心的西南部。周围被长大、沈山线铁路环绕,隔铁路东与和平区,南、西与于洪区,北与皇姑区为邻。面积39.0平方公里。人口81.0万人。有汉、满、回、朝鲜、蒙古、锡伯等19个民族。全区21个街道办事处,178个居民委员会。铁西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数千年前我们的先民就已在这块平坦肥沃的地域劳动生息繁衍。经过漫长岁月,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逐渐显出其重要地位。

东陵区:位于沈阳市区的东南部,呈半环状环绕着中心城区,是沈阳市改革开放特别试验区,行使城乡两种管理职能。区西境与大东、沈河、和平三个区接壤,区东界与抚顺市毗邻,区南北两端分别与苏家屯区、新城子区相交接。全区总面积为931平方公里,全区总人口42万,其中农业人口27万。浑河由区中部自东向西斜穿流过,河北岸近城一带有26.4平方公里的地域属城区,余为市郊农村。全区行政区划分为6个镇、2个乡、12个街道办事处。区的东南部和东北部地势较高,是辽东低山丘陵的边缘,分布有约1.3万公顷的山林和草地,是天然的宜林宜牧区。这里东北部是区属主要林区,19亿年前陨落的巨大古陨石,堪称世界之最,就座落于此间。区中部和西部是浑河的冲积平原,土质肥沃,是水稻和蔬菜生产的上佳种植区,约占全区总面积的40.7%。介于山地与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属土质丘陵区,面积约137.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5%,这一带多坡地,是旱田作物区。白塔堡河等12条河流分布在浑河南北,水域总面积约6500公顷。东陵区山水相宜,山地、丘陵、平原齐具,宜农宜牧宜林宜果,自然资源丰富,有发展多种经营乃至旅游业的巨大潜力。

于洪区:与地处东郊的东陵区环抱沈阳市市区,东与大东、东陵、皇姑、沈河、铁西、和平区缘接,南与苏家屯区、灯塔市隔浑河相望,西与辽中县、新民市接壤,北与新城子区居邻。区政府驻地距市政府11公里。于洪区是沈阳“西拓”的重要承载空间,位于东北最大交通枢纽的最近辐射圈内,被誉为“黄金通道”的沈大高速公路、沈京高速公路和秦沈高速铁路贯穿境内,沈西大型铁路编组站坐落区内,专用铁路已并入东北路网。全区土地总面积7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多万亩,水域面积8691公顷。全区人口总数34.9万,居民由汉、满、朝鲜、锡伯、蒙古、回、苗、侗、壮、土家、维吾尔、俄罗斯、达斡尔等13个民族构成。全区行政区划分为7个镇、3个乡、9个街道办事处。境内流经浑河、蒲河、细河、九龙河、小浑河5条河流。流经总长149.7公里。地势东北高,并向西南微倾斜。除平罗镇黄土坎一带属山前倾斜平原以外,均属下辽河平原。地形平坦而开阔,一般海拔在30~40米之间。

苏家屯区:位于沈阳城南,距沈阳市中心15公里,与抚顺、本溪和辽阳三城市毗邻。总面积777平方公里。全区有12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1.9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8.5万人,农村人口23.6万人。聚居着汉、满、蒙、回、朝鲜、锡伯等13个民族。苏家屯区地处辽东丘陵辽河、浑河过度带上,东部为低山区,中部为丘陵,西部为平原,土地肥沃。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石油、铁矿石、石灰石、硅土、陶土、花岗岩石和优质矿泉水等资源。

