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现有的海洋自然保护途径

现有的海洋自然保护途径

时间:2022-02-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红树林生态系统是热带、亚热带潮间带特有的木本植物群落,是一种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非常高的生产力;所生存的环境非常独特,如热带海滩阳光强烈、潮起潮落、海水不断淹没和冲刷、土壤富含盐分。在我国,红树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和福建沿海的河口 两岸和淤泥质海湾。与此同时,红树林还有良好的自我修复能力,它可以防风抗浪、固堤护岸、防止侵蚀、保护沿海设施,也可以能防治污染,保护海洋环境。
现有的海洋自然保护途径_海之福荫美

第六章 海洋植物的危害与保护

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为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拓展生存空间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发展海洋经济,不仅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而且是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口增加三大难题的必由之路。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以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为主要标志的“海洋经济”正在全国兴起。但是,在高速发展的海洋渔业中,却忽视了对海洋物种的保护和繁育,尤其是忽视了对在净化海洋环境、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海洋森林”——海藻的保护和繁育。

第一节 海洋植物的危害

植物生态系统的破坏

1.珊瑚礁生态系统

(1)特点。在热带中有一种特殊的浅水生态系统,那就是珊瑚礁生态系统,它所要求的水温为25~29℃,而且有非常高的生产力,生物种类具有多样性。

你知道吗

什么是珊瑚礁

珊瑚礁是石珊瑚目的动物形成的一种结构,这个结构可以大到影响其周围环境的物理和生态条件。在深海和浅海中均有珊瑚礁存在,它们是成千上万的由碳酸钙组成的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其中包括蠕虫、软体动物、海绵、棘皮动物和甲壳动物,此外珊瑚礁还是大洋带鱼类的幼鱼生长地。

(2)我国珊瑚礁的分布。在我国,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南海、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沿海等地。

珊瑚礁

(3)经济环境功能。由于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珊瑚礁生态系统有着最高的生产力和最多的生物种类,所以其成为鱼类的重要栖息地,它们可以昼夜活动。另外,珊瑚礁生态系统巨大的新化合物来源库和物种储存库。从环境效益来说,珊瑚礁生态系统不仅可以防止海岸侵蚀,也可以减少风暴潮的损害。另外,它也为人类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是人们旅游的好去处。

(4)珊瑚礁生态系统被破坏的途径。通常来说,人类是破坏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罪魁祸首,主要表现在通过炸药或者是毒药过量捕鱼;开礁和炸礁;附近港口疏浚;电厂排放的冷却水导致水温升高;石油和磷肥装运长期污染海区;旅游业所造成的破坏。

2.红树林生态系统

(1)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特点。红树林生态系统是热带、亚热带潮间带特有的木本植物群落,是一种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非常高的生产力;所生存的环境非常独特,如热带海滩阳光强烈、潮起潮落、海水不断淹没和冲刷、土壤富含盐分。除此之外,与其他生态系统相比,红树林生态系统还有非常独特的生命史和生理结构。

海岸红树林

(2)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在我国,红树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和福建沿海的河口 两岸和淤泥质海湾。国家级红树林生态保护区有湛江、山口、北仑河口、东寨港

(3) 红树林的经济和环境功能。作为生产力非常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红树林生态系统不仅资源丰富,而且还有非常多的动植物种类。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一种森林资源,在很多方面它都可以发挥作用,如制造木材、薪材、纸浆原料。另外,在红树林中有非常多的鸟类、昆虫和鱼类,在所有的生物种类中,有很多是非常珍贵濒危的物种。从环境效益来说,红树林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是人们旅游的好去处。与此同时,红树林还有良好的自我修复能力,它可以防风抗浪、固堤护岸、防止侵蚀、保护沿海设施,也可以能防治污染,保护海洋环境。

(4)被破坏的途径。近年来,红树林生态系统受到人为的破坏非常严重,主要表现在沿海工业发展、城市扩张和倾废,侵占红树林区;将红树林砍伐,然后改造成稻田、椰树种植场、鱼池、虾塘、盐田等;被砍伐掉的红树林主要是用于工业生产和发展,谋求经济效益。

(5)保护的方法。在海滩海岸多种植红树,如果红树林区遭遇病虫害,需要及时防治。

3.滩涂湿地生态系统

(1)湿地和滩涂湿地的定义。具体到滩涂湿地的定义,在1993年,《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对其作出了解释,即“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草原、泥滩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体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通常来说,湿地包括沼泽、泥滩地、河流、湖泊、水库、稻田、滩涂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区。滩涂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区归为滩涂湿地。

湿地生态

(2)滩涂湿地的分布。由于滩涂湿地大多是由河流携沙淤积而成的,所以在河口两侧往往滩涂较多;在我国,沿海滩涂湿地的分布范围是非常广的,黄河三角洲滩涂湿地是面积最大的滩涂湿地;在低纬度地区,由于气温比较高,所以红树林较多,形成红树林生态系统,但是,在中高纬度地区,由于气温偏低,所以多生长芦苇等或为贝滩。

(3)滩涂湿地的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从生产力方面来看,滩涂湿地是一种高生产力生态系统,它有丰富的资源。滩涂湿地不仅是许多具有商业价值生物的产卵地和育幼场,同时也是众多野生动物的繁衍地,在这里,人们可以发展水产养殖或者是盐业,提高经济效益。另外,滩涂湿地富有植物,其可以作为饵料、燃料和工业原料。从保护环境方面来说,滩涂湿地在储水、泄洪、抵御风暴潮、防止海浪冲击、保护海岸、调节气候、降解近岸海域污染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4)滩涂湿地被破坏的原因。滩涂湿地因为人为原因为大量破坏,主要表现在大规模的盲目围垦,人们通过围垦滩涂湿地来发展工业,扩展城市,修建堤坝,开辟盐田、虾田、农田及堆场……除此之外,由于滩涂湿地不断受到污染,自身的净化能力减弱,泥沙淤积严重,所以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美丽的湿地风光

