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景观控制的原则

景观控制的原则

时间:2023-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使城市公共性景观系统协同共生是景观控制的核心。景观控制的多样性原则是城市对生物多样性的持续需求,也是城市公共性景观满足最广泛的大众游憩和大众审美需求,提高生活质量的必然发展。景观效率原则是指城市公共性景观发展速度及其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提高,这也是景观控制的根本目标。

6.1.2 景观控制的原则

1)持续发展原则

虽然目前学术界对城市能否可持续发展有不同的看法,但大多数人认为城市是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并不断探讨城市持续发展的途径。G.豪霍顿(G.Haughton)和C.亨特(C.Hunter)于1992年在《可持续城市》一书中倡导:居民和城市各种事务采用永远支持“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方式,在邻里和区域水平上不断努力以改善城市的自然、人工和文化环境[2]。城市公共性景观系统作为城市事务的对象之一,把持续发展作为景观控制的首要原则,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普遍要求,更是城市公共性景观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的直接反应。

2)协同共生原则

使城市公共性景观系统协同共生是景观控制的核心。它包括城市公共性景观系统整体、系统内部关系、系统与外部环境关系以及系统发展等的动态平衡、利益协调以及共生发展。在协调系统各实体组成元素的基础上,景观功能和价值的协同共生是对景观控制更进一步的要求。例如对于带状绿地来说,仅仅做到绿化覆盖是不够的,兼具生态、自然保护、游憩、文化、美学、交通等多重功能并相互交织流通形成网络体系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新要求,即绿道(green way)概念。与之前的“绿带”(green belt)概念相比,同为线形景观空间的绿道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在城市公共性景观发展中,采用这样的空间组织形式可以在保护自然的同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3],从而实现城市公共性景观更广阔的价值空间。

3)多样性与独特性原则

景观控制的多样性原则是城市对生物多样性的持续需求,也是城市公共性景观满足最广泛的大众游憩和大众审美需求,提高生活质量的必然发展。史密斯(Smyth)(1987)认为,在城市地区创造多种野生生物环境不仅是由于审美的需要,也是一种必需;霍克(Hough)(1990)进一步指出,如果健康被描述为抵抗压力的能力,那么多样性意味着健康;它能产生社会意识,也能产生生态意识;在其他生活质量方面意味着有能力在不同生活地点和生活方式之间做出选择[4]。同时,每个城市之间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具体城市公共性景观发展过程所面临的独特的周边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促成“因事因地”发展而成的城市公共性景观具有各自不同的风貌和功能。

4)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

对于公平和效率的追求贯穿于景观控制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城市公共性景观的固有属性“公共性”,提醒我们其为大众共有和共享的特征,因此,有必要通过必要的控制手段和途径最大限度地实现景观利益公平。景观效率原则是指城市公共性景观发展速度及其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提高,这也是景观控制的根本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