新城子区:位于沈阳市区北郊,北隔辽河、万泉河与法库县、铁岭市相望,东与抚顺市、铁岭县毗邻,西与新民市、于洪区相连。总面积849平方公里,人口28.3万人,辖5个乡,6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154个行政村。全区地势自东向西倾斜,东高西低,东部属丘陵地貌,中部属黄土堆积平原,西部属辽河冲积平原。区内有辽河、蒲河等7条河流绵延流过,在交通上,长大铁路贯穿境内,沈大、沈哈高速公路连结成网,国、省、市、区、乡五级公路四通八达。怪坡、棋盘山、七星山、森林公园、石人山等区域内旅游风景、自然保护区享誉海内外。新城子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山清水绿、风景秀丽、地肥人美、交通便利的城郊区。新城子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拥有70万亩肥沃的良田,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中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和优质矿泉水资源,东部山区有大量的石灰石、大理石、滑石和硅石等矿产。东部的石人山自然生态区,森林茂密,动植物资源丰富,是省内罕见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宝库。

新民市:是沈阳唯一的县级市,地处辽河冲积平原,位于东经122°43′~123°20′,北纬41°43′~42°17′,距东北中心城市沈阳60公里,被沈阳、大连、锦州、抚顺等大中城市所环抱,是东北通往关内和内蒙古的必经之地,也是环渤海经济开发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幅员3352平方公里,全市设24个乡镇和5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9.2万,是集区位、交通、资源、通讯、市场等优势于一体的新兴城市。全市农业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形成了粮食、优质米、蔬菜、林果、西瓜、菜籽、生猪、羊、禽蛋、淡水鱼十大生产基地,是沈阳市现代化农业示范市;工业经济强力实施外向牵动战略,形成了石油化工、医药化工、林浆纸板、玻璃制品、电光源等支柱产业和石化、纺织、服装冶金、食品、造纸等16个骨干行业,已成为沈阳市重要的工业副城;第三产业日益兴旺,农机市场、中国北方蔬菜种子市场、辽宁市场以及新民工业经济开发区和胡台经济开发区已成为国内外客商的发财宝地;城市基础建设步伐加快,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旅游事业方兴未艾,交通通讯四通八达。

辽中县: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四周有闻名的重工业基地沈阳、钢都鞍山、煤都抚顺、石化城盘锦,与港口城市大连、营口通过高速公路相连,建设中的京沈高速公路和秦沈电气化铁路贯穿辽中全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通讯交通,为辽中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和生机。辽中现设12个镇、8个乡、1个国营农场。总面积16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7万公顷;人口约53.2万人。气候温和宜人,地势平坦肥沃,水利资源丰富。盛产水稻、玉米、大豆、高粱;淡水养殖业、畜牧业发展迅速,是国家命名的“粮食生产先进县”、“渔业生产先进县”、“平原绿化先进县”。被国家列为“商品粮基地”、“优质米基地”、“出口肉鸡生产基地”、“瘦肉猪生产基地”、“出口白柳条生产基地”。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是辽河油田主采区之一。

康平县:位于辽宁省北部,距沈阳市120公里,总面积2175平方公里,总人口34.7万人,全县5个乡(镇),另有16个国营农、林、牧、渔场。全县有耕地120万亩,草场65万亩,林地80万亩,宜农宜林荒地和滩涂地30万亩。境内共有8条内河,总长218.7公里,流域面积2160平方公里。

法库县:位于辽宁省北部,距沈阳市中心距离85公里。全县区域面积2290平方公里,总人口4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万人。行政区划为8个镇11个乡,224个行政村。

另外沈阳市近年又成立两个新的开发区:浑南新区和农业高新开发区。现对两区介绍如下。

浑南新区:

浑南新区位于沈阳浑河城市段的南岸,在浑河水系冲积而成的浑河平原上,新区的规划面积为120.6方公里。新区地形平缓,区内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平均海拔低于50米;主要处在小辽河断陷盆地上。第四纪地层不整合于基岩之上,表面岩性以砂壤土和壤土为主。

浑南新区属于北温带受季风影响的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8.9℃左右,历史最高气温为38.3℃,发生在7月份;最低气温为-30.6℃,发生在1月份。年平均降水量为727.4毫米,7~8月降水量占50%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54小时,最多在5月,平均266小时/月;最少在12月,平均156小时/月。