善变的幽灵藻

幽灵藻结构复杂,变化多端,行为难以琢磨,其生活史包括孢囊期、阿米巴期和鞭毛期,细胞大小在5~50微米变化。幽灵藻还“好吃懒做”,不像其他藻类那样靠光合作用养活自己,而是靠吃细菌、藻类、小动物或鱼组织的碎屑生活。在没有鱼的水中,幽灵藻靠摄食藻类生活,也不产生毒素;当鱼群经过时,幽灵藻一旦嗅到鱼的味道,立刻产生毒素,霎时转化为有毒细胞,向鱼群游去。接触到幽灵藻的鱼,即刻被毒得昏昏沉沉,继而鱼皮破裂,大量出血,最后奄奄一息、丧失活力。这时,幽灵藻就乘机摄食鱼脱落下来的上皮组织和流出的血液等。鱼死后,鞭毛期细胞转化到阿米巴期,继续摄食鱼体的剩余部分。如果遇到风暴突来等不利环境,幽灵藻就在细胞外面形成一层保护层,沉到水底休眠。幽灵藻不仅是鱼类的杀手,对蟹类、贝类也有致死作用,对人类也存在一定的威胁。

幽灵藻神秘而且有毒

你知道吗

幽灵藻名称的由来

幽灵藻有24种生活形态,各种形态之间的转换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即可完成,因而人们叫它“幽灵藻”。

幽灵藻近年肆虐美国东海岸,渔民、水上运动者、实验室研究人员等都会受到幽灵藻的威胁。美国美卡州立大学水生植物实验室的博克华尔德博士,是最早开始研究幽灵藻的人,也是中毒最深的人之一。这些实验室研究人员,或是直接接触了有毒藻培养液,或是从空气中吸入了藻毒素。虽然这些人员每天接触毒素的时间可能只有一两个小时,但在不知不觉中就中毒了:哮喘,手脚刺痛麻木,眼睛灼热,视力模糊,胃痉挛,恶心,呕吐,皮肤溃疡且对抗生素无反应,伤口愈合很慢,严重时会出现短暂失忆,思考和推理能力减弱,阅读困难,经常会忘记人或事。让人稍感欣慰的是,不再接触毒素后,大部分患者的症状能完全消失,恢复正常的体质和智力。近年来,美国马里兰州、佛罗里达州等东部沿岸陆续出现幽灵藻。科学家认为,幽灵藻实际上早已存在,近年的频繁暴发,是近岸海域环境恶化的一个标志。

臭名昭著的夜光藻

正在发光的夜光藻

夜光藻是一种较大型的单细胞生物,近于球形,直径为0.2~2.0毫米。它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传宗接代的方式类似于藻类,生活习性又类似于原生动物,所以又叫夜光虫。与其他藻类最大的不同是,它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而是通过细胞前端轻微活动的触手,将外界小型浮游植物或有机颗粒送入胞口内,在细胞内形成食物泡进行消化。

每当夜光藻的细胞受到刺激时就会发光。在夜晚,船只划过水面时,船桨会泛起火星,船尾则拖着长长的光带,海浪撞击海岸也会产生磷光闪闪的浪花。每当这时,人们无不赞叹夜光藻神秘的发光功能。遗憾的是,在夜光藻美丽的光环后面,接踵而来的是灾害:曾经磷光闪闪的海面,几天之后,鱼、虾、贝大量死亡,继而腐烂、发臭,呛得人咳嗽不止、鼻眼刺痛,真叫人难以承受。

被污染的海洋

夜光藻被认为是渔业衰弱的指标,主要有三大危害:

(1)使鱼类产生呼吸障碍。夜光藻不含毒素,但是形成赤潮后,大量黏附于鱼鳃上,阻碍呼吸,导致鱼类窒息死亡。

(2)危害水体生态环境。夜光藻死亡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尸碱和硫化氢,又使海水变质,危害水体生态环境。

(3)诱发其他赤潮生物。夜光藻能渗出高浓度的氮和磷,可诱发有毒的赤潮生物——微型原甲藻的大量繁殖。一旦形成赤潮,危害程度更大。

世界范围内因夜光藻带来的环境灾害数不胜数,我国是夜光藻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80%以上的赤潮是由夜光藻引起的。

绿潮灾害不容忽视

浒苔是一种无毒绿藻,还有食用、药用等价值,但是,大量繁殖的浒苔能阻塞航道,影响航运;遮蔽阳光,影响海底藻类和其他生物的生长;大量堆积后腐烂会消耗大量氧气,散发出恶臭气味,既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又严重威胁沿海渔业和旅游业发展。所以,现在已把浒苔一类的大型绿藻暴发称为绿潮,视做和赤潮一样的海洋灾害。

2007年以来,我国许多地方发生了绿潮灾害:

2007年7月,受大风和潮流影响,山东省乳山市部分近海和沿岸发现大面积绿潮,当天共打捞浒苔约30吨。

2008年6月中旬,大面积浒苔从黄海中部海域开始向青岛附近海域漂移。青岛是2008年夏季奥运会帆船比赛场地,奥帆赛场竞赛海域有浒苔面积曾达到15.86平方千米,占海域总面积的32.04%,为了奥运比赛,当地甚至连驻军都出动了,最终清除浒苔百万吨以上才使得比赛正常进行。

污染后的海洋鱼类大量死亡

2009年6月,在黄海中、南部海域发生大面积绿潮,分布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覆盖面积72平方千米。

2010年8月,三亚市大东海发生绿潮,工人清理了好几天,清理浒苔30多吨。

如果说赤潮是海体流淌的“血”,那么,绿潮就是海体流淌的“脓”。最有效治理绿潮、赤潮的办法就是不要让海水富营养化,也就是说不要向大海直接排污。大海虽然浩瀚深邃,但也有底线,容不得人类肆无忌惮!

