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麦加利银行上海分行

麦加利银行上海分行

时间:2022-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Chartered Bank of India, Australia and China BuildingNo. 18 the Bund. Designed by P & T Architects and Surveyors. Built in 1922.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Renaissance style.地点: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8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滩建筑群之一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外滩十八号Cartier、Ermenegildo Zegna旗舰店等早年的外滩,曾是外国银行林立之地,也使上海享有“东方金融中心”的美誉。

(又名:春江大楼)Chartered Bank of India, Australia and China Building

No. 18 the Bund. Designed by P & T Architects and Surveyors. Built in 1922.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Renaissance style.

地点: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8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滩建筑群之一

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现在使用单位:外滩十八号

Cartier、Ermenegildo Zegna旗舰店等

早年的外滩,曾是外国银行林立之地,也使上海享有“东方金融中心”的美誉。解放以后,绝大多数外国银行都关闭或撤离了上海,继续开业的寥寥无几,而其中能一直延续至今,历史最久的则要算麦加利银行了,从它1857年在上海开业至今的140余年间,仅太平洋战争日军侵入租界时,曾一度中止经营,因此它在上海的历史,较之大名鼎鼎的汇丰银行还多10年。

麦加利银行是当时的渣打银行对所有大陆分行的统称。渣打银行创建于1853年,总行设在伦敦,是英国皇家特许开展殖民地业务的银行,其旧英文名为The Chartered Bank of India,Australia and China,“渣打”是Chartered 的音译。1858年7月31日的《字林西报》发布了一条启事,“蒙董事会之许可,渣打银行本日在上海设立分行,行址在北门街(今河南南路的延安东路至人民路一段——作者注),首任经理为麦加利”,于是,上海分行则以这位首任经理的名字命名。以后,大陆的分行也被称为“麦加利银行”。

img93

麦加利银行大楼

麦加利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存放款和汇兑,后来业务发展,也发行钞票。19世纪末,该行积极对清政府借款,比如他们提供清廷的克萨借款为100万镑。通过借款,操纵和控制了清政府的某些权项,并成为在华的最主要外资金融机构之一。1939年又有大英银行并入,实力大增。在当时所有在华外国银行中,该行的实力及地位仅次于汇丰银行。太平洋战争中曾被日本三井银行接管,日本投降后又被收回。1949年后,除麦加利银行上海分行由中国人民银行指定为经营外汇业务外,其余分行都停业。

当年外国银行在中国发展业务,还得依靠中国买办,上海早期的买办,有的是广东人,与外国人素有往来,也有的本是富商或钱庄的大老板。麦加利银行的中国买办在百余年间,都为洞庭东山的席氏家族及其亲属所包办。洞庭商人在明清时期活跃的情况,仅次于徽商和晋商。太平天国战争时期,席氏就来沪避难,并在租界里开设了钱庄,后来被许多外商银行聘为买办,如汇丰、华俄道胜、横滨正金、花旗等银行。麦加利则为席家长房所包办,席嘏卿在清同治末任麦加利买办间账房,其子席锡蕃于1879年任司账,不久升为副买办而至买办。以后席锡蕃又让给其堂妹夫王宪臣,王从此在麦加利当了30余年买办,抗战期间,由儿子王叔麟继任。抗战胜利后,才为汪清源取代,直到解放后,他还担任了一段时间的末代买办。不过解放后“买办”一词已被国人认为是一种不光彩的职位,麦加利聘用中国人,也改称为“华经理”了。

麦加利银行上海分行初建时在北门街,后迁至江西路,1892年才迁至外滩18号,这里原是进入中国的第一家国外银行——丽如银行所在地。该行于1842年创办于印度,主要经营东方贸易。1847年就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1851年,丽如银行获准成为英国皇家特许经营银行。1885年,银行出现严重亏空。该行创始人之一卡基尔重组新银行。但在1892年6月9日再次宣告清理,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其清理事宜由麦加利银行负责。同年底,麦加利银行以16000英镑买下了丽如银行大楼和地皮,入驻18号。当时的18号还是一幢3层砖木结构的英国式建筑,后因毗邻的汇中饭店失火而被殃及。1910年时就打算重建,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未能进行,大战后重新开始准备。1922年兴工,由公和洋行设计,英商德罗·考尔洋行承建,大楼是在旧屋前面建造,因此麦加利大楼有前后两幢。

前大楼占地1755平方米,建筑面积10256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外墙立面为三段式,底层以花岗石贴面,显得坚固厚实,大门是雕花铁门。二至四层的外墙较简洁,贯以两根爱奥尼克式大石柱。四层上挑出檐口,五层中间的三个窗柱间,又以两根小柱划分为三格,看去有凹凸感。屋顶上有平台。进大门为黑色大理石地坪,大厅内用白色大理石。

后楼建筑年代还是在19世纪,但经过彻底改建,亦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893平方米,建筑面积2466平方米。

上海解放后,麦加利银行迁出此楼,迁至圆明园路185号大楼内继续营业。房管部门于1955年接管大楼,改名春江大楼,使用单位曾有上海市家用纺织品进出口公司、上海市机电设备总公司、中波轮船公司,后来上海市水产局与水产协会等也曾一度在此办公。

2004年,18号开始改建,力求恢复其原貌。杰尼亚(Ermenegildo Zegna)、卡地亚(Cartier)等多家世界著名品牌都在此开设了专卖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