农业高新开发区:

开发区成立于2002年1月28日,总规划面积41.2平方公里,为省级开发区,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和区县级行政管理权,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经营。成立3年来,开发区发展速度和主要经济指标每年均成倍增长,入区企业已达到200多家,于2004年被农业部正式批准为首批“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开发区位于我国重要经济区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沈阳近郊,邻沈阳绕城高速公路(三环路),北接新城子区蒲河镇,东起棋盘山风景旅游度假区,西至新城子区虎石台镇,距市区15公里,到桃仙国际机场只需25分钟的车程。开发区作为沈阳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母城发展,同样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开发区现有人口13500人,其中城镇人口8700人,农业人口4800人。

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和繁育。开发区地势平坦,中部、西部大部分为蒲河冲积平原,海拔最高252.8米,最低62米。开发区土质肥沃、林木相间,森林覆盖率达38%,森林、山冈、清泉、水库构成了开发区优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沈阳市地处中纬度,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岸,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的北缘,冬季寒冷干旱,夏季温热多雨,雨热同季,一年四季分明。冬季盛行极地大陆气团,自10月至翌年3月皆处于蒙古高压控制天气,寒冷干燥,晴朗少雨。6~9月为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绥地带,气候温湿多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西风环流呈经舟型东移,太平洋副高北进,往往在台风北上互相配合作用下,便于加强稳定。处于冷低压槽前、副高后部,是沈阳地区最易发生大暴雨时期。

多年平均气温6.8~8.1℃,1月最低平均为-12.1℃,7月最高平均为24.1℃,年温差达36.2℃,极端最高气温36.5℃,极端最低气温-31.5℃。

沈阳市历史暴雨洪水的主要天气系统:1.华北气旋:产生的暴雨特点是历时短,影响范围大,1995年7月25日凌晨至26日,受华北气旋影响,沈阳地区出现一次暴雨过程,部分乡日雨量大于150毫米,为大暴雨。2.静止锋:产生暴雨的特点是历时长,强度大的暴雨到大暴雨过程。1995年7月29日白天,受静止锋影响,沈阳地区又出现一次暴雨过程属于静止锋型。3.西风槽与副高迎合:产生的暴雨特点是历时长范围广的稳定性降雨过程。受此系统影响,1995年8月5日~7日沈阳地区普降大到暴雨。4.台风,台风型天气系统出现的暴雨次数不多,但产生的暴雨笼罩面积较广、强度亦大。1985年8月流域性大洪水、1994年8月、1997年7月产生的洪水。还有低压冷锋、江淮气旋等天气系统。

水汽来源有两条输送带,一为由东南方太平洋的黄海,二为西南方印度洋孟加拉湾。大量的暖湿气流随副高北进和台风北上,源源不断供给雨区。有时受两股气流同时作用,在有利地形配置下,形成不同区域型暴雨。

沈阳大气降水分两个区域:一是以辽河流域为主的西部平原地区为主,包括马莲河、秀水河、绕阳河一部分和蒲河中下游。多年平均降雨量南部为625毫米,西北部为525毫米。年降雨量由南向西北递减近100毫米,降雨中心位于辽中县城至朱家房乡一带;二是浑河流域中心,包括北沙河、蒲河上游和东部丘陵平原过度地区。降雨量由西部630毫米向东增至690毫米,中心地段位于沈阳市内和东陵区沿浑河一带。

沈阳市多年平均蒸发量一般在1300~1800毫米之间,5月份蒸发量占全年的16%~19%。

因受气象因素和自然地理条件影响,沈阳地区降雨量的地区分布、年际变化、年内分配都极不均匀,差异很大。平均年降雨量(1957~2004)为463~903毫米,汛期降雨量为(6月1日~9月21日)242~724毫米,占年降雨量的75%左右,时空分布不均,空间分布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时间分布主要集中在7、8两个月内。