你知道吗

什么是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在自然条件下,随着河流夹带冲击物和水生生物残骸在湖底的不断沉降淤积,湖泊会从平营养湖过渡为富营养湖,进而演变为沼泽和陆地,这是一种极为缓慢的过程。但由于人类的活动,将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以及农田径流中的植物营养物质排入湖泊、水库、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后,水生生物特别是藻类将大量繁殖,使生物量的种群种类数量发生改变,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

赤潮与海藻

1986年12月1日,福建省东山县杏陈乡忽然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全村有136人不同程度地中毒,其中有一人因中毒严重而窒息死亡,其余135人经过医院抢救脱离险情。

事故发生后,海洋科技人员也赶到现场进行调查,他们发现,引起村民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是,村民们食用了受到赤潮污染后的花蛤。科技人员将村民们食用剩下的花蛤和海水样品化验后发现,当地海水和花蛤的消化系统中均有大量的赤潮生物——裸甲藻。裸甲藻有个很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它能分泌出甲藻毒素,它的毒素比普通毒药要高出100多倍。这种甲藻毒素一般分三种,即神经性贝毒素、麻痹性贝毒素和溶血性贝毒素。据村民们介绍说,人们是在吃了花蛤数小时后出现不适的。先是出现唇舌麻木、胸闷、头晕、呕吐、周身乏力麻木,发展到后来,头痛腹痛,昏迷休克,甚至死亡。从上述情况看,是人们食用了受赤潮生物污染的花蛤,其毒素对人体的中枢神经产生强烈作用,妨碍了人体血液中的离子通透,从而扰乱神经和肌肉传导,引起中毒。造成这起悲剧的罪魁祸首是赤潮生物。那么,什么是赤潮呢?

赤潮

赤潮是一种生态异常现象,它是海洋遭受污染后所产生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是有机物和营养盐过 多而引起的。科学家们认为,赤潮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的一种海洋生态异常现象,它造成某一海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一些海洋动物大批死亡等严重后果。赤潮,顾名思义应当是红色的,但实际上,赤潮的颜色并不都是红色,其颜色是多种多样的。影响赤潮的颜色,主要看引起赤潮的海洋浮游生物的种类。由夜光虫引起的赤潮,呈粉红色或深红色;由某些双鞭毛藻引起的赤潮,呈绿色或褐色;由某些硅藻类引起的赤潮,则呈黄色或红褐色;由膝沟藻引起的赤潮,海水的颜色有时竟不出现明显变化。据统计,在浮游生物中,能够引起赤潮的大约有330余种。比较常见的有夜光虫、裸甲藻、铠角虫、鼎型虫、角毛硅藻、骨条藻、根管藻、盒型藻、小定鞭金藻、滑盘藻、束毛藻等。其中,甲藻类是最常见的赤潮生物,有20多种可以引起赤潮。

海洋中一旦发生赤潮,会给海洋生物、海洋环境乃至人类造成严重的危害。高度密集的赤潮生物能将鱼、贝类的呼吸器官堵塞,造成鱼、贝类的窒息死亡。这些受赤潮污染而死亡的动物,死亡后能继续分解毒素,毒害或杀死其他的海洋生物。赤潮生物的残骸,在海水中氧化分解,还能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缺氧环境,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不仅如此,在缺氧环境中,厌氧微生物继续分解赤潮生物的残骸,在海水中产生硫化氢等气体,使海水发臭,恶化海洋环境。

赤潮是一种世界性的灾害,世界许多海洋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遭受过赤潮的危害。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大批工业、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入海,造成河口、内湾和沿岸水域污染不断加剧,导致赤潮发生愈加频繁。日本沿岸海域是赤潮多发海域,其中东京湾、伊势湾和濑户内海更是赤潮的“重灾区”。濑户内海在1976年发生赤潮326次。在1967~1991年间,在这一海域共发生4448次赤潮,造成渔业生产危害达421次,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亿日元

你知道吗

我国的赤潮发生情况

我国海域也是赤潮多发区。据有关部门统计,1990年,在我国沿海共记录到34次赤潮,其中渤海7次、东海18次、南海6次、黄海3次。赤潮给我国沿海地区的海洋生物资源和渔业生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例如,1989年8~10月,渤海沿岸发生一次大面积赤潮,致使这一海域鱼、虾、贝类大量死亡。据不完全统计,这次赤潮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亿多元,其中河北省黄骅市经济损失2800万元,河北省唐山市损失8500万元,河北省沧州地区经济损失3000万元,山东省潍坊市经济损失6000万元。这次赤潮对渤海水域天然对虾造了十分成不利的影响。

除亚洲国家沿海多发生赤潮外,北美洲、南美洲沿海,以及印度洋沿岸欧洲地中海地区的一些国家海域,也时常出现赤潮。因此,赤潮成为世界性的海洋公害。

在现代,赤潮的成因与发生机制一直是各国海洋科学家所研究的课题。研究表明,赤潮的发生不是单一因素的产物,而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赤潮发生的整个过程中,其主要控制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三方面。

在生物因素中,赤潮生物“种子”群落是赤潮发生最基本的生物因素。赤潮“种子”可以是所在区域已存有的赤潮生物细胞和底栖休眠孢囊;也可以是其他区域迁移和扩散来的赤潮生物细胞和底栖孢囊。当然,在海水中,赤潮生物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与其他海洋生物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某些海洋动物对赤潮生物的摄取作用和赤潮生物种类间的相互竞争,在赤潮的形成和消失过程中,也是重要的生物因素。

在化学因素中,水体中的营养盐(主要是氮和磷)、微量元素(如铁和锰),以及某些特殊有机物(如维生素、蛋白质)的存在形式和浓度,直接影响着赤潮的生长、繁殖与代谢。它们是赤潮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在物理因素中,水体稳定、水体交换率、上升流的存在、适宜的水温等,都是赤潮发生所要求的必备环境条件。它们对赤潮生物细胞的分布、迁移、扩散和聚积,产生直接的影响,有时对赤潮还起到形成与消亡的作用。这些物理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所在海区气象状况,如风、气温、日照强度、降雨等的影响。

