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分析比较

对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分析比较

时间:2022-10-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本书通过对苏州城市空间发展与形态演变的原理分析,就双重组织机制理论与传统深层结构机制理论的解释功能进行比较,论证双重组织机制理论的合理性。同时借助谭颖对苏州中心城市形态演化进行深层结构机制分析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苏州城市形态中“架”的演变轨迹具有规整性、层次性、开放性与稳定性。谭颖认为,多核的形成是交通技术发展和空间发展轴的延伸所致。

6.5.1 对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分析比较

传统对于城市空间发展的机制分析多囿于空间系统背后的深层结构分析,如社会文化结构、经济技术结构、建设环境结构和政治政策结构等等(段进,1999)。这些深层结构的机制解释能够从经济学、政治学与文化学等领域剖析城市空间发展的成因,既综合了各方面要素,又能从各个要素机制着手深刻地分析论证,比较具有说服力。为此,本书通过对苏州城市空间发展与形态演变的原理分析,就双重组织机制理论与传统深层结构机制理论的解释功能进行比较,论证双重组织机制理论的合理性。为保证与深层结构机制原理在解释对象上的一致性,研究仍然选定苏州城市形态作为研究对象,并从齐康先生所提出的城市形态认知五要素(架、核、轴、群、皮)特征变化入手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借助谭颖对苏州中心城市形态演化进行深层结构机制分析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谭颖的研究认为,影响苏州城市形态的动力机制包括自然地理、经济技术、体制与政策、历史文化等多重机制,城市形态正是这些机制综合作用下的产物(谭颖,2004;表6.6)。

表6.6 空间双重组织机制与深层结构机制理论的分析比较

img154

注:表中有关观点来自谭颖的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地区城镇形态演化研究》。

1)架

苏州城市形态中“架”的演变轨迹具有规整性、层次性、开放性与稳定性。从其背后的深层机制分析,骨架的规整性源自于对传统“九宫格局”的继承,是礼制严谨结构的产物和延续;而其层次性反映了不同的城市功能需求,如“官河”与“市河”之分,街与巷的功能差异等。骨架的相对稳定性源自于城市水系开放与稳定的自然格局(谭颖,2004)。从本书提出的双重组织机制原理分析,城市形态中骨架的规整性是拓扑结构系统整体与局部自相似演变的结果,在不同层次拓扑结构系统的协同演变过程中,拓扑结构的层次性决定了“架”的层次性。由于城市空间拓扑系统是一个面向外部环境的耗散结构系统,具有开放性,并在不平衡状态中取得稳定发展。

2)核

城市形态中“核”的演变特征主要体现在从单核向多核转变、交通枢纽与几何中心共存、中心体系不合理和中心功能复合化几个方面。谭颖认为,多核的形成是交通技术发展和空间发展轴的延伸所致。并且由于交通运输业发展,在交通枢纽处往往形成新的商业中心,从而与位于几何中心的传统行政中心一起构成新的城市中心体系。当前古城中心负载过大和新中心发育不良主要是因为规划实施不够有力,同时也认为城市中心体系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谭颖,2004)。从双重组织机制分析,从单核到多核结构是全局集成核裂变和增长中心萌发的结果。无论是位于几何中心还是交通枢纽,城市中心的形成使集成核本身所具有集成自然运动流和运动经济性增强,并产生过程中心化的结果。当前古城负载过重是因为全局集成核主体始终位于古城之中,而新中心发展困难是其规划区位背离全局集成核主体的结果。中心区的功能复合体现了全局集成核主体与分支的功能综合与专业分工。

3)轴

城市形态中“轴”的演变轨迹具有生长性、功能复合化和从单轴到多轴等特征。从深层结构机制分析,轴的生长源自于新生长点的吸引与带动作用。而轴的功能复合化是交通运输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的产物,由于人流、物流与产业流的变化和交通技术的改进,轴的功能从单一的空间联系功能转向流通、商业街道、景观轴线等综合功能。从单轴向多轴的转变是经济发展对交通可达性的需要(谭颖,2004)。从双重组织机制分析,轴的生长性源于全局集成核主干的生长与拓展,功能复合化是集成核运动经济日益增强的功能体现,而多个生长轴的出现也是全局集成核结构演化的自然选择。

4)群

城市形态中“群”的变化体现在规模异动、功能复杂化和风貌混杂几个方面。对此,从空间深层结构机制的解释是:“群”形态的规模异动是城市人口增长的结果,人口增长与向心集聚发展促使“群”的规模变大。随着城市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转变,“群”的功能日益复杂化。同时,新的建筑技术与设计手法的变化带来了“群”的风貌日益混杂化(谭颖,2004)。本书研究分析认为,“群”的规模异动是因为现代规划改变了传统的空间格网结构,以街道格网可达性代替了集成性。功能的复杂化源于所处句法结构运动经济与社会性的加强。并且,由于近年来工具理性至上的他组织干预手段对空间句法结构与主体价值需求的漠视,导致“群”的风貌日益混杂。

5)皮

城市形态中“皮”的演变轨迹特征表现为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亲水走向近绿、从单一和谐走向多元离散关系。谭颖认为,从封闭空间走向开放空间体现了规划对公共空间的追求,而对于“皮”由传统亲水走向近绿空间的特征转变解释为水路和街道空间退化所致,并且由于规划对城市设计的忽视,传统单一和谐的“皮”的形态表征逐步被多元符号拼贴所代替,导致空间美学上的混沌(谭颖,2004)。从双重组织机制原理分析,形态中“皮”的要素从封闭走向开放,体现了行为主体生态与文化价值理性的上升,并体现了主体对街道轴线作为公共空间所具有的运动经济的认同。从亲水走向近绿的空间转变恰恰反映了近年来规划建设工作中工具理性至上的观点,这种观点忽视了生态主义与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成为城市空间发展历史进程中一小段不和谐的插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