雨量的年际变化,丰、枯年雨量相差悬殊。据对沈阳站自1905年以来的资料分析,丰水年的1923年为1064.5毫米,而枯水年的1913年为341.1毫米,相差3.1倍。陈相站丰水年的1995年为1188.1毫米,而枯水年的1975年为430.7毫米,相差2.7倍。

年内分配的变化更为明显。随着大气环流的变化,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尤以7~8月最多。汛期雨量又多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几次暴雨中。

据沈阳观测到的资料,最大1小时降雨量发生在2005年雨量为95毫米。(康平县雨量站)24小时最大雨量发生在1998年雨量为166毫米。3天最大雨量发生在1998年雨量为185毫米。

大暴雨和特大暴雨持续时间,一般为1~2天,最短几小时到10几小时,最长达3天左右。流经沈阳地区各河的洪水均为暴雨所形成。洪水除具有暴雨的一般特性外由于自然地理因素的综合影响,各河的洪水发生情况都有不同特性。辽河洪水组成。辽河发源于河北省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岭。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四省区,在盘山入渤海。从辽河洪水发生情况看,造成灾害的洪水主要来自仅占辽河流域总面积28%的辽河中下游区,而占辽河流域总面积72%的上游区洪水却不大。因为在内蒙古境内的西辽河和在吉林境内的东辽河发生大洪水后,洪峰流经数百公里沙漠区,河道水量损失很大,传播至中下游时,不仅洪峰压低,而且都在7~8天以后,洪水很难同时遭遇。从近百年洪水发生情况看,辽河干流铁岭站洪水与东西辽河关系不大,而与清、柴、 河洪水顺位基本一致。另外,从对有实测资料以来铁岭发生大洪水时上游各站相应洪水流量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郑家屯的流量仅占铁岭洪峰流量的10%,三江口的流量仅占铁岭的4%,东西辽河总计不超过15%。由此可见辽河上游区对辽河干流影响很小。1958年整治辽河,将外辽河堵截,辽河干流与浑河成为两个独立水系。浑河上游处于辽东山区,河源紧邻,水文特征和河道特性颇相似。

流经沈阳地区各河洪水的年际变化是很大的,气候越干旱,洪水变化就越剧烈,相差越悬殊。从反映洪水年际变化的水文统计参数Cv值看,在辽河干流的铁岭站,洪峰Cv值达1.28,最大洪峰流量1951年14200立方米/秒,最小洪峰流量1972年271立方米/秒,相差52.4倍。

辽宁洪水出现期与暴雨集中期一致。辽西洪水过程尖瘦,陡涨陡落,一次洪水3~5天。辽东植被较好,涨落比西部缓,一次洪水一般5~7天。3天洪量多决定于24小时雨量,5~7天洪量决定于3天雨量。

沈阳地处阴山的纬向构造带的东延部位,与新华夏第二巨型隆起带和巨型沉降带的衔接地带,地貌形态由东向西为剥蚀构造低山丘陵,剥蚀堆积阶状台地,逐渐过渡为山前冲积扇及扇间平原,冲洪积平原,第四纪地层发育齐全,冲洪积扇主要有中、下更新统冰渍层,上更新统冲洪积,坡洪积和全新统冲积冲洪积层等;其厚度由东向西逐渐变厚,单井出水量:东部及新民市东北部康法低山丘陵区为100~1000立方米/日,东部山前倾斜波状平原和新民北部等为1000立方米/日~5000立方米/日,沿河地区大于5000立方米/日,西部深蒲辽蒲辽绕河间为500~2000立方米/日,南部第四系含水层逐渐增厚,降水和地表水补给条件优越,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单井出水量大于3000立方米/日。