由于上述三种因素的存在,并互相影响,使得它们共同决定着赤潮的形成、发展、维持和消亡。这仅是赤潮成因与发生机制的一般过程。近十几年,鉴于赤潮生物在世界范围内引发赤潮灾害不断增加,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赤潮的研究。其中赤潮生物分类则是赤潮研究的基本课题之一。当然,从总的方面来讲,如何监测、监视和预测、预报赤潮的发生,一旦赤潮发生如何进行有效控制,如何对灾害性赤潮进行有效治理等等,都是赤潮灾害给人们提出的长期而重大的课题。

埋葬航船的海藻

海藻是海洋中的植物,如海带、紫菜、石花菜、龙须菜等都属于海藻类。这些海藻类植物,有的可以食用,有的可以提制碘或琼脂等,对人类很有益。但在大西洋的一处海面上,覆盖着一大片美丽的绿藻,它却令航海者闻之丧胆,望而却步。海员们称它为“海之绿野”,有的人甚至称它为“魔藻之海”“船只的坟墓”。

在“海之绿野”,人们见到的是一片阴森凄惨的景象:无数大小船只的残骸露在海面上,有的露出船头,有的翘起船尾,有的露出桅杆。而船员早已葬身海底,无一生还。航船到了这个地区,只要再往前走,就会被海藻缠住,进退两难,最终沉没下去。

据说在1492年,哥伦布航行大西洋,曾到过这里,结果被困了一个多月。1894年,一位名叫斯可特的帆船探险家,冒险进入“海之绿野”后发现,海面上一点风也没有,空气好像凝结了似的,四处是毁坏的船骸,船旁是黄绿色的海藻,这些黏在船身上的海藻使人感到十分恐怖。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的特别突击队员,著名海上活动家奥兹朋少校曾亲自一试“海之绿野”的恐怖怪异。当他驾驶航船进入这个海面后,只见海藻发出令人作呕的奇臭,海藻的表面有极大的黏性,黏住人的手后会留下出血的伤痕。到了晚上,这些海藻像海蛇一样爬上航船的甲板,似乎要将船裹住不放。奥兹朋少校只好指挥士兵将这些海藻砍掉,他们砍掉前面的海藻,后面的又不断伸来,像海水一般涌上甲板。少校和船员们奋战了两昼夜才逃出这块“海之绿野”。

第二节 亟待保护的海藻家园

海藻的生存空间在缩小

填海造地是指把原有的海域、湖区或河岸转变为陆地。对于山多平地少的沿海城市,填海造地是一个为市区发展制造平地的有效方法。不少沿海城市,例如东京、香港、澳门及深圳,均采用这种方法制造平地。

填海造地工程

荷兰自13世纪起就开始大规模 围海填海,如今荷兰20%的国土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丘陵都被挖去填海,故有“上帝造海,荷人造陆”之称。日本的填海计划很早,石川润一郎说:“日本早在11世纪就有了填海造地的历史记录,当时一个名叫平清盛的将军就在神户填海建了一个人工码头。到了江户17世纪,幕府将军又在东京湾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海造地。”二战后,日本大规模填海造地的情况更为普遍,1945~1975年,日本政府造地11.8万公顷。过去的100年,日本一共填海造就了1200万公顷的土地。

中国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围填海活动,到20世纪末,沿海地区填海造地面积达1.2万平方千米,平均每年填海230~240平方千米。香港山多平地少,1842年香港首次将兴建皇后大道的沙石推进大海,以后香港便不断填海造地,100多年来,填海面积已超过香港总面积的6%。

可怕的海洋污染

可是,在获得巨大收益的同时,通过大肆填海造地发展经济也带来了巨大的后遗症。海域面积缩小直接导致的后果,除纳潮能力逐步下降外,也造成了海洋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在东京、大阪等港口地区,由于海岸线都被垂直建筑取代,可以平衡海洋生态的海藻等海洋生物无法栖息在海岸边,这样的情况在 日本全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研究指出,20世纪60年代,胶州湾河口附近潮间带海藻等生物种类多达54种,70年代减到33种,80年代只剩下17种,原有的14种优势物种仅剩下1种。

鉴于填海造地的严重后果,许多国家开始反对填海造地,以日本来说,几乎停止了填海造地项目的审批工作。我国也逐渐认识到填海造地的危害性。

海藻在呻吟

人们常用海洋荒漠化来描述海洋破坏和污染的严重性。海洋荒漠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海洋荒漠化是指由于海洋开发无度、管理无序、酷渔滥捕和海洋污染范围扩大,渔业资源减少,赤潮等危害不断,海洋出现了类似于荒漠的现象。狭义的海洋荒漠化是指由于海洋石油污染形成的油膜抑制海水的蒸发,海上空气变得干燥,海洋失去调节气温的作用,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

你知道吗

什么是“海洋沙漠化效应”

人们能够直观地看到土地荒漠化的情景,也能感受到发生荒漠化后导致的土地沙化、沙尘暴、泥石流等多种自然灾害。海藻是多种海洋生物的食物、栖息地、繁殖场所,相当于陆地上的植被,是近海生物多样化的基础,它们被破坏后,同样也会造成荒漠化的情景,也能影响鱼、虾、贝等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造成生态灾害。但是,由于大海的特殊性,人们往往既看不到海藻本身遭受的破坏,更想不到海藻破坏后对鱼、虾、贝等海洋生物的影响,其后果是任其发展,造成更大的生态灾害。

盛产海藻的大连海域,20世纪60~70年代,海藻、索藻等大型海藻很常见,可是进入21世纪后,很难看到它们的踪影。

海藻在呻吟!大海在呼救!

