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成本控制的原则

成本控制的原则

时间:2022-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成本控制原则是指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行为规范。经济原则要求成本控制能起到降低成本、纠正偏差的作用,具有实用性。因此,管理人员应对这方面的成本采取特殊控制的原则。凡属于管理人员无法控制的成本项目,即使超过了重要性规定的差异额或差异率,也不能将其作为例外管理处理。

成本控制原则是指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行为规范。主要有以下几项:

1.全面性原则

由于成本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如产品设计,试制,生产,销售等各部门、各环节,因此,成本控制是全方位的,企业全体员工必须遵循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是指从企业全范围的角度进行成本控制的原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全过程成本控制。它是指成本控制应贯穿成本形成的全过程,包括产品设计、研制、工艺制造、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只有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实行全面的控制,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2)全员成本控制。它是指依靠并动员全体员工共同进行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涉及企业的所有部门和员工,要降低成本,必须充分调动每个部门和员工的积极性,使每个人都为成本控制积极工作。

(3)全方位成本控制。成本控制不只是简单的成本监督和限制,企业不能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产品的品种和质量,应当同时兼顾产品的不断创新,在保证和提供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控制成本。一方面要节约开支,另一方面也要增加收入,做到开源与节流相结合。

2.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指因推行成本控制而发生的成本,不应超过因缺少控制而丧失的收益。任何管理工作与销售、生产、财务活动一样,都要讲求经济效益。为建立某项控制,要花一定的人力或物力,付出一定的代价,但这种代价不能超过建立这项控制所能节约的成本。因此,经济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只在重要领域选择关键因素加以控制,而不对所有成本进行同样周密的控制。

经济原则要求成本控制能起到降低成本、纠正偏差的作用,具有实用性。成本控制系统应能揭示何处发生了失误,谁应对失误负责,并能确保采取纠正措施。只有通过适当的计划工作、组织工作和领导工作纠正脱离目标的偏差,才能证明成本控制系统是有用的。

3.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它是指对于每个能控制成本的部门及个人应承担其相应的责任,要赋予其相应的管理权力,并给予其相应的经济利益的原则。只有明确各部门及个人的责任和权力,并以一定的经济利益作为推动其履行责任的动力,才能促使企业员工对本部门的经济利益共同负责,以充分调动各责任者在成本控制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成本控制真正发挥作用。

4.例外管理原则

它是指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要求人们把注意力放到不正常的、关键性的问题上,对这类非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的差异,一定要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节和干预。确定例外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四点:

(1)重要性。这是根据成本差异额的大小和成本差异率的高低来决定的。一般差异额大和差异率高的成本差异是重要的,应予以重视。差异额大小和差异率高低的衡量标准由各个企业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确定。需要注意的是,成本差异包括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不应该只注意不利差异,有利差异过大有时也可能存在损害企业长期利益的因素。例如,为了降低成本,采取了偷工减料或降低采购材料的等级等手段,这必将引起产品质量的下降,最终会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对于大数额的有利差异,也应作为例外管理。

(2)一贯性。指有些成本差异虽未超过重要性规定的差异额或者差异率,但却持续一段时间一直在控制线附近徘徊,也应作为例外管理。因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反应原定预算或标准已经失效,应当及时进行调整;也可能由于成本控制不严而产生,应当及时纠正。

(3)特殊性。对于企业的获利能力和业务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成本项目,其差异无论是否达到重要性的衡量标准,也应作为例外管理。例如,产品研究开发费用、技术改造费用等。从短期来看,少支出这些费用,有利于提高短期经营的效益;但从长期考察,少支出这些费用,会降低产品的质量,降低企业未来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因此,管理人员应对这方面的成本采取特殊控制的原则。

(4)可控性。凡属于管理人员无法控制的成本项目,即使超过了重要性规定的差异额或差异率,也不能将其作为例外管理处理。例如,由于原材料大幅度降价,出现了较大的直接材料价格差异,这是企业无法控制的,因此,这种情况不能作为例外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