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名山名楼与诗文

名山名楼与诗文

时间:2022-10-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武当山早在唐宋时期便有逸士游览,在武当山的玉虚宫、遇真宫等景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咳唾笑语,山谷响应。强以其声之似人言者名之,则有“不空中空”,尤为异马。《第一山龙兴寺怀古》则写道:“红尘侵入白云封,第一山中驾云龙。三百余年沧海变,不堪古寺听晨钟。”黄鹤楼的诗文中,以李白和崔颢的诗文最为突出。滕王阁诗文中,以唐·王勃的《滕王阁序》最为脍炙人口。

名山名楼与诗文

关于建筑与园林的诗文很多,结合前文提到的古典建筑与园林,择录部分诗文以供读者鉴赏。

峨眉山诗文中,较早的有李白的《登峨眉山》,其中写道: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息。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此外,还有《南乡子·游峨眉山》(唐·李白):“最忆蜀山游,万仞峨眉不胜收。壑秀茏葱潺水碧,清幽,更有猕猴戏客留。寺庙盖千秋,伏虎雷音百座楼。巨象驮贤甘露润,虔求,云海霞光涌日酬。”《五绝·峨眉山金顶观日出》(唐·李白):“五色染云天,红轮浪上悬。低头看脚下,万壑嶂峰躜。”

武当山早在唐宋时期便有逸士游览,在武当山的玉虚宫、遇真宫等景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例如,《仙关》(明·胡宗宪)中云:“一入桃源路转艰,天风吹我渡仙关。千层楼阁空中起,万叠云山足下环。搅辔自知王命重,杖藜聊与道心闲。元房寂寂春宵冷,月上疏帘手可攀。”《晓登天柱绝顶》(明·徐中行)曰:“万丈奇峰展翠屏,千寻飞阁俯明庭。金容日映扶桑赤,仙掌云开太华青。已见祠坛封玉检,堪从石室问丹经。尘中漫道无仙骨,不妄元曾署岁星。”《玉虚岩》(明·胡泼)“竹杖芒鞋洞府游,玉虚仙景更清幽。自从混沌初分后,明月清风几万秋。”透过《武当歌》和《登武当大顶记》,仍可以窥探到几百年前的武当仙境。

武当歌

(明·王世贞)

黑帝不卧元冥宫,再佐真人燕蓟中。乾坤道尽出壬午,日月重朗开屯蒙。人间大小七十战,一胜业已归神功。久从北极受尊号,却向西方称寓公。武当万古郁未吐,得吐居然压华嵩。是时岂独疲荆襄,雍豫梁益皆为忙。少府如流下白撰,蜀江截流排豫章。太和绝顶化城似,玉虚仿佛秦阿房。南岩雄奇紫霄丽,甘泉九成差可当。十年二百万人力,一一舍置空山旁。英雄御世故多术,卜鬼探符皆恍惚。不闻成祖帝王须,曾借玄天师相发。呜呼!汉王空邀王母过,高真不显宋宣和。功名虽盛毋乃晚,混沌时来当若何!

登武当大顶记

(元·朱思本)

延祐丁巳四月壬寅,蚤起,自武当山真庆宫登大顶。初穿林莽,寻微径,可五里所,碎石崎确,坏木纵横,迳渐湮芜,乍升乍降。万木交错,叶或大如箕,或小如蒙葺,或直上数百尺,或朴辐扶疏,皆昔所未见。质诸野人,亦莫能尽名也。复多花蛇土蝮,闻人声辄趋避。惟山蛭尤病人,藏败叶沙土中,看履则暖蚂而上,初如毛发,既饫人血,彭亨径寸,长倍之。故行者每数步必自视其足,见亟抉去,否则,流毒为疮痛,非旬月可瘳。盖山蛭多集巨蛇鳞甲中,螫人非水蛭比也。又七里所,缘青壁藤蔓而匍匐登。返顾嵌岩幽深,草木菁倩,惟闻水声淙淙,莫能窥其底也。咳唾笑语,山谷响应。怪禽飞翔,大如鸡鹜,小如雀鸽,光彩绚烂,鸣声清越,非所尝闻。强以其声之似人言者名之,则有“不空中空”,尤为异马。灵草敷荣,多黄精、芎莠、草乌、大黄之属。又七里所,至下天门。峭壁如削,辫竹系其巅,缒而下经可六丈。余则侧足石磴间,援竹而上。始则惧而颤,中也勇而奋,既至也则恬而嬉。天门砥平可寻丈,两石对立,上合而中通,谓之门亦宜。至此,山蛭、蛇虺皆无所见矣。山志云是为太安皇崖、显定极风二天,帝所治。复上五里所,为三天门。其势视下天门,差平夷,而从广倍之。乔松怪石,天风冷然,长萝卷舒,芬芳袭人。过此以往,无复甚峻,亦缭绕百转又数里,乃至绝顶。砻石为方坛,东西三十有尺,南北半之。中冶铜为殿,凡栋梁窗户靡不备,方广七尺五寸,高亦如之。内奉铜像九,中为元武,左右为神父母,又左右为二天帝,侍卫者四。前设铜缸一,铜炉二。缸可成油一斛,燃灯长明;炉一置殿内,一置坛前。四望豁然,汉水环均若衣带,其余数百里间,山川城郭仿佛可辨。俯视群山,尽鳞比在山足,千态万状,如赴如挹,如听命侍役焉者。天宇晃朗,风景凌历。或云率以五鼓东望日出,尤为奇观,则又知非徒泰山、天坛、衡岳之为然,昔怯露宿,未暇验其说也。盘桓久之,乃逡巡而返。至真庆,午阴微转,大率为里仅三十,而真庆下至分道口,平地又二十有五里云。