以海带为载体去除赤潮

随着沿海水域富营养化的加剧,赤潮在世界范围内的沿海水域频繁发生,已成为一种严重的世界性海洋灾害。我国由赤潮引起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达10亿元以上。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赤潮的控制和治理,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世界性重大问题,寻找方便有效、低投入、对环境相对无害的赤潮防治方法是目前所急需的。

海带栽植也可以消除赤潮

赤潮的治理方法有很多,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直接杀灭法、凝聚剂沉淀法、天然矿物絮凝法等。直接杀灭法是目前较常用的方法,它是利用特定的化学药品直接杀死赤潮生物。硫酸铜是在赤潮治理中最早选用的化学药品,虽然其中的铜离子对赤潮生物有较好的杀灭效果,但如果局部浓度过高容易对生态环境和非赤潮生物带来不利的影响。后来,科学家研究了一种新方法,既能发挥铜离子对赤潮生物的杀灭作用,又能消除铜离子对环境和非赤潮生物的破坏,这就是以海带为载体去除赤潮藻的方法。

将海带洗净、烘干,粉碎成40目的颗粒,按照2克/升(干重)的用量投入到含有铜离子的工业废水中,待海带颗粒吸附了铜离子后,将其投放到海水中,海带载体在海水中通过缓慢释放铜离子来杀灭赤潮生物。这种方法是一个以废治藻的好方法,既处理了镀铜废水,又消除了赤潮隐患,还能避免单纯使用硫酸铜带来的新问题。因此,专家认为这在沿海地区赤潮治理和防治中具有很好的前景。

大型绿藻对赤潮微藻的抑制作用

对于赤潮,生物防治是其治理的发展趋势。生物防治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甚至具有保护作用。这一防治策略对海洋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建立与维护以及对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生相克是水域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包括各种生物之间的生长促进和抑制作用。研究发现,大型绿藻孔石莼和缘管浒苔对原甲藻等赤潮微藻有抑制作用,较高浓度时还会让原甲藻等赤潮微藻完全死亡。这一发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近些年,沿海水域的富营养化除了使赤潮危机日益严重,也导致了绿潮问题日益突出。大量孔石莼、缘管浒苔等大型绿藻在沿海漂浮和堆积,给沿海渔业、养殖业和旅游业造成重大损失。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绿藻资源,减少绿潮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是亟待解决的课题。通过孔石莼和缘管浒苔对原甲藻等赤潮微藻有抑制或杀死作用的发现,也许会将赤潮、绿潮两大难题一并解决。

大型海藻对养殖水体的生态调控作用

水产养殖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养殖环境的好坏是关系到养殖产量和养殖生物质量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养殖活动又会影响水域环境及其生物多样性。随着渔业自然资源的衰退,海水鱼类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关于鱼类养殖对海区污染情况的报道日渐增多,海水鱼类养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是产生大量有机和无机废物,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将养殖废物控制在水体的容纳量以内,其中一条途径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发展生态型养殖技术,人为干预调控养殖系统,使养殖种类内部呈现互为目的的良性循环,协调养殖生物与养殖环境的关系。

渔场养殖

以浮游植物为主要初级生产者的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种群数量易受外界营养盐的供给情况影响,极端情况下或暴发性增殖形成赤潮,或群体崩溃污染水体。与之相比,大型海藻吸收营养物质合成的生物量,可以通过收获的途径输出,减轻水体污染的同时,又能实现养殖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例如,在小水体的鱼类养殖系统中,利用海藻吸收养殖废水中的无机营养盐,能减少水体中氮盐的浓度,同时使海藻的净产量提高18%;在网箱养殖区附近绳养江蓠,可使江蓠生长率提高40%,江蓠的产量和溶解氮盐的吸收率比单养江蓠高2倍左右。

另外,大型海藻对污染环境也具有较强的耐受力和清洁作用,有报道表明,在受金属和有机污染的海区养殖大型海藻,可以降低水体中的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浓度,促进水体环境的恢复。

第三节 植物的家园:海洋自然保护区

现有的海洋自然保护途径

迄今为止,海洋自然保护主要采取以下三种途径:

(1)由专业机构使用不同程度的协调手段来调控和管理单独的海洋活动,如:商业捕捞。通常与邻近的海岸带陆地管理没有或只有极少的协调。这种保护途径包括对单个物种的保护,如在国际捕鲸委员会许可条件下对捕鲸数量的控制。

(2)在只受一般性规定制约的较宽的区域内建立小型海洋保护区,对特别有价值的地方实施保护。这是海洋保护区概念最普遍应用的方式。

(3)在综合管理体系中建立多用途大型保护区,对整个区域实施不同程度的保护。理想的综合体系应扩展到海岸带内外的海洋和陆地区域,对这些区域实施协调管理。但在许多情况下,法律上的复杂性和政府机构之间的竞争使其难以得到实现。

海洋保护区

虽然两种途径都能达到自然保护的目标,但是第二种途径——小型保护区网络,只有与其他管理行动联合,共同应对海洋生态系统的 主要威胁才能实现目标。实践中往往难以实现综合管理。因此,尽管小型海洋保护区是通向更综合体系的有用开端,但就其本身而言,将证明是不适于满足自然保护需要的。

高度保护的小型海洋保护区与大型的多用途海洋保护区到底孰长孰短,全世界对此争论不休,原因在于错误地认为“非此即彼”。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大型多用途海洋保护区都包含高度保护的区域,都能够按照与独立的、高度保护的海洋保护区相同的方式实施管理。反之,就自然保护而言,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对小型的高度保护的海洋保护区实施综合管理也能和大型的多用途海洋保护区一样有效。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北京长安大街,车如潮涌,为了保护横越马路的行人安全,每隔一定距离就设置一处“安全岛”;在世界海洋中,人类也设置了许多类似的“安全岛”,其目的是保存部分自然环境的本来面目,保护生物资源,尤其是保护珍贵、稀有和濒危的动植物物种。这种“安全岛”就是“海洋自然保护区”,它的建立是保护大海健康的一种特别的护理措施。

在人类出现以前,地球上每100年有一个动物种绝灭;1600~1950年,平均每10年丧失一个种;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地球上每年毁灭一个植物种或亚种;到80年代末增加到每小时减少一个种。而一个植物种的消失同时会引起10~30个昆虫种、高等动物或其他植物种的绝灭,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估计,到2000年自然界中的物种可能要减少1/6。森林的毁灭更为惊人,每年全世界有1.1万平方千米以上的森林遭毁灭,其中热带雨林损失最快,目前,热带雨林面积已减少了42%。森林和生物种减少引起的后果是严重的,不仅物种遗传多样性受损,还会引起一系列环境的改变,如水土流失、海岸线侵蚀、海平面升高、土地沙漠化等。特别重要的是,随着森林遭破坏,与其相互依存的植被将会减少,会增加地面对太阳的反照率,从而改变维系这个绿色星球的三大要素——水、气、岩石之间的平衡,导致全球气候的紊乱。