地形地貌:沈阳市横跨辽东山地和辽河、浑河平原,地貌形态从东北部起伏的低山丘陵到山前波状倾斜平原,最后过渡到中西部广阔无垠的大平原,地貌类型多样,占我市总面积60%以上的平原区,地势较为平坦,平均海拔高程40米左右。我市地面最高峰位于法库县境内的八虎山,海拔447.2米。最低点是辽中县于家房镇的上顶子村,海拔高程只有5.3米。低山丘陵集中在沈阳市东北部,东南部属辽东山地的延伸部分。我市西部地区属辽河、浑河冲积平原,地势由东北向西南缓缓倾斜。

沈阳市中心城区地势平坦,平均海拔45米左右,郊区地势差异较大,东陵区的东部、苏家屯区东南部、新城子区东北部有部分丘陵低山区,于洪、新民、辽中县大部分地区为辽河、浑河冲积平原。新民市北部有少部分丘陵和沼泽区。法库县、康平县北部及辽河、秀水河、拉马河的漫滩,阶地地势较平坦,其他地区多数为低山、丘陵或波状平原区。

地质概况:沈阳地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中处于中朝准地合的Ⅲ级构造单元铁岭—靖宇台拱和下辽河断陷之交接部位。以太古界花岗质岩石为主的铁岭—靖宇台拱组成的东部丘陵区山峦起伏,基岩裸露,以新生界沉积物为主的下辽河断陷组成的西部平原区地势低平,水网纵横。在丘陵与平原交界处,规模巨大的北东向断裂带北延部分在此通过,北东走向的浑河断裂带也在此处汇接,并向抚顺方向延伸。中、西部平原区均为第四系堆积物,组成岩性为黏土、砂、砾石,结构松散,富水性较好。

沈阳地貌多样,北部、东部为低山丘陵,中部、西部是辽阔平原,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最高峰位于法库县境内的八虎山,海拔447.2米,最低点是辽中县于家房镇上顶子村,海拔高度只有5.3米。

沈阳市地域宽阔,土壤变化较大,土壤分为棕壤土、草甸土、水稻土、风砂土、沼泽土。

沈阳植被属暖温落叶林带,北部康法两地属于低山丘陵地区,植被主要有大叶杨人工林,兴安胡枝子为林下优势灌木,草本植物层以糙隐草为优势种。中西部辽浑河冲积平原,植被主要有小叶杨,小青杨人工林,沿河群种是旱柳,其中混生少量家榆,草本植物层以芦苇为主,混生中井鹅观草、水蒿、大油芒等。在辽中北部有少部丘陵和沼泽地,主要植被群落为茭白水葱、碱篷、星星草等。沈阳地区除上述次生森林植被外,占面积最大的是种植群落,以水稻群落和玉米、高粱为主的杂粮群落。

沈阳市是辽宁省省会,是全国的重工业基地之一,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中心,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和信息枢纽。也是东北最大的货物集散地。其现代工业发达,经济实力雄厚,以机械工业为主导,现代工业门类齐全,工业综合生产能力较强,机械工业驰名中外,是我国第二大机械工业基地。

沈阳市现设5个中心区:和平、沈河、大东、皇姑、铁西区;4个郊区:东陵、于洪、苏家屯、新城子区;3个市辖县:辽中、法库、康平县;1个县级市:新民市。全市总人口693.9万人,其中5个城区人口345.2万人,4个郊区人口147.1万人,3个县人口132.4万人,县级市人口69.2万人。市农业人口247.6万人,非农业人口446.3万人,全市人口密度535人/平方公里(见表1-1)。

表1-1 沈阳市基本情况统计表

沈阳全市总耕地面积67.05万公顷(1024万亩)。其中水田12.84万公顷,菜田1.16万公顷,旱田45.7万公顷,水浇地067万公顷,养殖0.23万公顷,其他约4.0万公顷。2004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1900.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10.7亿元,占5.8%;第二产业940.5亿元,占49.5%;第三产业849.5亿元,占44.7%。全市工农业总产值3261.0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050.1亿元,农业总产值210.93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9745元,人均工农业总产值47056.7元,人均工业总产值4395.6元,人均农业总产值301.6元。