寺庙的兴起,也引来文人墨客的颂赞。例如,在龙兴寺的诗文中,有《游第一山》(清·法海),其中有云:“三百年来瞬息间,红尘不染白云闲。老僧记取龙兴寺,第一人题第一山。”《第一山龙兴寺怀古》则写道:“红尘侵入白云封,第一山中驾云龙。三百余年沧海变,不堪古寺听晨钟。”悬空寺诗文中,经典的有《望悬空寺》(明·汪承爵):“划石成香地,凭虚结构工。梵宫依碧,栈阁俯丹枫。诗壮磁窑雨,曾寒谷风口。跻攀真不易,遥望意无穷。”独乐寺诗文中,有《独乐寺》(清·仁宗嘉庆):“寺标独乐义奚求,兼爱原称墨者流。饶舌丰于皆是幻,一心无逸凛先忧。”佛光寺的诗文中,有《题佛光寺》(清·王秉韬):“雄殿压东岭,重门镇四隅。精严法律似,蟠际地天殊。樵采疑无路,风烟别有区。一乘归万象,于此见痴愚!”

黄鹤楼的诗文中,以李白和崔颢的诗文最为突出。《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唐·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作者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时,通过黄鹤楼听笛,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望黄鹤楼》(唐·李白):“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诗人登临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黄鹤楼》(唐·崔颢)中写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几经损毁,于1981年重建时,将唐·阎伯理的《黄鹤楼》刻碑铭记:“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茏苁,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滕王阁诗文中,以唐·王勃的《滕王阁序》最为脍炙人口。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去南方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恰值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时任都督阎伯屿在滕王阁大宴宾僚,王勃赴宴赋诗,写了这篇不朽的序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马非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转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岳阳楼诗文中,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典范之作: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此外,杜甫(唐)也写下了《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不仅写出了洞庭浩瀚的不凡气势,亦触景伤情,写自己身世的凄凉孤寂,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关心。

各种建筑中,桥总能引起文人墨客的青睐。以赵州桥(安济桥)为例,其颂扬诗文不下百篇。例如王基宏(清)的《安济桥》:“安济石桥日月留,蟠龙踞虎汶河洲。无楹自夺天工巧,有窍能分地景幽。岂是长虹吞皓月,故教半魄隐清流。不言果老多神异,况剩白驴嵌石头。”清·张士俊的《安济桥二首》其一:“谁掷瑶环不记年,半沉河底半高悬。从来兴废如河水,只有长虹上碧天。”其二:“青龙谪下化长桥,日驾川流谁可摇。果老坠驴应有意,仙家游戏上云霄。”清·傅振商诗曰:“石桥碧影驾长虹,流水无心夕照中。千载乘驴人不见,徘徊学步愧青聪。”清·安汝功则将该桥描述成:“天桥苍虬卷,横披百步长。匪心坚不转,万古作津梁。”清·杜英在《安济桥有感》中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龙卧苍江势欲飞,马冲寒雨净无泥。影沉云掩半边月,路险天横千丈霓。人世变更仙迹在,水神畏避浪头低。凭栏洒尽伤时泪,落日太行山色西。”这些诗文表达了作者对于这座古桥之美的由衷颂扬。

大雁塔建成后,登塔抒情、赋诗作画的诗词文化活动空前辉煌。据不完全统计,千百年来,登临大雁塔,赋诗抒怀的诗人多达数百人,留下近千首作品。其中,唐高宗皇帝、上官婉儿、李适等都留下了不朽的篇章,兹择录如下:

谒大慈恩寺

(唐·李治)

日宫开万仞,月殿耸千寻。

华盖飞团影,幡红曳曲阴。

绮霞遥笼帐,丛珠细网林。

寥阔烟云表,超然物外心。

九月九上幸慈恩寺登浮屠群臣上菊花酒

(唐·上官婉儿)