海洋也是一样。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海洋石油开发和海上运输的发展,海洋生物资源和物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威胁。特别是1967年的“托雷·卡尼翁”号油轮溢油事件和1969年美国圣巴巴拉海上油井井喷溢油,造成了严重的海洋污染,引起了世界舆论的强烈不安。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有必要像在陆地上设立自然保护区那样,将海洋空间的某些部分划为禁区,采取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使其免受日益繁荣的海洋开发活动的影响,以便完整地保存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本来面目,保护、恢复海洋生物资源,保存物种的多样性,尤其是保护那些珍贵、稀有、濒危的海洋动植物物种。

由此可见,海洋自然保护区可以为人类保存部分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在茫茫的大海中,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都是相互依存和制约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个环节的破坏或消失都会引起不可逆转的连锁反应。随着海洋的污染,大海的健康受到损害,海洋自然生态系统已经遭到了严重干扰和破坏,自然界的面目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在不同的海域保留具有代表性的天然生态系统,对于衡量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所引起的后果提供了比照标准,也为人类的子孙后代认识大自然留下一些标本。这对探索海洋生态系统的演替和进化,对于观察研究自然界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和谐美丽的海洋生态

海洋自然保护区还可以成为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避难所”,是天然物种的“贮存库”和“遗传基因库”。例如,栖息和生长在我国海域和沿岸的文昌鱼、江豚、鲸类、海龟、儒艮、中华鲟、海豹、海狗、玳瑁、丹顶鹤、白尾海雕、彩鹩等动物以及柽柳、坡垒、麒麟菜、普陀鹅耳枥等植物目前都已成为珍稀物种,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就会很快消失或绝灭。许多物种的价值甚至在被人类认识之前就已丧失,而海洋自然保护区能为大量物种提供栖息、生存、保护、进化的条件,从而为人类永续利用。

自然保护区又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和活的自然博物馆。在自然保护区里,保存有完整的生态系统、丰富多样的生物物种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这些宝贵的物质材料,对于生物学、生态学、海洋学、地学、仿生学等自然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场所。

同时,自然保护区这个最实际、最丰富、最生动、最活泼的自然博物馆,是人类认识自然、了解历史、增加知识的天然课堂;其海水碧蓝透明、空气新鲜的自然环境,珍贵的奇花异草和飞禽走兽以及各种奇特的地貌、景观都会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是人们学习、休憩、娱乐、旅游的胜地,是建设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贵资源。

综上所述,建立和建设好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和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永续利用和遗传的多样性,促进各个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增进人们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海洋意识,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作用。

世界海洋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的创建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进步,人类征服自然的步伐加快,从而打破了自然界维系了亿万年的平衡状态,使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遭到了污染与破坏,许多野生动物遭到了人们野蛮的捕杀,面临绝灭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植物学家汉伯特首先倡导建立天然纪念馆,以保护和保存自然生态的繁衍和生存,这也可以算作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最初设想。

作为科学的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应首推1872年美国建立的黄石国家公园。目前美国已有300多处国家公园和400多个保护区,合计面积9360多万公顷,占美国国土总面积的10%。世界第二个国家公园是位于澳大利亚悉尼附近的皇家国家公园。目前澳大利亚全国有国家公园618处,自然保护区1014处,其他类型的保护区270处,总面积达1670多万公顷。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世界其他国家纷纷效仿,也都相继建立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例如,英国、日本、德国、新西兰等国家,保护区面积都占国土总面积的10%以上;独联体国家现有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达2000多万公顷;非洲许多国家对自然保护区也很重视,博茨瓦纳的保护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0%,坦桑尼亚达15%。

据“世界资源报告”统计,截至1986年,全世界已建有1000公顷以上的自然保护区4190个,面积达583万平方千米,加上1000公顷以下的和近年来新发展的保护区,其总面积达到了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左右。

马来西亚海洋生态保护区

与此同时,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72年沿海国家和地区建立的海洋自然保护区为292处,1982年剧增到709处,保护区面积达到1.52亿公顷。另外,266处人与生物圈保留地中也有一部分是海洋类型的。

1972年,美国国会经过反复讨论和辩论,批准了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并通过了《海洋自然保护区法》。该法认为:“海洋自然保护区是将海洋环境中那些在资源保护、娱乐、生态、历史、科研、教育或美学价值方面具有特殊国家意义的某些海域选划出来,加以专门的综合管理和保护,进行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的区域。”

美国现有7个国家级的海洋自然保护区,分别分布在美国的东西沿岸海域和墨西哥湾北部海域以及太平洋中的某些岛屿附近。其中4个是珊瑚礁生态保护区,两个是综合生态保护区,另一个是沉船保护区。

除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外,美国还在沿岸海域设立了众多的国家公园和河口自然保护区。全国含有海域部分的国家公园有17个,其中6个完全在海上,如比斯坎湾、海峡群岛、冰川湾、维尔京群岛等;8个在海滨,还有3个延伸到低潮线以下。河口自然保护区目前已有15个。一般来说,美国的海洋自然保护区以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主,供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除个别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外,很少有旅游设施。例如,在海峡群岛自然保护区,明令禁止以下活动:油气开采,污染物排放,改变海底状态或在海底建筑,在海岛附近1海里内通航商船,干扰海洋哺乳动物或海鸟,移动或破坏历史或文化资源等。

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由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管理。国家公园以旅游和保护为双重目的,以旅游为主,由国家公园局管理。而河口自然保护区则用作天然的野外实验室,进行长期的科学研究和教学、保护河口生物,特别是濒危物种,为制定沿岸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它们由各州政府管理。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洋自然保护区是澳大利亚的大堡礁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0.7万平方千米,相当于英格兰和苏格兰国土面积之和。这片世界上最大的珊瑚岛群是由无数的珊瑚虫在亿万年间堆砌而成的,集飞禽走兽、鱼虾、贝藻、奇花异草和星罗棋布的岛屿为一体。大堡礁自然保护区共分7个管理区,并分别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办法,实施严格的管理。