沈阳市隶属辽河流域,是全国25座重点防洪城市之一。境内共有大、中、小型河流26条,河流总长1461.1公里。其中:省管大型河流4条,分别为辽河、浑河、绕阳河、柳河,河流总长551.2公里,堤防715.04公里,防洪标准10~300年一遇不等;省委托市管大型河流1条,为西辽河,河长6.4公里,堤防长度6.4公里,防洪标准20年一遇;市管中型河流4条,分别为蒲河、秀水河、养息牧河、北沙河,河流总长387.43公里,堤长409.05公里,防洪标准10~20年一遇不等;县、区管小型河流17条,河长共516.07公里,堤防长426.01公里,防洪标准5~10年一遇。全市河流的特点是汛期(每年6~9月份)流量大、水位高、挟沙量大、枯水期流量小(小型河流在枯水期基本无水),季节性明显。全市堤防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建国前只有少部分低标准的民堤,防洪标准严重不足。建国后,经过50多年的工程建设,全市已修筑堤防总长1556.5公里,保护耕地562.76万亩,保护人口528.2万人。

省管河流中的辽河、浑河已经全面的整治,标准分别达到了20年和50年一遇;绕阳河整治从2001年开始,目前整治段堤防加固工程已基本完成,标准也将达到50年一遇。市管河流中的蒲河整治目前已基本完成,标准也达到20年一遇。

我市大、中型河流上共有险工104处、穿堤建筑物356座。其中重点河道险工42处。

我市现有水库36座(原有水库50座,2004年降等报废14座)。总库容5.73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6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82亿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10座,闸坝1处。总库容5.0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35亿立方米;小(一)型水库14座,总库容0.65亿立方米。小(二)型水库11座,总库容0.05亿立方米。全市水库多数集调洪、灌溉、养鱼为一体,向旅游、工业、民用供水发展,采取租赁、承包、合作等多种方式,开展综合经营。

水库中,有重点病险水库10处,其中中型水库6座。

沈阳市共有灌区22个,其中万亩以上灌区15个,万亩以下灌区7个。设计灌溉面积161.7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35.76万亩,实际灌溉面积200.78万亩。万亩以上灌区主要分布在辽河、浑河、蒲河流域,以省属的大伙房、清河、柴河水库供水为主,设计灌溉面积158.8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34.16万亩,实际灌溉面积117.88万亩;万亩以下灌区主要分布在康平县、法库县,依靠沈阳市的中、小水库供水,设计灌溉面积2.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6万亩,实际灌溉面积0.7万亩。此外,沈阳市现有纯井灌区灌溉面积82.2万亩,总装机237196千瓦,年用水量74151万立方米。

沈阳市目前有易涝耕地521.49万亩,其中自排245.52万亩,机排275.97万亩。截止2004年,沈阳市共修建排水站382座,总装机容量95877千瓦,其中200千瓦以上排水站145座,装机容量72 450千瓦。修建排水沟道35761条,总长度28210公里,其中干沟694条(自排322条,机排372条),长度3128.5公里,达到10年标准的339条,长度1542.2公里。控制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型排干82条,长度1561.5公里。建成排水闸427座,其中5立方米/秒以上排水闸96座。基本上控制了内涝灾害,使我市的粮食产量处于稳定状态。

在沈阳地区的河流上布设国家级水文站10处,水位站4处,雨量站42处,地下水观测站89处,专用防汛水文站1处,专用防汛雨量站15处,墒情报汛站15处,河流水质观测站6处,地下水水质观测站16处,泥沙观测站6处。各观测站负责流量、水位、地下水、降雨量、蒸发、泥沙等项目数据的采集和监测。

沈阳市的水文站网担负着为各级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提供水文情报和预报,为工程规划设计和管理搜集基本资料,为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水量水质监测、水资源调查和评价提供全方位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