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

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

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

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

(唐·宋之问)

凤刹侵云半,虹旌倚日边。

散花多宝塔,张乐布金田

时菊芳仙酝,秋兰动睿篇。

香街稍欲晚,清跸扈归天。

题慈恩寺塔

(唐·章八元)

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

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天中。

回梯暗踏如穿洞,绝顶初攀似出笼。

落日凤城佳气合,满城春树雨濛濛。

礼慈恩寺题诗

(北宋·吕大防)

玄奘译经垂千秋,慈恩古刹闻九州。

雁塔巍然立大地,曲江陂头流饮酒。

登慈恩寺雁塔怀汴京

(北宋·蔡榷)

四面八方风韵悠,南山秦岭竟深秋。

紫微星隐将临顶,黄菊花开未解释。

叠叠燕台迷蓟羯,层层雁塔却幽州。

汴梁已有兴邦志,为爱东楼难得收。

慈恩寺上雁塔

(清·洪亮吉)

忆从初地擅名扬,阅劫来游竟渺茫。

韦曲花深愁暮雨,终南山古易斜阳。

高张岑杜诗篇冷,天宝开元岁月荒。

莫笑众贤名易朽,塔前杯水已沧桑。

此外,清·张伯驹写下了《水调歌头·庚戌中秋晚登雁塔看月出》:“扶醉问明月,更上最高层。一年今夕偏好,毕竟是何情。说甚长安远近,曾与九霄多榜,万里共光明。宫阙水晶域,天地玉壶冰。秦山影,泾渭色,眼前清。惟有霜砧画角,犹向耳边惊。子弟梨园白发,姊妹昭阳飞燕,歌舞尽无声。几照马韦嵬驿;不独汉家营。”

园林中的诗文更具中国特色,在我国古典园林画龙点睛的左右。典型的例子是避暑山庄中康熙帝描述“烟波致爽”的诗句:“山庄频避暑,静默少喧哗。北控远烟息,南临近壑嘉。春规鱼出浪,秋敛雁横沙。触目皆仙草,迎窗遍药花。炎风昼致爽,绵雨夜方赊。土厚登双谷,泉甘剖翠瓜。古人戍武备,今卒断鸣茄。生理农桑事,聚民至万家。”全诗分别从山庄的地势、动植物和和平气氛等三大方面着笔,极写山庄之美。其中,“远烟”指北疆形势;“近塑”指松云峡等山区景观。“双谷”指一茎双穗的袁禾。苏州四大古典园林中,诗文墨迹到处可寻,典型的诗文包括明·姜埰的《己亥秋日游徐氏东园》、清·郑文焯的《归舟过花步里刘氏旧园》、元·惟则的《狮子林即景十四首》、清·弘历的《题文园狮子林十六景有序甲午》、清·张京度的《网师园》、清·陈松瀛的《游瞿氏网师园》、清·吴嘉淦的《冬日网师园燕集》、清·袁枚的《宿苏州蒋氏复园,题赠主人》等皆是园林文学遗产宝库的典型代表。以沧浪亭为例,历代题咏沧浪亭的诗文很多,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北宋·欧阳修的《沧浪亭》:

子美寄我沧浪吟,邀我共作沧浪篇。

沧浪有景不可到,使我东望心悠然。

荒湾野水气象古,高林翠阜相回环。

新篁抽笋添夏影,老卉乱发争春妍。

水禽闲暇事高格,山鸟日夕相啾喧。

不知此地几兴废,仰视乔木皆苍烟。

堪嗟人迹到不远,虽有来路曾无缘。

穷奇极怪谁似子,搜索幽隐探神仙。

初寻一径人蒙密,豁目异境无穷边。

风高月白最宜夜,一片莹净铺琼田。

清光不辨水与月,但见空碧涵漪涟。

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

又疑此境天乞与,壮士憔悴天应怜。

鸱夷古亦有独往,江湖波涛渺翻天。

崎岖世路欲脱去,反以身试蚊龙渊。

岂知扁舟任飘兀,红蕖绿浪摇醉眠。

丈夫身在岂长弃,新诗美酒聊穷年。

虽然不许俗客到,莫惜佳句人间传。

对于沧浪亭的描述,北宋·苏舜钦的《沧浪亭记》不仅介绍了沧浪亭的历史,而且从中仍可看到当时沧浪亭的概括。现将全文介绍如下: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余曰:叹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吾中,治国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迨淮南纳士,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宝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苏舜钦还作有《沧浪亭》,曰:“一径抱悠山,居然城市间。高轩面曲水,修竹慰愁颜。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吾甘老此境,无暇事机关。”作者寄情园林跃然纸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