世界许多沿海国家都十分重视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其面积一般占本国管辖海域的5%以上。根据保护区的作用和目标,海洋自然保护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海洋美景

(1)原生态保护区。这是一种在不受人类干扰的状态下保护天然环境以及自然群落和物种的保护区。它能够保全自然变化的全过程,以便得到典型的自然环境样板,为认识海洋,评价人类活动的影响,管理海洋提供比照的标准。

(2)野生动物禁猎区或资源管理保护区。这类保护区采取保护和管理措施保护海洋生物的繁殖、生长,保全珍贵、稀有、濒危动植物物种和它们的生存环境,达到资源合理和永续利用的目的。

(3)资源保护区。指的是对还没有确定最佳利用方式的滩涂、海域、岛屿等加以设区保护,其目的是为防止盲目开发利用。

(4)多种用途资源保护区。这类保护区的建设目的是通过适当的管理来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避免破坏性的使用,使其提供一系列产品的永续利用和多种服务,支持多项经济活动功能。比如在可以提供土地、芦苇、海藻、鱼、贝等多种资源,同时具有涵养水源,护岸和保护环境功能的沿海湿地就适宜建设这类保护区。

(5)国家海洋公园。这类保护区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具有典型意义的自然环境、生物群落、遗传资源等,用于娱乐、科研、教育和资源养护。

贝藻类海洋自然保护区

你知道吗

图巴塔哈群礁海洋公园

图巴塔哈群礁海洋公园位于菲律宾苏鲁海中央。该海洋公园始建于1988年8月11日,占地33.2万公顷,属国家所有。公园海拔高度大约在海平面以下2~10米。1993年,该公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同时还是巴拉望岛生物圈保护计划的一部分。图巴塔哈群礁海洋公园包括一个珊瑚礁(礁顶和礁石边缘几乎未遭侵蚀),一片水草、珊瑚丛生的广阔礁湖和两个珊瑚岛——南北两个环礁,二者之间相隔一道8千米宽的海峡。

(6)自然景观和风景保护区。对由自然与文化特征构成的具有特色的景观和风景加以保护,维持其正常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以防止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威胁。

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

我国古代就有了朴素的保护自然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意识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许多朝代都曾设立专门的官职主管土地的合理利用,山林、沼泽、河流、渔业和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甚至颁布过若干有关的规定和禁令。历代帝王的禁猎区、园囿、庙宇、园林等,虽然主要是为少数统治者享受和为宗教服务的,但客观上也起到了自然保护区的某些作用,保护了一部分天然环境,保存了许多物种。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自然保护事业给予了应有的重视,实行了“封海养鱼”“封山育林”的保护政策。1950年,政务院就对沿海古炮台、要塞发布了保护的通告。1955年,国务院《关于渤海、黄海及东海机轮拖网禁渔区的命令》明确指出“保护我国的沿海水产资源”。1956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科学家提出我国自然和自然资源急需加强保护并需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提案。同年,在全国科技规划中,把自然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及研究列为基本理论研究之一。从1959年开始,我国已有6个省相继划出了本省的自然保护区。到1961年,全国已有70多处自然保护区和禁猎区。

我国的海洋保护区

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自然保护工作加快了发展的步伐。1973年,林业部提出了《自然保护暂行条例(草案)》,1977年国务院对自然保护区的划定和管理作了详细规定。据统计,1978年前,我国已有15个省、市先后划出了以保护典型自然综合体、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珍稀野生动植物以及特殊自然景观等的自然保护区57个,总面积156万公顷,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0.17%。

然而,这一时期我国的海洋自然保护主要是针对海洋经济生物的繁殖保护。如为保护大黄鱼的产卵群体,福建省人民政府1985年设立了官洋井大黄鱼繁殖保护区;为保护海蚌资源,同年福建省批准成立了长乐海蚌资源保护区。1977年以来,台湾省也先后在台北、宜兰、基隆、屏东、花莲、台东等9个县市沿海建立了18处鱼、贝、藻类资源的繁殖保护区。而从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角度进行的海洋自然保护则做得不够。这期间尽管某些海区也在个别岸段或岛屿设立了一些自然保护区,其本质只能说是陆地自然保护区的延伸。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自然保护事业,也是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工作大发展的年代,特别是1987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发布了《中国自然保护纲要》,大大推动了自然保护工作的进程。截至1988年5月,全国自然保护区已超过500处,总面积2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2.47%。海洋自然保护区也纷纷建立。

截至1996年,我国已批准建设的自然保护区中,属于海洋类型的有60处,其中1979年前建设的只有2处,80年代以来建立了58处,而1991~1996年就批准建立了29处。上述60处海洋自然保护区中,国家级的15处,省级26处,市县级16处,保护区的面积近130万公顷,分布在沿海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

我国的海洋自然保护区虽然建立时间不长,然而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已经明显地显示出其生命力和在保护海洋环境以及海洋自然资源中的作用。例如,江苏盐城地区的沿海珍禽自然保护区面积已经发展到35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240多万平方千米为禁猎和鸟类试验区,其中又有30多万平方千米缓冲区和10多万平方千米核心区。鸟类已由保护前的100多种,上升到361种,总数达到500多万只。丹顶鹤也由80年代初的不足200只发展到上千只。再如广东惠东县1983年前海龟仅剩几十只,建区后到1989年已增至2万多只,海龟的易地孵化率也达到92.8%。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不高,必须加快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这无疑对海洋环境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我国的海洋生态自然环境和资源已遭到严重破坏,急需建立保护区休养生息。因此处理好这一对矛盾无论对加快我国海洋开发事业的发展,还是对保护好海洋环境的健康状况都是至关重要的。

红树林保护区

1.福田国家级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

福田国家级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位于深圳湾北东岸深圳河口,面积368公顷,是我国唯一位于市区,面积最小的自然保护区,也被国外生态专家称为“袖珍型的保护区”。福田国家级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虽然很小,但是每年都有白琴鹭、黑嘴鸥、小青脚鹬等189种,上10万只候鸟南迁于此歇脚或过冬。保护区内除红树林植物群落外,另外,还有其他55种植物,千姿百态。成为深圳市区内的一条绿色长廊,它背靠美丽宽广的滨海大道,与滨海生态公园连为一体,面向碧波荡漾的深圳湾,不仅是鸟类栖息嬉戏的天堂、植物的王国,也是人们踏青、赏鸟、观海、体验自然风情的好去处。

你知道吗

独特的风景线

深圳红树林可以说是盛名远播,现在来深圳的海内外游客,都要去海滨生态公园看看沿海岸逶迤的红树林、在此越冬的数万只水鸟翔集的壮观场面。红树林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一水相隔,共同构成了具有国际意义的深圳湾湿地生态系统,也成为深港边界上最具特色的风景线。

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是1984年正式创建的,创建时的总面积为304公顷。并且只有一条道路通到这里,当地的渔民在这里利用沿袭下来的基围鱼塘养鱼,然后就是大片大片的天然红树林、果园和其他天然林。1986年,世界野生生物(国际)基金会主席、英国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访华时,特意南下深圳,登上红树林的观鸟亭,饱览深圳湾湿地风光。后来,丹麦野生生物基金会主席、丹麦女王的丈夫亨里克亲王也兴致勃勃地到此观鸟,并将红树林称为“绿色明珠”。

深圳福田红树林

2.海南省清澜港红树林保护区

海南省清澜港红树林保护区是世界海拔最低的森林,也是保护最为完整的红树林。该保护区地处文昌市的清澜港沿岸一带。保护面积达2948平方公顷,有林面积达2732平方公顷。该保护区于1981年开始创建,原为县级,后来变为省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的林木面积大,而且树林年龄长,许多林相显示了原生林的特征。如有海莲林树龄达百年以上,调查中有的胸径达1.2米,林内结构复杂,有不少附生植物和藤本植物分布其间。保护区范围内除了有同东寨港基本相同的红树植物种类外,还有独特的成片红树林子,沿着霞村的岸边形成雄伟的景观。木果核在这里可以看到小片的群落。木果核的蛇状呼吸根在这里有典型的表现。海桑属的4个种,即海桑、杯尊海桑、大叶海桑和海南海桑在这里都有自然分布,其笋状呼吸根形成这些种类的明显待色。现在该保护区不仅是重要的旅游景点,而且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3.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漳江口保护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漳江入海口。最近城镇为云霄县城,位于湿地以西10千米,东北向距离厦门约85千米。主要保护对象以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东南沿海水产种质资源为主。主要湿地类型有红树林、滩涂、水域或组成的河口湿地等。符合《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指定标准的1、2、3、8。保护区于1992年元月成立,1997年7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漳江口保护区内主要有红树林、滨海盐沼、滨海沙生植被3个植被型,有白骨壤林等13个群系,有秋茄-老鼠等22个群丛。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24种,有红树植物5科6 属6种,盐沼植物16科27属29种1变种,滨海植物59科152属184种。区内营养丰富,从而微生物资源丰富,有微生物12科27属45种,与陆地生境的微生物数量比较,红树林土壤细菌数量高于一般陆地生境,而土壤放线菌、真菌数量较少是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的主要特征。

漳江口保护区已查明野生脊椎动物共359种,其中哺乳动物9科14种,鸟类38科154种,爬行类11科37种,两栖类5科13种,鱼类141种。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动物有中华白海豚和缅甸蟒蛇2种,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动物有宽吻海豚、黄嘴白鹭、小杓鹬、小青脚鹬、绿海龟、棱皮龟、太平洋丽龟、虎纹蛙等19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24种。在保护区的鸟类中具有很多双边国际性协定保护的候鸟,其中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保护的鸟类有77种、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保护的鸟类41种。在保护区红树林区潮间带的底栖动物有28种。潮下带底栖生物181种。海区浮游植物201种,其中硅藻165种。浮游动物180种,其中水母类59种,桡足类71种。

棱皮龟

漳江口保护区位于台风多发区,1955~1980年间影响云霄的台风达150次,年平均台风影响5.8次。红树林湿地是该区域的保护者,在稳固海岸、抵抗台风侵蚀方面有重要作用。

4.其他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1)珠海红树林。珠海红树林主要分布淇澳岛、横琴岛和红旗西堤、磨刀门和鸡啼门水道出海口附近堤岸,其中,位于淇澳岛西北部大围湾的淇澳红树林保护区面积最大,是目前该市保存最完整、最集中连片的林分,树高4~6米。它不仅是珠海市的珍稀资源,也是珠江三角洲不可多得的一片红树林湿地,同时是全国少有的紧靠大城市的红树林区之一。

(2)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约6千米长的沿海岸线上,67多公顷(1000多亩)的红树林区已全面挖塘养殖,近半数的红树林遭受严重破坏。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300多公顷(5万多亩),有林面积2000多公顷(3万多亩),列入《世界湿地名录》。但从1993年以来,不断有群众进入保护区砍红树、挖塘搞养殖,大片大片的红树林区成为荒芜的水泥塘。

(3)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境内,面积1.9万公顷,1990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保护区高桥红树林保护区为中国最大的红树林连片生长基地,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该区地处雷州半岛,受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沿海滩涂上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红树林植被,其中红树植物有12科、16属、17种,是除海南岛外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此外,保护区内拥有数量和种类众多的鹤类、鹳类、鹭类等水禽及其他湿地动物,据初步统计,仅鸟类就有82种,其中留鸟38种、候鸟44种。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作为我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广西山口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山口国家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是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首批(5个)国家级海洋类型保护区之一,1993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1994年被列为中国重要湿地,1997年5月与美国佛罗里达州鲁克利湾国家河口研究保护区建立姐妹保护区关系,2000年1月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山口红树林生态保护区地处亚热带,位于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沙田半岛东西两侧,海岸线总50千米,总面积8000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二个国家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